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3956名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的发病率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2004年和2009年齐齐哈尔市部分地区小学生错颌畸形患病率的调查比较

2004年和2009年齐齐哈尔市部分地区小学生错颌畸形患病率的调查比较
生。
年调查样本量 13 3 6人 , 诊 为 错 颌 畸 形 例 数 5 4例 , 病 率 确 6 患 为 4 . 2 , 中 男生 患 病 率 4 . 9 (0 / 9 ) 女 生 患 病 率 22 其 3 1 3 16 7 ,
4 . 6 ( 6 / 3 )2。2 0 1 1 % 23 6 9 l ] 0 9年 齐 齐 哈 尔 市 部 分 地 区 小 学 生
复 、 遗 漏 。将 调 查 结 果 按 安 氏 错 颌 分 类 法 进 行 错 颌 畸 形 的 无 分类统计 。
学 生 错 颌 畸形 患 病 情 况 , 进 学 生 口腔 健 康 保 健 与 口腔 疾 病 促 控 制 工 作 , 们 在 20 我 0 4年对 齐 齐 哈 尔 市 部 分 地 区 小学 生 进 行
李秋 影 赵 媛 闫伟 军
【 要 】 目 的 调 查 齐 齐哈 尔市 部 分地 区 小 学生 错颌 畸 形 的 患病 率 、 颌 类型 构 成 比 5年 前 、 的 摘 错 后
变化 。方 法 采 用 随机 抽 样 调 查 的 方 法 , 以个 别 正 常 颌 为 标 准 , 查 齐 齐 哈 尔 市部 分 地 区 1 ~ 1 调 O 2岁 小
女 生错 颌 畸 形 患 病 率均 较 2 0 0 4年 明 显 上 升 ( < 0 0 , P . 1 P< 0 0 ) 从 安 氏 分 类 构 成 比上 来看 , 次调 .5。 两
查均 是 安 氏 I类错 颌 所 占 比例 最 大 , Ⅱ类 错 颌 次 之 , Ⅲ类错 颌 最低 ; 安 氏 I、 但 Ⅱ类错 颌 所 占 比例 略 有 升
分 地 区 1 ~ 1 岁 的小 学 生 。 O 2
20 年 调 查 对 象 共 计 1 5 09 7人 ( 6 1 , 6 6 ) 替 3 男 9人 女 6人 , 牙 列 为 11 1 , 牙 列 初期 2 6人 ;04年 调 查 对 象 共 计 1 3 人 恒 2 20 3 6人 ( 6 7 , 6 9人 )替 牙列 为 1 2 3 男 9人 女 3 , 8人 , 牙 列 初 期 1 恒 2 8 。错 颌 人 数 包括 已经 正 畸 治 疗 或 正 在 正 畸 治 疗 的小 学 0人

福海县中小学学生牙齿错颌畸形流行病学调查

福海县中小学学生牙齿错颌畸形流行病学调查

应用预防医学2014年8月第20卷第4期Applied Prev Med,August 2014,Vol 20No.4男女合计A n g l e 分类人数构成比( %) 人数 构成比( %) 人数 构成比( %) I648 71.0566971.471 31771.27I I 236 25.88 248 26.50 484 26.19 I I I 28 3.07 10 2.03 47 2.54 合计912100.00936100.001 848100.00史维康,巴合提.叶仁,徐世东新疆福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福海836400)福海县中小学学生牙齿错颌畸形流行病学调查为了解福海县中小学学生牙齿错颌畸形发病情况,笔者于2013年3—6月,对福海县4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了牙齿错颌畸形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福海县2所小学、2所中学共4156名学生,男性2058名,女性2098名,年龄7~16岁。

1.2方法与标准由福海县疾控中心学校卫生科2名经验丰富的口腔正畸专业医师用口腔常规检查器械进行口腔检查,诊断标准按照傅民魁等制定的统一调查标准[1]。

确定有错颌畸形者登记入册。

按Angle 分类法进行统计。

1.3统计学方法率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2.1错颌畸形检出率4156名中小学生牙齿错颌畸形者1848名,检出率为44.47%,其中男性检出率为44.31%(2058/4156);女性检出率为44.61%(2098/4156),不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8,P >0.05)。

