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学习《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诵读学习《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诵读学习《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诵读学习《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近来,本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诵读学习了《红色家书》,重温了中国革命先烈的光辉历史,感到深深的震撼,倍感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汲取了奋发前行的力量,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的基本政治要求,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品格。品读红色家书,那一段段荡气回肠的革命历史,无不诠释着老一辈共产党人对党的绝对忠诚。李大钊被捕后,敌人用尽了酷刑,他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没有说一句有损党的荣誉、有损革命利益的"供词",连当时敌人的报纸都不得不承认"李无确供";方志敏在被囚禁的6个月中,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16篇约14万字的狱中文稿,甚至感染了狱中看守人员,他们自愿帮助方志敏将文稿传出,使得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得以留存至今。我们品读红色家书、缅怀革命先辈,就是要坚定对党的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挑重担,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

命的根本。党的一大共有13位代表,最后走上天安门城楼、见证新中国成立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其中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背信弃义叛党投敌。这些人之所以中途变节,就在于没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红色家书的主人公们,都具有坚定崇高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认定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认定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的出路,认定中国共产党定

能成功。正是他们,鞭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

重读红色家书,传递信仰力量;重读红色家书,体悟先烈初心。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务必要传承好红色革命基因,以务实担当精神接续奋斗,为新时代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一

辛庄镇闫楼小学 2016年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作者:赵秋霞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 在学校,如何让学生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呢?我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如安排好诵读的时间,每天利用活动时间,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方法灵活多变。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

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后来因为学生记忆的快慢拉开了距离,我们又用奖励的办法,凡是背诵下来一段《弟子规》的内容,我们就奖他一面小红旗,最后看谁的小红旗得到的最多,他就是诵读经典小博士。在这种积极的鼓励之下,学生们的背诵热情一天天增长。在“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大家惊喜地看到了孩子们一些崭新的变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口中吟诵的这些古老的句子已悄悄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有时它在校园,有时它在家庭,有时它在社会生活中。 以前,班级偶尔发生丢东西的现象,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道理以后,班上失窃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一本。公共场合,你会发现我们的同学也在随时随地实践着经典的教诲——公共汽车上,有同学在给年老的人让座位,因为他知道“长者先,幼者后。”袁尔迪的家长在“家长来信”中写到:“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以后,我的孩子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回家后,随口诵出来的是一些经典格言,有时让我们作父母的都深感启迪,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永远都会是社会的财富,家庭的骄傲。”曼鹏的家长在来信中写到:“以前孩子特别好玩,完全是一

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读《红色故事》有感 家书是家庭的情感纽带,是家教的重要载体,也是家风的一面镜子。这些家书,承载着人格和亲情,蕴藏着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和道德风范,在人生道路上如何做人、做事的生动教材。 每封家书都充满了感情色彩,我深深感触到了家书的作者们对于父母、子女、爱人、亲人的醇厚亲情、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都是鲜活生动、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 在这些家书中,最令人感动的就是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家书。它们涵盖了党成立初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些家书有的写于走向战场之前,有的写于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有的写于慷慨就义的前夕,有的写于白色恐怖的日子。 《红色家书》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重现了历史。书中记载了互报平安、家庭之间的小事,其中穿插写信人之间的思想情感的变化,实实在在,触手可及。这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岗位虽然是平凡的,英雄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也并不是离我们遥不可及,榜样其实就在身边。 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许多共产党员脱颖而出,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换得大地阳光灿烂,让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色家书》,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勇敢顽强的人。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热血沸腾。 这些家书的作者们,深爱着自己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相知的伴侣,但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他们有着无比坚定的革命信仰。为了自己的信仰, 他们毅然决然地告别白发爹娘,告别娇妻幼子,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但是血脉亲情是永远无法舍弃的,共产党员也是有着铁骨柔情的血肉之躯,在他们满腔的革命豪情背后也有着割舍不断的儿女情长,于是,我们就从这些家书的字里行间读到了一个个血泪 交织的感人故事。

