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卧式八段锦

合集下载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功要诀及全套动作示范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功要诀及全套动作示范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功要诀及全套动作示范编者按:八段锦属于古代导引法的一种,是形体活动与呼吸相结合的健身法,其动作如丝锦般连绵不断。

活动肢体可以舒展筋骨、疏通经络,与呼吸相结合,则可行气活血、周流营卫、斡旋气机,经常练习可起到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

现代研究证实,此功法能加强血液循环、改善神经体液的调节功能,对腹腔脏器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运动器宫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较好的强身健体的功法。

本功法适用于各种慢性病病人的治疗与康复,凡体质不很虚弱、活动无明显障碍者,都可采用。

对头痛、神经衰弱、冠心病、慢性气管炎、内脏下垂、脾胃虚弱、肩周炎、慢性腰背痛病症尤为适用。

分解动作要诀(演示:陈雨婷)全套动作视频示范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内劲特性(1)蓄势待发八段锦的动作过程要求柔和缓慢,肌肉筋脉得以充分舒张伸展,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内劲的蓄积过程。

比如“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一式,但两手缓缓上托时,两手并未用力,只是导引气机上行,内劲却逐渐蓄积,直到手臂翻转撑满,但不可完全伸直,眼看双手;此时低头并夹脊内收,双臂撑紧,气机蓬蓬然郁盛,上下畅通,三焦一体,“内劲”上达两掌劳宫,此为“紧”到顶处;但不可破,须先收意识,气机下行,两手分开,从两旁缓缓下落,“内劲”并气收敛,合抱丹田,回到站桩。

又比如“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一式,充分俯身按掌后,略一停顿,蓄劲从腰间命门用力,进一步下探,同时双手向前平伸,顺势昂首起身,上举至头顶最高,然后内收下落于肩前,翻掌穿腋,腰背摩运,内劲并气落丹田。

(2)意到力到八段锦的深层次习练必须配合意识;气功的本质乃是三调和一,缺一不可。

而内劲的透发更是需要在合适意念的调控下完成,所谓的“意到气到,气到力到”。

太极拳是十分注重“内劲”透发的,在太极拳的经典《十三势歌》中明确强调:“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比如“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一式,在左右手自然充分上撑下按之后,意念单手举鼎,夹脊略一内收,挺胸收腹,撑手略外旋,按手略内旋,手臂均不可完全伸直,气运掌心,饱满有力,“内劲”贯透左右上下;然后弹性回收,上撑之手缓缓下落,下按之手逐渐翻转,两手向上托球,气沉丹田,回到站桩。

床上八段锦图解

床上八段锦图解

床上八段锦(即保健按摩)锦是用不同颜色的丝织成的丝织品。

古人把他们创造的保健动作比作美观悦目、五颜六色的锦;又因保健动作有八段,所以称之为八段锦,含有动作简练而效用显著之意。

八段锦历史悠久,分为站式八段锦和坐式八段锦。

这套八段锦属于坐式,其特点是以按摩动作为主。

床上八段锦对身体素质比较弱的人有特别的功效,例如久卧病床的人,行动不便者、老人等,针对各种病症有相应疗效,有助提高体力,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不论男女老幼,常年坚持床上八段锦练习,对保持精力充沛,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都有极实用的保健功效。

八段锦口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鵰。

调理脾胃单臂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

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一、基本要求(1)姿势:床上八段锦可以坐在床上做,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做,还可以卧着做,这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但无论是坐着或卧着按摩,最好裸体进行(或上体、四肢裸露进行)。

