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历史与未来发展
国内外直线电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综述

国内外直线电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综述一、直线电机技术的发展直线电机是一种能够直接产生直线运动的电机,它是融合了电磁学、力学和控制理论的高新技术产品。
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发展,直线电机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在这样的背景下,直线电机技术的发展也迅速走向成熟,实现了快速、精密、高效的直线运动控制。
1. 直线电机技术的起源直线电机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工业生产需要更高效的动力传动设备,传统的旋转电机在直线运动控制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由此,人们开始研究和开发能够直接产生直线运动的电机,而直线电机应运而生。
2. 直线电机技术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磁悬浮直线电机技术开始初露头角,但由于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的限制,当时的直线电机技术仍处于萌芽阶段。
随着硬磁材料和控制技术的不断改进,直线电机技术逐渐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
3. 直线电机技术在国际上的发展状况在国际上,直线电机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欧美国家在直线电机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生产能力,其在航空航天、高铁、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而在亚洲地区,日本和韩国也在直线电机技术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份额。
二、直线电机技术的应用直线电机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动力传动技术,其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特定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1. 工业自动化领域在工业生产中,直线电机技术可以实现高速、高精度的直线运动控制,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激光切割设备、半导体生产设备等领域。
直线电机可以实现电磁直接驱动,避免了传统传动系统中的机械传动链路和间隙,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和定位精度。
2. 航空航天领域直线电机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在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中,直线电机可以实现对姿态控制器的精确调整,提高了卫星的姿态控制精度和灵活性。
在航空器的起落架和飞行控制系统中,直线电机也可以实现更加稳定和精密的动力传递。
电机的发展简史

电机的发展简史一、电机的起源和初步发展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1800年,奥斯丁·尼高勒斯·沃尔塔发明了第一台化学电池,这为电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31年,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一发现成为电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1832年,法拉第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电磁感应电机,标志着电机的初步发展。
二、电机的关键技术突破随着电机的初步发展,人们开始探索提升电机性能的关键技术。
1856年,法国科学家塞巴斯蒂安·阿尔梅克发明了可调速电机,使得电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1873年,法国工程师波尔·沙尔兰发明了交流电机,突破了直流电机的限制,大大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和稳定性。
1888年,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旋转磁场原理,为三相交流电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电机的应用领域扩展随着电机技术的不断突破,电机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
19世纪末,电机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机械驱动,如纺织、制造业等。
20世纪初,电机进一步应用于交通工具,如电动汽车、电动船等。
20世纪中叶,电机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电机开始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医疗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机在电动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电机的性能提升和创新电机的性能提升一直是电机发展的重要方向。
20世纪初,直流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20世纪中叶,交流电机的效率和控制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20世纪末,高速电机、超导电机等新型电机应运而生,极大地拓展了电机的应用领域。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电机开始实现智能化和网络化,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五、电机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电机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电机需要更高的能源效率和更少的环境污染。
车用驱动电机技术及发展趋势

车用驱动电机技术及发展趋势1. 引言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你想想,没多少年之前,大家还在讨论着油价和加油站,而现在,电动车却逐渐成为街头巷尾的“新宠”。
这其中,车用驱动电机作为电动车的“心脏”,可谓是功不可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项技术的点点滴滴,顺便展望一下未来的那些“新花样”。
2. 驱动电机的基本概念2.1 什么是车用驱动电机?说到驱动电机,简单来说,它就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魔法师”。
想象一下,你踩下油门,电机就像听到号令的战士,迅速响应,给你源源不断的动力。
电机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你能不能在赛道上狂飙,或者在城市里悠闲地溜达。
2.2 驱动电机的工作原理其实,驱动电机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
它主要是依靠电流在磁场中产生的力量来运转。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对“跳舞的朋友”,他们在舞池中转圈,配合得天衣无缝。
随着电流的变化,电机转速和扭矩也会随之变化。
就像开车的时候,你要是想快点,就得踩油门;要是想慢下来,那就得轻轻松开。
简单吧?3. 车用驱动电机的发展历程3.1 从无到有,逐步演变回顾历史,早在19世纪末,电动汽车就已经开始萌芽。
那时候的驱动电机可是个稚嫩的小孩,功能单一,效率也不高。
