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唱多、投资者情绪和IPO抑价3659提纲

合集下载

《2024年沉默的螺旋_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范文

《2024年沉默的螺旋_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范文

《沉默的螺旋_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篇一沉默的螺旋_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沉默的螺旋: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一、引言在信息时代,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对公众情绪、市场走势以及资产价格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揭示媒体情绪如何影响公众认知,进而导致资产误定价的现象。

二、媒体情绪的力量媒体情绪是指媒体在传播信息过程中所蕴含的情感色彩,包括正面、负面或中性的情绪。

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桥梁,其情绪表达对公众情绪产生重要影响。

正面的媒体情绪能够提振市场信心,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而负面的媒体情绪则可能引发市场恐慌,导致资产价格下跌。

三、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传播学家诺依曼提出,指的是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时,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言论与公众舆论不符,往往会选择保持沉默。

在媒体环境下,这种理论同样适用。

当媒体频繁报道负面信息时,公众在感知到负面情绪的强烈压力下,可能会选择沉默或减少表达正面观点,从而加剧了负面情绪的传播。

四、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媒体情绪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众认知和市场预期上。

当媒体频繁报道正面信息时,公众对市场和资产产生乐观预期,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反之,负面信息则可能引发市场恐慌,导致资产价格下跌。

然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沉默的螺旋”效应,负面信息往往更容易引起公众关注和恐慌,进而导致资产误定价。

五、案例分析以某次股市崩盘为例,在崩盘前,媒体频繁报道负面信息,引发市场恐慌。

由于“沉默的螺旋”效应,正面信息被淹没在负面信息的洪流中。

投资者在恐慌情绪的驱使下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市暴跌。

这一过程中,由于媒体情绪的引导和市场恐慌的扩散,资产价格出现了误定价现象。

六、应对策略为应对媒体情绪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媒体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客观、公正地报道信息,避免过度渲染情绪。

2. 投资者应提高媒介素养,理性分析媒体信息,避免受到情绪的左右。

媒体语气、投资者情绪与IPO定价

媒体语气、投资者情绪与IPO定价

媒体语气、投资者情绪与IPO定价媒体语气、投资者情绪与IPO定价引言:在当代金融市场中,初次公开募股(IPO)是一种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来吸引资金的重要方式。

对于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来评估一个公司的价值和潜力,这其中包括媒体的报道和舆论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媒体语气和投资者情绪对IPO定价的影响。

一、媒体对IPO的影响1.1 媒体报道的作用媒体在IPO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传递信息、提供分析和评估、影响舆论,进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媒体报道可以让公众获取到与IPO公司相关的信息,了解到其业务情况、创业团队、竞争环境等。

同时,媒体报道还能够引发公众对IPO公司的兴趣和热情,为公司的股票发行创造更好的市场氛围。

1.2 媒体语气的影响媒体在报道IPO公司时,语气通常会呈现出乐观或悲观的倾向。

乐观的报道通常会强调公司的优势、前景和增长潜力,给投资者传递积极的信号,提高投资者对IPO公司的认同感和期望值;而悲观的报道则可能对公司的前景抱持怀疑态度,给投资者传递负面的信息,降低对公司的信心和兴趣。

1.3 媒体对资本市场的情绪传递媒体的报道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的情绪传递者。

当媒体报道积极乐观时,投资者往往会对市场保持乐观情绪,资本流向可能更倾向于股票市场;而当媒体报道充满悲观情绪时,投资者可能会感受到市场的不稳定性,资金则可能流向相对较为安全的资产。

二、投资者情绪对IPO定价的影响2.1 情绪效应理论情绪效应理论认为,投资者的情绪是他们进行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投资者情绪积极乐观时,他们往往会高估资产的价值,导致价格上升;而当投资者情绪悲观时,他们往往会低估资产的价值,导致价格下降。

对于IPO来说,如果投资者普遍抱持乐观情绪,他们可能会高估IPO公司的价值,导致IPO定价过高;反之,如果投资者普遍抱持悲观情绪,可能会低估公司的价值,导致IPO定价过低。

2.2 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的影响投资者情绪的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对IPO定价都有潜在的影响。

《2024年沉默的螺旋_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范文

《2024年沉默的螺旋_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范文

《沉默的螺旋_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篇一沉默的螺旋_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沉默的螺旋: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一、引言在现代社会,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也成为了影响公众情绪和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在投资市场中,资产误定价现象时有发生,而媒体情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探讨媒体情绪如何影响投资者行为,进而导致资产误定价的螺旋式发展。

