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试题[带答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试题[带答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试题[带答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题

右图中甲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C.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吹偏北风

D.③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3.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影响的结果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4.读图,A、B、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5.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A.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D.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等

6.指出在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

A.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B.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C.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D.我国冬季的寒潮天气

7.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

A.按逆时针方向辐散B.按逆时针方向辐合

C.按顺时针方向辐散D.按顺时针方向辐合

8.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

A.高压与低压 B.气旋与反气旋

C.冷锋与暖锋 D.迎风坡与背风坡

9. 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

10.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 A .北半球,高气压 B .北半球,低气压 C .南半球,高气压 D .南半球,低气压 11.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A .伏旱天气 B .梅雨天气 C .出现台风 D .寒冷天气 12.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13.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

A .连续性降水

B .沙尘暴天气

C .狂风暴雨

D .晴朗天气

14.“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造成选文所述天气变化的是( )

A .准静止锋

B .冷锋

C .暖锋

D .暖气团 15.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北方夏季的暴雨——反气旋

B .江淮地区梅雨——反气旋

C .台风——热带气旋

D .冬季寒潮——反气旋 16.下图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分析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

17~19题。

1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由

A.反气旋影响

B.冷锋影响

1008

1010

1012 1014 单位:百帕

C.气旋影响

D.准静止锋影响

18.这次降水形成过程是

A.气流下沉形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19.此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读图7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完成20~22题

20.ABCD四点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 A

B. B

C. C

D.D

21.形成风的直接动力是:

A.地表冷热不均

B. 水平气压梯度力

C.摩擦力

D.地转偏向力

22.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A.大风降温

B.阴雨天气

C. 秋高气爽

D.炎热干燥

23.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伏旱”天气。造成这种现象的天气系统是

2009年第8号超强台风“莫拉克”于8月7日23时45分在我国台湾省花莲县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仍有13级(40米/秒),使台湾省遭受了5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截止6日下午6时,莫拉克台风造成全台共461人死亡、192人失踪、46人受伤。因灾直接经济损失700亿元新台币。据此回答24~25题:

24.下图中(同心圆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能正确表示台风“莫拉克”的是

25.正确反映花莲县在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26.下图为南半球某地因热力因素形成的海平面等压线图,P点吹北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近地面气温,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②甲地可能为云雨天气,乙地为晴朗天气

③甲地为下沉气流,乙地为上升气流

④乙地所在地区,气流为逆时针方向向外流动

A.①③ B.①④C.②④ D.②③

27.下图表示①地处于北半球的低压区,箭头表示

①地的风向。四幅图中风向正确的是

28.读甲、乙两幅等压线分布图,判断甲、乙两点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点盛行西南风

B.乙点盛行东北风

C.甲、乙两点风力大小相等

D.甲点风力小于乙点

29.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A.连续性降水 B.天气晴朗,气压下降

C.气温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D.狂风暴雨

A B C D

30.下列四副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31.造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梅雨”天气的是()

A.冷锋 B.暖锋C.准静止锋 D.反气旋

32.右手握拳,大拇指垂直向上,表示垂直气流方向,其余四指表示水平气流方向。该方

法表示的是()

A.北半球的反气旋 B.南半球的气旋

C.北半球的气旋 D.南半球的反气旋

33.有关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B.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出

C.中心气流下沉增温 D.过境时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

34.读下面冷锋示意图,从图中可判断出A.白天气温:①<④B.夜晚气温:④>①

C.气压:②>③ D.降水:④<③35.下列关于锋面对天气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受暖锋影响而形成的

B.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C.台风是暖锋影响下的恶劣天气

D.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

读右图,回答3~4题。

36.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它属于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37.该气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 A.阴冷潮湿B.晴朗干燥

C.高温多雨 D.阴雨绵绵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38~39题。

38.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

A.1004 1006 B.1006 1008

C.1008 1010 D.1004 1008

39.在右图中,上海市的风向是________;在这6个小时中,风力明显加大的是________( )

A.偏东风台湾岛 B.偏北风黄河口

C.东北风辽东半岛 D.偏南风珠江口

读“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回答40~42题。

40.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1.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

A.阴雨连绵 B.晴空万里 C.大雪纷飞 D.暴风骤雨

42.据图分析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主要是( )

A.暖气团势力强 B.冷气团势力强

C.地形影响 D.海陆位置影响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10~11题。

43.假如气压变化只与气温有关,图中两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交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40°,130°) B.(40°,140°)

