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基本知识讲义PPT课件(19张)
合集下载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程ppt课件

文件打印
电的消耗
自然资源的消耗
双面复印
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 自然资源的保护
废纸的再循环
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 减少填埋的负荷
26
产品中的环境因素
•产品制造中的环境影响 ---原材料的消耗量 ---能源的消耗量
•产品使用中的环境影响 ---使用中的能耗 ---使用时,对环境的影响 ---工作效率
•产品报废后的再生利用 ---可分解性 ---再生利用率
土壤污染 地下水污染 地表水污染 有毒物质在植物中形成生 物累积
24
活动、产品和服务及其相关的环境因素和影响示例(2)
活动:公路建设 暴雨中施工 产品:锅炉
流失的土壤、砂砾排 入土地和水体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局部土 地的退化 额外流失 土壤腐蚀 水体污染 损坏湿地栖息环境
高效锅炉的设计
在使用过程中减少燃 料的消耗
21
12个必须的程序文件
4.3.1 环境因素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4.4.3信息交流 4.4.5文件控制 4.4.6运行控制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4.5.1监视和测量 4.5.2合规性评价 4.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5.4记录控制 4.5.5内部审核
19
修訂進程
2002年10月
CD1
2003年1月
CD- COMMITEE DRAFT 技術委員會草案
CD2
2003年8月
DIS 2004年4月
FDIS
EST. 2004年11月 IS
20
修 訂 特点
增強與 ISO 9001 : 2000 的兼容性 使標準的文字表述更為清晰 不增加新的條文要求 强调合规性 采用PDCA方法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4.3.1环境因素
4.3.2法规及 其他要求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4.5.5内部审核
21
ES3102《新项目环境影响管理程序》
2.1对新建、改建、扩建等项目可能造成的环 境影响进行控制和管理。 2.2“三同时”制度:项目需要配套的环保设施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投入生产使用。 2.3建设项目竣工后,在投入试生产之日起3 个月内向原审批环保部门申请环保设施竣工 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产使用。
环境管理代表 (环管会主任委员) 曾总工
环境管理委员会
人 力 资 源 部
生 产 总 厂
销 售 部
物 流 部
技 术 中 心
品 质 部
财 务 部
总 务 部
14
4.2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在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指定本组织的 环境方针并确保它 a)适合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包括对遵守对本组织相关的环境因素适用的有关环境法律 法规和组织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 f)传达给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g)可为公众所获取。
28
4.4.4 文件 环境体系文件应包括: a)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的描述; c)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相 关文件的引用的描述 ; d)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和记录; e)确保组织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与重大环 境因素有关过程的必须的文件记录。
29
4.4.5 文件控制
25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应确保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或代 表组织工作的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从 而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并保持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确保与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培训需求。 应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满足这些需求,并保持相关的记 录。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使为其工作 或代表其工作的人员都意识到: 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重要环境因素何在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 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PPT课件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 城市污染加剧 城市人口膨胀,环境基础设施滞后; 城市建设缺乏生态观点,环境先天不足; 工业污染比较严重(水污染严重、城市空气质量下降、能 见度降低、噪声污染、工业与城市垃圾数量急剧彭胀、热 岛效应;) 气候恶化;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七大水系中不适合饮用占 60%;地下水50%受到污染
大气中的不定组分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火山爆发、森林火灾、海啸、地震等(如硫、H2S、尘埃、SO2、NOx、盐类、恶臭气体)和人类 的生产生活活动(如煤烟、尘、SO2、Nox)。
有机无毒污染3物、:主在要是污需氧染有机治物,理如碳上水化,合物由; 分散的点源治理向集中控制转变,实
应建立并保持程序指导运行,以防止偏离方针与目标
公害
• 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对公众的生命、 健康、财产的安全和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
环境污染的发生模式
污染源
污染物 扩散途径
受体
• 一次污染 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所引起的污染。
• 二次污染 进入环境中的某些(一次)污染物,在介质 (大气、水体、 土壤等) 中相互作用或与介质中的正常组分发生物理、化学、 生物作用并生成新污染物(二次污染物)后,对环境产生的再次 污染。
环境容量
• 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 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环境自净
• 污染物质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将引起一系列物理的、 化学的和生物的变化,而自身逐步被清除出去,从而环 境达到自然净化的目的。
环境污染
•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质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的量, 超过环境容量或环境自净能力时,就会导致环境质量恶 化,出现环境污染。
环境管理体系课件(PPT81页)

d)确保可获得EMS所需的资源;
存的核心活动。
e)就有关环境管理重要性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
f)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g)指导并支持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
h)促进持续改进;
i)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
【理解】 1、新增条款要求,与QMS理解;
4
一、术语定义
3、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不利或有利的变化。
【理解】
1、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是因果关系。 2、给环境造成变化的结果。
如: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给厂外河水、土壤带来污染; 胶料配方调整,增加部分再生胶粉,减少天然胶使用量,节约资源; 易挥发溶剂的存储区安设的自动降温装置损害,可导致暑天高温溶剂储罐
