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实验课》 显微镜基本知识介绍2

合集下载

(完整版)显微镜的知识总结及常考知识点

(完整版)显微镜的知识总结及常考知识点

生物科学:显微镜的知识总结有关显微镜的知识在生物学中非常重要,也多次考过,现将有关知识总结如下:1、若要把视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上移动。

若要把视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左方移动,因为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倒像。

2、换高倍物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清晰;视野会变暗,可调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使视野变亮。

3、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4、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5、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是指细小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6、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7、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

8、如何区别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核和液泡?一般来说,细胞核透光性不好,是深色的,液泡是浅色的。

此外仔细观察,液泡中液体是流动的,细胞核里面的结构是固定的,看起来有杂质的样子。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例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例2.如果使用10倍的目镜和10倍的物镜在视野中央观察到一个细胞,在只换40倍物镜的情况下,该细胞的物象比原先观察到的细胞直径放大了()A.4倍B.16倍C.100倍D.400倍2.掌握目镜和物镜的结构特点以及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目镜是无螺纹的,物镜是有螺纹的;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短,物镜越短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长。

例1.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内有2个镜头,甲的一端有螺纹,乙无螺纹,甲乙分别为()A.目镜、物镜B.物镜、目镜C.均为物镜D.均为目镜答案:B例2.显微镜头盒中的4个镜头。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实验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实验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知识点总结

(生物科技行业)高中生物实验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知识点总结实验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B1—P7、8)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1、显微镜的构造光学结构位置功能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的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它可以使物镜成倍地分辨、放大物像,例如5X、10X、15X、20X。

强调:无螺纹、目镜的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关于显微镜的常考知识点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显微结构,可以观察到等细胞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是细胞的结构。

习题1.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O×,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B.4个C.16个D.32个3.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

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A.2个B.4个C.8个D.16个4.图中a、b、c表示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以上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B.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该结构C.二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D.a、b细胞内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了生物膜系统5.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细胞膜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D.由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6.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NaOH溶液和CuS04溶液需混匀后使用B.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时,可以用二苯胺试剂进行染色C.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有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液使染色体着色D.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藓类的叶片大,可直接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7.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高倍镜使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换高倍镜前,需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B.换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螺旋调焦C.换高倍镜后,物镜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减小D.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需增加进光量8.下面甲图示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显微镜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显微镜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显微镜知识点总结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显微镜知识点总结生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科目之一,而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了解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是他们学习生物课程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对初一生物中的显微镜知识点进行总结,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显微镜的原理、分类和使用方法。

一、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和放大微观物体的仪器。

它利用透镜或物镜将光聚焦在样本上,再利用目镜将物体放大到人眼可见的程度。

常见的显微镜由物镜、目镜、调焦机构、支架和光源组成。

1. 物镜:物镜是显微镜中的主要部分,它由多个透镜组成,根据其放大倍数的不同可以分为低倍物镜、高倍物镜和油境物镜。

2. 目镜:目镜是人眼观察物体时使用的镜片,通常具有10倍的放大倍数。

3. 调焦机构:显微镜的调焦机构用于控制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使得观察者可以获取清晰的图像。

4. 支架:支架是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它用于支撑显微镜的各个部分。

5. 光源:光源提供照明,使得观察者可以看清样本。

常见的光源有自然光源和电源。

二、显微镜的分类根据使用光源不同,显微镜可以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种。

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可见光来观察微观物体的显微镜。

它的分辨率较低,通常用于观察比较大的生物样本或者进行初步观察。

2.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利用电子束来观察微观物体的显微镜。

它的分辨率非常高,能够观察到更小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步骤,下面是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方法:1. 准备样本:将需要观察的样本放在载玻片上,并加上一滴适当的溶液。

2. 调整物镜: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样本,然后逐渐切换到高倍物镜,直到获得清晰的图像。

3. 调焦机构:使用调焦机构调整物镜和目镜的焦距,直到得到清晰的图像。

4. 观察样本:使用目镜观察样本,可以通过移动载玻片或旋转物镜来调整视野。

5. 记录结果: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相机或手机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生物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生物细胞和组织结构的仪器。

