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抛物线型方程数值解法(1)(附图及matlab程序)
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求解

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求解摘要:一、引言二、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1.定义与性质2.初边值问题三、求解方法1.紧差分格式2.追赶法3.有限元算法四、Matlab程序实现1.紧差分格式程序2.追赶法程序五、结论与展望正文:一、引言在数学、物理等领域,偏微分方程是一类重要的方程。
其中,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的初边值问题的求解方法,并介绍相应的Matlab程序实现。
二、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1.定义与性质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是指具有如下形式的方程:u_t = a * u_xx其中,u(x, t) 表示未知函数,t 表示时间,x 表示空间坐标,a 为常数。
2.初边值问题初边值问题是指在给定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求解偏微分方程的问题。
在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中,初边值问题可以表示为:u(x, 0) = u_0(x)u(x, t) = u_t(x, t) 在边界x=0,x=L上三、求解方法1.紧差分格式紧差分格式是一种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方法,其精度为O(h^(1/2) * Δt),无条件稳定。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首先需要建立离散的网格系统,然后通过数值积分求解离散化的偏微分方程。
2.追赶法追赶法是一种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求解初边值问题。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首先需要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线性方程组,然后使用追赶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3.有限元算法有限元算法是一种基于变分原理的求解方法,可以将偏微分方程问题转化为求解有限元空间的线性方程组。
这种方法在求解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一维波动方程加权差分格式求数值解matlab程序

一维波动方程是描述波动传播的数学模型,在工程和物理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求解一维波动方程的数值解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对于大多数情况而言,解析解并不容易得到,因此数值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求解途径。
本文将以加权差分格式为例,探讨如何使用Matlab程序求解一维波动方程的数值解。
一、一维波动方程的数学模型一维波动方程描述了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的波动传播规律,在无阻尼情况下可以用如下的偏微分方程表示:∂^2u/∂t^2 = c^2∂^2u/∂x^2其中u(x, t)是波动的位移,c是波速,x和t分别是空间和时间的变量。
这是一个典型的双变量偏微分方程,求解这样的方程通常需要借助数值方法。
二、加权差分格式加权差分格式是求解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的一种方法,它将偏微分方程的微分算子用离散化的差分算子来逼近,得到一个离散的代数方程组,再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来求解这个代数方程组。
对于一维波动方程,我们可以采用加权差分格式来进行求解。
1. 空间上的离散化对于空间上的离散化,我们可以采用有限差分法来逼近微分算子,通常采用中心差分格式。
假设在空间上我们将取n个离散点,空间步长为Δx,则可以得到以下近似:∂^2u/∂x^2 ≈ (u(x+Δx) - 2u(x) + u(x-Δx))/Δx^2将这个近似代入原方程,就可以得到离散化后的代数方程组。
2. 时间上的离散化对于时间上的离散化,我们可以采用显式或隐式的时间离散化方法。
在这里我们以显式的欧拉方法为例,假设在时间上我们将取m个离散点,时间步长为Δt,则可以得到以下近似:∂^2u/∂t^2 ≈ (u(x, t+Δt) - 2u(x, t) + u(x, t-Δt))/Δt^2将这个近似代入原方程,就可以得到离散化后的代数方程组。
3. 加权差分格式的权重选择加权差分格式需要指定一个权重参数来对离散化的方程进行求解,典型的有中心差分格式、向前差分格式和向后差分格式等。
选择合适的差分格式能够提高数值解的稳定性和精度。
matlab绘图(一维、二维、三维)

>> t=[0:0.1:20];
>> x=t;
>> y=sin(t); >> z=cos(t); >> plot3(x,y,z)
第25页,共42页。
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
先画点 (x,y,z),后连线,构成曲面网格图
点: ( xij , yij , zij ) i 1,,m, j 1,,n
x11 x12
第13页,共42页。
同时绘制多个函数图像
数学实验
plot(x1,y1,s1,x2,y2,s2, ... ,xn,yn,sn)
等价于:
hold on
plot(x1,y1,s1) plot(x2,y2,s2) ...
plot(xn,yn,sn)
属性选项 可以省略
第14页,共42页。
图形的其他属性
数学实验
Property: linewidth, markersize, fontsize, fontweight, fontname, …
第9页,共42页。
图形的其他属性
坐标轴标注 xlabel(’text’) 或 ylabel(’text’)
例:
数学实验
第10页,共42页。
图形的其他属性
添加图例 legend(string1,string2, ...) >> legend('cos(x)');
Matlab 绘图
数学实验
如何画出 y=sin(x) 在 [0, 2*pi] 上的图像?
第1页,共42页。
Matlab 绘图
数学实验
手工作图
找点: x=0, pi/3, pi/2, 2*pi/3, pi, …
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求解

