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发热的护理PPT
合集下载
新生儿发热怎样正确护理 PPT课件

于35℃,反而
造成不良影响。各种退热药如阿司匹林、非那西 丁等,在新生儿期易产生毒性作用或药物剂量稍
大引起虚脱,故新
若新生儿宝宝发热时伴随有反应转差
,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手足发凉,这就是疾病 因素引起的发热,家长应理性处理,最好是及时
送医院查看。转送
途中,宝宝须少包裹,头部可枕冷水袋。 当体温超过39℃时可先在家中给予温水浴或温水
擦浴,水温为33
℃—35℃,擦浴部位为前额、四肢、腹股沟及腋 下。忌用酒精擦浴,防止体温急剧下降,甚至低
新生儿发热如何护理 随着气温升高,一些抵抗力低的新生儿出现发热、
咳嗽的情况增多。 那么,如何正确
处理好宝宝的发热问题呢? 首先,家长应对新生儿宝宝的发热进行初步评估,
全退热的方法。 实际生活中由于环境因素引起新生儿宝宝发热最
常见的
原因是保温过度:如衣着过多、捂被过多。尤其 是当室内环境温度接近30℃时,若母亲乳汁分泌
不足,新生儿乳
汁摄入减少就可引起新生儿脱水而致宝宝出现发 热。
此种因素引起的发热,宝宝表现为烦躁、哭闹、 周身皮肤
潮红、手足发烫和尿少。遇到此种情况所致的发 热,家长不必惊慌。经适当降低环境温度(新生儿
居住室温以22
lxl 文章来源: 爱上海
—25℃时为宜),松开被包或多补充水分后,宝 宝体温便可降至正常。
造成不良影响。各种退热药如阿司匹林、非那西 丁等,在新生儿期易产生毒性作用或药物剂量稍
大引起虚脱,故新
若新生儿宝宝发热时伴随有反应转差
,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手足发凉,这就是疾病 因素引起的发热,家长应理性处理,最好是及时
送医院查看。转送
途中,宝宝须少包裹,头部可枕冷水袋。 当体温超过39℃时可先在家中给予温水浴或温水
擦浴,水温为33
℃—35℃,擦浴部位为前额、四肢、腹股沟及腋 下。忌用酒精擦浴,防止体温急剧下降,甚至低
新生儿发热如何护理 随着气温升高,一些抵抗力低的新生儿出现发热、
咳嗽的情况增多。 那么,如何正确
处理好宝宝的发热问题呢? 首先,家长应对新生儿宝宝的发热进行初步评估,
全退热的方法。 实际生活中由于环境因素引起新生儿宝宝发热最
常见的
原因是保温过度:如衣着过多、捂被过多。尤其 是当室内环境温度接近30℃时,若母亲乳汁分泌
不足,新生儿乳
汁摄入减少就可引起新生儿脱水而致宝宝出现发 热。
此种因素引起的发热,宝宝表现为烦躁、哭闹、 周身皮肤
潮红、手足发烫和尿少。遇到此种情况所致的发 热,家长不必惊慌。经适当降低环境温度(新生儿
居住室温以22
lxl 文章来源: 爱上海
—25℃时为宜),松开被包或多补充水分后,宝 宝体温便可降至正常。
小儿发热的处理ppt课件

药;(家庭用) 4、密切观察子在没有去医院前发生高热或 高热惊厥、抽搐时那么是先去医院还是先做 些退热处理? 护士答:对于高热的℃孩子,家长最好先做一 些降温处理,等孩子体温有所下降后再去医 院,到医院后,把孩子在家中发热的情况及 处理情况告知医生即可,把体温降至38.5℃ 一下,对孩子才是安全的。
5. 多饮水,给宝宝喂流质饮食,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 分。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虚脱。水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可 使体温下降并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
2.药物降温
若孩子发烧38.5℃以上,或者物理降温无效果时就要 用一些退热药,常用的有对乙氨基酚,布洛芬,双 氯芬酸,尼美舒利等。
体温达到39℃以上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有 4%~12%的孩子在高热时会发生惊厥,惊厥反复发
16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4、药物降温:口服退烧药,或将退热栓塞于 肛门。(家庭用)
17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第五步:及时就医
18
注意事项
1、当孩子意识丧失,全身对称性强直性阵发 性痉挛或抽搐时,家长不要着急抱往医院, 而是要等孩子意识恢复再送医院;
2、经处理,孩子惊厥停止,也要送医院查明 原因;
毛巾或贴降温贴;
14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2、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反复擦浴大静脉行 走处颈部、腋窝、腹股沟、肘窝等处,使之 皮肤发红,以利散热;
15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3、温水浴:水温以32-36°为宜,水量至躯 干为宜,拖起患儿头肩部,身体卧于盆中, 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多擦洗皮肤,帮助汗 腺分泌。
3
如何定义小儿发烧
4
降温的方法
1.物理降温
