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18)》中西部地区正迅速崛起

合集下载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促进政策-文档资料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促进政策-文档资料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促进政策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互联网与“三农”的融合发展,提高了销售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扩大了农村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机会;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推动了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助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全球农村扶贫指明了一条新的路径。

然而,农村电商也面临着配套服务缺失、复合型电商人才缺乏、溯源体系不完善、品牌程度低、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

农村电商的概念和特征农村电子商务是相对城市电子商务而言的,即与“三农”相关联的电子商务,主要是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的电商,农村日用品电商、农产品电商、农资电商、农村服务业电商和农村扶贫电商。

最近农业部出台的《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印发,其重点是生鲜农产品电商、农资电商、休闲观光农业电商。

农村电商具有增长速度快、增长潜力大和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特征。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 3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 2015年 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 28.4%,规模达1.95 亿,较 2014 年底增加 1694 万人,增幅为 9.5%;城镇网民占比71.6%,规模为 4.93 亿,较 2014 年底增加 2257 万人,增幅为 4.8%。

农村网民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增加,规模增长速度是城镇的 2 倍。

各地农村电商的发展水平相差很大、极不平衡。

东部农村电子商务发达,而中西部农村电子商务正进入启蒙期。

农村电商对我国的意义和存在问题(一)农村电商对我国的意义随着农村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不断拓宽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而且拉动农村就业和创业,还能实现电商扶贫,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1.弥补传统流通渠道的不足。

201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指数TOP10

201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指数TOP10

201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指数TOP10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
【期刊名称】《决策》
【年(卷),期】2018(0)12
【摘要】从全国来看,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最高,中西部地区正加大发展力度,发展势头强劲。

在基础设施方面,各地城乡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差距缩小。

总体上,北京、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发
展水平相对较高。

山西、宁夏、四川等地在光纤宽带建设方面赶超趋势明显。

重庆、湖北等地积极推进5G研发和技术创新,积极布局5G试验网。

在互联网创新能力方面,各地把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创新作为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抓手,持续加大科技创新资
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取得显著效果。

【总页数】1页(P9-9)
【关键词】互联网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水平;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创新;
中国;中西部地区;差距缩小
【作者】《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6
【相关文献】
1.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评价综合指数及预测\r——基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研究 [J], 邢炜玮;顾颖
2.中国“智能+”社会发展指数TOP10 [J],
3.开启“互联网+”品牌发展新格局 2015全球竞争力品牌·中国TOP10获奖品牌揭晓 [J],
4."互联网+"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J],
5.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首次超过G20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价报告(2016)》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发布 [J], 本刊编辑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根据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98.3%。

我国农村网民占比为26.3%,规模为2.11亿,城镇网民占比73.7%,规模为5.91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5.69亿,占网民总体比例达到71.0%;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3.64亿。

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到5.69亿,较2017年末增长7.1%,使用比例由68.8%提升至71.0%,其中,手机支付用户规模为5.66亿,半年增长7.4%。

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5亿,较2017年末微增294万,用户使用率为53.0%,较2017 年末下降1.7 个百分点。

我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到2.45亿,占网民总体的30.6%,用户规模半年增加2432 万;我国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到3.46亿,较2017年末增加5970万,增长率为20.8%;网约专车或快车用户规模达到2.99 亿,半年增长率为26.5%,用户使用比例由30.6%提升至37.3%。

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到4.70亿,占总体网民的58.6%。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也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

一是安全问题,工业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融合性特点打破了以往的安全边界。

我国需要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生态,打造完整的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体系。

二是标准问题,制造业装备种类繁多,缺乏行业通用的标准体系与关键标准。

我国需要制定国家标准,并积极参与国际相关标准制定。

深圳市上书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市场调研、行业研究、第三方独立调研、政府/公众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等于一体的综合研究咨询机构。

由业界资深专家和学术界优秀师资创建,多年来,经过研究团队不断的积累与创新,已累计为500余家各类客户提供了专业研究咨询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和支持。