小学生经典诵读心得体会800字

小学生经典诵读心得体会800字 #小学生诵读心得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在于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国学的东西,太多太多,慢慢品味,其乐无穷。学生们诵读,可以从中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更加懂礼貌,更加爱学习……国学经典在诵的过程中深入了学生们的心灵,为学生们储存了文化的养料,等他长大的时候慢慢吸收。

国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典的底蕴厚重。走近国学经典,我认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宁静、潜心。只有静得下来的人、潜得下来的人,才有可能从内心中容下国学经典。当我们被现代社会许多时尚的、流行的、快餐的文化捆住自己的手脚以至心灵的时候,当我们内心深处的小农意识、急功近利的心态没有消除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在自己的心中留住国学经典的脚步,更不可能在自己的生命中延续国学经典的精髓。 我校积极倡导读诵国学经典在我看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的过去,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的思想。在读诵中,强化记忆力,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为他们补充大量有益的让他们受益终生的东西。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汲取千年文化中的营养,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中不断体会、反刍,用正确的思想指引他们的生活,带他们找到幸福生活的真谛! 朋友们,潜下心来,静下气来,与学生们一道走近国学经典,和学生们一起体会和感悟!用国学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与学生们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一同快乐收获与成长。 #小学生诵读心得2# 这几天我读了《三字经》,书中的许多告诉让我受益匪浅。在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源流长。 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一: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 在学校,如何让学生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呢?我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如安排好诵读的时间,每天利用活动时间,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方法灵活多变。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后来因为学生记忆的快慢拉开了距离,我们又用奖励的办法,凡是背诵下来一段《弟子规》的内容,我们就奖他一面小红旗,最后看谁的小红旗得到的最多,他就是诵读经典小博士。在这种积极的鼓励之下,学生们的背诵热情一天天增长。在“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大家惊喜地看到了孩子们一些崭新的变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口中吟诵的这些古老的句子已悄悄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有时它在校园,有时它在家庭,有时它在社会生活中。 以前,班级偶尔发生丢东西的现象,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道理以后,班上失窃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一本。公共场合,你会发现我们的同学也在随时随地实践着经典的教诲——公共汽车上,有同学在给年老的人让座位,因为他知道“长者先,幼者后。”袁尔迪的家长在“家长来信”中写到:“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以后,我的孩子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回家后,随口诵出来的是一些经典格言,有时让我们作父母的都深感启迪,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永远都会是社会的财富,家庭的骄傲。”闫鹏的家长在来信中写到:“以前孩子特别好玩,完全是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状态,现在变化很多,对待长辈表现的非常有礼貌,能够在上学和放学时和家长打招呼,说是“出必告,返必面”;当父母工作一天很累的时候,就会给大人捶背揉肩的,有时还会帮助妈妈洗脚或做饭,懂得孝敬父母了;和邻里的小伙伴也能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家长看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喜在心里,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教育孩子而作出的这么多的努力,让学生学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鲜红的封面,鲜红的热血,鲜红的豪情,一封封触动心灵的红色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这是无数仁人志士倾注笔尖的无限思念。通过对《红色家书》一书的学习,一封封感人的书信,真真切切地让我感受到前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及对后人的敦敦教诲。作为一名新时期下的党员,我想谈谈学习之后的一些体会。 这些书信的作者都是胸怀国家民族大义的人,所以他们的文字,即使是给亲人的书信,也难免流露出改天换地创造新世界的雄心壮志。李立三在致父亲的信中说,他的志向是“造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世界,作一个幸福无比的新国民。”任弼时给父亲的信中也表达了相似的志向,他说,“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这些革命前辈的字字句句,无不饱含激情,气吞八荒,他们就像一盏盏明灯,闪耀在历史的黑暗地带,照亮后人的前进方向。如果说,这些先人当时面临的任务是推翻旧世界,那么我们这代人则面临着,创新创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新时代,仍需我们矢志不渝的苦干和实干精神,仍需我们坚定执着的无限奋斗。我们应当牢记宗旨,执政为民。牢固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宗旨,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全局,思考和谋划工作,带领党政班子负重拼搏、开拓进取,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难事做起;坚持说实话、办实事、

