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第三十二封信
洛克菲勒的38封信的内容

洛克菲勒的38封信的内容洛克菲勒的38封信是其给自己儿子,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的信件。
这些信件成为了一本关于成功与生活智慧的教科书,被许多人视为一部不可多得的财富和人生管理手册。
洛克菲勒在这些信中不仅向自己的儿子传授了商业和投资上的智慧,也在精神和道德上给予了他的指导和建议。
第一封信中,洛克菲勒向儿子传达了他对人生目标的看法。
他强调了自我完善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性。
他告诉儿子,成功并非只是追求个人利益,而是要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他还提到了对自我约束和克制的重要性,以及避免贪婪和自私的道德规范。
在第三封信中,洛克菲勒讨论了积极的思维模式以及如何应对失败。
他告诉儿子,人们的思维方式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和结果。
他强调了积极思维和乐观态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面对挑战和失败时保持坚强的心态。
他认为,面对失败的时候要学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在第六封信中,洛克菲勒讨论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他告诉儿子,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人们应该懂得合理利用时间。
他建议儿子制定计划和目标,合理规划时间,避免浪费和拖延。
他还提到了努力工作和追求经济独立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实现成功的重要基础。
在第七封信中,洛克菲勒谈到了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他认为,不断的学习和自我提升是实现成功的关键。
他鼓励儿子要保持好奇心,广泛涉猎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他还提到了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在第十封信中,洛克菲勒谈到了个人品质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他强调了诚实,正直和责任感的重要性,认为这些品质是实现成功的根本。
他告诉儿子,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诚实和正直。
他还提到了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认为每个人应该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
在第十一封信中,洛克菲勒谈到了金钱和财富的观念。
他告诉儿子,金钱并不是唯一的成功标志,而是成功的成果之一。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故事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故事示例文章篇一:《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故事》嗨,你知道洛克菲勒吗?他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呢!我最近读了他写给他儿子的38封信,那里面的故事就像一个个宝藏,特别吸引人。
我先跟你说说洛克菲勒这个人吧。
他就像是商业世界里的一个巨人,站得高高的,望得远远的。
他创建了庞大的商业帝国,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
他就像一个智慧的老船长,在商海的波涛汹涌里稳稳地掌舵。
这38封信啊,就像是他和儿子在面对面聊天。
每一封信都充满了他的经验、智慧和爱。
我感觉他就像站在我面前,拍拍我的肩膀,跟我说那些超级有用的道理。
第一封信里,他好像在告诉儿子,要有远大的目标。
他说的那些话呀,就像一把火,点燃了我心里的斗志。
我就想啊,我要是有像他那么伟大的目标,是不是我也能做出点了不起的事儿呢?我仿佛看到他对着儿子说:“儿子啊,你可不能像那些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得有个方向,一个远大的方向。
”这就好比我们在森林里迷路了,如果没有北极星给我们指引方向,那我们是不是就只能在树林里瞎转呢?有一封信里讲到了要学会接受挑战。
他肯定是想让儿子变得勇敢起来。
我觉得这就像我们在学校参加跑步比赛一样。
有些同学一听到要跑步比赛,就吓得直往后缩。
可是那些勇敢的同学呢,他们就像小勇士一样,迎接挑战。
洛克菲勒大概就是想告诉儿子,生活中的挑战就像这些比赛,不能害怕,得冲上去。
他可能会说:“儿子,你要是怕挑战,那你就只能看着别人成功,你就像个胆小的兔子,只能躲在洞里。
”还有啊,他在信里提到了要珍惜时间。
时间这东西,就像手里的沙子,你要是不抓紧,它就从指缝里溜走了。
我有时候就会浪费时间,在那玩游戏玩得停不下来。
可是洛克菲勒肯定会对他儿子说:“儿子啊,你看时间多宝贵,你要是把时间都浪费在那些没意义的事情上,就像把金子扔到大海里,再也找不回来了。
”我记得有封信里他谈到了关于失败的事儿。