极性,引导工业企业上云,加快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网络的高速发展,中国的互联网络行业也迅速崛起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报告旨在统计和分析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状况,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互联网络用户数和普及率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11.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5.8%。

其中,城市用户占比为72.6%,农村用户占比为27.4%。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增长,已经超过10亿人,占比达84.2%。

二、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互联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络带宽得到了显著提升。

截至2021年底,全国范围内光纤接入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亿,4G网络用户数量超过8亿。

5G网络的建设也在各地快速推进,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试点商用。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5G技术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三、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在中国用户中的普及率不断提高。

各类社交媒体、实时通讯工具和移动支付应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微信为例,截至2021年底,其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11亿人,拥有79.8%的市场份额。

此外,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也在快速增长,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最主要的两个支付工具。

四、互联网经济发展中国的互联网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0.3万亿元,同比增长16.1%。

同时,通过互联网销售的传统产业也不断壮大,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率提高到38.8%。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也在互联网经济中得到广泛应用。

五、互联网络安全保障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安全,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和防范措施。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络安全威胁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网络攻击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多方参与的互联网安全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与国际社会开展了广泛的信息安全合作和交流。

结语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状况持续向好,用户数量和普及率不断增长。

同时,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2018年中国互联网趋势报告

2018年中国互联网趋势报告
2018年中国互联网趋势报告
中国互联网进入在线娱乐和共享出行的黄金时代
1) 中国宏观经济态势 = 稳中向好 2) 移动网民数 + 在线使用时长 = 持续增长;时长增速高于网民增速 3) 在线娱乐 = 产品创新驱动用户数量、使用时长、与变现能力的强劲增长 4) 共享出行 = 中国已经领先全球,成为规模最大的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市场
5) 移动支付 = 扩展移动互联网使用场景及变现
6) 电子商务 + 在线广告 = 创新和增长引人瞩目
2
中国宏观经济态势 稳中向好
3
中国宏观经济: 2016年下半年以来消费者信心和制造业前景持续改善
115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2014年1月-2017年3月
53%
110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52%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4
105
51%
100
50%
95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90 1/14 4/14 7/14 10/14 1/15 4/15 7/15 10/15 1/16 4/16 7/16 10/16 1/17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Bernstein Research.
49%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48%
200
150 100 50 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40%
30% 20% 10%
互联网占比
0%
数据来源: Zenith Optimedia.
12
中国人均媒体消费时间为美国的56%,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中美人均每日媒体消费时间对比, 2006年 – 2016年
700 600
每日媒体消费时间(分钟)

四川省雅安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三诊试题20

四川省雅安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三诊试题20

四川省雅安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三诊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人类对色彩的研究,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史过程的研究。

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前,人对色彩的认识更多来源于对自然界的感官认知,这是人类从自然界中提炼积累色彩经验的初级阶段。

形成人类社会以后,人对色彩的认知也逐渐融入了特定社会阶段的文化内涵,成为辅助指导和规范社会生活的文化理念。

据考古研究证实,人类在冰河世纪之前就本能地使用颜色了。

如在洞窟岩壁上涂绘猜物和狩猎场面;以赭土或鲜血涂抹身体以祈求力量;在陶器上彩绘动物或困腾标志等。

但那时的原始初民所使用的颜色只局限在从自然界直按得来的简单色彩,如从赤铁矿粉、血液里得来的红色,由碳化物得来的黑色和从大地土壤得来的黄色,再加上兽骨、贝壳等具有的天然白色,通共四色。

此后由于地理环境和宗教传统等的不同,同时古代原始部落又有各自热衷的颜色追求,色彩民俗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中国传统的“五色观”也正是在此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五色观”最早源于周王朝,《周礼》有载:“画绩之事杂五色。

”这是我国最早关于“五色”的记载,自此我国传统的美学色彩观形成了。

这比源于西方古代哲学四元素说的“四色理论”要至少早一个世纪。

在“五色体系”的观念上,又产生了“正色”与“间色”的概念。

五色观最早源于人类的朴案色彩认识,被赋以中国阴阳五行理论的框架体系之后而具有了更深远的社会文化内涵。

自此开始,传统的色彩观真正融入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色彩的内涵不断扩展,使色彩文化不仅具有感官认识的作用,更成为“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也成为商周以后统治阶级有效的政治文化统治手段。

