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科学入门 测试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初一《科学》第一章复习卷姓名_____班级_____学号____一、选择题1、小明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说法和知识不正确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 学习前积累的科学知识2、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A 关注现象,提出问题B 收集资料,发现规律C 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 写论文报告,资源共巷3、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A 阅读,作笔记和练习B 观察讨论和交流C 观察,实验和思考D 阅读实践和应用4、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当科学家C提高智商D提高理解能力,得到好成绩5、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6、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A 扩大观察范围B完成观察任务C得到观察结果D延长观察过程7、我国一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A 1.8微米B 1.8毫米C 1.8厘米D 1.8分米8.下面四个测量数据,用最小刻是分米的刻度尺测量的是:()A.27.8分米B.5.8厘米C.217.80毫米D.2.79厘米9、测量人的身高时,适当选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 1米B 1厘米C 1分米D 1纳米10、下面各个量,接近4厘米的是()A 科学课本的长度B 铅笔芯的粗细C 乒乓球的直径D 课桌的高度11、《科学》作业本的宽度为()A 20毫米B 20厘米C 20分米D 0.2米1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13、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A 10厘米B 42分米 C 36000毫米 D 0.45米14、测量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A 测量人的态度B 测量的对象C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D 测量工具的量程15、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科学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科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氧气B.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黄色C.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D.实验中没有发生置反应2 . 下列各个量中接近80厘米的是()A.科学课本的长度B.铅笔的长度C.黑板的长度D.课桌的高度3 . 物理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转换法”等研究方法,下列研究实例中,采用“转换法”的是()A.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B.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来描述磁场C.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时,通过U形管压强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D.探究两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串联时,可用一个阻值为2R的电阻来代替4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量筒量取液体C.将固体药品装入试管中D.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5 . 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的发明人弗莱明在培养细菌的器具中发现一种青霉菌,在这种青霉菌的周围没有其他的细菌生存。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实验:在液体中培养青霉菌之后,实验考察这种培养液对细菌增殖的影响结果:培养液使细菌增殖停止。
最适合作为这个实验猜想的是:()A.青霉菌与细菌间可能是互利关系B.可能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存的环境C.可能青霉菌产生了对人类有益的物质D.可能青霉菌产生了可以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6 . 某同学在用量筒取液体时,先用俯视读得液体体积为70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用仰视读得液体体积为18毫升,则倒出的液体体积是()A.等于52毫升B.大于52毫升C.小于52毫升D.无法判断7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D.给液体加热8 . 用手表测量某同学的脉搏为每分钟75次,则该同学的心脏跳动一次所用时间为()A.0.8秒B.0.08秒C.0.6秒D.1.33秒9 . 小明想探究鸡蛋在清水和盐水中沉浮的现象,有如下仪器,你觉的哪种仪器是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的()A.药匙B.量筒C.玻璃棒D.烧杯10 . 春天里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在花朵中爬进爬出,忙于采蜜。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测试

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检测请同学们注意:全卷共四大题,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在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取得成功的往往是善于观察的人B. 单凭我们的感觉,就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C. 借助各种仪器可以大大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D. 在实验中,我们常常要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展测量2.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本次会议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时机〞。
右图是本次会议的一张宣传图片,结合材料,你觉得以下观点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 )A. 科学技术的开展总是会给人类带来幸福B. 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C. 科学技术的开展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D. 科学技术可以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3.以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 )4.以下仪器有“0”刻度线的是 ·········································································· ( )A. 体温计B. 量筒C. 刻度尺D. 量杯5.关于体温计,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 )A. 体温计的分度值是l℃B. 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C. 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往下甩一甩D. 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6.当你肚子疼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去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血液、大便等。