到了20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机技术开始突飞猛进,渐渐成了现代汽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像一颗种子,慢慢发芽,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3.2 现如今的高科技如今的驱动电机,早已不是过去那种“扭扭捏捏”的角色。
现在的电机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简直是汽车界的“超模”!尤其是永磁电机,因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动车中。
像特斯拉这样的企业,正是凭借高性能的驱动电机,搅动了整个汽车市场的风云。
4. 未来的趋势4.1 智能化与电气化未来的车用驱动电机,将会更加智能化。
想象一下,电机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状态,自动调整工作模式,简直是个“聪明的助手”。
这样一来,驾驶体验将更加平顺,省电又省心。
电动机的发展及现状总结

电动机的发展及现状总结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动机的种类不断丰富,性能也不断提高。
本文将对电动机的发展及现状进行总结。
一、电动机的发展历史1. 电力时代的到来19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被发明出来。
1856年,法国物理学家德鲁夫发明了直流电机,标志着电动机的发明时代的到来。
2. 交流电机的发明1887年,美国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机,这种电机的优点是能够传输远距离的电能,这也为电力传输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 电动机的应用扩大20世纪初,电动机的应用范围开始扩大。
除了用于家庭和商业用途的小型电动机外,大型电动机逐渐应用于工业领域,例如制造业、矿业和交通领域等。
4. 电动机的发展现状目前,电动机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电动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二、电动机的种类1. 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是最早被发明的电动机之一,由于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以及调速性能好等优点,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造纸、纺织等行业。
2. 交流电机交流电机分为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应用最为广泛,适用于各种工业和民用领域。
同步电动机主要用于较大的功率范围,例如水泵、风力发电机等。
3. 无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因其结构简单、效率高、噪音低等优点,逐渐成为电动工具、家电、电动车等领域的主流电机。
4. 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是一种精度高、控制方便的电动机,适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例如自动售货机、3D打印机等。
三、电动机的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电动机在制造业、矿业、交通运输、建筑、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基础。
2. 家用电器电动机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例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等。
3. 车辆领域电动机被应用于各种车辆中,例如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等,成为清洁能源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电动机发展的趋势1. 高效节能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电动机的节能性能越来越受到关注。
电机综述报告

电机综述报告1. 引言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综述电机的基本原理、分类、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 电机的基本原理电机的基本原理是基于静电力和磁力相互作用的。
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在导线周围产生磁场,磁场与导线内的电流相互作用,产生力使得导线受到力的作用而移动。
这种力的作用形成了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 电机的分类根据电机的不同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可以将电机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
3.1 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是最早被发明和广泛应用的电机类型之一。
它的特点是转速调节范围广、转矩稳定、启动和制动性能好。
直流电机可以进一步分为分别为直流励磁电机、直流串激电机和直流并激电机,每种类型的电机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3.2 交流电机交流电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机类型之一。
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运行可靠。
根据不同的转子结构,交流电机可以分为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
异步电机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工业领域等,而同步电机则主要应用于发电机、压缩机等领域。
4. 电机的应用电机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4.1 工业制造电机在工业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于驱动各种设备和机械。
例如,汽车制造过程中需要电机用于驱动传送带、机械臂等。
4.2 家用电器电机在家用电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中都使用了电机来完成各个功能。
4.3 交通运输电机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从电动自行车到高速列车,电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 电机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机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以下是电机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5.1 高效节能随着社会对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未来电机的发展趋势将朝着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
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开发更高效的电机设计和控制技术,以减少能源浪费。
5.2 智能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机也将朝着智能化发展。
国内电机的发展历史论文

国内电机的发展历史论文中国电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期。
在那个时代,中国对于电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水泵、风扇、空调和其他家用电器上。
