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致命的雷击灾害风险
雷击避险预防雷击事故的重要方法

雷击避险预防雷击事故的重要方法雷击是一种自然现象,经常发生在雷暴天气中。
雷击事故不仅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还可能引发火灾、电力中断等严重后果。
因此,预防雷击事故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1.了解雷击的形成和传播原理了解雷电的形成和传播原理,对预防雷击事故至关重要。
雷电是由云层内部正负电荷之间的分离产生的,当正负电荷分离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雷击放电。
了解这个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和预测雷电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安装避雷设备避雷设备是预防雷击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筑物、高耸物体以及电力设施等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因此,在这些地方安装避雷设备是非常必要的。
避雷设备通常由避雷针、接闪装置和避雷线组成,能够引导雷电通过避雷系统安全地释放到地面,减少雷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合理规划建筑物结构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合理规划建筑物的结构是预防雷击事故不可或缺的一步。
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导电材料往往成为雷电的传导通道,所以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少金属结构的高度和导电材料的使用,以减少雷击的概率。
此外,在建筑物的屋顶、天线塔等高处设置避雷设备,并确保其能够独立引导雷电,也是非常重要的。
4.加强维护保养对已经安装了避雷设备的建筑物和设施,加强维护保养同样不可忽视。
定期检查和维修避雷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能够有效地引导雷电,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同时,定期检查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导电材料,及时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减少雷击事故的风险。
5.合理的人员疏散计划当雷电天气来临时,及时采取人员疏散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制定合理的疏散计划,明确每个人的逃生路线和安全点,在雷电天气警报发布后能够迅速有效地疏散人员,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人员疏散计划应该经常演练和宣传,以提高大家的应对能力和危机意识。
6.加强宣传教育加强雷击避险知识的宣传教育也是预防雷击事故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递有关雷击的知识和安全防范措施,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如何避免雷击

如何避免雷击雷雨,又称雷阵雨,是夏季常常出现的伴有雷电的降雨现象,雷电大气的放电现象。
那么,你知道怎么如何避免雷击吗?今天店铺搜集了一些避免雷击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避免雷击的方法1、高大楼房顶部要装避雷针,它的作用是把雷电安全导入大地。
2、在雷雨时,最好把收音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电源切断,尽量不要使用电话、电脑。
电视机的室外天线应配有接地装置。
不要接触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各种带电装置。
3、雷电时,在室内受到雷击伤害的可能性较室外小得多,因此,大雷雨降临时尽量不要外出。
4、雷雨大时,如在山野林中,可找干燥岩洞避雨。
千万不能站到潮湿岩壁或大树下躲雨,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楼、电线杆、烟囱等高耸的的物体。
如在田野中,手里的铁锹或金属把柄的伞不能高举,较好的办法是远离导电物体。
室外作业者遇雷雨时,不要使用对讲机。