C.(30°,120°) D.(30°,130°)

44.该时间段内,M点( )

①偏南风转西北风②风力减弱③天气晴朗④气温降低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5.以下关于锋面系统叙述错误的是

A.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之下

B. 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所形成的锋

C.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暖锋造成的

D.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是锋面形成的降雨

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46~48题。

46.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百帕)

A.39

C.44

47.北京与东京相比()

A.北京风力小于东京

B.北京风力大于东京

C.北京风力同于东京

D.无法确定

48.郑州、西安两地气温、气

压相比

A.郑州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受锋前暖气团控制

B.郑州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处于冷锋过境前

C.西安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处于冷锋过境后,受锋后冷气团控制

D .西安气温较低,气压较高,是降水过多所致

图1中a 为等温线,b 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1,回答49-50题。

49.图示地区 A.位于北半球,b 为冷锋 B .位于北半球,b 为暖锋 C.位于南半球,b 为冷锋 D .位于南半球,b 为暖锋 50.当前 A .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B .乙地受锋面影响,阴雨连绵

C .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D .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2009年1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都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省份都不同

程度受到了暴雪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暴雪。据此回答

51.形成本次雪灾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A

B

C

D

二、综合题

5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为 锋示意图,图中A 是 气团。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 。

(2)C 、D 、E 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 气压最高的是 地, 属于阴雨天气的是 地。 (3)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 (前、后)

(4)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为 原因是 。

53.读“锋面示意图”,该锋面自东向西移动,回答下列问题。 (1)2010年1月3日衡水的大雪是该锋面系统造成的,该系统为 。

西

(2)A与C两处相比,处(填字母)气温高,其原因是。

(3)此时B处天气特征是

(4)此天气系统经过C地后,C地的气温(升高或降低)。

17

两天内天气变化最为剧

)如果该锋移动速度很快,则往往

天气。这种情况在

如果锋前

,且分布在

天气,该天气系统在热带

、夏

C.A处的风力大于B处D.B处的温差大于A处

56.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

问题。

(1)A处的天气系统:按气流状况叫做______。

(2)A、B两处,其中可能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_________处。

(3)图中D处的风向为__________(2分)

57.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D 地的天气系统按气流状况叫_____ 。P 1、P 2、P 3按气压值由大到小排序

为 。

(2)A 处风向为 风。

(3)A 、B 两处比较, 处风力更大,理由 。

(4)锋面雨区的位置主要位于 (甲、 乙、丙、丁)地。未来几天内,乙地的天气特征为 58.读某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北半球),回答 (1)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出中心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高压脊线(用===)低压槽(用――)的位置。

(3)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风,乙地的风向是 风。

(4)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 ,原因是 。 (5)如果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A 气压控制,此时应为 季, 我国主要吹 风。

59.读某天气系统示意简图,分析回答:

1)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北半球的 半球,反映的是近地面

还是高空的情况 。

3

(2)该系统属于 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 。

(3)甲地目前在 气团控制之下,将受 (冷锋或暖锋)影响,经历

天气过程。

(4)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那么降水主要在ABCD 的 和 中。 60.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 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

划分属于 ,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 (填“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 。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 雨区在锋 (填“前”或“后”)。

(4)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 ;此时长春刮 风。 61.读图3“北半球某地的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 、D 两地,从气流运动状况看: C 是 ;D 处垂直方向空气 运动; 天气晴朗的是 (C 、D ),气温日较差较小 的是 (C 、D )。

(2)风向:A ,B 。 A 、B 风力大的是 。

(3)2009年12月25日哈尔滨度过了一个 雪花飞舞的

圣诞节,雪后温度骤降,请判断当日影响哈尔滨的

天气系统为 ,此时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为哈尔滨的是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哈尔滨的天气状况为: 、 。

62.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刻气压分布图(图11),完成下列要求。(7分)

(1)从图中气流运动状况看,此时A处天气系统被称为,B处气流为(顺或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上升。

(2)在图中C、D、E、F四处中,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处。

(3)G处风向为,控制该地的气团的特点是。

63.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锋面与地面交线),虚线范围内为雨区且b向偏北方向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位于(南、北)半球,锋面b按性质划分属于锋。

(2)当前,甲、乙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

(3)甲处未来一两天内天气如何变化?

