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山市各镇特色

合集下载

中山市各镇特色

中山市各镇特色

古镇特色—— 古镇特色——灯饰 ——灯饰
被授予“ 被授予“中国灯饰 之都”荣誉称号,形成 之都”荣誉称号 形成 了闻名世界的区域性 特色经济和较具竞争 力的产业集群。 力的产业集群。2005 年10月,顺利通过了 月 顺利通过了 中国灯饰之都” “中国灯饰之都”三 周年的复评验收,进一 周年的复评验收 进一 步巩固和加强了“ 步巩固和加强了“中 国灯饰之都” 国灯饰之都”的地位 和影响力。 和影响力。古镇灯饰 具有以下四大优势:一 具有以下四大优势 一 是市场占有率高。 是市场占有率高。
中山市是一个历史悠久, 中山市是一个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孕育 了一个个镇区, 了一个个镇区,每个镇区都 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 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如石 岐乳鸽、黄圃飘色、 岐乳鸽、黄圃飘色、沙溪休 闲服、古镇灯饰、 闲服、古镇灯饰、民众咸水 大涌红木家具、 歌、大涌红木家具、神湾菠 萝等。一镇一特色! 萝等。一镇一特色!
民众特色—— 民众特色——咸水歌 ——咸水歌
咸水歌, 咸水歌,是流行于 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 附近以及民众镇一带 的民歌, 的民歌,是劳作的人 们在田间、基围、 们在田间、基围、河 堤树下自娱自乐和谈 恋爱时唱的民歌, 恋爱时唱的民歌,很 有地方特色。 有地方特色。咸水歌 一般由上下两句组成 单乐段, 单乐段,或由四个乐 句组成复乐段。 句组成复乐段。有独 对唱等形式。 唱、对唱等形式。而 以后者为主。 以后者为主。对唱采 用男女互答形式。 用男女互答形式。
沙溪特色—— 沙溪特色——休闲服装 ——休闲服装
争取奠定沙溪在中国服装 业的龙头地位, 业的龙头地位,使之成为中 国休闲服装产业中心、 国休闲服装产业中心、国家 级服装超级强镇和中国休闲 服装品牌之都。 服装品牌之都。除了服装业 生产总值的大提升, 生产总值的大提升,在未来 十年的发展规划中, 十年的发展规划中,沙溪镇 还将强力建设包括“ 还将强力建设包括“中国民 族服饰博览馆” 族服饰博览馆”在内的五大 重点项目,分别为:沙溪中国 重点项目,分别为 沙溪中国 T恤城、中国民族服饰博览 恤城、 恤城 中国休闲文化创意园、 馆、中国休闲文化创意园、 中国休闲服装庄园、 中国休闲服装庄园、沙溪休 闲服饰文化广场。

中山非遗文化遗产介绍

中山非遗文化遗产介绍

中山非遗文化遗产介绍
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中山民间牙雕技艺、六坊云龙舞、大涌高浮雕等。

中山民间牙雕技艺:是中山民间传统工艺一大品牌,注重于雕工,并将木雕、绘画、仿古等传统技艺融于一体,技艺精湛,刀法涵盖圆雕、浮雕、镂空雕等,以沉稳大气、光亮华美而著称。

作品有鸿篇巨制,也有小摆物和挂件;有人物花卉、风景田园等生活题材,也有宗教、神话等宏篇叙事。

六坊云龙舞:流传于古镇镇六坊村的一种传统龙民间舞蹈,具有300多年历史。

以前的六坊云龙舞由村里近200名男性青壮年从村中祠堂里请出云龙,于入夜时分点燃蜡烛钻进龙身,然后由幡旗、灯笼开路,由龙珠引领,伴随云彩、鲤鱼等扎作道具,从六坊村出发,沿着邻近的村庄巡游,连续巡游三晚。

现在的六坊云龙舞采用现代的光源代替旧时的蜡烛,使用锂电池代替蓄电池,运用多种灯光效果,使其看起来更精神威武、焕然一新。

六坊云龙舞以其独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当地群众重要的文化活动载体,同时,也成为维系海内外乡亲爱国爱乡热情的重要纽带。

大涌高浮雕:因其在传承中国古典文化的同时融汇了西洋元素,由此形成中西合璧、独具魅力的岭南艺术风格。

中山本地特色美食

中山本地特色美食

中山本地特色美食中山市广东省辖地级市,是中国4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

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中山当地的特色美食,一起来看看吧。

中山本地特色美食介绍黄圃腊味黄圃腊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黄圃腊味产于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