2.2错颌畸形分类牙齿错颌畸形以Angle I 类检出率最高,为71.27%,II 类为26.19%,III 类为2.54%。

见表1。

表1福海县中小学学生牙齿错颌畸形分类构成2.3替牙期与恒牙列期错颌畸形检出率替牙期检出率为46.83%,恒牙列期检出率为41.86%,替牙期检出率高于恒牙列期(χ2=10.38,P ﹤0.05)。

哈尔滨市3956名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的发病率调查研究

哈尔滨市3956名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的发病率调查研究

哈尔滨市3956名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的发病率调查研究调查哈尔滨市市区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的发病率,以及口腔不良习惯的发病情况及其对造成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的影响。

哈尔滨市市区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患病率为54.60%,存在各类口腔不良习惯的学龄前儿童为20.10%。

通过对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前儿童家长加强早期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的宣讲,在群众中普及错颌畸形的防治知识非常必要。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malocclusion in Harbin,as well as the incidence of oral habit,persistence time of oral habit and the effect of oral habit to preschool children.The prevalence of malocclus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Harbin was 54.60%,the proportion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alocclusions were revealed,the proportion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oral habits was 20.10%. It was important to pervase the knowledge of prevention and cure about malocclusion.[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Malocclusion;Prevalence rate;Oral bad habits错颌畸形是口腔科的常见病之一,其患病率居龋病、牙周病之后。

错颌畸形不但妨碍口腔颌面软硬组织的正常发育,影响牙齿及牙周组织的健康,而且对口腔的功能和颜面的美观也有影响[1]。

【安全教育】儿童口腔错颌畸形发病率高

【安全教育】儿童口腔错颌畸形发病率高

【安全教育】儿童口腔错颌畸形发病率高每年寒假期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口腔正畸科每天都要预约20多名因错颌畸形、牙列不齐进行正畸矫治的小患者。

据该院口腔科主任冯冬菲介绍,错颌畸形是口腔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居龋病、牙周病之后。

错颌畸形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可以造成错颌畸形的发生。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口腔科自2022年1月至2022年1月持续两年,对本埠市区及周边县乡20余家医院进行了调查。

幼儿对1863名3~6岁学龄前儿童的错牙合发病率和发病率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哈尔滨市学龄前儿童错牙合患病率为55%,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由于学龄前儿童家长和幼儿教师对口腔错牙合相关知识的缺乏,儿童错牙合的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时机尚不明确。

迫切需要专业的正畸医师来指导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和幼儿教师进行专业的预防和治疗。

冯冬菲说,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也可在生长发育后因外伤、牙周病等因素造成的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牙合关系的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的异常、面部畸形等均称为错颌畸形。

预防畸形要从母亲妊娠初期开始,到孩子换牙完成为止。

母亲妊娠期间要注意摄取丰富的营养,防止病毒感染;婴儿期应尽量采取母乳喂养。

如采用人工喂养,要注意喂养姿势和方法,特别是奶瓶的位置要适当,不要过于靠前而使婴儿养成下颌前伸习惯,并注意橡皮奶头的扎孔大小要合适。

同时避免长期偏侧睡眠,以免颜面部的不对称;在儿童期要讲究饮食多样性,适当吃些粗粮或含有粗纤维的食物,充分发挥咀嚼器官的功能,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

还要注意预防和治疗龋齿,在替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双排牙,即恒牙在乳牙的内侧或外侧已开始萌出,而乳牙仍未脱落,应及时拔除乳牙,使恒牙能够正常萌出。