参考答案

52.(1)冷暖自西向东(2)CED (3)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暖气团替代冷气团控制此地。

53.(1)冷锋(2)A 暖气团控制(3)阴雨天气(4)降低

(5)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寒潮等

56.(4分)(1)反气旋(2)B (3)东北风

57.(1)气旋系统 P3>P2>P1

(2)偏西风(3)A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4)甲丁大风、暴雨、降温

58. ⑶西北风偏南风或东南风

⑷大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⑸冬偏北风

59.(1)北,近地面。

(2)低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锋面气旋。

(3)甲地目前在暖气团控制之下,将受冷锋(冷锋或暖锋)影响,经历阴天,刮风,降水天气过程。

(4)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那么降水主要在ABCD的 A 和 D 中。60.(1)甲反气旋上升(2)甲(3)①后(4)长春偏南风(南风、西南风)

61.(10分) (1)反气旋(1分),上升(1分),C(1分),D

(2)偏西(1分),偏南(1分)。A

(3)冷锋(1分),甲(1分),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好

62.(1)反气旋逆时针(2)C (3)西北风寒冷干燥

63.(1)南冷

(2)甲;受暖气团控制,晴朗无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

射作用弱。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执教老师:蒋卫兴 上课班级:高一 (10)班 上课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一、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二、教材分析: 本节由三部分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这三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再进一步明确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简易天气图的识读。这是对第一部分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活动展开讨论和对图2.24锋面气旋进行天气状况分析。 三、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五、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典型例题:表示南半球气旋的是() 1.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B.锋面总是向暖气团一侧倾斜 C.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和风差别不大 D.锋面过境时一定会出现雨雪、大风天气 2.下列有关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 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 C.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 D.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 3.在下述天气系统控制下为晴天的是() A.冷锋天气系统 B.暖锋天气系统 C.低压(气旋)天气系统 D.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 4.下列正确叙述出现降水区域的是() A.暖锋锋前锋后都有降水 B.冷锋锋前锋后都有降水 C.暖锋只有锋后有降水 D.冷锋只有锋后有降水 5.在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大气运动方向的是() 6.下图表示“某锋面在某一时段的运动情况示意图”,图中A、B、C均表示同一个城市O,根据

图和以上论述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此图中的锋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请根据你对锋面的了解判断此锋面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锋面形成的降水大多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锋前、锋后)。 (2)请分别写出城市O处于A、B、C三个时刻的天气状况。 A时刻的天气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时刻的天气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时刻的天气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不同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表示某地区反气旋过境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某地区气旋过境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暖锋过境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能是寒潮来临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1)气团的移动方向 (2)看锋面坡度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4)看符号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二、低(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锋面图示及雨区 冷气 团 运行 暖气团 运行 过境前 天气 过境时 天气 过境后 天气 常见实例 冷 锋 冷气 团主 动向 暖气 团移 动 暖气团 被迫抬 升 受单一暖气 团控制,气 温较高、气 压较低、天 气晴朗 阴天、下雨、 刮风、雨雪、 降温等天气。 气温下降,气 压升高,天气 转晴 我国北方夏季 的暴雨;冬、 春季节的大风 或者沙尘暴; 冬季爆发的寒 潮;一场秋雨 一场寒。 暖 锋 冷气 团后 退 暖气团 主动沿 锋面爬 升 受单一冷气 团控制,气 温较低,气 压较高,天 气晴朗 多形成连续 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 压降低,天气 转晴。 一场春雨一场 暖;华南地区: 春暖多晴,春 寒雨起。 准 静 止 锋 冷暖气团势相 当,使锋面来回 摆动 降水强度小,多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 的时间长。 夏初:长江中 下游地区的梅 雨;冬季,贵 阳多阴雨天气

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气旋反气旋定义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高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 成因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中心气流垂 直 上升下沉 水 平 运 动 北半球 逆时针辐合 (右手) 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 (左手) 北半球 顺时针辐散 (右手) 南半球 逆时针辐散 (左手) 天气特 点 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成 因 中心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容易凝结。中心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能凝结。 对我国影响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 就是在气旋的控制下而形成的。 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地区炎热干燥的伏旱 天气;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图示 北半 球为 例 三、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以北半球为例)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1.锋面位置的判断: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处。 2.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 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3.锋面类型及移动:图中F、G处都在锋面的北侧(纬度较高的地区),为冷气 团,E、H则相反,为暖气团。根据图中E、F、G、H各处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 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而且锋面应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4.天气特点 由图中可知,气旋的前方CD为暖锋控制,故在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AB为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试题(带完整答案解析)

