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艾灸哪些穴位好 告诉你哪些穴位不能艾灸

合集下载

三伏天灸哪里最好

三伏天灸哪里最好

三伏天灸哪里最好文章目录*一、三伏天灸哪里最好1. 三伏天灸哪里最好2. 三伏天艾灸有哪些好处3. 三伏天艾灸能治哪些病*二、三伏天艾灸要注意什么*三、三伏天艾灸有哪些禁忌三伏天灸哪里最好1、三伏天灸哪里最好 1.1、大横穴大横穴位于肚脐旁开4寸的位置,这个穴位对于治疗便泌、泄泻、腹痛等效果非常好。

1.2、大椎穴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刺激这个穴位对于治疗瘀血脉络不通或血液过于粘稠而造成的面部疾病有着非常显着的效果。

1.3、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这个穴位能够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治疗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症状。

1.4、丰隆穴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2横指的位置,能够治疗各种炎症,比如肥胖等。

1.5、腰阳关穴腰阳关穴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对于治疗妇科月经失调、内分泌不平衡、臂部过于肥大、男性阳痿以及遗精等效果非常好。

1.6、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的位置,能够增强人体消化以及吸收食物的能力,而且还能治疗胃痛、胃酸以及呕吐。

2、三伏天艾灸有哪些好处 2.1、解暑祛湿,祛寒降火中医讲:“虚火、邪火之根是寒湿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

”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发炎症的根本原因。

在中医里治疗各类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湿,寒邪不祛,炎症不愈。

艾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闷热,不烦躁的。

2.2、充盈元气阳气元气充足的表现就是:夏不怕热,不喜欢吹冷风、吃冷饮之类。

冬不怕寒冷,精力旺盛,耐力很强,耐痛,抗压力、打击力强,这也是真正意义的健康特征。

这种感觉是其他任何治疗、调理、保健、补品等无法体会到的。

三伏天艾灸祛病愈病快速,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

2.3、修心养性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那么,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因此,血液越来越清净,身体得以轻松,心胸逐渐开阔,病痛逐渐解除,智慧越来越多。

艾灸五穴位祛湿散寒丰隆穴健脾祛湿

艾灸五穴位祛湿散寒丰隆穴健脾祛湿

学习辅助网 夏季时节,气温高,湿度大,这样的环境会让身体内积聚湿气,湿邪会严重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所以夏季时节我们要注意做好祛湿的工作,那么该如何祛湿呢?艾灸五穴位可帮助温通经络散寒祛湿,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艾叶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所以,艾灸能够温通经络,散寒祛湿。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夏季祛湿艾灸疗法,一起来学学吧!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

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解溪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

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

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

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

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丰隆穴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

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一般,艾灸都是选用艾条灸,所以艾条的质量决定了艾灸的效果,用高质量的艾条灸,祛湿的效果最佳。

那要如何挑选好的艾条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1、看外观好的艾条中的艾绒是土黄色的,非常柔软细腻;而普通的艾条的艾绒是偏青色的,看上去非常粗糙。

2、闻味道高质量的艾条的味道是温和的,闻起来清香舒服,而普通的艾条闻起来很刺鼻,非常不舒服。

3、艾灸感觉用好的艾条灸,皮肤感觉很温暖,温热的感觉慢慢渗入皮肤,较为舒服;而差的艾条就会有烧灼感,感觉刺痛。

并且,好的艾条燃烧的时间偏长。

4、不要选无烟艾条无烟艾条在碳化的过程中已经加入化学粘合剂,已经失去艾的药性,不能起到祛湿的作用。

专门针对身上的5个穴位进行艾灸,祛湿的效果能更快见效,大家不妨来试试。

三伏天艾灸灸哪里

三伏天艾灸灸哪里

三伏天艾灸灸哪里文章目录*一、三伏天艾灸灸哪里*二、三伏天艾灸要注意什么*三、三伏天什么人不能艾灸三伏天艾灸灸哪里1、三伏天艾灸灸哪里1.1、足三里穴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

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1.2、关元穴关元穴是小肠经的募穴,也是脾经、肝经、肾经、任脉的交穴。

位于下焦,内有肾脏、小肠、膀胱、妇胞宫、前列腺等脏腑组织,故有统治三阴经、任脉诸经疾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等作用。

2、三伏天艾灸的功效2.1、调和阴阳。

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

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

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

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2.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

