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工《工程化学》套题和重点
广东工业大学化工原理试题库

试题六 一:填充题(20分)1、精馏分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要使混合物中的 组分得到完全分离,必须进行 多次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相对挥发度的表示式α=______________.对于二组分溶液的蒸馏,当α=1 时,能否分离___________。
3、q 的定义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饱和液体进料q=____.饱和蒸汽进料q=____.蒸汽是液体的3倍的混合进料时q=____。
4、二组分的连续精馏操作,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245.075.0+=x y ,提馏段 操作线方程为02.025.1-=x y ,当q=1时,则=W x _____D x =______。
5、在连续精馏中,其它条件均不变时,仅加大回流,可以使塔顶产品D x _____,若此时加热蒸汽量V 不变,产品量D 将______。
若在改变R 的同时,保持塔顶采出量不变,必需增加蒸汽用量,那么冷却水用量将________。
6、压力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将有利于吸收的进行。
7、完成下列方程,并指出吸收糸数的单位。
()-=i c k N k 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p K N G G K 的单位_______________.8、吸收过程中的传质速率等于分子散速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9、饱和空气在恒压下冷却,温度由1t 降至2t ,其相对湿度Φ______,绝对湿湿度H________,露点_________,湿球温度___________。
10、萃取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萃取操 作选择溶剂的主要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36分)1、叙述恒縻尔流假设的内容?2、板式塔塔板上造成液面落差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3、试推导并流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并在y-x 的相图上表示出来?4、叙述双膜理论的论点?5、画出单级萃取操作相图?6、叙述湿空气的性能参数?三:计算题(44分)1、双股进料的二元连续进料,均为泡点液相进料,进料液为21,F F , 求第三段的汽相和液相流量?已知第一段的汽液相流量分别为V 和L 。
《工程化学》总复习

《工程化学》总复习绪论掌握几个概念(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化学反应计量方程与计量数等)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目的要求]1.了解物质的主要聚集状态及特性。
2.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范德华方程的意义,了解分压定律与分体积定律的含义。
3.了解液体的特性,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4.了解固体、超临界流体、等离子体等的特性和应用。
[教学内容] 1.1 气体重点介绍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混合理想气体的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简单介绍实际气体方程—德华方程。
1.2 液体介绍液体的微观结构,液体的蒸汽压与沸点,液晶的概念。
1.3溶液介绍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包括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
[重点难点]1.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与分体积定律。
2.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第二章 化学反应热效应 能源利用[目的要求]1.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涵、本质和应用;2. 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明确热、功、状态函数(U 和H )的意义、状态函数的特性;能熟练地计算各种变化过程中Q 和W ,体系的∆U 和∆H ;明确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概念,能熟练地应用标准摩尔生成焓来计算化学反应热效应,并能灵活应用盖斯定律。
[教学内容]2.1 化学反应热效应介绍热效应的定义,符号(+,-), v Q 、p Q 及其关系,热效应的测定。
2.2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热力学标准态的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重点介绍焓和焓变、状态、状态函数及盖斯定律。
2.3 能源简单介绍能源的种类与清洁能源(氢能,太阳能等)[重点难点]1.标准摩尔生成焓θm f H ∆和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θm H r ∆(计算) 2.盖斯定律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目的要求]1.理解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掌握熵(S )及吉布斯函数(G )的定义和意义,熟悉判断过程变化方向、限度的方法;2.能熟练计算∆S 、∆H 和∆G ;了解熵的统计意义以及基于热力学第三定律所建立的规定熵、标准熵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合金?A. 不锈钢B. 黄铜C. 纯铁D. 铝合金答案:C2.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取决于:A. 反应物的浓度B. 反应物的表面积C. 反应物的温度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的基本概念?A. 熵B. 焓C. 能量守恒D. 质量守恒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4. 在化学工程中,_______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答案:化学平衡5.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_______,第二定律表明能量_______。