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把群众的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工作。特别是强化群众工作能力,在思想上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感情上贴近群众,为民谋利,切实维护群众的权益。我们应当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要打破常规,开拓创新,面对新的形势,以全新的思维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落实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措施,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全部精力用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我们应当廉洁自律,筑牢防线。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时刻从严要求自己,自觉抵制不良之风的侵蚀;进一步规范自身从政行为,增强自律意识和慎独意识,做到生活正派、勤政务实;管住自己,守住小节,自觉防微杜渐,以自身行动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和廉洁性,筑牢廉洁从政防线,树立勤政廉政的党员干部形象。革命先烈们在血与火的历史中,走过铺满荆棘的道路,用坚定不移的精神,留给了我们无比宝珍贵的宝藏。抚今追昔,但我们必将永远接受红色家书的精神洗礼,铭记这份柔情与豪情并存的感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实现新作为,争当新表率!

教师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 在学校,如何让学生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呢?我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如安排好诵读的时间,每天利用活动时间,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方法灵活多变。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后来因为学生记忆的快慢拉开了距离,我们又用奖励的办法,凡是背诵下来一段《弟子规》的内容,我们就奖他一面小红旗,最后看谁的小红旗得到的最多,他就是诵读经典小博士。在这种积极的鼓励之下,学生们的背诵热情一天天增长。在“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大家惊喜地看到了孩子们一些崭新的变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口中吟诵的这些古老的句子

已悄悄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有时它在校园,有时它在家庭,有时它在社会生活中。 以前,班级偶尔发生丢东西的现象,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道理以后,班上失窃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一本。公共场合,你会发现我们的同学也在随时随地实践着经典的教诲——公共汽车上,有同学在给年老的人让座位,因为他知道“长者先,幼者后。”袁尔迪的家长在“家长来信”中写到:“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以后,我的孩子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回家后,随口诵出来的是一些经典格言,有时让我们作父母的都深感启迪,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永远都会是社会的财富,家庭的骄傲。”闫鹏的家长在来信中写到:“以前孩子特别好玩,完全是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状态,现在变化很多,对待长辈表现的非常有礼貌,能够在上学和放学时和家长打招呼,说是“出必告,返必面”;当父母工作一天很累的时候,就会给大人捶背揉肩的,有时还会帮助妈妈洗脚或做饭,懂得孝敬父母了;和邻里的小伙伴也能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家长看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喜在心里,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教育孩子而作出的这么多的努力,让学生学习诵读经典美文,实在是一种极佳的教育方式。“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些曾经读过的美好纯洁的句子对学生们来说,真正做到了“进我耳,入我心”,时刻指导着他们的言行与思想,它在微笑地告诉孩子们,怎样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回首和孩子们一同走过的诵读之路,我们感慨;看着学生们在经典中获益,我们欣慰!“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置身于书声琅琅的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1500字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1500字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1500字  掩卷沉思,耳边尤有炮火声;凝神回首,眼底不由泪水生。李大钊、邓恩铭、方志敏......31位烈士,他们牺牲时平均年龄才27岁,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追求信仰、放弃家庭、献出生命,他们用生命践行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入党誓词,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们的家书既有对革命的坚定又有对家庭的柔情,他们的家书既充满着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抨击又有对新社会的无限憧憬。 一、烈士们都是政治坚定的革命者 李大钊同志在狱中自述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血战东南半壁红的方志敏烈士在《我们临死以前的话》写道“我们是共产党员,为革命而死,毫无所怨,更无所惧”;烈士江诗咏在给父母亲的信中写道“加入共产党,是为大多数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们依然用坚定革命信仰激励自己,他们无惧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拷打,蔑视劝降者的高官厚禄,视死如归。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红色家书》通篇是:“砍头不要紧,只有主义真”“砍头不过是告老还乡”“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刀放头上不胆寒”“饮弹从容向天啸,长流浩气在人间”“啪啪的枪声,是我们诀别的标志”“死可以,变节是不可能的”“宁死而不求虚伪、卑劣、罪恶的自由”“如今之死,则重于泰山”......,烈士们用他们的“死”换来了新中国的“生”。 二、烈士们都是意志坚强的“有情人” 烈士们在政治上、思想上是坚定的“布尔什维克”,在战场面对敌人的枪弹时是无畏的英雄,在不幸被捕入狱面对酷刑时是视死如归的殉道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血脉亲情是永远割不断的,他们也是“有情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生死离别之际,他们也会想到他们的家庭、父母、妻儿,但我们从他们就义前的家书可以看到,我们的烈士在生离死别之际并不是拘于儿女私情,他们是站在革命的高度交代“后事”。忠孝难以两全,为国捐躯后,交代赡养父母、培养子女之事是人之常情,但我们的烈士在叮嘱完赡养抚育之事后,更希望是把儿女继续培养成革命者,继承遗志,“继我志呵,继我志呵”! 三十一位烈士,从这些烈士的生平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建烈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张宝贞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会了做人,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它像丝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泫润的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育品质也自然形成,同时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因此,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仔细回味,接触经典的每一个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惊喜的感受到开展经典诵读后带给我们的喜悦。 一.孩子的语文素养提高了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后,我欣喜地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比以前更流畅、更风趣了。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孩子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天天在进步。 二、道德修养得到完善