他没有把失败说得那么可怕。
他可能是想让儿子知道,失败就像我们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三十八封信(全文)

洛克菲勒留给⼉⼦的三⼗⼋封信(全⽂)戴维·D·洛克菲勒(1839-1937),美国第⼀家⼯业托拉斯企业的创建者,全球最伟⼤的慈善家和现代慈善业最⼤的组织者。
洛克菲勒出⾝贫寒,却野⼼勃勃,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是他⼉时的梦想;⽽受基督教浸礼会教义的影响和熏陶,洛克菲勒⾃幼养成了节俭、勤奋、诚实以及中产阶级的其他优良品德,这些品德连同他卓越的经商才能野⼼,帮助他建⽴了他庞⼤的商业帝国——标准⽯油公司。
洛克菲勒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彻底摈弃了骄傲与纵欲之⼼,⽆私地将⾟勤赚得的财富惠泽他的同胞与⼈类,这个世界也因他的⽆私与慷慨⽽变得越发美好。
约翰·D·洛克菲勒(或译“洛克斐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Sr.(1839年-1937年),美国,浸礼会,慈善家,以⾰命了⽯油⼯业与塑造现代慈善的企业化结构⽽闻名。
1870年他创⽴了标准⽯油,在全盛期他垄断了全美90%的⽯油市场,成为美国第⼀位10亿富豪与全球⾸富。
今天他则被公认为⼈类近代史上⾸富,⾝价折合今⽇之3000亿美元以上。
洛克菲勒在他⼈⽣的后40年致⼒于慈善事业,主要是教育和公共卫⽣领域。
他出资成⽴洛克菲勒研究所,资助北美医学研究,包括根除⼗⼆指肠寄⾝⾍和黄热病,帮助了野⼝英世的研究,也对抗⽣素的发现颇有贡献。
另外难得的是,他对⿊⼈族群⾮常关照,并斥巨资提升⿊⼈教育,⼴设学校。
他也是个虔诚的北浸礼会教友,并且在他的⼀⽣中⽀持了很多教会背景的机构。
今天的两所美国顶尖⼤学:芝加哥⼤学、与洛克斐勒⼤学都是他创办的。
现今的纽约市也处处可见洛克菲勒家族留下的地标,如联合国总部⼤楼、洛克菲勒中⼼等等。
洛克菲勒坚信他⼈⽣的⽬的是“从其他恶性竞争的商⼈们⾝上赚取尽可能多的⾦钱,⽽⽤此⾦钱发展有益⼈类的事业”。
他以各种⼿段成为了空前绝后的巨富,但他不烟不酒不赌不⾊,⼀⽣可谓勤俭⾃持,并在晚年将⼤部分财产捐出资助慈善与研究事业,开美国富豪⾏善之先河,给今天如⽐尔·盖茨与沃伦·巴菲特等富豪写下了先例,让他成为美国近代史上最富传奇⾊彩与争议性的⼈物之⼀。
摩根与洛克菲勒忠告

忠告二十七善待你的部下
忠告二十八为人父母是一项神圣的权利
忠告二十九善待自己的一生
忠告三十让世界和你一起欢乐
忠告十五慎重地对待合伙经营
忠告十六成由勤俭败由奢
忠告十七真挚友谊是事业成功的助动力
忠告十八一定要力争谋求最高职位
忠告十九学着去放权,建立事业金字塔
忠告二十创造力就是竞争力
忠告二十如何留住你的下属
忠告二十二成为一位出色的领导者
忠告二十三犹豫不决,让你错失千金
忠告二十四做个有信用的人
忠告二十五向男权主义勇敢地说“不”
第十九封不断寻找最好的方法
第二十封永远做策略性的思考
第二十一封不做找借口的人
第二十二封人人都能成为大人物
第二十三封我应该是富翁
第二十四封财富是勤奋的副产品
第二十五封巨大的财富意味着巨大的责任
第二十六封尾声只是开始
第二十七封放弃才是真正的失败
第二十八封拒绝责难,拒绝推委
第二十九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第三十封善用部署的优势
忠告32批评别人要有建设性
忠告33任意让小钱溜走的人留不住大钱
忠告34研究并模仿自己想成为的人
忠告35成功人士都是人性的洞察者
忠告36管好钱包不做月光族
忠告37有关企业家一生的事情,不必交给大众决定
忠告38企业精神是串联珠链的丝线
忠告39坚信任何事件都能解决
忠告40细节掌控大局
忠告41缺乏经验也不能阻挠你发挥才能
忠告20学会利用压力
忠告21放松带来充沛活力
忠告22成功者要具备弹性头脑
急告23拥有权力也不要膨胀
忠告24头号人物必须具备宽广的视野
忠告25利用好时间等于延长寿命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大概内容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大概内容
【原创版】
目录
1.洛克菲勒给儿子的 38 封信简介
2.信件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
3.洛克菲勒的财富观念和价值观
4.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正文
洛克菲勒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慈善家,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他的财富观念和价值观被广泛传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写给儿子的 38 封信。
这 38 封信,是洛克菲勒在 1897 年至 1901 年间,写给他的儿子约翰·D·洛克菲勒二世的信。
这些信件主要是洛克菲勒对儿子的人生指导和财富教育,内容涵盖了人生观、价值观、财富观、商业智慧等多个方面。
在信件中,洛克菲勒强调了勤奋、节俭、诚信等品质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而节俭和诚信则是保持财富的关键。
