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综述

合集下载

机械振动学研究综述

机械振动学研究综述

3 振 动 危 害 的控 制
机械振动不利 的方 面可 以通过人为干预使其减小 , 而且通过人类 自身的努力甚 至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机械振动产生的危害。 当一个物体 的固有频 率与外 界对 它的作用 力的频率相差很大的时候 , 机械振动就 可以被有效的避 免或者 消除 。生活 中有很多减少机械振动 的例子 , 比 如说我们 经常去 电影 院看 电影 , 经常去礼堂或者演播室参观或参加节 目,细心 的话可 以看 到这些地方 的墙 上都有一层厚厚 的像泡沫一样 的, 他们可不仅仅是装饰 品, 更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吸收声音的频率 , 使 电影院 、 礼堂、 演播室这些地方不会轻易发生共振。 长时间从事机械操 作 的工人 , 可能要经常接触振动的工器具 , 这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 , 必 须佩戴 有衬垫 的泡沫无指手套来降低机械振动对 身体的危 害。 随着 科 学技术 的不断发展 , 减轻振动危害的方法越来越多。消声器就是一 种 人们近年发 明出来的用于消除噪音的产品 , 现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 充 斥着各种各样 的噪音 , 人们的 的喧 闹声 , 汽车 的鸣笛声 等等混合在 起严重影响着人类生活的环境 , 消声器被发明出来就是为 了消除这 些 噪音对 人类 生活的影响 。 它的原理就同无声手枪一样 ,从枪 口喷 出的高压气体具有很强 的冲击波 , 这些冲击波经过若干气室后被不断 吸收 , 当再次到达枪 口时气体所具有 的冲击波 已经很 小 , 噪声也就变
S h a n d o n g I n d u s t r i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1 4年 Fra bibliotek山东 工 业 技 术
第0 6 期
机械振动学研究综述
雒 泽文 刘小 伟 ( 东北大学 , 辽宁 沈阳 1 1 0 8 1 9 )

机械振动论文

机械振动论文

机械振动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成晓(江苏师范大学,江苏连云港 222000)摘要:本文综述了机械振动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首先分析了机械振动的危害;然后提出了控制或减小振动的主要途径;最后举例说明机械振动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机械振动;机械工程;振动筛Mechanical vib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mechanicalengineeringCheng Xiao(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Jiangsu, Lianyungang 222002)Abstract: This paper intends to elaborate the applications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irstly, the reasons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are analyzed. Secondly, the main methods to control and decrease the vibration are presented in detail. Finally, examples are present to show the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Keywords: Mechanical vibrati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oscillating screen一机械振动机械振动也简称为振动,物理学上是这样给它定义的: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的运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很多机械都是运用机械振动这一学说理论来建造出来的。

比如筛分设备、输送设备、给料设备、粉碎设备等等机械设备都是将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结果。

高考物理备考 专题16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含解析)[1](2021年最新整理)

高考物理备考 专题16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含解析)[1](2021年最新整理)

2017年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16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16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高考物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16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专题16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第一部分 名师综述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发现,试题在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考纲要求(1)知道简谐运动的概念,理解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象;知道什么是单摆,知道在摆角较小的情况下单摆的运动是简谐运动,熟记单摆的周期公式;理解受迫振动和共振的概念,掌握产生共振的条件.(2) 知道机械波的特点和分类;掌握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会分析波的图象。

3。

理解波的干涉、衍射现象和多普勒效应,掌握波的干涉和衍射的条件. 命题规律(1)考查的热点有简谐运动的特点及图象;题型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难度中等偏下,波动与振动的综合也有计算题的形式考查。

(2)考查的热点有波的图象以及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题型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难度中等偏下,波动与振动的综合也有计算题的形式考查.第二部分 知识背一背(1)简谐运动的特征 ①动力学特征:F =-kx 。

②运动学特征:x 、v 、a 均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发生周期性变化(注意v 、a 的变化趋势相反). ③能量特征: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振幅A 不变.⑤简谐运动的运动学表达式:x =A sin (ωt +φ),其中A 代表振幅,ω=2πf 表示简谐运动的快慢,(ωt +φ)代表简谐运动的相位,φ叫做初相。