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弟子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诵读活动的开展,逐渐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儿童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乐意与他人交流、合作。在家里,她们总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声说话,和外人接触,却像只小绵羊,人家问什么,就答什么,甚至不答。自从读了经典以后,孩子知道了以前那样做,真是太没有礼貌了。《弟子规》中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可见,经典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此可见,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和教育了我们每一个人。看着孩子们在经典中获益,我相信,孩子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时,必将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

家长心得体会--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心得 官庄学校一年级家长 从学校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已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 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仔细回味,我发现孩子身上发生 了不小的变化:我们惊喜的感受到开展经典诵读后带给我们的喜悦。 孩子的理解、表达能力提高了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后,我欣喜地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 比以前更流畅、更风趣了。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 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孩 子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 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俗语说得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 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我们可以看出孩子 天天在进步。 二、孩子的童真初善的表现良多 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弟子规》 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 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诵读活动的开展,逐渐培 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儿童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 乐意与他人交流、合作。在家里,她们总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

声说话,和外人接触,却像只小绵羊,人家问什么,就答什么,甚 至不答。自从读了经典以后,孩子知道了以前那样做,真是太没有 礼貌了。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一次,我感冒了,头疼的厉害,躺 在床上,不想动。孩子赶紧跑到大街上的药店里买了感冒药和消炎药。回到家里按药盒上的说明,让我吃下去,并且让我喝了大量的水,然后给我盖上被子…… 《弟子规》中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可见,经典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 习惯。 由此可见,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和教育了 我们每一个人。回首和孩子一起走过来的读经诵典之路,我感慨, 看着孩子在经典中获益,我欣慰!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深信,今天读经诵典孩童,明日将是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最新汇编)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他们有着那些不可言喻的韵味。下面是整理的“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一)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教学,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虽然看上去年纪一大吧,其实火力旺盛的很。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也”,从《归去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天天挂在我口中。那就是许多人行走,他们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师。这句让我收益非浅的诗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之口。这句之所以能让我受益非浅,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在这个140多人的集体里,就有我许多的良师益友:他们的才华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学习。这样我不就可以在这万顷绿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识的养分吗?这正是《论语》孔子传与我的做人学问的道理呀!真的,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而且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持得更久。那我们就继续诵读吧!好好地拥有它,记住它。让它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它来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提升我们的品位,弘扬中华民族之精髓,更让它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吧!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谐、神秘的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的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的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的宋国人的思乡之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卫自己爱情的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的贵人的斩钉截铁的答复。“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腐败的统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压榨,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

