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网
混合网点加网

混合网点加网技术解析传统的加网技术有调幅(AM)网点技术、调频(FM)网点技术以及简单的组合网点技术。
调幅网点技术能完美地再现中间调,但在亮调区和暗调区,印刷机无法控制过小的网点或空白点,而导致网点丢失、并级、糊版,难以再现图像的细节。
调频网点的问题在于中间调区域的网点分布不易控制,一旦网点相接或重叠,杂色或斑点便会出现,这在平网中尤为明显。
而组合网点技术试图通过补偿调幅网点和调频网点的固有缺陷,将调幅网点算法用于处理中间调,调频网点算法用于处理亮调和暗调。
但在由调幅网点向调频网点转换时,该方法就会出现问题。
在大部分的组合网点中,调幅网点和调频网点的交界处痕迹明显,而且计算复杂的网点会延长印前处理过程。
因此,开发一种既能汲取调幅、调频网点技术的长处,又能摒除组合网点技术缺陷的网点技术,将是一种新的挑战。
混合加网(HybridScreening)技术是借鉴调幅和调频两种网点特性的加网技术,既体现了调频网点的优势,又具有调幅网点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混合加网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沿用原有设备输出分辨力的条件下,实现超300线/英寸的画面精度,且不影响输出速度,也没有传统的高线数加网工艺所需要的苛刻条件。
印刷适性与传统的调幅网点相同,即在现有的印刷条件下就能真正实现1%~99%网点再现。
发展这种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配合高效能的CTP技术,使印前或印刷部门可以事半功倍达到最完美的网点印刷效果。
混合加网技术中网点的混合方案有以下几种。
1.在中间调部分使用调幅加网,亮调及暗调部分采用调频加网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爱克发公司的Sublima网(晶华网),Sublima网糅合了调幅网点和调频网点发展成专利的超频加网技术。
为了做出更清晰准确的中间色调(8%~92%),Sublima 网采用了爱克发平衡网技术(ABS),即爱克发的调幅网点技术。
至于0~8%的高光和92%~100%阴影部分则采用了CristalRaster水晶网点技术,即爱克发的调频网点技术,以复制出细致的色彩变化,采用:Sublima网的印刷品效果如图1所示爱克发使用了超频加网技术,当调幅网点向调频网点过渡时,例如再现亮调区网点时,调幅网点会逐渐减小至可复制的最小尺寸,此后便淡出而以调频网点代替,同样,暗调区网点也是从调幅网点逐渐扩大过渡到调频网点,并且调频网点延续调幅网点的网线角度,在交界处不留痕迹,让两种频率的网点巧妙地融合。
加网

假设像素值为3
填数字
24
22
18
12 8146来自17919
13
25
23
20
15 21 23 25
10
4
3
2
5
3
11
21
15
11 13 19
5 9 17
2 6 14
4 8
10 12 18
20 22 24
像素值为15的网点?
像素值为15的网点
24 22 20 15 21 23 25 18 12 10 7 11 13 19 16 8 4 3 5 9 17 14 6 2 1 2 6 14 17 9 5 3 4 8 16 19 13 11 7 10 12 18 25 23 21 15 20 22 24
照排机的分辨率与扫描仪的分辨率不同: • 扫描仪的每一个点可用于产生一个像素,该 像素代表原稿某一小区域的平均亮度。 • 激光照排机的点是激光的曝光点,并由有限 个这样的点来组成一个数字网点。因此,照 排机的一个激光点一般要远小于数字图像的 一个像素所代表的物理尺寸。 • 即:点的大小不同 像素点有亮暗不同,曝光点亮暗一样
最小网点直径 输出设备的记录分辨率制约着网点记录点阵的 精细程度 。理论上,输出设备记录分辨率的 倒数(即扫描记录光点的直径)等于加网图 像的最小网点直径。 设记录分辨率=2400dpi 则记录光点直径=1/2400=0.0004167(英寸) 转换为公制单位0.000416725.4=0.01058(mm) 即最小的网点(一曝光点)的直径为0.01058mm 最小的网点?%?