当乳牙过早缺失时,应及时去医院,戴用缺隙保持器,防止旁边的牙齿移位。

冯东飞说,如果出现错牙合,应根据不同情况随时矫正,以减少对下颌的影响。

中国25 392名儿童与青少年错畸形患病率的调查

中国25 392名儿童与青少年错畸形患病率的调查
表B
地区 华北 东北 华东 西北 华中、 华南 西南 总计
牙周病之后。我国的一些较大样本的错
率资料, 多源自上世纪 %" I -" 年代。由于多个调查 未依照统一标准, 因而其结果差异较大。进入 $! 世 纪后, 与以上资料来源己相隔 1" 年, 组织一次大样 本的统一的全国性儿童与青少年错 组织的全国性错 患病率调查是 十分必要的。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 流行病学调查于 $""" 年完成, 得 患病率报告。 出本世纪第一个大样本的全国性错 材料和方法 一、 材料 调查对象共 $% &’$ 名儿童、 青少年, 分布于全 国 . 个地区 (!$ 个城市) : 华北地区 (北京) 、 东北地 区 (沈阳、 长春) 、 华东地区 (南京、 上海) 、 西北地区
* ")) &# ’ %* ! %(% #) ’ )# ! +)& #$ ’ &&
病率为 #(,**- ; !()* 年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报告, 成都市 ) !!! 名 儿 童 及 青 少 年 的 错 患 病 率 为 其中乳牙期 *+,"!- ; !()& 年陶宠美报告为 +$,"+- , 为 !+,(- , 混牙期为 +&,$- , 恒牙初期为 +(,&- 。 这些调查的错 患病率远比本项研究总样本的 混牙期的 "!,#!- 、 恒 )",%#- 及乳牙期的 &!,%#- 、 牙初期 "#,(#- 为低。虽然由于资料不全未能进行 统计分析, 但从两者结果的差别来看, 错 年错 患病率的 上升是十分显著的。至 我们认为可 能主要与儿童龋病的患病率有所上升, 蔗糖摄入量 增加以及口腔卫生保健普遍相对滞后等原因有关。 第二 次 全 国 口 腔 健 康 流 行 病 学 抽 样 调 查 报 告 表

346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调查分析

346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调查分析

346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调查分析目前,国内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表明,各地儿童的错牙合畸形患病40%~60%,已引起越来越多口腔工作者的重视。

2006年4~5月,我们对本市小学生及幼儿园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了解儿童不良习惯的发生情况,以预防错牙合畸形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幼儿园及学校儿童1 328名,男640名,女688名,年龄3~13岁,平均7.5岁,按牙龄分期,乳牙期440名,替牙期623名,恒牙期265名。

1.2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口腔不良习惯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吮指、吐舌、咬唇、咬物、口呼吸、异常吞咽偏侧咀嚼和夜间磨牙等现象,各项内容以“是”或“否”作答,并记录持续问卷说明,明确各项含义,问卷均由家长填写。

本次发放问卷1 500份,当场收回有效问卷1 328份,对疑有口腔不良习惯者进行重点问题及口腔专科检查,进一步明确不良习惯起始时间,频繁程度以及儿童牙、咬牙合面的影响情况。

1.3 评价标准:儿童有吮指、吐舌、咬唇、咬物、夜间磨牙、偏侧咀嚼、口呼吸和异常吞咽,凡上述某种固定动作次数≥15次/天为口腔不良习惯。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不同性别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发生情况:1 328名儿童中,有口腔不良习惯532名(40.06%),以咬唇多见,占31.49%,其中男229名(43.05%),女303名(56.95),女生口腔不良习惯发生率高于男生P<0.05。

2.2 不同牙龄期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发生情况:替牙期儿童发生率较高(59.96%),其次为乳牙期(31.58%),恒牙期(10.34%)。

2.3 错牙合畸形发生情况:1 328名儿童中错牙合畸形421名(79.14%),无口腔不良习惯,儿童发生错牙合畸形324名(40.7%),差异有显著性(P<0.01)。

3 讨论调查结果显示,本组532名儿童有口腔不良习惯,其中替牙期发生率明显高于乳牙期和恒牙期,且以咬唇为主,主要原因为儿童对新生牙感兴趣或萌牙发痒所致,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替牙期儿童,喜欢作惊异动作(如吐舌、咬唇、咬物等)以吸引大人的注意,而乳牙期儿童对不良习惯缺乏自我意识,常表现为“本能动作”或无意识动作,有的可能为哺乳未能满足其精神需要或奶量过少,使其处于饥饿状态,或断奶过早等。