二、媒体情绪与投资者行为1. 媒体情绪的传播媒体通过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传播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

正面信息往往引发乐观情绪,负面信息则可能引发恐慌情绪。

这些情绪在公众中迅速传播,形成一定的社会氛围。

2. 投资者行为的受影响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当媒体传播的乐观情绪占主导时,投资者可能过于乐观,追涨杀跌,导致资产价格上涨过快;而当恐慌情绪占主导时,投资者可能过于悲观,抛售资产,导致资产价格下跌。

三、沉默的螺旋效应1. 概念解析“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当人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如果看到周围人保持沉默或趋向于某种观点,自己也会倾向于保持沉默或趋向于多数人的观点。

在媒体情绪的传播中,这种效应会导致某一情绪迅速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一边倒”的局面。

2. 媒体情绪与沉默的螺旋在投资市场中,当媒体传播某一方向的负面信息时,如果投资者普遍感到恐慌并选择抛售资产,那么这种恐慌情绪会迅速传播并占据主导地位。

而那些持有不同观点或对负面信息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可能会因为感受到这种主流情绪的压力而选择保持沉默或改变自己的观点。

这种“沉默的螺旋”效应会导致资产价格偏离其真实价值,出现误定价现象。

四、资产误定价的形成与影响1. 形成机制由于媒体情绪的传播和“沉默的螺旋”效应的作用,投资者行为受到一定程度的误导。

当乐观或悲观情绪占据主导时,资产价格会随之上涨或下跌,从而形成资产误定价现象。

2. 影响与后果资产误定价不仅会影响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还可能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媒体报道与IPO抑价——来自创业板的经验证据

媒体报道与IPO抑价——来自创业板的经验证据
I P O之后 的 长 时期 来看 , 媒 体报 道越 多的公 司 , 股 价 下跌越 明显.
关键词 : 媒体报道 ; I P O抑价 ; 报道题材 ;市场行情 中图分 类号 : F 8 3 0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1 0 0 7— 9 8 0 7 ( 2 0 1 3 ) 0 2— 0 0 8 3—1 2
而且, 即使 媒 体 只是 对公 司进 行 中性 报 道 , I P O抑 价 也 与媒 体 报 道数 正相 关, 进 一步 的分析 显
示, “ 题材” 公 司的首发抑价更 多地受媒体报道的影响 ; 当市场处 于上涨行情时, 公司I P O抑价 因媒 体 报 道 数 的增 加 而提 高. 最后 , 分析 表 明 , 媒 体 报 道仅 短 期 内提 高上 市公 司首 发 抑价 , 从
— —
来 自创业板 的经验证据 黄 俊 ,陈信 元
( 上海 财经 大学 会计 与财 务研 究 院 , 上海 2 0 0 4 3 3 )
摘要: 越来越 多的研 究关注新闻媒体在 资本市场的角色发挥 , 文章利 用创业板公司上市这一 事件 , 考察 了媒体报道对公司 I P O抑价的影响. 研 究发现 , 媒体报道显著提 高了公 司首发抑价 ,
第1 6卷第 2期
2 0 1 3年 2月






V0 1 . 1 6 No . 2 F e b . 2 01 3
J OURNAL OF MANAG EME NT S C I E NC ES I N C HI NA
媒 体 报道 与 I P O抑 价①
1 文 献 回顾
1 . 1 I P O 抑价 的成 因
I P O首 1 3的高抑 价是财务 学领域 的经典命 题. 尽 管公 司 的基 本 面状 况 在 股 票 发行 和 上 市 这

沉默的螺旋_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

沉默的螺旋_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

沉默的螺旋_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沉默的螺旋: 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媒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新闻报道到社交媒体,媒体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判断,包括对金融市场的态度。

然而,媒体情绪具有一种潜在的力量,可以对市场参与者的决策产生深远的影响,导致资产价格出现误定价的情况。

在金融经济领域,投资者通常依赖于信息来做出决策。

他们追踪财经新闻,关注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并依靠专业媒体的观点和评论。

然而,媒体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却可能存在着情绪上的偏见,这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并最终导致对特定资产的误定价。