范文范例指导参考 常见的天气系统 右图中甲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图回答1~2 题。 1.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C.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吹偏北风 D.③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3.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影响的结果()A.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4.读图,A、B、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5.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A.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B .过境时气压升高 C.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 D .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等 6.指出在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 A.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B.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C.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D.我国冬季的寒潮天气 7.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A.按逆时针方向辐散B.按逆时针方向辐合 C.按顺时针方向辐散D.按顺时针方向辐合 8.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 A.高压与低压 B .气旋与反气旋 C.冷锋与暖锋 D .迎风坡与背风坡 9. 2006 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 10.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 A .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 11.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C.出现台风D.寒冷天气

范文范例指导 参考 12.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13.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A.连续性降水 B .沙尘暴天气 C .狂风暴雨 D .晴朗天气 14. “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 ,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造成选文所述天气变化的是()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 A.准静止锋B.冷锋C.暖锋D.暖气团 15.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北方夏季的暴雨——反气旋 B .江淮地区梅雨——反气旋 C.台风——热带气旋 D .冬季寒潮——反气旋 16. 下图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1008 1010 1012 1014 ①② ③④ 单位:百帕 A. 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 ①③ 分析某地 5 月5 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 图,回答17~19 题。 17. 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由() A. 反气旋影响 B. 冷锋影响 C.气旋影响 D. 准静止锋影响 18. 这次降水形成过程是() A. 气流下沉形成 B.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19. 此系统易造成()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图7 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完成20~22 题 读 20.ABCD四点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 A B. B C. C D.D 21. 形成风的直接动力是:() A. 地表冷热不均 B. 水平气压梯度力 C.摩擦力 D. 地转偏向力 22. 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A. 大风降温 B. 阴雨天气 C. 秋高气爽 D. 炎热干燥 23. 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伏旱”天气。造成这种现象的天气系统是()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归纳精编版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 归纳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定义: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暖气团: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单一暖气团控制下以晴暖天气为主。 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单一冷气团控制下以晴冷天气为主。 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锋: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2、锋面的特征 ①锋面是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度地带,锋面上方一定是暖气团,锋面下方一定是冷气团; ②锋两侧是个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的地带,锋两侧气团温度、湿度等性质差别愈大,锋面的倾角愈小; ③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 3、锋的分类与天气特征 歌诀法记忆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主要区别: 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大风。(冷锋)

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水锋前成。(暖锋) 三角半圆线居中,阴雨连绵慢移动。(准静止锋) 比较冷、暖锋控制下形成的锋面雨带(雨区)位置的差异:冷锋(降水位置在锋后)、暖锋(降水位置在锋前) 锋前和锋后的判断方法: 主动气团移动的方向是锋前,反之,是锋后 二、低(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2低压(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高压(反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3、气旋与反气旋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特征(左、右手法则) 用手势判断气旋与反气旋 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如上图所示)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方法与北半球类同。 歌诀记忆气旋,反气旋的主要区别: 中低周高气涡旋,低空辐合高空散。 北逆南顺中间升,气旋过境天难晴。 中高周低反涡旋,高空辐合低空散。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2.5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天气系统的区别 2、使学生掌握形成天气和气候的基本因素; [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及气团、锋面对天气影响的一般规律和对我国的影响。[教具方法]:PPT教学结合课堂讨论 [课时安排]:1-1.5课时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1、有哪一位同学能够根据昨晚的电视天气预报,说出今天的天气预报? 2、请大家回忆一下前两天的天气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小结导入:天气现象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不相同。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会弄清其中的道理。下面我们就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授新课]: 一、锋面系统 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界面称为锋面。 (画图表示锋、锋面、锋线) 2、锋的形成、分类与天气的关系 (1)暖锋:读课本P.46暖锋示意图 运用俗语“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引入 注意比较、判别(锋面交角大小、气流运动方向、降水分布) 总结“暖锋” (2)冷锋:读课本P.46暖锋示意图 分析“冷锋”结合flash讲述和总结。