红色家书学习心得体会

人遗子孙以钱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最近,在全国中共党员中掀起了一股学习红色家书的热潮。我认真的学习了《毛岸英写给表舅向三立的信》、《董必武写给董良埙的信》等红色家书,收获颇大。其中,毛岸英写给表舅的信让我掩卷沉思许久,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信中说: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毛岸英说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从毛岸英的书信中可以看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良好家风跃然纸上,正因为言传身教,才使得后人们的家风?清风徐来?,美德永续,也正因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优良作风的传承,中国共产党才能正本清源,永葆本色。 爱护家庭、关心亲友是人之常情,但关爱什么,怎么关爱值得党员领导干部认真思考和严肃对待。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一定要严格教育、约束配偶、子女等亲属,既做到自己清正廉洁,又确保他们立得正、行得直,这就要求培养良好的家风并代代相传。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

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一个家庭或家族,可以没有声名显赫的家世、没有殷实丰厚的财富,但不能没有良好的家风、家规,良好家风能传承子孙后代优秀的道德品质,成为安邦定国的栋梁之才。古人所谓‘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又云‘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任弼时、谢觉哉等培育良好家风,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真正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纵观当今社会,许多家庭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官二代、富二代备受瞩目,家庭教育好的,表现得低调、谦逊、上进和理性。他们懂得避免特权意识和特殊享受,用努力来证明自己,正缘于有着正派良好的家教、家风,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如?李刚、李天一们?,把权钱交易当儿戏的官二代、富二代,可以预见,就是得到有权势父母的宠溺和纵容。 大部分官员的堕落沉沦,也是从不良家风开始的,他们视手中权力为私有,对人民赋予的权力从无敬畏,任人唯亲、买官卖官,从而大肆贪污腐败,铤而走险,最终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领导干部不能把家风看成是小事,?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领导干部本人首先就要站得起、立得住,才能教育好身边人,要经常性进行政治思想与理想信念教育,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事务中,都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心得体会

经典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它历经岁月陶洗,千锤百炼,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首先,我们学校选择优秀的经典故事、名画、礼仪、名家介绍、以及古诗设计成画片的方式布置在校园的楼梯走廊,努力创设经典诵读的环境氛围;我们将经典故事、名剧、名画纳入了经典诵读的内容,自编了《国学教育读本》。树立了“多通道地引导孩子接受经典的熏陶”的指导思想。教师们大胆实践,选择并合理改编经典欣赏内容、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每学期开展的经典课研讨中,我们踏实地工作,使我们的课题研究跨出了一大步。 其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促进孩子记忆力、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经典诵读”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能力。还能增强孩子自信,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 经典诵读活动”包含古文经典诵读与经典学习活动两方面,根据学生年龄、发展的不同层次,逐步形成古文经典诵读的层级目标,作为教师组织经典诵读活动的目标依据,同时做好古文经典诵读内容、教材的开发研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经典本身特点去加以选择,摈弃糟粕、弘扬优秀文化,注重语言形式上的开发,经典学习活动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发展特点,结合校园主题活动课程,搜集、整理适合我班学生学习的我国古今的经典故事、名画、音乐、名剧,并进行适当的改编,设计成有趣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经典特色学习活动体系。 诵读时候根据古文特性、学生年龄特点,先背诵经典原文,教师就古文中的典故、事例作介绍。我们的基本要求是:不求甚解直面经典;激发兴趣以读为主;方法灵活快乐为旨;学而时习,温故知新。 最后,经典诵读促进了孩子全面发展。 一是开发学生记忆力。古文经典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唐诗宋词意境新奇、含韵丰富、旋律优美、色彩鲜明、语言凝练,对于记忆力处于黄金时期的孩子,要记忆这些经典实在是太容易了。 二是增强幼儿的倾听能力。在诵读活动中,学生须先听、后念,背诵时需约 束自己认真倾听,在天长日久的诵读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三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长期诵读养成的静定习惯能有效延长孩子注意的