答案:守恒;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答案: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但它本身在反应过程中不被消耗。
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反应,但并不改变反应的化学平衡。
催化剂的特点包括高效性、选择性和可重复使用性。
7. 解释什么是化学动力学,并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它包括研究反应速率如何随反应物浓度、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其速率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或温度来调节。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8.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 v = k[A]^m[B]^n \),其中 \( k \) 是速率常数,\( [A] \) 和 \( [B] \) 分别是反应物 A 和 B 的浓度。
已知 \( k = 0.05 \, \text{mol}^{-1}\text{L}^{-1}\text{s}^{-1} \),\( m = 1 \),\( n = 2 \),\( [A] = 0.1 \, \text{mol/L} \),\( [B] = 0.05 \, \text{mol/L} \)。
【工程化学基础】模拟考试题(卷)全四套(含标准答案解析)

《工程化学基础》模拟题 1一、单项选择题(共24分)1.决定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能量的量子数是( )(a) n 和m (b) l 和m (c) n 和m s (d) n 和l2.反应(CH3)2N2H2(l) + 4 O2(g) = N2(g) + 2 CO 2(g) + 4 H 20(1)在确定条件下进行,当早2. 0 mol时,消耗掉02的物质的量是( )(a) 2. 0 mol (b) 0. 50 mol (c) 8. 0 mol (d) 4. 0 mol3.下列物质中能与O3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破坏臭氧层的是( :(a) CO 2 和CO (b) NO 和CFC (c) CH 4 和C2H4 (d) H2O 和N2H44.在下列高分子材料中,可选作高频率的电绝缘材料的是( )(a)聚四氟乙烯(b)聚氯乙烯(c)聚苯乙烯(d)酚醛树脂5.在普通电器中,可选下述材料中的( )(a)刚玉(Al2O3) (c) K2O与Na2O比值大于3. 5的硅酸盐(b)镁质瓷(d) K2O与Na2O比值大于1. 5的硅酸盐6.生物工程中的遗传复制是以下述分子中的哪种为模板合成出相同分子的过程?( )(a)卵磷脂(b) RNA (c) DNA (d)氨基酸7.下述方法中不能用于测定HAc溶液pH的是(a)使用pH试纸(b)使用酸碱滴定⑹使用pH计(d)使用电导率仪8.下述分子中的中心原子采取sp3等性杂化的是((a) CH3C1 (b) NH 3 (c) H2O (d) PH 39.已知反应H2O = H+ + OH 的K w 和HAc = H++ Ac 的K a (HAc),则反应Ac +H2O = HAc + OH 的K(Ac )为( )(a) K W- K a(HAc) (b) Kw+ K a(HAc)(c) K W/ K a (HAc) (d) K a(HAc) / KW10. NaCN极毒,接触CN 一的操作人员可用下述溶液来洗手( )(a) FeSO 4溶液(b)肥皂水(c) NaCl 溶液(d) Na2CO311.在下述溶剂中,能溶解聚碳酸酯的是( )(a)环己酮(b)丙酮(c)乙醛(d)三氯甲烷12.能用来化学铳切铁制零件的溶液是((a) FeSO 4 溶液(b) CuCl 2 溶液(c) CuSO 4 溶液(d) FeCl 3 溶液二、填空题(共20分)1.聚丙烯的化学式是,属链高分子化合物。
工程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工程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酸?A. HClB. NaOHC. CH3COOHD. H2SO4答案:B2. 金属的腐蚀主要发生在哪种环境中?A. 真空B. 干燥空气C. 潮湿空气D. 惰性气体答案:C3.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式?A. 改变温度B. 改变压力C. 改变催化剂D. 改变反应物浓度答案:C4. 以下化合物中,哪种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CaOC. H2OD. NaOH答案:C5.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时,系统会如何反应?A. 向减弱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B. 向加强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C. 保持不变D. 随机移动答案:A6.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半导体?A. 硅B. 锗C. 铜D. 砷化镓答案:C7. 以下哪种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 氧B. 铁C. 铝D. 碳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碱?A. KOHB. NH3C. Ca(OH)2D. NaOH答案:B9. 以下哪种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2H2O → 2H2 + O2B.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C. 2H2 + O2 → 2H2OD. 3NO2 + H2O → 2HNO3 + NO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电解质?A. 醋酸B. 乙醇C. 蔗糖D. 氯化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通常是______。
答案:mol/(L·s)2.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答案:H+ + OH- → H2O3.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g/mol4. 化学平衡常数的符号是______。
答案:K5.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_。
答案:ΔU = Q - W6.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______。
答案:泡利不相容原理7. 金属腐蚀的两种主要类型是______和______。
工程化学复习重点

思考:这两个公式有什么用处?
