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最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分析论文

最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分析论文

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分析论文《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分析论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出口贸易结构】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分析1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贸易结构;低附加值:自主创新一、我国贸易结构的现状我国是贸易的大国,在刚刚结束的十界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总理提到2006年。

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净增3387.8亿美元,增长23.8%,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20%以上(见图1)。

与此同时,全球2006年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2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起,同比增长37%。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纪尽善认为,如果提高出口质量,贸易摩擦就会少一些。

这组反差警示大家,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急需转变,在技术标准、劳工保障、质量控制标准等方面,我国要加快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根据世贸组织去年底的反倾销统计报告,我国仍然是全球反倾销调查的头号目标国。

这个每半年一次的报告提醒中国贸易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额呈强劲增长趋势,但国贸易出口状况并不乐观,出口贸易结构问题一直制约着出口贸易的发展。

二、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问题分析(一)我国的出口结构仍存在着技术档次及附加价值低的问题1、出口以劳动密集产业为主,技术含量比较低。

首先。

我国的贸易总额虽然很大,但是出口的产品中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据统计,我国出口量最大的十类产品中有九类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这些产品的附加值比技术密集型的电子产品要少得多。

今年两会期间,商务部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以纺织品为例,中国工厂通常只能拿到5%―10%的利润,35%的利润归了品牌所有者,还有55%的利润被设计环节和销售环节(包括运输商、批发商、零售商)拿走,他们基本上都是国外的公司。

”其次,目前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虽快。

但主要依靠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而且机电产品一般档次较低,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不高,缺乏有后劲的支柱产品,出口能力尚未形成规模。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及优化分析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及优化分析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及优化分析近年来,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一直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以下将从现状和优化两方面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进行分析。

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1.传统制造业产品占主导地位:我国传统制造业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等仍然占据着我国出口商品的主导地位。

这些产品主要依赖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但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其竞争优势逐渐减弱。

2.电子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中国作为全球电子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基地,其出口量迅速增长。

尤其是手机、电脑和电子配件等产品,成为我国出口商品的新增长点。

3.中高端制造业产品增加: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和技术进步,中高端制造业产品也在逐渐增加。

如高铁、汽车等传统制造业产品和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科技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4.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出口增长:中国农产品和农副产品以其良好的品质和价格优势,逐渐在国际市场上拓展市场份额。

例如水果、水产品、粮食等农产品的出口量呈现稳步增长。

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分析1.提升中高端产品的比重:通过引进创新技术和提升研发能力,我国可以加强与国外公司的合作,以提升中高端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

同时,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价值,提高商品价格和利润水平。

2.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我国应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在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等领域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这样可以推动我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推动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舞台。

通过加强营销策略和品牌推广活动,扩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4.提高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业创新和农产品加工等手段,提高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5.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服务贸易潜力巨大,特别是现代物流、旅游、教育和金融等领域。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成绩中国进出口贸易及结构分析专业09届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姓名学号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

文章通过对2002-2011年1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一、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至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30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创出历史新高。

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后,全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

在外贸进出口增长的同时,进出口平衡也取得重要进展。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今年我国全年贸易顺差估计将比去年减少300多亿美元,贸易顺差占G D P的比重在2%左右,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从结构上看,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对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063.5亿美元、775.6亿美元、720.5亿美元和414.5亿美元,分别增长33.8%、36.7%、44%和82.5%,均高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增速,表明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

同时,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同期总体出口增速,其中重庆、河南、贵州和江西等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8倍、78.4%、56.3%和68.1% 。

但是,寒流来袭,前高后低成定局。

在海关总署官方网站的首页上,有两张外贸进出口走势图,清晰地勾勒出今年外贸进出口前高后低的走势。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不久前指出,今年9、10、11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幅每个月均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个百分点,12月份,外贸出口增幅将继续延续前几个月回落的趋势。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进出口主要呈现5个特点:一是一般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加工贸易比重下降明显,顺差规模收窄;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快于整体,外资企业增速进一步放缓;三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回落较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四是对欧盟出口增长乏力,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五是部分沿海省市出口放缓,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

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分析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国民经济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统计性描述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出口增长趋势、出口产品分类金额占比情况、出口地区结构进行研究。

