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反馈的产生及其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声反馈及消除方法

声反馈及消除方法

声反馈及消除方法声音反馈是指在音响系统中,扬声器的输出声音通过麦克风再次输入到扬声器中,形成闭环回音回路,并产生明显的嗡嗡声或尖锐的啸叫声。

这种声音反馈会干扰音乐或对话的正常播放,给用户带来不便。

常见的声音反馈的原因有:声音信号被反馈回麦克风,扬声器的音量过大,麦克风和扬声器之间的距离过近等。

为了有效消除声音反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调整音量:声音反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扬声器音量设置过高。

降低扬声器音量可以减少反馈的可能性。

此外,也要确保麦克风音量不会过高,以避免过多的声音被反馈。

2.改变麦克风和扬声器的位置:麦克风和扬声器之间的距离越近,声音反馈的可能性就越大。

合理调整麦克风和扬声器的位置,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减少声音反馈发生的可能性。

3.使用消声器:消声器是一种用于减少声音反馈的装置。

它可以吸收周围的声音,减少声音的反馈。

在安装扬声器或麦克风时,可以考虑使用消声器来减少声音反馈。

4.使用数字反馈抑制器:数字反馈抑制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和抑制声音反馈的设备。

它可以实时监测声音输出和输入,并通过自动降低特定频率下的音量来消除声音反馈。

使用数字反馈抑制器可以有效地减少声音反馈的发生。

5.调整音频增益:通过调整音频增益,可以控制音频信号的增加或减少。

在音响系统中,适当调整音频增益可以减少声音反馈的可能性。

6.使用音频滤波器:音频滤波器可以过滤掉特定频率上的声音,以减少声音反馈的发生。

通过添加合适的音频滤波器,可以屏蔽掉扬声器输出的声音信号,减少声音反馈。

7.使用耳机或耳麦: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耳机或耳麦来消除声音反馈。

因为耳机或耳麦只向个人发送音频信号,而不会经过麦克风再次输入到扬声器,所以可以有效地消除声音反馈。

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行,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音响系统。

对于音响系统中出现的任何故障或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

通过以上方法进行调整和消除声音反馈,可以提高音响系统的音质和使用效果,给用户带来良好的音乐和对话体验。

声反馈的原理及产生原因分析

声反馈的原理及产生原因分析

声反馈的原理及产生原因分析
 声反馈的原理
 扩声系统中影响音质的最重要因素是声反馈,亦称声回授,对它的抑制是设计和使用扩声系统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

使用扩声系统时,会突然听到一
些颤抖声或连续的啸叫声。

这是由于扩声系统放大量过高,扬声器辐射的声
能反馈到传声器超过一定限度引起的。

啸叫现象的存在,轻则使人们听不清
声音,重则使扩声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只能在降低扩声系统的放大量后才能
恢复正常,这种情况表明声反馈限制了系统放大量的利用。

实际上,在产生
啸叫以前,扩声系统就有失真了。

严重的声反馈使扩声系统放大量无法充分
利用,扩声设备不能满负载使用,在听众区不能获得需要的声压级,传输响
应也产生失真,并能在某些频率上感觉到一种类似房间内的混响感觉,从而
降低听众区的语言可懂度和音乐的音质。

 扬声器传声器当使用扩声时,由于声源和放声的扬声器同处于一个区域内,来自传声器的声音经电声系统再由扬声器辐射,经室内表面反射,再次反馈
到传声器,这就是声反馈。

最简单的声反馈系统包括传声器、音量调节器、
放大器和扬声器。

 从扬声器到传声器的声波传播路程构成声反馈放大器调节器回路。

如果扩声系统是线性放大通路,声源产生的图1-17扩声系统的声反馈声压作用到传。

现场扩声中啸叫问题

现场扩声中啸叫问题

现场扩声中啸叫问题如何解决1、啸叫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现场扩声是要使现场任何角落的听众都能听到高品质、清晰而又优美动听的声音。