关于机械系统设计的综述报告

关于机械系统设计的综述报告

关于机械系统设计的综述报告摘要:阐述了机械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机械系统设计的各个组成部分; 并对机械系统设计的五大子系统进行了说明,介绍了每个子系统的概念以及设计重点。

从总体总结了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每个环节所要完成的工作与注意部分。

最后展望未来机械系统设计将与现代设计理论方法结合展现更大的优势。

关键词:机械系统;机械系统设计;子系统1.引言机械工业历来是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

但从70年代开始,世界传统工业因不适应科技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而产生大幅度滑坡,一度曾被称之为“夕阳工业”。

而现代机械系统以传统机械工业为基础,融合控制理论、计算科学和信息技术、体现系统论、优化论、对应论、智能论、寿命论、突变论、艺术论等现代设计思想,不但能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更能解放人的一部分脑力劳动,已经成为现代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同时,也使机械工业逐渐摆脱窘境,日益显示出其新的活力。

2.机械系统设计2.1机械系统组成机械系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最基本要素,由若干机构,零件,部件组成,包括动力系统,执行机构,传动机构,支撑机构,控制机构等,用于完成指定的动作,传递功率,运动或者信息。

(1)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机及其配套装置,是机械系统工作的动力源。

动力机输出的运动通常为转动,而且转速较高。

选择动力机时,应全面考虑执行系统的运动和工作载荷、机械系统的使用环境和工况以及工作载荷的机械特性等要求,使系统既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又有较好的经济性。

(2)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把动力机的动力和运动传递给执行系统的中问装置。

如果动力机的工作性能完全符合执行系统工作的要求,传动系统也可省略,而将动力机与执行系统直接连接。

(3)执行系统执行系统包括机械的执行机构和执行构件,它是利用机械能来改变作业对象的性质、状态、形状或位置,或对作业对象进行检测、度量等,以进行生产或达到其他预定要求的装置。

执行系统通常处在机械系统的末端,直接与作业对象接触,是机械系统的主要输出系统。

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振动诊断综述 万涛

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振动诊断综述 万涛

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振动诊断综述万涛摘要:高压断路器是一种高压电力系统运行过程最为重要的开关电器,若高压断路器出现机械故障,将直接影响高压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因此,在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领域中,断路器的故障诊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机械故障在高压断路器中一直以来都是较为重要的一项问题。

通常机械故障主要包含了润滑不良、触头磨损和螺丝松动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监测断路器动作过程中的振动信号来进行故障的识别,以便于能将问题有效排除。

笔者阐述了断路器的故障机理,并对振动信号的采集以及振动信号的信息提取进行分析,对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振动诊断进行了分析,并对该领域开展研究和发展前景提出看法,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振动诊断;分析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逐渐受到了重视,并开始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

因高压断路器在电力系统中肩负着控制和保护的双重任务,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设备之一,其健康状况逐渐成为运行维护工程师关注的焦点,其运行状态和电网的稳定息息相关。

其重要作用体现在:当电力系统运行出现异常时,高压断路器能够及时断开,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但是高压断路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类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所以,对于断路器的故障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从目前常用的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系统的框架和配置入手,对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的诊断方法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并对高压断路器振动信号诊断的实例进行了简要分析,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

1.断路器结构及特点断路器一般由外壳、触头系统、灭弧系统、操作机构、脱扣器等构成。

当断路器发生短路故障时,大电流产生的磁场克服反力弹簧,脱扣器拉动操作机构动作,开关瞬时跳闸。

高压断路器的工作多为机械式的瞬时振动,断路器工作时常伴随着高速度、高强度的机械振动,发出较为明显的振动信号。

当断路器工作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问题,不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且可能导致重大事故。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课件制作综述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课件制作综述