2004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黄圃镇为“中国腊味食品名镇”。

特点:黄圃腊味选料精、制作巧、色香味俱全,为广式腊味之名产。

2006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黄圃腊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生产情况:据了解,黄圃镇现有200多家腊味生产企业及配套厂家。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黄圃腊味已由原来单一的腊肠品种发展到50多个系列品种,包括腊肠、腊润(肝)肠、腊金银润(肝)、腊肉、腊乳猪、腊鸭、腊鸭包、腊鸭肠、腊酱封鸭、腊猪利(舌)、腊猪腰、腊鸡、腊鹌鹑、各种腊鱼等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南美、东南亚等地。

2004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黄圃镇为“中国腊味食品名镇”,为全国最大的广式腊味生产基地,市场占有率居国内腊味市场第一。

产品荣誉:黄圃腊味有各式品种60多个,以其选料精、制作巧、色香味独特而驰名中外,产品销往国内及港澳台、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等地,已成为黄圃镇的一张名片。

市场销售长期稳占广式腊味60%以上的份额。

黄圃腊味的规模和声誉使黄圃镇在2004年获得“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基地”和“中国腊味食品名镇”称号。

2006年,“黄圃腊味”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广东省着名商标”。

2009年8月“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名录”。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黄圃腊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

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9月25日起对黄圃腊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黄圃腊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黄圃腊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复函》(中府办函[2004]44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现辖行政区域。

中山乡土文化

中山乡土文化

中⼭乡⼟⽂化中⼭乡⼟⽂化中⼭市,是中国4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古称⾹⼭县,1925年,改名为中⼭县,以纪念孙中⼭先⽣,是中国唯⼀以伟⼈名字命名的地级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丰富多样的乡⼟⽂化。

中⼭民间艺术丰富,其中有中⼭民歌、舞龙狮鹤凤、崖⼝飘⾊等。

中⼭是民歌之乡,民间流⾏的民歌有咸⽔歌、⾼棠歌、⼤缯歌、客家⼭歌、鹤歌、姑妹歌、渔⿎、龙⾈、⼩调⼉歌等,其中以咸⽔歌和⾼棠歌最有特⾊,这两种民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流⾏于坦洲镇等⼤沙⽥区。

中⼭著名咸⽔歌,是⼈们为调剂⽣活,增加村与村之间的友情,逐渐形成的⼀种对歌酬谢的习俗。

各地多半在农忙之前或收获之后,搭起歌台,进⾏⽐试;中秋节时,还把船摇到江⼼,连成“中⼭咸⽔歌擂台”。

醉龙舞蹈是中⼭民间特有的⽂化,最早源于西区的长洲村。

每年农历的四⽉初⼋浴佛节祭祀后,群众将舞动醉龙,翩然巡游。

中⼭舞龙分为⽊龙、⽕龙、⾦龙、沙龙、草龙、游龙、板龙、云龙等8个种类。

时⾄今⽇,威风凛凛的醉龙舞其实更代表着回望传统与⽂化继承。

南朗镇崖⼝村的崖⼝飘⾊,源出于当地流⾏的⼀个民间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崖⼝⼀位谭姓青年因家境贫穷到邻乡做帮⼯,与邻村⼀位⽼郎中之⼥结为夫妻。

有⼀年发⽣海啸,把崖⼝⼀带淹没,后发⽣瘟疫。

谭⽒夫妇死⾥逃⽣,在娘家避疫中得⽼郎中传授祖传秘⽅后,⽇以继夜上⼭采药免费为村民治病,治好村中很多⼈,被村民赞为神医,誉为“活菩萨”。

但过度劳累终于把怀孕的谭妻累倒,导致流产⽽死,其夫也因上⼭采药失⾜跌下悬崖伤重⾝亡。

崖⼝村民为他们举⾏隆重葬礼,在五⽉初六⽇出殡那天,村中⼀位纸扎艺⼈为纪念这位⽆私妇⼥,按其⽣前模样扎制1个纸⼈,貌似菩萨,由其4个⼉⼦抬着纸⼈参加送葬。

此后,崖⼝各村乡民在每年农历五⽉初六⽇举⾏巡游兴起了“耍菩萨”祭祀谭妻。

后村中⼈认为,⽤⽵、纸裱扎的“菩萨”巡游太呆板,⽽且在巡游完毕后将菩萨焚化实在浪费,后村中习武之⼈从舞狮技艺中的“骑膊马”得到启⽰,将“耍菩萨”演变为在⼀个⽊板中竖上铁枝,将⼩孩固定在铁枝上扮演“菩萨”,由⼈抬着巡游。

