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民俗课件教材141页PPT

合集下载

中外传统节日ppt

中外传统节日ppt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
祭祀祖先和扫墓的节日,强调 感恩和尊重先人。
中秋节
与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的 节日,象征着团圆和和谐。
春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最热 闹的节日,象征着团结、和平 与希望。
端午节
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是赛龙舟 、吃粽子的传统日子。
重阳节
登高远眺、祈求健康长寿的节 日。
外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圣诞节的文化意义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代表着团圆、 友谊、爱和希望。
情人节
01 02
情人节的起源和传说
情人节起源于古代的瓦伦丁节,传说瓦伦丁是一位罗马教士,他因为 违反了皇帝的命令而入狱,最终在2月14日去世。人们为了纪念他, 就将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情人节的庆祝方式
情人节通常在每年的2月14日庆祝,人们会送礼物、吃巧克力、约会 、参加派对等。
圣诞节
万圣节
情人节
感恩节
其他节日
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 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包 括装饰圣诞树、送礼物 、吃圣诞大餐等。
万圣节是西方传统节日 之一,庆祝活动包括穿 鬼服、南瓜灯制作、糖 果分发等。
情人节是西方传统节日 之一,庆祝活动包括送 礼物、浪漫约会等。
感恩节是西方传统节日 之一,庆祝活动包括烤 火鸡、吃南瓜饼等。
习俗与文化
02
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去墓地祭拜祖先、献上鲜花、焚香等,这
些活动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孝道和对生命的尊重。
美食与特色
03
清明节期间会吃清明果,是一种以米粉为皮、豆沙为馅的团子
,口感糯滑香甜。
七夕节
1 2 3
起源与历史
七夕节源于古代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的情 人节。

《中西方节日》课件

《中西方节日》课件

中西方节日对于文化多样性的 贡献
中西方节日在跨文化交流中的 重要性
总结与展望
第九章
总结中西方节日的异同点与文化交流情况
总结中西方节日的异同点 文化交流情况 未来展望 总结与展望
展望中西方节日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文化交流前景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西方节日的融合将成为趋势,双方互相借鉴、互相融合, 形成更加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
现代发展:元宵节在现代社会中得 到了更多的重视和推广,成为了重 要的文化活动之一
清明节
节日习俗:扫墓祭祖、踏青 游玩、吃青团等
节日起源:清明节又称踏青 节,是传统的祭祀节日,也 是扫墓祭祖的重要时刻
节日意义:表达对先人的怀 念和敬仰,也传承了中华民
族的传统文化
节日文化:清明节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中西方节日对比 总结与回顾 课后作业
中西方节日概述
第三章
中西方节日的定义
中西方节日概述: 中西方节日的起源、 发展与演变
中西方节日的定义: 中西方节日的概念、 特点与分类
中西方节日的象征 意义:中西方节日 的文化内涵、象征 意义与历史背景
中西方节日的庆祝 方式:中西方节日 的庆祝方式、习俗 与文化内涵
文化交流前景:中西方节日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双方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促进文化多样性 和文化交流的繁荣发展。
跨文化传播: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传播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实现更加 快速、广泛的传播。
文化旅游:中西方节日文化旅游将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双方互相吸引、互相体验,促进旅游业 的繁荣发展。
圣诞节:圣诞老人、圣 诞树、圣诞礼物、圣诞
晚会等
感恩节:家庭聚餐、吃 火鸡、观看橄榄球比赛