第1章 科学入门 章节练习含解析

第1章科学入门章节练习(含解析)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章节练习一、选择题1. 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 )A. 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B. 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C. 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D. 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2. 在实验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B. 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C.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D. 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成功者往往是善于观察的人B. 单凭我们的感觉,就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C. 借助各种仪器可以拓展我们的观察力D. 在实验中,我们常常要用一些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4. 下表是任思宇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记录情况,则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A. 文字描述法B. 表格记录法C. 图形记录法D. 以上都不对5. 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测量法D. 调查法6. 在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人的感觉总是正确的B. 光凭人的感觉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C. 在许多时候需借助仪器进行测量D. 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7. 量程相同、最小刻度都是1℃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甲稍大一些,乙和丙相同,丙玻璃管的内径稍粗一些,甲和乙相同,由此可判断相邻两刻度之间的距离是( )A. 甲最长B. 乙最长C. 丙最长D. 一样长8. 将一枚回形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水没有溢出;再放入几枚,水也没有溢出;继续放入回形针直至杯中水溢出。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含答案姓名: ______班级: 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 . 有甲、乙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内装液体都是煤油,甲玻璃管内径大,乙玻璃管内径小。
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两支温度计一起插入烧杯的水中,当水温在上升的过程中,观察两支温度计的液体柱()A.甲上升较快B.乙上升较快C.甲、乙一样快D.无法确定2 . 在校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A.偏小B.偏大3 . 下列危险警告标志正确的是()C.易燃D.腐蚀性4 . 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A.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
B.体温计的里装的是水银。
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
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
5 . 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A.用水冲灭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用嘴吹灭6 . 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B.初中科学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D.一支完整的粉笔长度为8mm C.不变D.都有可能D.用湿布扑灭)鞋,他利用手头仅有的一把受潮膨胀的木尺测出自己的脚长是 ()A . 22 号半B .23 号8 . 下列四个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个苹果的体积约为 1 立方厘米 B .科学教科书长为 3 分米 C .洗澡用水温度接近 70℃ D .教室里的课桌高度约为 1.5 米9 . 某学生欲从盛有液体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
量筒放平后,仰视液面读数为 25 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 俯视液面读数为 l3 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 .12 毫升B .大于 12毫升C .小于 12 毫升D .无法判断10 . 关于 0 ℃的水和 0 ℃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 ℃的冰比 0 ℃的水温度低B . 0 ℃的冰比 0 ℃的水温度高C . 0 ℃的冰与 0 ℃的水温度一样高D .状态不同,无法比较11 . 2012 年 10月 13日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烟花节隆重开幕,众多游人观赏了斑斓绚丽的烟花。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试题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试题(总1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一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知识要点1、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着手。
2、科学知识是十分有趣和有用的。
3、积极主动地观察、认真仔细地思考是学好科学的基本方法。
巩固练习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__________,并寻找___________。
每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__________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__________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气机。
2、同学们只要留心__________,从__________身边的问题入手,我们都可以走进科学的世界,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夏天,当你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冰冻的可乐,放置在桌面一段时间后,你会看到什么现象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4、分别取一张A4纸和三张A4纸,紧紧的捏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纸团,同时使它们从同一高度下落,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1)你看到它们会同时落地吗?(2)如果把一张A4纸捏成纸团,另一张A4纸张开,再做上述实验,它们会同时落地吗?(3)比较以上两种情况,你能得出合理的解释吗?5、动手做做以下两个有趣的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1)用双手分别捏着两张大小相同的纸张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沿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时,将会出现什么现象?(2)取一只电吹风机,接上电源并设置为冷风档,然后合上开关,让吹风机向上吹冷风,将一个乒乓球放在吹风口的上方,放手后,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第2节实验和观察知识要点1、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科学、学习科学的基础。