同时,分析近年出口变化的原因,我国出口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

标签: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应对策略F21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1978年以来,中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近10%,大大超过世界3.4%的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让中国抓住了历史的机遇。

我国经济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日益明显。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全面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从1978年的第30位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

中国经济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之一。

但尽管如此,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结构仍存在一定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世界竞争力,本文将对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结构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应的措施。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出口增长趋势、出口货物分类金额占比情况、出口地区结构。

同时,分析近年出口变化的原因,我国出口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根据自中国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五年为一单位,通过我国1980年到2011年的出口总额分析我国出口产品增长趋势;五年为一单位,通过比较1980年和2011年的数据,分别研究出口货物分类金额占比情况,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用相同的方法分析我国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出口额及其增长率的的状况;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

中国外贸的产品结构分析

中国外贸的产品结构分析

中国外贸的产品结构分析1. 中国外贸的产品结构分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出口大国之一,其外贸发展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国内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和分析中国外贸的产品结构对于制定相关、优化产业布局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演变、特点、影响和调整等方面,对中国外贸的产品结构进行深入分析。

2. 中国外贸的产品结构演变随着改革开放实施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出口商品种类逐渐丰富。

从最初以农副食品、轻工业品为主导,到逐渐发展为机电设备、高新技术制造业等高附加值商品出口为主导。

这种演变反映了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成果。

同时,中国的进口商品也从初期的原材料和中间品,逐渐向高技术产品和消费品转变。

这种演变使中国成为全球商品贸易中的重要参与者和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

3. 中国外贸的产品结构特点中国外贸的产品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 外贸产品种类繁多。

中国具有丰富多样的资源和劳动力,使得我国能够生产出世界上几乎所有品类的商品。

从传统农副食品到高科技设备,从原材料到消费品,我国外贸产品种类繁多。

3.2 外贸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

尽管我国出口商品种类繁多,但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

这导致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较低端位置,对于提高出口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仍然存在较大挑战。

3.3 外贸产品出口集中度较高。

尽管我国外贸商品种类繁多,但在具体商品层面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集中度。

少数几个行业或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出口份额,这种集中度使得我国外贸面临一定的风险。

4. 中国外贸的产品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外贸的产品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1 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中国外贸的产品结构演变使得我国从传统农副食品和轻工业品出口转向了机电设备、高新技术制造业等高附加值商品出口。

这种转变促进了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了经济发展。

4.2 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劳动力需求。

中国外贸的产品结构演变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我国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性分析

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性分析

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性分析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稳步增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然而,贸易结构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过度依赖一些传统产品和产业,而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口仍然相对较多。

因此,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服装、玩具、家具等。

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我国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进展相对较慢。

这种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模式,使得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

另外,我国进口产品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我国进口了大量的资源产品,比如石油、铁矿石等,这反映出我国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

这使得我国进口产品的结构不够多样化,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另一方面,我国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方面的进口仍然相对较多。

这表明我国在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优化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

首先,应该加大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进口技术的依赖。

其次,应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培养高技能人才,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在新兴领域进行投资和创新。

此外,我国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拓宽进口渠道,多元化进口产品结构。

一方面,可以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强资源和市场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合作,引进更多的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总之,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性分析表明,我国的贸易结构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多样化。

只有这样,我国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的新形势,提高进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出口结构分析

我国出口结构分析

我国出口结构分析摘要: 从出口商品类型、出口贸易模式和出口市场三方面介绍了我国出口结构的现状, 分析了我国出口结构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我国出口结构优化的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结构上, 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1978 年中国出口贸易在世界贸易中仅占0.75%, 居第32 位; 2007 年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上升到8.8%, 位列世界第二。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对外贸易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保持在中低层次, 尤其体现在出口结构比较落后, 致使经济总量增速远远低于出口总额增速。

为此, 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出口结构问题将成为我国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基本依据。

1 我国出口结构现状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我国进出口贸易以年均16.7%的速度增长, 从1980 年的378.2 亿美元上升到2001 年的5 097.7 亿美元, 其中, 出口总额由182.7 亿美元上升到2 661.5 亿美元。