动优秀课件评选赛项一等奖
本课件荣获第七觯蝴
高 中物理
机械振 动和机械波 课件制作综述
章子青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 区陆慕高级 中学
对 简谐 运动中每个物理量都逐 一分析,
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在 面对具体问题, 特
本 课 件 由界 面、 个 知 识 点 各
别是对这些物理量的方向变化讨论时,
作, 目了然; 一 右边窗口是 显示课 件各个 内容的区域 ; 当点击左边菜
情 况以及这种运动在 空间的传播, 这对
高 中 生是有相 当难度的。 生很容易 学 学 产生质点随波迁移的错觉 , 而由质点 从 振动推断波的传播, 波的传播推断 或由
质点运 动就产生困难。 有的学生甚至会 把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混淆起来。 波的 叠加和干涉就变得更糊涂了。
方便 观 察某 时 刻的运 动状 态 。 解决 学
生综合分 析 时对 这些物理 量的混 淆问 题。 波的 传播 设 计 成 集成 度 比较高 的 形式, 设置 两个波源 , 长、 速、 波 波 振幅、
相位 都 可以 设 置 , 以方便 地 演示 波 可
浪的形 成, 拓展 学 生的知识面 , 高物 提 理素养 。 课件 的整体是 网页, 分左 右两
网页和F i ll a 动画三部分构成。
界 面由hm网页组 成 。 要 分 tl 主 为 两个 框 架 : 边 是 Wn w X 风 左 io s P d
把它们混淆在一起。 简谐运动研究的是
单个质点的运动, 而波动要求学生理解 并想象 多个质 点同时又 不同步运 动的
图1
格的可伸缩的竖式菜单, 它提供 了 本课件各 个 内容 的链接 , 便于操

机械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综述

机械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综述

机械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综述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振动控制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在很多机械系统和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航天器,动力机械,石油化工,机床,冶金,军事等领域。

本文就机械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旨在探讨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机械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机械振动控制技术是控制工程中一个比较新兴的分支。

它的研究是基于机械系统的物理原理而进行的,并包括机械系统的振动特性,振动原理和控制原理等。

目前,机械振动控制技术已取得一定成就,在很多工业控制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主动控制策略目前,机械振动主动控制策略主要有状态反馈控制策略、力反馈控制策略和模糊控制策略。

状态反馈控制是最常用的控制策略之一,它是基于机械系统的状态参数进行反馈控制,可以较好地适应系统性能变化和系统外部干扰,但它的控制效率不一定高。

力反馈控制是利用控制系统中的力信号,可以更快地调整系统响应,但会产生较大的控制误差,而且不具有自适应能力。

模糊控制是一种新型的控制策略,它包括模糊规则控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和遗传模糊控制等,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能,但其控制精度不高。

二、机械振动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未来,机械振动控制技术将继续取得重大进展,有以下几个方向:1.系统仿真技术系统仿真是一种很重要的机械振动控制技术,它可以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有效分析和优化,有利于提高系统控制效率。

未来,系统仿真技术将继续得到发展,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控制和多项目控制,使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可靠性更高。

2.智能化控制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是最新应用的技术之一,它不仅可以自动识别系统情况,智能判断系统的状态,还能根据系统的变化作出动态调整,可以实现精确控制,提高系统效率。

另外,还可以利用专家系统辅助智能控制,提供系统操作和决策支持,实现安全可靠的控制。

三、结语机械振动控制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控制工程技术,对机械系统的性能和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机振动理论综述

随机振动理论综述

随机振动理论综述摘要:本文对随机振动理论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以及该理论在现阶段的发展做了简要的论述,还简单的说明了随机振动在抗震方面的应用。

此外,还介绍了对随机振动理论的分析和计算的方法。

最后具体的阐述了随机振动试验的类型和方法。

关键词:随机振动、抗震分析、试验1、引言随机振动是一门用概率与统计方法研究受随机载荷的机械与结构系统的稳定性、响应、识别及可靠性的技术学科。

[1]20世纪50年代的中期,为解决航空与宇航工程中所面临的激励的随机性,将统计力学、通讯噪声及湍流理论中已有的方法移植到机械振动中来,初步形成了随机振动这门学科。

[2] 1958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随机振动暑期讨论班以及该讨论班文集的出版可认为是随机振动作为一门学科诞生的标准,此后,随机振动在环境测量、数学理论、振动引起的损伤、系统的识别与诊断、试验技术以及结构在随机荷载下的响应分析与可靠性研究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随机振动理论是机械振动或结构动力学与概率论相结合的产物,而作为一种技术学科乃是由工程实践需要而产生并为工程实践服务的。