一、网目调单元
记录栅格 传统加网用网屏对原稿进行离散,得到的网点是 一个整体,无记录栅格。网点虚,是软网点。 数字加网得到的网目调图像通常采用激光照排机 把网点逐个记录在胶片上,一个网点由有限个 激光点曝光组成。对于照排机这种典型的二值 设备,在胶片上只有曝光和不曝光两种工作形 式,因此,为了在胶片上得到大小不同的网点, 需要将一个网目调单元(也既网点的基本单元) 划分为更细小的网格,这个网格称为记录栅格。 网点实,是硬网点。
数字打样中的加网技术

目前数字打样中采用的加网技术大致有调幅加网、调频加网、混合加网等几种类型。1)调幅加网
调幅加网是传统的加网方式,双称为AM加网。其特点是网点间隔固定,着墨点集中位于网格中心,其面积大小是阶调信息函数。在网点位置和排列角度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利用网点的大小变化来表现图像的深浅。
调幅网由于频率固定从而形成固定的排列点阵,存在网点线数、网点角度的限制。需要把两个色版的网角控制在30度或以上,才可避免出现龟纹。调幅网点既有印刷再现稳定、容易及均匀性好等优点,又存在容易产生网花、网纹之间的干扰龟纹、色彩跳跃、文字和细微层次边缘不光洁等问题,还要求极高的套印精度。
在数字打样工作流程中,数字加网进行的具体位置会随RIP后打样和RIP前打样不同而有区别。
在接收RIP后数据打样的工作流程中,数字打样系统直接接收RIP后面向照排的数字加网数据,并将提取的加网信息数据转换为面向喷墨打印机数字加网数据,控制打印设备来打中印刷加网等价结果。即RIP后数字打样系统需要对RIP后的加网进行转换和控制。
数字打样中的加网技术?加网是彩色印刷复制的基础。印刷品的颜色、层次与清晰度都是由具有一定特性的网点来再现的。而数字打样之所以加网,是为了在输出分色胶片或印印刷前通过其非常接近印刷过程的加网处理,复制出能够较好地预视其后印刷结果的样张,包括是否有龟纹、玫瑰斑、网点扩大等等,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1.加网的位置
加网线数与丝网目数的关系

由浓到淡,由明到暗连续变化层次的色调组成的原稿叫彩色连续调原稿。
通过对连续调原稿进行分色加网印刷而得到的,由网点组成的印刷品叫半色调原稿。
(1)加网的线数(线/CM)与丝网目数(目/CM)的关系为了在调幅网点印刷中减轻因加网线与网丝线部分重叠而产生水波纹(称龟纹),因此,常选用高目数丝网制作低网点线的网模版,来减少龟纹的出现,但是,选用目数很高的丝网,这是不经济的,同时,对低网线的图像色彩的鲜艳度反而不利,故加网线数与丝网的目数之间比例应恰到好处,即不产生龟纹的前提下,选用最经济的且适用的低目数丝网。
加网线与丝网目数比例一般可选用1:2.5或1:6.25,但常选用线/CM:网目/CM之比为1:3.75或1:5等。
(2)经验列举网版印刷加网线数可选择的丝网目数24线/CM可用丝网为120目/CM;28线/CM可用丝网为140目/CM;30线/CM可用丝网为150目/CM;40线/CM可用丝网为150目/CM;44线/CM可用丝网为165目/CM;48线/CM可用丝网为180目/CM。
值得注意的,要想在网印中将图像龟纹减小到最小,除了加网线与网目数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外,还有网版上感光胶层厚度的控制,丝网的绷网角度和张力,选择制版的方法等。
(3)加网线数目前,许多印染厂、针织内衣厂、手帕床单厂所用的丝网多是100-120目。
如果用国际上的匹配数据:丝网目数等于加网线数的4.2倍,这样一来,120目丝网只能加28线的网屏,100目丝网只能匹配23线网屏。
按纺织品印花的最低限度,在1M的视距内观察30线以下的图案,只见网点不见图像,便失去其加网印花意义。
所以,为保证10%以下的网点大部分不被丢失,较为实际可行的办法是:最小网点直径=网孔直径+丝径。
再加上消除龟纹的措施,120目丝网完全可以匹配45-50-55线的网屏。
以文化衫上彩印人像为例,其确定方法如下:①承印物平纹汗布;②丝网目数120目;③加网线数45线;④加网角度黄版90,品红版15,青版45,黑版75。
图像印刷加网技术全攻略

在数字加 网技术 中 ,调幅加 网是用不可见的 行 列排列 有序的 网格分割 图像 ,每 个网格按 照一定
的 角 度 、 加 网 线 数 生 成 面 积 不 同 的 网 点 。 在 生 成 记 录 网 点 的 黑 /白 ( / ) ,总 要 受 到 加 网 角 1o 时
度 网点形 状和加网线数的 限制,在每个位置上
照 相 加 网
照 相 加 网 是 图 像 加 网技 术 的最 初 方 法 .是将
