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mark学习教程_7第七章 层位与断层数据的输出
landmark初级教程

3)加载测井数据 在CurveFormat Edit:井名.all Format Save(Need) 曲线加载主窗口下:File Scan 4)查看加载的测井曲线:Data Management Curve Viewer: Well Curve Viewer 弹出Well
Well Curve Viewer: File Read All Wells:T902或T903A Curve Names:GR,AC Curve 将出现井的GR曲线。
Well Curve Viewer: File Read All Wells:T902或T903A Curve Names:GR,AC Curve 将出现井的GR曲线。
2、分层数据的加载 、 思路:分层数据的加载思路和井位数据加载的思路非常相似,重点在于格 式数据的编辑。 1)、分层数据的编辑 分层数据的格式分为三列:井名,层名,层深。 (1)、编辑格式文件 OW Data Import ASCII Loader Input Data File: /export/home/lmkusr**/well_pick.txt ASCII Loader: Edit Format弹出窗口ASCII Format Edit: Format new弹出对话框 Data File Selection:/export/home/lmkusr**/well_pick.txt Format File Selection:/export/home/lmkusr**/wzz.wdl, 然后OK 弹出Data Previewer 在ASCII Format Edit:wzz.wdl Data Categories:Options Data Items:Line Per Record Source:constant Value:1 Add 在Data Categories:Well Header
Landmark手册(精简版)

LANDMARK手册(精编版)第一章建立ORACLE数据库4第二章数据加载6一、加载井数据 (6)1、井位的加载 (6)(1)编辑井位文件:well.dat (6)(2)编辑格式文件 (7)(3)加载井位数据 (9)2、测井曲线的加载 (9)(1)编辑测井曲线数据文件:t163.dat (10)(2)编辑格式文件 (10)(3)加载测井数据 (14)(4)查看加载的测井曲线 (16)3、分层数据的加载 (17)(1)分层数据的编辑 (17)(2)编辑格式文件 (18)(3)加载分层数据 (21)第三章地震工区的建立23一、建立3D S URVEY (23)二建立地震工区 (25)三加载地震数据 (26)第四章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291、S YNTOOL的启动 (29)2、井曲线的选择 (30)3、合成纪录的生成 (31)4、合成记录的编辑 (33)5、合成纪录的存储 (38)第五章相干体的制作40一、地震数据的输入 (40)二、相干体的输出和生成 (41)三、显示相干切片 (43)四、相干体切片上的断层解释 (47)第六章层位解释48一、建立连井剖面 (48)二、追踪地层 (50)第七章层位与断层数据的输出53一、层位数据的输出 (53)二、断层数据的输出 (55)第八章属性提取57一、选择地震数据体 (57)二、属性选择 (58)三、显示、编辑属性 (59)第九章时深转换 61一、建立速度模型 (61)二、时深转换 (62)第十章ZMAPPLUS 地质绘图模块65(一)、做图前的准备工作 (66)(二)、用ASCII码磁盘文件绘制平面图 (69)1、输入并格式化ASCII码文件 (70)2、计算网格 (76)3、绘制等值线图 (78)第十一章边缘检测与倾角显示82第十二章层位计算 85第一章建立oracle数据库思路:oracle数据库的建立是为了在硬盘中开辟空间,为加suvery、断层、井数据提供基础。
LandMark软件常规解释流程培训讲义资料

LandMark软件常规解释流程培训资料二00五年六月目录一、数据加载(一)启动LandMark (1)(二)建立投影系统 (1)(三)建立OpenWorks数据库 (1)(四)加载钻井数据 (2)二、制作合成地震记录(一)准备工作 (5)(二)启动SynTool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5)(三)合成地震记录的存储 (7)(四)合成地震记录的输出 (8)三、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一)启动SeisWoks (9)(二)三维地震工区中常见的文件类型 (9)(三)显示工区底图 (10)(四)显示地震剖面 (10)(五)解释层位和断层 (10)(六)制作等值线,生成绘图文件(*.cgm)并出图 (11)(七)层位管理 (11)四、时深转换(一)建立速度模型…………………………………………………………13(二)时深(或深时)转换 (15)(三)速度模型的输出及其应用……………………………………………18(四)基准面…………………………………………………………………20五、构造成图(一)作图前的准备工作 (22)(二)用ASCII数据绘制等值线平面图 (23)(三)用SeisWorks解释数据绘制等值线平面图 (24)(四)绘制地理底图 (25)(五)生成比例绘图文件并出图 (28)六、UNIX常用命令介绍(一)目录管理命令 (29)(二)文件管理命令 (29)(三)打印命令 (31)(四)网络操作 (31)(五)其他常用命令 (31)(六)vi编辑命令 (32)应用LandMark软件进行常规地震资料解释OpenWorks是LandMark所有软件模块的一体化工作平台。
在此环境平台下,地球科学应用人员可以直接综合应用各种软件模块,解决各种地学问题。
在LandMark软件中进行地震资料解释的常规流程如下:●数据加载●制作合成地震记录●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时深转换●构造成图一、数据加载(一)启动LandMark进入LandMark用户后即刻出现OpenWorks工作平台,LandMark软件各种功能的模块(SynTool、SeisWorks、TDQ、ZmapPlus、PostStack/PAL。
landmark-初级教程