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求解标题:深度剖析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求解在数学和物理领域中,偏微分方程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求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理解热传导、扩散和波动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的求解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这一领域的全面评估。
1. 引言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是描述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数学方程。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热传导、扩散、波动等诸多领域。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求解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的初边值问题,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2. 理论基础在讨论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的求解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理论基础。
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通常具有形式:\[ \frac{\partial u}{\partial t} = c^2 \frac{\partial^2 u}{\partialx^2} + f(x, t) \]其中,\( u(x, t) \) 是待求函数,\( c \) 是常数,\( f(x, t) \) 是已知函数。
对于这类方程,我们需要给定初始条件 \( u(x, 0) = \phi(x) \) 和边界条件 \( u(0, t) = g(t) \) 以及 \( u(l, t) =h(t) \)。
3. 求解方法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采用分离变量法、变量替换法、差分法等多种方法来求解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的初边值问题。
这里我们以分离变量法为例进行讨论。
我们可以假设解具有形式:\[ u(x, t) = X(x)T(t) \]将其代入原方程,得到两个关于 \( X \) 和 \( T \) 的常微分方程,分别为:\[ \frac{1}{c^2}\frac{X''(x)}{X(x)} = \frac{T'(t)}{T(t)} = -\lambda \]解出 \( X(x) \) 和 \( T(t) \) 后,再利用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我们就可以得到一维抛物型偏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的解。
【MATLAB与机械设计】一维优化之二次插值法(抛物线法)

【MATLAB与机械设计】⼀维优化之⼆次插值法(抛物线法)⼆次插值法⼜称抛物线法,它是利⽤函数在极值点附近具有⼆次函数的性质建⽴起来的⼀种多项式逼近⽅法。
利⽤⽬标函数在若⼲点的信息(函数值、导数值等),构造⼀个与⽬标函数值相接近的插值多项式,⽤该多项式的最优解作为函数的近似最优解,随着搜索区间的逐次缩短,多项式的最优点与原函数最优点的距离逐渐减⼩,直⾄满⾜精度要求。
1.⼆次插值的程序框图:2. MATLAB可执⾏程序function [x,f_x]=Quadratic_interpolation(f,x1,x2,x3,exp)%% 函数说明%{本函数应⽤于⼆次插值其中f表⽰输⼊函数x1,x2,x3表⽰要进⾏插值的三个点exp精度x:为输出的极⼩值点f_x:为输出的极⼩值调⽤⽅法:clc;clear;f=@(x)(x+1/x);[x,f]=n_d(f,0,10,30,0.01);xf%}%% 函数主题f1=f(x1);f2=f(x2);f3=f(x3);%{sov_f=[f1,f2,f3]';sov_x=[1,x1,x1^21,x2,x2^21,x3,x3^2];sov_a=sov_x\sov_f;a=sov_a;a0=a(1);a1=a(2);a2=a(3);%x_m=-a1/(2*a2);%}while 1A=2*(f1*(x2-x3)+f2*(x2-x1)+f3*(x1-x2));B=(f1*(x2^2-x3^2)+f2*(x2^2-x1^2)+f3*(x1^2-x2^2));if A==0disp('run is lost!!')elsex_m=B/A;if abs(x2-x_m)<expif f(x_m)<=f2x=x_m;f_x=f(x_m);breakelsex=x2;f_x=f2;breakendelseif (x_m-x1)*(x_m-x2)<0if f(x_m)<=f2x3=x2;x2=x_m;f3=f2;f2=f(x_m);elsex1=x_m;f1=f(x_m);endelseif f(x_m)<=f2x1=x2;x2=x_m;f1=f2;f2=f(x_m);elsex3=x_m;f3=f(x_m);end end endendendend。
抛物线法matlab

d3=(d2-d1)/(t(3)-t(1));
B=d2+d3*(t(3)-t(2));%计算算法中的B
root=t(3)-2*f3/(B+sign(B)*sqrt(B^2-4*f3*d3));
tol=abs(root-t(3));
end
end
f1=subs(sym(f),findsym(sym(f)),t(1)); %计算3个点的函数值
f2=subs(sym(f),findsym(sym(f)),t(2));
f3=subs(sym(f),findsym(sym(f)),t(3));
d1=(f2-f1)/(t(2)-t(1));%计算3个差分
d3=(f2-f1)/(x-a);
B=d2+d3*(x-b);
root=x-2*fx/(B+sign(B)*sqrt(B^2-4*fx*d3));
t=zeros(3);
t(1)=a;
t(2)=b;
t(3)=x;
while(tol>eps)
t(1)=t(2); %保存3个点
t(2)=t(3);
t(3)=root;
return;
else
tol=1;
fa=subs(sym(f),findsym(sym(f)),a);
fb=subs(sym(f),findsym(sym(f)),a);
fx=subs(sym(f),findsym(sym(f)),x);
d1=(fb-fa)/(b-a);
d2=(fx-fb)/(x-b);
批注本地保存成功开通会员云端永久保存去开通
抛物线法的MATLAB程序代码如下:
matlab曲率半径 (1)

