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研究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

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

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是指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货物和服务贸易的组成和分布形态。

进出口贸易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了解和分析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于中国经济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主要贸易商品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主要包括机电产品,服装和纺织品,鞋帽和日用品,家具和灯具等。

这些商品以其良好的质量和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主要进口商品包括石油和石油产品,原材料和矿产品,机电设备和高端技术产品等。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因此中国的主要进口商品主要是与能源和基础工业相关的产品。

二、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主要是亚洲国家和欧美国家。

中国与东盟国家、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亚洲国家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此外,中国与欧洲国家和美国之间的贸易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三、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开放以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发生了巨大的增长和变化。

中国出口商品的种类和质量不断提高,从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逐渐转变。

同时,中国的进口也从简单的原材料和低端产品转向了机电设备和高端技术产品。

四、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化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在过去几十年中也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中国的出口总额在不断增加,从几十亿美元增长到今天的千亿甚至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的进口总额也在不断增加,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深化。

五、进出口贸易的地区分布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在地区分布上有明显特点。

中国东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规模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外贸环境良好。

总的来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从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变,贸易伙伴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开放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和优化升级。

最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分析论文

最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分析论文

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分析论文《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分析论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出口贸易结构】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分析1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贸易结构;低附加值:自主创新一、我国贸易结构的现状我国是贸易的大国,在刚刚结束的十界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总理提到2006年。

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净增3387.8亿美元,增长23.8%,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20%以上(见图1)。

与此同时,全球2006年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2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起,同比增长37%。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纪尽善认为,如果提高出口质量,贸易摩擦就会少一些。

这组反差警示大家,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急需转变,在技术标准、劳工保障、质量控制标准等方面,我国要加快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根据世贸组织去年底的反倾销统计报告,我国仍然是全球反倾销调查的头号目标国。

这个每半年一次的报告提醒中国贸易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额呈强劲增长趋势,但国贸易出口状况并不乐观,出口贸易结构问题一直制约着出口贸易的发展。

二、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问题分析(一)我国的出口结构仍存在着技术档次及附加价值低的问题1、出口以劳动密集产业为主,技术含量比较低。

首先。

我国的贸易总额虽然很大,但是出口的产品中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据统计,我国出口量最大的十类产品中有九类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这些产品的附加值比技术密集型的电子产品要少得多。

今年两会期间,商务部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以纺织品为例,中国工厂通常只能拿到5%―10%的利润,35%的利润归了品牌所有者,还有55%的利润被设计环节和销售环节(包括运输商、批发商、零售商)拿走,他们基本上都是国外的公司。

”其次,目前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虽快。

但主要依靠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而且机电产品一般档次较低,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不高,缺乏有后劲的支柱产品,出口能力尚未形成规模。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出口关系研究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出口关系研究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出口关系研究摘要:本文分别对我国1985—2008年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3个部门出口与货物出口进行图示和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得出结论:服务贸易出口对货物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三部门服务贸易出口对货物出口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因此,必须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出口,特别是三部门中的其他商业服务,进一步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

关键词:服务贸易;货物出口;出口结构一、引言目前,服务贸易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并成为各国贸易竞争的新领域和世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陈宪(2000)认为,货物贸易会带动服务贸易发展,服务贸易特别是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源于随着货物贸易扩张所引起的服务需求,是货物贸易核心效用的派生效用。

陈兆俊(2001)的实证研究表明,广义的要素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邵望予(2005)认为,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越发展,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张亮(2006)认为,服务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其对GDP增长的贡献大于服务贸易总额的贡献。

我国经济发展为服务进口提供了源动力。

我国服务贸易与GDP之间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很快。

郑吉昌、夏晴(2005),曲风杰(2007)等认为服务贸易为货物贸易升级和转型创造了条件,后者为前者的发展创造需求。

两者存在相互支撑的关系。

庄丽娟、陈翠兰(2009)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发现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

上述研究主要沿用解释货物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来分析服务贸易,并没有具体分析服务贸易的各个部分与货物贸易的关系。

为此,笔者将利用1985—2008年的数据,一是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现状,二是从总体上研究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出口的关系;三是研究服务贸易各部门对货物出口的影响,由此给出结论和建议。

二、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现状分析第一,从总量上看,1985—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稳步增长,但规模与同期的货物出口相比水平仍很低,服务贸易出口额与同期货物出口额之比平均为14.86%。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结构性失衡及其原因分析报告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结构性失衡及其原因分析报告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结构性失衡及其原因分析-国际贸易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结构性失衡及其原因分析宋飞翔河北经贸大学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达到6043.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位。