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3、三伏天如何艾灸要视体质而定3.1、阴虚质大多形多瘦小,面色多偏红或有颧红;常有灼热感,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多喜饮冷;唇红微干,冬寒易过,夏热难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数。

阴虚艾灸:三阴交太溪穴然谷穴3.2、阳虚质喜凉怕热,神旺气粗,口渴喜冷饮;尿黄便结,病则易发高热,脉洪数有力,舌红苔薄黄;不易患病,一经患病,多为急性病、暴发病;运动量也要大一些,让体内积蓄的阳气尽快散发出去。

阳虚艾灸:大椎穴命门穴关元穴3.3、气郁质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萎黄或苍暗;性情急躁易怒,容易激动,或忧郁寡欢;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或乳房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舌淡红苔白,脉弦;平时应常去旅游,以使心胸愉快,从而排除多愁善感的抑郁状态。

气郁艾灸: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三伏天艾灸要注意什么1、三伏天艾灸时需要注意保暖三伏天进行艾灸的时候要注意身体保暖,尽管三伏天天气很炎热,但是艾灸的时候仍然要避免着凉,特别是要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的情况下避免穿堂风吹。

禁针禁灸的穴位

禁针禁灸的穴位

禁针禁灸的穴位针穴歌脑户囱会及神庭,玉枕络却到承灵,颅息角孙承泣穴,神道灵台膻中明,水分神阙会阴上,横骨气冲针莫行,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穴到青灵,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论,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孕不成,外有云门并坞尾,缺盆主客深晕生,肩井深时亦晕倒,急补三里人还平,刺中五脏胆皆死,冲阳血出投幽明,海泉颧髎乳头上,脊门中髓伛偻形,手鱼复陷阴股内,膝膑筋会及肾经,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关节皆通评。

禁灸穴歌哑门风府天柱擎。

承光临泣头维平。

丝竹攒竹睛明穴。

素髎禾髎迎香程。

颧醪下关人迎去。

天牖天府到周荣。

渊液乳中鸠尾下。

腹哀臂后寻肩贞。

阳池中冲少商穴。

鱼际经渠一顺行。

地五阳关脊中主。

隐白漏谷通阴陵。

条口犊鼻上阴市。

伏兔髀关申脉迎。

委中殷门承扶上。

白环心俞同一理。

灸而勿针针勿灸。

针经为此尝叮咛。

庸医针灸一齐用。

徒使患者炮烙刑。

中医古籍中不可针也不可灸的穴道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海药本草本草图经本草衍义汤液本草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蒙筌 &n -《针灸大成》一书是明朝杨继洲先生所编撰著作的,算是收集针灸资料最丰富的一部书。

里面选集了《内经》、《难经》、还有当时在明朝可以收集到的各类针灸典籍,还有杨氏家传的与他自己的一些经验。

书中有二个篇章,“禁针穴歌”以及“禁灸穴歌”。

禁针穴就是不可以扎针的穴道,禁灸穴就是不可以烧艾灸的穴道,这都是杨继洲参考了很多别的针灸书选取出来的。

“禁针穴歌”记载了有二十二个穴道不可以扎针,有四十五个穴道不可以艾灸。

分析一下那些不可以扎针的穴道,发现大部分都是在身上的危险处,例如:头上面的骨头缝中间、或是心脏上,或其它比较危险的地方。

有些穴道被扎流血了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例如“脑户、囟会、神庭、玉枕、络却、承灵、颅息、角孙”等穴道都在头上,而且是在头骨和头骨相交接的缝里头,甚至于这个缝是好几个缝的接口,这种穴要给扎了针上去,常会发生不可预期的后果,因为以前使用的针很长很粗,假如扎到了里头的“硬脑膜”、更进去到“脑软膜”、甚至于扎到了脑里面的话,会发生很多的问题。

人体最重要的30个艾灸穴位(附穴位图)

人体最重要的30个艾灸穴位(附穴位图)

人体最重要的30个艾灸穴位(附穴位图)有养生有态度有生活有定制一次体验的关注中医艾灸之所以走人寻常百姓家中,与简便的操作、显著的治疗功效、经济实惠和就地取材是分不开的。

艾灸除了治病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养生保健作用,这是其它治病方式所不具备的功效,并且无副作用,正因为如此,成为广大患者选择,深受百姓喜爱,千年流传至今。