它的应用在医学、生物学和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生物显微镜的基本知识点,以及它在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生物显微镜的构造。

生物显微镜主要由光源、物镜、目镜和眼镜筒组成。

光源可以是自然光源或者人工光源,它提供光线来照亮被观察的样本。

物镜是放置在样本下方的镜片,它能够将光线聚焦到样本上,形成放大的影像。

目镜则是放置在眼镜筒顶端的镜片,它帮助我们进一步放大样本影像,使得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细胞和组织的细节。

在使用生物显微镜观察样本时,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基本操作。

首先,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镜台上,并用夹子固定好。

接下来,通过镜片调节装置来调整物镜和目镜的位置,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然后,用调焦器来调节镜片与样本之间的距离,使得样本在焦平面上。

最后,调整照明光源的亮度,以达到合适的光照强度。

生物显微镜有两种基本类型: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是使用可见光来观察样本的工具,它能够获得低分辨率的影像。

而电子显微镜则使用电子束来观察样本,它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可以观察到更细微的细胞结构。

不同类型的显微镜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中有不同的应用。

生物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微观结构,科学家们能够了解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生物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中。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发现新的细胞结构、分析细胞的功能以及观察细胞的互作等。

此外,生物显微镜也在医学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生们可以使用生物显微镜观察病人的细胞和组织样本,来诊断和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例如,通过观察血液样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贫血、感染和某些白血病等疾病。

在总结中,生物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深入了解细胞和组织的微观结构。

高一生物实验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生物实验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生物实验显微镜知识点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它能够扩大被观察样本的细节,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细胞、微生物和其他微小结构。

在高一生物学实验中,我们将接触到显微镜,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通常由光学系统和支撑系统两部分构成。

光学系统包括目镜和物镜,它们分别位于显微镜的顶部和底部。

目镜是我们用眼睛观察的镜头,物镜是用来放大样本的。

支撑系统包括了底座、臂杆、旋钮等部分,它们可以调整显微镜的位置和焦距。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些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在观察之前,我们需要将样本安置在载玻片上,并使用盖玻片覆盖样本以保护和固定它们。

在放置载玻片之前,我们需要调整光源的亮度和角度,以确保样本能够在适当的光线下观察。

启动显微镜后,我们可以通过旋钮来调整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以便获得清晰的图像。

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是乘在一起的。

通常,显微镜的物镜有多个档位,例如4×、10×、40×等,而目镜一般是10×。

因此,当我们使用40×物镜时,实际的放大倍数是40×10=400×。

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能够帮助我们选择适合的物镜进行观察,并对样本的细节有更清晰的认识。

此外,显微镜的使用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为了保护样本和显微镜的寿命,我们在观察时需要避免碰触物镜和目镜,以免造成损坏。

同时,我们需要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并定期进行维护,以保证观察的准确性和高质量。

最后,我们来谈谈显微镜在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和意义。

显微镜的出现使得生物学进一步深入了解细胞、组织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通过观察微观结构,我们可以探索细胞及其内部的复杂过程,从而揭示生命的奥秘。

此外,显微镜还在医学、生态学和农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和解决各种生物学问题。

总的来说,高一生物实验中的显微镜知识点包括显微镜结构、使用技巧、放大倍数以及应用意义等方面。

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生物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观察和研究微小生物和细胞结构,为我们解开生命之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学生也需要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和相关知识。

本文将介绍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显微镜的种类及其原理显微镜通常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光学显微镜利用透射光通过样品来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其原理是将光线通过目镜、物镜等光学元件放大样品中的光线。

电子显微镜则使用电子束代替光线,能够观察到更细微的细胞结构。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主要学习的是光学显微镜。

2. 显微镜的组成部分典型的光学显微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物镜、目镜、机械部分、光源和聚光系统。