但是服务贸易逆差却不断扩大,至2014年已达到1599.3亿美元,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出口的结构性失衡所造成。

而结构性失衡造成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体竞争力偏低、技术含量不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性失衡的表现进行相关研究,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应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性失衡的相关策略。

一、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性失衡的表现(一)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行业结构严重失衡按照国际收支服务分类(E-BOPS),可将服务贸易行业分为12大类(具体见表1)。

目前从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统计的数据来看,服务贸易出口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格局,在2007-2014年平均增长率为10%。

其中,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达到了2222.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

从服务贸易的分类行业来看,旅游、运输、咨询服务出口比例排在前三位,2014年分别达到了23. 67%、21. 06%、19. 31%,合计达到64%以上,而其余九个行业出口比重合计不足四成。

进一步按照服务贸易行业的特点、要素密集度,可分为三大类,即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

由表2可以看到,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产业中,资本密集型仅有运输服务产业,出口占比23. 67%;劳动密集型包括旅游、建筑服务产业,出口占比30. 78%;知识、技术密集型包括金融、保险、专利、通信等在内的九项服务产业,出口占比45. 55%。

可见,资本、劳动密集型出口占据了主导力量,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存在着技术含量、附加值偏低的问题,行业结构发展严重失衡。

(二)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由顺差转为逆差目前从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统计的数据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逆差(即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从2007年的78亿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1600亿美元,八年间出口逆差增长了20.5倍(见表2)。

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及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及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2020年第06期·总第312期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及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邱 玲(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浙江 绍兴 312088)[摘 要]从生产性服务贸易规模、出口结构及国际地位三个方面对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行了梳理,采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对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与美国、印度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弱;从行业细分来看除建筑、金融、电信和计算机信息服务外,其他服务国际竞争力尽管有缓慢提升,但基本不具有竞争优势。

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国际竞争力[中图分类号] F74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6-0042-03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Export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Qiu Ling(Zhejiang Agricultural Business College, Shaoxing Zhejiang 312088 )Abstract: The paper summarizes China's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from the scale export 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trad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ex (TC)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from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ng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overall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is weak, comparing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segmenta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ther services, except construction, finance, tele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 information services, has been slowly improved, but they have no competitive advantage.Finally, some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Key Words: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Expor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加快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已经成为各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可能会对金融服务贸易出口产生不 利影响。当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时,投资者和消费 者可能会减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从而影响金融服务 贸易出口的增长。此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还可能导 致汇率波动,进一步影响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的竞争力 。
04
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的对策建议
优化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结构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加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 加强金融行业人才培养,提高金融服务专业水平。
加强金融创新和支持政策调整
加强金融创新和支持政策调整是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 易出口的重要手段。
加强政府对金融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创新的能 力和水平。
推进金融制度创新,完善金融服务贸易的法律和政策 环境。
政策因素
政策支持力度
政策支持是促进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因素。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税收优惠、财 政补贴等政策措施来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跨境服务,提高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的竞争 力。
监管政策
监管政策对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不可忽视。过度的监管可能会限制金融服务 的市场准入和限制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从而影响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的发展。因 此,适当的监管政策是促进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因素。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 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现状分析 • 影响因素分析 • 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的对策建议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金融服务贸易出口概 述
金融服务贸易出口是指一国(地区) 向另一国(地区)提供金融产品或服 务,并从中获取收入的过程。随着全 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服务 贸易出口已成为各国(地区)经济竞 争的重要领域。

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

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

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一、服务贸易概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和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由1980年的3600亿美元扩大到2006年的27100亿美元,26年间增长了7.5倍,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也由1/7上升到了1/5,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呈现出超过货物贸易的趋势,并逐步成为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在货物贸易强劲增长的支持下,我国的服务贸易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服务贸易总额由1982年的46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1917.5亿美元,增长了41.7倍,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7%,高于同期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也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全球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

1997年以来的10年间,服务贸易增长的势头更加强劲,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6.7%。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国中的排位也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8位,成为服务贸易出口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服务贸易的高速发展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和提升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已逐步显现。

但是,近年来我国的服务贸易始终处于逆差状态,服务贸易的结构也不尽合理,传统劳动密集型的消费者服务中品质优秀的服务产品的竞争优势没有得到更好的提升,更具有现代意义的作为中间投入品的生产者服务还不能适应服务贸易发展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的状况进行深入地分析。