发热38.5℃以下最好选择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方法很多。 1. 温水擦浴。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
5. 多饮水,给宝宝喂流质饮食,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 分。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虚脱。水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可 使体温下降并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
2.药物降温
若孩子发烧38.5℃以上,或者物理降温无效果时就要 用一些退热药,常用的有对乙氨基酚,布洛芬,双 氯芬酸,尼美舒利等。
体温达到39℃以上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有 4%~12%的孩子在高热时会发生惊厥,惊厥反复发
16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4、药物降温:口服退烧药,或将退热栓塞于 肛门。(家庭用)
17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第五步:及时就医
18
注意事项
1、当孩子意识丧失,全身对称性强直性阵发 性痉挛或抽搐时,家长不要着急抱往医院, 而是要等孩子意识恢复再送医院;
2、经处理,孩子惊厥停止,也要送医院查明 原因;
毛巾或贴降温贴;
14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2、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反复擦浴大静脉行 走处颈部、腋窝、腹股沟、肘窝等处,使之 皮肤发红,以利散热;
15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3、温水浴:水温以32-36°为宜,水量至躯 干为宜,拖起患儿头肩部,身体卧于盆中, 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多擦洗皮肤,帮助汗 腺分泌。
3
如何定义小儿发烧
4
降温的方法
1.物理降温
发热38.5℃以下最好选择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方法很多。 1. 温水擦浴。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
小儿发烧护理PPT课件

四、小儿发烧 的常见误区
四、小儿发烧的常见误区
对小儿发烧的恐慌情绪处理 - 避免过度紧张 - 建立正确的态度与认知
四、小儿发烧的常见误区
不恰当的降温措施 - 避免错误使用药物 - 不适当的物理降温方法
四、小儿发烧的常见误区
不合理的就医行为 - 针对不同状况的就医方式 - 避免过度就医或延误就医
不同年龄段小儿发烧的表现特点 - 婴幼儿期 - 学龄前期 - 学龄期
二、小儿发烧 的预防与识别
二、小儿发烧的预防与识别
预防发烧的方法 - 手部卫生 - 室内空气清洁 - 安全用药
二、小儿发烧的预防与识别
识别小儿发烧的常见症状 - 体温升高 - 不舒服、嗜睡等 - 其他伴随症状
三、小儿发烧 的护理方法
小儿发烧护理 PPT课件
目录 一、小儿发烧护理基础知识 二、小儿发烧的预防与识别 三、小儿发烧的护理方法 四、小儿发烧的常见误区
一、小儿发烧 护理基础知识
一、小儿发烧护理基础知识
发烧的定义: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 症状 小儿发烧的常见原因
- 感染性疾病 - 免疫系统问题 - 环境因素等
一、小儿方法
充分休息与睡眠 - 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 定期监测体温
三、小儿发烧的护理方法
注意适当补水 - 喂养水分摄入量 - 使用温和的饮料
三、小儿发烧的护理方法
使用适当的降温方法 - 药物降温 - 物理降温措施
三、小儿发烧的护理方法
注意症状观察与就医时机 - 观察症状变化 - 及时就医的指示
发热患儿的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ppt课件.
28
护理措施
4、降低体温,腋表温度>38.5℃时可遵医嘱给予 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常用物理降温方法有冰枕、 冰敷、温水浴、醇浴、冰垫等。行降温措施30分 种后应复测体温。
5、休息及环境护理:应特别重视患儿的休息,提供 患者合适的休息环境,如果发热时间过久,温度 过高,会使患儿体内营养物质及氧的消耗大大增 加,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应让患儿多卧床休息。室 温维持在18~22℃左右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环境安静,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冷盐水灌肠:婴幼儿用冷盐水150~300ml,儿童
用300~500ml,冷盐水温度为20℃左右。
ppt课件.