【风险与机遇】 潜在的不利影响(威胁)和潜在的有利影响(机会)。
20
二、标准条款的讲解
【理解】
1、全部或部分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不利或有利的变化,为环境影响。环境因素 与环境影响是因果关系。
2、确定环境因素要考虑生命周期观点。典型的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 计、生产、运输、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
3、确定环境因素要考虑现在时、过去时;考虑计划的、新开发的或更改的;要考 虑正常状态下(雨季/旱季、夏/冬季)、紧急情况(开/停车、突发停电/水/汽);要 考虑可直接控制的,还要考虑可施加影响的(如外包过程)
12 4)组织对范围的声明可为相关方获取。
二、标准条款的讲解
4.4 环境管理体系
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其环境绩效,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 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要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环境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选择认证机构时需要了解其要求和规定。
04
环境管理体系的实践与应用
企业环境管理实践案例
案例一
某大型制造企业通过实施环境管 理体系,有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 的能耗和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
效率。
案例二
某化工企业采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 ,全面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从 而优化产品设计,降低环境负荷。
案例三
某食品企业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积极采用 可持续的包装和运输方式,减少对 环境的影响。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确保组织遵守相关法律法 规和其它要求,避免环境 违法风险。
培训和意识
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和技 能水平,促进全员参与环 境管理。
文件和记录
建立完善的文件和记录管 理制度,确保信息的准确 性和可追溯性。
环境评审和改进
定期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 评审和改进,不断提高环 境绩效。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降低环境风险
通过规范组织的环境行为,降低因违 反法律法规或因环境问题引发的风险 和成本。
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管理体系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 环境和社会三大支柱的平衡发展,推 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01 1990年代初
ISO 14000系列标准发布,环境管理体系的概念 逐渐受到关注。
审核与认证的机构与要求
审核与认证的机构
审核与认证的机构一般由国家或地区政府授权,具有独立性和公正性。常见的环境管理 体系认证机构有ISO 14001认证机构、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等。
审核与认证的要求
审核与认证的要求通常包括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自身的目标。在环境管理体 系方面,最广泛应用的国际标准是ISO 14001,它规定了组织建立、实施、维护和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因此组织在
04
环境管理体系的实践与应用
企业环境管理实践案例
案例一
某大型制造企业通过实施环境管 理体系,有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 的能耗和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
效率。
案例二
某化工企业采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 ,全面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从 而优化产品设计,降低环境负荷。
案例三
某食品企业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积极采用 可持续的包装和运输方式,减少对 环境的影响。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确保组织遵守相关法律法 规和其它要求,避免环境 违法风险。
培训和意识
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和技 能水平,促进全员参与环 境管理。
文件和记录
建立完善的文件和记录管 理制度,确保信息的准确 性和可追溯性。
环境评审和改进
定期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 评审和改进,不断提高环 境绩效。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降低环境风险
通过规范组织的环境行为,降低因违 反法律法规或因环境问题引发的风险 和成本。
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管理体系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 环境和社会三大支柱的平衡发展,推 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01 1990年代初
ISO 14000系列标准发布,环境管理体系的概念 逐渐受到关注。
审核与认证的机构与要求
审核与认证的机构
审核与认证的机构一般由国家或地区政府授权,具有独立性和公正性。常见的环境管理 体系认证机构有ISO 14001认证机构、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等。
审核与认证的要求
审核与认证的要求通常包括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自身的目标。在环境管理体 系方面,最广泛应用的国际标准是ISO 14001,它规定了组织建立、实施、维护和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因此组织在
环境管理体系培训ppt课件ppt

监测与测量
01
监测与测量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对 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和资源利用等进行监测和测量。
02
企业应建立监测与测量体系,明确监测项目、方法、频次和标准等要 求。
03
实施监测与测量需要考虑监测设备的精度和维护要求,以确保数据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04
企业应建立监测与测量数据的分析和管理机制,定期对数据进行汇总 、分析和评估,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企业D的环境监测与测量体系
总结词:实时监控
详细描述:企业D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环境监测与测量体系, 通过实时监测和测量各项环境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 题。同时,企业D还通过数据分析,不断优化环境管理体系 ,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企业E的持续改进之路
总结词:持续改进
详细描述:企业E在环境管理体系的实践中,注重持续改 进和创新。通过不断优化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员工培训和 教育、完善环境管理制度等措施,企业E的环境管理水平 不断提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实施记录与报告管理需要考虑记录和报告的分类 、归档和保管等环节,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 靠性。
04
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与改进
内审与外审
内审
内部审核是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自我检查过程,由组织内部人员定期进行,以确保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 性。
外审