他还强调了财富的责任,认为拥有财富的人应该将财富用于社会公益,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洛克菲勒的财富观念和价值观,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当前社会,许多人追求物质财富,忽视精神财富,导致社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洛克菲勒的信件提醒我们,财富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有将财富与社会责任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总的来说,洛克菲勒的 38 封信,既是一部父爱深沉的教育书,也是一部富含人生智慧的财富哲学。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doc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 封信编辑推荐推荐 1: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美国人,他被世人称为“石油大王”。
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富豪,有人说,他是“窥见上帝秘密的人”。
推荐 2:中国人说“富不过三代”,但洛克菲勒家族已兴旺六代,经历了人类历史的百年洗礼。
是什么造就了这一传奇?推荐 3:一个顶级富豪留下的人生箴言,一个成功人士必学的智慧宝典。
推荐 4:一封封家书教诲子孙,一句句哲理惠泽众生推荐5:洛克菲勒知道,能带给孩子一生幸福的不是金钱,而是精神上的富足和良好的生活习性。
在老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 38 封信中你会找到答案。
内容推荐约翰 D 洛克菲勒 (1839-1937) ,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亿万富翁,美国第一家工业托拉斯企业的创建者。
他出身贫寒,却充满了雄心壮志。
他儿时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22 岁的洛克菲勒进入石油业,并于1870 年创建我们的石油提炼公司。
经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洛克菲勒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
他成功地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代,并被誉为“窥见上帝秘密的人”。
从约翰 D 洛克菲勒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 10 亿富翁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续写着辉煌的历史。
对于中国人来说,“富不过 3 代”似乎是铁一样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至今已经绵延 6 代,仍未现颓废和没落的迹象。
那么,是什么维系着洛克菲勒家族长久的兴旺?这与他们从小对子女的教育如何做人做事,以及他们的家族崇尚节俭并热衷创造财富息息相关。
这点从老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书信中体现得尤其充分,通过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真实地揭示了洛克菲勒是如何创造财富神话的。
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洛克菲勒优良的品德、卓越的经商才能,还可窥见这位商业巨擘创造财富的谋略与秘密。
我们译取了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 封信,并将书信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展,让读者深刻了解书信里的精华。
知识改变命运 孩子教育 好书分享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知识改变命运孩子教育好书分享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古今中外,真正影响一个人成长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教育与知识。
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知识不仅是一个人未来成功的根本,更是一个人获得财富的基石。
多著名的商业家认为,爱德华洛克菲勒是最知名的商业家之一,他曾用无数的金钱去支持教育,更把他的商业智慧写成信件给他的儿子,这就是众所知的“洛克菲勒的38封信”。
洛克菲勒认为,知识是成功的基础,他认为:“不论你准备做什么,都应该先从知识开始,然后才是实践,只有结合了知识和实践,才能使一个人成功。
”此,他在信件中提到,孩子们应该尽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应该多读书,学习有用的知识,从而增强自身的能力,未来才能打好自己的基础,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
此外,洛克菲勒也认为,一个人应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他在信件中特别提到:“在挫折中更加努力,不要放弃,在坚持中不断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克菲勒认为,只有努力坚持不懈,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财富,未来才能获得财富的致富。