【旅游天地】中山各镇区特色美食

【旅游天地】中山各镇区特色美食

【旅游天地】中⼭各镇区特⾊美⾷⾆尖上的沙溪沙溪镇⼈⽂荟萃,素有“⽂化之乡”的美誉。

沙溪饮⾷⽂化博⼤精深,有“吃在中⼭,源在沙溪”的美誉。

沙溪⼩⾷譬如:圣狮糙⽶饼、龙头环三稔包......⾆尖上的⼤涌⼤涌镇俗称“隆都”,镇内⼭清⽔秀,⼈杰地灵,⽔陆交通便利,⽂化底蕴深厚,民风村俗淳朴,是中⼭著名的侨乡和⽂化之乡。

⾆尖上的横栏横栏地势平坦,⼟地肥沃,⽔产丰富,素有“鱼⽶之乡”的美称。

⾆尖上的古镇⾆尖古镇镇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灯饰之都”。

传说北宋末有古⽒族⼈,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初称古溪......⾆尖上的港⼝港⼝镇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具有鲜明的⽔乡特⾊。

⾆尖上的⼩榄被誉为“中国菊花⽂化艺术之乡”的国家级重点镇--⼴东省中⼭市⼩榄镇(区)......⾆尖上的东升中⼭发展脆⾁鲩的历史悠久。

早在1973年,中⼭⼈便在长江⽔库利⽤⽔泥池、采⽤循环⽔饲养⽅式,⾸先成功培育出脆⾁鲩,⼜因其⾁质结实爽脆、耐煮不烂,⾁未清⾹可⼝。

⽽称为脆⾁鲩......⾆尖上的东凤东凤镇地处中⼭市“北⼤门”,是珠江三⾓洲经济开发区重点⼯业卫星镇之⼀......⾆尖上的南头南头镇是著名的“鱼⽶之乡”,全镇有农业⽤地⾯积近6万亩,以⽔产、花卉苗⽊、蔬菜、⽣猪为主导的效益农业已初具规模......⾆尖上的黄圃四⼗年代起黄圃⼈在⼴州开办的腊味店有晏⽟、深栈、巧然、万华、合兴、沧州、永州等近10家,沧州和皇上皇腊味犹为闻名。

⾆尖上的⾩沙⾩沙镇是中国淋浴房产业制造基地、国家⽕炬计划精细化⼯特⾊产业基地、国家级⽣态镇、省卫⽣先进镇......⾆尖上的三⾓三⾓镇原称三⾓沙,地貌似三⾓形,故名。

南宋时,属古海乡海域。

⾆尖上的民众民众镇⾹蕉历史悠久,1989年实⾏⾹蕉试管苗种植新技术,以优质⾼产⾹蕉63-1、⼴东2号、巴西⾹蕉为主要品种......⾆尖上的南朗南朗名⼈荟萃,有着丰厚的⽂化积淀。

著名的⼈⽂景观有:全国⾸批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孙中⼭故居纪念馆......⾆尖上的三乡三乡有不少有着古⽼传统的村落,其中古鹤是中⼭市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

广东中山古镇旅游景点

广东中山古镇旅游景点

广东中山古镇旅游景点
中山古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中山五桂山旅游度假区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镇,也是中山市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之一。

以下是中山古镇的几个旅游景点:
1. 中山古镇步行街:这是中山古镇最繁华的地方,街道两旁有众多的古建筑、餐饮店、特色商店等,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2. 四方街:这是中山古镇的中心地带,街道呈四方形状,四周是高大的古建筑,街道上有各种小吃摊位和特色商店,是品味当地美食和购物的好地方。

3. 锦江鱼码头:位于中山古镇的西南部,是一个以古建筑为主题的旅游景点,有古朴的码头、青石板铺路和各种饰有古代文化元素的建筑,可以领略到传统的江南水乡风貌。

4. 梅砂古镇:位于中山古镇的西北部,是中山市最老的古镇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里有古老的宅院、水塘和石桥,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让人感受到古老的氛围。

5. 五桂山:位于中山古镇的东北部,是中山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有青山环绕,风景优美,有许多登山步道和观景台,可以欣赏到中山市的壮丽美景。

