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测量方法及应用案例
机械工程案例PPT

1、塔式起重机结构强度测试
➢ 测试方案
测点布置:测点位置和测点方向是影响结构强度试验是否 可靠的两个 重要因素 ✓测点方向:找出最大应变方向 ✓测点位置: •断面正应力布点:采用角点法,在角点处沿棱线方向布 置应变片 •平面应力布点:一般应用应变花测量主应力
平面应力状态应力计算
1E1 2源自( 12 )2E
1 2
( 2
1 )
式中μ为构件材料的泊松比μ=0.3
1、塔式起重机结构强度测试
➢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计算最大应力 • 与设计比较 • 与国标比较 ➢ 结论
2、高速机车轴温测试系统
➢ 测试任务
问题描述 ✓ 机车速度提高和牵引功率增大——支承
轴承发热增多——安全不容乐观 ✓ 支承轴承:轴箱轴承、牵引电动机轴承
强度检测正、切应力测量 判断最大应力是否大于许用应力
1、塔式起重机结构强度测试
➢ 测试方案
问题最终归结于测量最危险截面的静态与动态应力应变 测量方法:应变片+电桥
静态应力测试系统框图
动态应力测试系统框图
✓ 静态测量时由于有多个测点,通常配用预调平衡箱,利用外 加电阻对电桥调平衡,以便于与应变仪连接
其他要求 • 抗干扰能力强、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 系统可靠性高 • 有完善的自检功能 • 数据自动存储和查询
2、高速机车轴温测试系统
➢ 测试方案
传感器的选择 半导体PN结温度传感器
• 测量误差大。PN结温度传感器容易老化、失效;测点到仪表 的引线较长,引线误差较大
• 连线多,环节多,结构复杂 • 需定期标定,工作量大,传感器的互换性差 • 传输弱小的模拟信号,抗干扰能力弱,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
非接触式振动测量技术在机械设备监测中的应用和数据处理方法介绍

非接触式振动测量技术在机械设备监测中的应用和数据处理方法介绍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制造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在各行各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运转和物理因素的影响,设备的振动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
振动问题可能导致设备的故障、性能下降甚至是机械事故的发生,因此,及时准确地监测和分析设备振动成为了工程师们的重要任务。
非接触式振动测量技术作为发展迅猛的领域之一,为工程师们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非接触式振动测量技术及其在机械设备监测中的应用,并介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非接触式振动测量技术概述:非接触式振动测量技术可以通过感应、光学等方式,实时地获取目标物体的振动状态。
与传统接触式测量方法相比,非接触式技术具有不损伤被测物体、易于操作等优点,因此在机械设备的振动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非接触式振动测量技术主要包括激光多普勒测量法、电容传感器测量法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等。
应用案例一: 激光多普勒测量法在风力发电设备中的应用风力发电设备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代表,在发电过程中需要应对严酷的环境和高速旋转的风机叶片。
激光多普勒测量法通过激光束的干涉效应,可以精确地测量旋转叶片的振动频率和振幅,进而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异常。
基于该测量数据,工程师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以保证风力发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应用案例二: 电容传感器测量法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汽车制造中,发动机的振动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电容传感器测量法利用电容元器件的变化来测量发动机的振动情况,通过将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关键部位,如缸体和曲轴,可以实时监测发动机的振动状态。
通过对振动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工程师可以及时发现发动机的异常振动,避免进一步的损坏。
数据处理方法介绍:非接触式振动测量技术提供了大量的振动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是实现设备监测的关键。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1. 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的方法。
MSA测量系统分析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1)

准确的测量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返工,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企业竞争力