读最感人的《红色家书》感受心得三篇

读最感人的《红色家书》感受心得三篇在异国密林的竹棚里,在边关冷月的哨位上,多少次脑子里面满满的都是家的样子,就连离开家最后一眼看到的小凳子和放在碗柜下面的那棵大白菜的样子都一直留在心里,像一张清晰的照片,家的样子就这样地一直停留在心间。 经常被一个回忆或者乡音触发,蓦然感到最熟悉的家里的味道突然钻进了鼻腔,心里一下子甜甜暖暖地涌动起来,喉咙一下发紧了,眼泪都要忍不住了。 毕竟都是年轻人在一起,第二天这些人在一起闹腾一通,再吃顿饱饭就又不知家在何方啦。“吃饱不想家”说的也是我们那个年纪最让爸爸妈妈受不了的“忘恩负义”年轻的我们好奇着外面的精彩,出门从不嫌远,心里就只顾追逐远方而很少回望爹娘了。 家信对于以战壕为伴的前线士兵来说,就是一汪滋润心田的清泉,拿在手里还没有来得及打开的信,心里就踏踏实实地美上了,堆积在心里的紧张、烦闷、焦虑和急迫求战的躁火一下就被家信给融化了。 家信也是一团火,亲人的期望、嘱托都会让激情燃烧起来,当个好兵,当个好儿郎,为国尽力,为家争光!信中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家乡和家里面的喜事、好事,朋友、同学的趣闻,还有她的呢喃…这些都是最大的精神安慰和精神享受。

在前线的时候,多数的家信基本上都要在班里传阅一番,这也是在前线连队的一个普遍情况吧。收到家信,信中盛满的亲情是战士们在前线对幸福最直接感受,是朝思暮想的期盼,收到来信真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情。 天下的爸爸妈妈都是一样的,每次不管听到谁的爸爸妈妈叮咛、嘱托的话语,自己爸爸样子就浮现在了眼前,心里也随着暖了起来。 那时从国内寄往在老挝原始森林里面营地的信件,单程就要十几天呢。 每当文书取回信件登高一呼,大家忽的一下就把他紧紧的围住了,他念一个名字就把高高举起的信交给高高跳起的收信人。 是他把家信带给我们的,他也就成了我们在连队最亲切的人了。 打开信封之前,信封上那熟悉的字体,带着亲人的气息扑面而来,捧在手里的家信就像酷热沙漠里的一捧甘露,饱满的笑容急急忙忙的跑到了脸上,昭示着渴望变成了幸福的样子。 那时,多数的她和他的关系也是刚刚开始碰撞,信的结尾落款还是在“同学xxx”或者“朋友xxx”这样的初级阶段。信中那些暧昧语句和露骨的相思被公开的喜感大大超越了被“窥视”的尴尬。所以们也是象征性地施以“暴力”就能把信抢到手,就拿腔拿调往“脸红”内容上杜撰着诵读。

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红色家书》学习心得 田头中心小学温欣 《红色家书》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几位人物与亲人战友、朋友间的书信为线索,讲述了书信背后的故事,再现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强党性,带我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进行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在这些家书中最令人感动的就是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家书。它们涵盖了党成立初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些家书有的写于走向战场之前;有的写于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有的写于慷慨就义的前夕;有的写于白色恐怖的日子…… 这些家书的作者们,深爱着自己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相知的伴侣,但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他们有着无比坚定的革命信仰。为了自己的信仰,他们毅然决然地告别白发爹娘,告别娇妻幼子,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但是,血脉亲情是永远无法舍弃的,共产党员也是有着铁骨柔情的血肉之躯,在他们满腔的革命豪情背后也有着割舍不断的儿女情长,于是,我们就从这些家书的字里行间读到了一个个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 “红霞吾妻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这是1934年12月24日著名抗日将领吉鸿昌在殉难前夕写给妻子的绝笔家书。