以上是中山古镇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当地的历史文化。

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国家级:民间舞蹈:醉龙舞项目简介:舞醉龙是古代中山民间特有的舞蹈。

源起宋代,盛于明清。

于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祭祀后举行巡游活动。

早期舞醉龙没有音乐伴奏,只有呐喊声,后随舞狮鼓点,以“三星鼓点”为主。

舞蹈内容包括:拜祀、插金花、请龙、三拜九叩、喝酒、席间舞龙、灌酒、巡游。

原舞醉龙者是在拜祀过程中随意舞龙头、龙尾,称为转龙,后发展成为民间舞蹈。

在舞蹈中,舞龙者如略有清醒,持酒埕者则又强灌,务必使舞龙者醉之。

醉龙源于中山,流传于长洲、张溪、沙溪、大涌、濠头等地,尤其是从长洲等地移居到澳门的中山籍邑民,也将四月八舞醉龙之习俗传至当地。

醉龙舞由自发的即兴跳神舞蹈,发展到道具舞蹈醉龙舞,深受乡民的欢迎,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在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中,有各种各样的龙图腾舞蹈,如金龙舞、银龙舞、云龙舞、板龙舞、纱龙舞、草龙舞等,醉龙舞民间艺术风格独特,以其特有的表演艺术,融汇了武术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于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瑰宝。

醉龙舞于1951年后沉寂,从1996年开始被挖掘整理,由于主要传承人年事已高等原因,使其处于濒危状态。

2008年6月,醉龙舞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民间习俗:崖口飘色项目简介:南朗镇崖口村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东南约18.6公里的珠江出海口西侧。

南朗崖口飘色是流行于当地各村的岁时节令民俗活动,源于唐代“耍菩萨”祭祀民俗,后称为“出会景”、“枭色”、“飘色”等,于每年农历五月初六“龙王诞”举行。

据清同治七年出版的《香山县志》载:“每遇神诞日,张灯歌唱,曰打醮,盛饰仪从,舁神过市,曰出游,为鱼、龙、狮、象,鸣钲叠鼓,盛饰童男女为故事,曰出会景。

”文字记载的就是南朗崖口飘色的盛况。

这一岁时民俗活动一直沿袭至今。

崖口飘色原为民间岁时祭祀活动,具有浓厚的地方民间艺术色彩。

崖口飘色主要以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为素材,与一般飘色不同,南朗崖口飘色以最有当地特色的“秋千色”为主,色芯、色脚不用固定在色梗上,出巡时随着秋千上下飘动,并且可以随时更换色芯、色脚,更具人性化。