21
退热药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 酚
阿司匹林
安乃近
柴胡注射液
复方氨基比 林
ppt课件.
22
如何选择退热药?
阿司匹林
是一种古老的退热药,1899年开始使用,其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大, 主要为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其最严重副作用是瑞氏综合征,病死率 为30%。英国明确规定,16岁以下儿童禁用阿司匹林。目前该药在国内 儿科也趋于淘汰。
ppt课件.
8
病因
• 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 下三大类:
• 一、外在因素: 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 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 二、内在因素: 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 三、其他因素: 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白喉、百口咳、破伤风 等反应。
ppt课件.
23
如何选择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
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但剂量过大会 引起肝毒性。该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 首选退热药。4-6小时服一次。 代表药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小儿发热的护理》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3
4、婴幼儿血液循环受环境温度 影响较成人大,所以外界温度对 他特别敏感。天气热时,他会满 脸通红;天气冷时,他会手脚冰 冷,嘴唇青紫。
精选ppt课件
14
以上四个特点,使得婴幼儿体温 变动幅度比成人剧烈,但是自然 界也有相对的因应保护措施,婴 幼儿可能发烧到40摄氏度还活动 如常,因为他神经系统发育不完 善,体温调定中枢的体温设定点 相对成人来说要高,所以,就是 通常人们所说的小孩比较耐烧。 成人往往到39摄氏度就头痛欲裂, 甚至胡言乱语。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特点 是高热无汗)
a.物理性如中暑,日射病
b.化学性如安眠药中毒
c.机械性如脑出血,脑震荡等颅 内损伤
精选ppt课件
17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类多 为功能性的低热,可持续数月至 数年,热型较规则,波动范围较 小,多在0.5度以内。
病理机制:(略)由于各种原因 导至产热大于散热。
精选ppt课件
18
发热的临床过程:
1)体温上升期:皮温下降,皮肤 苍白,疲乏无力,畏寒或寒战。此 时量体温不高甚至低于正常范围。 我们的护理措施要注意保暖如多加 衣服,多喝开水。
精选ppt课件
19
2)高热期:达高峰之后就会保 持一定时间,此时的护理措施要 解开衣服加快散热或根据医嘱进 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3-5个月的婴儿从母体获得的IgG渐消 失,加之此时分泌型IgA水平不足,因 而,易患呼吸道和胃肠道的疾病。一 般要到6-7个月小儿自行合成的IgG的 能力才达到成人水平,机体抵抗力才 渐渐提高。
精选ppt课件
6
四,病理反应与年龄有着很大的 关系
也就是说,同样的致病因素因为 年龄不一样而出现不同病症。 例 如,肺炎球菌所到致的肺部感染, 在小婴儿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而 在成年儿和成人则表现为大叶性 肺炎。
新生儿发热患者的护理课件

表现:体温升高、面色潮红、体态紧张 、哭声尖锐、出汗增多等 危害:发展为脓毒症、败血症、肺炎等
新生儿发热的护理
新生儿发热的护理
清晰记录孩子的体温 保持环境清洁、通风
新生儿发热的护理
给孩子及时解决尿不湿和口水问题 控制服药剂量,合理使用退热药
新生儿发热的护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及时就医,听从专业医生建议
新生儿发热常见问题
新生儿发热常见问题
是否一定要使用退热药物? 给孩子洗澡会不会更好?
新生儿发热常见问题
应该如何饮食?
新生儿发热常识普及
新生儿发热常识普及
家长应该定期带孩子做体检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孩子的大小、 行为和食欲等方面来判断宝宝的健康状 况
新生儿发热常识普及
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发热非常重要,及早 就医可以给孩子更好的康复机会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新生儿发热患者的护理 课件
目录 新生儿发热的病因和分类 新生儿发热的表现和危害 新生儿发热的护理 新生儿发热常见问题 新生儿发热常识普及
新生儿发热的病因和分类
新生儿发热的病因和分类
病因:感染、胎膜早破、溶血、宫内窘 迫等 分类:生理性发热、病理性发热、药物 性发热等
新生儿发热的表现和危害
新生儿发热的表现和危害
新生儿发热的护理
新生儿发热的护理
清晰记录孩子的体温 保持环境清洁、通风
新生儿发热的护理
给孩子及时解决尿不湿和口水问题 控制服药剂量,合理使用退热药
新生儿发热的护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及时就医,听从专业医生建议
新生儿发热常见问题
新生儿发热常见问题
是否一定要使用退热药物? 给孩子洗澡会不会更好?