物镜是位于显微镜下方的镜头,能够放大样品中的光线;目镜位于显微镜顶部,放大物镜所成像的物体;机械部分包括支撑和调节装置,使样品能够在适当的位置观察;光源提供照明,聚光系统通过调节光线的强弱和聚焦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3.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显微镜前,需要将样品放置在玻璃载物板或载玻片上。

首先,将载玻片固定到显微镜的样品台上,并调节好位置。

然后,用净化过的滴管滴一滴水样液在载玻片上,再取一片盖玻片轻轻覆盖在水样液上。

接下来,调节物镜和目镜,通过转动聚光系统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显微镜时要避免用手触摸光学镜片,以免留下污渍对观察造成影响。

4.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物镜和目镜的倍数决定。

常见的物镜倍数有4倍、10倍、40倍和100倍等,目镜倍数一般为10倍。

这样,使用40倍物镜和10倍目镜时,总的放大倍数为400倍。

不同的物镜和目镜组合可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从而观察到不同大小的细胞结构。

5. 显微镜调焦技巧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需要掌握一些显微镜调焦的技巧。

首先,用低倍物镜找到样品并大致聚焦。

然后,通过细微调节机械装置或镜筒附近的焦距微调装置,缓慢转动聚焦系统,直到样品清晰可见。

生物显微镜高中知识点总结

生物显微镜高中知识点总结

生物显微镜高中知识点总结一、生物显微镜的原理生物显微镜利用光学原理来放大微小物体,并使其变得可见。

其主要原理包括折射、放大和成像等。

1.折射原理生物显微镜利用透镜对光线的折射来放大被观察的物体。

当光线通过透镜时,会发生折射,使得物体的影像放大。

2.放大原理生物显微镜通过透镜系统将被观察的物体放大成可见大小,使其成像在目镜和物镜之间的焦点处,从而使得物体在目镜中得到进一步放大。

3.成像原理生物显微镜通过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得被观察的物体在目镜中得到清晰的成像,从而实现对微小物体的观察和研究。

二、生物显微镜的构造生物显微镜通常由光源、物镜、目镜、载物台、焦距调节装置、鼓风装置等部分组成,其中物镜和目镜是最关键的部分。

物镜和目镜分别用来放大被观察的物体,而载物台用来放置被观察的样品。

焦距调节装置用来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便使样品能够得到清晰的成像。

光源用来照亮样品,而鼓风装置用来吹拂样品,以便观察不同角度的样品。

三、生物显微镜的操作生物显微镜的操作需要注意一定的步骤和技巧,以便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下面是生物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步骤:1.准备样品首先需要准备好要观察的样品,将样品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夹具夹住样品,以防止在观察过程中样品移动。

2.选择物镜根据样品的大小和要观察的细胞结构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进行观察。

通常情况下,先使用低倍物镜进行初步观察,然后再使用高倍物镜进行细致观察。

3.调节光源调节光源的亮度和角度,使得样品能够获得适当的照明,以便得到清晰的成像。

4.调焦使用焦距调节装置,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使得样品能够得到清晰的成像。

5.观察样品通过目镜观察样品,观察样品的形态、结构和细胞器等特征,以便获取需要的观察结果。

6.记录观察结果观察完毕后,可使用相机或手机拍摄样品的图片,以记录观察结果。

四、生物显微镜的应用生物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医学诊断、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生物显微镜的一些主要应用:1. 生物学研究在生物学研究中,生物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学、组织学、生理学等研究中,以观察和研究细胞结构、细胞器、细胞分裂等现象。

七年级显微镜实验知识点

七年级显微镜实验知识点

七年级显微镜实验知识点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通过放大物体细微的结构可以观察到人眼所不能看到的细节。

在七年级的生物学实验中,显微镜的使用特别常见,本文将介绍七年级生物学教育中应掌握的显微镜实验知识点。

1. 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镜身、眼镜筒、物镜、目镜、鼓风机、聚光镜、支架。

镜身支持整个显微镜的重量,眼镜筒上有目镜,可以调整对焦,物镜位于镜身下方,用于放大样本,聚光镜可以控制光线的遮挡。

2. 显微镜的使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先调整物镜和目镜的距离,再使用聚光镜控制光线的强度。