如果平时坚持锻炼,由春夏坚持练到秋冬,而且身体健康情况又好,则在寒冷时仍应坚持裸体坐着做。

这样做,不仅能收到按摩之效,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空气浴作用。

如果平时缺乏锻炼或身体健康情况不好,不能适应寒冷的刺激,则可以躺在被窝内做,不过,这时有些动作不能做,或做不好(如搓脚心、浴腿等)但这也无妨,仍可产生一定效用。

坐或卧要根据个人健康情况而定,不可勉强,否则会引起感冒等病,对身体反而不利。

卧着做时,头部功要仰卧抬着头做,搓脚心要穿好衣服坐起来做,搓腰眼则可侧卧轮流用一只手搓。

(2)意念:坐好或仰卧好以后,即排除杂念,耳不旁听,目不远视,心静神凝,意守肚脐,即只想着肚脐那个地方,别的一概不想。

肚脐位腹中部,而腹部是脏腑杂聚之所,因此意守此处,作用甚大。

(3)呼吸:姿势和意念调整好了之后,即可进行几次深长呼吸。

呼吸是用自然的腹式呼吸进行的。

即:吸气时腹部凸出,同时胸部内缩,呼气时则腹部内收。

腹式呼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凹下,同时胸部外鼓,这叫做逆式腹呼吸;另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凸出,同时胸部内缩,呼气时则腹部内收,这叫做自然的腹式呼吸。

坐卧式八段锦

坐卧式八段锦

坐式八段锦口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敲玉枕,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动舌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津液满口生。

一口分三咽,以意送脐轮。

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

尽此一口气,意想体氤氲。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

以候口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口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任督慢运毕,意想气氤氲。

名为八段锦,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祛病又强身。

坐式八段锦,注重柔和,练习时不可用力,动作宜柔、宜缓,呼吸匀静细长,快慢同于体操。

其坐式较多,可散坐、端坐、单盘坐、双盘坐或随意坐等,中老年人多以端坐或单盘坐易做。

1.坐式八段锦功法如下(1)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端坐或单盘坐式,两手轻握置于小腹前,全身放松,意守丹田,目微闭下视或视前方,逐步改用腹式深呼吸,松静自然坐3~5分钟。

(2)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即头):叩齿36次,舌舐上腭或搅动,候唾液充满,分3次咽下,然后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下,双臂上升,经头顶下落到枕骨处,两掌心紧贴后脑向前用力按压头和颈,随后头颈用力后仰,反复20次,俯呼仰吸,动作要慢,伴有颈椎病或肩周炎者更要慢柔。

(3)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原式不变,两手心压住两耳,五指松开,食指压在中指上,食指用力一弹,叩击在枕骨下玉枕穴处,两耳有咚咚之声,共叩24次。

(4)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津:双手经胸前下放至小腹前大腿根处,手指交叉,手心向上,低头,扭颈,向左右转后看,肩亦随头左右摇摆,各24次(天柱即颈椎)。

再闭口搅动舌,鼓漱36次,分3次咽津送丹田。

(5)背后摩精门,想火烧脐轮:双手搓热、双掌快速翻后按住后腰肾俞穴(即两侧腰眼),用力摩按36次,使腰部发热,再运胸腰部之火,下至丹田,使丹田发热。

(6)左右辘轳转,双足可舒伸:两手自腰部移至胸前,臂肘90°角,五指自然弯曲半握拳。

两腿平伸坐,膝不弯,上身左右转圈,左转36次,再右转36次,上身随摇转前俯后仰,前后幅度不宜过大。

坐式八段锦

坐式八段锦

山东谷岱峰老人密传的按摩保健法坐式八段锦锦是用不同颜色的丝织成的丝织品。

古人把他们创造的保健动作比作美观悦目、五颜六色的锦;又因保健动作有八段,所以称之为八段锦,含有动作简练而效用显著之意。

八段锦历史悠久,分为站式八段锦和坐式八段锦。

这套八段锦属于坐式,其特点是以按摩动作为主。

一、基本要求(1)姿势:床上八段锦可以坐在床上做,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做,还可以卧着做,这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但无论是坐着或卧着按摩,最好裸体进行(或上体、四肢裸露进行)。