2、观察有时要借助各种仪器和工具,实验时要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
巩固练习1、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A.阅读、作笔记和练习 B.观察、讨论和交流C.观察、实验和思考 D.阅读、实践和应用2、请你先凭视觉直接判断下面两图的形状和大小,再用工具准确测量,看结果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启示3、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称为磁性物质,把磁铁分别靠近木块、铁钉、橡皮、书本、铅笔、铝制易拉罐,判断哪些物体属于磁性物质,判断哪些物体属于非磁性物质。
130.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_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科学阶段测试卷(三)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实验中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2.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A.月亮形状的变化B.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C.太平洋周边地区常发生地震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3.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蛟龙号”潜水B.“神舟九号”飞天C.沙漠干旱沙雨D.夜晚闪烁的霓虹灯4.下列仪器的用途错误的是( )A.试管是进行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B.停表可以测量时间间隔C.酒精灯是实验室常见的热源D.药匙主要用于取用少量液体药品5.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猜想与假设;②评估;③提出问题;④分析论证;⑤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⑥进行实验收集证据;⑦交流与合作。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③①⑤⑥④②⑦C.③①④⑤⑥②⑦D.③①⑤④⑥②⑦6.如图所示,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第7题图第8题图7.如图所示,在图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都对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闻药品的气味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9.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是一门研究周围自然环境的学科B.科学就在我们身边C.科学能改变我们的身活D.科学无所不能,有了科学技术,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10.实验室里的量筒常常做得细而高,而不做成矮而粗的形状,这主要是为了()A.美观、好看B.提高稳度C.便于操作D.提高测量的精确度11.某同学的下列观察结果不确切的是( )A.绿色植物不一定生长在土壤中B.将一根筷子倾斜地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玻璃茶杯中,从上往下看,筷子弯折了C.澄清的水是白色的D.食盐加入到水中会慢慢地消失12.用“小方格法”测不规则物体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不占有整个小方格就不算入该物体面积B.只要占有小方格就应算入该物体面积C.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叶片的真实面积D.方格越小测出的面积越接近真实值1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重②应该用酒精灯的焰心给物质加热③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④不能用口尝药品的味道⑤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⑥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检测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检测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图中,测四个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正确的是( )A.B.C.D.2.准确量取70毫升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正确的是()A.100毫升B.50毫升C.200毫升D.10毫升3.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4.如下图所示,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正确的是()A.B.C.D.5.温度计的示数为“-8℃”,下面读法正确的是()A.摄氏零下8度B.零下摄氏8度C.零下8摄氏度D.零下8度6.把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A.75℃B.55℃C.15℃D.35℃7.以下实验方法的归纳,正确的是()A.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均应垫上石棉网B.洗涤干净的试管,放在铁架台上晾干C.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小砝码,再依次加较大的砝码D.取用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吸取,也可直接倾倒8.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A.关注现象,提出问题B.收集资料,发现规律C.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9.有甲、乙、丙三种量筒,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是:甲:500毫升,10毫升;乙:100毫升,1毫升;丙:50毫升,1毫升,现要测量体积约为40厘米3的石块体积,选择上述哪一种量筒进行测量好?A.甲B.乙C.丙D.三种都可以10.实验室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是()A.B.C.D.11.想测一张邮票的质量,下列方法可采用的是()A.将一张邮票直接测量B.测螺帽与一张邮票总质量再减去测得的螺帽质量C.测10张邮票质量,再除以10 D.测100张相同邮票质量,再除以100 12.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涛同学跨入初中学习时,发现这个学年开设了《科学》课,小涛很喜欢。
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多做小实验
B.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C.要留心观察自然现象,认真思考
D.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要经常背诵
2、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观察的是()
A.用温度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
B.仔细地观察小鸟的活动
C.一位学生在校园内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
D.用皮尺测量某同学的身高
3、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为235毫米
B.乒乓球台的宽度大约是2000厘米
C.长跑运动员长跑后体温可达到46℃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是1.5米