数据加载 井列表创建
数据资料加载
Well header (井名,x , y,完钻井深) Test(试井资料)
选择需要建 list 的井名
输入list表 名
Landmark工作流程
• 对一个新区来说,刚装完landmark软件,首先需要建立坐 标参考系统,即建立project大工区范围。比如整个新疆 project的范围; • 建立seismic project工区范围及seismic工区网格; • 加载地震数据,形成3dv数据体; • 井基础数据加载,包括井位坐标数据、曲线加载等;
把鼠标放到合适的位置点击得到下图
选3dv文件 选3d工区
选过井line号
给过井cdp号两侧范围 一般两侧分别为10道
加好的地震剖面
加载合成记录
加地质分层
选择要加的地质分层,点击Add,然后按Apply. 注:地质分层必须在stratawork里建好
子波提取
提取子波方法一
提取子波方法二
• 加载地震数据,形成3dv数据体; • 井基础数据加载,包括井位坐标数据、曲线加载等; • 对新区来说,最好作合成记录,建立时深关系,为地震层位 的时深转换作准备;地震剖面解释和成图。 • 属性提取、储层预测、相干分析等 • 注意:大工区范围在一套软件上只需建立一次,以后在该机 器上就不用建了,只需建立seismic project工区即可。
Landmark工作流程
• 对一个新区来说,刚装完landmark软件,首先需要建立 坐标参考系统,即建立project大工区范围。比如整个新 疆project或准格尔project的范围;
landmark命令大全

"Stratamodel" "StratWorks"
"Tuning Cube" "Volume Recon" "Tuning Mapper"
SynTool.sh TDQ WellborePlanner
"SynTool" "TDQ" "Wellbore Planner"
ZMAPPlus(通常设成别名 "Z-MAP Plus / PowerView" zmap)
su – oracle dbshut lsnrctl start lsnrctl stop startow
$OWHOME/install/owsetup -o $OWHOME sysdef -h hostid
查看主机ID(Unix) 查看主机ID(Linux)(注:清理地震工区目录垃圾时使 用)
LandMark2003命令一览表(山定子 补充整理)
工区(Project) crtprj admprj owpjc owps pdt xcrsedit dsrc msm $OWHOME/conf/dir.dat 创建工区(Project Create) 工区管理(Project Admin) 工区切换(Project Change) 工区状态(Project Status) 工区数据传送(Project Data Transfer) 地图投影编辑器(Map Projection Editor) 解释员(Interpreters) 测量系统管理器(Measurement System Manager) 地震工区目录定义文件
$OWHOME/bin/owrestore 工区名 <OWSYSSID> <size in MB> 备份文件 名.dmp % setenv OW_ALLOW_IMPORT_ERRORS yes % admprj(在同一窗口输入) $OWHOME/bin/owdelete 井工区名
landmark经验谈

充分利用LandMark 软件的一体化优势SeisWorks 中解释的层位和断层可以在StratWorks进行显示, 然后你以此为基础进行地质解释.以层位为例,步骤如下:1. 将解释的层位通过作图的办法来求取网格数据, 可在SeisWorks中的Map it 完成, 也可以在ZMAP中通过point gridding plus 求得网格数据.2. 将此网格数据写入数据库, 从SeisWorks中MAP VIEW-mapping file write to database.3. 如果在ZMAP中,你可以直接将网格数据写入数据库中:或用file—copy, 将MFD 中的网格写入数据库。
注意确保是StratWorks要用的同一个OW project.4. 将此数据文件进行时深转化,用TDQ或depth-team,因为StratWorks 中显示的是深度域的数据。
而且它是以海拔0为基准面的,如果你是用其他数据进行的时深转化,而不是用T0网格数据,那末,切记要将你的数据转化为以海拔0为基准面的数据,即你将调用的层位数据应是负数。
再者,该层位网格数据必须在数据库中。
5. 在StratWorks中cross-section - overlay –surface grid intersections下选择相应的数据文件,OK。
6. 与此同时,你还激活该属性所属的SURFACE:cross-section-file—setup—surface active list.7. display cross-secion ,这是你就能看到在SeisWorks中解释的层位。
8. 那末以下你就可以根据地震解释的构造层位指导你的地质解释了。
9.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地质解释的结果放在surface grid segments选项里。
关于DepthTeam-Express它的最大优点是它建立速度模型时能够根据构造层进行插值,而且可以逐级标定,直到与地质分层相匹配,那末,用这样的速度模型进行时深转化时,最终的构造层与井点处的分层数据应该是完全吻合的,从而可以省掉许多后期作图时繁琐的校正工作。
2019年landmark培训操作手册(详解版)