如果平时坚持锻炼,由春夏坚持练到秋冬,而且身体健康情况又好,则在寒冷时仍应坚持裸体坐着做。

这样做,不仅能收到按摩之效,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空气浴作用。

如果平时缺乏锻炼或身体健康情况不好,不能适应寒冷的刺激,则可以躺在被窝内做,不过,这时有些动作不能做,或做不好(如搓脚心、浴腿等)但这也无妨,仍可产生一定效用。

坐或卧要根据个人健康情况而定,不可勉强,否则会引起感冒等病,对身体反而不利。

卧着做时,头部功要仰卧抬着头做,搓脚心要穿好衣服坐起来做,搓腰眼则可侧卧轮流用一只手搓。

(2)意念:坐好或仰卧好以后,即排除杂念,耳不旁听,目不远视,心静神凝,意守肚脐,即只想着肚脐那个地方,别的一概不想。

肚脐位腹中部,而腹部是脏腑杂聚之所,因此意守此处,作用甚大。

(3)呼吸:姿势和意念调整好了之后,即可进行几次深长呼吸。

呼吸是用自然的腹式呼吸进行的。

腹式呼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凹下,同时胸部外鼓,这叫做逆式腹呼吸;另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凸出,同时胸部内缩,呼气时则腹部内收,这叫做自然的腹式呼吸。

这两种腹式呼吸都可用,但开始时最好用自然的腹式呼吸,因为逆式腹呼吸比较激烈。

身体好的人愿意两种混合着用也是可以的(每次练功时先用逆式腹呼吸,后用自然的腹呼吸,或这次用自然的腹呼吸,下次用逆式腹呼吸均可)。

呼吸时用鼻吸气,同时舌舔上颚;用口呼气,同时舌放下。

如此呼吸八、九次(一呼一吸为一次,以下同此)。

坐式八段:中国传统导引养生功法的精华,中老年人健身的明智选择

坐式八段:中国传统导引养生功法的精华,中老年人健身的明智选择

坐式八段:中国传统导引养生功法的精华,中老年人健身的明智选择八段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导引养生功法,自宋元以降,流传普遍,影响深远。

据今人研究,八段锦实际包括坐式八段锦、立式八段锦两种功法。

而坐式八段锦动作幅度不大,易学易练,不会造成运动损伤,健身效果良好,对大脑、颈、肩、腰等部位的保健效果尤为突出,非常适合长期伏案劳作的脑力工作者和中老年人习练,惜其口诀太过繁杂,冗长难记。

为方便大家的学习和练习,兹根据《导引健身法解说》(吴志超编著)等今人研究成果,对功法练习方法进行归纳梳理。

一、坐式八段锦发展历程简介最早对坐式八段锦功法进行详细描述的是成书于元朝初年的《修真十书》,共有两处:一是《杂著捷径卷之十九》载“钟离八段锦法”:“闭目冥心坐(冥心盘趺而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叉两手向项后,数九息,勿令耳闻,自此以后,出入息皆不可使耳闻)。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移两手心掩两耳,先以第二指压中指弹击脑后,左右各二十四次)。

微摆撼天柱(摇头左右顾,肩膊随动二十四,先须握固),赤龙搅水浑(赤龙者,舌也;以舌搅口齿并左右颊,待津液生而咽)。

漱津三十六(一云鼓漱),神水满口匀。

一口分三咽(所漱津液分作三口,作汩汩声而咽之),龙行虎自奔(液为龙,气为虎)。

闭气搓手热(以鼻引清气,闭之少顷,搓手令极热,鼻中徐徐乃放气出),背摩后精门(精门者,腰后外肾也。

合手心摩串,收手握固)。

尽此一口气(再闭气也),想火烧脐轮(闭口鼻之气,想用心火下烧丹田,觉热极,即用后法)。

左右辘轳转(俯首摆撼两肩三十六,想火自丹田透双关,入脑户,鼻引清气,闲步顷间),两脚放舒伸(放直两脚)。

叉手双虚托(叉手相交向上,托空三次或九次),低头攀足频(以两手向前攀脚心十二次,乃收足端坐)。

以候逆水上(候口中津液生,如未生,再用急搅取水同前法),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谓再漱三十六如前,一口分三咽,乃为九也)。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八段锦床上十段功法