媒体情绪是指媒体对特定事件或事物的情感色彩。

例如,当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时,媒体可能会报道大量负面新闻,强调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风险。

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心理状态,使其更加谨慎和对未来前景感到悲观。

因此,他们可能会大规模抛售股票或其他资产,导致市场价格的下跌。

与此相反,当市场表现良好时,媒体往往会强调积极的消息和成功的案例。

这种情绪可能会引起投资者的过度乐观,使他们对市场或特定资产过度估值。

例如,在一次繁荣的牛市中,媒体可能鼓励投资者冒险并将大量资金投入高风险的项目,导致最终的市场崩盘。

媒体情绪的误导性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这个时期,金融机构的崩溃引发了一连串的事件,导致全球股市暴跌。

媒体在这段时间内恐慌情绪泛滥,大量报导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混乱。

很多投资者受到情绪化的报道和评论的影响,选择性地忽视了潜在的投资机会,放弃了股票和其他资产,最终导致了巨大的投资损失。

为了进一步研究媒体情绪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心理学家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的股市情绪指数研究。

希勒通过分析报纸和杂志中关于股票市场的文章的情绪表达,构建了一个可以衡量市场情绪的指标。

他的研究发现,市场情绪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媒体唱多、投资者情绪和IPO抑价3659提纲(DOC)

媒体唱多、投资者情绪和IPO抑价3659提纲(DOC)

媒体唱多、投资者情绪和IPO抑价摘要:本文从媒体唱多及投资者情绪方面对抑价现象进行了探讨,从IPO现象的背景产生原因等多个方面对IPO抑价现象进行描述研究。

使用总涨幅、媒体报道数、中签率三个指标进行回归得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得出了媒体唱多对IPO抑价现象之家有着正相关关系,同时作为桥梁作用的的投资者情绪指标则是通过对投资者的间接影响对IPO抑价现象.关键词:媒体唱多投资者情绪IPO抑价一、引言(一)选题背景与意义1、选题背景2、意义(二)本选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三)本文主要观点主要观点:(四)创新点:(五)相关概念界定1、IPO2、IPO抑价3、IPO溢价(六)论文思路及结构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一)媒体报道与IPO抑价(二)投资者情绪和IPO抑价1、投资者情绪和IPO抑价2、投资者情绪的度量(三)投资者情绪与媒体报道IPO抑价的关系1、媒体报道与投资者情绪。

2、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

3、媒体报道”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的进一步分析。

三、样本研究设计(一)样本分析(二)媒体报道的描述性分析(三)相关定义(四)控制变量四、实证结果及分析(一)媒体报道与IPO抑价(二)投资者情绪的桥梁作用五、结论一、引言(一)选题背景与意义1、选题背景在现在信息化发展极其快速的社会,各类信息的传播途径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同时根据传播途径的变化,越发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也使得民众在接受信息时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随着传播速度以及传播效率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样的媒体在将信息船体给公众时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样化。

所以在信息大传播中媒体由其所扮演的角色所随之带来的影响也更加明显,媒体可以透过其传播途径控制大众的关注视角以及大众的主流价值判断。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加之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日趋优良,人们对于经济相关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从而媒体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趋重要,媒体在资本市场中充当着信息中介的形象,是资本市场运作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影响研究——来自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经验证据

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影响研究——来自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经验证据

王栋 ( 9 4 ) 男 , 南 商丘 人 , 国矿 业 大学 硕 士 生 , 究方 向为 金 融工 程 ; 新 宇 ( 9 4 ) 男 , 国 18 一 , 河 中 研 王 17 一 , 中 矿 业 大 学 管理 学院 教 授 , 究方 向为金 融工 程 与 风 险 管理 。 ( 苏 徐州 2 1 1 ) 研 江 2 16
vs r et et 说 在 解 释 IO抑 价 时 扮 演 了重 要 et n m n) oS i 假 P
角 色 。Deo g S li r S m r ln , hef , u mes和 W ad n ( 9 0) e lma n 1 9
塞壁 鳖
o. n  ̄r al t
! :
’ an ’ i n  ̄ an Et to l{ d ,  ̄ n i o w
投资者情 绪对 I O抑价影响研究 P
来 自深圳 中小板 、 业板 市场 的 经验 证据 创
■王 栋, 王新 字
本 文运 用 分 位 数 回 9 方 法研 究 了我 国 2 0 J - 0 9年 6月 新股 发 行 改革 后 深 圳 中小 板 、创 业 板 市 场 投 资 者 情 绪 对 I O抑 价 的影 响 , 果 显 示 , 股 发 行 改 革 后 我 国 I O 抑 价 率 依 然 很 高 ; 目换 手 率 、 P 结 新 P 首 中签 率 、 行 发 市 盈 率 这 些 反 映 投 资 者 情 绪 的 指 标 是 影 响 我 国深 圳 中 小板 、 业板 市场 I O 抑 价 的重 要 因 素 , 过 分 位 创 P 通 数 回归发 现 我 国不 同分位 点上 I O 抑价 影 响 因 素有 很 大 的不 同。 分 位 数 回 9 方 法 能 够 更 全 面 、 确 地 分 P 5 - 准 析 不 同抑价 程 度 下 IO 抑 价 的 影 响 因素 P [ 键 词 ] 位 数 回归 ; 资 者 情 绪 ; O 抑价 关 分 投 I P