第11章 游艺民俗《中外民俗》 PPT课件

第11章 游艺民俗《中外民俗》 PPT课件

竞力量 竞技巧 竞技艺
杂耍 杂技 斗戏 动物表演
助兴游戏 体能游戏 智能游戏 博戏
11.1 游艺民俗概述
11.1.3 游艺民俗的特色
1)娱乐性与竞技性相融合 2)季节性与节日性相结合 3)明显的祭祀与巫术色彩
4)浓郁的乡土特色
11.1 游艺民俗概述
11.1.4 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
1)欣赏的价值 2)参与的价值
11.2中国汉族游艺民俗
11.2.5 民间竞技
民间竞技是一种以竞赛体力、技巧、技艺为内容的娱乐活动。 争强斗胜是民间竞技的根本特性。 “竞”是比赛争逐的意思;“技”则指技能、技艺或技巧。 民间竞技有三大类,即赛力竞技、赛技巧竞技和赛技艺竞技。
11.2中国汉族游艺民俗
11.2.6 民间杂艺
民间杂艺是以观赏为主的表演性娱乐活动。它在民间 拥有大量观众,它适应了社会中、下层民众的欣赏口 味——观赏杂艺表演无疑成为他们的一种休闲方式。
11.3.2 西北少数民族游艺民俗
• 1)蒙古族 • (1)乌力格尔 (2)好来宝 (3)安代舞 • (4)筷子舞 (5)盅碗舞 (6)蒙古“三艺” • 2)维吾尔族 • (1)赛乃姆 (2)多朗舞 (3)夏地亚纳 (4)
达瓦孜(5)木卡姆(6)麦西热甫 • 3)哈萨克族 • (1)舞蹈(2)孔额尔(3)冬不拉(4)叼羊(5)
1)灯戏
2)宗教戏剧
3)傀儡戏
4)皮影戏
11.2中国汉族游艺民俗
11.2.4 民间曲艺
民间曲艺又称民间说唱,它是以说唱为主,包含一些表演因素的口头艺术形式。 1)说类。说类主要有评书、评话、相声、滑稽。 2)唱类。以唱为主的曲种最多,有大鼓、渔鼓、坠子、琴书、弹词、牌子曲、 莲花落等曲种。 3)数类。主要有数来宝、快板、山东快书。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民俗文化概述•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国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中国民俗文化的节日庆典•中国民俗文化的艺术表现•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特点民俗文化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它贴近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民俗文化的历史与发展起源民俗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

发展在历史长河中,民俗文化不断积累、沉淀,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

它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传承民俗文化作为社会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凝聚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可以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不同的文化风情,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开发民俗文化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学习和了解民俗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艺术教育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介绍中国各民族传统服饰的特点、历史演变及文化内涵,如汉服、蒙古袍、苗族银饰等。

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探讨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包括八大菜系、地方小吃、茶酒文化等。

展示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空间布局及居住习俗,如四合院、福建土楼、窑洞等。

030201阐述中国家族制度的历史演变、特点及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如族谱、家训、家风等。

家族制度介绍中国传统婚丧嫁娶的习俗、礼仪及文化内涵,如婚礼中的拜堂、闹洞房,葬礼中的守孝、祭祀等。

婚丧嫁娶概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及庆祝方式,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节日庆典探讨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多元性,包括佛教、道教、儒教及民间信仰等。

《中外民俗》第一章ppt课件

《中外民俗》第一章ppt课件

图1-10 成年礼
二、民俗的分类 (三)精神民俗
图1-11 观音
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
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是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与社会 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 并且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世代相传,就成为了精神民俗。 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禁忌等。
一、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民俗是一种文化,直观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在经济、 历史、艺术、宗教、建筑等方面的特点,比较全面地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状况,也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气质特点。 旅游是 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 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旅游者 来到旅游目的地,除了希望欣赏异地的风景外,他们 还想了解不同地域或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观赏当地 的奇风异俗,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从而满足自己求 新、求奇的心理,进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快乐。所
四、民俗旅游的类型 (一)根据民俗范畴分类● 1.物态民俗旅游
物态民俗旅游,是指以民俗物品的观赏、体验、购买为主的旅游类型。其中,民
俗物品主要包括民居、民器(民用器物)、服饰、饮食、工艺品等。例如,安徽黟县宏 村、各地的民俗博物馆、美食一条街、古玩市场等都属于物态民俗旅游。
宏村(图1-18)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是 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以世外 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 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 名天下,被誉为“画中的村庄”。
以说,民俗是旅游的重要内容。
图1-13 藏族酥油茶
二、民俗旅游的定义
目前,民俗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理念和旅游类型。一般来说,民俗旅游属 于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所吸引,离 开自己惯常的居住地前往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过程。

不同国家的风俗礼仪教材(ppt 共57页)

不同国家的风俗礼仪教材(ppt 共57页)