实际上,现场扩声最让音响师担心的就是啸叫,即声反馈。

啸叫的产生可以说是整个调音过程中的一个最大的失误,因此,音响师总是想尽办法抑制这一问题的产生。

啸叫给听众主观听感上的影响可总结为以下3点:1)声反馈会破坏会议或演出的效果,引起声音失真,破坏扩声环境气氛,使演员或演讲者感到尴尬,让听众产生腻烦心理。

2)声反馈易烧毁扩声系统中的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的中高音单元,并会限制整个扩声系统的声功率。

3)经常发生声反馈,会造成扩声增益下降。

在扩声过程中,观众当然偏爱于响度够大的演出,所以这就要求扩声工作者将扩声音量尽可能推大,而演员有时又会抱怨返送音量太小以致听不见,但如果音量开大可能导致触发啸叫频率点,引起自激,这便是声反馈发生最可能的情况。

声反馈是音箱声功率能量的一部分,再次进入话筒而引起的声学回授啸叫现象。

啸叫产生的实质是声信号在系统中形成正反馈,造成系统的自激振荡。

其过程可以简单表示为现场声——扩声系统——音箱——话筒——扩声系统——音箱——产生啸叫声。

如图1、图2分别表示两种不同情况的声反馈的形成过程。

简单来说,啸叫产生的条件需满足以下三点。

图1 反射声被传声器拾取引起的声反馈图2 扬声器辐射波被传声器拾取引起的声反馈1)话筒与音箱同时使用。

2)音响系统重放的声音能够通过空间传到话筒。

3)音箱发出的声音能量足够大,话筒的拾音灵敏度足够高。

总结其产生原因的本质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点。

1)相位条件:要求反馈到传声器的声波信号与传声器原声源输入的声波信号同相位。

2)振幅条件:声反馈环路为正反馈,即反馈增益大于1。

图3声反馈形成过程及环路如图3声反馈的形成过程表明,整个系统要形成一个闭合环路,而且要同时满足相位和振幅条件。

下面从最前端分析,首先作用到传声器的总声压Pm分为两部分:演员、乐器等声源的声压,扬声器的直达声及反射声,即(1)P0为声源直接作用到传声器上的声压,P为扬声器发出的直达声和经多次反射作用到传声器的声压。

反馈抑制器操作手册

反馈抑制器操作手册

SABINE FBX2420+双声道反馈抑制器操作手册一、声反馈产生原因扩声系统中之所以产生声反馈现象是由于传声器将扬声器重放出来的声音反复拾取且音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这种同频声信号就会引起放大电路回授,产生啸叫.出现啸叫现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传声器拾音入射角度与扬声器辐射角度接近,直接拾取重放声;二是扬声器与传声器距离较近,传声器间接拾取重放声;第三个原因是室内频响特性不好,存在驻波点,当按额定功率输出时,这一频率的声场就会高出其它频率许多,只要节目频率与其相同时,就会造成传声器间接拾取过多此频率信号,形成啸叫.二、抑制声反馈的手段早期,人们常利用分段均衡器(EQ)作为声反馈抑制设备。

由于EQ滤波器是固定不可变的,无法将其精确定位到回授点。

另外,由于EQ滤波器的带宽较宽,陷波深度较深,使用过程中将损失不少声功率.FBX的出现克服均衡器作为声反馈抑制设备的很多不足。

与分段图形均衡器相比,它有三大优势:首先是FBX具有自动功能,设置好后,无须音响师手动调整;其次是FBX能够自动搜索、精确定位回授频点;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优点是FBX的宏滤波器不必做得很深或是很宽,它比多段EQ滤波器窄数十倍,这意味着音响师可在保证不发生啸叫情况下将系统增益推得更高.FBX与31段图形均衡器(EQ)的频响特性比较如图1所示。