注意举例说明:①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②冬季的寒潮 ③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天气 过渡: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如:冬季的寒潮,是冷锋快速南下时形成的;北方的暴雨,也是冷锋形成的锋面雨。下面我们将继续学习影响天气的高低气压系统。 补: 二 、低压和高压系统 气压场(气压类型)读课本 p.61“海平面等压线布图”分析: 等压线分布图反映了水平方向上气压分布状况。 1、教师提示: 低气压:中心气压值低于四周, 气旋:中心气压值低于四周,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运动 高气压:中心气压值高于四周, 反气旋:中心气压值高于四周,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运动 高压脊、低压槽 提问:高低气压与气旋和反气旋有何区别? (前者是对气压状况的描述,后者是气流运动状况的描述) 2、导入下一环节:讨论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气旋和反气旋(绘图分析)(以北半球为主要分析对象) 高, 狂风暴雨 大风沙暴天气 水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地形阻挡 阴雨连绵 例:梅雨(江淮准静止锋) 例:昆明准静止锋(昆晴贵阴)

高中地理 2.3.4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 湘教版必修1

常见的天气系统 A卷课内练习 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 一、选择题(共24分) 读下图,回答1~2题。 1.甲地和乙地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受冷锋影响 B.甲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C.乙地雨急风骤 D.乙地受暖气团控制 2.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城市P未来的天气变化过程是( ) A.阴雨—晴朗—阴雨—晴朗 B.阴雨—阴雨—晴朗—晴朗 C.晴朗—阴雨—晴朗—阴雨 D.晴朗—晴朗—阴雨—阴雨 答案:1.A 2.A 解析:由图中信息判断,甲地受冷锋影响可能出现阴雨、大风天气;乙地正值暖锋过境,处在冷气团控制下,出现连续性降水。此时城市P位于暖锋锋前雨区范围内,正值阴雨天气,暖锋过境后天气转晴,随后冷锋也会过境,再次出现阴雨转晴的天气变化。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绘制的反映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与垂直方向上气流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正确表示气旋与反气旋的是( ) A.③① B.②④ C.③② D.①② 答案:C 解析:根据气旋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反气旋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补充,可知①和④错误。 4.容易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中心气流上升,温度降低,才有可能形成阴雨天气。 2015年4月5日,台风“美莎克”登陆菲律宾,给当地造成了巨大损失。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可能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空气呈上升运动时,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容易形成降水,故选C 项。 6.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③表示的天气系统是气旋。 下图示意某同学通过网络获得的某城市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部分)。读图回答7~9题。 7.周一时,该城市在某天气系统中的位置最可能与下图中__________地相似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根据该城市未来三天天气的变化可知,该城市经历了一次冷锋降雨,周一时为阴雨天气,说明其正处于冷锋的锋后,与甲地的位置相符。 8.下面诗句或谚语描写的天气与控制该城市这三天的天气系统相对应的是 (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一年三季东风雨,独有夏季东风晴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答案:A 解析:根据诗句或谚语对应的时间及描述的天气变化状况,结合不同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以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社旗一高冯彦中

常见的天气系统 社旗一高冯彦中 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材分析: 1.本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 ——台风、寒潮及其危害。 2.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 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 (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 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3.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 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⑴从图片和简易图中,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锋的概念与分类;低压 (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⑵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 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过程与方法: ⑴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⑵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⑶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锋面系统。(锋面系统:一是要区别冷暖锋的成因,二是要掌握锋面两侧的气压、温 度、湿度、风和天气差异) 2.低压、高压系统。(要掌握其成因、气压特征、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四个方面。)教学难点: 1、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状况和差异。 教学方法: 1、观察分析法 2、分组讨论作图法 3、问题探究法 4、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以学生感兴趣的天气预报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气团 1、类型冷气团和暖气团: 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如温度、湿度、 稳定度等)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分冷气团和暖气团,比所经地区下垫 面温度高的称暖气团,反之为冷气团 2、天气单一暖气团控制——暖晴 单一冷气团控制——冷晴 冷暖相遇——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二锋面系统与天气 1、锋面的结构及特点 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 冷下暖上 2、锋面类型及判定 (1)类型:冷锋和暖锋