(一)服务贸易概念的界定、分类及数据来源按照WTO之《服务贸易总协定》(GA TS)的定义,服务贸易主要包括以下4种模式:(1)过境交付。

指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如信息咨询、电讯、卫星服务等;(2)境外消费。

指在一国境内向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如国际旅游、国际教育等;(3)商业存在。

指一个国家通过在另一个国家境内建立商业机构提供服务,如外资服务业企业;(4)自然人流动。

我国出口结构分析

我国出口结构分析

我国出口结构分析摘要: 从出口商品类型、出口贸易模式和出口市场三方面介绍了我国出口结构的现状, 分析了我国出口结构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我国出口结构优化的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结构上, 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1978 年中国出口贸易在世界贸易中仅占0.75%, 居第32 位; 2007 年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上升到8.8%, 位列世界第二。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对外贸易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保持在中低层次, 尤其体现在出口结构比较落后, 致使经济总量增速远远低于出口总额增速。

为此, 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出口结构问题将成为我国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基本依据。

1 我国出口结构现状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我国进出口贸易以年均16.7%的速度增长, 从1980 年的378.2 亿美元上升到2001 年的5 097.7 亿美元, 其中, 出口总额由182.7 亿美元上升到2 661.5 亿美元。

可见, 在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中, 出口贸易的增长更是令人瞩目。

随着2001 年11 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开始, 更加开放的国际国内市场带给了中国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贸易总额迅猛增长。

据海关统计, 2007 年的贸易总额达21 738.3亿美元, 其中出口额为12 180.2 亿美元, 使中国跻身世界贸易大国的同时成为世界出口市场中的巨人。

但是, 出口数量的攀增并不代表出口质量的提升。

以1995 年为基期, 到2007 年, 中国的出口总额增长了7.19 倍, GDP 增长了3.21 倍; 再以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 年为基期, 到2007 年, 中国的出口总额增长了66.23 倍, GDP 增长了53.59 倍。

通过这两组数据, 可以说明中国出口增速的确很快, 但更为引起关注的是出口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庞大的出口数额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尚未完全发挥。

这说明目前我国的出口结构不够优化, 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分析————————————————————————————————作者:————————————————————————————————日期: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分析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精细化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服务业在一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展速度超过了国际货物贸易,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服务贸易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

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对策一、服务贸易概述(一) 服务贸易定义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

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接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报酬的活动。

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劳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

服务贸易一般情况下都是指广义的。

(二)服务贸易特征由于服务本身存在的一些独特的特点,导致国际服务贸易也呈现出与国际货物贸易不同的特点.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服务贸易标的物是无形的,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储存性和不易运输性,这就导致服务出口方式的多样化;2,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往往是同时发生的,通常无法将服务进行再生产和套利活动,所以服务的生产和出口过程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服务的进口和消费过程;3,服务贸易更多地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服务机构的跨国设置,无论服务贸易的形式如何,它都与资本,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移动密切相关;4,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和货物贸易一样,在各国国际收支表中得到体现.但是,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却无法象货物贸易那样,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上显示.5,对服务贸易的监控往往只能通过国家立法和制定行政法规来达到目的,因此它所涉及的法规形式和强度都远远超过货物贸易.(三)服务贸易分类按照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理事会评定认可的国际服务贸易分类,共包括12大类。

它们分别是: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其他。

二、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分析1、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情况1997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出口额由1997年的245.0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914.2亿美元,10年间扩大了3.7倍,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到了世界服务贸易出口的3.2%,位于世界第8位;截止2012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47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3%。

其中,出口1905亿美元,同比增长4.6%。

传统服务运输和旅游在服务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达58.8%,比上年增加2.2个百分点。

旅游进出口总额首破1500亿美元,居各类服务之首,同比增长25.6%;运输进出口总额达1248亿美元,位居第二,同比增长7.5%。

高附加值服务中的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出口快速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17.8%、18.6%、18.2%、122.5%、40.1%;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金融服务、通信服务进口增势显著,增幅分别为20.7%、158.4%、38.6%。

服务贸易逆差规模扩大。

全年实现服务贸易逆差897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

逆差主要集中在运输服务、旅游、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领域;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建筑服务则实现较大数额顺差。

2、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外商品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对外服务贸易也有了较快的发展。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1982 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仅为44 亿美元,2010 年上升为3 624 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1 702 亿美元,进口1 922 亿美元,规模居发展中国家之首。

1982~2010 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增长到5.1%,出口世界排名由1982 年的第28 位上升到2010 的第4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 位上升到第3 位。

目前中国服务出口仍以运输和旅游等传统服务为主。

2010 年,中国服务出口中,运输占20.1%,旅游占26.9%。

这两项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47%。

相比之下,知识与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服务活动,如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所占比重仅为7.7%。