新生儿发热常见问题
应该如何饮食?
新生儿发热常识普及
新生儿发热常识普及
家长应该定期带孩子做体检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孩子的大小、 行为和食欲等方面来判断宝宝的健康状 况
新生儿发热常识普及
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发热非常重要,及早 就医可以给孩子更好的康复机会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新生儿发热患者的护理 课件
目录 新生儿发热的病因和分类 新生儿发热的表现和危害 新生儿发热的护理 新生儿发热常见问题 新生儿发热常识普及
新生儿发热的病因和分类
新生儿发热的病因和分类
病因:感染、胎膜早破、溶血、宫内窘 迫等 分类:生理性发热、病理性发热、药物 性发热等
新生儿发热的表现和危害
新生儿发热的表现和危害
小朋友发烧健康指导PPT课件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如何判断小朋友是否发烧
超过37.5℃可被视为发烧
发烧时的注意 事项
发烧时的注意事项
让小朋友休息并保持充足的睡眠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发烧时的注意事项
给予适量的饮食和水分补充 注意观察症状变化
如何降低小朋 友的体温如何降低朋友的体温使用退烧药物,但需遵医嘱使用 用温水擦拭小朋友的身体,帮助散热
小朋友发烧健 康指导PPT课件
目录 发烧的定义与原因 如何判断小朋友是否发烧 发烧时的注意事项 如何降低小朋友的体温 何时应该就医 预防发烧的方法
发烧的定义与 原因
发烧的定义与原因
定义: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原因:感染、免疫系统反应、 药物反应等
如何判断小朋 友是否发烧
如何判断小朋友是否发烧
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正常体温范围为36.5℃-37.5℃
如何降低小朋友的体温
避免过度穿戴衣物,保持舒适 适度 给予冷却饮品,如温开水或果 汁
何时应该就医
何时应该就医
发烧超过三天 伴有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
何时应该就医
小朋友有其他慢性病症状
预防发烧的方 法
预防发烧的方法
手卫生的重要性 避免接触已感染人群
预防发烧的方法
注射疫苗,增强免疫力 营养均衡,保持身体健康
患儿发烧病情健康教育PPT

如果情况持续恶化或不见好转,及时就 医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患儿发烧病情健康教育 PPT
目录 患儿发烧的原因 如何判断患儿发烧的程度 如何处理患儿的发烧症状 何时需要就医 预防患儿发烧的措施 常见的发烧误区 发烧后的病情观察
患儿发烧的原 因
患儿发烧的原因
病毒感染: 感冒、流感等 细菌感染: 扁桃体炎、肺炎等
患儿发烧的原因
免疫系统问题: 自身免疫性疾病 牙齿生长: 此时体温可能会稍微升高
使用温水擦浴或冷敷帮助降温 根据医生指导给予适量的退热药物
何时需要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患儿出现高热、持续高热 伴随有明显的疼痛、呕吐或呼 吸困难
何时需要就医
患儿出现皮疹或其他不适症状 患儿有慢性疾病、免疫系统问题或心脏 病史
预防患儿发烧 的措施
预防患儿发烧的措施
注射疫苗以预防感染性疾病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预防患儿发烧的措施
避免接触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 饮食均衡,提高身体抵抗力
常见的发烧误 区
常见的发烧误区
不要用冷水擦浴降温 不要过度包裹患儿
常见的发烧误区
不要使用过量的退热药物 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
发烧后的病情 观察
发烧后的病情观察
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其他不适症 状 注意患儿的饮食和睡眠情况
发烧后的病情观察
如何判断患儿 发烧的程度
如何判断患儿发烧的程度
使用体温计量体温 正常体温范围是36.5°C
体温超过38°C表示发烧 体温超过39°C需要及时就医
如何处理患儿 的发烧症状
如何处理患儿的发烧症状
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给予患儿适量的水分补充
如何处理患儿的发烧症状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患儿发烧病情健康教育 PPT
目录 患儿发烧的原因 如何判断患儿发烧的程度 如何处理患儿的发烧症状 何时需要就医 预防患儿发烧的措施 常见的发烧误区 发烧后的病情观察
患儿发烧的原 因
患儿发烧的原因
病毒感染: 感冒、流感等 细菌感染: 扁桃体炎、肺炎等
患儿发烧的原因
免疫系统问题: 自身免疫性疾病 牙齿生长: 此时体温可能会稍微升高
