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秋天

合集下载

14《秋天》

14《秋天》

《秋天》(何其芳)教学简案港青学校执教者:郭碧宣[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并熟练背诵。

2.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诵读,让学生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用心去体会诗中的美景,并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节奏把这种意蕴表现出来。

2、品味诗中一些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思。

教学过程:一、引秋请同学们说出描写秋天的诗句?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杜甫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著名女革命家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不过,也有一些喜秋颂秋的诗章,如刘禹锡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同学们知道哪些写秋的诗歌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何其芳的《秋天》,到底是悲秋呢,还是喜秋?(板书课题)二、预习检查1、文学常识检测;2、听写,订正字词:丁丁()肥硕()栖()息青鳊()鱼乌桕()叶归泊()寥()阔枯涸()梦meì()清liè()三、诵秋1、学生自由读诗。

(请同学读,教师纠正错误。

)2、看视频,听录音。

3、自由朗读,读出节奏(根据音节或意义给诗句划分节奏);4、研读,读出感情(小组讨论并比赛朗读)。

四、品秋让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1.按诗歌小节给画面加小标题。

2.展开课堂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3.经过讨论,形成共识。

(配上图画)①农家丰收图②霜晨归渔图③少女思恋图5、品味词句:先请几位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抛出问题(用课件演示):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通过赏析,来加深对语言的感受。

领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五、绘秋及布置作业:(一)、积累与运用1、收集写“秋”的诗句,写于摘抄本。

2.请同学们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者画一幅画。

3.请同学们读出自己收集的或写的诗,更希望展示自己的画。

七级语文上册 第14课《秋天》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通用)

七级语文上册 第14课《秋天》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通用)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5:49:40 AM
听听其它描写秋天的优美文字
1、感受秋天 2、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3、秋风 4、故都的秋-郁达夫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5:49:40 AM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1年5月11日星期二2021/5/112021/5/112021/5/11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2021年5月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 • •
感 谢 您 的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2021/5/112021/5/11May 莫过于提升自我。。2021年5月2021/5/112021/5/11p2u0ru2s1. N/5u/ll1a1ia5c/u1lis1/te2m0p2o1r felis ut cursus.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112021/5/11May 11, 2021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秋天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秋天
鼓励学生用文字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自然景色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 水平。
通过组织户外活动或野外考察等实践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加深对 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当代社会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 台,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提高公 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
国际交流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 流与合作,展示和传播本民族的 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化多 样性的发展。
01
教育引导
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途径 ,向青少年传授传统文化知识, 引导他们了解和热爱本民族的文 化传统。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秋 天
目录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归纳与拓展延伸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秋天观念异同探讨 • 思考与练习题目设计 • 课外阅读推荐及引导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作家何其芳生平与成就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四川万 县人,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秋天给你带来了哪些特别的体 验和感受?比如看到落叶纷飞
、感受到凉爽的秋风等。
你认为秋天适合进行哪些活动 ?比如秋游、赏红叶等。
你有没有一些关于秋天的特别 记忆或经历?愿意和大家分享
吗?
06
课外阅读推荐及引导
推荐阅读何其芳其他作品,如《预言》等。
《预言》
何其芳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 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 了作者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02
03
文化活动
举办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 如诗词朗诵、书法比赛、传统节 日庆典等,让更多人亲身参与和 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秋天》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秋天》PPT课件

问:那么是谁在问“牛背上的笛声何处了”? 答:是牧羊女。牧羊女在想念着放牛郎。 那如梦般的秋景,引发牧羊女渴盼着也收 获一份如痴如醉的爱情。所以说“秋天梦 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句像一个特定镜 头,放大地描写牧羊女的眼睛。此时牧羊 女怀念牛背上的笛声,其实是怀念心中的 恋人。这是一种初恋的感觉,像做梦一样, 从她清澈的眼神中表现出来。诗人准确无 误地抓住对眼神的细节描写,用一个“梦 寐”来表达,非常典雅而有趣。(红色练 二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秋天》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张同平
欣赏下面组图,说说图片展示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秋 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现代诗人何 其芳的笔下的现代诗歌《秋 天》,去听听诗人的深情絮语。 去感受“秋”的诗韵。
学习目标 1. 有节奏地朗读全诗,在把握感 情基调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重 点,涉及练习三) 2. 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赏析诗歌 中所描绘的秋景图。(重点,涉及 练习一) 3.品味“陌生化”诗歌语言,体会 诗歌的意境。(难点,涉及练习二)
8. 蟋蟀xī shuà:蟋蟀科的跳跃昆虫的通 称,以雄性摩擦前翅的特化部分发出唧唧 声而著称。触角较身躯为长 9.寥廓liáokuò:高远空旷。 10.清冽qīngliâ:水清。 11.梦寐mângmâi:睡梦。梦中。 12.归泊guī bó:回归的小船。 13.枯涸kūhã∶干涸,没有水了。 14.鳊biān鱼:淡水鱼的一种,身体侧扁, 头小而尖,鳞较细。 15.乌桕jiù :也叫桕树。
细品秋景诗情画意
品读第一 节诗,说 说这节诗 描绘了一 幅怎样的 秋景图?
第一幅是“农家丰收图” 析:“饱食过稻香”“肥硕的瓜果”等词 语写出了农家的丰收之景,农民的丰收之 乐。其中“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这句 中“饱食”用得怎样好? 写出农家的劳动状态,由繁忙转向闲 适。其中“饱食”拟人修辞用得好,仿佛 镰刀有生命能吃食,与“稻香”结合起来, 含有农家曾用镰刀紧张繁忙地劳作且喜获 丰收的意思。 练二1,练二涉及“陌生化”概 念,后面品读语言会详细介绍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4《秋天》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4《秋天》教学课件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作业布置:
• 课后收集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名句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8日星期五2022/4/82022/4/82022/4/8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82022/4/82022/4/84/8/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82022/4/8April 8,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梦寐中的牧羊女
美句赏析:
• 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然后在小组内 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从内容 与修辞等方面分析),同时做上批注。
课堂小结:
• 《秋天》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 秋景图。诗中各幅小画面,以及画面 的各个意象和谐统一,这种氛围所赖 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柔的特点无 一不达到极致。诗不长,只有三节, 每一节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构成一幅画面,将幽谷、 农舍、渔舟、牧羊女……诸多景致皆 收于笔下
• 1、因为露珠、冷舞、白霜,表明了秋 天的天气特征;稻香,镰刀体现了农 家特色;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 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这些都暗 示了是在秋天。
• 2、由远及近的顺序。
• 3、抒发了热爱秋天、赞美秋天和热爱 生活的感情。
伐木声出幽谷
震落满披着的露珠
饱食稻香的镰刀
撒下圆圆的网
溪水枯涸石更冽
14* 秋 天
作者介绍
•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 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 个守旧的大家庭。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 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 《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 文艺金奖。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着的探 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 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 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 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 课件 第14课《秋天》(共52张PPT)(共52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 课件 第14课《秋天》(共52张PPT)(共52张PPT)
寥阔