八段锦床上十段功法

八段锦床上十段功法八段锦床上十段功法八段锦是流传至今的一种广为人知且行之有效的健身术,种类很多。

下面有由店铺介绍在床上的八段锦的十段功,其配合呼吸将内气运至四肢百骸,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平衡阴阳,从而使人体快速恢复健康。

第一段:每天早晨起床前及晚上临睡前,仰卧于床上,全身放松,面带微笑,双手呈抱球状,置于小腹上方,距肚腹约20厘米。

闭目,舌抵上腭,然后开始有规律的呼吸:口吐鼻吸先吐后吸,吐多吸少,吐时念,吸时静。

即先用嘴吐气一口,同时按“六字诀”(唏、呵、呼、嘘、吹、嘻)的字音进行默念,每次默念一字,共吐纳6次,从而达到祛病除邪之效。

第二段:姿势同上,按以下方法接着凝神吐纳:先吐后吸,吸多吐少,吸念吐静,口吐鼻吸。

即将身体摆正后,吐气一口,略微停一会儿,再吸气,同时默念上述六字,吐气时不念,而且吸气时要尽量缓慢,多吸一些气,如此吐纳6次。

本段具有补元气、壮肾阳之效。

第三段:第二段练完后,丹田之气已较充足,此时可借吐气时小腹凹陷之机,用意念使丹田之气转向命门,并沿督脉上至玉枕、百会诸穴。

等真气在百会(上丹田)盘旋数周之后,再随吸气小腹凸起之机,让盘旋于上丹田的真气经任脉下归丹田。

这便是“小周天”。

功至此境后,必有热气循督脉上行、有凉气循任脉下行的感觉,异常舒适。

如此行功6圈后,休息片刻,接练下一段。

第四段:接上势,将两臂伸直放于体侧,然后弯曲手指和脚趾,闭目瞑心,面带微笑。

待小腹有“气机”时,进行吐纳:吐气时,乘小腹内凹之机,意念丹田之气蹿至命门,且分成上下两路,上行一路至大椎后,再分成左右两路,分别沿双手外侧的手三阳经运至十指端;下行一路则在命门分成左右两路循足三阳经至十趾端。

此时切忌内气外放外泄,否则易伤元气。

吐气完毕,稍停,再吸气。

吸气时,小腹外凸,并意念手指之气循手三阴经上行至膻中,接着沿任脉回至小腹丹田,脚趾之气则同时循足三阴经上行回归丹田。

如此反复运功十余次,便会感觉手指、脚趾有胀热感,经络畅通。

坐式八段锦床上八段锦之十二段锦图文详解白话文教学

坐式八段锦床上八段锦之十二段锦图文详解白话文教学

坐式八段锦床上八段锦之十二段锦图文详解白话文教学精选:实用八段锦教程【连载中】十二段锦又叫作坐式八段锦、床上八段锦,以下是具体的动作详解。

第一段: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原注:盘腿而坐,紧闭两目,冥忘心中杂念。

凡坐要竖起脊柱,腰不可软懈,身不可倚靠。

握固者,握手牢固,可以闭关祛邪也。

静思者,静心思虑而存神也(图1)。

注释:第一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入静,就是要达到心无所想所思无念无想的境界,当然这只是相对的,不然则不符合辩证法了。

古人云:“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枯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

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

道家所谓不怕念起,惟怕觉迟。

至于用时戒杂,杂则分,分则牢。

惟专则虽用不劳,志定神凝固也。

”武当气功中的“五调八要”也正是对修炼者的基本要求,故其中之调身、调心应用于此,自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综上所述,只有排除杂念,方可冥心;只有冥心,方可存神,这才是十二段锦的基础,也是道家修练筑基的不二法门,学者宜勤加修炼,自可登堂入室。

