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生生不已》简介
毕淑敏:生生不已

毕淑敏:生生不已厄运就蕴藏在那块鸽血红的酱豆腐里。
在那块酱豆腐之前,乔先竹一直以为女儿姜小甜是个能吃能睡的好孩子。
悲哀是从中午12点15分降临的。
乔先竹清晰地记得那个时刻,好像那是原子弹爆发的时间。
点钟下班,1点钟上班,中午只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
工人是没有资格睡午觉的,那是有身份的人的事。
乔先竹要骑车赶回家去给上学的女儿做饭。
说是做饭,其实剔了路上的时间,所余的工夫就很有限了。
手笨的女人做不出来,只够把早上的剩饭热热给孩子吃。
不过乔先竹手巧。
点整的时候,工厂的大铁门像个忧郁的老人,难得地咧开嘴一笑。
女工们倚着铁栅栏冲了出来,好像越狱一般。
从现在开始,每一分钟都是自己的。
当男工们最后一颗米粒滑过粗沥的喉结,准备打牌时,乔先竹正骑到了一家小杂货店的门前。
她该一古脑骑过去,那样一切都不会发生,可是她今天骑得格外的快,比平日到家的时间要早,就有足够的闲情逸致打量了周围的景色。
正是春天,小镇像一匹肮脏而又生意盎然的毛驴,到处都漂浮着令人想打喷嚏的气味。
千不该万不该,乔先竹不该瞄了一眼杂货店门前的小黑板。
小黑板实际是扯下来的一块多边形三合板,又袜了层墨汁。
歪歪斜斜地写着:新到臭豆腐、酱豆腐。
结尾是三个炸弹似的大惊叹号。
粉笔字的色彩很鲜艳,石灰颗粒毛茸茸地粘在粗糙的木纹上。
乔先竹下了车,没上锁就进了小店,她的车很破烂,而且她马上就会出来。
小店里很黑,刚进来的人看不清,早潜进的人则洞若观火,“买什么呀?”有人问,声音暗哑得如同被人跺裂了的老竹子。
卖货的本是一个爽脆的小姑娘。
一位老女人的轮廓从酱油瓶子的背景上凸了出来,是邻居司徒大妈,乔先竹不想碰上她,老太太的车轱辘话,会耽误了孩子的饭。
“给小甜买块酱豆腐,就疙瘩汤吃。
”乔先竹说着,把破书包里的饭盒掏了出来。
饭盒盖剐着了书包带上缠着的旧玻璃丝,翘起了一个角,一股白气像狐仙似的冒了出来,灼痛了她的手。
厂子里中午管蒸饭,工人们就蒸一大盒子,留着晚上回家再吃,给自家省点薪火。
毕淑敏: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毕淑敏:文学界的白衣天使毕淑敏是中国当今文坛上一位独特的女作家,集军人、医生、作家、心理师多重身份于一身。
自20世纪80年代步入文坛以来,毕淑敏共发表作品40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等。
纵观毕淑敏的人生经历,独特而又丰富,坎坷、曲折而又饱经沧桑:1969年(17岁)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会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曾行医20多年,从事过心理咨询职业。
每个人生阶段的经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及扎实的专业知识,都为毕淑敏以后的写作铺就了厚实的路基:既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又拓宽了视野、扩充了题材领域,并成就和影响了她作品的创作个性及特色。
在文学创作趋于商业化、功利化的时代,毕淑敏的作品里却充满了健康的、阳光的温暖气息,在冷静、平和的叙事和亲切的生活絮语中充分传达了对生命的大爱情怀,她也因此被誉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出生于1952 年的毕淑敏,在新时期作家群里算是大器晚成型的。
1987年,在步入人生的中年之际,她才发表了中篇处女作《昆仑殇》。
在这部小说中,毕淑敏创造了凄冷悲壮与征服后的豪情交相辉映的高原意境,直面了生与死、使命荣誉与生命尊严的矛盾与搏击,在悲冷凝重的意境中拷问过于理想化的悲壮的英雄意识,给人们、给社会留下了严肃、深邃又绵长的思索。
小说中,为了坚决执行上级领导的命令,作为昆仑防区最高军事指挥官“一号”不顾高原缺氧、天寒地冻、自然环境异常恶劣的条件,带领部队强行穿越五千公尺以上的冰冻无人区,致使许多年轻的生命被强大的自然力量所吞噬:善良憨厚的炊事班班长金喜嘣为救战友坠崖身亡;美丽善良的肖玉莲由于女性特殊的原因倒在了无人区的雪地上;号长李铁受命于危难之际,用自己的生命吹响集合的号角。
拉练结束后,机要参谋郑伟良在执行任务途中发生意外,连人带车跌落悬崖。
毕淑敏散文赏析(优秀范文五篇)

毕淑敏散文赏析(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毕淑敏散文赏析毕淑敏《孝心无价》【赏析】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
作者是当代著名女作家毕淑敏。
文章首先否定两种人,一是求学的苦孩,一是离家的游子。
前者不顾家庭的困难,还要坚持读研究生,以致母亲不得不去卖血;后者在父母重病在床、行将就木的时候,斩断父母最后的期冀,断然离家。
由此引发出行孝这一平常而又深刻的话题。
作者相信天下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但作者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时间的流逝,将会带走行孝的机会。
因为人生是短暂的,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也许父母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已经离开了人世。
于是,我们将永远无以言孝。
文章最后强烈呼吁,赶快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在作者看来,无论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那么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的。
全文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形象化的议论和哲理性的议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子女对待父母的“孝”,无论什么方式,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的。
《孝心无价》之中则是多元素的“爱”的聚集体现,作者从爱父母出发,用确切而真实的语句告诫天下的儿女:抓紧时间尽孝,趁父母健在的光阴,因为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道乃中华之优良传统,毕淑敏所提倡的“孝道之爱”则很明显的将“爱”的最后之极致的形式完全的展现在我们这些为人儿女的眼前。