答:可以利用这两个公式计算反应热。
2. 标准摩尔生成焓
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B 时反应的焓变称为标准摩尔生成焓,记作 f H m 。 298.15K时的数据可以从手册及教材的附录3中查到。
指定单质通常指标准压力和该温度下最稳定的单质。如C: 石墨(s);Hg:Hg(l) 等。但P为白磷(s),即P(s,白)。
y z
+
y
x
+
+
x
s轨道投影
-
-
x
pz轨道投影
dxy轨道投影
原子轨道形状
(3) 磁量子数 m 的物理意义:
m 的取值: m = 0,1,2,· l, 共可取2l + 1个值 · · 确定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 除s轨道外,都是各向异性的
p轨道, m=-1,0,+1,有三个伸展方向
原子轨道伸展方向
(4) 自旋量子数ms
试计算石灰石热分解反应的熵变和焓变 解: CaCO3(s) f Hm (298.15 K)/(kJ. mol-1) -1206.92 Sm (298.15 K)/(J. mol-1 . K-1) r Hm (298.15 K) =
B
H
B f B
92.9
m,B
CaO(s) + CO2(g) -635.09 -393.509 39.75 213.74
显然,标准态指定单质的标准生成焓为0。生成焓的负值越大, 表明该物质键能越大,对热越稳定。
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反应物 标准状态 r Hm 稳定单质 生成物 标准状态
f Hm (r)
f Hm (p)
工程化学复习要点及习题解答

22
(2)SO2(g)+1/2O2(g)=SO3(g), △rHmθ ﹤0 △rHmθ﹤0, △rSmθ﹤ 0, T值越低越利于△rGmθ﹤0, 低温自发。
(3)C2H5OH(l)+3O2(g)=2CO2(g)+3H2O(g), △rHmθ ﹤0 △rHmθ﹤0, △rSmθ﹥ 0, T为任何值时都自发。
26
或
K 2 r H m (298.15K ) T2 T1 ln ( ) K1 R T1T2
K2 131.3 103 398.15 298.15 ln ( ) 17 9.53 10 8.314 298.15 398.15 K2 (398.15K ) 5.72 1011
11
7. C6H12O6 ~ Q 180g/mol -2820kJ/mol 3.8g ΔH kJ/mol ΔH=59.53kJ 可获得能量:59.53×30%=17.86kJ
12
(1) (2) (3) 8.(4) 2 6 3 -1 r H m 16.73kJ.mol
9. (1)-1366.51kJ.mol-1; (2)-429.818 kJ.mol-1. 10. (1)-153.89 kJ.mol-1; (2)-81.89 kJ.mol-1
工程化学基础
复习要点及习题解答
几个基本概念
系统:敞开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
状态函数:
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 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状态函数
相:
单相系统与多相系统的判断
2
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nRT ni pi p pxi 分压定律 n 分体积定律
反应达到平衡时: rGm(T) = 0
2017广工(15机卓)工程化学复习题

工程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团簇:是指由几个至上千个原子或其结合态单元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化学单元。
2.自由基:是指一个化合物的共价键电子对发生均匀分裂时,生成带有未成对键的单电子基。
3.缓冲溶液:像HAc-NaAc这类能抵抗外加少量强酸、强碱或适当稀释的影响,保持其pH值基本不变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
4.润湿作用:含有表面活性物质的水溶液容易在固体表面铺展开来而润湿整个表面,这种作用叫做润湿作用。
5.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截然不同的物质加以优化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新材料。
6.共聚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进行的加聚反应称为共聚反应。
7.高分子材料老化:高分子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影响,其强度、弹性、硬度等性能逐渐变坏,这种现象称为高分子材料的老化。
8.电化学腐蚀:由于形成了原电池而引起的腐蚀称为电化学腐蚀。
9.红硬性:不仅要求在常温下具有高硬度,而且要求在较高温度下仍能保持高硬度和高的耐磨性,这俗称红硬性。
10.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只要少量存在就能显著改变反应速率,但在反应结束时,其自身的质量、组成和化学性质基本不变的物质。