常见天气系统试题及答案

常见天气系统试题及答案 1.关于常见的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锋面系统的降水区域与其前进方向一致 B.冷暖空气相遇的地区往往形成大风和阴雨天气 C.气旋的气流为由四周流向中心,中心气流为下沉,易成云致丽 D.反气旋控制的中心地带多大风 2.我国东部地区夏秋降水多,主要类型是 ( )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台风雨 3.“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描述下列哪个地方的天气特点 ( ) A.海南岛 B.台湾岛 C.滇南谷地 D.昆明一带4.赤道处不易形成气旋和反气旋主要是因为 () A.全年高温多雨 B.空气对流运动强烈 C.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D.没有地转偏向力 5.造成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 ) A.暖锋 B.准静止锋 C.慢行冷锋 D.快行冷锋 6.若这种天气系统(第5题)在夏季出现,则北方地区往往形成的天气现象是( ) A.暴雨 B.大风降温 C.沙尘暴 D.连绵阴雨【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图2-20中表示暖锋的图形正确的是 ()

图2-20 读图2-21,回答2—3题。 2.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 ( ) 图2-21 A.① B.② C.③ D.④ 3.该气压系统在1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点为 ( ) A.60°N附近海域 B.15°N附近海域 C.15°S附近海域 D.60°S附近海域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的降水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 A.热带气旋 B.快行冷锋 C.慢行冷锋 D.准静止锋 5.下列天气现象,哪些与冷锋有关 () A.长江流域的梅雨 B.冬半年,云贵高原阴雨连绵 C.东南沿海的台风 D.冬半年爆发的寒潮 6.图2-22为某气象站1月上旬根据观察作出的气象资料,则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图2-22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7.读图2-23所示,关于气压中心E和锋面F的叙述正确的是()A.E是北半球气旋,F是暖锋 B.E是北半球气旋,F是冷锋

初1地理天气系统知识点_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常见天气系统

初1地理天气系统知识点_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常见天气 系统 1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气旋和反气旋、锋面气旋 2 锋面系统:(冷、暖气团是指的相对温度) 冷锋和暖锋共同点:冷气团在锋面下方,暖气团在锋面上方 下雨的都在冷气团一侧(冷锋叫锋后,暖锋叫锋前) (1) 冷锋与天气: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的锋面(特殊的叫寒潮) 天气变化: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下雨、降温等(出现较大的风,带来雨、雪天气等);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睛。 (2) 暖锋与天气: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的锋面 天气变化:过境时,多产生连续性的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 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是冷锋。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都是冷锋天气 4 低压(也叫气旋)和高压(也叫反气旋) (1) 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 水平气流在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右手四指紧握表示水平气流辐合,大姆指向上表示垂直气流上升),水平气流在南半球顺时针(左手) (2)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如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高气爽的天气) 水平气流在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右手四指微握张开表示水平气流辐散,大姆指向下表示

中心气流下沉)水平气流在南半球逆时针辐散(左手) 5 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就象我们用的塑料圆脸盆现被挤扁了),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注意:在南北半球的低压系统中,学会根据气旋中空气辐合运动的方向,判断相对来说冷气团主动的是冷锋,暖气团主动的是暖锋。 感谢您的阅读!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锋的概念及锋的形成和结构。从图片和简易图中,能够辨析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2)学会分析某个地方冷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状况。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图示和实例,理解锋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2)运用比较法区别冷锋和暖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感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乐趣,通过活动学生感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重点】冷、暖锋的形成及其移动过程中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难点】锋面移动时的天气变化分析。 【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问题导入——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同学们平时常见哪些天气呢? 答:阴天,晴天,下雨,下雪等。 那么这些天气是如何形成的,与什么有关呢?引入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气旋与反气旋。 【锋与天气】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63页,了解气团、锋的概念。

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特征分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提问】空气中的热量和水分来自哪里? 【答】地面 【总结】不同性质的地面上空形成了不同性质的气团。例如:热带海洋上空的气团,热,湿;高纬陆地上空的气团,冷,干。 2、气团的分类:冷气团 暖气团 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讨论完成下列表格: 2、锋的形成: (1)定义:锋面:冷暖气团交界的斜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 (2)锋的形成: 【边观察幻灯片边讲解的方法】(提醒学生注意比较锋面两侧的温度、气压、湿度等物理性质的差异)。 冷气团插入暖气团的下方,暖气团沿斜面爬升,形成降水等天气现象。 (3)锋的分类:冷锋 暖锋 【幻灯片动画演示+讲解】主要讲解冷暖锋的特点,区别,及判断方法。 【过渡】冷暖锋面附近常常形成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我们接下来看看冷暖锋移动过程中对区域天气的影响是怎样的呢?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题(带完整答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题(带完整答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 右图中甲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 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C.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吹偏北风 D.③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3.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影响的结果()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4.读图,A、B、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5.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A.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B.过境时气