matlab曲率半径 (1)Matlab曲率半径曲率半径是在数学和物理学中用于描述曲线弯曲程度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曲线的曲率半径,包括数值解法和符号解法。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Matlab计算曲率半径,并提供一些实例来展示其应用。
1. 数值解法数值解法是使用数值逼近的方法计算曲线的曲率半径。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步骤一:导入曲线数据首先,我们需要导入曲线的数据点。
假设我们有一条曲线,其中包含n个数据点,每个数据点的坐标为(xi, yi)。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如下代码导入数据:```x = [x1, x2, ..., xn];y = [y1, y2, ..., yn];```步骤二:计算曲线切线向量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曲线上每个数据点的切线向量。
切线向量可以通过计算相邻两个数据点之间的差分来获得。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如下代码计算切线向量:```dx = diff(x);dy = diff(y);```步骤三:计算切线向量的长度计算切线向量的长度,即切线的长度。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如下代码计算切线长度:```tangent_length = sqrt(dx.^2 + dy.^2);```步骤四:计算曲率半径通过计算切线长度和切线向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曲线的曲率半径。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如下代码计算曲率半径:```curvature_radius = tangent_length.^2./(dx.*dy - dy.*dx);```2. 符号解法符号解法是使用符号计算方法来计算曲线的曲率半径。
在Matlab中,我们可以使用符号函数来代表曲线,并利用符号运算来求解曲率半径。
下面是一个示例:假设我们有一个二次曲线,其方程为y = ax^2 + bx + c。
我们可以使用符号计算的方法求解其曲率半径。
步骤一:定义符号变量和函数首先,我们需要定义符号变量和符号函数。
matlab实现Newton法-割线法-抛物线法