投资者情绪、发行特征与科创板IPO抑价

投资者情绪、发行特征与科创板IPO抑价

投资者情绪、发行特征与科创板IPO抑价作者:戴亮李娜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11期摘要:以2019年7月—2020年9月178家科创板IPO公司为样本,探究投资者情绪与发行特征对IPO抑价的影响。

研究发现:虽然换手率对IPO抑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但是总体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上市公司发行特征的代理变量均与IPO抑价呈显著关系,其中开盘价发行价之差、股价波动率、总股本与IPO抑价呈显著正相关,实际募集资金总额、发行费用与其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科创板投资者情绪发行特征IPO抑价一、引言科创板于2019年7月22日正式运营,当日首批25家公司成功上市。

虽然科创板进行了注册制、首日无涨跌幅限制、承销商跟投等一系列制度改革,但是首批25家公司在上市首日股价平均涨幅仍然高达13957%,上市价格远高于发行价的“金融异象”并未消失,这说明IPO 抑价的现象并未因为科创板的制度变化而得到有效的缓解。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科创板IPO抑价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影响IPO抑价的因素众多,以往的研究显示投资者情绪和上市公司发行特征是其中的两个重要因素。

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者就开始使用心理学理论解释金融异象,由此产生了行为金融学理论,在该理论中投资者制定投资决策时通常会受到贪婪、恐惧等情绪的影响,然而这种不完全理性的行为会导致资产价格受到影响。

同时在我国金融市场中,无论是直接法还是间接法获取的投资者情绪都多次被证实是导致IPO抑价的重要因素(伍燕然、韩立岩,2007)。

另一方面,学者在研究IPO抑价的影响因素时通常会选取发行特征作为变量,代理上市公司发行特征的各種指标即使与IPO抑价的正负相关性存在差异,但大多都呈显著相关性(汪昌云、武佳薇,2015)。

然而针对实行新制度的科创板,投资者情绪和发行特征是否能够较好的解释该板块IPO抑价的现象?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鉴于此,本文选取科创板2019年7月—2020年9月上市的178家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投资者情绪和上市公司发行特征与IPO抑价的关系,以此丰富科创板IPO抑价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体唱多、投资者情绪和IPO抑价摘要:本文从媒体唱多及投资者情绪方面对抑价现象进行了探讨,从IPO现象的背景产生原因等多个方面对IPO抑价现象进行描述研究。

使用总涨幅、媒体报道数、中签率三个指标进行回归得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得出了媒体唱多对IPO抑价现象之家有着正相关关系,同时作为桥梁作用的的投资者情绪指标则是通过对投资者的间接影响对IPO抑价现象。

关键词:媒体唱多投资者情绪IPO抑价一、引言(一)选题背景与意义1、选题背景2、意义(二)本选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三)本文主要观点主要观点:(四)创新点:(五)相关概念界定1、IPO2、IPO抑价3、IPO溢价(六)论文思路及结构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一)媒体报道与IPO抑价(二)投资者情绪和IPO抑价1、投资者情绪和IPO抑价2、投资者情绪的度量(三)投资者情绪与媒体报道IPO抑价的关系1、媒体报道与投资者情绪。