文末上周养生粥福利公布了,耐心看完人们对于身体上的十二条经脉众多穴位很是头疼,让了解这么多穴位也是很困难的,为了更好的掌握穴位,本编结合穴位、取穴方法和主治病症等方面相互结合,取身上的重要的30个重要穴位,供各位艾灸朋友了解。

了解好这30个重要的穴位,便能够掌握解决身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症。

【百会穴】:百会穴位于背部,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当前发际上五寸,后发际上七寸,前后发际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当于12寸(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久泻久痢等。

【肩井穴】:位于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主治疾病: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部病症。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正低头,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主治疾病:热病、痢疾、咳嗽、肩背痛、腰脊强、小儿惊风、中暑、呕吐、风疹等。

【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夏至节气艾灸哪些穴位才有效

夏至节气艾灸哪些穴位才有效

夏至艾灸哪些穴位才有效1、大椎穴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具有疏风散寒,温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效。

2、中脘穴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

具有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等功效。

3、神阙(脐中)在脐窝正中。

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中风等功效。

4、天枢位于腹部,脐旁开2寸处取穴。

中医认为取用该穴位可以预防胃肠疾病及术后腹胀等问题。

5、关元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

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

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

6、百会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简便而正确的取穴方法为:于前后正中线和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

本穴具有比较明显的双向调节,既可预防高血压,又能防止血压过低引起休克。

近年来还用于预防竞技综合征。

7、气海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

在肚脐与关元正中间。

具有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功效。

8、大椎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取穴。

俯首时,当项后隆起最高处下缘凹陷中为该穴。

主要用于预防各类急性传染病、对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发作和药物的毒副均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现代研究证实,电针或艾灸大椎穴,能增加抗体生成和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食细胞的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

9、足三里穴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

10、命门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取穴。

可令病人正坐直腰或腑卧,先触到十二肋端,平移至脊柱中点,其棘突间即为命门穴。

重要保健防病穴。

能增强体质、调节精神,可用作平时保健防病,改善亚健康状态及防治男性性功能障碍等。

11、三阴交穴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

从经络学角度看待夏季人体穴位按摩方法

从经络学角度看待夏季人体穴位按摩方法

从经络学角度看待夏季人体穴位按摩方法夏季是一个炎热的季节,正是因为这个季节的气候条件特殊,加上饮食、睡眠、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容易引发身体大量热能的消耗,从而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而人体的穴位作为传递能量的通道,也会因为这些身体因素而出现变化,并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从经络学角度来看待夏季人体穴位按摩方法,可以为我们更好地保健养生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一、夏季人体穴位简介1.前庭穴:位于后颈部的颈椎三棘突下方,肩峰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赤、失眠、偏头痛等。

2.太阳穴:位于前额眉毛向侧上方1个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神经衰弱、失眠等。

3.曲池穴:位于肘窝内侧凹陷处。

主治头痛、咳嗽、哮喘等。

4.玉枕穴:位于颈椎第1、2椎骨棘突上,两侧各1个指压住即可。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偏头痛等。

5.涌泉穴:位于足底前区,第一、二趾跖跖面上的凹陷处。

主治失眠、头痛、眩晕等。

以上穴位主要针对夏季常见的一些身体不适状态进行调理,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帮助人体改善血气循环,提高身体免疫力和调节心理情绪。

二、夏季人体穴位按摩方法1.前庭穴按摩法将两个手指放置在颈后肩峰凹陷处,以指腹向下、用力按摩及揉动或推拿,大约每次持续5-8分钟左右。

2.太阳穴按摩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太阳穴上按摩,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可以通过轻轻拍打、按压的方式进行。

3.曲池穴按摩法以手指坚定地揉动位置在肘窝内侧凹陷处,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可缓解胸闷气短等症状。

4.玉枕穴按摩法以手指围绕颈部在颈椎第1、2椎骨棘突上揉动,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有助于调节精神情绪和纾解头痛等症状。

5.涌泉穴按摩法双手同时按摩足底前区,第一、二趾跖跖面上的凹陷处,每次按摩5-10分钟,可缓解心理压力、恢复精力。

以上夏季人体穴位按摩方法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按摩时应当放松身体,呼吸平稳,以不增加身体负担为原则。

三、夏季调理注意事项1.适量运动: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加之工作压力大,容易让人懒得运动。

哪些穴位不能艾灸

哪些穴位不能艾灸

哪些穴位不能艾灸文章目录*一、哪些穴位不能艾灸*二、艾灸的注意事项*三、正确的艾灸方法哪些穴位不能艾灸1、哪些穴位不能艾灸1.1、乳中穴虽然乳中穴禁忌针灸,但在古代的一些书籍中尚有关于本穴刺灸的记述。