( ) 触 网屏 加 网 。接 触 网屏 是 因 制版 照 2接 像 时 将 网屏 与 感 光 材 料 的乳 剂 紧 密 接 触 而 得 名 又 称软 片 网屏 。接 触 网屏 一般 是 用玻 璃 网
屏 作 母 版 在 制 版 照 相 机 上 用 硬 性 感 光 胶 片 制 成 的 。用 放 大 镜 仔 细 观 察 . 面 布 满 了 网 点 , 上
除去防蚀剂后将腐蚀出的线条上涂上不透光胶片密合接触减少了翻拍中的层次损失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08669技术交流printingqualitystandardization提高了画面清晰度克服了投影网屏的许多缺在数字加网技术中调幅加网是用不可见的行陷如在高光和暗调部位网点的表现效果较列排列有序的网格分割图像每个网格按照一定差
一
i
、 电子 力 网 UJ r , 丌 M
、
设置 1 0 自由度 相对较低 。在调幅加 网 中,电 /的 子 分色机 使 用的挂网方式一 般是德 国H l eI 公司开
电子加网技术是 将图像 信号数 字化后经计算 机计算处理 并转换 成网点输 出的新型加网技术 ,
其 主 要 方 式 有 以 下几 种 。 ( ) 子 制 版 雕 刻 机 加 网 。 以 S n 1 电 C —A— a
分辨率与加网线数

印前数字图像通常为每个像素、每个颜色通道8位,最多有28=256级层次。要把这些层次完整地传递,在设置激光照排机的记录分辨率(dpi)时,考虑到加网线数(lpi)与其匹配关系,尽量保证[(记录分辨率/加网线数)2+1]不小于256。
例如:记录分辨率为2400dpi,加网线数150dpi,表示在相同的1in宽度内,激光照排机可以曝光记录2400线,形成150个网点列。
在一行网点(网格)内包含的记录曝光线数量为(2400dpi/150dpi)=16条曝光线/1个网格边。通常在横纵两个方向上,记录分辨率和加网线数是相等的。因此,1个网格内包含的记录曝光点数为16×16=256个,加上网格内完全不曝光(网点面积率为0)的1级,共有257级网点层次。归结起来可表示为:
在生产实际当中,同时兼顾图像质量和生产效率,如果加网线数在150~175lpi之间时,选择2400~2540lpi的记录分辨率是可以的;使用3000dpi以上的记录分辨率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再现质量,但记录的花费时间较长。
加网线数的含义是:沿着网线角度的方向,单位长度内包含的网点数,单位是“线/in”或“线/cm”,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i(Lines per inch)或lpcm(Lines per centimeter)。这里的“线”是指网点构成的线,即“网线”。lpi是加网线数的单位,它表示每英寸内包含的网线行数。
加网线数与记录分辨率(dpi)的关系:应当从数字化加网的基本原理去理解。激光照排机、激光打印机等属于黑白二值记录设备。它们通过激光对记录材料的成像形成网点。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网格和网点都是由一组多个记录曝光点组成的。下图显示了数字化网点的构成原理。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一个网格内包含的记录曝光点越多,则网格风网点面积的变化级数也就越多,加网图像的层次变化级数也就越丰富。(A)给出了一个网格包含5×5=25个记录曝光点;(B)给出了一个网格包含16×16=256个记录曝光点。
CTP常用的几种加网技术介绍

CTP常用的几种加网技术介绍9-6每一个印刷厂都认为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印刷质量,由于它不需要使用胶片,而是直接在印版上成像,因此能使印刷车间变得更加整洁,同时还能让人们使用更加精确的网点,减少了印刷机所受的四色印刷的限制。
此外,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能够减少网点变形,最大限度地补偿印刷机上的网点扩大。
在这样发展趋势下,很多制造商都推出了用于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上的随机加网产品。
传统的半色调加网就是我们常说的调幅加网,它由一系列规则排列的网点组成,通过网点尺寸的变化来体现高光或暗调的区别。
调幅加网具有很强的预测性,而且在印刷机上的效果比随机加网要好。