可见, 在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中, 出口贸易的增长更是令人瞩目。

随着2001 年11 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开始, 更加开放的国际国内市场带给了中国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贸易总额迅猛增长。

据海关统计, 2007 年的贸易总额达21 738.3亿美元, 其中出口额为12 180.2 亿美元, 使中国跻身世界贸易大国的同时成为世界出口市场中的巨人。

但是, 出口数量的攀增并不代表出口质量的提升。

以1995 年为基期, 到2007 年, 中国的出口总额增长了7.19 倍, GDP 增长了3.21 倍; 再以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 年为基期, 到2007 年, 中国的出口总额增长了66.23 倍, GDP 增长了53.59 倍。

通过这两组数据, 可以说明中国出口增速的确很快, 但更为引起关注的是出口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庞大的出口数额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尚未完全发挥。

这说明目前我国的出口结构不够优化, 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中国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中国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2 0 1 777 6 5o 0 7 21 .6 1 .9
表 1 中国历年进出 口总额
年 份 进 口金 额
2o o6
2o o5
单位 :乙 ( 美元) {
( 料 来 源 : 据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商 务 部 网站 统 计 数 据计 算 而得 ) 资 根 二 是初 级 产 品 的 出 口商 品 结 构 中 , 口产 品 集 中 在 食 品 及 主 出
中 国外贸出 口商品结构 分析
孙 林 霞 王 益 君 李 ( 西安 建 筑 科 技 大学
【 摘 要 】 文 对 目前 我 国 外 贸 出 口 商 品 结 构 历 史状 况 特 点 及 其 存 在 的 本

70 5 ) 1 0 5
年 份 总 额 初级产 品 占总额 比例% 工业制成品 占总额 比例%
2 o 7 95 o 5 61 .3
2 3_8 6 3
2 540 8 3 8 1 4 .2 0 4 4 5.9
4 0.7 9 3
99 .O
8.7 7 79 .4 68 .3
64 .
23 76 9 .o2 7 6 9 05 4 3 .6 0 41 55 77 2 .7
差, 且顺 差 额 与 日俱 增 一 . 1 5 以来 , 国历 年 贸 易 顺 差 均 超 过 9 年 9 中
10 美 元 ,8 增 长 到 44 0亿 9年 3. 美 元 , 7亿 由于 亚洲 金 融 风 暴 的 影 响 ,
9 9出 口贸 易顺 差 有 所 下 降 , 20 自 oO年 开 始 恢 复 , 长 速 度 最 明 显 增 的是 0 4年 到 0 年 , 长 幅 度 为 30 ,05 高 达 11 亿 美 元 , 5 增 2% 20 年 0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但在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市场单一,出口贸易渠道结构不畅,出口贸易经营主体失衡,贸易体制结构不完善等。

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物质,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面对上述问题,我国应加大对农产品支持力度,加强政策指导;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战略;完善多元化市场格局;提高渠道效率;开展多样化经营等。

本文运用数据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理论,并从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现状入手,阐述了应该如何解决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面临的严峻问题。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 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AbstractSince it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has grown,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such as the unreasonable product export structure, the single export market, the weak export trade channel, the imbalance export trade operating subject, the incomplete trade structure system, etc.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survival of material, a stable 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are of vital importance. In the face of all these problems, China should give agricultural support, strengthen policy guidance, adjust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strategy, perfect diversified market patter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hannel and establish various management. The paper uses data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s to analyze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structure and states how to solve the serious problems faced by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Trade Structure绪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物质,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自入世以来,通过降低市场准入水平,中国国内市场变得更加开放,其中,农产品市场也不例外,其关税水平与出世前相比已得到大幅度降低,农产品市场的开放,给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一方面,我国农产品贸易在结构方面能够面向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更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优秀的调整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经验。

另一方面,国外更多的廉价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使我国农产品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显现出更多的问题。

如何调整与优化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使得我国农产品更有效率更有秩序的进行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中保持其强有力的竞争力,已经是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的话题。

所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黄祖辉,王鑫鑫,宋海英(2009)在《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和变化趋势》一文中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入手,主要从农产品出口的种类结构、国外市场结构、国内区域结构3个方面分析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

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在国内外贸易格局中仍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农产品出口的种类结构不太合理;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出口呈现多元化倾向;农产品出口的国内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几年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省际差异有所扩大。

