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简介
作家毕淑敏的一次重要人生经历

作家毕淑敏的⼀次重要⼈⽣经历 店铺导语:毕淑敏,汉族,1952年10⽉出⽣于新疆伊宁,⼭东省⽂登⼈。
1969年起在⾼原部队当兵11年,历任卫⽣员、助理军医、军医等职,为医学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
1989年毕淑敏加⼊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国家⼀级作家,从事医学⼯作20年后的她专注于写作,很多作品都和医学有关,主要代表作品《红处⽅》《昆仑殇》,她的《学会看病》选⼊语⽂(⼈教版)5年级上册第20课。
2007年,毕淑敏以364万元的版税收⼊,荣登“2007第⼆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
接下来⼩编跟⼤家⼀起分享毕淑敏作家的⼀次重要⼈⽣经历: 我有过若⼲次演讲的经历,⾯对医学博⼠到纽约贫民窟的孩⼦等各⾊⼈群,我都会直率地说出对问题的想法,在我的记忆中,有⼀次的经历⾮常难忘。
那是⼀所很有名望的⼤学,约过我好⼏次了,说学⽣们期待和我讨论。
我⼀直推辞,我从⾻⼦⾥不喜欢演说。
每逢答应这⼀桩公差,就要莫名地紧张好⼏天。
但学校⽅⾯很执著,在第N次邀请的时候说,该校学⽣思想之活跃甚⾄超过了北⼤,会对演讲者提出极为尖锐的问题,常常让⼈下不了台,有时演讲者简直是灰溜溜地离开学校。
听他这么⼀讲,我的好奇⼼就被激励起来,我说我愿意接受挑战。
于是我们就商定了⼀个⽇⼦。
那天,⼤学的礼堂挤得满满的,当我穿过密密的⼈群⾛向讲台的时候,⼼⾥涌起了怪异的感觉,好像是批⽃会场,不知道今天会有怎样的场⾯出现。
果然,从我⼀开始讲话,就不断有条⼦递上来,不⼀会⼉,就在⼿边积成了厚厚的⼀堆,好像深秋时节被清洁⼯扫起的落叶。
我⼀边演讲,⼀边猜测,不知树叶中潜伏着怎样的思想炸弹。
讲演告⼀段落,进⼊回答问题阶段,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堆积如⼭的纸条。
那⼀瞬间,台下变得死寂,偌⼤的礼堂仿佛空⽆⼀⼈。
我看完了纸条说,有⼀些表扬我的话,我就不念了。
除此之外,纸条上提得最多的问题——“⼈⽣有什么意义?请你务必说真话,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不由衷的假话了。
” 我念完这个纸条后,台下响起了掌声。
介绍作家毕淑敏

同时,她也关注女性的 生存状态和心理健康, 为女性提供了独特的思
考和启示
她的个人生活幸福美 满,成为了许多人心
目中的榜样
发展
毕淑敏是一位多才多艺、 才华横溢的作家、心理
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她以医生的视角描绘了 生死边缘的挣扎与抗争, 深刻揭示了现代医学背 景下的人性光辉与温暖
作为一位社会活动家, 她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毕淑敏的作品中经常涉及到女性主义 的话题。她关注女性的地位和权益, 通过文学作品向社会传递女性力量的 声音。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女性独立、 自主、平等的思考,鼓励女性勇敢地 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权益
在《血玲珑》中,毕淑敏讲述了一个 关于女性自我觉醒和反抗的故事。故 事中的主人公夏早早是一个聪明、勇 敢的女孩,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 惜与世界为敌。这个故事展现了母爱 的伟大和女性在困境中的坚强与勇敢
1
第1部分
文学成就
➢ 毕淑敏在文学和心理学方 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她的 作品以清新脱俗、自然婉 约著称,充满了人性的光 辉和时代的气息。她的作 品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 面面,从家庭亲情到友情 爱情,从人性探索到心灵 成长,都展现了她深刻的 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
文学成就
➢ 毕淑敏的作品曾获得多项 文学奖项,其中包括"庄 重文文学奖"、"百花奖" 、"小说月报四等奖"等。 她的代表作品包括《血玲 珑》、《女心理师》、《 红处方》等。其中,《血 玲珑》被改编成同名电影 ,而《女心理师》更是被 誉为中国现代心理剧的代 表作之一
介绍作家毕淑敏
日期:20xx-xx-xx
文学成就 个人生活 女性主义
目录
毕淑敏