外部审核是由第三方进行的审核,通常用于验证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目标
通过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实现 对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节约以 及对健康风险的降低。
环境管理体系的重企业形象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 业展示其对环境保护的承诺,
《环境管理体系》课件

环境目标
设定具体的环境目标,使组织在实现经济目标的 同时,保护环境并履行社会责任。
培训与沟通
培养员工环境意识,加强整体沟通与协作,提升 环境管理体系的效果。
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
1 ISO 14001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帮助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
2 国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严重,环境管理体系将持续发 展,并与其他管理体系融合。
资源节约
通过节约能源、减少废物和循 环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
环境保护
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 境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品牌形象提升
倡导环保理念,增强社会责任 感,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总结
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帮助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并履行社会责 任。
环境管理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
针对国内情况制定的环境管理标准,适用于不同行业和组织。
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
1
实施步骤
分析环境需求,制定实施计划,逐步引入和推进环境管理体系。
2
环境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
3
成功案例分享
分享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案例,激励其他组织参与并取得好的效果。
环境管理体系的效益
《环境管理体系》PPT课 件
环境管理体系是指为了保护环境、预防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建立和实 施的一套制度和规范。在当今社会,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环境管理体系的要素
环境政策
制定环境保护的方针和原则,为环境管理提供指 导。
环境管理程序
建立适合组织的环境管理流程和操作程序,确保 环境管理的有效实施。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PPT课件

预防非常合算。
广州简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6
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对策
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 《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成立UNEP;
1973年 118个国家协订《华盛顿公约》; 1975年 联合国的国际环境教育计划; 1983年组建“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 1987年,委员会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
EMS运行 内审/管理评审
广州简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大气污染问题突出 水体污染情况严重 城市垃圾污染日渐突出Biblioteka 广州简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4
八大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事件 1930,比利时 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美国 伦敦烟雾事件 1952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0—50 四日市哮喘事件 1961,日本 水俣病事件 1953--56,日本 富山(骨痛病)事件 1955--72,日本 米糠油事件 1968,日本
塑胶厂 模具厂 影视厂 通讯厂
7 6 0 .6 7 度 /万 元 产 值 1 3 1 .4 2 度 /万 元 产 值 11 4 3 .8 度 /万 元 产 值 1 7 8 9 .3 3 度 /万 元 产 值
9 4 6 .1 9 度 /万 元 产 值 1 7 2 .5 1 度 /万 元 产 值 1 2 4 3 .2 6 度 /万 元 产 值 3 2 6 3 .7 3 度 /万 元 产 值
GB/T24004-2004 idt ISO14004 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
广州简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9
ISO14000系列标准特点
自愿原则 广泛适用性 灵活性 兼容性 全过程预防 持续改进原则
广州简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广州简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6
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对策
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 《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成立UNEP;
1973年 118个国家协订《华盛顿公约》; 1975年 联合国的国际环境教育计划; 1983年组建“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 1987年,委员会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
EMS运行 内审/管理评审
广州简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大气污染问题突出 水体污染情况严重 城市垃圾污染日渐突出Biblioteka 广州简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4
八大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事件 1930,比利时 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美国 伦敦烟雾事件 1952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0—50 四日市哮喘事件 1961,日本 水俣病事件 1953--56,日本 富山(骨痛病)事件 1955--72,日本 米糠油事件 1968,日本
塑胶厂 模具厂 影视厂 通讯厂
7 6 0 .6 7 度 /万 元 产 值 1 3 1 .4 2 度 /万 元 产 值 11 4 3 .8 度 /万 元 产 值 1 7 8 9 .3 3 度 /万 元 产 值
9 4 6 .1 9 度 /万 元 产 值 1 7 2 .5 1 度 /万 元 产 值 1 2 4 3 .2 6 度 /万 元 产 值 3 2 6 3 .7 3 度 /万 元 产 值
GB/T24004-2004 idt ISO14004 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
广州简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9
ISO14000系列标准特点
自愿原则 广泛适用性 灵活性 兼容性 全过程预防 持续改进原则
广州简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 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的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3年6月成立 TC207专门负责制定环境管理标准
ISO14000:1996 idt GB/T24000-1996 ISO14001:1996 idt GB/T2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2.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
本标准的总目的: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