毕淑敏的这篇《孝心无价》从多个方面来阐述了爱的真正内涵,不仅仅体现了要爱老人,爱自己,还要爱我们的下一代。
即是爱老、爱我、爱幼的综合体现。
只有这样才能将孝心无价真正体现出来与继承下去。
毕淑敏的散文讲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平常的小事,给人的感觉像是她在讲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然而她的故事虽平凡但不琐屑,她能将平凡化为神奇,于平凡细致中抒写生活的真、善、美;抒发平常人绝不平庸的感受。
简介毕淑敏

——毕淑敏《造心》
毕淑敏经典语录
• 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 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 我们不重要。重要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毕淑敏《我很重要》 • 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
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毕淑敏《孝心无价》
作品推荐
•医学小说精选集:整部小说以9个关于人生生死的故事贯穿全 书。毕淑敏以饱满的情感书写着命运的悲悯与痛苦,生命的强
大和坚韧,真爱的永恒和持久。
•《天衣无缝》主要讲述了一个叫邹安的女子,在生了一个兔唇
的孩子后,为了追求完美最终葬送了儿子的性命。
•《生生不已》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小甜的小女孩患了晚期脑瘤, 在面对病痛与死亡之际,她与她的家人的悲痛与悲壮。以及她 的母亲再次受孕,在新生儿降生之际,因孩子的羊水进了母亲 的血液,导致大出血而撒手人寰,完成了一次生死相接。
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毕淑敏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祖籍山东 1969年(17岁)入伍,在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 阿里做军医11年。 1980年(28岁)转业回北京,任北京铜厂主治医
作 家 成 长
师、卫生所所长。 1989(37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从事医学工Leabharlann 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91年(39岁)毕业于北大研究生院中文系。
作品主题——对生命的关爱
作品主题——对女性的关爱
作品主题——对儿童的关爱
毕淑敏经典语录
• 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如果你 不能确定你往哪里走,那么此处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

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摘要:毕淑敏在其小说创作中坚持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探究,同时还对人生意义、人性道德、精神追求进行了多角度的思考,其小说中多呈现出对儿童、女性、病人和军人等群体的关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关注和创作坚守显得尤为珍贵。
因此,探究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对我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从人物、语言、题材、叙事等方面,探究了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征。
希望以此加深对毕淑敏小说的思考和了解,正确看待其创作特点和价值。
关键词:毕淑敏小说创作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文学变革也随之兴起。
文学由以往的遥不可及逐渐转变为大众性、市场性商品,许多偶像派作家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为了取得更高的市场关注度,一味地迎合大众。
在这种时代形势下,毕淑敏却始终坚持对人性的思考和探寻,带给读者感动与启发。
毕淑敏的小说并非一味地讨好与迎合,而是更加关注对人性回归的探究。
其小说创作十分关注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大众,并将文学、道德和科学有机融为一体,促使作品呈现出一种鲜明的时代色彩。
一、毕淑敏小说的人物特色毕淑敏深受鲁迅、海明威创作理念的影响,她的小说呈现出一种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
在小说创作中,她塑造了坚忍不拔的女子、豪邁坚毅的军人等形象。
毕淑敏的军旅小说打破了以往以部队、国家为背景的创作框架,更加关注对人性的展现与挖掘,并以独特的笔触塑造了许多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物。
例如游星、肖玉莲、朱瑞阳、金喜蹦、一号等,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显示出一种军人特有的尊严、慷慨、悲壮。
《阿里》中的女兵游星干练漂亮,家庭环境良好,性格泼辣,因此,男兵对她都敬而远之,她也没有收到过情书。
当她遇到交通员时,心被逐渐融化了,甚至不惜违反军队纪律与男友约会。
随后,战友告发了她的行为,她不得不背负叛国嫌疑与男女不轨的罪名。
最后,为了男友的清白和父亲的名誉,她选择投井自杀捍卫尊严。
文责自负_文责自负的意思_成语词典

文责自负
文责自负
拼音 wén zé zì f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简拼
wzzf
近义词
反义词
感情色彩 褒义词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解释 作者对其发表的文章所产生的影响和问题负全责
成语出处 梁遇春《醉中梦话(一)》:“梦里未必说话,醉中梦话云者,装糊涂,假痴聋,免得‘文责自负’云尔。”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作文、出版等
例子 毕淑敏《生生不已》:“女医生兴奋起来,这是一个练手的好机会。但是要分清责任,类似文责自负。”
英文翻译 the author takes sole responsibility for his virws.