通常,把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催化剂简称为催化剂。
11.吸氧腐蚀: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发生“吸收”氧气的电化学腐蚀称为吸氧腐蚀。
12.光氧老化:高分子材料在光照下其化学单元发生了能级跃迁,空气中氧趁机介入,发生光氧反应,使其张力、强度和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称高分子的光氧老化。
13.等离子体:在高温、激光或电磁场等作用下,气体分子电离产生大量带电粒子(离子、电子),它们和中性粒子(原子、分子)所组成的系统,因其在整体上保持电中性,总的正、负离子电荷数相等,故称为等离子体。
14.配合物:是以金属正离子(或中性原子)作为中心,有若干个负离子或中性分子按一定的空间位置排列在其周围形成的复杂化合物。
15.玻璃化温度: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叫做玻璃化温度T 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金属键:金属元素的原子电离能教低,他的价电子可脱离原子,且不固定在某一离子附近,即在整个晶格自由运动,这些自由电子吧金属原子和离子结合在一起,我们称这种作用为金属键。
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2)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他可以表述为:能量的形式可以相互转化,但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U=U2 —U1=Q+WU1、U2分别表示系统变化前后两个状态的热力学能;Q表示变化过程中系统所吸收的热;W表示环境对系统所做的功。
(3)熵:熵S是介观粒子即原子和分子等原子结合态单元的混乱度在宏观上的一种度量,熵值的变化△S是介观离子混乱度变化在宏观上的表现。
在统计人力学中,把介观粒子的状态数用Ω表示。
一个系统中,介观粒子的状态数(用Ω表示)越多,他们的运动显得混乱,所以Ω又称混乱度。
(4)同离子效应:在弱酸或弱碱等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酸或弱碱解离后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解离度降低的现象称同离子效应。
(5)德华力:在小分子中的分子间作用力被称为德华力,可分为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三种。
极性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极性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为极性分子,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视结构情况而定如CH4就是非极性分子。
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偶极:表示分子的极性。
取向力:由于极性分子具有偶极,因此两个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同极相斥,异性相吸,使分子发生相对转动,这叫做取向。
在已取向的偶极分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使之相互吸引,当接近到一定距离后,排斥和吸引达到相对平衡,从而使体系的能量达到最小值。
这种靠永久偶极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叫做取向力。
诱导力: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都存在诱导力。
非极性分子由于受到极性分子偶极电场的影响,使正、负电荷重心发生位移,从而产生诱导偶极。
诱导偶极同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间的作用力叫做诱导力。
诱导力也会出现仔离子和分子以及离子和离子之间。
色散力:由于分子中的电子在核周围的高速运动和核的振动,使任何一个分子包括非极性分子都在不停地发生着瞬间的正、负电荷重心的相对位移,从而产生“瞬间偶极”。
这种由于存在“瞬间偶极”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称为色散力。
(6)氢键:氢原子与电负性大,半径相对较小的O或N原子成键时,其电子云强烈偏离H原子,使其称为近似裸露的质子。
氢原子在分子被电负性大的X原子裸露后还可以与另一分子中的电负性大的原子Y之间产生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称为氢键。
氢键可用X—H…Y表示。
氢键又两种类型:一种是分子氢键,另一类是分子间氢键。