压升高 C.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 D.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等 6.指出在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A.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B.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C.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D.我国冬季的寒潮天气 7.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 A.按逆时针方向辐散B.按逆时针方向辐合 C.按顺时针方向辐散D.按顺时针方向辐合 8.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 A.高压与低压 B.气旋与反气旋 C.冷锋与暖锋 D.迎风坡与背风坡 9. 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 10.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 它属() 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

低气压 C .南半球,高气压 D .南半球,低气压 11.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 ) A .伏旱天气 B .梅雨天气 C .出现台风 D .寒冷 天气 12.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 风 13.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 A .连续性降水 B .沙尘暴天气 C .狂风暴雨 D .晴朗天气 14.“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 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 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土城已 筑完。”造成选文所述天气变化的是( ) A .准静止锋 B .冷锋 C .暖锋 D .暖气团 15.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北方夏季的暴雨——反气旋 B .江淮地区梅雨——反气旋 C .台风——热带气旋 D .冬季寒潮——反气旋 16.下图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① ② 1008 1010 1012 1014 单位:百帕 ③ ④

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课题:《常见的天气系统》 鸡西实验中学:刘忠民 一、教材分析: 天气现象是人们最能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本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支配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看,本章教材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前后呼应,步步深入。天气系统是其中知识结构上重要的一环。由于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与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这一课是在综合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天气状况,使得本章各内容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学习“天气系统”知识,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以便日后自己能判断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生活、指导生产。高中地理在初中学过的有关风、雨、阴、晴等气象要素的天气预报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探讨这些气象要素变化的基本依据,是知识的深化和提高。限于学生的知识和篇幅有限,教材只重点介绍了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气团、锋、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系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特征;理解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系统的不同天气特征;学会运用“冷锋天气”图、“暖锋天气”图,判别冷锋与暖锋的特点,并能联系当地天气变化的特点或气象资料,分析冷锋、暖锋过境前后对天气的影响。 2、通过对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和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天气系统的对比分析来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通过锋面天气图的分析来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联系当地的天气变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并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锋面系统;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系统 ?教学难点: 锋及锋面天气的形成; 气旋、反气旋水平气流的运动 四、教学方法手段: ?指导观察法、程序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 ?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五、教学设想: 本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锋面系统和高、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及其形

(完整版)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试题(带完整答案解析)

常见的天气系统 右图中甲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图回答1~2 题。 1.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C.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吹偏北风 D.③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3.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影响的结果() A.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4.读图, A、 B、 C、D 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5.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A.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B .过境时气压升高 C.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 D .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等 6.指出在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 A.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B.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C.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D.我国冬季的寒潮天气 7.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A.按逆时针方向辐散B.按逆时针方向辐合 C.按顺时针方向辐散D.按顺时针方向辐合 8.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 A.高压与低压 B .气旋与反气旋 C.冷锋与暖锋 D .迎风坡与背风坡 9. 2006 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 10.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 A .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 11.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C.出现台风D.寒冷天气 word 版整理

12.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13.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A.连续性降水 B .沙尘暴天气 C .狂风暴雨 D .晴朗天气 14. “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 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造成选文所述天气变化的是()A.准静止锋B.冷锋C.暖锋D.暖气团 15.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北方夏季的暴雨——反气旋 B .江淮地区梅雨——反气旋 C.台风——热带气旋 D .冬季寒潮——反气旋 16 .下图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1008 1010 1012 1014 ①②单位:百帕③④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分析某地 5 月 5 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 答17~ 19 题。 17 .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由 ()A. 反气旋影 响 B. 冷锋影响 C. 气旋影响 D. 准静止锋影 响 18 .这次降水形成过程是() A. 气流下沉形成 B.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 成 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19 .此系统易造成()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 气 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读图 7 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 完成20~ 22 题 20.ABCD四点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 A B. B C. C D.D 21 .形成风的直接动力是:() A. 地表冷热不均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 摩擦 力 D.地转偏向力 22 .天气系统① 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A. 大风降温 B. 阴雨天 气 C. 秋高气 D. 炎热干

教案:常见的天气系统 1课时

示范教案一(常见的天气系统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能力目标 1.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2.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主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教具准备 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授新课]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板书)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一、锋面系统(板书)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

(整理)历年高考题汇编_常见的天气系统.