洛克菲勒的38封信不仅是很多企业家的教材,也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最佳资料。
他对自己的儿子所写的这些封信,给了后来的家长和孩子们很多的启示,并且真诚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的成功。
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尽早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无论是在读书上,还是在学习情况上,家长都应该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独立自强的精神,让孩子们感觉自己有能力去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未来才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同时,家长还应该帮助孩子们多读书,多学习,带领孩子们去发现客观世界,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去做什么,以及该如何去做,让孩子们早早领悟到,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未来才能真正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洛克菲勒的38封信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让我们明白:只有拥有足够的知识,才能使一个人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而知识的来源不仅在于学校的教育,更在于自身的努力去学习与思考,所以,只有你本身努力,才能真正变成一个有知识的人,未来才能真正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是洛克菲勒给儿子的忠告,是他一生的思想精华,全都是一位父亲对孩子的爱,里面也记录了他在自己的峥嵘岁月中的人生智慧和成功之道。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分别是:第一封信:起点不决定终点。
第二封信:运气靠策划。
第三封信:天堂与地狱比邻。
第四封信:现在就去做。
第五封信:要有竞争的决心。
第六封信:为前途抵押。
第七封信:别让精神破产。
第八封信:只有放弃才会失败。
第九封信:坚定不移的信心足可撼动山峦。
第十封信:你只能相信自己。
第十一封信:重视对手,勇于竞争。
第十二封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第十三封信:隐瞒你的聪明。
第十四封信:财富是勤奋的副产品。
第十五封信: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第十六封信:成功的希望就在自己手中。
第十七封信:花时间让自己富裕起来。
第十八封信:第二名与最后一名没什么两样。
第十九封信:冒险才能利用机会。
第二十封信:侮辱有时可以催人奋进。
第二十一封信:明白交易中的价值与价格。
第二十二封信:合作是一种获利战术。
第二十三封信:相信自己是重要人物。
第二十四封信:让每一分钱都物有所值。
第二十五封信:忍耐是一种策略。
第二十六封信:幸运之神眷顾勇者。
第二十七封信:欲得完美想法,必先具备许多想法。
第二十八封信:结束是另一个开始。
第二十九封信:拒绝与消极人士来往。
第三十封信:做目的主义者。
第三十一封信:抱怨只会让优秀沦丧。
第三十二封信:让合适的人出现在合适的地方。
第三十三封信:永远做策略性思考。
第三十四封信:始终把部属放在第一位。
第三十五封信:财富始终责任。
第三十六封信:充实你的心灵。
第三十七封信:水独有机会成为大人物。
第三十八封信:结贪心留好一个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拒绝责难,拒绝推委
责难是摧毁领导力的头号敌人。
自责是一种最阴险狡猾的责难陷阱。
自已越强大,别人的影响力就会越小。
July 24,1910
亲爱的约翰:
如果我说一直不甘示弱、总以为自己是世界第一富豪的安德鲁·卡内基先生来拜访我,并向我讨教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你会不会感到惊讶?事实上,那位伟大的铁匠就是这么做的。
两天前,卡内基先生来到我们的基奎特。
或许是我笑容可掬的态度,和我们轻松的谈话气氛,熔化了卡内基先生钢铁般的自尊,让他放下架子问我:
“约翰,我知道,你领导着一群很能干的人。
过,我不认为他们的才干不可匹敌,但令我疑惑的是,他们似乎无坚不摧,总能轻松击败你们的竞争对手。
我想知道,你施了什么魔法让他们有那种精神的,难道是金钱的力量?”
我告诉他,金钱的力量当然不可低估,但责任的力量更是巨大。
有时,行动并非源于想法,而是源自揽起责任。
标准石油公司的人都有负责精神,都知道“我的责任是什么?我做什么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但我从不高谈阔论责任或义务,我只是通过我的领导方式来创造具有责任感的企业。
我以为这个话题到此就应该结束了,但我的回答显然挑动了卡内基先生的好奇心,他很认真地追问我:“约翰,那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干的吗?”