这种技术的局限性就在于,印刷厂必须要保证图像在最亮和最暗的地方不丢网点。
随着加网线数的增加,控制高光网点和保持暗调网目间的间隙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调频加网或随机加网使用了与调幅加网完全不同的方式,它们能够保持网点尺寸的一致,但会改变网点之间的距离。
由于在很多区域内网点非常小而且排列的非常紧密,因此调频加网能够再现出更多的细节(中间调),同时减少“莫尔”条纹出现的机会。
用调频加网技术印刷出的图像往往能够达到连续调照片的质量。
但是,由于调频加网使用了非常小的网点,因此在调幅加网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高光网点的问题也会出现在调频加网的大部分阶调中。
在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出现以前,人们很难将微网点从胶片上转移到印版上,而现在,这个问题就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了。
很多新兴的加网技术都是调幅和调频加网的混合体。
混合加网在大部分色调区域内使用传统的条幅加网方式,而在高光和暗调区域使用调频加网技术。
通过混合加网,胶印厂能够提高调幅加网区域的加网线数,而不会给印刷机带来额外的负担。
以下就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几种最新加网产品(爱克发、ArtworkSystems、艾司科、富士胶片、海德堡、柯达、Rampage系统、RIPit和网屏)。
新型加网技术

新型加网技术时间:2007-12-01 来源:印刷英才网作者:向问天加网是印刷的很是重要的工艺环节,其根底浸染是把措置好的延续调图象改酿成可供印刷的半色调图象。
加网手艺的吵嘴直接影响着印刷产物的质量和档次。
调幅加网(AM)作为此刻操作最广泛的加网编制,其网点的地位和角度是固定的,经过过程网点的巨细转变获得条理转变和色采再现。
其好处是核心调再现精采,条理过渡滑腻自然;短处毛病是受印刷条件限制,个别加网线数限制在200lpi以下,图象不够细腻,采用高网线数时高光和暗调部分再现不理想。
调频加网(或随机加网,英文是FM)网点巨细是固定的,但地位是随机转变的,没有网角和网线,经过过程单元面积内网点数方针转变来再现条理和色采,采用网点之间的巨细来分辨其精度。
网点直径有40微米、21微米(相当于175lpiAM网的2%网点)、14微米(相当于200lpiAM网的1%网点),10微米(相当于300lpiAM网的1%网点)等。
用传统的调频加网编制能印出很是邃密的印品,可以消弭调幅加网的莫尔纹,能很好地复制暗和谐较好地复制亮调,可以采用较低的分辨率输出,但印刷网点扩大严重,高光部易产生颗粒现象,对印刷压力和水墨量节制请求很高,印刷条件的藐小转变就会影响到全数图象的阶调再现。
当然调频网奉行了很多年,但因其印刷条件尖刻,现实操作未几。
调频加网和调幅加网都存在必定的局限性。
随着CTP的广泛采用,在不增永生产本钱和不下出身避世产效率的条件下,对产物的质量请求愈来愈高,是以各公司前后研究并推出了多种新的加网手艺。
当然各公司推出的新的加网编制各不不异,但个别而言,广泛采用把调幅加网和调频加网相通顺贯通的编制,也即是采用调幅和调频的“同化”(hybrid)加网编制(当然不是简略地同化在一路)。
此外也有公司保持采用改良型的调频加网编制。
本文将分袂先容各公司的一些新的加网手艺。
1.网屏公司的“视必达”加网“视必达(Spekta)”加网手艺是日本网屏公司于2001年斥地的一种新的同化加网编制,它能够防止龟纹和断线等问题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排机的分辨率与扫描仪的分辨率不同: • 扫描仪的每一个点可用于产生一个像素,该 像素代表原稿某一小区域的平均亮度。 • 激光照排机的点是激光的曝光点,并由有限 个这样的点来组成一个数字网点。因此,照 排机的一个激光点一般要远小于数字图像的 一个像素所代表的物理尺寸。 • 即:点的大小不同 像素点有亮暗不同,曝光点亮暗一样
记录栅格
网点
网目调单元
设备像素 (激光曝光点)
记录栅格:图像输出设备在记录网点时按一定 的规则把记录平面划分为一个个小方格,这样 划分后形成的小方块集合称为记录栅格。 记录栅格的每一个单元可大可小,取决于输出 设备的分辨率的高低。分辨率高,记录栅格小。