5、雷雨大时,走在大路上、田野中无处避雨时,要注意做到:身体的位置越低越;人体与地面距离越近越好;离铁路钢轨、高压电线越远越好。
最好的应急措施是迅速蹲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电脑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灵敏度异常高,即使有有电脑设施的建筑物上装上避雷针,但雷击所产生的电磁感应也会形成高电压冲击波,会击坏电子设备。
这种雷被子称为“感应雷击”或“二次雷击”。
它不像直接雷击那样电闪雷鸣,而是悄然发生,但危险甚广。
所有应用电脑网络的用户都应树立防雷意识,确保住处资源不遭受雷击的破坏。
为辟免和减轻因雷电而造成的电脑硬件损失,首先要注意定期检查和检测建筑物的避雷装置,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每逢雷雨降临,最好不使用电脑,并将插头拔下或切掉电源,或关掉线路中间开关。
若是不能停止使用的,为了达到最佳的避雷效果,可使机器的接地线和建筑物的接地线保持独立,并使两者有足够的安全绝缘距离。
如果无法使两者做到安全绝缘,也要通过技术处理,把两个接地系统接到一个统一的地网上。
雷电发生时应如何注意人身安全01. 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如何预防雷击范文

如何预防雷击范文雷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现象,它能够产生强大的电流和电压,对人类和电子设备都构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最大程度地降低雷击的风险。
1.寻找安全避雷点:首要的预防措施是找到一个安全的避雷点,尽量远离高大的建筑物、树木和金属结构。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选择开阔的场地,并远离丘陵、山体、水域等高地区。
2.室内的预防措施:在室内,安装现代的避雷器、避雷针和保护装置可以有效减少雷击的威胁。
此外,关闭所有电器设备的电源,并拔掉插座中的电线,以避免电流通过设备进入室内。
3.建筑物的预防:对于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公共场所和高风险区域,如高楼、电视塔等,需要采取更多的雷击预防措施。
这包括安装高效的避雷器、避雷针和避雷网,以及确保建筑物内部和周围地区的接地系统良好运行。
5.预警系统:在一些高风险的地区或场所,如雷电频发的地方,可以安装雷暴预警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及时监测和预测雷电活动,并通过声音、图像或其他方式向人们发出警告,使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6.教育宣传:加强对雷击预防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人们应该了解雷电的危害和预防方法,知道何时应该避开危险区域,如何正确应对雷电天气。
总之,雷击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能够给人类和设备带来巨大的危害。
通过选择安全避雷点、采取室内和建筑物的预防措施、保护电子设备、安装预警系统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方法,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雷击的风险,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也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不断努力,不断改进和创新雷击预防技术,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环境挑战。
雷暴天气中的安全避雷措施

雷暴天气中的安全避雷措施雷暴天气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它也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人身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雷暴天气中的安全避雷措施。
1. 室内避雷措施雷暴天气时,我们应尽量待在室内,因为室内是相对安全的场所。
在室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1)关闭窗户和门,以减少雷电进入室内的可能性;(2)远离水源,避免接触带电的水龙头、水池等设施;(3)避免触摸带电的金属物品,如暖气片、电线等;(4)不要靠近窗户或门口,因为这些地方更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