近10年来,在理论基础、分析方法、数值计算、信号分析测试技术和实验研究、载荷分析、环境减振降噪、设计优化、故障诊断、工程可靠性分析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结构工程、地震工程、海洋工程、车辆工程、包装工程、机械工程、飞行器、土木工程等方面有了广泛的应用,并与其它相关学科如非线性振动、有限元方法等相结构交叉而产生新的生长点,如非线性随机振动,随机分叉与随机浑沌,随机有限元等方面并取得长足进展,跟上了国际的发展潮流,有些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发挥了影响。

[3]近20年来,我国在随机振动领域做出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的突破性成果,包括虚拟激励法、复模态理论、FPK方程的哈密顿理论体系和非线性随机系统的密度演化理论等方面的贡献。

作为机械振动或结构动力学与概率论及其分支相结合的产物,随机振动是关于机械或结构系统对随机激励的稳定性、响应及可靠性的一整套理论的总称,是现代应用力学的一个分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综述翟 慧 强 张 金 萍 于 玲 王 丹(沈阳化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2)摘 要:机械振动测试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设计和制造高效的机械振动测试系统便成为测试技术的重要内容。

本文首先概述了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历程。

总结和分析了发展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应用理论。

根据不同原理列举了几种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类型并对不同的机械振动测试系统进行分析,探讨了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几个发展趋势和系统建设中仍然要注意的抗干扰问题和故障诊断问题。

关键词:机械振动测试系统;测试技术;抗干扰;故障诊断1 引言振动问题广泛存在于热门的生活和生产当中。

建筑物、机器等在内界或者外界的激励下就会产生振动。

而机械振动常常会破坏机械的正常工作,甚至会降低机械的使用寿命并对机器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多数的机械振动是有害的。

因而对振动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也有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

正因如此振动测试在生产和科研等多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

为了控制振动,将振动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就需要我们了解振动的特性和规律,对振动进行测试和研究。

振动测试系统应运而生。

振动测试系统有着较为长久的发展历史,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相关高科技技术的问世和发展,振动测试系统也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振动测试系统从最早的简单机械设备的应用到如今的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从刚开始的检测人员的耳朵来进行测量、判断和计算出大概的故障点的原始方法到现在的计算机控制、存储、处理数据的处理[2]。

无不体现出振动测试系统的长足发展和飞跃式的进步。

与此同时,机械振动测试在理论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656年惠更斯首次提出物理摆的理论并且创造出了单摆机械钟到现今的自动控制原理和计算机的日趋完善,人们对机械振动分析的研究已日趋成熟。

而伴随着振动测试系统的进步和日臻成熟,其在国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愈发的重要。

2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理论与组成机械振动测试就是利用现代一些测试手段,对所研究物体的机械振动进行测量,并对测得的信号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以期获得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物体的机械振动特性,从而判断物体的机械振动特性是否符合要求。

振动测试系统主要由传感器、信号调节部分、数模转换器、信号处理部分和数据记录部分、反馈部分等组成。

传感器是将被测量转换成某种电信号的部件。

是整个测试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信号调节部分是把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适合于进一步传输和处理的形式。

经过加工处理使得原始信号更加便于分析和处理。

这种信号的转换多数是电信号直接的转换。

信号处理部分是对来自信号调节环节的信号进行各种运算和分析。

这也是测试的核心意义所在,包括对时域和频域的分析,已得到各种参数。

数模转换器是采用计算机等进行测试、控制系统时进行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的环节。

测试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更加便捷易懂的将初试信号转换成某种信号进行提取分析。

因此最重要的是信号不能失真,不出现扰动。

这就对测试系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3]。

3.振动测试系统的分类近几年来,振动测试理论与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振动测试方法按其原理不同可以分为四类。

直观类、光学类、机械类和电测类。

直观法操作简便,不受各种器材的限制。

光学法它不受制于电磁场干扰、测量精度高,适用于一些质量效应及不易安装传感器的试件进行非接触性的测量。

机械法的抗干扰能力强,频率范围及动态、线性范围窄、测试时会给试件加上一定的负荷,影响测试结果。

电测发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测量方法,它主要是将被测对象的振动量转化成电量,继而用电量测试仪器进行测量。