协调它们与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关系。(环
境管理体系是针对众多相关方和社会对环境保 护的不断发展的需要)Leabharlann 特点:预防与持续改进相结合
广泛适用性
灵活性
兼容性
自愿性
3.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的必要
✓ 有利于开展组织技术改造,改进工艺技术和开 发新产品等清洁活动,减少废物和污染物排放, 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废物处置费用, 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组织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自 觉遵守法律法规的主动性;
✓ 有利于组织更容易招募员工,吸引高素质的人 员加盟。
二、ISO14001标准要求的理解要点
术语: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 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 关系。
注:
环境因素: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六种状态——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物
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 使用、社区问题和其他地方性的环境问 题
三、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
相关环境法律法规:
锅炉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排放标准
✓ 可以调动组织防治污染的主动性,加大环境保 护的投入,改善环境绩效;
✓ 有利于组织约束自己的行为,降低发生事故的 风险,提高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 有利于增进组织与周边居民、社区和相关方的 相互了解,改善相互关系,特别是与政府机构、 金融机构的关系,使组织更容易取得财政支持, 有利于组织获得各种许可和授权,促进组织自 身的发展;
DB11/139-2002 GB13457-1992 2002.03.15实施 DB11/121-2003
相关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可能影响环境 的建设项目包括工程建设、区域开发和 建设规划,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的可行 性研究阶段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其内 容涉及环境影响、防治方案等),并规 定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 才能进行建设的制度。
✓ 我国面临非贸易壁垒的性压力——现在以环境保
护为名的绿色壁垒是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 最大障碍和阻力。
✓ 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式——七在重点流域地表水 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供 需矛盾;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是世界 三大酸雨区之一;城市噪声扰民;固废污染; 扬尘、沙尘暴等等。
✓ 我国大力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保护环境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十五计划明确规定要 积极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持续改进——强化环境管理体系过程,目的是要求组织 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
持续改进示意图
PD CA PD CA PD CA
环境管理体系(EMS)模式
持续改进
4.6管理评审
4.5检查与纠正措施 4.5.1监测和测量 4.5.2不符合、纠正与预 防措施 4.5.3记录 4.5.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1.产生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遇到 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酸 雨污染、臭氧层破坏、水体污染严重、 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森林锐减等等。
20世纪90年代后这些环境问题变得 越来越严重,已经危及到人类社会的健 康生存和发展。
1972年6月5日决定定每年的6月5日
为世界环境日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 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 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5 个重要文件,其中《21世纪议程》中正 式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环境管理体系
基本知识讲座
内容提要
ISO14000概述 ISO14000标准要求理解要点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要求 我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ISO14000概述
1. 产生的背景 2. 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 3. 实施ISO14000筇系列标准的必要性 4. 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可获得的益处
4.2环境方针
4.3规划(策划) 4.3.1环境因素 4.3.2法律与其它要求 4.3.3目标与指标 4.3.4环境管理方案
4.4实施与运行 4.4.1组织结构和职责 4.4.2培训、意识和能力 4.4.3信息交流 4.4.4环境管理体系 4.4.5文件控制 4.4.6运行控制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4.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可获 得的益处
✓ 消除绿色壁垒,提高组织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 的竞争力;
✓ 表明组织已达到“一控双达标”的基本要求, 树立组织公众形象,提高信誉和知名度,扩大 市场份额;
✓ 有利于组织提高整体素质和增强环境管理意识, 有利于组织的生产方式和粗放弄管理向效益弄 管理转变;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 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 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环境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 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污染预防——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 惯例、材料或产品的采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 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或材料替代等。
➢“三同时”制度——即建设项目中的环 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的“三级五类”: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是由环境质量
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基 础标准、样品标准等组成,环境保护标 准一般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 标准。
•
1.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 规程, 负责对 施工班 组人员 及分包 方人员 进行有 针对性 的安全 技术交 底,履 行签字 手续, 并对规 程、措 施及交 底执行 情况经 常检查 ,随时 纠正违 章作业 ;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 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的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3年6月成立 TC207专门负责制定环境管理标准