我的感悟
• 她当过女兵,她当过医生,她攻读过心理学博士。 现在,她又拿起笔向我们传达着精神的力量,她 那朴实无华的语言,震撼心灵的文字,如潺潺流 水般润泽了我们,如春风般沐浴了我们,如太阳 般温暖人心。毕淑敏教会我们要珍惜友谊,真诚 待人,提醒幸福,关爱家人。让我们铭记她那爱 的箴言吧!
毕淑敏名言
• 1. 爱的脚力不健,怕远。距离会漂淡彼此相思的颜色, 假如有可能,就靠得近一点,再近一点,直到水乳交融亲 密无间。万万不要人为地以分离考验它的强度,那你也许 后悔莫及。
2、爱怕沉默。太多的人,以为爱到深处是无言。其实, 爱是很难描述的一种情感,需要详尽的表达和传递。
3、 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4、孝,是稍纵即逝的眷念;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 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 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毕 淑 敏
• 毕淑敏(1952年10月-),中国当代 女作家,注册心理咨询师;祖籍山东文 登,出生于新疆伊宁;北京师范大学研 究生院文学系硕士,国家一级作家。 1969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曾在西 藏阿里地区当兵11年,是一名部队医生; 转业后,任内科主治医师。1986年开始 发表文学作品;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 会,是中国作协第五、六、七届全国委 员。现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提醒幸福
• 幸福也需要提醒吗? 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 不要受骗……提醒荣辱不惊……先哲们提 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 洒甘霖。你不要总希冀轰轰烈烈的幸福, 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你也不要企 图把水龙头拧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 你需要静静地以平和之心,体验幸福的真 谛。
简介毕淑敏

——毕淑敏《造心》
毕淑敏经典语录
• 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 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 我们不重要。重要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毕淑敏《我很重要》 • 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
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毕淑敏《孝心无价》
作品推荐
•医学小说精选集:整部小说以9个关于人生生死的故事贯穿全 书。毕淑敏以饱满的情感书写着命运的悲悯与痛苦,生命的强
大和坚韧,真爱的永恒和持久。
•《天衣无缝》主要讲述了一个叫邹安的女子,在生了一个兔唇
的孩子后,为了追求完美最终葬送了儿子的性命。
•《生生不已》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小甜的小女孩患了晚期脑瘤, 在面对病痛与死亡之际,她与她的家人的悲痛与悲壮。以及她 的母亲再次受孕,在新生儿降生之际,因孩子的羊水进了母亲 的血液,导致大出血而撒手人寰,完成了一次生死相接。
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毕淑敏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祖籍山东 1969年(17岁)入伍,在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 阿里做军医11年。 1980年(28岁)转业回北京,任北京铜厂主治医
作 家 成 长
师、卫生所所长。 1989(37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从事医学工Leabharlann 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91年(39岁)毕业于北大研究生院中文系。
作品主题——对生命的关爱
作品主题——对女性的关爱
作品主题——对儿童的关爱
毕淑敏经典语录
• 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如果你 不能确定你往哪里走,那么此处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毕淑敏 (1)