产生年代 现代
常用程度 常用
[好看的书籍推荐]好看的书籍
![[好看的书籍推荐]好看的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cb64554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6f.png)
[好看的书籍推荐]好看的书籍好看的书籍一:毕淑敏好看的书《心灵游戏》这是一本可以改变你一生的心理健康规划书,经典、好读、实用。
著名作家毕淑敏,凭借医生、作家、心理咨询师等多重身份,将高深的心理学变为通俗的家常话,将私密的心理咨询化为亲切的互动倾谈,通过八个经典心理游戏,告诉你:一个选择决定一种命运。
了解自己,是一切成功的基石。
创造一个由知心朋友组成的生活圈子,是成功大厦的支柱。
改善你和父母的关系,改变的是你和周围人的关系。
《毕淑敏破解幸福密码》收录了2022年下半年,毕淑敏应“百家讲坛”邀请登台演讲,录制了20集关于幸福话题的讲座的全部讲稿,包括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播出的内容。
毕老师从心理学、医学、人文科学的角度,通过案例为我们详细解答如何破解心灵锁链——自卑、抑郁、焦虑、悲伤、死亡恐惧等这些潜藏在意识深层的创伤,思考与探索和谐平衡的心灵艺术。
《风不能把阳光打败》书中收录了:《千头万绪是多少》、《最单纯的生活必需品》、《风不能把阳光打败》、《我注视我自己的头颅》、《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海明威的最后一分钱》、《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大雁落脚的地方》等文章。
《风不能把阳光打败》:愿有一束火红的玫瑰,伴我到天涯专。
心的每一个犄角,都金光灿灿起来。
没有愿望,必有一个死寂的世界。
那些优质香烟燃烧后的烟灰,非常松散!放松是举重若轻玉树临风。
好看的书籍二:毕淑敏有什么好看的书不宜重逢:《昆仑殇》、《补天石》、《阿里》、《转》、《不宜重逢》、《伴随你建立功勋》、《北飞北飞》、《君子于役》生命:《预约死亡》、《生生不已》、《教授的戒指》、《最后一支西地兰》、《看家护院》、《送你一条红地毯》、《原始股》、《预约财富》、《紫花布幔》翻浆:《西红柿王》、《匣子里的水牛》、《冰雪花卉》、《阑尾刘》、《赶考的女人》、《天衣无缝》、《不会变形的金刚》、《一厘米》、《妈妈福尔摩斯》、《跳级》、《翻浆》《女人之约》、《束修》、《赔》、《雉羽》、《苔藓绿西服》、《梦幻小屋和蓝手镯》、《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汗血马尾》、《蟑螂谷》、《硕士今天答辨》、《非正式包装》、《白杨木鼻子》、《米年型电话键》、《月饼的故事》、《术者》、《月晕而风》、《同你现在一般大》、《给我一粒脱身丸》、《最晚的晚报》、《雪花糯米粥》、《猫头鹰行动》、《紫色人形》、《捉刀》、《假如我出卷子》、《斜视》其他作品:《婚姻鞋》、《素面朝天》、《提醒幸福》、《我很重要》、《孝心无价》、《行使拒绝权》、《芒果女人》、《天使和魔鬼的较量》、《红处方》、《血玲珑》好看的书籍三:生活中的书籍作文篇一:生活中的书籍作文当我还不认识字时,爸爸妈妈就给我买了许多小人书、连环画,读故事给我听。
毕淑敏生平介绍及经典语录

品读人物——毕淑敏◇寥寥几言,述之概况毕淑敏,女,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
中共党员。
1969年(17岁)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
1980年(28岁)转业回北京。
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1991年(39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35岁)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
1989(37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获庄重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毕淑敏是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孝心无价》,处女作《昆仑殇》(《阿里》)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等,散文集《婚姻鞋》等。
多篇文章被选入现行新课标中、小学课本。
◇洒洒几面,那些过往1969年,北京的“文革”正轰轰烈烈,不满17岁的毕淑敏,却悄然穿上军装,告别北京,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到达共和国这块最高的土地戍边了。