注意在使用之前要清洗镜片,尽量避免指纹或者其他污渍。

3. 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通常是可变的。

物镜和目镜的不同组合可以产生不同倍数的放大效果。

通常,物镜的放大倍数在4x, 10x, 40x和100x之间,目镜的放大倍数则为10x。

一般来说,显微镜能够放大至少400倍。

4. 显微镜实验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显微镜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观察制片时要保持稳定,不要晃动显微镜。

(2) 注意物镜的距离,以免造成撞击。

(3) 切勿将显微镜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4) 在实验过程中要清晰标记长久保存的制片。

5. 显微镜的细节观察在显微镜实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细节观察:(1) 样本放置要正确,不能遮挡视野。

(2) 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调节焦距,保证清晰度。

(3) 不能超过聚焦深度,以免造成清晰度降低或者分辨率下降。

(4) 观察过程中需要了解样本的颜色和形状等特征,如不同颜色的细胞各自的形态等。

6. 显微镜实验的适用对象显微镜实验通常使用,于生物学相关领域,例如池塘水样、植物组织、动物细胞等等。

总之,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平常我们看不到的事物。

在七年级生物学教育中,学生应该全面了解显微镜的使用知识和实验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小孔径光栏,增加反差
亮度不够
亮度不够
升高聚光镜或打开孔径光栏调 整亮度
显微镜实验室的要求
操作符合规范,不能违规操作。
• 不能用手转动物镜镜头更换倍数 • 不能高倍镜下取下或装上样品 • 油镜后要及时清洗镜头
使用完成后要登记使用记录。
值日生工作认真负责。
值日生工作内容:
1. 检查显微镜下是否有遗留的玻片,将显微镜摆放 整齐。
常见问题
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故障原因
解决办法
视野不完整
视野模糊,无法调 节清楚
光路偏移,或有物体遮住 光路通道
物镜或目镜被污染
检查物镜和聚光镜是否对轴, 目镜旁的光路拉杆是否完全拉 开
擦镜纸沾取清洗液擦拭镜头
视野中有污点
载玻片不干净或聚光镜有 清洗液擦拭 灰尘
样品反差太小,细 亮度太强 节不容易看清楚
孔径光栏的运用
显微镜的使用
1. 观察前的准备工作 显微镜在使用之前应检查一下它的各个部件 是否完整和正常,并对载物台、目镜、物镜以 及聚光器透镜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然后进 行显表面 物镜表面 聚光镜表面 底座光源出口 目镜筒内侧
警 示!
塑料表面勿用酒精乙醚混合液 镜片表面禁用干镜头纸擦拭 物镜不可随意拆卸且防震防摔
注意事项:使用油镜后,用清洗液清洁镜头。严 禁用擦镜纸干擦,以免损伤镜头。
4.使用后清理工作:
使用完毕,取走样品放回原处,低倍镜对准光路,将 载物台调至最低处,并将光源亮度调到最小,再关 闭显微镜电源。随后关闭相应的电源插座开关。
盖上防尘罩,在使用记录本上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待老师检查签字后,方可离开。
清晰。
3)使用高倍镜观察
将需要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央,顺时针转 换成高倍 物镜。眼睛向目镜内观察,同时微微上 下转动细调节钮,直至视野内看到清晰的物像为 止。
4)使用油镜观察
将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移开40倍物镜,将镜 油滴在标本的盖玻片上,直接换入油镜,使镜头沁 入油中。转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点,使物像清晰。
Robert Hooke (1635-1703) 使用复式显微镜 第一次提出细胞概念 绘制了许多精美的显微图像
1827年阿米奇第一个采用了浸液物镜。高 质量消色差浸液物镜的出现,使显微镜观 察微细结构的能力大为提高。