栖息
shuò jiù
肥硕 乌桕

liè
枯涸 清洌
biān

mèi
梦寐

归泊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a.这是一幅 乡村 秋景图? b.诗中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绘秋天?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找出文中具有秋天时令特征的景物
露珠
冷雾
白霜
找出文中具有乡村特色的词句
秋天
你心目中的秋天是怎样的? 用什么词语来概括?
• 果实成熟 • 秋天是金黄色的 • 丰收 • 收获的喜悦 • 天高云淡、水落石出、高远宁静 • 大雁南归 • 夜长昼短……
寻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 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秋•
——李煜
叶 •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辛弃疾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 发现美的眼睛。
用心观察身边的景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520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课堂小结: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 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 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 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 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14《秋天》PPT课件

14《秋天》PPT课件
Questions And Answers
21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 品味诗歌意味隽永的语言美和明朗纯净的诗
意。 3.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
鉴赏诗歌的能力。
14
一、朗读诗歌
1.听课文朗读,学生勾画字词并感知语言节奏。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诵读提示:诗歌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
秋天
1
何其芳 (1912—1977),诗人,文学 评论家。四川万县人。北京大学毕业。 1938年夏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
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小资产 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较多 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留下寂寞 和忧郁。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 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 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 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 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 华丽的特色。
22
16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明确:由远及近。 4.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热爱秋天、赞美秋天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17
三、想象画面
想象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 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语文七年级上册14课的笔记

语文七年级上册14课的笔记

语文七年级上册14课的笔记《秋天》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以下是对本课的知识点归纳和总结的笔记: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著有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等。

二、词语积累读音、字形辨识肥硕(shuò) 栖息(qī) 鳊鱼(biān) 乌桕(jiù) 寥廓(liáo kuò) 枯涸(hé) 清洌(liè) 梦寐(mèi)词语识记丁丁:zhēng zhēng(拟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幽谷:yōu gǔ(幽深的山谷) 肥硕:féi shuò(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栖息:qī xī(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归泊:guī bó(船返回,停船靠岸,泊位) 寥阔:liáo kuò(高远空旷,也作“寥廓”)枯涸:kū hé(干涸,没有水了) 清洌:qīng liè(水清,也作“清冽”) 梦寐:mèng mèi(睡梦)三、课文内容理解概括文章三幅画面的内容。

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找出显示顺序的词语。

按时间顺序写的。

显示顺序的词语有:秋天、清晨、夜晚。

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肥硕”逼真地写出了瓜果的形态;“栖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秋天赋予了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秋天在农家的情形,形象地概括了秋天农家的特点。

(2)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这些描写又都水到渠成地突出了秋天“淡泊”“清静”的氛围,勾画了村野牧归女天真烂漫也含蓄羞涩的形象,使秋天更富有诗意和情趣,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同时,这些生动的画面又共同构成了一幅秋天的美丽画卷,使人不由对秋天产生无限热爱与怀念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 秋
小组讨论: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 物? 2、诗歌刻画了几幅生 动鲜明的画面?请试 为它们各拟一个小标 题。 3、通过这些画面的描 绘,抒发了诗人怎样 的感情?
பைடு நூலகம் 品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作业超市
1,课外,请收集跟秋天有关的诗句, 并写在摘抄本上。
2,请试着写一首春天的小诗,并与同 学分享。
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 园集》出版,他的散文《画梦 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肥硕(shuò )
丁丁( zhēng) 寥( liáo)阔
枯涸( hé
清洌( liè


青鳊( biān )鱼
梦寐(mèi )
背篓( lǒu )
乌桕( jiù )
栖( qī )息
1、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肥硕 ) 2、休息、停留(多指鸟类)(栖息 ) 3、高远空阔( 寥阔 ) 4、干涸,没有水了(枯涸 ) 5、水清(清冽) 6、睡梦( 梦寐)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根据自己的感悟 ,仿写一小段有关 秋天的小文章。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 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 了枫树,红红的叶子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 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 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 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读 秋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 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秋 天
临朐外国语学校 王雪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 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 言;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
3、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的情感。
作者简介 何其芳
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
家。1936年,他与卞(bià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