而电机的生产主要依赖于进口和一些小规模的本地制造厂家。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电机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自主研发电机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由于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限制,中国仍然需要大量地进口电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机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国内厂家开始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与国外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新型的高效节能电机。
同时,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电机行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电机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机生产国之一,其产量和质量已经达到了国际标准。
中国的电机产品也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在国际市场上也逐渐获得了认可和市场份额。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电机行业将继续朝着高端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中国电机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电机作为重要的工业设备,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电机的发展和创新带动了整个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在新能源和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中国电机行业不仅需要继续追求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电机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智能电机的研发和应用。
智能电机结合了传感器、控制系统和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远程监控、自主诊断和智能化运行,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也为节能减排提供了新的可能。
同时,中国电机企业正在加大对新能源电机的研发和生产力度,致力于推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电机产品的发展,为清洁能源的推广和利用贡献力量。
中国电机行业还应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合作研发项目,提升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电机企业还应加强品牌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简述电机的发展历程总结

简述电机的发展历程总结电机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简述电机的发展历程,并回顾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
1. 静电机的诞生电机起源于静电现象的研究,最早的静电机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的荷兰科学家冯·格拉夫(von Guericke)的气动机。
这种通过摩擦产生电荷差异的装置为后来电机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2. 电磁现象和初期电动机19世纪初,奥斯特和法拉第等科学家的电磁理论为电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和奥斯特的电磁旋转定律为电机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后不久,电机的初期模型和实验装置被创建出来。
3. 电机的商业化应用到了19世纪中叶,电机开始得到商业化应用。
英国工程师简·韦特(James Watt)的蒸汽机配备了电动机,用于带动机械设备,使其工作更加高效。
电机在纺织、采矿和交通等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普及,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4. 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竞争20世纪初,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开始竞相发展。
直流电机由托马斯·爱迪生等人改进和推广,而交流电机则是尼古拉·特斯拉等科学家的成果。
交流电机以其高效、稳定且适应性强的特点逐渐取代了直流电机,并成为现代电机的主导技术。
5. 电机的现代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从家庭电器到交通工具,从工业生产到科学研究,电机几乎无处不在。
电机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改善,它是现代科技与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总结和展望: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电机经历了从静电机到电磁机,再到交流电机的发展过程。
电机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世界因此变得更加便利和先进。
然而,随着人类对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电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我们可以期待未来电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满足人类对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个人观点和理解:电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中国发电机发展史

新中国发电机发展史新中国发电机发展史是一部反映我国电力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历史。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电机产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分别为初创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阶段和现代化建设阶段。
一、新中国发电机发展史的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发电机产业基础薄弱,国内市场需求巨大,但生产能力有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力产业,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逐步建立起发电机产业体系。
二、新中国发电机产业的发展阶段1.初创阶段(1949-1978)新中国成立初期,发电机产业处于初创阶段。
这一阶段,我国主要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逐步建立起发电机生产线,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同时,政府加大对发电设备科研投入,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2.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0)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电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政策环境逐渐优化,国内外市场逐步拓展。