设备像素 记录设备的曝光点被称为设备像素。记录栅格 中的某一个小方块对应着设备像素。每一个 这样的小方块的大小是相同的。 网目调单元 网目调单元是一个用于包含网点的区域,只有 100%面积率的网点才会与网目调单元一样大。 网目调单元也叫网点单位面积。 在一定条件下,网目调单元中小方格的多少决 定了网点轮廓形状接近理想形状的程度。 小方格越多,越接近理想的形状。
24 24=576
1212=144
二、加网线数与加网质量因子
• 加网线数(频率) 加网线数是单位长度内形成的网点数,它反映 了两个相邻网点的中心距离的长短,用lpi表 示。 网线数高,中心距离近。网目调单元小, 网点绝对面积小。 网线数少,中心距离远。网目调单元大, 网点绝对面积大。
Hale Waihona Puke 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数字图像的每一个像素 均应该输出到胶片上,即加网线数应该等于 数字图像的分辨率,比如,当数字图像的分 辨率为133 DPI时,加网线数应该等于133 LPI,即一个像素对应一个网点。 • 加网质量因子(q) 由于四色套印的四个印版采用不同的网点角度, 因此加网线数等于数字图像的分辨率这一原 则将受到严峻的挑战,即仅保证图像的分辨 率与加网线数相等是不够的,在多数情况下 还得提高图像分辨率。
假设像素值为3
填数字
24
22
18
12 8
14
6
17
9
19
13
25
23
20
15 21 23 25
10
4
3
2
5
3
11
21
15
11 13 19
5 9 17
2 6 14
4 8
10 12 18
20 22 24
像素值为15的网点?
像素值为15的网点
24 22 20 15 21 23 25 18 12 10 7 11 13 19 16 8 4 3 5 9 17 14 6 2 1 2 6 14 17 9 5 3 4 8 16 19 13 11 7 10 12 18 25 23 21 15 20 22 24
记录分辨率与半色调单元的关系
记录分辨率高并不意味着网点一定很精细, 因为网点的精细程度与网目调单元包含 的记录栅格数有关。 一般输出设备的记录分辨率分为有限的几 档,而记录栅格数可任意指定。
例如,一台照排机的记录分辨率为2400dpi。 用1616个设备像素组成一个网目调单元: 可达到的加网线数为2400/16=150lpi 用1212个设备像素组成一个网目调单元: 可达到的加网线数为2400/12=200lpi 所以,加网线数与记录分辨率、网目调单元包含的 记录栅格数有关系。
像素值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栅格数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12 23 13 25
光栅图像处理器将取得的像素值与阈值 矩阵的每一单元进行比较,若像素值大 于或等于阈值矩阵中某一单元的值,则 照排机在这些单元上曝光,否则不曝光。
举例
假设像素值为7
当网目调单元的四个角点和栅格的角点重合时: 每一网目调单元由相同数量的设备像素组成。 数字图像的像素值相同时,在网目调单元中形 成的网点形状也是相同的,大小也是相同的。 利用这一原理可大大减少RIP和加网计算机的处 理工作量,提高加网的性能和速度。
加网角度为15o时 当加网角度为15o时 ,网目调单元的角点中只 有一个角点与记录栅格的角点重合,而其他 三个不重合。这就使得每一个网目调单元由 不同数量的设备像素组成。
三、有理正切加网各色版加网线数比
加网角度18.4o的由来
AB=9 BC=3 tg=BC/AB =3/9 =1/3
可推出
=arctg(1/3)=18.435o 取=18.4o
不同加网角度下的实际加网线数
网目调单元 记录单元
超级单元
一个超级单元包含89=72个网目调单元 每个记录单元的平均网目调单元数为72/9=8个
四、记录分辨率与加网线数的关系
像素映射为网点 传统照相加网:
网屏将 原稿离散 亮度不同,形成 的网点大小不同
数字加网:由记录分辨率、加网线数匹配生成网点
曝光,若干个光 点形成一个网点 照排机的 控制单元 一束激光 不曝光,无网点生成
例如,对于256个灰度等级而言,当像素的灰度 值为127时,产生的是50%面积率的网点,这 是其相对大小。 网点的绝对尺寸还和记录栅格的大小有关。 例如:2400dpi的照排机 记录栅格数 1616(256) 加网线数 150lpi 1 1 50%网点 50% 150 150 2 绝对大小 2.22105 英寸
超细胞结构网点技术
• 在输出设备有限的记录分辨率范围内通过 采用超大型细胞,并在每个细胞内设置多 个网点生长点的方法,解决精密逼近15o角 和记录分辨率间的矛盾,使得桌面制版技 术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传统四色分色工艺能 获得的效果。