2. 室外避雷措施如果你在雷暴天气中必须外出,以下是一些安全避雷措施,以减少雷击的风险。
(1)避开高大的建筑物、树木、电杆等容易受到雷击的地方;(2)尽量寻找低洼或有遮蔽物的地方避雨;(3)避免站在露天场所,尤其是水面上,因为水对雷击的吸引力更大;(4)不要躺在地面上,因为地面上的金属物质会导致雷电的过度吸引;(5)不要撑伞,因为伞柄通常是由导电材料制成;(6)避免在雷暴天气中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因为它们可以吸引闪电。
3. 车辆避雷措施如果您在雷暴天气中驾驶车辆,以下是一些安全避雷措施,以确保乘车安全。
(1)尽量避免驾驶开放式或敞篷车辆;(2)避免停靠在露天停车场或开阔地区;(3)关闭车窗,避免水和闪电进入车内;(4)不要停车或临时休息在高大的建筑物或树木下;(5)不要触摸车辆外壳,因为金属表面更容易吸引雷电。
4. 避雷器的使用在一些特殊场合,如户外运动、露天音乐会等,我们可以考虑使用专门的避雷器来保护自己。
(1)寻找已安装的避雷器,避免站在它们周围;(2)如果没有避雷器,可以购买或租赁专业的避雷设备;(3)正确使用避雷器,按照说明书操作。
5. 增加安全意识除了以上措施外,我们还应该增加自身的安全意识,了解雷暴天气和雷击的危害,并随时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雷暴天气中无可避免的情况下外出。
如何防止被雷电击中的建议

如何防止被雷电击中的建议雷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现象,每年都有许多人因被雷电击中而丧生或受伤。
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防止被雷电击中。
下面是一些防止被雷电击中的建议:1. 在雷雨天气中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雷电多发生在雷雨天气,所以如果天空中出现闪电和雷声,最好呆在室内,避免外出。
2. 如果你在户外,尽量远离高大的物体。
避免站在高大的树木、建筑物、电线杆等物体附近,因为这些物体更容易被雷电吸引。
3. 找到一个低洼的地方蹲下来。
如果你无法迅速回到室内,找一个低洼的地方蹲下来,尽量使自己变得最低,并尽量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
4. 避免站在水面上。
雷电会选择最短的路径传导,所以站在水面上如湖泊、游泳池等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5. 避免使用有金属结构的伞。
雷电容易被金属吸引,所以使用有金属结构的伞在雷雨天气中是非常危险的。
6. 不要使用有线电话。
因为电话线可以传导电流,所以在雷雨天气中最好不要使用有线电话。
使用无线电话或手机是更安全的选择。
7. 如果你在汽车中,关闭窗户和避免触摸金属物体。
汽车的金属外壳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但是要确保窗户关闭,以防止雷电进入车内。
8. 不要站在露天场所,如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
这些场所没有遮蔽物,容易成为雷电的靶子。
9. 避免在雷雨天气中使用电器设备。
雷电会通过电线传导电流,所以在雷雨天气中最好避免使用电器设备,以免触电。
10. 如果你在山区或海滩等开阔地区,在山顶或海滩上躲避雷电是非常危险的,最好找到一个低洼的地方躲避。
总结起来,要防止被雷电击中,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避免在雷雨天气中进行户外活动。
如果无法避免外出,应尽量远离高大的物体,并找到低洼的地方蹲下来。
同时,避免站在水面上,不使用有金属结构的伞,不使用有线电话,关好车窗和避免触摸金属物体。
在雷雨天气中尽量避免使用电器设备,特别是在山区或海滩等开阔地区要格外小心。
只有做好这些预防措施,我们才能有效地减少被雷电击中的风险,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如何避免暴雨时的雷击

如何避免暴雨时的雷击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暴雨时的雷击暴雨天气常常伴随着闪电和雷电,而雷击可能对人体和物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雷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预防措施:1. 室内避雷:在暴雨来临时,尽量待在室内避雨。
室内是相对安全的避雷区域,特别是在有雷雨预警时,千万不要贸然外出。
2. 远离高处:暴雨天通常伴随着闪电,而高处易被雷击。
因此,我们要尽量远离高耸物体,避免在室外的树下、建筑物边缘等危险区域逗留。