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电负性:为了定量地比较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引入电负性概念。
一个原子电负性越大,表明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电负性越小,表明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弱。
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递增,从上到下电负性递减。
副族元素的电负性值较接近,变化规律不明显。
(7)反渗透:如果在溶液的一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外圧力,则溶剂由溶液一侧通过半透膜向纯溶剂或低浓度方向渗透,这种现象称为反渗透。
(8)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水溶液表面力的物质叫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活性物质一般都是线型分子。
分子中同时含有亲水性的极性基团(称亲水基团或憎油基团)和憎水性的非极性基团(称憎水基团或亲油基团)(9)化学平衡的移动:(10)电极极化:当有电流通过时,实际观察腐蚀电池的电动势,要比理论计算的低。
其原因是当电流通过时,阴极的电极电势要降低,阳极的电极电势要升高。
这种因为有电流通过电极而使电极电势偏离原来的平衡电极电势值的现象,称为电极的极化,这时的电极电势称极化电势。
二.填空题1.计算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是(反应进度),它的符号是(ξ),单位是(mol)2.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加热使水的缔合度(降低),可以充分发挥水分子(氢)端和(氧)端作用。
3.氧化还原反应2Fe3+ + Fe = 3Fe2+, 计算电势。
正极表达式:2Fe3+ + 2e- =2Fe2+E正=0.771+(0.059/2)*lg c2(Fe3+)/ c2(Fe2+),负极表达式:Fe —2e- = Fe2+E负=0.771+(0.059/2)*lg 1/ c(Fe2+)4.天然水中常有带负电的溶胶污物,可用明矾净水,就是利用其水解产生的Al(OH)3正溶胶,与污物相互聚沉而得以净化。
5.判断反应C(s,石墨) +CO2(g) =2CO(g),温度变化与平衡移动方向该反应是:吸热反应6.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化雨水。
燃烧煤或液体燃料产生的气体,在高温条件下经过进一步氧化,都能产生(CO2)、(SO3)等在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的酸性气体。
最终形成含(H2CO3)、(H2SO4)等的酸雨。
7.高分子的性能指标:(1)溶解性(2)机械性能(3)电性能8.对于反应2NO(g) +O2(g) =2NO2(g),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9.金属腐蚀分三类:(1)化学腐蚀(2)电化学腐蚀(3)生物腐蚀10.电子排布规则三.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微观粒子的是(CD)A.分子B.原子C.高速运动的电子D.光子2.下述物质中,(A)是非极性分子,不着火,能耐高电压而不被击穿,可用于变压器和高电压装置的优质气体绝缘材料。
A. SF6B. CO2C. CH4D. NO23.元素电负性是指(C),如果两元素电负性值相差足够大时(>1.7),它们的化合物主要是以(F)结合的。
A.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B.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C.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D.共价键E.配位键F.离子键G.金属键4.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分子的对称性和链的规整性很好。
由于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因此它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可作为高频绝缘材料。
又由于C-F之间结合得很牢固,不易被腐蚀。
由于其耐高温、电绝缘性、耐腐蚀性均好,被称为“塑料王”5.6.当c(Sn2+)=1.0-3mol*dm,而c(Pb2+)分别为下述数值组成原电池时,欲使Sn成正电极的c(Pb2+)浓度应为(C)A. 1.0-3mol*dmB. 2.0-3mol*dmC. 0.1-3mol*dm)8. 在标准状态下,下述电对的各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B)A. Fe3+/Fe2+B. Ag+/AgC. Cu2+/Cu9. 下列物质中,常用溶度积来表示其溶解能力大小的是(BD)A. AgNO3B. AgClC. C6H12O6D. Ag2CrO4E. C6H610. 已知下列物质解离常数K θa或K θb,欲配置pH=3的缓冲溶液,问选择哪种物质最合适?(1)HCOOH,K θa =1.77×10-4(2)HAc, K θa=1.74×10-5 (3)NH3*H2O, K θa=1.79×10-5选K θa=1.77×10-4的HCOOH最合适。