哈尔滨市0-6岁小儿脑性瘫痪流行特征及早期干预策略研究

哈尔滨市0-6岁小儿脑性瘫痪流行特征及早期干预策略研究

哈尔滨市0-6岁小儿脑性瘫痪流行特征及早期干预策略研究发表时间:2014-01-03T11:09:24.4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2期供稿作者:刘丽1 蒋艳红1 李伟 2 王春华1 杨春玲1 李[导读] 为了解哈尔滨市0-6岁脑瘫患病率、病因及预防,我们进行了小儿脑瘫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早期干预策略研究。

刘丽1 蒋艳红1 李伟 2 王春华1 杨春玲1 李佳 1 林玮1 王鹏1 张丽新3 (1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 150010 ;2黑龙江省农垦医院 150001) (3道外东源社区 150026)【摘要】目的了解哈尔滨市0-6岁脑性瘫痪患病率、病因、预防情况并进行早期干预策略研究。

方法①依据《1-6岁儿童发育情况调查基础表》集中筛查或入户筛查,并填写《儿童发育情况筛查表》等调查表,对疑似病例进行确诊,并填写《脑瘫儿童调查表》等;②确诊病例及对照组填写《儿童发育情况调查表》;③对确诊病例进行康复干预,康复干预采用现代神经促进技术。

结果①脑性瘫痪患病率1.21‰;②与脑性瘫痪最相关的因素为羊水吸入或胎粪吸入、怀孕1个月后入住新装修居室、父亲文化程度、产前超声检查次数、感冒;③康复干预总有效率为92.5%,其中显效61.8%。

结论①脑性瘫痪病因与产前、产时等因素密切相关;②现代神经促进技术在脑性瘫痪的预防及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脑性瘫痪患病率病因【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085-02 脑性瘫痪即脑瘫指的是从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一过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其他如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并发障碍[1]。

脑瘫的直接原因是在脑发育成熟前,脑损伤和/或发育缺陷导致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的综合症。

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的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及出生前、围产期和出生后。

临床表现多以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及运动模式异常、原始发射延迟消失、立直反射及平衡反应延迟出现、肌张力异常为主。

哈尔滨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

哈尔滨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

哈尔滨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武丽杰;刘爱书;陶雨春;张丽萍;吴坤;陈力【期刊名称】《中国学校卫生》【年(卷),期】2002(23)6【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北方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和分布 ,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线索。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城乡分别选取 2所小学 ,每年级整群抽取2个班 ,共 196 1名学龄儿童 ,以 (CBCL)为工具进行调查。

结果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 13.97% ,农村高于城市 (P <0 .0 0 1) ;城乡学龄儿童分裂样、社会交往、体诉、交往不良、多动、攻击、性问题因子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均为农村高于城市儿童。

城乡儿童问题类型分布趋势一致。

男女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在问题类型分布上 ,单一问题和混合问题的性别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但男孩内向问题多于外向问题 ,女孩的内向问题和外向问题分布趋势一致。

各年级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以二、三年级检出率最高 ( 16 .97% ) ;各年级问题类型分布趋势一致。

结论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从地域看 ,重点在农村 ;从问题类型看,重点在内向问题,尤其不能忽视男孩的内向问题;从年级看,重点在二。

【总页数】2页(P488-489)【关键词】哈尔滨市;行为问题;流行病学;儿童;学龄;心理卫生【作者】武丽杰;刘爱书;陶雨春;张丽萍;吴坤;陈力【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哈尔滨市公园小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79【相关文献】1.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综合研究(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J], 王玉凤2.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中国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meta分析 [J], 孙文喜;董成龙;袁颖;何文君;马毓;方建群;杜向东3.北京市城区2432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报告:学校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 王玉凤;沈渔邨;顾伯美;贾美香;张艾琳4.哈尔滨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多变量分析 [J], 李兴洲;邱洪斌;马燕;祝丽玲;刘爱书5.洪灾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 [J], 王洁如;周价;谭红专;林修寿;汤学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市3956名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的发病率调查研究作者:何洪旭邵玶王伦海王宏梅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第21期[摘要] 调查哈尔滨市市区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的发病率,以及口腔不良习惯的发病情况及其对造成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的影响。

哈尔滨市市区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患病率为54.60%,存在各类口腔不良习惯的学龄前儿童为20.10%。