看着卡内基先生谦逊的神态,我无法拒绝,我必须如实相千。
我告诉他,如果我们想人永续生存,那么我们的领导方式就意味着断然拒绝为了任何理由。
去责难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件事。
责难就如同一片沼泽,一旦失足跌落进去,你便失去了立足点和前进的方向,你会变得动弹不得,陷入憎恨和挫折的困境之中。
结果只有一个:失去手下的尊重与支持。
一旦落到这步田地,那你就好比是一个将王冠拱手让给他人的国王,无法再主宰一切。
我知道责难是摧毁领导力的头号敌人,我还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不管是谁都将遭遇挫折和失败。
所以,当问题出现时,我不会感到愤恨不满,我只是在想:怎么能让情势好转起死回生来?采取什么行动可以补救或是修复我们的失误?积极地选择朝向更高的生产力和满意度前进。
当然,我不会放过我自己。
当坏事降临在我们身上时,我会先停下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职责是什么?”回归原点,借着对自身角色进行完全坦诚的评估,可以避免窥探他人做了什么,或是要求其他人改变什么,等等无意义的行为。
事实上,只有将焦点专注在自己身上,我才能将无意中拱手让出的王冠重新收回。
但是,分析“我的职责是什么”并不意味着自责。
自责是一种最阴险狡猾的责难陷阱,诸如“那真是一个愚蠢的错误!”等自我责难,只会使我陷入与其他任何责难相同的忿恨与不满的圈套之中。
事实上“我的职责是什么”是一种具有强大分析力和自我肯定的步骤,当我知道,真正的问题不是他们应该要做什么,而是我应该要做什么时,我不会自怨自艾,而只会让自己更强大。
自己越强大,别人的影响力就会越小,看业这不是件坏事。
如果我能将每一个阻碍视为了解自己的一个机会,而非斤斤计较他人对我做了什么,那么我就能在领导危机的高墙外找到出路。
当然,我从不把自己视为救世主,也没有救世主的心态。
我自问:我在哪些方面应为自己负责?也自问:在哪些方面,部属们要为我负责?领导者的工作不是全知全能、全权负责。
如果我视自己为英能的正义使者,准备却拯求这个世界,那就只会让自己陷入领导危机之中。
我的责任中,很大一部分是让其他人也为自己该负的责任负责,如果一个雇员对于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都不在乎的话,我不相信这样的雇员能对出色完成工作有强列的渴望,那他就应该离开,为别人去服务了。
感觉责任在肩的那种压力能让人不自觉的兴奋起来,没有一件事像个人的责任感一样,可以泊发并强化做事的能力,而将重责大任托付部属,并让他了解我对他充分信任,无疑是对他最大的帮助。
所以,我不会将部属必须并且能够负担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我不只光靠示范作用来营造公司负责的氛围与风气,我的部属都知道我的基本原则:在标准石油公司没有责难、没有藉口!这是我坚持的理念,每一个都知道。
我不会因为他们犯错而惩罚他们,但是我决不能容忍不负责任的行为存在。
我们的信念就是要彻底奉行。
我们的箴言是支持、鼓励和尊重将被全心接受与加倍颂扬。
只会找藉口而不提供解决方式,在标准石油公司是无法容忍的。
我们很少犯任何错误,因为我的大门随时为部属敞开着,他们可以提出高见,或是纯粹的发牢骚,但是要用一个负责任的方式。
这样的结果会让我们彼此信任,因为我们了解所有的事都需要摊在阳光下来读者讨论。
卡内基先生是位优秀的老学生,他没有让我浪费时间,他在我结束这个话题时说:“在抱怨声中,优秀的雇员也会变成乌合之众!”他真聪明。
约翰,几乎所有的人都有推诿真正责任的防御心理,以致推诿责任的现象处处可见。
但它贻害无穷。
避免防御的方法就是开始倾听。
领导者最大的挑战在于,要如何创造出一个能让人们学得开诚布公比地比隐藏实情来得舒适的环境。
主动邀请其他人陈述他们的想法,用一些诸如“再多说一点”,或是“我真的想听听你的意见”的话语来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和一般人所想念的刚好相反,在对话中,聆听者才是拥有权力的人,而非陈述者。
难以置信吧?想想看,陈述者的语调、焦点还有内容,事实上都取决于你倾听的方式。
试想,和一个面露敌意且肢体呈现侵略性姿态的人,以及一个对你表示全神贯注的人说话时,两者之间的差异。
当你单纯地聆听其他人说话时,你卸下了你的防卫。
你会得到这些好处:
你对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语言的背后隐含的议题,会有着更透彻的了解。
你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而这些资讯可以改变你对整个事件来龙去脉的假设。
你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整理思绪。
陈述者会感觉你重视他们的观点。
最令人兴奋的是,当你专注地倾听之后,原来的陈述者也会更愿意聆听你的意见。
真实的倾听是不具任何防御性的,即使你不喜欢这个信息,你也应该倾听了解,而非立即做出回应。
专注地倾听不太像是一种技巧,它比较像是一种态度。
滑雪的人在遭遇障碍时的每一秒钟,都投注百分之百的注意力,绝对不会分神去思考过一会儿他要对伙伴说什么。
同样地,作为一名积极的倾听者,你贡献百分之百的注意力给另外一个人,不会出现想到什么就脱口而出的情况。
如此一来,你去除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并敞开胸襟开创一段更有意义和更有效果的对话。
长久以来,我们塑造了生活也塑造了自己。
这个过程将会持续下去,我们最终都将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就如“目的”决定你的方向,拒绝责难将筑出一条实现目标的大道。
爱你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