【真题亮相】 (2008山东卷)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1~2题。 1.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B. 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D.五大湖区 2.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08年江苏卷)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 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 题。(双选) 3.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4.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黄梅时节家家雨 C.雨滴梧桐秋夜长 D.清风细雨湿梅花 (2007 江苏南通)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 气压带),完成1~2题。 1.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2.在上题所示期间,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刮西北风 B.开普敦处于炎热干燥的季节 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2008.宿迁)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回答3~4题。 3.导致甲、乙两地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黄河流经 B.地形起伏 C.矿产开采 D.距海远近 4.下列四幅图中,正确反映图中京包铁路沿线气温变化的是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的移动方向 (2)看锋面坡度(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4)看符号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二、低(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锋面图示及雨区 冷气 团 运行 暖气团 运行 过境前 天气 过境时 天气 过境后 天气 常见实例 冷 锋 冷气 团主 动向 暖气 团移 动 暖气团 被迫抬 升 受单一暖气 团控制,气 温较高、气 压较低、天 气晴朗 阴天、下雨、 刮风、雨雪、 降温等天气。 气温下降,气 压升高,天气 转晴 我国北方夏季 的暴雨;冬、春 季节的大风或 者沙尘暴;冬 季爆发的寒 潮;一场秋雨 一场寒。 暖 锋 冷气 团后 退 暖气团 主动沿 锋面爬 升 受单一冷气 团控制,气 温较低,气 压较高,天 气晴朗 多形成连续 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 压降低,天气 转晴。 一场春雨一场 暖;华南地区: 春暖多晴,春 寒雨起。 准 静 止 锋 冷暖气团势相 当,使锋面来回 摆动 降水强度小,多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的 时间长。 夏初:长江中 下游地区的梅 雨;冬季,贵阳 多阴雨天气

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气旋反气旋定义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高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 成因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 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 偏转而形成“旋涡”。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中心气流垂 直 上升下沉 水 平 运 动 北半球 逆时针辐合 (右手) 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 (左手) 北半球 顺时针辐散 (右手) 南半球 逆时针辐散 (左手) 天气特 点 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成 因 中心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容易凝结。中心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能凝结。 对我国影响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 就是在气旋的控制下而形成的。 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地区炎热干燥的伏旱 天气;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图示 北半 球为 例 三、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以北半球为例)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1.锋面位置的判断: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处。 2.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 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3.锋面类型及移动:图中F、G处都在锋面的北侧(纬度较高的地区),为冷气 团,E、H则相反,为暖气团。根据图中E、F、G、H各处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 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而且锋面应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4.天气特点 由图中可知,气旋的前方CD为暖锋控制,故在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AB为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第二单元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教材分析 《常见的天气系统》是高一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3节(2课时)。本单元紧紧扣住大气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这一主线,第3节在讲述大气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指导学生学会识读天气预报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天气形势预报。 将“锋面气旋”概念的理解,作为本节课知识点掌握程度的验证途径,使教材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锋面系统、气压系统的概念。 2.掌握锋面系统、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3.了解锋面气旋的形成特点。 4.通过阅读有关示意图(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和天气图(锋面气旋),训练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的“问题意识”。 (二)创新与实践 1.通过对44页“锋面气旋”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整合运用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会识读天气预报中常见的简易天气图。 3.利用图文表等材料分析天气系统,或通过天气变化状况来推断天气系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深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快乐,使学生乐学、会学。 2.培养学生勇于发现、敢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规律的自然美。 (四)教研目标

以问题情境的设计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充分激发学生探 究性学习的意识,通过教学系统诸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培养学生迁移 整合能力和创新实践精神的教学目标。 三、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法:采用“问题·探究·导创”教学模式 教师:定向导趣——设问导疑——点拨导思——拓展导创 学生:自学生疑——探究质疑——合作释疑——实践创新 学法指导: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下,引导学生采用观察法、对比法、分析法、探究法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学和合作研讨法达到对 知识的理解掌握。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宏观不可视模拟转变为中观可视,形成具体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锋面系统、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锋面气旋 教学难点 1.锋面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变化过程。 2.气旋、反气旋的气流状况。 3.锋面气旋 解决措施: 1.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宏观不可视模拟转变为中观可视,形成具体概念。 2.演示、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一)营造情境,引入新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