通过对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前儿童家长加强早期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的宣讲,在群众中普及错颌畸形的防治知识非常必要。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患病率;口腔不良习惯[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1-118-03Investigation research of 3956 preschool children on prevalence of malocclusion in HarbinHE Hongxu SHAO Ping WANG Lunhai WANG HongmeiDepartment of Oral Orthodontic,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50028,China[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malocclusion in Harbin,as well as the incidence of oral habit,persistence time of oral habit and the effect of oral habit to preschool children.The prevalence of malocclus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Harbin was 54.60%,the proportion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alocclusions were revealed,the proportion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oral habits was 20.10%. It was important to pervase the knowledge of prevention and cure about malocclusion.[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Malocclusion;Prevalence rate;Oral bad habits错颌畸形是口腔科的常见病之一,其患病率居龋病、牙周病之后。

错颌畸形不但妨碍口腔颌面软硬组织的正常发育,影响牙齿及牙周组织的健康,而且对口腔的功能和颜面的美观也有影响[1]。

1956~1960年我国口腔专业人员以个别正常颌为标准,在成都、西安、北京、上海4个城市的调查统计结果为29.33%~48.8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另有几个城市和地区分别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错颌畸形患病率的调查,如广东省粤北地区为29.29%,福建省为35.02%,兰州市为36.95%[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56.17%,海南省为60.23%等。

2000年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性错颌畸形流行病学调查得出21世纪第1个大样本的全国性错颌畸形患病率,结果表明乳牙期组、替牙期组、恒牙期组的患病率分别为51.84%、71.21%、72.97%,总的患病率为67.82%[3]。

2002年对哈尔滨市部分地区中学生错颌畸形患病率的调查结果为60.75%。

与上世纪50~60年代的报告比较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的错颌畸形患病率增长了20%左右。

错颌畸形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遗传及环境因素影响所导致的发育畸形[4]。

此期也是儿童大脑发育和性格形成的主要时期,颜面形象的美与丑常常影响儿童的性格及心理健康成长[5]。

因此,早期预防牙颌畸形的发生,及时对已发生的畸形进行早期治疗,阻断其发展,或通过早期控制引导牙颌面良性发育,可以有效保障儿童口颌、颅面及身心的健康发育成长[6]。

本课题旨在掌握具体相关数据后,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哈尔滨市学龄前儿童及家长的口腔预防保健知识的普及和宣教工作,在幼儿园对儿童进行教育,对幼儿家长、老师进行指导,加强学龄前儿童及家长预防错颌畸形的发生的防护意识,了解错颌畸形早期矫治的最佳时机[7]。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对哈尔滨市所辖8个区随机整群抽样8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3~6岁)3 956名,全部调查对象按牙列发育阶段应为乳牙期组:全部乳牙萌出并且建合,无恒牙萌出;部分学龄前儿童为替牙期组,部分第一恒磨牙萌出,但未建合。

全部调查过程均在各幼儿园完成。

本次调查对象的地区分布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地区分布表(n)地区总人数乳牙期组替牙期组南岗区 506 480 26道里区 518 492 26道外区 499 474 25香坊区 488 463 25平房区 493 468 25松北区 505 479 26阿城区 456 433 23呼兰区 491 456 35总计 3 956 3 745 2111.2 研究方法本次流行病学调查按统一的调查标准和方法进行,即以个别正常颌和Angle错颌分类法为标准。