具体动作:首先轻闭双目,盘腿而坐。

轻闭双目,是为了防止看到眼前的事物而扰乱心神难以入静。

若闭目时仍有杂念,可以目露一线之光,所谓目视鼻端,鼻观心,借此以集中精神,以达到排除杂念心无所想之境界。

但一般情况下,仍以轻闭双目为宜。

盘坐的方法有单盘、双盘、自然盘三种姿势,初练时,可采取自然盘,待功力稍有进境再单盘,渐至双盘,其要求各不相同。

一般情况下以单盘为宜,以右脚跟抵精门进行练习。

盘坐好后,可以将大拇指轻扣于四指中,两手握成拳状(此道家谓之握固),分别置于双膝上,静静地盘膝而坐。

握固的目的,一方面使掌心劳宫穴,气之出入不至疏泄;另一方面可使手太阴肺经与心经相接通,使心肺二脏得到较好地锻炼,此道家秘术,不传六耳矣。

盘坐时以床上为佳,不但柔软舒适,而且使杂气不易侵入人体,使海底常处温暖之中。

盘坐时脊柱要伸直,大椎穴稍前顶(此亦秘术),自然会拉起人身之龙骨,使百会穴与会阴穴成一线,便于养丹炼丹。

【蔓萝健身】床上八段锦床下六段功图解

【蔓萝健身】床上八段锦床下六段功图解

【蔓萝健身】床上八段锦床下六段功图解全套练完大概18分钟.床上八段锦准备功——深长呼吸八段锦最好坐在床上做。

先做深呼吸深呼吸之前,先要排除杂念,心静神凝,意守丹田(肚脐)。

自然的腹式呼吸9次,由鼻吸气,同时舌抵上颚;呼气时舌放下,气由口出。

呼吸九次,逐渐做到悠缓细匀,绵静深长。

呼吸时要心静神凝,耳不旁听,目不外视,心息相依,意守丹田。

呼吸几次后,口中多生津液,务要咽下,送入丹田。

静坐床头莫乱思,鼻吸口呼重九次但求姿势能舒适,盘膝与否皆相宜。

(古人规定做9次,10次之类,目的大概使人精神集中。

3-3-3,3-3-4等)第一段干沐浴浴手两手先合掌搓热,然后两手手掌和手背互相用力摩擦10次。

浴臂右手掌先紧按左手腕里面,然后用力沿臂内侧向上擦到肩膀,再翻过肩膀,由臂外侧向下擦到左手腕外面。

如此往复共擦10次。

然后换用左手如上法擦左臂。

(见上图)浴头先用两手掌心紧按前额用力向下擦到下颔,再翻向头后耳旁,轻轻擦过头顶,还到前额,这是一次,共擦10次。

其次用两手十指左右旋转着轻揉发根10次,然后用拇指从太阳穴沿耳边向头后捋,捋到耳后下凹处时其余四指即随着用力向下捋至项部,共10次。

浴眼。

先用两手拇指背分擦两眼皮各10次,然后用两手拇指分按两侧太阳穴旋转揉动10次,再向相反方向揉10次,最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摄住两眼中间部分揪10次。

浴鼻用两手拇指背在鼻骨两侧一上一下的用力擦10次,冬天或天气骤冷时可增至36次。

浴胸先用右手按在左乳部上方用力推到右大腿根处,然后左手从右乳部上方用力推到左大腿根处,如此左右手交叉进行,各推10次。

(图12/13)揉腹功先左手叉腰(拇指在前,四指在后)右手从心口窝左下方揉起,经过脐下小腹,向右擦揉,仍还原出为一次,共揉36次,然后右手叉腰,左手再揉擦36次,揉法同上,只方向相反。

浴腿用两手紧抱左腿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后擦回大腿根,如此上下来回擦10次。

擦右腿法同擦左腿,也擦10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式八段锦口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敲玉枕,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动舌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津液满口生。

一口分三咽,以意送脐轮。

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

尽此一口气,意想体氤氲。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

以候口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口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任督慢运毕,意想气氤氲。

名为八段锦,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祛病又强身。

坐式八段锦,注重柔和,练习时不可用力,动作宜柔、宜缓,呼吸匀静细长,快慢同于体操。

其坐式较多,可散坐、端坐、单盘坐、双盘坐或随意坐等,中老年人多以端坐或单盘坐易做。

1.坐式八段锦功法如下(1)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端坐或单盘坐式,两手轻握置于小腹前,全身放松,意守丹田,目微闭下视或视前方,逐步改用腹式深呼吸,松静自然坐3~5分钟。