“因想到我走后你醒来,必要哭着喊妈妈了,一时心里难过,实在不忍别你而他游了。当时很想喊醒你再把你紧紧地抱一抱,又恐你起来哭着要跟我,那你的母亲的心更要疼烂,所以只得含泪在你肥胖的桃红色的小脸上轻轻地亲个长吻……社会上正有许多重任,要待你们后生负担,正有无数的被几重铁链缚得紧紧的同胞,在那里辗转呻吟,需要同情者、有血气、有奋斗精神的青年们,帮他们斩断那些束缚他们的铁链。我儿,你就是这些青年的候补者,我希望我儿将来能以负此重责……”这是在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进步青年韩雅兰写给不满三岁孩子的。 “我最亲爱的婉:久为敌人所欲得而甘心的我,现在被他们捕获,当然他们不会让我再延长我为革命致力的生命,我亦不愿如此拘囚下去,我现在是准备踏着我们先烈们的血迹去就义,我已经尽了我一切的努力贡献给了我们的阶级,贡献给了我们的党,我个人的责任算是尽了,所不释然于心的是此次我的轻易,我的没有注意一切技术,使我们的党受了很大的损失,这不仅是一种错误,简直是一种对革命的罪恶,我虽然死,但对党还是应该受处罚的,不过我的身体太坏,在这样烦剧而受迫害的环境中,我的身体和精神,表现非常疲苶,所以许多地方是忽略了,但我不敢求一切同志们原谅,只是你——我的最亲爱的人,你曾经看见了我一切勉强挣扎的狼狈情形,只有希望你给我以原谅,原谅我不能如你的期望,很努力的很致密的,保获[护]我们的阶级,先锋队,我只有请求你的原谅。对于你,我尤其是觉得太对不住你了,你给了我的热爱,给了我的勇气,随时鞭策我,前进努

经典诵读的心得体会

经典诵读的心得体会 经典诵读培训心得体会【1】我有幸参加了xx小学举行的全市新经典诵教学观摩课,听了吕老师教学的《观沧海》,我感受颇深。 在这次活动中,听了吕敏老师执教的一节古诗诵读课,让我真正的明白了小学语文选入适量的古诗文的意义所在。同时也懂得了学古诗文,重在吟诵。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朗诵,体会古诗文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通过听课学习,我总结出学习古诗文的最基本的方法:首先,要结合图体会“意境”。其次能够有感情朗读诗文理解古诗文的含义。 听了吕敏老师经验交流,我明白了: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诵读经典,知道了学习经典诵读的最佳年龄。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之后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运用出来。至于成年后再来读这些书,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犹如脾胃不健康的人,即便面对川盛的美食,也难以吸收其营养了”。因此,学习经典诵读的最佳年龄是4—12岁的孩子。这个时段的孩子,直感能力强,记忆力也强,若以唱歌和游戏及说故事的方法教孩子们学古诗,他们不仅很快就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会产生很大兴趣。若老师善加引导,他们还可以在学古诗文的同时,学到很多有关历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类知识,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无穷。

其实,古诗文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抱负。如果老师能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述出来,对于孩子们的品格素质一定有着重大意义。让孩子背诵古诗文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 经典古诗文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总之,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由此可见,小学阶段诵读诗文一定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诗意般的人生。 经典诵读培训心得体会【2】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本学期以来,我校在教师中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积极拓展教师的经典诵读范围,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陶冶高雅的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落实活动方案 将全体教师按照学段分成三个组,由负责人每月一次带领教师集中学习,在集中学习时以集体诵读为主要学习方式,为老师重温经典