整个调查工作由接受过口腔正畸专业教育的口腔正畸科医师完成。

表2为错颌畸形患病率及口腔不良习惯的调查报告统一登记表。

表3为儿童口腔不良习惯问卷调查表。

1.2.1 错颌畸形患病率及口腔不良习惯的调查报告统一登记表(表2)表2 错颌畸形及口腔不良习惯的调查报告统一登记表一、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所在幼儿园班级家族遗传史牙龄期(乳牙期;混牙期;恒牙期)二、调查项目1. 磨牙关系:()a.中性;b.远中尖对尖;c.完全远中;d.近中尖对尖;e.完全近中.2. 前牙覆盖:()a.0~3 mm;b.3~5 mm;c.5~8 mm;d>8 mm.3. 前牙覆合:()a.<1/2;b>1/2;c.>3/4;d.全部覆盖.4. 前牙开合:()a.<3 mm;b.3~5 mm;c.>5 mm.5. 前牙反合:()a.反合牙位;b. 反覆盖_____mm.6. 拥挤:上前牙:_____ mm.上后牙:_____ mm.下前牙:_____ mm.下后牙:_____ mm.7. 牙间隙:上前牙:_____ mm.上后牙:_____ mm.下前牙:_____ mm.下后牙:_____ mm.8. 面部:()a.唇腭裂;b.外伤;c.其他.9. TMD:()a.弹响;b.张口受限;c.张口偏斜.10. 口腔不良习惯:()a.舌习惯;b.唇习惯;c.吮指;d.咬物;e.下颌前伸;f.口呼吸;g.不良姿势;h.偏侧咀嚼.三、诊断:()1.正常合;2.个别正常合;3.安氏Ⅰ类错颌;4. 安氏Ⅱ类错颌;5. 安氏Ⅲ类错颌;四、登记日期:1.2.2 发放给家长的问卷调查表(表3)表3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问卷调查表1. 是否存在口腔不良习惯?是();否().2. 口腔不良习惯的类型:()1)舌习惯;2)唇习惯;3)吮指习惯;4)咬物;5)下颌前伸; 6)口呼吸;7)不良姿势;8)偏侧咀嚼.3. 口腔不良习惯持续的时间:(月);(年).4. 口腔不良习惯发生的频率:1)每日持续数小时;2)每日持续数十分钟;3)间断出现,每次几分钟; 4)偶尔出现,每次几分钟.5. 家族中是否有患有错颌畸形的人员?是();否().表4 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患病率及分布表分类正常颌错颌畸形Ⅰ类错颌Ⅱ类错颌Ⅲ类错颌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调查对象 1796 45.40 2160 54.60 1637 75.80 244 11.30 279 12.90表5 口腔不良习惯各类型分布表类型舌习惯唇习惯吮指习惯咬物下颌前伸口呼吸不良姿势偏侧咀嚼人数 83 256 278 65 26 32 24 31百分比(%) 10.44 32.20 34.96 8.17 3.27 4.02 3.02 3.922 结果哈尔滨市市区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患病率为54.60%,其中Ⅰ类错颌畸形患病率为75.80%,Ⅱ类错颌畸形患病率为11.30%,Ⅲ类错颌畸形患病率为12.90%。

存在各类口腔不良习惯的学龄前儿童为20.10%。

调查对象与乳牙期组的错颌畸形患病率表见表4。

口腔不良习惯各类型分布表见表5。

具有口腔不良习惯的总人数为795名,占总人数百分比为20.10%。

3 讨论本次调查研究以个别正常合为标准制定表格。

本项研究分组条件明确,样本量比较大,涵盖了哈尔滨市8个区近八所幼儿园。

总人数为3956名,年龄3~6岁,男女均等。

本项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哈尔滨市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发病率较高,临床就诊率低,学龄前儿童及家长对错颌畸形的知识了解有限,对于错颌畸形的危害及如何预防,何时应该治疗普遍缺乏认识。

通过这次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增加对基层幼儿园的口腔预防保健知识的普及和宣教工作,定期为学龄前儿童及家长举办口腔保健知识讲座[8-9],使儿童及家长认识到预防和早期治疗儿童错颌畸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1] 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2]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12.[3] 傅民魁,张丁,王邦康,等.中国25392名儿童与青少年错颌畸形患病率的调查[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5):371-373.[4] 朱宗银.正畸儿童的健康教育[J].全科护理,2009,7(1):183-184.[5] 杨涛.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导致错颌畸形的临床分析和预防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5):2167-2168.[6] 傅民魁.我国口腔正畸学科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39(2):89-90.[7] 姚红,赵尔飏,秦静怡.错颌畸形患病率的研究动态[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17(10):59-60.[8] 孙燕,姜潮.错颌畸形对青少年自尊发展影响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5(1):67-69.[9] 孙惠,林珠,邵金陵,等.西安市2646名青少年错颌畸形的调查[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7,13(3):216-217.(收稿日期:2011-0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