灵敏度很高,频率范围以及动态、线性范围广,易于进行分析和远程测量,但是容易受到电磁场的干扰。

这是它最大的缺点[4]。

振动测试的方法有很多种,相应地根据不用的激振方法有不同的测试系统。

3.1阶段正弦激振测试系统阶段正弦激振主要是对被测对象的频率特性进行测试,因此在被测对象的有效的响应的频率范围内,用不同的频段的正弦激振力进行激振。

激振器经过力传感器对系统进行激振,是根据功率放大器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电信号放大后驱动激振器来实现。

加速度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分别用于测量加速度响应和力激振。

数据从测量仪器中读取,示波器用来监视信号的波形。

测出的激振力由跟踪滤波器确定与响应只与激振频率有关。

为了测量记录各频率点的响应幅值与相位,我们需要逐一改变振动频率来进行激振。

进而可得到振动系统的整个相关的相频和幅频的特性曲线[5]。

正弦激振的特点是信噪比低,激振功率大,有效的保证了测试的精度。

但是测量周期过长。

3.2随机激振测试系统随机激振测量系统是现在广泛应用的一种系统。

由信号由信号发生器产生,经过功率放大器来驱动激振器,对测试系统进行激振。

分别以力传感器和加速度计测量激振力和响应,信号经过处理后输出。

这种方法与瞬态激振不同的是在同一时间内,以随机信号对被测对象进行连续激振,以此获得较大的激振能量[5]。

这种方法抗干扰能力强,能在有噪声的情况下有效的提取有用信号。

与此同时,采用随机激振测试方法对系统进行测试时,不必中断系统的正常工作,只要是所施加的激振信号与系统正常运行中的信号或扰动信号是无关的,则系统的运行信号和扰动就不会影响测试的结果。

3.3瞬态激振测试系统瞬态激励测试系统脉冲激励是以理想的脉冲激振力对系统进行激振。

由于脉冲的整个频域频谱的范围内是恒定的,因此对应于所有频率的正弦信号同时激励。

瞬态激振方法的优点是迅速,测量周期短。

实验设备也比较简单,但由于激振能量分散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因此对于某些形态可能会存在激振能量不足,与此同时,信噪比低同时测量精度不高[5]。

4 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研究方向4.1机械振动测试系统计算机化.机械振动要求高采集速度,以及好的采集时性,应用MCS-51汇编语言编辑系统软件。

通过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调节由软件来完成的工作,从而与硬件电路相比,逻辑功能大大简化。

计算机化的机械振动试验系统与传统系统相比,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和测试系统的测试精度和测试速度的工作量,成本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多元化的处理功能,信号处理工程进行中按照数字形式,这可以预示一个更完整的分析和处理,提取所需的数据的形式[6]。

4.2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虚拟化虚拟化的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主要依据就是基于虚拟仪器利用Labview编程以达到测试和分析机械振动的目的,既可以在一些实验教学中应用也可在一些实际生产中加以实践。

虚拟仪器技术的核心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施,以实现最大限度的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灵活性和功能为目的。

虚拟振动测试系统是利用虚拟测试仪器完成机械振动信号的测量,数据分析和有效的处理。

通常以PC机作为系统硬件平台的核心。

一方面,振动信号采集部分以用单片机为核心的串口同学的数据采集卡为主。

软件部分的主要原理是将振动分析算法转换成虚拟仪器的应用程序[7]。

另一方面,Labview图形化的编程语言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工作环境[8]。