使用温水擦浴或冷敷帮助降温 根据医生指导给予适量的退热药物
何时需要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患儿出现高热、持续高热 伴随有明显的疼痛、呕吐或呼 吸困难
何时需要就医
患儿出现皮疹或其他不适症状 患儿有慢性疾病、免疫系统问题或心脏 病史
预防患儿发烧 的措施
预防患儿发烧的措施
注射疫苗以预防感染性疾病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预防患儿发烧的措施
避免接触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 饮食均衡,提高身体抵抗力
常见的发烧误 区
常见的发烧误区
不要用冷水擦浴降温 不要过度包裹患儿
常见的发烧误区
不要使用过量的退热药物 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
发烧后的病情 观察
发烧后的病情观察
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其他不适症 状 注意患儿的饮食和睡眠情况
发烧后的病情观察
如何判断患儿 发烧的程度
如何判断患儿发烧的程度
使用体温计量体温 正常体温范围是36.5°C
体温超过38°C表示发烧 体温超过39°C需要及时就医
如何处理患儿 的发烧症状
如何处理患儿的发烧症状
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给予患儿适量的水分补充
如何处理患儿的发烧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些家长怕降温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
把体温降至38.5℃以下对孩子才是安全的。
孩子发烧千万不能“捂”
事实上,越“捂”体温越高。所以,孩子发烧,第一时间要解开患儿 的衣服来散热。
同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温水擦浴。水温应微高于体温, 主要擦洗患儿的手心、足心、腋下、腹股沟等处,但时间不宜长,防止 再次受凉。
但发热持续过久或过高,可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人体防御感染 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健康恢复,因此对高热应适时采取降温措施。
孩子发热如何处理?
治疗发热的目的
1、降低高热,减少机体消耗。
2、防止宝宝发生 高热惊厥。
3、对某些危重病例(如中毒型痢疾、重症肺炎) 积极的退热处理对稳定病情有一定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一有发热就要作退热处理,一般只在腋下
儿科门诊病人中,发烧病人占很大比例,尤其是晚上来医院的病人 更是如此,多数由于高烧不退,家长非常着急,有些孩子在去医院 的途中或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出现高热惊厥,抽搐,那么孩子高烧是 先去医院还是先做些退烧处理呢?
答案:对于高烧的孩子,家长最好先对孩子做一些降温处理,等孩子体温
有所下降后再去医院。到医院后把孩子在家中发烧情况及处理情况告知医生即 可。有些家长怕降温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一般不会影响。把体温降至 38.5℃以下对孩子才是安全的。
当 妈妈 看见宝宝有些不对劲时,
常常用手摸摸孩子的额头和小手来判断孩子是否发热了, 如果宝宝的皮肤发烫,妈妈就认为是发热了。
这样判断孩子发热是不准确的, 因为妈妈的手不是体温表,不能准确测量提问。
一些妈妈不用手摸孩子的额头,而是使用体温表测量宝宝
的体温,当体温超过37摄氏度时,就认为孩子发热了,然后
体温38.5度以上 才作退热处理。
难题
儿科门诊病人中,发烧病人占很大比例,尤其是晚上来医院 的病人更是如此,多数由于高烧不退,家长非常着急,有些孩子 在去医院的途中或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出现高热惊厥,抽搐,那么 孩子高烧是先去医院还是先做些退烧处理呢?
对于高烧的孩子,家长最好先对孩子做一些降温处理,等孩子体温 有所下降后再去医院。到医院后把孩子在家中发烧情况及处理情况告知 医生即可。
问题 5
我的孩子以前出现过高烧抽风,因此孩子一发热,我就很恐慌, 我想去输液治疗,这样效果会快点,不知是否可以?
任何疾病治疗的原则都是:
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输液。 医生会结合孩子的病情决定是否输液 治疗,因为输液的风险较大,一旦药 物过敏,容易休克,同时输液可能会 发生输液反应。
谢谢大家
重点提醒:
酒精擦身降温的方法比较危险,现在基本不建议使用这 种方法,因为用酒精擦身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容量下降, 家长掌握不好很容易令患儿休克。
多给患儿喝水,以助散热,以免脱水。
体温超过 38.5℃ 才需服用退热药
如何选择退热药 ?