2、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

3、媒体报道"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的进一步分析。

三、样本研究设计(一)样本分析(二)媒体报道的描述性分析(三)相关定义(四)控制变量四、实证结果及分析(一)媒体报道与IPO抑价(二)投资者情绪的桥梁作用五、结论一、引言(一)选题背景与意义1、选题背景在现在信息化发展极其快速的社会,各类信息的传播途径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同时根据传播途径的变化,越发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也使得民众在接受信息时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随着传播速度以及传播效率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样的媒体在将信息船体给公众时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样化。

所以在信息大传播中媒体由其所扮演的角色所随之带来的影响也更加明显,媒体可以透过其传播途径控制大众的关注视角以及大众的主流价值判断。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加之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日趋优良,人们对于经济相关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从而媒体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趋重要,媒体在资本市场中充当着信息中介的形象,是资本市场运作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对于市场中的公司而言,一方面媒体可以使得上市公司信息快捷有效的被传递给大众,使得民众在投资时能够更好姐接受该公司的相关信息,同时随着信息传播和新闻报道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了连带的影响,使得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来自媒体信息的潜意识影响,更有甚者甚至能够引导投资者想法,改变公众的感性认识。

另一方面,媒体同时还作为一个外部监督者的身份对公司的治理进行监督。

媒体在将公司信息传播给投资者的同时也能够将公司在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负面信息一并传播出来,通过外部监督有利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

相应的在金融市场中的一些异象同样与媒体的报道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媒体关注使被报道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出现波动,使得其实际价值背离了其实际价值,市场中的IPO溢价现象和中长期股票价格回归的趋势,都是其中很好的佐证。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其中众多事项正待规范。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进过不断的完善和改革,使得其发行定价市场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但是其新股的IPO抑价率仍然高于西方国家平均水平。

我国创业板市场在筹备十年后终于正式开板,2009年10月30日,28家公司率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创业板挂牌上市。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新股一直都是一个受关注的对象,在前期就受到极大关注的前提之下,首批28家创业板股票一经推出,便取得了较好的市场表现,上市当天平均中签率为0.8%,交易首日收益率是2009年以来主板新股收益率平均水平的4至5倍,涨幅均超过70%,其中不乏涨幅十分巨大的。

创业板极高的投资热情也带动了媒体的关注热情,铺天盖地的报道产生的“认证效应”极容易吸引到投资者的眼球,创业板为媒体关注效应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媒体在IPO过程中所起到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根据我国新股发行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发行审理会对所有的媒体统一幵放,可报道的许可程度高,同时不能忽视的是,IPO发行日到上市日还间隔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能为投资者的信息获取和反应提供缓冲。

同时在这段时间内投资者所接受的信息对于投资者后来的投资决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各大财经媒体纷纷关注即将上市的企业,在新股上市前出现一轮报道高峰,媒体在IPO前对上市公司的关注更多的是信息的转发或解读,即重复信息或旧信息的传播。

随着相关新闻或者是相关信息的多次重复,必然会对投资者取得决策带来先入为主观念。

发行过程中有关IPO公司的相关信息都能通过招股说明书等公司公告获取,因此可将IPO事件认定为标准化信息披露过程,标准化信息发布能够区别新消息和内幕消息。

当然,中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许多方面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制度因素和政策因素容易影响股票价格。

张家林(2010)研究发现,我国新股发行上市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发行制度是造成股市过度投机、过度涨跌的首要原因。

只有改善资本市场管理体制,变革新股发行上市制度才能促进我国股市平稳发展。

自2006年起,我国新股发行上市开始遵循市场化定价原则,发行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IPO制度管理逐渐从计划式管理方式转变为市场化运作方式。

2009年,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ffO发行数量实现扩充,发行价格上限也得到放宽,制度性干扰不断消退。

但是我国证券市场IPO抑价率依然存在,特别在创业板这样一个全新的市场上,新股IPO抑价率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其形成原因值得研究探索。

创业板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许多公司都是高新技术企业,这些公司往往有较好的成长趋势,高成长也伴随着高风险,投资回报率也较高,创业板市场投资者是否能够科学评估上市公司的风险与收益以及经济媒体是否有助于投资者获取信息值得研究。

媒体作为信息传播中介角色,将上市公司相关信息传递给受众,通过关注程度的不同,相应地提升了投资者的信息获取率,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和相关报道是否改变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媒体关注程度高低对投资者买卖行为是否有不同影响需要实证检验。