3. 避免使用金属物品:雷击时,金属物体是最容易吸引闪电的物质,包括伞、钥匙、手机、铁质物品等。
因此,暴雨天最好避免使用这些金属物品。
4. 避免接触水源:雷电很容易通过水传导,所以我们要远离水源,避免在暴雨天游泳、洗澡或接触湖泊、河流等容易积水的地方。
5. 固定好室外物品:在暴雨来临前,应确保固定好户外的物品,尤其是遮阳伞、户外桌椅等易被风吹倒的物体。
这样可以避免突然起风引发危险。
6. 关掉电气设备:在雷电密集时,最好将电器设备关闭,避免雷击造成过电流损坏设备或导致火灾事故。
7. 不要站在孤立的地方:当身处户外时,应尽量避免站在孤立无援的地方,如露天广场、高耸的建筑物旁等。
选择靠近建筑物或其他遮蔽物的地方。
8. 积极获取天气预报信息:在暴雨天气到来之前,应及时获取天气预报信息,了解雷雨预警情况,为自己做好预防工作。
总之,暴雨天气可能带来雷击等危险,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室内避雨,远离高处和金属物品,避免接触水源,关掉电器设备,固定好室外物品,及时获取天气预报信息等,都是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帮助我们避免暴雨时的雷击风险。
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暴雨时的雷击暴雨天气常常伴随着闪电和雷电,而雷击可能对人体和物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雷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预防措施:9. 室内避雷:在暴雨来临时,尽量待在室内避雨。
室内是相对安全的避雷区域,特别是在有雷雨预警时,千万不要贸然外出。
户外防雷击10点安全措施

户外防雷击10点安全措施户外活动中,雷击是一种常见而危险的自然灾害。
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
下面是十个户外防雷击的安全措施。
1.预先检查天气预报:在进行户外活动之前,务必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当天是否有雷雨预警。
如果有雷雨预警,应尽量避免在室外活动。
2.寻找安全的避雷地点:如果天气不佳,但不得不进行户外活动,应事先了解周围的安全避雷地点,如避雷塔、有遮蔽的建筑物或其它安全的避雷设施。
3.保持适当距离:如果遇到雷电活动,应尽量远离高地、孤立的树、金属结构和电线杆等具有显著的导电特性的地点,以减小被雷击的风险。
4.低地避雷: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远离山坡、山顶和山脊等高地,选择低洼的地区避免被雷击。
5.合理安排活动时间:雷雨最多发生在下午和傍晚,因此尽量避免在这个时间段进行户外活动。
6.避免游泳:在雷雨天气中,尽量避免游泳或在水边停留。
雷电容易通过水传导,会造成严重的危险。
7.避免露天活动:在雷雨天气中,尽量避免露天活动,尤其是持有金属物品的活动,如高尔夫球、钓鱼等。
金属物品是非常好的导电体,会增加被雷击的风险。
8.使用避雷设备:在实施高风险户外活动时,如登山、徒步旅行等,应配备专业的避雷设备,如避雷针和避雷索,以减小被雷击的风险。
9.不要躲在树下:在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大树下,因为树木在雷击中很容易成为导电路径,增加了被雷击的风险。
10.向导的建议:在进行户外活动时,特别是在山区或其他危险地带,应听从向导的建议,并遵守相关的防雷指导。
专业向导会根据当地的气象状况和地理环境,为您提供安全的建议和措施。
总之,在户外活动中,预防雷击事故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了解天气情况、避开危险区域、使用避雷设备以及听从专业向导的建议,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被雷击的风险,确保自身的安全。
如何预防打雷

如何预防打雷雷电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如果在户外被雷击,可能会对人身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是致命的。
在暴雷天气来临之前,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防范,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下面就分享一些预防打雷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监测天气状况在夏季,雷电天气比较常见,所以在外出前最好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