图1FBX与EQ频响比较三、FBX的使用方法3。

1连接方式FBX最常见的连接位置是在调音台和功放之间。

在这个位置,FBX可感应并消除调音台任何一路产生的回授,如图2所示。

图2典型扩声系统连接框图注意:如果调音台是不平衡输出,你必须用标准的不平衡电缆和连接头连接调音台和FBX。

同样,如果调音台是平衡输出,你也必须用相应类型的接头插件,否则就会损失增益。

FBX被设计成平衡输出。

平衡输出的任一端接地,动态范围内都会有6dB的衰减(不平衡时最大+21dBV,平衡时最大+27dBV)。

3。

2理解固定和动态滤波器操作FBX之前,先要理解两种类型的FBX滤波器:固定的和动态的。

声反馈的原因和危害

声反馈的原因和危害

声反馈的原因和危害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解声反馈的原因和危害。

从事专业音响的人尤其是现场扩声专业的人,对声反馈啸叫真可谓是深恶痛绝,因为由于声反馈啸叫而引来的麻烦举不胜举,广大专业音响工作者为了消除它几乎是绞尽了脑汁,但是,仍不可能将声反馈全面消除掉。

声反馈产生的原因声反馈是声音能量的一部分通过声传播的方式传到话筒而引起的啸叫现象,在没有出现啸叫的临界状态,会出现振铃声,此时一般也认为存在声反馈现象,将音量衰减6dB后,定义为无声反馈现象发生。

扩声系统声反馈啸叫的出现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话筒与音箱同时使用;(2)音响放送的声音能够通过空间传到话筒;(3)音箱发出的声音能量足够大、话筒的拾音灵敏度足够高。

在扩声系统中当使用话筒拾音时,由于话筒的拾音区域与音箱的放音区域不可能采取声隔离措施,音箱发出的声音很容易通过空间传到话筒中而导致声反馈。

一般来说,只有在扩声系统中才存在声反馈啸叫问题,在录音和还原系统中根本不具备产生声反馈啸叫的条件。

如录音系统中只有监听用音箱,录音棚中花筒的使用区域与监听音箱的放音区域是互相隔离的,不具备声音回授的条件;而在电影还声系统中几乎不使用话筒,即使遇而使用话筒,也在放映室中作语音近讲拾音,放映音箱距话筒很远,所以也就不可能发生声反馈情况。

扩声系统出现声反馈啸叫的主要原因是系统中某些频率的声音过强,当提升话筒录音量时,由于这些过强的频率先到达声反馈所需要的强度条件,如果该频率的反馈类型恰恰为正反馈,则必然在此频率上出现自激振荡现象,自激振荡的频率的高低,表现为啸叫声音音调的高低不同,总体来说,导致系统中某些频率过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房间由于共振和声反射等原因使得房间中某些声音的频率过强任何一个房间都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声学共振腔体,共振会使某些频率的声音被格外地加强。

建筑声学告诉我们,不同体型和容积的房间简正共振公式,可以计算出一个房间的共振频率;还有,吸声材料对不同频率的反射和吸收也是不同的,不同的材料对不同频率的吸音系数差异很大,吸声结构的不同也会导致对不同频率的吸收不尽相同。

现场演出中如何抑制“声反馈”

现场演出中如何抑制“声反馈”
间的声 学状 态 ( 主要 是声染 色情 况 ) 于声 反馈 的作 对 用不可低估 。 ( 音箱频响的起 伏与振铃模态 2) 音箱的发音单元 为扬声器 , 由于材料和结构 等多 方 面原因 , 任何一只扬声器都不可能保证频响 曲线绝对 平
队反送一只 , 现场乐队所使用的 电容话筒 (K 3 0B A G C 00
4只 S HUE S 1 R M8 2只 ) 6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 圈 话 筒 (HU R S E
S 8 4 , 员所佩带 的扣式话筒有 1 只 。在其 中第 M5 只)演 3 3场 《 庆功拒媒 》 戏中有 1 个 演员在舞台上 表演 , 3 上述
这些设 备都 要同时使用 , 这样就 满足了声反馈产生的一
切 条件 。直接 使用这些 设备 的话 必然会 出现声 反馈现 象。 在演出前安装调试设备的时候就 是出于对这场 的考
虑, 使用下述的方法逐步抑 制声 反馈产生 的原 因, 起到消 除声反馈的作用 。 1 、排除剧场共振频 率和 音箱频 响曲线不平直 的原
因:
直, 肯定会 有某些频率 出现尖峰的 情况 。 是 , 于 在音箱放
( 房间的形状及声学状况 1) 任何 一 个房 间都 可 以被 认 为是 一个 声 学 共 振 腔
配合非常重要 。 为了保证现场的演出质量和完美的声音
重现 , 声反馈在演出中绝对不能出现。
体, 共振会 使某些频 率的声音被除数格外加 强 。 按建声
原理 , 不同体形和 容积 的房 间其共振 频率是不 同的 , 另
3 声 反馈 产 生的 条 件 、
( ) 1 传声器与音箱同时使用 ;
在 现场 演出的扩声系统 中, 经常是众多的传声器和
音 箱 同 时使 用 。