优化测量系统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 率,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MSA测量系统分析概述
定义
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是一种用统计学方法 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的技术。
测量误差来源
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测量设备、测量环境、测量人员和测量方法等 方面。
测量系统分析目的
通过对测量系统的分析,可以评估其稳定性和准确性,进而确保产品 质量和生产过程的可控性。
MSA测量系统分析方法与步骤
方法概述
MSA测量系统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稳定 性分析、偏倚分析、线性分析、重复 性和再现性分析等。
04
应用案例一:汽车制造行业
汽车制造行业现状及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
汽车制造行业面临国内外众多竞争对手,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和生产效率以保持竞争优势。
客户需求多样化
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产品质量和性能提出更高要 求。
制造技术不断更新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汽车制造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和 更新制造技术。
质量控制挑战
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往 往难以实现全面、准确 的质量评估,需要引入 更先进的测量和分析技 术。
MSA测量系统分析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工序能力评估
通过MSA测量系统分析,可以对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各个工序进行 能力评估,确定工序的稳定性和 一致性。
误差来源识别
MSA可以帮助识别制造过程中的 误差来源,如设备误差、操作误 差、环境误差等,为改进生产过 程提供依据。
原理
通过对测量设备的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等指标进行分析,判断 测量系统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机械尺寸测量方法详解

示例
测定方法
说明
将相同高度的块规放在 水平台上, 插入針規,再 放上部品,用手指固定基 准侧,再用高度尺刻度表 測定另一面左右偏差应 在0.2以内
B A
将合适的針規放入部品 孔上,用高度尺刻度表 測定A、B位置 (尽可能贴近部品测量) A、B的偏差在0.1内
工艺条件
16
成型问题-黑点 黑纹 成型问题 黑点/黑纹 黑点
黑点/黑纹 黑点 黑纹是指在制件表面存在黑色斑点或条纹,或
是棕色条纹。
黑点/黑纹的起因 黑点 黑纹的起因 材料降解 : 塑胶过热分解将导致黑点或条纹。塑
胶如果在封闭的料筒内、螺杆表面 停 留时间过长,将导致炭化降解,故而 在注塑过程中产生黑点或条纹。 材料污染 : 塑胶中存在脏的回收料、异物、其他 颜色的材料或易于降解的低分子材 料,都可能引起上述现象。空气中的 粉尘也容易引起制件表面的黑点。
1
2.成型常见问题 成型常见问题
1)气眼 ----------------------------------------------------------16 气眼 2)黑点、黑纹------------------------------------18 黑点、黑纹 黑点 3)毛边 毛边---------------------------------------------21 毛边 4)欠注 欠注---------------------------------------------23 欠注 5)缩水 缩水---------------------------------------------25 缩水 6)熔接痕 熔接痕------------------------------------------27 熔接痕
机械制造技术使用技巧的实践案例

机械制造技术使用技巧的实践案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掌握一些使用技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产品品质。
本文将列举几个实践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使用技巧。
案例一: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数控(Numerical Control)加工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和控制技术进行加工的现代化制造技术。
它通过数字化指令控制加工设备的动作,达到自动化和高精度的加工效果。
在某机械公司,使用传统机床进行加工,产量低,工作效率不高,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
公司决定引进数控加工技术。