(2)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即头):叩齿36次,舌舐上腭或搅动,候唾液充满,分3次咽下,然后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下,双臂上升,经头顶下落到枕骨处,两掌心紧贴后脑向前用力按压头和颈,随后头颈用力后仰,反复20次,俯呼仰吸,动作要慢,伴有颈椎病或肩周炎者更要慢柔。

(3)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原式不变,两手心压住两耳,五指松开,食指压在中指上,食指用力一弹,叩击在枕骨下玉枕穴处,两耳有咚咚之声,共叩24次。

(4)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津:双手经胸前下放至小腹前大腿根处,手指交叉,手心向上,低头,扭颈,向左右转后看,肩亦随头左右摇摆,各24次(天柱即颈椎)。

再闭口搅动舌,鼓漱36次,分3次咽津送丹田。

(5)背后摩精门,想火烧脐轮:双手搓热、双掌快速翻后按住后腰肾俞穴(即两侧腰眼),用力摩按36次,使腰部发热,再运胸腰部之火,下至丹田,使丹田发热。

(6)左右辘轳转,双足可舒伸:两手自腰部移至胸前,臂肘90°角,五指自然弯曲半握拳。

两腿平伸坐,膝不弯,上身左右转圈,左转36次,再右转36次,上身随摇转前俯后仰,前后幅度不宜过大。

(7)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两手指交叉,翻掌举头过顶,掌心朝天,提肛提腰用力上托9次。

稍停片刻,双手分开弯腰身前屈攀住脚趾(膝不弯曲),共12次。

再收足端坐或盘坐。

(8)神水九吞咽,发火遍烧身:再次搅舌,咽津,心想脐下丹田热,传遍全身,身体轻微摆动转动,对丹田热不可刻意追求。

2.注意事项(1)坐式八段锦,包括静坐、咽津、按摩等许多功法,对癌症患者或处于癌症康复期的患者来说,要因人制宜,不一定全套锻炼,可先选择适宜的一两项或几项做起来,运动量以不感到疲乏为度。

(2)坐式八段锦中所讲的丹田,是指下丹田,在脐下3寸关元穴处。

对丹田意守,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脐下这个部位来,这样可以人静,更有助于腹式呼吸。

对丹田热不可刻意追求,讲的是这个部位有感觉就守,没感觉就不要空守。

注意力过分集中,大脑也会因紧张产生疲劳,要“似守非守”,可守可不守。

如果有了某些感觉,内气在流动,就“意随气行”,无需再守这一固定部位。

如果出现某些幻觉、幻视、幻听、幻像,只需看作是大脑某些潜意识的反射,任其自去,则极少有“走火入魔”现象。

3.摩浴八段操摩浴八段操,其特点是以按摩干浴动作为主,循经施治,疏通气血,调理脏腑功能,适合于多种慢性病,对癌症患者无论是治疗期,或是康复期间均为适宜,可以患者自我按摩为主,当其锻炼有限制时,也可由家人施以被动摩浴。

作为坐式八段锦的补蜂锻炼法,有其实际应用骱值。

(1)摩浴双手:两手合掌,使劲干摩36次,待搓热,再互浴手背36次。

(图4-16)(2)摩浴臂肘:双手合掌搓热,左臂伸直,用右手掌沿左肩外侧向下干浴到左手背,旋入左手掌;用力向上,经肘沿臂内侧擦到肩膀,反复18次;然后换左手掌如法擦右臂肘,反复18次。

(图4-17、图4-18)(3)摩浴头顶:双手合掌搓热,手指弯曲呈梳齿状,从额头向上,经百会达后颈枕下凹陷处(风池穴),紧压头皮梳理36次。

(图4-19)(4)摩浴颜面:双手合掌搓热,左右盖满颜面,由额面向外,沿耳边向下到颏部,反复18次;然后再将双手盖满颜面,由额面向内,沿印堂及鼻部两侧,加力干浴到口角,反复18次。