王溶花,朱国平(2011)在《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问题探讨》一文中讲到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现状。

出口商品结构从出口总额看,近十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呈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

但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在经历了2008年19.6%的高速增长后,2009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小幅下滑,从主要出口产品看,水产品、畜产品、水果、蔬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已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其出口金额远高于其他农产品;传统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稻谷、大麦、小麦、玉米、油料作物及其制品已丧失出口优势,出口金额下降趋势明显,出口市场结构,产品来源从出口发货地看,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受气候、土地、交通及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多年来,东部沿海省份农产品出口额占据了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0%左右。

尽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也带动了部分西部省份农产品的出口,但所占比重仍然很小。

农产品出口贸易是势不可挡的趋势。

鉴于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发展现状,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存在面临众多问题:商品结构问题,出口地区结构问题,出口贸易渠道结构问题,经营主体结构问题,贸易服务体制结构问题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复杂。

我们应该具体分析现状,具体分析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我国应进一步重视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贸易领域中得地位和作用,密切关注世界主要农产品贸易大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中的变化和走向,制定促进中国参与世界贸易体系的农产品贸易策略。

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完善农产品多元化出口格局,达到标准化水平,开发新兴农产品市场;提高出口渠道效率;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距离,加强与发达国家合作,减少摩擦,积极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进一步发展,是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必由之路。

总之,为解决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问题,我们应该从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为我国农产品健康有序的进行出口贸易不断创造条件,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保持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基础。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发展现状及问题(一)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发展现状1.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额情况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方面保持两成左右稳定增长。

2012年1月加工贸易出口总值为626.4亿美元,同比下降4%,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41.78%;一般贸易出口总值767.6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2.6%,一般贸易出口总值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51.19%;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出口总值35.3亿美元,同比下降1.1%,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2.35%;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出口总值31.7亿美元,同比下降1.7%。

从单月数据看,2012年1月当月我国出口值环比下降14.18%。

2.我国农产品出口区域结构中国主要的农产品出口省份是山东、广东、浙江、辽宁、吉林和福建等,总体来说,中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吉林省出口超过10亿美元,黑龙江出口超过5亿美元;目前西部十省农产品出口较少,2003年西部十省出口农产品13.74亿美元,仅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5%。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

2006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亚洲1910020.7万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1.56%;出口北美洲422717.9万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3.62%;出口欧洲552498.7万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7.81%。

日本、欧盟是我国农产品的最主要出口市场,约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3.3%,仅日本就占约1/3。

由于日本、欧盟食品安全新法规于2006年正式实施,大幅抬高了进口农产品的门槛,对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造成较大影响。

3.我国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产品集中度相对较高,主要集中于水、海产品及其制品和瓜果皮蔬菜极其制品,这是由于我国劳动力丰富这一资源禀赋决定的。

初级产品出口为主,产品加工程度低,低附加值是我国农产品的其主要特征。

如河北省主要出口的农产品有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水海产品、肠衣、干豆类、食用油、山羊绒、植物榨油后产品等传统初级产品,出口额占河北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0%左右。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1.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单一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与具有竞争优势的初级农产品,如水产品、蔬菜、水果、肉类制品。

我国农产品出口反映了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特征。

出口商品种类单一是我国农产品贸易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农产品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的羁绊之一。

我国农产品优势品种丰富,但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获得最大利润,也没有树立全面的国际品牌形象从而进一步取得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因此,出口商品种类单一是我国农产品贸易从结构上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以河北省为例,河北省农产品出口河北省主要出口的农产品有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水海产品,肠衣,干豆类,食用油,山羊绒,植物榨油后产品等传统初级产品,出口额占河北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0%左右,,出口商品结构明显单一。

当某种农产品国际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我国农产品出口随之出现较大波动。

2.农产品出口地区结构集中现阶段,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其中亚洲国家和地区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贸易伙伴,2009年中国对亚洲的农产品出口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9.3%。

而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结构特征来看,虽然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国家或地区达200多个,但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却比较集中和稳定,始终以日本、美国、韩国、香港等几个国家和地区为主。

其中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2009年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额达768668.0万美元,占总出口的1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