诵读红色家书有感

诵读红色家书有感 4月25日上午,我局组织开展了“学习红色家书﹒牢记初心使命”主题活动,诵读了《在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龚全珍写给甘祖昌的信》、《左权写给妻子刘志兰的信:我俩的心紧紧地靠拢在一起》、《周恩来写给妻子邓颖超的信:山居中秋、对月怀人》三封家书。 重读抗战家书,一封封感人至深的深情家书,拉近了我与革命英烈的距离,也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诵着一封封包含深情的家书让我潸然泪下,革命先烈的“勇”与“情”,是当下我们应该永远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 坚定对党的信仰,为党的事业无私的奉献着。革命先烈对党的事业兢兢业业,克服万难,无私奉献。家书中流露着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小家幸福。心系群众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做好研究工作,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不怕苦不怕累,把实地走访当成是锻炼自身提高的一种方式(包括身心锻炼、思想熏陶、丰富知识)。遇到问题,因事施策,因人施教,事无巨细,竭力做好做实。平凡朴素而有着坚定信念的龚全珍,心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无不是弘扬着奉献精神的楷模 坚持不断学习,特别是对党知识的学习。狠下功夫学习,树立学习好样板。看书阅报读新闻,时事了然于心。求知欲高,向上心强,求进步的党员态度,在龚全珍、刘志兰同志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关怀同志。用纯朴的心去交谈,以真诚热情去融化隔阂。周恩来、左权同志对同志和家庭的那份责任深植于心。 作为一名晚辈,对照革命先辈这面崇高而又明亮的镜子,我看到了自己的卑微与渺小,领悟到了人生真正的价值与意义;作为一名发展对象,我深知自身离党员还有很大的差距,无私奉献、热爱学习,艰苦奋斗的作风精神须努力加强。 2018年4月25日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组织部长版)(最新)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组织部长版)(最新) 高尚的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是催人奋进的动力。近日,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联合在省委党校第52期中青班率先开展“红色家书诵读会”主题班会活动,拉开了在全省干部教育培训中认真组织开展《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学习的帷幕。《红色家书》,通过革命先烈们感人至深的书信、刻骨铭心的事迹,讲述人间大爱,传递革命大义。每读完一封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信,我们都能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在英勇就义之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对家人无限惦念、对祖国无限眷恋的厚重家国情怀。今天的党员干部捧读《红色家书》,更有责任和义务去领会每一封家书、每一则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感受坚定信仰带来的强大力量。 信仰的力量,源自于革命先烈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执着追求。抚今追昔,钩沉史海,读完《红色家书》,我们忘不了杜永瘦烈士在狱中与敌人开展坚贞不屈的斗争,在牺牲前两天,给临产妻子的遗书,“你的前途应当是‘干’!你的责任应当是‘干’”“干啊!只有干才是你的出路——人类的出路”。我

们也忘不了刘伯坚烈士在狱中振臂高呼,“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作出了最生动的注解。常言道,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捧读《红色家书》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在我们党成立初期,一大批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虽然前行之路千难万险、曲折多弯,但是仍攻坚克难、矢志不渝,始终充盈着阔步前行的丰沛力量。正是这样一股力量,集聚着冲破万千险阻、克难制胜的胆识勇气,凝聚着实现伟大目标、不屈不挠的毅力担当。 信仰的力量,源自于革命先烈们永不退缩、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捧读《红色家书》,从杨杰烈士教诲其子“世道艰苦,奋斗才是出路”,到邓中夏烈士鼓励狱中妻子“牢狱是极好的研究室呀!每天读书,又可以消却寂寞烦恼”,再到车耀先烈士的“我们在此时期,宜表面沉寂,充实自己”等,一段段情真意切的文字让我们知道,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无所畏惧的精神去开拓;越是充满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历尽磨难、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从未如此之近。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