19世纪70年代,德国人阿贝(Ernst Abbe)奠定了显微镜成像的古典理论基础。
2. 显微镜的调节 (1)瞳距调节
水平移动
观察时双眼要同时睁开,使双眼 看到的图像重合为一个图像。
旋转移动
(2)屈光度调节
3. 观察操作步骤: 1)放置标本
降低载物台,把所要观察的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用 玻片夹固定平稳。
旋转载物台右侧下方的旋杆,左右,前后平移,将 要观察的样品移至光路中,使标本正对通光孔。
注意事项:装入玻片时,要将玻片平行推入载物台样 品夹,勿将玻片塞在样品夹下。
2)焦点调节 升高聚光镜至合适的位置。(注意:不要顶到玻片) 旋转物镜转换器,将10倍物镜旋至光路中。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载物台升至最高,缓缓下降进行
调焦,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调节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制清晰。 调节聚光镜上的数值孔径光栏,增加反差,使图像更
数值孔径
在物镜上有(N.A.)数值孔径的标志,它反应该镜头分辨 力的大小,其数字越大,表示分辨率越高。 最大分辨率:肉眼 0.2 mm;光镜 0.2 μm;电镜 0.2 nm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率就是物镜放大倍率和 目镜放大倍率的乘积。放大倍率是指直线 尺寸的放大比,而不是面积比。
因此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有效倍数为 10X100
聚光镜
聚光镜 升降旋 钮
孔径光阑
视场光阑
孔径光阑的作用是使图像的分辨率、反差和焦深处在最佳状况。通常是用物镜的 数值孔径来调节聚光镜的孔径光阑。 视场光阑是根据物镜的倍率给予不同直径的光束面积,在显微摄影时,起着增减 影像反差的作用。
孔径光栏调节
N.A聚=(0.6-0.8)N.A物
孔径光阑的位置是在物镜数值孔径的 60%-80%之间。
在显微镜本身结构发展的同时,显微观察 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至20世纪上半叶,显微镜就有了明视野、 暗视野、相位差、微分干涉、荧光、偏光 体视、倒置等类型。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目镜
光学放大系统
物镜 载物台 玻片夹
聚光照明系统
聚光器 光源
物镜转换器 机械系统 粗细准焦螺旋
光标摇杆(样品的指示作用)
100% 70%
孔径光阑与显微镜分辨率
视野很亮,杂散光和炫光很多,对比 度差,一些细节丢失
调到物镜数值孔径的2/3 至4/5时,显 微镜的分辨率和反差获得最佳的配合, 对比度好细节较丰富
远小于物镜数值孔径时,视野暗,成 像细节不清晰。
30%
对染色浅、对比度低的标本进行观察和显微照相时,最好把孔径光阑关得再小一些; 而对于那些染色深、对比度高的标本进行观察和显微照相时,则将孔径光阑开得再 大一些为好。
2. 将实验桌和地板的橡皮屑、纸屑、灰尘等清扫干 净。使用吸尘器清洁地板,视需要拖洗地板。
3. 当日的垃圾及时清理,不能过夜。
值日成绩为5分满分。值日迟到的同学酌情减0.51分,不参加值日者扣2分。
光路拉杆 (显微观察时,将光路 拉杆拉开,图像就会传 到多媒体电脑中,投影 在屏幕上,便于教师观 察讲解)
白平衡调节键
目镜放大倍数:10 ×
物镜放大倍数: 4 × 低倍观察(红色) 10 × 低倍观察(黄色) 20 × 高倍观察(绿色) 40 × 高倍观察(蓝色) 100 × 油镜观察 (白色)
《普通生物学实验课》 显微镜基本知识介绍2
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熟练使用光学 显微镜。
了解显微镜使用的基本要求、注意事项及 一般维护方法 (列入实验习惯成绩测评)
一 .光学显微镜的发展
古代显微镜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
Leeuwenhoek (1632-1723) 设计出了几百种功能较简单的显微镜 放大倍数取决于透镜质量可以从70 ×-250 × 分辨率可以达到1μm 绘制出原生动物、细菌和红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