• 一般来说,女人都是细致的,毕淑敏更是把这种 细致发挥到了极点。她笔下的高原风景、心路历 程、情感波澜、一人一物,都被描绘的纤细毕呈。 描画事物,这是作家的基本功,据说福楼拜曾把 莫泊桑的手稿全部付之一炬,然后让他执一纸一 笔去描述路上行人的长相。毕淑敏的基本功一看 便知相当扎实,近景处如特写,远景处如鸟瞰。 略举两例: • “灰绿色的茎被冰冻塑得坚挺起来,剑一样指向 苍穹。葵叶像一把把翠绿折扇,风雪打磨掉了表 面细密的茸毛,比平日更加细腻鲜活。只是叶片 僵硬如不会飘扬的旗,隐隐露出网络般纵横的叶 脉。小小的花盘脆得像黄玻璃,刚刚长出极不成 熟的葵花籽,如同婴儿初萌的幼齿。看得久了, 竟泛出晶莹的紫色,好像稀薄的血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当我阅读毕淑敏的散文时我发现她 的文字里都有“爱”隐匿在其中。 毕淑敏在很多阐述“爱”的哲学的 散文中并没有直接运用大量“爱” 的字眼在文章中出现从而来显示出 “爱”。她的文章看起来好像很平 白朴实,但却深深的蕴含着浓浓的 爱。这才是对于爱的一种真正意义 上的理解。
2016/6/26
• 母爱可以分为很多种,但是毕淑敏却用自己一 种独特的见解和阐述方式将这种伟大的爱阐述 地简单但没有失去其本质意义,而且还用一种 母亲的一种自我的救赎和对自己儿子的承诺来 体现作为母亲对于儿子的爱的执著。这种“爱” 较之于前人所述之“爱”则明显的不同,显现 出了作者在自身对于“爱”的理解方面的独到 之处。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爱的脚力不健, 怕远。距离会漂淡彼此相思的颜色,假如有可 能,就靠得近一点,再近一点,直到水乳交融 亲密无间。万万不要人为地以分离考验它的强 度,那你也许后悔莫及”我想她这样来解释 “爱”的含义在某种程度上给我们以全新的思 考方向。也许爱真的脚力不健,但我们也有可 能追悔莫及。在毕淑敏的平淡化论述之中我们 随处可见,爱或是真的被“爱”自己给藏匿起 来了,这就需要我们去细心去挖掘。
《学会看病》作者毕淑敏简介

毕淑敏简介
毕淑敏,祖籍山东,1952年10月10日出生于新疆伊宁。
中共党员。
1969年(17岁)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职。
1980年(28岁)转业回北京。
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
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
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1991年(39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毕淑敏是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孝心无价》,处女作《昆仑殇》,《阿里》以及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等,散文集《婚姻鞋》等。
多篇文章被选入现行新课标中、小学课本,在文学及医学界享有盛誉。
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客座教授。
毕淑敏课件ppt

在跨文化交流中,毕淑敏面临语言、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挑战,但她通 过不断学习和适应,成功地跨越了这些障碍。
对外国文学的影响
文学风格的借鉴
毕淑敏的作品在外国文学中产生了影响,她的文学风格被其他作 家借鉴和学习。
主题和思想的传播
毕淑敏的作品所传达的主题和思想,在外国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 传播和认可。
心理学对毕淑敏作品的影响
01
人物塑造
毕淑敏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角色,这些角色的心理特点和
行为模式都受到了心理学的深刻影响,使得作品更加真实、生动。
02
情节安排
毕淑敏在作品中通过情节的安排,将心理学的原理和概念融入到故事中
,使得作品更加有趣、引人入胜。
03
主题探讨
毕淑敏的作品主题涉及到了许多心理学的问题和议题,如人际关系、自
。
心理咨询实践
1
心理咨询技巧
毕淑敏认为有效的心理咨询需要掌握一 定的技巧和方法,如倾听、共情、提问 、反馈等,以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表达和 解决自己的问题。
2
咨询师的角色
毕淑敏认为咨询师应该扮演一个积极、 中立、理解和支持来访者的角色,帮助 来访者建立自信心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 力。
3
咨询过程
毕淑敏认为咨询过程应该是一个互动的 过程,咨询师需要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 关系,同时也要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深 入的探索和分析,帮助来访者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
03
04
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务 工作。
毕淑敏的作品
01
02
03
04
《女人之约》
讲述女性在事业和家庭中的挣 扎与成长。
《拯救乳房》
探讨心理疾病与精神危机。
走近名家---毕淑敏