服务贸易逆差主要集中于运输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及旅游等服务类别,分别为290.5、140.3、122.1 和90.7 亿美元。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差距明显。

造成我国服务出口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有:(1)国内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限制了服务出口规模的扩大;(2)服务出口不如货物出口受重视,认为我国服务业落后,国际竞争力弱,出口难,创汇作用有限;(3)把服务出口仅仅理解成为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对整个服务出口业缺失通盘的考虑与规划;(4)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起步晚,力度不够,国外资金、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的注入较少,从而影响了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5)直接输往国外的劳动力素质同国际服务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劳动力输出的渠道过于单一;(6)服务出口的管理分散在许多部门,缺乏一个统一协调和管理的机构,至今尚未制定出一套有关服务出口的法规和制度。

截止2010年中国进出口额数据中国历年服务进出口情况金额单位:亿美元年份中国进出口额中国出口额中国进口额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占世界比重(%)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占世界比重(%)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占(198244 -0.6 25 -0.7 19 -0 198343 -2.3 0.6 25 0.0 0.7 18 -5.3 0 198454 25.6 0.7 28 12.0 0.8 26 44.4 0 198552 -3.7 0.7 29 3.6 0.8 23 -11.5 0 198656 7.7 0.6 36 24.1 0.8 20 -13.0 0 198765 16.1 0.6 42 16.7 0.8 23 15.0 0 198880 23.1 0.7 47 11.9 0.8 33 43.5 0 198981 1.3 0.6 45 -4.3 0.7 36 9.1 0 199098 21.0 0.6 57 26.7 0.7 41 13.9 0 1991108 10.2 0.6 69 21.1 0.8 39 -4.9 0 1992183 69.4 1.0 91 31.9 1.0 92 135.9 1 1993226 23.5 1.2 110 20.9 1.2 116 26.1 1 1994322 42.5 1.5 164 49.1 1.6 158 36.2 1 1995430 33.5 1.8 184 12.2 1.6 246 55.7 2 1996430 0.0 1.7 206 12.0 1.6 224 -8.9 1 1997522 21.4 2.0 245 19.0 1.9 277 23.8 2 1998504 -3.4 1.9 239 -2.5 1.8 265 -4.5 2 1999572 13.5 2.1 262 9.6 1.9 310 17.0 22000660 15.4 2.2 301 15.2 2.0 359 15.8 2 2001719 9.0 2.4 329 9.1 2.2 390 8.8 2 2002855 18.9 2.7 394 19.7 2.5 461 18.1 3 20031013 18.5 2.8 464 17.8 2.5 549 19.0 3 20041337 32.0 3.1 621 33.8 2.8 716 30.5 3 20051571 17.5 3.2 739 19.1 3.0 832 16.2 3 20061917 22.0 3.5 914 23.7 3.2 1003 20.6 3 20072509 30.9 3.8 1217 33.1 3.6 1293 28.8 4 20083045 21.4 4.1 1464 20.4 3.8 1580 22.2 4 20092867 -5.8 4.3 1286 -12.2 3.8 1581 0.1 4 20103624 26.4 5.0 1702 32.4 4.6 1922 21.5 5注:①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中国服务进出口数据不含政府服务。

②数据来源:WTO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中国商务部。

三、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增长。

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1222亿美元,同比增长33%,占世界服务贸易份额4.2%,居世界第五位。

但在我国服务贸易国际地位上升的同时,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严重,竞争力弱等问题也比较明显。

主要表现在:1、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仍持续逆差2000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3624.2亿美元,其中,出口1702.5亿美元,进口1921.7亿美元。

“十一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18.2%,为全球年均增速8.2%的两倍多。

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在增长的同时,国际排名不断上升。

2005年,中国服务出口和进口分别居世界第9位第7位,而2010年则上升至第4位和第3位。

显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服务贸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国家但短期内仍然存在一些难以改善的问题,如由于运输、旅游、金融专利使用和特许等行业的逆差状况使得我国服务贸易整体仍处在逆差中2、服务贸易结构渐趋平衡,新型贸易发展迅速“十一五”时期,中国传统服务贸易仍占较大比重,但占比呈下降之。

2010年,旅游、运输和建筑服务出口额占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5.5%,较2005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

新兴服务贸易迅猛发展,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快速上升。

其中,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出口增势强劲。

2010年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和广告宣传出口占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1%,比2005年上升10个百分比。

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的不断深化逐步改善了我国长期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的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外贸增长方式调整。

自从加入WTO后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新的阶段,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服务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服务贸易结构也在发展中渐趋优化,正经历着由劳动或者资源密集型服务向知识密集型服务转变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