因为所选缓冲系的共轭酸的p K θb与缓冲溶液的pH值越接近,则该缓冲系在总浓度一定时,具有较大缓冲能力。
四.简述题1.简述金刚石、石墨和碳团簇结构的异同及应用答:金刚石、石墨和碳团簇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石墨晶体中同层粒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平面结构的层与层之间则以分子间力结合。
由于层间的结合力较弱,容易滑动,所以有导电性和滑动性。
C60,是由60个碳原子以20个六边形和12个五边形相间组成的32面体球形分子。
2.为什么水既可作制冷剂又可做载冷剂?答:水的气化热(100℃时的气化热为40.67kJ·mol-1)很大,水气化成水蒸气时要吸收大量热,水的摩尔热容(25℃时为75.4 J·mol-1·K-1)也很大,使水升高温度需要吸收较大的热,水温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小,所以水是廉价安全的制冷剂和载冷剂。
3.简述聚乳酸纤维、聚羟基乙酸纤维可用作外科缝合线的理由,并写出有关反应方程。
答: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能被水解,且水解产物乳酸、羟乙酸均无毒,能被人体吸收。
4.钢架腐蚀防护的方法。
海(地)平面5.瓷一般由那些组成,它们对瓷的形成和性能有什么作用和影响?答:瓷由晶相、晶界相、玻璃相和气相组成。
晶相是瓷的主要组成相,决定瓷的主要性质。
晶界相是多晶结合处的缺陷,对晶体功能影响很大,是功能产生的原因。
玻璃相起粘结作用,能降低烧成温度,可填充气孔气相,可使瓷的电热绝缘性能大大提高。
气相不可避免,但可降低到最低程度。
气孔可减轻重量,但抗电击穿能力下降,受力时易产生裂缝,透明度下降。
6.聚氨酯-塑料-橡胶:橡胶和塑料的原料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可有不同合成工艺,不同工艺、不同配方所得高分子分子量不同,其T g、T f也不同。
有时同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既可作塑料又可作橡胶,聚氨酯类高分子化合物就属这种情况。
7.从防腐角度考虑,选取金属材料有哪些思路?答:(1)应避免两种电势差很大的金属相相接触(2)纯金属的耐蚀性能一般比含有杂质或少量其他元素的金属更好。
(3)应该考虑材料使用时所处的介质种类和条件8.锅炉的锅垢如何预防和处理。
可以采用热力法(煮沸给水)、化学法(用联氨除氧)、缓蚀剂法(添加腐蚀性介质中能阻止金属腐蚀或降低腐蚀速率的物质)五.判断题1.晶体的分类是否只有四种(错)2.黄铜合金()3.非晶态合金的优点。
(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硬度、高光洁度和抗腐蚀、抗辐射、抗冲击等特点)4.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状态)5.不锈钢不是所有情况都不生锈,也并非最耐腐蚀的材料。
6.基元反应:有反应物一步生成产物的反应。
7.同周期元素半径的变化是从左往右逐渐变小的。
8.电子是没有运动轨迹的,原子轨道指电子可能出现的区域。
9.热致液晶是由于加热某些晶体而形成的液晶,分为近晶型液晶、向列型液晶、胆甾型液晶。
溶致型液晶是由像表面活性物质一样具有“两亲”特点的化合物与极性溶剂组成的二元或多元系统。
10.原子轨道函数量子数: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n>0,0≤1<n,) 六.计算题1.计算298.15K时反应:CaO(s) + H2O(l) = Ca2+(aq) + 2OH-(aq)的标准摩尔焓变∆r H m(298.15K)。
设某罐头的热容为400J/K,反应放出的热有80%被吸收,要将其从25℃加热到80℃,需CaO至少多少克?CaO(s) + H2O(l) = Ca2+(aq) + 2OH-(aq)∆f H m(298.15)/kJ⋅mol-1 -634.9 -285.8 -542.8 -230.0∆r H m(298.15)=[(-543.20)-2×(-230.0)]-[(-634.9)+(-285.8)] kJ⋅mol-1=-82.1 kJ⋅mol-1罐头从25℃→80℃需吸收的热量:Q= Q p=∆H=400 J⋅K-1⨯(80-25)K=22000 J设需CaO 为W 克,则其物质的量n =W /[(40.08+16.00) g ⋅mol -1]=Q /[-∆r H m(298.15) ×80%] ∴ W =[22000/(82.1×103×80%)] mol ×56.08 g ⋅mol -1 =18.78 g2. 将银棒插入AgNO3溶液中,将铂片插入含有FeSO4和Fe2(SO4)3的溶液中,并用盐桥连接,组成原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