这是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聚合的地方,平均高度在海拔五千米以上。
前不久,我陪她考察京东丫髻山森林公园,毕竟是春天,天格外地蓝,阳光格外地暖,空气格外地清新,她深吸一口,仿佛要把这蓝天这阳光这空气,全吸进去,而后慨叹一声:藏北哪有啊,空气稀薄,缺氧使人简直难以生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淑敏《生生不已》简介
【《生生不已》内容简介】
《生生不已》是毕淑敏第一部描写生命孕育过程的。
在小说名字“生生不已”中,“生生”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生命禅理的哲学术语,指新生命的发生和生命不断变化的过程;“不已”形容一切生命新陈代谢,永无停止。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生命的孕育过程只是生命链条上的一个开始,生命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变化中的生命有生也有死,有死必有生,生死不已,也是生生不已;医学在人的生命变化过程中,只是一个小小的过客,只能起到一定的干预,而无法主宰,这是医学的无奈,也是人类的无奈。
但医学、人类不能因其无奈就放弃努力,一定要竭尽全力去延长、去救助生命。
毕淑敏的《生生不已》就是这样通过对一场被异化了的生育过程的展示,来传达她对生死更迭的思考与关怀。
【毕淑敏简介】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
17岁便来到海拔5000米的西藏高原阿里当兵。
在苍茫的高原上,她亲眼看到一些年轻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富强而永远长眠在冰层中的悲壮。
那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死亡”使她对生命有着特别的关注。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
曾获庄重文、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士。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毕淑敏《生生不已》读后感】
粗粗读过毕淑敏的《生生不已》,觉得特别纠结难受,好像我心口被什么堵住了。
虽说小说里的只不过是日常生活的提炼放大,但也许文字描述过于真实,读着读着,我渐渐融入了故事人物的言行、心情里,跟着他们同悲同喜,同苦同痛。
我也像大多数读者一样,阅读的过程中,会把故事的情节对比自己的生活,会庆幸自己拥有的幸运幸福实在太多太多。
同样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我能深切体会和想象孩子这个沉重甜蜜的负担对于母亲的重要,一生都无法割舍。
小说里的乔先竹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主
妇,充满着十足的烟火气,没有安逸的工作,没有富足的生活,可对孩子该有的爱与付出不会比任何一个母亲少,她竭尽所能地照顾、安抚病痛的孩子,希望能承受孩子承受的一切。
世上再伟大的付出也不能跟一个母亲相提并论。
就在小甜去世后,这个平凡的女人心底的母性再一次涌动,为了一个延续亲情和爱的生命诞生,她心甘情愿献出自己的生命。
就算生命即将终结,也以一颗毫无怨恨的'宽慰之心欣喜地迎接孩子的到来,忘记了痛苦和死亡的恐惧,这就是母亲。
小说里的丈夫是一个有些粗俗的男人,对孩子的爱粗糙而厚重,坚持着对家庭不弃的责任。
一个男人命运里最大的悲苦他都经历并承受过。
丧子又丧妻,尽管有一个新的生命降临,但我相信也难以修补男人心上的沟痕,能预测到这个男人将来人生的惨淡。
小说里的小甜,跟平日见到的每一个同龄孩子无异,虽没有聪明乖巧到极致,但让人一见就心怜。
她曾带给父母无限的欢乐和希冀,也让他们承受了太多的辛酸和苦难。
阅读时我一直感动于这个活生生的小个体在病痛折磨时,会忍住疼痛,体谅宽慰父母,用自己那颗小小的、脆弱的心默默承受一切。
也许我平时不够留意,能体会到的生活的苦难太少太少,自己的心渐渐变得麻木,想不到世间还有如此多的曲折需要来经历,世间有许多悲苦的人正承受着这样的磨难。
世人心底总有一种对美好的向往,会有意避开一些自己不愿面对的丑恶、困难,享受人间的美好和幸福,所以大多数人拥有的记忆总是充满着甜蜜和快乐。
尽管小说里这些撕心裂肺的情节来源于生活,而我们总是学着把它忽略。
虽说毕淑敏的文字太直白,太残酷,一次又一次撕开生活这层温的面纱,让我们直面血淋淋的的真实,而在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同时,也看到她对人生认识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