为了便于日后系统的扩充以及数据采集、信息管理、信号预处理、频域分析、时域分析等功能的扩展,采用了模块化设计[9]。

最后,为了使系统更加完善,发挥更大的功效。

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不断提高通信方面的传输速度[10]。

选择高效前沿的系统功能进行扩展。

以满足科研生产的需要[11]。

5.机械振动测试系统需要注意的问题5.1抗干扰问题使用频谱分析的方法对机械振动测试系统的各种干扰源进行有效的分析。

抗干扰措施的选择和实施要根据不同的干扰源。

要找出干扰源,首先要对测试系统所处的工作环境和测试系统的各个部分和工作工程进行分析。

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切断和消除干扰源。

其次针对不同的干扰源进行不同的抗干扰措施。

抗干扰是测试系统必须具备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到在抗干扰的过程中不是措施越多越好,因为在进行抗干扰的同时对被测信号也有影响[12]。

5.2故障诊断问题想要获取有效的振动数据,振动测试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先决条件。

测试系统发生故障后,数据的有效性就会降低,甚至是失效,从而影响结果的分析和处理。

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我们就要保证测试系统的故障诊断的有效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高度集成化市测试系统的前段采集和后端处理的发展趋势,这就导致测试系统的故障越来越难以发现,故障诊断的难度也就大大的提高了[17]。

目前比较流行的诊断方法有神经网络、故障字典法、支持向量机[18]等。

神经网络法的基本原理是模仿人类思维方式,因此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和自学习的能力,以此同时具有很强的容错能力。

但是却缺少重组的样本数据和解释能力。

因此在处理复杂的问题时稍显不足[15]。

故障字典法就是事先预存入已经获得的测试值,再将实际测试的值输入字典中,若能查到相关数据就表明可获得故障原因。

它的优点是只需要进行单次运算,使用灵活。

但是由于难以获得所有的故障经验,就会出现获得测试值却在字典中找不到对应的值,从而无法获得故障原因[15]支持向量机法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理论。

通过对样本的分析从而获得故障类型。

它的优点在于应用范围广,理论基础较为坚实。

但是不足之处就是样本数不足,对于大样本的分类效果差[16]。

对测试系统中发生的系统故障,需从结果数据中发现存在的测试故障,通过详细的分析,来确定故障性质,从而找到排除故障的方法。

6.结束语我国在机械振动测试系统方面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和国际上的先进技术之间仍有很大的差距。

在系统中的各个环节不论是测试精度还是设备功能都有着不小的距离。

而机械振动测试在我国的各个行业部门已经开始显现出愈发重要的作用,因此亟需先进的理论和创新。

目前我国的机械振动测试系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仍需要发展和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为我国的工业生产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1](美)饶 著 李欣业,张明路 译.机械振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师汉民,黄其柏.机械振动系统[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3]石来德,卞永明.机械量测与分析[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4]张义民,李鹤.机械振动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4-137.[5]李有堂。

机械振动理论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2012:303-307.[6]丛智,战同令.机械振动测试微机化的研究[C].试验技术与试验.1994年第34卷第2、3期.[7]林颖,常永贵,李文举等.基于虚拟仪器的振动测试系统设计[C].机床与液压,2008(3):131~134.[8]赵荣珍,叶鑫.基于LabVIEW的机械振动测试系统设计与远程发布方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8.[9]安军,唐东炜,林云峰,黄光淮.基于虚拟仪器的旋转机械振动测试系统[C].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2)21-31.[10]DALLAS Semiconductor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Data Book.[11]余愚,朱岩.基于LabVIEW的振动测试系统设计[D].硕士学位论文,2009.[12]郭俊杰.机械振动测试系统中的抗干扰问题[C].现代机械.2007(4):19-20.[13]黄斌根,虞汉文,万宇.振动测试系统的故障诊断[C].直升机技术.2006(1):29-31.[14]The Special Fomnal of the Flight Test Data Eurocopter document.[15]张凤元,焦金辉.电台自动测试系统软件实现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2.[16]柳亦兵,魏于凡.支持向量机在只能故障诊断装的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2007.[17]宋冬冬,马玉泉,林红举.基于GA-SVM的多总线自动化测试系统故障诊断优化研究[C].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3年第27卷(2):162-166.[18]SUN B J,QIN H L, SHEN S T.An automatic design technique for hardware system of A TS[C].SystemsReadiness Technology Conference,IEEE,Anaheim,CA,2006:64-67.作者简介翟慧强,男,沈阳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信号分析.辽宁省、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1号街(沈阳化工大学).110142.139********.zhqdat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