可以查看气象预报或者下载天气软件,及时掌握天气变化。
如果天气预报中有雷电天气预警,最好减少外出,避免在开放区域或者水边等危险地方逗留。
2. 安全的避雷器和接地线在某些场合下,可以安装避雷器和接地线。
避雷器可以将雷电引向地面,减少雷电对建筑和设备的伤害。
而接地线则能够将土壤的电势压力调整到接地线的电势水平上,防止雷电通过人流传导或者设备上的电缆传导。
3. 避开开放区域雷电是在云间产生的静电放电,如果在室内或者车中等防雷设备内,基本可以避免雷击。
但如果在室外时,就应该避开开放的区域。
尽量不要待在树下、山地、草丛、水边等容易被雷击的区域,以免发生危险。
如果在室外被雷电困住了,尽量躲到低洼、没有草丛、不易积水的地方,千万不要躲在高地或者树下,因为它们可能会吸引雷电。
4. 安全的运动如果在雷电出现之前正在运动,应该立即停止运动,避免被雷电击中。
如果在开放的区域内跑步或进行其他运动,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全程保持警惕,如果发现天空变暗,听到雷声或者看到闪电,应该立即停止运动,找到安全的避难点躲避。
5. 预见危险在雷电天气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警觉,警惕周围的危险。
当发现有树木被雷电击中时,要时刻警惕雷电的接近,并及时撤离危险区域,避免受到伤害。
总的来说,避免被雷电击中需要我们谨慎预测和及时应对,只有时刻关注天气情况、找到安全的避难点,安装避雷器或接地线、避免在开放的区域内运动、预见危险,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希望以上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雷电带来的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避免致命的雷击灾害风险--雷电灾害常识之一(转载"中国防雷信息网" 2006.04.17 11:02)雷电是一种常常被人们忽视的严重气象灾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雷电的认识逐渐深入,对预防雷电灾害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雷电灾害的严重性雷击发生时,伴随着电闪和雷鸣,雷霆万钧、令人生畏。
在全球范围内,雷电发生的频率是很高的,每秒钟就有上百次雷电;每天约有800多万次雷电;一年中平均发生30多亿次雷电。
实际上,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遭受雷击的概率极少,但碰到雷电这种天气现象的情况是很多的,因雷击而死亡的人数全球每年可达上万人。
在雷鸣电闪的时候,它所产生的冲击波和火光以及雷电电流,常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引发火灾以及造成电力、通信和计算机系统的瘫痪事故,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20世纪末,联合国组织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中,把雷电灾害列为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美国将雷电列为排名第二的天气杀手。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天气局的统计,雷电比飓风和龙卷风造成的人员伤亡还要多。
美国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致死的为73人,伤300多人。
我国是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每年发生的雷电灾害有近万次,造成的人员伤亡有3000~4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到上百亿人民币。
据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的不完全统计,2004年我国共发生雷电灾害8892例;伤亡人数有1829人,其中死亡770人。
雷电是怎样形成的雷电是自然界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它产生于积雨云形成的过程中。
由于太阳的辐射作用大气的低层气温比较高,热对流使得空气产生上升运动。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其中的水汽就会不断冷却而凝结为小水滴,形成不停地向上翻滚的云团。
如果你要是细心的话,就会注意到天空中有象菜花一样的不停翻滚的云团,特别是在夏季这种现象特别的多。