反馈抑制器的作用

反馈抑制器的作用

反馈抑制器的作⽤⼀、反馈抑制器的作⽤既然要了解反馈抑制器的作⽤,我们当然有必要了解下声反馈的产⽣和声反馈的抑制⽅法。

(⼀)、声反馈的产⽣我想作为我们⾳响师来说,最令我们头痛的就是声反馈问题了,⽽声反馈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体上导致⾳响系统中产⽣声反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种:1、第⼀个是由拾⾳器产⽣的:也就是话筒拾取的声⾳经过扬声器发出来之后,这种声⾳⼜通过扬声器的直接或间接辐射再⼀次进⼊话筒,如此话筒和扬声器之间就会形成了⼀个环路。

当这种信号被不断的循环放⼤,超出了⼀定范围,产⽣了正反馈并形成振荡,这样声反馈就产⽣了。

实际上⼀套⾳响系统能发出的⾳量是有⼀定限制的,就像⼀个⽓球要是给它吹太多的⽓它就会爆炸⼀样,我们也不可能给⼀套⾳响系统⽆限制的增加⾳量⽽不产⽣问题。

2、第⼆个是系统内部出现的声反馈:⼀般是由效果通道引发的。

⽐如在⼀个调⾳台⾥我们从AUX 1-2发送信号给效果器,经过效果器处理后假如输出了2路信号输⼊到了调⾳台的23-24路,那么此时23-24两个通道中的AUX 1-2旋钮就不要再打开了,否则刚才经过效果器处理后的信号就⼜流回到了效果器⾥,如此AUX和效果器之间就⼜形成了⼀个循环,当环路电平增益超出了⼀定范围,这样也会产⽣声反馈。

3、第三个原因是乐队乐器产⽣的声反馈:⼀般出现在电吉他和电贝司上,因为这两种乐器⾥⾯也装有拾⾳器,⾃然也有可能产⽣声反馈。

通常情况是在此乐器⽆⼈操作时,⽽此乐器的⾳量⼜正常的通过了扬声器,没有关掉,此时受扬声器所发出⾳量的震动,在某些频率上产⽣了频率共振,当超出⼀定范围时,也会产⽣声反馈。