(三)、节庆习俗
• 新加坡华人过春节相当隆重,也过元宵节、 端午节、中秋节等。 • 信奉印度教的人过“屠龙节”。 • 国定节日为食品节每年4月17日举行,节日 来临,食品店准备许多精美食品,国人不 分贫富,都要购买各种食品合家团聚、邀 亲请友,以示祝贺。
(四)、禁忌
• 崇尚清爽卫生,对蓬头垢面、衣冠不 整、胡子拉碴的人,大都会侧目而视。 • 在色彩方面,认为黑色、紫色代表着 不吉利,不宜过多采用黑色、紫色。 对“4”与。7”这两个数字的看法不太好。 这主要是因为,在华语中, “4”的发 音与 “死”相仿,而“7”则被视为一 个消极的数字。
四、新加坡
(一)、礼节礼貌
• 见面礼节多为握手礼。华人往往习惯于拱 手作揖,或者行鞠躬礼;马来人则大多采 用其本民族传统的“摸手礼”。 • 通常竖有“长发男子不受欢迎”的告示, 以示对留长发的男子的反感和警告。 • 对讲脏话的人深表厌恶。
在国家庆典和其他一些隆重的场合,经常穿着自 己的国服。 在社交正式场合,男子一般要穿白色长袖衬衫和 深色西裤,并且打上领带;女子则须穿套装或深 色长裙。 在日常生活里,不同民族的新加坡人的穿着打扮 往往各具其民族特色。华人的日常着装多为长衫、 长裤、连衣裙或旗袍;马来人最爱穿“巴汝”、 纱笼;锡克人则是男子缠头,女子身披纱丽。在 许多公共场所,穿着过分随便者,比如穿牛仔装、 运动装、沙滩、装、低胸装、露背装、露脐装的 人,往往被禁止入内。
非洲国家和地区礼俗礼仪

南非
二、南非
(一)、礼节礼貌
• 见面礼节主要是握手礼,他们对交往对象的称呼 则主要是“先生”、“小姐”或“夫人”。 • 西方人所讲究的绅士风度、女士优先、守时践约 等等基本礼仪,南非人不仅耳熟能详,而且早已 身体力行。 • 在具体称呼上保留自己的传统,即在进行称呼时 在姓氏之后加上相应的辈分,以表明双方关系异 常亲密。比如,称南非黑人为“乔治爷爷”、 “海伦大婶”,往往会令其喜笑颜开。

中外民俗ppt课件

中外民俗ppt课件

少数民族民俗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民俗 包括服饰、饮食、节庆、婚俗等方面,如苗族的苗年节、壮族的铜鼓节 、回族的开斋节等。
少数民族民俗重视家族和社区的和谐,许多节庆活动都是以家族或社区 为单位进行的。在服饰方面,各民族的服饰色彩斑斓,图案特殊,具有
浓厚的民族特点。
02
中国民俗概览
汉族民俗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汉族民俗包括传统节 日、婚丧嫁娶、饮食文化等方面,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汉族民俗重视家庭观念和孝道,强调家族的传承和团结。在婚丧嫁娶方面,汉族民 俗有着繁琐的仪式和规矩,体现了对婚姻和死亡的敬畏之情。
汉族的饮食文化也独具特点,八大菜系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味。
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也十分丰富,不同民族的食物和饮食习惯都有所不 同,反应了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中国民俗的特点
中国民俗具有多样性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因此民俗文化也具有 多样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民 俗文化,这种多样性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特点 之一。
中国民俗具有实用性
中国民俗文化重视实用价值,许多民俗传统都是 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例如, 节庆活动往往与农耕生产有关,反应了人们对自 然的敬畏和利用。
研究发现,中外民俗在传承进程中都受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些
传统习俗和信仰逐渐被淡化或改变。
03
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民俗不仅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还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节日庆祝活动可以促进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对中外民俗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跨文化交流 与合作

《中外民俗》第一章ppt课件

《中外民俗》第一章ppt课件
以说,民俗是旅游的重要内容。
图1-13 藏族酥油茶
二、民俗旅游的定义
目前,民俗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理念和旅游类型。一般来说,民俗旅游属 于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所吸引,离 开自己惯常的居住地前往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过程。
一、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民俗是一种文化,直观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在经济、 历史、艺术、宗教、建筑等方面的特点,比较全面地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状况,也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气质特点。 旅游是 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 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旅游者 来到旅游目的地,除了希望欣赏异地的风景外,他们 还想了解不同地域或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观赏当地 的奇风异俗,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从而满足自己求 新、求奇的心理,进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快乐。所
你对以上观点有何看法?民俗的规范功能和法律、法规、道德的规范功能有何异 同?举例说明。
三、民俗的功能 (三)维系功能
民俗的维系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群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能紧密地团结
在一起,保持着向心力和凝聚力。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也在不断变迁,但民俗作为一 种传承文化却世代相传,维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物质民俗是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
的过程中形成的民俗,主要包括物质生产民俗、 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 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
图1-8 安徽宏村民居
图1-7 日本料理
图1-9 乌篷船
二、民俗的分类 (二)社会民俗
社会民俗亦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
指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例,涉 及个人、家庭、家族、乡里、民族乃至国家在 交往过程中所沿袭和传承的各种集体行为,主 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节 日民俗,以及民间娱乐民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