4、小明同学洗澡时,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先用手去试一下水是否很烫,一次他把洗澡水冲到身上时,感觉不冷不热,你认为小明这次洗澡的洗澡水最有可能的温度是()
A.75℃
B.55℃
C.35℃
D.15℃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6、下列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米、分米、厘米、微米
B.分米3、毫米3、厘米3、米3
C.米、厘米、分米、微米
D.米3 、分米3、毫米3、厘米3
7、下列各个量中接近80厘米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 B.铅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课桌的高度
8、下图是四位同学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9、我校运动会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在测量时如果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10、当室温为20℃时,用体温计测得甲病人的体温为39.1℃,把该体温度计消毒后未甩就直接给体温正常的乙测量,则体温计的读数应该是()
A.20℃
B.37℃
C.39.1℃
D.以上都不正确
11、在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的感觉总是正确的 B.光凭人的感觉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C.在许多时候需借助仪器进行测量 D.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
12、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D.1.8米=1.8×1000=1800毫米
13、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最佳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14、一支已用过的体温计,水银柱液面示数为37.9℃,消毒后,用此体温计直接测两个病人的体温,第一个为
37.9℃,第二个为38.6℃,由此可以确定:()
A.两个病人都在发烧
B.第一个病人发烧,第二个病人不发烧
C.第一个病人不发烧,第二个病人发烧
D.第一个病人可能发烧,第二个病人一定发烧
15、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B.刮风下雨
C.昆虫蜕皮
D.雨后出现彩虹
16、下列进行的观察或实验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
B.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
C.如果所测数据与实际不符合,可修改所测数据
D.做实验时,必须明确实验目的,学会控制实验条件
17、-5℃读作………………………………………………………………………………()
A.负5度 B.5摄氏度C.零下5摄氏度D.A或B
18、℃的水与0℃的冰相比较:( )
A. 0℃的冰比0℃的水冷
B. 0℃的水比0℃的冰冷
C. 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9.下列是使用量简量取液体的有关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用手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放在平稳桌面上,并使量筒刻度线正对自己
20、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60毫升,则此液体的真实体积比60毫升:( )
A . 大 B.小 C.一样 D.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6分)
21.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战略30周年之际,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并于今年5月1日通车。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千米),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36公里=
米.
22.嫦娥一号卫星和所有人造卫星一样,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部分组成。
从外表看
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大盒子,本体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卫星的体积
= 米3.
23、物体的称为温度,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原理制成的。
南方夏天最高气温高达37℃,读作,北方冬天最冷有零下40摄氏度,记作。
2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对一些物体的长度与体积作出估计。
请你估计一下,教室里窗子的高度是
1.5 ,小明同学身高为160__ ,一瓶娃哈哈矿泉水中水的体积约为250 .
25、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60千米= 米; (2)1.5分米= 厘米;
(3)25毫米= 米.
26.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图中铅笔的长度是厘米。
27.如右图所示,小石块的体积是毫升.
28、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的性质制成的,摄氏温度是把
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29.请读出甲体温计、乙温度计的读数。
甲读数是℃;乙读数是℃。
30、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滴加少量液体的是,常用来搅拌的是。
(填序号)
(1)烧杯(2)滴管(3)酒精灯
(4)玻璃棒(5)药匙(6)试管
31.小台和小州两位同学在探究人的脚印长度与人的身高时,统计了整个班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人的身高大概是脚印长度的7倍左右。
某罪犯在现场留下的脚印经过测量,它的长度是23.5厘米,则该罪犯的身高大约是。
三、实验探究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2.某同学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方法如图所示,
(1)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
(2)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测出的温度偏(填“高”或“低”)。
33、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A、B、C、D四幅图中哪些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
答:(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
石蜡的体积是。
34.如图为测量树叶面积的方格,已知A=135毫米,B=35毫米,则每一方格的面积为平方厘米,树叶的面积约为平方厘米.
A
B
35.这里有一块正方体的小铁块,请你说出二种测量正方体铁块体积的方法。
请说明要用到的仪器及测量方法。
一.选择题:
1D 2C 3A 4C 6A 7D 8D 9B 10C 11A 13C 14D 15A 16C 17C 18C 19A 20B
二.
21. 米, 36000 22. 7.57 23. 24.米, 厘米, 毫升25. 560000, 15, 0.025 26. 3.6 27. 10毫升28.热胀冷缩, 冰水混合物, 沸水.
29.37.5, 75 30.(3) (5) (2) (4) 31. 1cm,164.5cm 32.温度计插在烧杯底部, 高. 33.AC,
5mL 34. 0.25 ,15(14—16之间均可)35.方法一:器材:大量程量筒一只,水.步骤:在大量筒中盛放一定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1 ,将灯泡完全浸入水中,记下此时水的体积为V2, 算出灯泡的体积为
V= V2-V1. 方法二.器材:溢水杯一只,烧杯一只,水,量筒一只.步骤:在溢水口下面放好烧杯, 将溢水杯盛满水,将灯泡完全浸入溢水杯中,水从溢水杯流入烧杯中,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读出读数,即为灯泡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