国内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发电机技术水平。
同时,国际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我国发电机产品出口逐年增长。
3.现代化建设阶段(2001-至今)21世纪初,我国发电机产业进入现代化建设阶段。
这一阶段,我国发电机产业实现了从大到强的转变。
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国内企业在发电机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特高压、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逐渐成熟,我国发电机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不断提高。
三、新中国发电机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在发电机产业发展过程中,我国企业始终坚持技术创新。
从引进国外技术,到消化、吸收再创新,再到自主研发,我国发电机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
四、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分析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我国发电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国内企业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将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在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我国发电机产品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五、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展望未来,我国发电机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的历史与未来发展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摘要在现代社会中,电能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能源之一。
在电能的生产、输送和使用等方面,电机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开始,到现在21世纪10年代,电机的发展已经经过了近200年的历史。
从最初的直流电机到现在大热的超声电机,随着科学的进步,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电机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遍及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我国在电机方面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了100年,但研究发展速度很快,很多企业和高校也都有自己新的研究技术,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在逐渐缩短。
未来,相信电机的应用和发展将会更加环保,更加智能。
关键词:电机、历史、发展、中国电机发展、未来1、电机的简介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
电机主要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等类型。
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电动机将电能转换成为机械能,用来驱动各种用途的生产机械。
在自然界各种能源中,电能具有大规模集中生产、远距离经济传输、智能化自动控制的突出特点,它不但成为人类生产和活动的主要能源,而且对近代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与此相呼应,作为电能生产、传输、使用和电能特性变化的核心装备,电机在现代社会所有行业和部门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纵观电机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使用要求不断提高,结构类型不断增多,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
特别是近30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超导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新原理;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推动,电机发展更是呈现出勃勃生机,其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2、电机的历史直流电机发展史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随后安培通过总结电流在磁场中所受机械力的情况建立了安培定律1821 年 9 月法拉第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永久磁铁旋转以及磁体绕载流导体的运动,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机1822年,法国的阿拉戈.盖.吕萨克发明电磁铁,即用电流通过绕线的方法使其中铁块磁化。
1829年,美国电学家亨利对斯特金电磁铁装置进行了一些革新,绝缘导线代替裸铜导线,就大大提高了把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能力。
1826年德国.欧姆提出电路实验定律――欧姆定律。
1831 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不久,他又利用电磁感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同年夏天,亨利对法拉第的电动机模型进行了改进,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装置(振荡电动机)1832年,斯特金发明了换向器,据此对亨利的振荡电动机进行了改进,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能产生连续运动的旋转电动机1845年,英国的惠斯通用电磁铁代替永久磁铁,这是增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一个重要措施。
1854年,丹麦的赫尔特发明了自激式电机。
1857年,英国的惠斯通发明自激电磁铁型发电机。
1860年,意大利的巴奇诺蒂()发明了齿状电枢。
1865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帕其努悌发明了环状发电机电枢。
1866年西门子的创始人维尔纳 .冯.西门子(,1816~1892)制成直流自激、并激式发电机。
1870年格拉姆(omme,1826~1901)将T形电枢绕组改为环形电枢绕组,发明了直流发电机,被人们誉为“发电机之父”。
1873年,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研究发电机的工程师阿特涅用“鼓卷”的方式制成了性能更好的发电机。
西门子公司由于阿特涅的这项发明而益发驰名。
于是,德国以西门子公司为核心,大力研制各种发电机,着手研究由电动机驱动的车辆,于是西门子公司制成了世界电车。
但当时的电动机全是直流电机,只限于驱动电车1873年,英国詹· 麦克斯韦完成了经典电磁理论基础《电和磁》 ; 电机绕组发展为鼓型绕组,直流电机具备了现代直流电机的基本型式1880年,爱迪生观察到用叠片铁芯可以减少温升和能耗1880年,霍普金森确立了磁路的欧姆定律。
1882年,人们就把目光转向交流电机。
美国的戈登制造出了输出功率447KW,高3米,重22吨的两相式巨型发电机。
1891年,阿诺尔德(Arnold)建立直流电枢绕组理论。
交流电机发展史1824年,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单向交流发电机。