因此当乐队乐器在⽆⼈操作时,我们应该把相关乐器的⾳量关掉,⼀个可以减少噪⾳,⼀个就是避免声反馈。

(⼆)、声反馈的抑制⽅法1、最早处理声反馈的⽅法是采⽤移频器,就是把将要产⽣声反馈的频率点移开⼀些,以达到避免声反馈的⽬的。

但采⽤此⽅法会严重的损害⾳质,因此现在已经很少使⽤。

扩音系统中声反馈的抑制方法

扩音系统中声反馈的抑制方法

生自激震荡...啸叫&进而使扩音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这种现象叫做声反馈# 如图 #$- 在室外扩音&声反馈 主要由扬声器的直达声引起+在室内扩音&声反馈除扬
图 #5扩音系统声反馈现象示意图
作者简介王5蔻#$91 75 女助理工程师从事音频技术工作
ABI@
王5蔻'扩音系统中声反馈的抑制方法
决定正反馈的振幅&@# 时扩音系统才能稳定 工作- 通 常 可 采 取 以 下 方 法 来 改 变 正 反 馈 的 振 幅 条件-
##$调整传声器和扬声器的摆放位置- 传声器和 扬声器的摆放位置应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传声器在扬 声器之后&扬声器的直达声就不容易反馈给传声器&可 避免声反馈- 二是尽量拉开传声器和扬声器之间的空 间距离&以减弱扬声器的直达声和反射声反馈给传声 器- 在歌舞厅受空间场地的限制&二者距离不可能相
设作用于传声器的升压为 !T&!T m# !!" ^!! $ # ]! !" '声源作用于传声器的压力&!'扬声器发出的直达 声和多次反射声作用于传声器的压力-
经推导'!m!" %## 7! $ #%! &'反馈环路的总声 反馈系数-
当 m# 时为临界状态&扩音系统会出现振铃声& 稍有声音激发就会产生啸叫&一般认为 m# 也存在声 反馈现象&这时把音量衰减 4 M.后&定义为无声反馈实际工作中允许取 m"3! \"32-
M#4%3)? *-&2%V-24=4&4*-*3<1*S0&41L%%.="1$3#*, 7*S-.<,+)4341"&4*-7?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所周知,无论是剧场、会议厅、体育比赛场馆,还是卡拉OK厅,各种类型的扩声系统都普遍存在声反馈现象,常常在将传声器的音量进行较大的提升的同时,音箱发出的声音传入传声器引起啸叫。

声反馈的存在不仅破坏了音质、限制了传声器的音量,使传声器拾取的声音不能良好地再现,而且深度的声反馈还会使系统信号过强而烧毁功放或音箱,特别是烧毁音箱的高音扬声器。

在实际扩声工程中,只有充分了解声反馈的成因及影响,我们才能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抑制。

1 声反馈的产生声反馈的产生几乎都是由于音频信号出现了偏高的正反馈造成的。

扬声器的声音折回到传声器,传声器输出的信号再送到扩声系统放大并再经扬声器送出,而后又折回到传声器,如此循环所致(如图1所示)。

引起反馈的信号往往是一个单一频率信号,而且还是一个逐渐增大的信号,经过几次反复后,同相位叠加逐步增大,从而形成自激振荡,自激振荡频率的高低,体现在啸叫的音调频率的高低。

在室外扩声系统中,声反馈主要由音箱的直达声引起;在室内扩声系统中,除了音箱的直达声外,还有来自各壁界面的反射声,室内空间的共振特性,以及系统内部电路的设计等方面。

下面主要分析声反馈产生的这两大类型。

(1) 整套系统出现声反馈(如图2所示)。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也就是在传声器和扬声器之间形成了环路,信号被不断放大,最终超出了系统的有效放大能力而产生啸叫。

当然,出现这种信号环路有很多原因,例如,传声器的指向角直接对准扬声器;还有就是有指向性的传声器在非指向性范围内的电平抑制能力比较差,也就是指传声器的前后抑制比较差;另一种情况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房间共振频率。

在平均吸声系数较小的房间内,当声源发声时常会激发出某些固有频率的振动,这种现象称为房间共振。

房间出现共振时会声反馈的产生及其解决方法【提要】 声反馈现象在扩声现场中常有发生,是许多音响师倍受困扰的难题之一。

本文通过介绍声反馈在扩声工程中的影响与危害,对该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产生的类型,并探讨了可行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啸叫 声反馈 振荡 抑制图1 声反馈原理图使声源发出的声波在室内往返传播,在这些频率上得到加强,这种现象称为声染色(Acoustic Clolouring)。

房间的共振频率也叫简正频率(Normal Frequency),或叫驻波,是房间的固有的物理特性。

当声源在房间内发声时,实际上整个室内空间都会随着发生振动。

房间四壁、天花板、地板以及室内陈设对不同频率分量的反射和吸收不同,就会有不同响应。

室内房间的共振和吸收频率取决于房间的大小、形状、尺寸比例、装饰材料等因素。

只要简正频率不出现建筑声学上的所谓简并现象(简正频率的简并现象会使简并频率附近的声音信号得到加强,从而产生声染色现象),一般就会被吸声体吸收,啸叫也就不会产生。

至于如何避免简并现象的产生,由于建筑声学是另门学科,本文就不在此讨论了。

(2) 系统内部出现反馈。

例如,通道信号→辅助输出→效果器→输出通道→反馈回辅助输出→又转回了效果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从辅助输出到效果器之间的小循环,当环路电平增益达到一定数值,就会产生啸叫。