matlab实现Newton法-割线法-抛物线法(一)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Newton法,割线法,抛物线法的方法思路,并能够在matlab上编程实现(二)问题描述:问题一. 方程求根(1).给定一个三次方程,分别用Newton法,割线法,抛物线法求解. 方程的构造方法:(a)根:方程的根为学号的后三位乘以倒数第二位加1再除以1000. 假设你的学号为B06060141,则根为141*(4+1)/1000=0.564(b)方程:以你的学号的后三位数分别作为方程的三次项,二次项,一次项的系数,根据所给的根以及三个系数确定常数项.例如:你的学号是B06060141,则你的方程是x3+4x2+x+a0=0的形式.方程的根为0.564,因此有0.5643+4*0.5642+0.564+a0=0,于是a0=-2.015790144你的方程为x3+4x2+x-2.015790144=0.(2)假设方程是sinx+4x2+x+a0=0的形式(三个系数分别是学号中的数字),重新解决类似的问题(3)构造一个五次方程完成上面的工作.四次方程的构造:将三次多项式再乘以(x-p*)2得到对应的五次多项式(p*为已经确定的方程的根,显然,得到的五次方程有重根). (4)将(2)中的方程同样乘以(x-p*)得到一个新的方程来求解(三)算法介绍在本文题中,我们用到了newton法,割线法,抛物线法。
1.Newton法迭代格式为:x k+1=x k−f(x k)f′(x k+1)当初值x0与真解足够靠近,newton迭代法收敛,对于单根,newton收敛速度很快,对于重根,收敛较慢。
2.割线法:为了回避导数值f′(x k)的计算,使用x k,x k−1上的差商代替f′(x k),得到割线法迭代公式:x k+1=x k−x k−x k−1f(x k)−f(x k−1)f(x k)割线法的收敛阶虽然低于newton法,但迭代以此只需计算一次f(x k)函数值,不需计算其导数,所以效率高,实际问题中经常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维抛物线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1)
解一维抛物线型方程(理论书籍可以参看孙志忠: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Ut-Uxx=0, 0<x<1,0<t<=1(Ut-aUxx=f(x,t),a>0)
U(x,0)=e^x, 0<=x<=1,
U(0,t)=e^t,U(1,t)=e^(1+t), 0<t<=1
精确解为:U(x,t)=e^(x+t);
下面给出两个matlab程序,实质一样(用的是向前欧拉格式)
第二个程序由之前解线性方程组的G-S迭代法得到,迭代次数k=2(固定)
function [p u e x t]=pwxywxq(h1,h2,m,n)
% 解抛物线型一维方程向前欧拉格式(Ut-aUxx=f(x,t),a>0)
%不用解线性方程组,由下一层(时间层)的值就直接得到上一层的值
%m,n为x,t方向的网格数,例如(2-0)/0.01=200;
%e为误差,p为精确解
u=zeros(n+1,m+1);
x=0+(0:m)*h1;
t=0+(0:n)*h2;
for(i=1:n+1)
u(i,1)=exp(t(i));
u(i,m+1)=exp(1+t(i));
end
for(i=1:m+1)
u(1,i)=exp(x(i));
end
for(i=1:n+1)
for(j=1:m+1)
f(i,j)=0;
end
end
r=h2/(h1*h1); %此处r=a*h2/(h1*h1);a=1 要求r<=1/2差分格式才稳定for(i=1:n)
for(j=2:m)
u(i+1,j)=(1-2*r)*u(i,j)+r*(u(i,j-1)+u(i,j+1))+h2*f(i,j);
end
end
for(i=1:n+1)
for(j=1:m+1)
p(i,j)=exp(x(j)+t(i));
e(i,j)=abs(u(i,j)-p(i,j));
end
end
或者:
function [u e p x t k]=paowuxianyiweixq(h1,h2,m,n,kmax,ep)
% 解抛物线型一维方程向前欧拉格式(Ut-aUxx=f(x,t),a>0)
%kmax为最大迭代次数
%m,n为x,t方向的网格数,例如(2-0)/0.01=200;
%e为误差,p为精确解
syms temp;
u=zeros(n+1,m+1);
x=0+(0:m)*h1;
t=0+(0:n)*h2;
for(i=1:n+1)
u(i,1)=exp(t(i));
u(i,m+1)=exp(1+t(i));
end
for(i=1:m+1)
u(1,i)=exp(x(i));
end
for(i=1:n+1)
for(j=1:m+1)
f(i,j)=0;
end
end
a=zeros(n,m-1);
r=h2/(h1*h1);%此处r=a*h2/(h1*h1);a=1 要求r<=1/2差分格式才稳定
for(k=1:kmax)
for(i=1:n)
for(j=2:m)
temp=(1-2*r)*u(i,j)+r*(u(i,j-1)+u(i,j+1))+h2*f(i,j); a(i+1,j)=(temp-u(i+1,j))*(temp-u(i+1,j));
u(i+1,j)=temp;
end
end
a(i,j)=sqrt(a(i,j));
if(k>kmax)
break;
end
if(max(max(a))<ep)
break;
end
end
for(i=1:n+1)
for(j=1:m+1)
p(i,j)=exp(x(j)+t(i));
e(i,j)=abs(u(i,j)-p(i,j));
end
end
在命令窗口中输入:
[p u e x t]=pwxywxq(0.1,0.005,10,200);
>> surf(x,t,u)
>> shading interp;
>> xlabel('x');ylabel('t');zlabel('u');
>> title('一维抛物线方程向前欧拉法数值解');
surf(x,t,p)
>> shading interp;
xlabel('x');ylabel('t');zlabel('p');
>> title('一维抛物线方程向前欧拉法精确解')
同理:
plot(x,u)
>> xlabel('x');ylabel('u');
>> title('固定时间改变x u与x 的关系数值解')
[p u e x t]=pwxywxq(0.1,0.01,10,100);
surf(x,t,u)
Warning: Axis limits outside float precision, use ZBuffer or Painters instead. Not rendering
Warning: Axis limits outside float precision, use ZBuffer or Painters instead. Not rendering
Warning: Axis limits outside float precision, use ZBuffer or Painters instead. Not rendering
Warning: Axis limits outside float precision, use ZBuffer or Painters instead. Not rendering
>> surf(x,t,e)
Warning: Axis limits outside float precision, use ZBuffer or Painters instead. Not rendering
Warning: Axis limits outside float precision, use ZBuffer or Painters instead. Not rendering
Warning: Axis limits outside float precision, use ZBuffer or Painters instead. Not rendering
>>
所以空间步长与时间步长需要满足上面所说的关系
继续减小时间步长
[p u e x t]=pwxywxq(0.1,0.001,10,1000)
此为欧拉向前差分法,向后差分法请参看下一篇文章
:一维抛物线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2)(附matlab程序及图片)
我近期在做这个,有兴趣可以一起学习
百度账号:草随风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