媒体关注影响股票价格路径研究方面,在目前研究中中说纷纭,媒体关注能否改变投资者行为需要进一步检验。

2、意义IPO 首日超额收益是指首次公开发行的新股其上市首日收盘价远远高于其发行价,并由此带来的高于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

该现象以其自身特殊性以及代表性,引起了了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兴趣,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

现有的关于IPO首日超额收益率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一级市场新股的发行定价过低。

这种解释是以有效市场为前提的,即二级市场价格可以反映股票内在价值,上市首日超额收益主要源于一级市场定价过低。

但是这种理论并不能有效的解释新股长期弱势和新股过高的首日收益。

而且基于此理论的基础设定,及有效市场性在我国二级市场是否使用尚待研究。

其中最著名的是基于“投资者情绪(Investor sentiment)“的解释,认为二级市场对于新股的股价是无效的,由于长期存在的首日超额收益,是投资者对新股的过度乐观情绪,倾向于高估新股价值,导致二级市场收盘价虚高。

因此投资者乐观情绪可能造成新股首日超额收益。

IPO价格制定由公司基本面主要体现的,而基本面烦人主要传播则是大部分通过媒体的报道,同时在IPO 发行时,投资者自身也更加倾向于购买自身所熟悉的公司,所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媒体作为一个媒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本文思考:媒体关注—投资者行为—股票价格,在媒体与股票价格的关系链条上引入投资者这个中介因素。

本文归纳相关理论根源,立足于行为金融学理论,探索媒体关注对IPO抑价的影响以及中长期价格的影响,细致地考察投资者的理性程度和投资行为决策,有助于发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倾向。

以解释创业板IPO首日超额收益现象,为政府决策部门、发行人、投资者参与IPO提供一点参考性的意见。

(二)本选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以媒体报道数以及投资者情绪作为解释变量,利用现成的国外模型解释了投资者情绪影响是如何影响资产价格的,然后简单分析了我国IPO市场中,投资者乐观情绪的来源。

同时以公开募股至正式上市之间媒体道数量最为变量,利用多变量线性回归的方法检验媒体报道、投资者情绪和IPO折价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各个因素和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方向。

(三)本文主要观点主要观点:历经多次改革,我国 KGH 抑价率仍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事实上,但据《证券时报》信息部统计数据显示,创业板首日打新收益率是2009年以来打新收益率的 4倍左右。

高收益率的驱动下投资者打新情绪高涨。

那么投资者的情绪仅作为一种去实体情绪对IPO抑价又起到多大作用。

但同时媒体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与现有的公司上市不同,上市第一场发审会是对媒体开放的,反映了监管部门对媒体宣传的重视,同时各大门户网站和财经媒体对上市企业不遗余力的宣传,也对创业板的火爆行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创新点在大多数文献中学者们研究主要对象为投资者情绪或是媒体唱多对IPO的单独影响,在本文中将意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为切入点。

同时在选取数据的时候将会考虑到市场过热或是过冷对数据产生的影响。

即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资本市场萎靡,来我国股票市场“新股神话”频频破灭,因此研究金融危机爆发后,资者情绪与IPO首日超额收益的关系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以及近段时间我国股市IPO频频亮相,近三周以来的大跌对IPO的影响。

除因此本文选取了2015年在创业板地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创业板作为研究样本。

(五)相关概念界定1、IPO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PubliC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

2、IPO抑价IPO的低定价现象IPO抑价(IPOunderpricing)现象是指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后(一般指第一天)的市场交易价格远高于发行价格,一、二级市场出现巨额的价差,导致首次公开发行存在较高的超额收益率。

3、IPO溢价IP0市场中的卖空限制和非理性的噪声交易者使IPO上市首日收盘价格高于其内在价值,将由于交易价格偏离股票内在价值而产生的收益,称为IPO溢价。

(六)论文思路及结构本文一方面为媒体报道影响资产价格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另一方面从行为金融角度为解释IPO抑价之谜提供了新的视角。

具体来说:1、借助创业板IPO这样一个高市场关注"高投资者情绪的研究样本,探讨了媒体报道对IPO抑价的影响,发现IPO前的媒体报道数量与IPO抑价率存在正相关关系2、进一步地,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在媒体报道影响IPO 抑价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并借助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进行了验证。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国内外研究现状:而在国外相关研究中的观点主要为,IPO首日超额收益长期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股票市场,且新兴市场IPO首日超额收益远远高于较为发达和成熟的证券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