《白虎通》曰:“圣人所以制衣服何? 以为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精华版)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精华版)

目录2018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与市场重要数据1 2018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情况 2 2018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 2018年中国云计算发展状况 5 2018年中国大数据发展状况 6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状况7 2018年中国物联网发展状况8 2018年中国虚拟现实发展状况9 2018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状况10 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11 2018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状况13 2018年中国网络资本发展状况14 2018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发展状况16 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19 2018年中国网络游戏发展状况20 2018年中国搜索引擎发展状况21 2018年中国网络音视频发展状况22 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状况23 2018年中国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发展状况24 2018年中国网络出行服务发展状况25 2018年中国网络广告发展状况272018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与市场重要数据用户市场网民第三方支付8.29亿208.07万亿即时通讯电子商务7.92亿31.63万亿搜索引擎网络零售6.81亿9.01万亿网络新闻网络广告6.75亿4914亿网络视频网络教育6.12亿3734.1亿网络购物网络游戏6.10亿2871亿网民使用率网民规模保持平稳增长 手机网民数量持续增长 截至2018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较2017年底增加手机网民6433万,其中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97.5%提升至2018年底的98.6%。

2018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和网民占比 数据来源:CNNIC 域名略有减少,“.CN ”域名略有增加 截至2018年底,我国域名总数为3792.8万个,较2017年底减少1.4%,其中,“.CN ”域名总数为2124.3万个,较2017年底增长1.9%,占我国域名总数的56.0%。

数据来源:CNNIC 网页数量达2816亿 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页数量为2816亿个,较2017年底增长8.2%。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络在中国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全面了解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状况,综合分析了各个方面的数据,为全球互联网行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一、普及率与用户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互联网络的普及率达到69.9%,较上一年度提高了3.2个百分点。

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9.7亿人,其中75%以上的用户通过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

互联网用户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这说明了中国互联网在覆盖范围和用户群体方面的不断扩大。

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是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数据显示,手机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9.2亿人,占比94.8%。

中国人均手机上网时间达到4.5小时/天,其中65.6%的时间用于社交娱乐,45.8%的时间用于购物消费。

移动支付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支付方式。

三、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提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升。

截至2022年底,中国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规模达到4.2亿,移动宽带用户规模达到9.6亿。

5G网络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国各地的5G基站已经超过300万个。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为互联网发展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撑。

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发现各类网络安全事件4422起,网络攻击事件呈现出大规模、复杂化和跨国化的趋势。

网络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勒索软件、网络诈骗、恶意程序等。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防御,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各个方面的合作与攻防能力。

五、互联网产业迅速崛起互联网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互联网产业规模达到10.1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0%。

新兴产业如共享经济、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得到了迅速崛起和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18)》中西部地区正迅
速崛起
最新出炉的《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18)》揭示,尽管北上广深在推进互联网+的进程上仍有显著优势,但以成都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正迅速崛起。

上述《报告》由腾讯研究院在2018 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发布,从指数排名上看,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成都位列2018 中国互联网+总指数前五名,这一指数参照了各城市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等指标。

而纵观各个城市的互联网+发展态势,从数字政务发力,在数字经济领域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或是中西部城市加速赶超的一条可行路径。

数字经济竞速
上述《报告》显示,以成都、武汉、重庆等为代表一些中西部城市在数字经济领域脱颖而出,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差距逐渐缩小,显现出加速追赶一线城市的势头。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认为,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以上海和杭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以广州和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在中国经济包括数字经济增长中扮演着火车头的角色。

而中西部城市平均年增速快于东南沿海城市。

特别是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的西部城市群快速崛起,已然成长为中国数字经济的第四极。

通常认为,数字经济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为依托,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

在这其中,数据是重要生产要素,网络是重要载体,信息技术应用是重要推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