一般而言,周边设备与调音台之间采用这种并联连接,都有可能产生啸叫。

只要把从效果器返回来的信号不再从辅助输出通道输出,切断了环路,啸叫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2 声反馈的影响要使整个系统稳定工作,就要克服偏高的正反馈。

作用到传声器的声压Pm为:Pm=(Po2+P2)1/2式中Po为声源作用到传声器的声压,P是扬声器发出的直达声和多次反射作用到传声器的声压。

经推导:P=βPo/(1-β2)1/2式中β为声反馈环路的总声反馈系数。

当β=1时,P无穷大,那么,如果室内有点声响,将导致自激振荡,产生啸叫;当β<1时,实际扩声系统输出声功率低于临界功率,P为有限◎吴靖雯广州人民广播电台图2 声反馈的形成环路值,扩声系统工作稳定,不会产生啸叫。

通常,为了防止自激,降低对扩声系统音质的影响,实际工作中允许声反馈系数β仅为0.2~0.3。

声反馈对扩声系统的影响如下:(1) 随着声音频率的变化,系统内部电路将会有正反馈和负反馈出现。

两种现象的互存,直接破坏了系统的频率响应,严重时影响系统音质;(2) 在一定条件下,自激现象引起啸叫,破坏系统的稳定性;(3) 在室内声场中,声反馈的延迟会使混响时间变长,产生再生混响干扰现象,对听音区的语言清晰度产生影响,尤其在低频范围。

3 声反馈啸叫问题的解决途径从前面讨论的啸叫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要想消除反馈只能从切断反馈回路上着手,消除产生啸叫振荡的条件。

根据振荡原理可知,产生自激振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相位条件,要求反馈到传声器的声波信号要与传声器原声源输入的声波信号同相位;二是振幅条件,要求声反馈环路应为正反馈,即反馈增益大于1。

在实际工程中,声反馈程度大小还可以用传声增益或声音增益来评价。

传声增益定义是:“扩声系统达到最高可用增益时,观众区的平均声压级与传声器处声压级dB数的差。

”声音增益定义是:“系统打开,并增大到最大可用增益(即声反馈临界的增益减去6dB后的增益)时在指定的观众位置上测得的声压级dB数减去系统关闭时在同一位置测得的声压级dB数的差。

”两种定义表达同一物理现象,是重要的声特性指标,它们的区别仅在于测量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图3中,根据扩声系统的声反馈原理,从最大可用系统声音增益方程式:Gmax=20lgD0-20lgDs+20lgD1-20lgD2-6(dB)(注:已增加6dB的安全余量)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声音增益(或传声增益)不依赖讲话者的声压级;(2) 缩短讲话者与传声器间的距离DS可有效地增加声音增益;(3) 增加传声器与扬声器之间的距离D1可增加声音增益,即减小扬声器与传声器之间的声音反馈耦合,可增加声音增益。

因此,利用强指向性传声器和指向性好的扬声器可提高声音增益。

3.1 反馈啸叫问题的解决方法为了提高系统声音增益(或传声增益),消除或抑制声反馈,人们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声反馈啸叫问题的解决方法。

(1) 利用传声器和扬声器的指向特性抑制声反馈,合理正确处理好扬声器和传声器之间的安装位置。

选择指向性好的传声器和扬声器箱。

传声器不应太靠近扬声器箱,不能处于扬声器箱的正前方,尽量拉开它们的空间距离和空间方位,以避开扬声器传来的直达声和反射声的影响,避免声反馈。

实践证明,对于室内扩声系统,心形和八字形指向性传声器与无方向性传声器相比,系统稳定度可提高约5dB,传声器的音量提高5dB~10dB;(2) 适当降低室内混响时间,抑制由混响声引起的声反图3 声音增益的计算馈。

改善室内的声学环境,合理安排吸声材料,增加四周墙面、天花板和地面的吸声系数,减少声音的多次反射和减少混响时间。

房间结构满足黄金分割值(约为1.618∶1∶0.618),避免某些声频分量加强,某些声频分量减弱,产生声染色和声集中现象;(3) 接通压限器,其压缩比应设置为≤2∶1,动作时间为10ms,释放时间为0.3s;(4) 在扩声系统进入啸叫的临界状态时,虽然还未听到刺耳的啸叫声,但系统的频率特性出现极不规则的变化,声音发生很大畸变。