如: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载:治卒癫“可灸三壮”;又如:《铜人针灸腧穴图经》提到:“可微刺三分”.表明亦非绝对禁忌。

但现代已未见灸刺的报道,仅作为定穴的一种标志。

1.2、脑户穴本穴禁针,最早记载见于《针灸甲乙经》,而禁灸一说,则至清代才出现。

脑户,为督脉穴,穴近枕骨大孔,可能是古人在针灸过程中曾发生过意外的原因之一。

1.3、鱼际穴该穴的禁针提法,首见于《素问·刺禁》:“刺手鱼腹,内陷为肿”;禁灸,则见于《医学入门》一书。

究其禁忌的原因不外乎上述几种。

2、常见的艾灸穴位有哪些健身作用2.1、命门穴功能: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所住宿之处,可以发挥人与生俱有的体力并加以强化的功能,具有补肾壮阳之功,为保健强壮要穴。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2.2、关元穴功能: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要穴,长期施灸可使人元气充足,具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2.3、足三里穴功能: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简便取穴方法,正坐屈膝,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

常灸足三里穴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驱邪防病之功效。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3、艾灸美容养生艾灸美容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面部皮肤方面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延缓衰老。

3.2、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3.3、身体方面可疏通经络、和谐肮脏、平衡阴阳、调整生理机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强身健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天艾灸哪些穴位好告诉你哪些穴位不能艾灸
艾灸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可以防治多种疾病,夏天是最适合艾灸的季节。

那夏天艾灸哪些穴位好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夏天艾灸有3大养生穴位,以及不能艾灸的3大穴位吧。

夏天艾灸哪些穴位好夏天艾灸的3大养生穴位30岁前灸“肺俞”:年轻人户外活动较多,出汗后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饮,所以很容易感冒。

固护肺气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保健意义。

肺俞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还是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固护人体之正气不受邪气侵犯。

其位于人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具体灸法有如下几种:施灸频率不拘时灸,即感到身体不适或即将感冒时,或进食冷饮后施;随年壮灸,即在农历生日当天灸,小儿可灸5分钟左右,青年灸15分钟左右。

此外,转季灸,即每月灸两次,分别在转节气的前1~2天施灸。

30至50岁灸“足三里”:步入中年,生活稳定,应酬繁多,思虑过度,运动不足,最伤脾胃。

因脾胃损伤,不能充分运化水谷精微,水湿聚于中焦,大腹便便就出现了。

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

艾灸方法同肺俞穴,频率可不拘时灸。

50岁后灸“关元”:步入老年,肾气渐疲,元气渐亏,会出现腰膝酸痛、夜尿频多、
健忘失眠、不耐疲劳、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等症状。

《医经理解》记载:“关元,在脐下3寸,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人生之关要,真元之所存也。

”该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处。

艾灸方法同肺俞穴,最佳频率为1日1次,亦可不拘时灸。

与此同时,还应该要知道的就是艾灸的禁忌。

哪些穴位不能艾灸针灸艾灸不能灸这3个穴位1、乳中穴虽然乳中穴禁忌针灸,但在古代的一些书籍中尚有关于本穴刺灸的记述。

如: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载:治卒癫“可灸三壮”;又如:《铜人针灸腧穴图经》提到:“可微刺三分”。

表明亦非绝对禁忌。

但现代已未见灸刺的报道,仅作为定穴的一种标志。

2、脑户本穴禁针,最早记载见于《针灸甲乙经》,而禁灸一说,则至清代才出现。

脑户,为督脉穴,穴近枕骨大孔,可能是古人在针灸过程中曾发生过意外的原因之一。

3、鱼际穴该穴的禁针提法,首见于《素问·刺禁》:“刺手鱼腹,内陷为肿”;禁灸,则见于《医学入门》一书。

究其禁忌的原因不外乎上述几种。

艾灸的最佳时间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

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

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

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

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
进行针灸疗法。

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

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

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

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

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生活中大家都知道艾灸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法,艾灸有很多的好处,很多人喜欢在夏天艾灸,那你知道夏天艾灸哪些穴位好?哪些穴位不能艾灸吗?下面小编来告诉你。

夏天艾灸的禁忌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

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正确的艾灸养生应要结合自身情况而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