(图4-20)。

(5)摩浴胸腹:双手合掌搓热,将左手掌按在左胸部上方,手指斜向右下,用力干浴推摩到右肋下,回旋经腹过脐,返至左胸部上方,反复18次;然后换右手依法行之,反复18次。

(图4-21)。

(6)摩浴腰眼:双手合掌搓热,紧按双侧腰眼,用力向下摩浴到尾闾部位,然后上搓到两臂后屈尽处,反复36次。

(图4-22)。

(7)摩浴腿膝:双手合掌搓热,分别从大腿根部,用力向下,沿内侧摩浴到膝,沿膝头向外,经大腿外侧干沐到大腿根部,反复24次。

(图4-23)。

(8)摩浴足心:双手合掌搓热,以右手握住右足背,用左手掌干沐右足心,顺时针方向36次;然后,用右手掌依同法干沐左足心36次。

(图4-24)。

摩浴八段操的注意事项与坐式八段锦基本相同,还有两点要重视,其一,由于主要是以手摩浴,因此,操练前应将手洗净,整个运作过程宜从上到下,腰腿足心序次放在最后;其二,考虑到癌症患者及中老年人,操练环境及场所的气温要适宜,以25~35°C为最好,若气温偏低,操练者也可在卧室或床上被褥里进行。

摩浴八段锦锦是用不同颜色的丝织成的丝织品。

古人把他们创造的保健动作比作美观悦目、五颜六色的锦;又因保健动作有八段,所以称之为八段锦,含有动作简练而效用显著之意。

八段锦历史悠久,分为站式八段锦和坐式八段锦。

这套八段锦属于坐式,其特点是以按摩动作为主。

基本要求(1)姿势:床上八段锦可以坐在床上做,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做,还可以卧着做,这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但无论是坐着或卧着按摩,最好裸体进行(或上体、四肢裸露进行)。

如果平时坚持锻炼,由春夏坚持练到秋冬,而且身体健康情况又好,则在寒冷时仍应坚持裸体坐着做。

这样做,不仅能收到按摩之效,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空气浴作用。

如果平时缺乏锻炼或身体健康情况不好,不能适应寒冷的刺激,则可以躺在被窝内做,不过,这时有些动作不能做,或做不好(如搓脚心、浴腿等)但这也无妨,仍可产生一定效用。

坐或卧要根据个人健康情况而定,不可勉强,否则会引起感冒等病,对身体反而不利。

卧着做时,头部功要仰卧抬着头做,搓脚心要穿好衣服坐起来做,搓腰眼则可侧卧轮流用一只手搓。

(2)意念:坐好或仰卧好以后,即排除杂念,耳不旁听,目不远视,心静神凝,意守肚脐,即只想着肚脐那个地方,别的一概不想。

肚脐位腹中部,而腹部是脏腑杂聚之所,因此意守此处,作用甚大。

(3)呼吸:姿势和意念调整好了之后,即可进行几次深长呼吸。

呼吸是用自然的腹式呼吸进行的。

腹式呼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凹下,同时胸部外鼓,这叫做逆式腹呼吸;另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凸出,同时胸部内缩,呼气时则腹部内收,这叫做自然的腹式呼吸。