使用数控加工技术后,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工作失误,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掌握适应现代化制造需求的加工技术是很重要的。
案例二:精密测量技术的运用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精密测量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精密测量技术的运用十分必要。
在某汽车制造厂,他们使用传统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但是由于仪器的精确度有限,导致产品的尺寸精度无法满足要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引进了先进的三坐标测量机。
使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精密测量后,能够准确地测量产品尺寸,避免了尺寸偏差过大的问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机械制造中,合适的测量技术对于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案例三:材料选择的技巧材料的选择对于机械制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性能,在选择材料时需要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进行合理选择。
在某飞机制造厂,他们的一架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由于叶片材料的选择不当,导致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失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进行了材料的重新选择,选用了高温合金材料。
经过重新设计和材料的更换,飞机发动机叶片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机械制造中,合理选择材料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案例四: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生产的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机械测量方法

常见的机械测量方法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机械测量这个超有趣的事儿。
机械测量啊,就像是给机械这个大怪兽做个体检,要搞清楚它各个部分的尺寸、形状啥的。
这可重要啦,要是测量不准,那机械就像个生病的人,干活儿都不利索呢。
咱先说说卡尺测量吧。
卡尺这东西啊,就像一个超级精确的小夹子。
我有个朋友,他在机械加工厂上班。
有一次,他要测量一个小零件的厚度。
那小零件啊,看起来不起眼,可要求的精度特别高。
他就拿起卡尺,小心翼翼地把零件夹在卡尺的两个钳口之间。
那模样,就像捧着个宝贝似的。
卡尺的刻度很精细,就像尺子上的小格子在偷偷地说:“我能把尺寸看得一清二楚呢。
”他眼睛紧紧盯着刻度,嘴里还念叨着:“可别差了,可别差了。
”通过卡尺,就能准确地读出零件的厚度啦。
还有千分尺测量呢。
千分尺这玩意儿可神奇了,它能测量到非常小的尺寸变化。
我记得我去另一个机械车间参观的时候,有个老师傅在测量一根小轴的直径。
他把千分尺的砧座和测微螺杆轻轻抵住小轴的两边。
那千分尺啊,就像一个严谨的小卫士,不放过任何一点误差。
老师傅一边旋转着千分尺的微调旋钮,一边皱着眉头仔细看刻度。
我就好奇地问:“老师傅,这千分尺咋这么厉害呢?”老师傅笑着说:“这千分尺啊,能把误差缩小到千分之一英寸呢,就像能把一根头发丝的粗细都分得清清楚楚。
”量规测量也是常见的方法哦。
量规就像是机械零件的模板。
比如说塞规,是用来测量孔的直径的。
我在一个汽车零件制造厂里看到工人们用塞规。
一个年轻的工人拿着塞规往孔里塞,旁边的老师傅就说:“小伙子,塞规要是轻松进去,那孔就大了;要是塞不进去,那孔就小了。
要刚刚好才行呢。
”那年轻工人听了,更认真地操作起来。
还有环规呢,是用来测量轴的直径的,就像给轴套上一个合身的小圈,合不合适一眼就看出来了。
再讲讲光学测量吧。
光学测量就像是给机械零件照镜子,不过这个镜子可高级啦。
有个做精密仪器制造的朋友跟我说,他们用光学投影仪来测量零件的形状。
把零件放在投影仪下面,零件的轮廓就被放大投射在屏幕上。
机械制图--第十章 典型零件的测绘 第一节 常用测绘工具及其使用

教学方式
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
常用测量工具、零件、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投影仪
教
学
内
容
和
步
骤
教
学
内
容
和
步
骤
教
学
内
容
和
步
骤
一、常用测量工具的作用及测量方法(举例):
1.测量工具:
测量尺寸常用的工具有:直尺、内卡钳、外卡钳,测量较精密的零件需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等。
2.常用的测量方法:
(4)测量孔间距:用外卡钳测量相关尺寸,再进行计算。
(5)测量轴孔中心高:用外卡钳及直尺测量相关尺寸,再进行计算。
(6)测量斜度和锥度:用万能角度尺,先对准度数,后微调测量分值,相加后为实测的角度。
(7)测量螺纹:可用螺纹规或拓印法测量,测量螺纹要测出直径和螺距的数据。对于外螺纹,测量大径和螺距;对于内螺纹,测量小径和螺距,然后查手册取标准值。