• 从tg15o=0.2679,可推得与之接近的第一个有理 数近似值是1/3, a=tg-1(1/3)=18.435o,误差 为22.9%; • 对tg15o来说,有比1/3更好的近似有理数,比如 2/7,a=tg-1(2/7)=15.945o,误差为6.3%; • 3/11,a=tg-1(3/11)=15.255o,误差是1.7%; • 9/34,a=tg-1(9/34)=14.826o,误差1.16 %; • 15/56 ,a =tg-1(15/56)=14.995o ,误差为 0.03% ; • 41/153 ,a =tg-1(41/153)=15.001o ,误差仅 为0.0067%。
一个超级单元包含109=90个网目调单元 每个记录单元的平均网目调单元数为90/9=10个
一个超级单元包含99=81个网目调单元 每个记录单元的平均网目调单元数为81/9=9个
结论 加网角度为0o时,每一记录单元的平均网目调单 元数为9; • 当加网角度为 18.4o时,每一记录单元的平 均网目调单元数为10; • 当加网角度为45o 时,每一记录单元的平均网 目调单元数为8。 0o、 18.4o和45o加网线数之比为: f0 : f18.4 : f45= 9 : 10 : 8
设:图像的边长为L 图像在横向、纵向 均有10个像素 则:图像的分辨力为 R=10/L 当加网角度为45o时,图像对角线长度为1.414 L, 在这样的长度上像素数也为10个,因此在对角 线方向上的分辨率为10/1.414L = 0.707 (10/L) = 0.707R。
要满足输出一个网点需要一个像素的要求,需提 高图像的分辨率(1.414倍,取整数为1.5 )。
例如:设F0=175LPI F45=175( 8 / )=165LPI 9 F18.4=175( 10/ )=184LPI 9 有理正切加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为了满足半色调单元角点与输出设备记录栅 格角点重合,用18.4o 代替15o,产生的绝对 误差是3.4o。 • 实际的加网线数与指定的有偏离(Y版除外)。 • 供选用的加网线数和角度只有有限的组合。 • 容易出现玫瑰斑,从而降低对图像的表现能 力和细节分辨力。 • 18.4o可能会出现龟纹。
从理论上讲,用以产生一个网点的像素数 越多时,复制效果就越好。因此,许多 文献把图像分辨率与加网线数之比 (dpi/lpi)称为加网质量因子(q)。 一般q=2。 图像分辨力=q加网线数
三、记录分辨率与网点层次
数字加网中,像素值决定网点的百分比,即相对 大小。记录分辨力决定组成网目调单元小栅格 的大小,即决定网点的绝对大小。 记录分辨率 记录分辨率指的是输出设备的记录精度,是指以 逐点扫描方式的图像输出设备可以在单位长度 上扫描曝光的光点数,通常以dpi表示。
15个网点 X个网点
45
15
15个像素 10个网点
0加网:一个网点由1.5cos0 =1.5个像素 45加网:一个网点由1.5cos45 =1个像素 15加网:一个网点由1.5cos15 =1.45个像素
cos15 =10(网点)/X(网点) X=10/ cos15 15个像素形成X个网点,则每个网点的像素数是: 15/X=15/(10/cos15)=1.5cos15 =1.45个像素
最小网点直径 输出设备的记录分辨率制约着网点记录点阵的 精细程度 。理论上,输出设备记录分辨率的 倒数(即扫描记录光点的直径)等于加网图 像的最小网点直径。 设记录分辨率=2400dpi 则记录光点直径=1/2400=0.0004167(英寸) 转换为公制单位0.000416725.4=0.01058(mm) 即最小的网点(一曝光点)的直径为0.01058mm 最小的网点?%?
15o角度的正切值: tg 15o=0.5×( 3 -1)2 由于( 3 -1)是一个无理数,则( 3 -1)2也一 定是一个无理数,这说明15o角的正切值不能 用两个整数之比表示。 二、有理正切加网及其特点 定义 当加网角度的正切 为有理数时,称这 样的加网为有理正 切加网。
特点 • 每一个半色调单元的角点必须准确地与输出 设备记录栅格的角点(也就是记录栅格小方 块的角点)重合。 • 每一个半色调单元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这 样就可以将具有相同面积率和形状的网点在 输出设备的记录平面上重复复制 。 • 加网角度的正切值为有理数,有利于数字网 点在输出设备的记录平面上快速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