Landmark软件培训手册目录一、数据加载(GeoDataLoading) (3)1、建立投影系统 (6)2、建立OpenWorks数据库 (6)3、加载钻井平面位置和地质分层(pick) (6)4、加载钻井垂直位置、时深表、测井曲线和合成地震记录 (9)二、常规解释流程(SeisWorks、TDQ、ZmapPlus) (15)1、SeisWorks解释模块的功能 (16)(1)、三维震工区中常见的文件类型 (16)(2)、用HrzUtil对层位进行管理 (17)2、TDQ时深转换模块 (18)(1)、建速度模型 (18)①、用OpenWorks的时深表做速度模型 (18)②、用速度函数做速度模型 (19)③、用数学方程计算ACSII速度函数文件 (21)(2)、时深(深时)转换 (22)(3)、速度模型的输出及其应用 (28)(4)、基准面的类型 (29)(5)、如何调整不同的基准面 (30)3 、ZmapPlus地质绘图模块 (30)(1)、做图前的准备工作 (32)(2)、用ASCII磁盘文件绘制平面图 (32)(3)、用SeisWorks解释数据绘制平面图................................. (33)(4)、网格运算 (37)(5)、井点处深度校正 (37)三、合成记录制作(Syntool) (37)1 、准备工作 (37)2 、启动Syntool (37)3 、基准面信息 (38)4 、子波提取 (39)5 、应用Checkshot (41)6 、合成地震记录的存储 (44)7 、SeisWelll (45)一、数据加载(GeoDataLoading)(一)、建立投影系统下面以建立TM投影系统为例:图(1-4-4e)(二)、建立OpenWorks数据库(三)、加载钻井平面位置和地质分层(Pick)加载的钻井数据类型:钻井平面位置、地质分层、时深表、井轨迹、测井曲线、合成地震记录等。
landmark分频处理工作流程

• 二、Animation(制作)
• 通过启动制作调谐体,观察并最终决定带宽;也就决定这相干的地质信息能否被观 测到。
• 三、Selection(选择)
• 选择一对相对独立的频率体成像显示当前的目的层地质地形。
• 如果在这个流程中没有相干的地质信息被观测到,那么接着,SpecDecomp工具就 不能被用来加深你对目的层层位的解释/理解。如果这个流程KO了,你就能够最优化你 的调谐参数,作进一步的详细分析。
• 6.设置基准时间为1025ms。 • 7.选择最大时窗长度,使用MB3 在时窗长度输入栏中。 •注意你可以使用MB3在输入各项,可以得到可用输入值的列表。 • 8.最大频率改为250. • 9.将余弦梯度给定为20%。
• 10.为Workflow_2_1设置数据体前缀. • 11.选择Output Horizons... • 12.选择Autocreate (自动生成) 如下层位。
•7.默认其他参数并选择需计算数据体。
•计算会给予你5分多钟的休 息时间,具体在于你机器的 性能。如果你的机器不是那 么快,你可以去小憩一会。
•计算每道DFT
•8.确定计算完成
•过滤、标准、归 类频率切片
•制作:
• 现在你预备去启动地 震波剖面,选择一些分立的 频率对目的层段地质地形成 像。
•2.打开SD_wf_1-0-1.t.w3s 时域。
•凭直觉你能看到已调谐地层的 高振幅部分,得注意在此图上 色标是反转的。
•是不是FirstPeak_Frep 层看 来就像是沿着首峰的轨迹而来 的?移动光标沿着并观看显示 图底部振幅值的输出,你会看 到一些振幅的峰值在计算出的 FirstPeak_Frep 层之上。
• 在具体处理之前,你需作到所选择的层必须经过内插而且要贯穿所有断层。频谱分 析通常能使断层更加明了,这使你能重新去认识这些断层,在频谱成像上。如果你的层 位具有相对高的信噪比和稳定的地震波同相轴, 还得考虑对数据作剩余静校正。 这一步 将清除许多由于工作站上自动追踪的同相轴所引起的跳跃现象。你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圆 滑地层来处理。频谱分析前的这步会敏锐地提高成像质量。这种提高能使你恰好得到地 质信息的一个重要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出层位输入输出窗口
在工区列表中选择相应的工区。(图2)
图2
OK后,从File中选择Export Horizon to Seismic—
弹出输出数据的编辑窗口。如图3
1在格式文件列表中选择格式文件。(步骤A)
2键入输出文件的路径名称。(步骤B)
3选择所要输出的层位数据的名称。(步骤C)
――Apply――OK。
第
在解释任务完成之后,需将解释的层位与断层及测线数据输出,以便加载其他软件使用。
一、层位数据的输出
Command Menu――Data――Management――Seismic Project Manager。
弹出Seismic Project Manager窗口,
Horizon――Horizon Import/Export(Hie)。(图1)
注:在Export Options中可进行输出断层的选择,是全选还是安不同分类进行选择。
――Apply――OK。
完成
完成。
图3
注意:测线数据也是从图3窗口输出。在output file中输入line.dat。单击survey——Parameters
弹出下图。将输出线的间隔设为合适的数字(如50),ok。同样的道理输出trace.dat,输出trace的间隔设为合适的数输出基本一致。
Seismic Project Manager窗口――Faults――Faults Import/Export
在输入输出窗口中选择工区OK后,
从File中选择Export Horizon to Seismic—
弹出输出数据的编辑窗口。(如图4 A所示)
步骤1选择输出文件的路径,键入名称。
步骤2在格式文件列表中选择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