积雨云进一步发展,云中的小水滴和冰晶粒子在气流的作用下就上下运动,在相互碰撞过程中它们会吸附空气中游离的正离子或负离子,这样水滴和冰晶也就分别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了。
这些正负电荷,各自会不断地大量聚集,而且会越集越多。
在积雨云中,有一部分积聚的是正电荷;另一部分积聚的是负电荷。
一般情况下正电荷集中在云的上层,而负电荷集中在底层。
这样在云内和云与云之间或者云与大地之间,就会产生电位差,而当电位差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猛烈的放电现象,这就是雷电形成的过程。
雷电电荷在传导放电的过程中,产生很强的雷电电流,一般会达到几十千安培,有时会达到几百千安培。
雷电电流会将空气击穿成一个枝状的放电通道,出现的火光就是闪电。
另外,在放电通道中空气突然加热到5万华氏度(相当于摄氏27760度),这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要高。
空气体积的骤然膨胀形成爆炸的冲击波导,爆炸时产生的声这音就是轰隆的雷声。
形成雷电灾害的类型对人类造成灾难的主要是云与大地之间的雷电释放,一般称为云地闪电。
而发生在云内和云与云之间的闪电,因为到达不了地面,所以对人类在地面的直接活动影响不大。
在全球发生的云地闪电,大约占全部雷电的20%。
对于云地闪电来讲,形成雷电灾害的是有“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两种类型。
所谓“直击雷”就是,当雷电电流从云中泄放到地面时,直接打在建筑物、构筑物、其他物体以及人畜身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造成了毁坏和伤亡。
所谓“雷击电磁脉冲”通常又称为“二次雷击”就是,当雷电电流从云中泄放到地面时,在其泄放通道周围会产生电磁感应场向外传播或直接通过导体传导,导致在影响范围内的金属部件、电子元器件和电气装置,受到电磁脉冲的干扰而毁坏。
如何判断雷暴距离有多远狂风、暴雨和乌云覆盖可能是云地闪电即将来临的征兆。
判断何时雷暴将到达,最简单方法是:当看到闪电时,通过计算看见闪电与听到雷声的间隔时间长短,来判断其你所处位置与落雷的距离。
由于光速比声速大约快100万倍,所以,在闪电与伴随的雷声之间,会有一定的时间差。
如果看见闪电后和听见雷声之间,时间间隔5秒钟,表示雷击发生在离自己约1.5公里左右的位置;如果是1秒钟,也就是一眨眼的时间就听见雷声,说明雷击位置就在你附近300米左右。
当遇到雷暴天气时,你可以记住每次听到雷声与看见闪电的时间间隔是越来越长,还是越来越短,以此来判断雷暴是逐渐远离而去,还是即将遭受雷击,从而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为了避免或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我们要在事前,掌握一些雷电常识,主动采取措施,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预防雷电对人身的伤害--雷电灾害常识之二(转载"中国防雷信息网" 2006.04.17 11:02)在雷击灾害中,我们对雷电伤害人身的事故特别关注。
一般来讲,当云地闪电现象,也就是云与大地之间产生雷电释放的现象发生时,雷电电流从云中泄放到地面,才会对人的活动造成大的影响。
雷电伤人的四种方式雷电对人的伤害方式,归纳起来有四种形式,即:直接雷击、接触电压、旁侧闪击和跨步电压。
直接雷击:在雷电现象发生时,闪电直接袭击到人体,因为人是一个很好的导体,高达几万到十几万安培的雷电电流,由人的头顶部一直通过人体到两脚,流入到大地。
人因此而遭到雷击,受到雷电的击伤,严重的甚至死亡。
接触电压:当雷电电流通过高大的物体,如高的建筑物、树木、金属构筑物等泄放下来时,强大的雷电电流,会在高大导体上产生高达几万到几十万伏的电压。
人不小心触摸到这些物体时,受到这种触摸电压的袭击,发生触电事故。
旁侧闪击:当雷电击中一个物体时,强大的雷电电流,通过物体泄放到大地。
一般情况下,电流是最容易通过电阻小的通道穿流的。
人体的电阻很小,如果人就在这雷击中的物体附近,雷电电流就会在人头顶高度附近,将空气击穿,再经过人体泄放下来。
使人遭受袭击。
跨步电压:当雷电从云中泄放到大地时,就会产生一个电位场。
电位的分布是越靠近地面雷击点的地方电位越高;远离雷击点的电位就低。
如果在雷击时,人的两脚站的地点电位不同,这种电位差在人的两脚间就产生电压,也就有电流通过人的下肢。
两腿之间的距离越大,跨步电压也就越大。
针对上述四种雷电袭击人的方式,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室外防雷的措施在雷电发生时,我们应尽量不要到室外活动,大多数雷击死亡的事故都发生在户外。
所以在遇到乌云密布,狂风暴雨即将来临时,大家要尽快躲到室内。
如果躲避不及,在室外遇到雷雨天气时,提醒大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护措施。