目前各医院和药房出售的退热药有数种,剂型有水剂、片剂、 栓剂和针剂四种,很多家长在选择时往往无所适从。
问题 3
孩子感冒了,体温很高,家长可以给用抗生素吗?
抗生素只适用于那些因敏感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发热。 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 ,何况90%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
因此,发热的病人应该去医院检查,查明病因,对症下药。对诊断不 明的发热,滥用抗生素,非但无益,而且会带来一些毒副反应。
此外,少数人对某些抗生素呈现一种特别的反应──药物热,即应用 抗生素后会引起发热。这样不但“压”不了热,反而使病情加剧了。
痢疾引起;传染性疾病: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幼儿急疹、猩 红热等也可以导致发烧。
3个月~6岁的孩子由于高烧,体温>39℃可出现热性惊厥,
所以对孩子发烧应引起重视。
当小儿发热体温在38.5℃以下时,家长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通常不必
应用退热药,如轻易退热,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并可掩盖病情扰乱疾病的发 展规律,对诊断治疗不利。
问题 4
一个4 岁的孩子高烧,嗓子疼痛,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扁桃体化脓, 而且医生做了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医生说需要输液,应用抗生素 7~10天,听说抗生素都有副作用,需要用吗?
化脓性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应该使用抗生素 治疗,首选药物为青霉素,也可选用头孢菌素,对于青霉素过敏的 孩子可选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疗程应>7天。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婴幼儿发热的护理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作为家长,
你遇到的最多和最棘手的问题就是-------
你的孩子发烧了!
首 先 ……
我们要确定是否有发烧(医学称发热)
但是 判断宝宝发热 常常会出现 两个误区
问题 2
孩子发烧后如何护理孩子,孩子还去上学吗?可以上体育课吗?
答案: 发烧的孩子应卧床休息,建议最好不去上学,这样能保证孩子
的休息,也避免孩子间交叉感染。发烧的孩子也不建议上体育 课,避免孩子过度劳累,对身体恢复不利。
护理 ---- 对于发烧的孩子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多喝水,家长应多和
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有哪些不适感觉以更及时的发现异常 并告知医生。
就急匆匆地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通常以小儿 腋下体温来衡量
36.5-37.5℃ 为正常体温 37.5-38℃ 为低热 38-39℃ 为中度发热 超过39-41℃ 为高热 超过41℃ 为超高热
发热的原因有哪些?
最常见原因的是呼吸道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 支气管炎、肺炎等;也可以由于消化道感染,如肠炎、细菌性
为帮助各位家长做好退热药的“选择题”,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 退热药作一下介绍.
如何选择退热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退热贴
有助于散热,对全身退热作用不大。 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或冰贴易 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
退热贴的作用 ----- 其中的胶状物质中的 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
问题 1
把体温降至38.5℃以下对孩子才是安全的。
孩子发烧千万不能“捂”
事实上,越“捂”体温越高。所以,孩子发烧,第一时间要解开患儿 的衣服来散热。
同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温水擦浴。水温应微高于体温, 主要擦洗患儿的手心、足心、腋下、腹股沟等处,但时间不宜长,防止 再次受凉。
但发热持续过久或过高,可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人体防御感染 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健康恢复,因此对高热应适时采取降温措施。
孩子发热如何处理?
治疗发热的目的
1、降低高热,减少机体消耗。
2、防止宝宝发生 高热惊厥。
3、对某些危重病例(如中毒型痢疾、重症肺炎) 积极的退热处理对稳定病情有一定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一有发热就要作退热处理,一般只在腋下
儿科门诊病人中,发烧病人占很大比例,尤其是晚上来医院的病人 更是如此,多数由于高烧不退,家长非常着急,有些孩子在去医院 的途中或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出现高热惊厥,抽搐,那么孩子高烧是 先去医院还是先做些退烧处理呢?