走近名家-------毕淑敏毕淑敏,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女作家,被王蒙称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以精细、平实的文风和春风化雨般的济世情怀著称,多年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
她是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心理咨询师,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七、十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老舍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十六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十七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三十余次。
毕淑敏作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著名女作家,她的散文创作向来颇受关注,她的一些名篇被广泛转载,在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中流传深广。
《毕淑敏散文精品赏析》一书就是由号称“遍访华语文坛”的专栏作家李冰从毕淑敏数量众多的散文作品中选编,并加以点评、赏析而成,它作为学林出版社近期推出的“女人坊──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散文精品赏析”丛书中的一本,有自己独特的分量。
读后感觉它如同一例温润的心灵鸡汤,于不动声色之中,让人们的心灵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滋润。
毕淑敏的文字,写来神闲气定,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她的冷静与善意,让人感觉这是一位有着大智慧的女子。
她用己之笔,言己之心,让人不禁深深折服于她的素面朝天而心颜常驻。
在散文中,毕淑敏探讨女性存在,探讨亲情,也探讨生与死这样凝重的话题。
如在这本书中,有一辑“女性篇”集结了数篇以女性视角探讨女性存在的文字,它们各有侧重,而文字总体上是温婉却又不失警醒的。
而《写下你的墓志铭》就是探讨生命与死亡的,它足以体现作者对待人生的冷静与周全,她认为之所以要向年轻的大学生讲到死亡,要他们写下自己的墓志铭,是因为“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思索死亡,和他老了才思索死亡,甚至知道死到临头都不曾思索过死亡,这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知道有一个结尾在等待着我们,对生命的宝贵,对光明的求索,对人间温暖的珍爱,对丑恶的摒弃和鞭挞,对虚伪的憎恶和鄙夷,都要坚定得多”……对于生死这样凝重的话题,毕淑敏写得哲思盎然而不觉沉重,让人更加关爱人生、珍惜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淑敏简介
毕淑敏,女,汉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山东省文登人。
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
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1991年(39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毕淑敏是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孝心无价》,处女作《昆仑殇》、《阿里》以及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等,散文集《婚姻鞋》等。
多篇文章被选入现行新课标中、小学课本,在文学及医学界享有盛誉。
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客座教授。
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1969年,北京的“文革”正轰轰烈烈,不满17岁的毕淑敏,却悄然穿上军装,告别北京,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到达共和国这块最高的土地戍边了。
这是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聚合的地方,平均高度在海拔五千米以上。
前不久,我陪她考察京东丫髻山森林公园,毕竟是春天,天格外地蓝,阳光格外地暖,空气格外地清新,她深吸一口,仿佛要把这蓝天这阳光这空气,全吸进去,而后慨叹一声:藏北哪有啊,空气稀薄,缺氧使人简直难以生存。
她不明白,那么高的山上,阳光照着,觉不出暖和。
当时与她同去的共有5名女兵。
那个部队从来没有女兵,破天荒了。
及至今天,军区首长告诉她:当时也没有,她们是唯一的,后无来者了。
三年后,她去新疆军区军医学校学习,原本要去军医大的,因受林彪事件影响,重灾区的军医大迟迟未招生,又不能再等,只有先走为上。
在校成绩优异,院方要她留校,想把她培养成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
如果真的留校了,一心于救死扶伤的事业,或许真的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一名教授专家,那么是否还会有今天一位几乎家喻户晓的出色的女作家,一位国家一级作家?她真心地感谢母校对她的厚爱与挽留,她对我说:部队培养一个医生不容易,她不回去,以后所在的部队就没有名额了。
她毅然回到阿里那个地方,谁料女兵们都调了,报道时干部科长翻出过去的名单,查出有个毕淑敏,性别中写的却是男性,因为这几年里部队已无女兵了。
一干就是5年,直到1980年转业回北京进工厂,做医务所长、主治医师。
1991年成为专业作家,前后行医22年,对医生职业,她是情有独钟,一往情深,尤其有几条生命就是在死亡边缘,她一把手拉回的。
看到一个个生命的复活与重新焕发青春,那份情感非常人所能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