1.由于云与大地之间发生的雷电,是有选择性的。
一般情况下,高大的物体以及物体的尖端是容易被雷击的。
所以在室外请不要靠近铁塔、烟囱、电线杆等高大物体,更不要躲在大树下或者到孤立的棚子和小屋里避雨。
这是为了减少或避免受到接触电压和旁侧闪击以及跨步电压的伤害。
2.有些建筑物或构筑物为了防止直击雷的袭击,都安装了避雷针或避雷带等接闪器。
当雷电发生时,往往这些防雷装置起到的是引雷的效果,雷电电流由接闪器通过引下线导入地下,它可以保护周围不遭直击雷的袭击。
所以如果在室外万一无处躲藏,你可以躲在与避雷装置顶成45°夹角的圆锥范围内,这是一个避雷针安全保护的区域,但不要靠近这些建筑物或构筑物。
3.在郊外旷野里,与周围比较,你可能是最高点,也就是你将处于尖端的位置,所以你不要站在高处,也不要在开阔地带骑车和骑马奔跑,更不要撑着雨伞,拿着铁锹和锄头,或任何金属杆等物,因为这样可能会遭到直接雷击的袭击。
要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站在干燥的,最好是有绝缘功能的物体上,蹲下且两脚并拢,使两腿之间不会产生电位差。
4.为了防止接触电压的影响,在室外你千万不要接触任何金属的东西,像电线、钢管、铁轨等导电的物体。
身上最好也不要带金属物件,因为这也会感应到雷电,灼伤人的皮肤。
另外,在雷雨中也不要几个人挨在一起或牵着手跑,相互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是避免在遭受直接雷击后,传导给他人的重要措施。
5.当你在野外高山活动时,遇到雷雨天气那是非常危险的。
在大岩石、悬崖下和山洞口躲避,会遭到雷电流产生的电火花的袭击。
最好是躲在山洞的里面,并且尽量躲到山洞深处,你的两脚也要并拢,身体也不可接触洞壁,同时也要把身上的带金属的物件,如手表、戒指、耳环、项链等物品摘下来,还有金属工具也要离开身体,把它们放到一边。
6.在雷雨天气时,千万不要到江河湖溏等水面附近去活动。
因为水体的导电性能好,有人统计过人在水中和水边被雷电击死、击伤事故发生的概率特别高。
所以在雷电发生时,要尽快上岸躲避,并且要远离水面。
7.如果你能找到一栋有金属门窗并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躲在里面是非常安全的。
如果能有汽车,将车的门窗关闭好躲在里,这也是很安全的。
因为金属的汽车外壳是一个非常好的屏蔽。
若一旦有雷击,金属的外壳就会很容易地把雷电电流导入大地。
室内防雷的措施雷电来临时,躲到室内是比较安全的,但这也只是相对室外而言。
在室内除了会遭受直击雷侵袭外,雷击电磁脉冲也会通过引入室内的电源线、信号线、无线天线的馈线等通道,进入到室内。
所以在室内如果不注意采取措施,也可能遭受雷电的袭击。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室内防止雷电灾害的措施。
1.发生雷雨时,在房间内一定要关闭好门窗,目的时为了防止直接雷击和球形雷的入侵。
同时还要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这是为了预防一旦雷击到你所处的房屋,你可能会受接触电压和旁侧闪击的伤害,成为雷电电流的泻放通道。
2.在室内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等。
特别要提醒在雷雨天气不要洗澡,尤其是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另外,室内随意拉一些铁丝等金属线,也是非常危险的。
在一些雷击灾害调查中,许多人员伤亡事件都是由于在上述情况下,受到接触电压和旁侧闪击造成的。
3.在房间里不要使用任何家用电器,包括:电视、电脑、电话、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
这些电器除了都有电源线外,电视机还会有由天线引入的馈线,电脑和电话还会有信号线,雷击电磁脉冲产生的过电压,会通过电源线、天线的馈线和信号线将设备烧毁,有的还会酿成火灾,人若接触或靠近设备也会被击伤、烧伤。
最好的办法是不要使用这些电器,拔掉所有的电源线和信号线。
4.要保持室内地面的干燥,以及各种电器和金属管线的良好接地。
如果室内的地板或电气线路潮湿,就有可能会发生雷电电流的漏电伤及人员。
室内的金属管线接地不好,接地电阻很大,雷电电流不能很通畅地泻放到大地,它就会击穿空气的间隙,向人体放电,造成人员伤亡。
人被击伤后的应急措施当人被雷电电流击伤后,如不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将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人被雷击中后,他的身上是不带电的,因为天空中的闪电是很短的一阵,雷电电流击中人后已经通过人体泄放到大地,所以接触受伤者进行抢救是没有危险的。
受伤者被雷电的电火花烧伤只是表面现象,最危险的是对心脏和呼吸系统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