答案:对于高烧的孩子,家长最好先对孩子做一些降温处理,等孩子体温
有所下降后再去医院。到医院后把孩子在家中发烧情况及处理情况告知医生即 可。有些家长怕降温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一般不会影响。把体温降至 38.5℃以下对孩子才是安全的。
当 妈妈 看见宝宝有些不对劲时,
常常用手摸摸孩子的额头和小手来判断孩子是否发热了, 如果宝宝的皮肤发烫,妈妈就认为是发热了。
这样判断孩子发热是不准确的, 因为妈妈的手不是体温表,不能准确测量提问。
一些妈妈不用手摸孩子的额头,而是使用体温表测量宝宝
的体温,当体温超过37摄氏度时,就认为孩子发热了,然后
体温38.5度以上 才作退热处理。
难题
儿科门诊病人中,发烧病人占很大比例,尤其是晚上来医院 的病人更是如此,多数由于高烧不退,家长非常着急,有些孩子 在去医院的途中或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出现高热惊厥,抽搐,那么 孩子高烧是先去医院还是先做些退烧处理呢?
对于高烧的孩子,家长最好先对孩子做一些降温处理,等孩子体温 有所下降后再去医院。到医院后把孩子在家中发烧情况及处理情况告知 医生即可。
问题 5
我的孩子以前出现过高烧抽风,因此孩子一发热,我就很恐慌, 我想去输液治疗,这样效果会快点,不知是否可以?
任何疾病治疗的原则都是:
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输液。 医生会结合孩子的病情决定是否输液 治疗,因为输液的风险较大,一旦药 物过敏,容易休克,同时输液可能会 发生输液反应。
谢谢大家
重点提醒:
酒精擦身降温的方法比较危险,现在基本不建议使用这 种方法,因为用酒精擦身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容量下降, 家长掌握不好很容易令患儿休克。
多给患儿喝水,以助散热,以免脱水。
体温超过 38.5℃ 才需服用退热药
如何选择退热药 ?
目前各医院和药房出售的退热药有数种,剂型有水剂、片剂、 栓剂和针剂四种,很多家长在选择时往往无所适从。
问题 3
孩子感冒了,体温很高,家长可以给用抗生素吗?
抗生素只适用于那些因敏感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发热。 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 ,何况90%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
因此,发热的病人应该去医院检查,查明病因,对症下药。对诊断不 明的发热,滥用抗生素,非但无益,而且会带来一些毒副反应。
此外,少数人对某些抗生素呈现一种特别的反应──药物热,即应用 抗生素后会引起发热。这样不但“压”不了热,反而使病情加剧了。
痢疾引起;传染性疾病: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幼儿急疹、猩 红热等也可以导致发烧。
3个月~6岁的孩子由于高烧,体温>39℃可出现热性惊厥,
所以对孩子发烧应引起重视。
当小儿发热体温在38.5℃以下时,家长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通常不必
应用退热药,如轻易退热,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并可掩盖病情扰乱疾病的发 展规律,对诊断治疗不利。
问题 4
一个4 岁的孩子高烧,嗓子疼痛,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扁桃体化脓, 而且医生做了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医生说需要输液,应用抗生素 7~10天,听说抗生素都有副作用,需要用吗?
化脓性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应该使用抗生素 治疗,首选药物为青霉素,也可选用头孢菌素,对于青霉素过敏的 孩子可选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疗程应>7天。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婴幼儿发热的护理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作为家长,
你遇到的最多和最棘手的问题就是-------
你的孩子发烧了!
首 先 ……
我们要确定是否有发烧(医学称发热)
但是 判断宝宝发热 常常会出现 两个误区
问题 2
孩子发烧后如何护理孩子,孩子还去上学吗?可以上体育课吗?
答案: 发烧的孩子应卧床休息,建议最好不去上学,这样能保证孩子
的休息,也避免孩子间交叉感染。发烧的孩子也不建议上体育 课,避免孩子过度劳累,对身体恢复不利。
护理 ---- 对于发烧的孩子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多喝水,家长应多和
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有哪些不适感觉以更及时的发现异常 并告知医生。
就急匆匆地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通常以小儿 腋下体温来衡量
36.5-37.5℃ 为正常体温 37.5-38℃ 为低热 38-39℃ 为中度发热 超过39-41℃ 为高热 超过41℃ 为超高热
发热的原因有哪些?
最常见原因的是呼吸道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 支气管炎、肺炎等;也可以由于消化道感染,如肠炎、细菌性
为帮助各位家长做好退热药的“选择题”,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 退热药作一下介绍.
如何选择退热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退热贴
有助于散热,对全身退热作用不大。 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或冰贴易 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
退热贴的作用 ----- 其中的胶状物质中的 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
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