ISO14000:1996 idt GB/T24000-1996 ISO14001:1996 idt GB/T2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2.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
本标准的总目的: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
协调它们与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关系。(环
境管理体系是针对众多相关方和社会对环境保 护的不断发展的需要)Leabharlann 特点:预防与持续改进相结合
广泛适用性
灵活性
兼容性
自愿性
3.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的必要
✓ 有利于开展组织技术改造,改进工艺技术和开 发新产品等清洁活动,减少废物和污染物排放, 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废物处置费用, 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组织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自 觉遵守法律法规的主动性;
✓ 有利于组织更容易招募员工,吸引高素质的人 员加盟。
二、ISO14001标准要求的理解要点
术语: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 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 关系。
注:
环境因素: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六种状态——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物
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 使用、社区问题和其他地方性的环境问 题
三、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
相关环境法律法规:
锅炉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排放标准
✓ 可以调动组织防治污染的主动性,加大环境保 护的投入,改善环境绩效;
✓ 有利于组织约束自己的行为,降低发生事故的 风险,提高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 有利于增进组织与周边居民、社区和相关方的 相互了解,改善相互关系,特别是与政府机构、 金融机构的关系,使组织更容易取得财政支持, 有利于组织获得各种许可和授权,促进组织自 身的发展;
DB11/139-2002 GB13457-1992 2002.03.15实施 DB11/121-2003
相关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可能影响环境 的建设项目包括工程建设、区域开发和 建设规划,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的可行 性研究阶段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其内 容涉及环境影响、防治方案等),并规 定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 才能进行建设的制度。
✓ 我国面临非贸易壁垒的性压力——现在以环境保
护为名的绿色壁垒是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 最大障碍和阻力。
✓ 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式——七在重点流域地表水 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供 需矛盾;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是世界 三大酸雨区之一;城市噪声扰民;固废污染; 扬尘、沙尘暴等等。
✓ 我国大力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保护环境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十五计划明确规定要 积极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持续改进——强化环境管理体系过程,目的是要求组织 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表现(行为)的改进
持续改进示意图
PD CA PD CA PD CA
环境管理体系(EMS)模式
持续改进
4.6管理评审
4.5检查与纠正措施 4.5.1监测和测量 4.5.2不符合、纠正与预 防措施 4.5.3记录 4.5.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1.产生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遇到 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酸 雨污染、臭氧层破坏、水体污染严重、 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森林锐减等等。
20世纪90年代后这些环境问题变得 越来越严重,已经危及到人类社会的健 康生存和发展。
1972年6月5日决定定每年的6月5日
为世界环境日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 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 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5 个重要文件,其中《21世纪议程》中正 式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环境管理体系
基本知识讲座
内容提要
ISO14000概述 ISO14000标准要求理解要点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要求 我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ISO14000概述
1. 产生的背景 2. 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 3. 实施ISO14000筇系列标准的必要性 4. 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可获得的益处
4.2环境方针
4.3规划(策划) 4.3.1环境因素 4.3.2法律与其它要求 4.3.3目标与指标 4.3.4环境管理方案
4.4实施与运行 4.4.1组织结构和职责 4.4.2培训、意识和能力 4.4.3信息交流 4.4.4环境管理体系 4.4.5文件控制 4.4.6运行控制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4.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可获 得的益处
✓ 消除绿色壁垒,提高组织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 的竞争力;
✓ 表明组织已达到“一控双达标”的基本要求, 树立组织公众形象,提高信誉和知名度,扩大 市场份额;
✓ 有利于组织提高整体素质和增强环境管理意识, 有利于组织的生产方式和粗放弄管理向效益弄 管理转变;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 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 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环境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 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污染预防——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 惯例、材料或产品的采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 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或材料替代等。
➢“三同时”制度——即建设项目中的环 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的“三级五类”: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是由环境质量
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基 础标准、样品标准等组成,环境保护标 准一般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 标准。
•
1.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 规程, 负责对 施工班 组人员 及分包 方人员 进行有 针对性 的安全 技术交 底,履 行签字 手续, 并对规 程、措 施及交 底执行 情况经 常检查 ,随时 纠正违 章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