(1)测量直线尺寸:一般可用直尺直接测量,有时也可用三角板与直尺配合使用。若要求精密度,则用游标卡尺。
(2)测量回旋体的内外径:测量外径用外卡钳,测量内径用内卡钳,测量时要将内、外卡钳上下、前后移动,量得的最大值为其内径或外径。用游标卡尺测量时的方法与内、外卡钳时相同。
(3)测量壁厚:可用外卡钳与直尺配合使用。
二、分组发放简单零件
三、学生应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四、课后练习: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
思பைடு நூலகம்题或作业
后记
授课时间
班第周星期年月日第节
授课章节
第十章 典型零件的测绘
第一节 常用测绘工具及其使用
教
学
目
三坐标形位公差测量方法

三坐标形位公差测量方法一、引言三坐标形位公差测量是一种用于确定零件形状和位置误差的高精度测量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能够保证零件在装配过程中的相互匹配和功能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三坐标形位公差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测量步骤以及应用案例。
二、基本原理三坐标形位公差测量方法基于三坐标测量技术,通过测量零件表面的三维坐标数据,分析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形位公差测量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基准框架:形位公差测量中使用的基准框架是一种具有已知几何形状和位置的参考物体。
它可以用来确定零件的基准面、基准点和基准轴,从而建立测量坐标系。
2. 坐标测量:通过三坐标测量仪器,对零件表面的关键点进行测量,获取其三维坐标数据。
这些测量数据将用于后续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分析。
3. 形状误差分析:形状误差是指零件实际形状与理论形状之间的差异。
形状误差分析主要包括曲面拟合、曲率分析、拓扑分析等方法,用于评估零件的形状误差。
4. 位置误差分析:位置误差是指零件实际位置与理论位置之间的差异。
位置误差分析主要包括偏移分析、旋转分析、平行度分析等方法,用于评估零件的位置误差。
5. 公差计算:基于形状和位置误差的分析结果,可以进行公差计算。
公差是指在一定的容差范围内,允许零件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最大值。
公差计算旨在确保零件在装配过程中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保证装配质量。
三、测量步骤三坐标形位公差测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好待测零件和基准框架,确保测量仪器的正常运行。
2. 建立测量坐标系:通过基准框架,确定零件的基准面、基准点和基准轴,建立测量坐标系。
3. 进行坐标测量:使用三坐标测量仪器,对零件的关键点进行测量,获取其三维坐标数据。
4. 形状误差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曲面拟合、曲率分析等方法,评估零件的形状误差。
5. 位置误差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偏移分析、旋转分析、平行度分析等方法,评估零件的位置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测量方法及应用案例
来源:太友科技—
一、常用量具使用:
1、游标卡尺:
1)游标卡尺的种类
2)游标卡尺的外观结构:
3)游标卡尺的工作用途:
原理:通过往复移动游标尺,从主尺与游标尺刻度读取测量面之间的距离(包括外部尺寸、内部尺寸、深度尺寸)
4)游标卡尺测量精度的应用范围:
计测器使用遵循的原则:计测器的精度比被物测的精度高5~10倍(一般情况)游标卡尺的应用举例:
5)游标卡尺刻度:
刻度原理:
当主尺(N一1)格的长度正好等于游标N格时,游标的分度值I为主尺每格的宽度与游标尺每格的宽度之差。
即I=a-b
6)游标卡尺读数:
设主尺的每格宽度为a,游尺的每格宽度为b,I为分度值,n为游标的刻线格数。
当主尺(N一1)格的长度正好等于游标N格时,游标的分度值I为主尺每格的宽度与游标尺每格的宽度之差。
即I=a-b
7)游标卡尺读数案例:
先读取通过游标尺刻度上“0”刻度线对上左边的主尺整数刻度值(即主尺刻度值);再找到游标尺和主尺刻度重合的刻度线,数刻度线左边的游标尺刻度格数,用格数乘卡尺的分度值,即为游标尺刻度值;将主尺刻度值加上游标尺刻度值,即为测量值。
8)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卡尺的检查]
①使用前,检查卡尺是否清洁,测定面和刻度之间滑动是否顺畅;
②对齐尺身和游标零位,间隙应小于0.006mm;
③本尺和游标间配合紧密但卡尺仍能顺利滑动,各测定面完好无损
[测量正误]
2、高度游标卡尺的使用
①使用前,检查卡尺是否清洁,测定面和刻度之间上下滑动是否顺畅;
②确认划线的前端是否已磨损或破损;
③放在平台上,移动游尺接触平台,检查量爪是否与平台的平面密切结合,检
查量爪下端的平面是否磨损
④用划线针测定物品高度时,用力要适当,避免用力过大损伤量爪,用力过小
未紧密接触测定面产生误差
⑤目视读取读数时,为避免产生视觉误差,视线要与读数面垂直平齐。
3、外径千分尺
1)规格及种类
①规格(外径千分尺)0~25mm 25~50mm 50~75mm 75~100mm
②种类
2)外观结构
刻度原理:
刻度:①固定套筒最小刻度间隔:1格 = 0.5mm
②微分套筒最小刻度间隔:1格 = 0.01mm