如果要使系统正常运行,那么系统的增益应留有6dB的余量,使它远离系统啸叫(系统自激振荡)的临界状态。

所以,在调音台上的混响调节和音量避免开得过大,利用单通道均衡器进行调整,降低“啸叫”所在的频率范围的增益,单通道的均衡器避免大范围的提升;(5) 采用均衡、移频、调相等方式,抑制反馈声能的峰值,从而保证系统工作的稳定性;(6) 在电声系统中设置反馈抑制装置,吸收衰减有害的反馈频率;(7) 当听众通过热线电话参与节目时,让听众尽量把身边的收音机音量调小或关闭,直接在电话里与主持人交谈,防止收音机所发出的节目信号通过电话机返回电声系统,引起啸叫。

此外,将主持人的传声器信号与调音台的其它音频信号一起由编组输出输送到电话调制解调器,把广播节目信号通过电话传送给电话另一端参与热线的听众。

但不能将听众热线电话的输入信号设置到调音台的连接电话调制解调器的那一路编组,避免热线电话的音频信号和调音台上的电话调制解调器的电话信号构成音频回路,形成正反馈。

利用调音台编组功能将节目信号分别送给编组总线和输出总线,而调音台的热线电话输入信号直接送到输出总线,不再送到编组总线。

这样,听众热线电话的音频信号在电声系统中就不能构成音频回路,有效抑制系统声反馈;(8) 在多传声器扩声系统中,音响线路的设计要简捷,避免或减少同功能设备叠加使用。

采用多传声器自动管理装置(如自动混音器),传声器信号编组后单独送入反馈抑制等设备,防止多个传声器同时使用时引起更大、更多的声反馈啸叫频点。

3.2 抑制声反馈的专门装置为有效地抑制声反馈啸叫,提高传声增益,经电声工程师们几代人的努力,开发研制了多种专门装置,这些装置有:(1) 移频器移频器是把扩声系统传输的音频频谱用几赫兹的超低频进行变频调制,使扩声系统的输入信号频谱与输出信号频谱发生“迁移”,从而达到破坏啸叫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

音频信号经变频调制后会发生畸变,并随着变频调制频率的增大而使失真迅速增加,因此,通常只能作几赫兹的“小频移”。

由于频移范围不大,对抑制高频声反馈的作用微不足道。

此装置在20世纪60~70年代仅用于语言扩声系统,现已很少应用了。

(2) 自动混音器当同时使用多个传声器时,传声器混音器(或调音台)信号混合后的输出电平将会把多个传声器的输出信号按均方值相加。

由于混音器输出电平增加,系统会产生两种情况:①系统发生过载;②系统发生声反馈啸叫。

为防止这两种情况发生,使用多传声器系统时,不得不降低各路传声器放大器的增益,保证混音器的输出电平与使用单个传声器时同样的输出电平。

如图4(a)所示。

每路传声器放大器的增益下降为:每路传声器放大器的增益降低=10lgNOM(dB)式中NOM为同时打开使用的传声器数量。

如果扩声系统中打开一个传声器时的系统传声增益为-6dB,那么,同时打开两个传声器时的传声增益就会降低3dB,则每个传声器的传声增益变为-9dB。

可是,这样的方法降低了每路传声器的增益。

采用图4(b)自动混音器就能解决多传声器同时使用时对每个传声器传声增益降低的问题,并抑制声反馈现象。

自动混音器的工作原理是在每路传声器放大器中设有一个声音信号的触发门槛电平。

打开的传声器如果没有声音信号输出,那么它输出的噪声电平低于触发门槛电平,该路放大器的通道被阻塞。

只有传声器有声音信号输出时,并且它的输出信号高于触发门槛电平,该路放大器通道被自动打开。

此外,在每路传声器放大器中还抽出一个信号送到电压控制衰减器,由这个衰减器的输出控制自动混音器输出放大器的增益,确保混音器的输出电平与使用单个传声器时的输出电平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