有趣的中山市各镇区名由来

有趣的中山市各镇区名由来

有趣的中山市各镇区名由来中山市 中山市(ZhōngshānShì)在佛山市南部。

市政府驻石岐。

1987年辖市区及市郊24镇。

古称香山。

因香炉山(亦称五桂山)花香而得名。

隋设香山寨。

唐设香山镇。

宋初置香山场。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置香山县。

民国14年(1925)为纪念孙中山,改为中山县。

1983年撤县改市(县级),由佛山市代管。

石岐(Shíqí)又名铁城。

中山市中心,石岐水道与广珠公路及岐湾公路交会处。

惯称石岐城区。

中山市人民政府驻地。

旧为中山(香山)县治。

因石岐山而得名。

石岐古时写作石歧。

古代取阜峰山石沿江垒堤,山延伸临江,堤由此分歧,故称石歧山。

后取“风鸣岐山”吉祥意,写作石岐山。

山下有集市称石岐圩。

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建香山城,“布铁沙于地以筑城,因号铁城”。

城内称铁城,城西仍称石岐。

民国10年(1921)拆城墙,统称石岐,民国17年(1928)设石岐镇。

1953年改石岐市。

1959年称石岐镇,1984年撤销石岐镇,石岐成为中山市区主要部分。

中山路(ZhōnshānLù)在中山市区西南边缘。

呈半环状,北起狮 口大桥,向南经中山大桥,折东至白庙村与中山港大道相接。

为原人民路,长洲路合并而成。

1983年起分段修建,为纪念孙中山,改称今名。

孙文路(SūnwãnLù)在中山市区中部。

西起岐江桥,东至齐东村口,由孙文东、中、西路三段组成。

民国14年(1925)由观澜街、岐阳里、永宁街、文集坊等 8条街合并而成,为纪念孙中山而命名。

悦来路(YuâláiLù)在中山市区中南部。

北接孙文路,南连广珠公路。

由悦来路、悦来中路、悦来南路组成。

民国25年(1936)初由悦来街和逢源街扩建而成。

据传,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建城时已有悦来街,街口门楼横匾书“近悦远来”。

19 69年曾改为红旗路,1981年复称悦来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大涌特色——红木家私
中山红木家具主要分布 在大涌和沙溪两镇,选用 红檀、鸡翅、花梨、酸枝 和紫檀等名贵木材设计制 造中高档红木家具、古典 家具为主,以材质优良、 做工精巧的设计制作中国 传统艺术特色的红木家私 而著称,生产家具所需的 红木主要依靠从非洲、巴 西、东南亚等地进口。
神湾特色——菠萝
盛产于中山市神湾镇。神 湾背山面海,雨水充沛、 山地肥沃,特别适宜菠萝 生长,神湾所产的菠萝, 一般每个一斤左右,色泽 金黄,皮薄肉厚,芯细爽 脆无渣,甜蜜清香而无酸 味,浓郁果香留齿颊间经 久不散。吃法:一种是去 皮鲜吃,吃来满口芳香, 还不用蘸盐水;第二种是 榨汁喝,可以消暑解渴; 第三种是做菠萝鸡、菠萝 鸭;还可以做成罐头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动人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民众特色——咸水歌
咸水歌,是流行于 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 附近以及民众镇一带 的民歌,是劳作的人 们在田间、基围、河 堤树下自娱自乐和谈 恋爱时唱的民歌,很 有地方特色。咸水歌 一般由上下两句组成 单乐段,或由四个乐 句组成复乐段。有独 唱、对唱等形式。而 以后者为主。对唱采 用男女互答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中山市是一个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孕育 了一个个镇区,每个镇区都 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如石 岐乳鸽、黄圃飘色、沙溪休 闲服、古镇灯饰、民众咸水 歌、大涌红木家具、神湾菠 萝等。一镇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古镇特色——灯饰
被授予“中国灯饰 之都”荣誉称号,形成 了闻名世界的区域性 特色经济和较具竞争 力的产业集群。2005 年10月,顺利通过了“ 中国灯饰之都”三周 年的复评验收,进一步 巩固和加强了“中国 灯饰之都”的地位和 影响力。古镇灯饰具 有以下四大优势:一是 市场占有率高。
中山市各镇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石岐特色——乳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石岐盛产乳鸽, 以体形大、胸肉厚、 肌肉饱满、肉质嫩滑 爽口而饮誉省港澳市 场。石岐不少酒家饭 馆所泡制的乳鸽,也 极为食客所喜爱。乳 鸽作为中山的名菜, 除色、香、味俱全外 ,还在于可兼作药用 食疗,因乳鸽肉性温 平、入肾肺,有治肺 肾伤损久患虚亏功效 ,还可治疗皮肤恶疮 顽癣、癫疯瘰疬溃疡 ,故此菜式历久不衰
_______________
黄圃特色——飘色
每版飘色的色梗上支撑着一个 幼女,叫“色心”,色梗下还 坐着一个小童,叫“色脚”。
黄圃飘色艺术,源于明末清 每版飘色的色心和色脚的扮相
初的木偶戏,之后演变而为 飘色。 飘色是由童男童女饰
、服装都要依色版故事而设计 ,所以,每版飘色都是民间艺
扮历史故事人物,造型定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沙溪特色——休闲服装
争取奠定沙溪在中国服装 业的龙头地位,使之成为中 国休闲服装产业中心、国家 级服装超级强镇和中国休闲 服装品牌之都。除了服装业 生产总值的大提升,在未来 十年的发展规划中,沙溪镇 还将强力建设包括“中国民 族服饰博览馆”在内的五大 重点项目,分别为:沙溪中国 T恤城、中国民族服饰博览 馆、中国休闲文化创意园、 中国休闲服装庄园、沙溪休 闲服饰文化广场。
术珍品。黄圃飘色,其艺术精
在一个色柜上,由人扛抬, 辅以乐曲在街上游行表演。
华在于“小巧、玲珑、飘逸” 。
以一台色柜、一对色杠、一
个色脚、一支色梗和一名色
心为结构;融雕塑、绘画、
音乐、锻造、文,玲珑飘
逸见称。 每版飘色皆为一首
绝妙的诗,一幅立体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