(微分套筒旋转一周,测杆轴向位移为0.5mm,即:固定套筒刻度1格)
3)读数方法
以微分套筒的基准线为基准读取左边固定套筒刻度值,再以固定套筒基准线读取微分套筒刻度线上与基准线对齐的刻度,即为微分套筒刻度值,将固定套筒刻度值与微分套筒刻度值相加,即为测量值。
4、内径千分尺
1)外观结构和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通过螺旋传动,将被测尺寸转换为丝杆的轴向位移和微分套筒的圆周位移,从固定套筒刻度和微分套筒刻度上读取测量头和测杆测量面间的距离。
2)刻度原理
刻度:①固定套筒最小刻度间隔:1格 = 0.5mm
②微分套筒最小刻度间隔:1格 = 0.005mm
(微分套筒旋转一周,测杆轴向位移为0.5mm,即:固定套筒刻度1格)
3)读数方法
以微分套筒的基准线为基准读取左边固定套筒毫米数和半毫米数,再以固定套筒基准线读取微分套筒刻度线上与基准线对齐的刻度,即为微分套筒刻度值,将固定套筒刻度值与微分套筒刻度值相加,即为测量值。
二、齿厚测量及螺纹三针测量
1、齿轮的基础知识
基本尺寸的名称和符号:
齿数:在齿轮的整个圆周上轮齿的总数称为齿数,用z表示;
齿槽宽:在齿轮上两相邻轮齿之间的空间称为齿间或齿槽,一个齿槽两侧齿廓之间的弧长称为该圆上的齿槽宽,用ek表示;
齿厚:在半径为rk的圆周上,一个轮齿两侧齿廓之间的弧长称为该圆上的齿厚,用sk表示
齿距:相邻两齿同侧两齿廓间在某一圆上的弧长,称为该圆上的齿距用p表示,p=s+e;齿轮的公法线长度:两齿之间垂直的距离,用K表示
2、齿厚测量方法
3、螺纹的基础知识
4、螺纹的中径测量
三、测量方法新应用
以前的方式需要人工去记录数据,我们都知道,人工记录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就会对工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人工去操作的话需要把一个个数据记录下来再录入到电脑上进行分析,这样的工作非常繁索,针对这样一种情况,为了提高工业测量中的测量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可以直接连接太友科技的QSmart 数据采集仪,只要把采集仪连接到百分表或千分表还有其他一些测量仪器上时,采集仪就会自动读取测量仪器上的数据,并且进行数据分析,不再需要人工去录入数据并进行繁索的数据分析。
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只要直接把目前的测量仪器表更换为数显表(连接百分表的采集仪),采集仪就可以自动读取百分表里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技术更新后的优势:
1、数采仪自动计算分析
2、采集仪自动判断结果
3、可以提高测量效率,减少由于人工测量所造成的误差
4、测量数据可以直接保存到采集仪中
5、采集仪在测量的时候可以控制电机的旋转,保证测量的准确率。
四、数据采集仪应用案例
1.连接卡尺实现高效率的移动数据采集;
应用背景:当前工厂内部品质检查的方法为测量一个数据后,由测量人员人工记录在纸张中,或者由一个人测量,另一个人进行记录的操作方式,
当需要进行分析时,由操作人员录入到电脑的EXCEL表格中;目前方
式导致的问题是效率低,数据容易记错,同时有些操作人员由于不清
楚产品的测量规格,对于产品超过规格的情况,操作人员不能及时采
取措施,而且对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时,还需要重复录入电脑中。
主要目标:实现测量的无纸化,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及提高检测的效率,在超过规格时,能够及时进行提醒;
2.在机械加工行业的应用;
应用背景:对机械加工中轴类零件的轴向及径向跳动测量,常规的手工方法费时费力,同时其准确性由于采用人工读数的方法,也容易导致一定的误
差,而采用当前较为先进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案,虽然能够满足要求,
提高效率,但由于价格高昂,一般企业难于承受,而且难于解决现场
测量的问题。
主要目标:采用较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提高测量的效率及测量的准确性。
解决方案:数据实时输入到采集仪中,并进行计算及分析
数字百分表或千分表连接到数据采集仪的接口中,测量过程中,检测数据实时传输到数据采集仪中,而后在数据采集仪中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及运算,得出所需的各项测量结果值,测量结果可直接保存在数据采集仪中。
由于数据采集仪体积小,方便小巧,对需要进行现场检测的情况,还可安装在加工现场进行在线的检测。
数据采集仪可通过WIFI无线网进行连网,将测量数据实时传输到网络数据库中进行统一的管理。
3.快速称重,解决食品加工行业的检测问题;
应用背景:食品加工行业,对产品进行重量抽检,目前采用的方式为人工检测及记录在纸张上的方式,效率低,尤其在需要进行大批量测量时,耗费
人工,效率较低,而且由于是记录在检测记录表中,需要进行数据分
析时,还需进行二次录入。
主要目标:解决产品重量检测中的效率问题,同时可导出数据到电脑中进行统计分析。
解决方案:由于数据采集仪体积较小,可方便设置在生产现场,为实现高效率的检测,在软件功能上开发了自动检测功能模块,测量人员将产品放置
在电子称上,软件将自动侦测是否要产品在检测,有产品在检测,
则自动读取稳定时的数据,然后等待操作人员操作另一个产品的重量
测量,通过软件自动测量功能,测量的速度可以加快一倍以上,同
时检测的结果自动记录在数据采集仪中。
更多内容可查看:/jian/DAQ.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