这两种腹式呼吸都可用,但开始时最好用自然的腹式呼吸,因为逆式腹呼吸比较激烈。

身体好的人愿意两种混合着用也是可以的(每次练功时先用逆式腹呼吸,后用自然的腹呼吸,或这次用自然的腹呼吸,下次用逆式腹呼吸均可)。

呼吸时用鼻吸气,同时舌舔上颚;用口呼气,同时舌放下。

如此呼吸八、九次(一呼一吸为一次,以下同此)。

呼吸时,要逐渐做到悠缓细匀,绵静细长,以舒适自然,轻松愉快为度。

初练此功时,可以先呼吸三~五次,然后量力逐渐增加次数。

如愿多练,还可以每天增加三次,逐渐增加到每次练功呼吸八十几次。

但在增加次数时,必须根据个人身体健康情况,循序渐进;特别是体弱和多病的人,更应慎重,否则由于呼吸时横隔肌上下激烈起伏运动,可能伤及内脏。

呼吸时,要求室内空气新鲜。

如果室内空气不新鲜(如冬季来不及换气),则可以暂不做深呼吸,而直接做八段锦动作。

做完动作,穿衣起床后,可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补做。

深长呼吸做完以后,在做床上八段锦或床下六段功时。

呼吸始终要保持自然,不必用意指挥。

基本动作第一段:干沐浴这段功为便于掌握又分为八小段。

这段功有促进血液循环、畅通经络脉路的功效,能灵活四肢关节,助长肠胃蠕动。

做完这段功之后,全身感觉舒适,精神爽快,能收到较为显著的效果。

(1)浴手--两手合掌搓热,左手紧握住右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接着右手紧握住左手背摩擦一下,相互共摩擦十几次(一左一右为一次)(图1)。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手三阳经是从手走向头,手三阴经是从胸走向手。

手是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的起止点,所以干沐浴先从手做起。

摩擦手,能使手上气血调和,十指灵敏,有助于经络畅通,便于以后做功。

(2)浴臂--右手掌紧按左手腕里面,然后用力沿臂内侧向上擦到肩膀,由臂外侧向下擦到左手背。

如此往复共擦十几次(图2、3),然后用左手如上法擦右臂十几次(一往一复是一次)。

臂部有三个重要关节,正当经络脉路的要道,故稍有不适,就会影响全身活动。

浴臂功能促使关节灵活,防止关节发炎,并能通经活络,防止膀臂酸痛。

患寒臂痛者,可加做此功,次数可增加到几十次,甚至几百次,疗效比较显著。

但因发炎而臂部热肿痛者,不可做此功。

(3)浴头--两手掌心按住前额,稍用力向下擦到下颌,再翻向头后两耳上,轻轻擦过头顶,还到前额,这是一次,共擦十几次(图4、5)。

接着,用十指指肚或指甲均匀地轻揉整个头部的发根十到二十次。

然后用两拇指由太阳穴附近向头上部捋,捋至头顶后,即五指靠拢向下捋,捋到项部,算做一次。

这样捋十几次,有助于降低血压。

如血压过高,可加捋30-70次左右(图6、7、8)。

头为一身之主宰,依中医理论来说,是诸阳所会,百脉所通,因此要特别注意加以养护。

浴头功,可以促进诸阳上升,百脉调和,气血不衰,故久做浴头功的人至老面色仍红润,不生皱纹。

毛发的毛囊和血管末梢相连接,轻轻揉发能改善头部末梢血液循环,既能疏散血液过多的充血现象,有助于防止脑溢血,又能引血上行,克服脑贫血等症。

又由于揉发能直接活跃其生理机能,所以常揉发还有可能使发落重生。

(4)浴眼--两手轻握拳,两拇指弯曲,用拇指背分擦两上眼皮各十几次(图9),然后用两手拇指分按两侧太阳穴旋转揉动十次,再向相反方向揉动十次;最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两眉头中间部位,揪十几次,与此同时,用左手从后头发际向下捋到项部十几次,换手同上动作十几次(图10)。

按中医理论,眼的功能同五脏有关,所以有肾病的人,其瞳子多昏暗。

浴眼可使眼部气血畅通,肌肉保持丰满,到老年也不会发生眼睑下垂现象。

此外,对预防近视和远视也有一定的作用。

太阳穴附近毛细血管非常多,揉动此处可以通经活络,抵抗风寒侵袭;揉后使人感到特别舒适,有助于治疗头痛、头昏。

揪两眼中间部位,可使眼内虚火外泻,有助于防止眼疾。

(5)浴鼻--两手拇指微屈,其他回指轻握拳,用拇指背沿鼻梁骨商侧上下往返用力各擦十次(上擦到眼下部,下擦到鼻孔侧);冬天或天气骤冷时可增到三十几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