1876年,出现了原始型式的同步发电机和变压器1882 — 1885年,匈牙利工程师代里等3人首创变压器。
1884年,闭合磁路的变压器制成,并推广使用1886年特斯拉(N.Tesla,1856~1943)也制成两相绕线式交流异步电动机模型,1888年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动机。
它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又称感应电动机,这种电动机结构简单,使用交流电,无需整流,无火花,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家庭电器中,交流电动机通常用三相交流供电。
1889年,多利沃-多布罗沃利斯基提出了三相制并制成鼠笼式交流异步电动机。
1890年,德国人米夏埃尔· 冯· 多里沃一多勃鲁沃尔斯基制成一架三相电流变压器。
1902年瑞典工程师丹尼尔森首先提出同步电动机构想。
直线电动机从1930 年到1940 年期间,直线电机进入了实验研究阶段,从1940 年到1955 年期间,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科研人员,在实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实验应用工作。
1945 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的电力牵引飞机弹射器,它的试验成功,使直线电动机可靠性好等优点受到了应有的重视,随后,美国利用直线电机制成的、用作抽汲钾、钠等液态金属的电磁泵,为的是核动力中的需要。
1954 年,英国皇家飞机制造公司利用双边扁平型直流直线电机制成了发射导弹的装置,其速度可达1600km/h。
在这个阶段中,尤需值得一提的是,直线电机作为高速列车的驱动装置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并计划予以实施。
在1840 年到1955 年是直线电机探索实验和部分实验应用时代,直线电机在这一时代始终未能得到真正的应用。
自1955 年以来,直线电机进入了全面的开发阶段。
磁铁型、动圈型等直线电机的成功给开发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这期间,以英国莱思韦特教授为首的一些人在强调直线电动机基础研究的情况下,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在此期间,另一类不用外部转换装置而能产生振荡运动的直线振荡电机也产生了。
1962 年West 和Jayawant 设计了作为铁磁谐振器的单相直线电动机。
到1965 年以后,随着控制技术和材料性能的显着提高,应用直线电机的实用设备被逐步开发出来。
例如采用直线电机的MHD 泵、自动绘图仪、磁头定位驱动装置,电唱机、缝纫机、空气压缩机、输送装置等。
从1971 年始到目前的这个阶段,直线电机终于进入了独立的应用时代,在这个时代,各类直线电机的应用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制成了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装置和产品,例如直线电机驱动的钢管输送机、运煤机、起重机、空压机、冲压机、拉伸机、各种电动门、电动窗、电动编织机等等。
特别可喜的是利用直线电机驱动的磁悬浮列车,其速度已超500km/h,接近了航空的飞行速度。
在这个时期,直线电机领域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直线电机在历史发展中多次起落的分析,从而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系统与旋转电机展开竞争,在旋转电机无能为力的地方寻找自己的位置。
例如直线电机应用于磁浮列车,液态金属的输送和搅拌,电子缝纫机和磁头定位装置,直线电机冲压机等等。
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许多人和不少着名电气企业均在研究和开发直线电机产品,例如美国的西屋(Westinghouse)公司、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公司、英国、法国、瑞典、特别是日本,其人员之多和范围之广是世界首屈的。
总体来说,蒸汽机启动了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电机又引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产业革命,使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时代转变;推动了新一代高性能电机驱动系统与伺服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3、中国电机发展史中国电机的生产和应用起步很晚,但发展迅速,中国大功率电机的生产和应用可以追溯到文革时期。
1949年全国总装机万千瓦,全国仅有为数不多的电机修理厂。
1958年上海电机厂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双水内冷发电机。
在卫星、雷达等应用场合,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就生产了力矩电机,就生产了环形力矩电机。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方针的实施,80年代我国电机发展很迅速。
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就已经基本掌握,这与交流电动机的矢量控制相比,难度要低得多。
而我国直线电机的研究和应用发展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
国内开展直线电机应用研究的单位主要有:中科院电工所、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太原工业大学、焦作矿业学院等。
主要成果有工厂行车、电磁锤、冲压机、摩擦压力机、磁分选机、玻璃搅拌、拉伸机、送料机、粒子加速器、邮政分拣机、矿山运输系统、计算机磁盘定位系统、自动绘图仪、直线电机驱动遥控(电动)窗帘机、直线电机驱动门、炒茶机等,我国直线电机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国外相比,其推广应用方面尚存在很大差距。
90年代至今,我国的大功率电机已在重工业上应用很广,技术相对成熟。
1999年中科院电工所与厂合作用蒸发冷却改装成功李家峡400MW 的4 号发电机。
我国小功率电机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特别在家电业和汽车工业取得了很多成功。
我国中小型电机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有300多家,生产的电机产品有300多个系列.近l 500个品种。
然而中小电机至今还没有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电机行业亟需重新整合、优胜劣汰,这已成为电机行业的发展趋势。
此外,许多境外企业也纷纷到中国投建独资和合资企业。
显然,这些境外公司在收购和新建工厂的同时,也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由于企业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出口外销,使我国电机出口量大增。
无疑,国内企业的兼并重组和外资企业的进入,促进了电机行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同时也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2007-2013年,我国步进电机制造行业发展较好,除了2009年受金融危机波及导致行业衰退之外,行业产销规模总体上保持着逐年增长的态势。
一方面,我国步进电机制造行业的技术发展迅速,所生产的产品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国产品种的竞争力在逐渐增强;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步进电机制造行业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的步进电机制造行业也因此有着较好发展。
4、未来电机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其他科学学科和工程方法的进步,功率电子学的发展,材料领域的进步,网络IT技术,分析工具的发展,环境意识和再生能源使用思想,使电机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