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的学习意义

合集下载

船舶与海洋工程主修课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主修课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主修课程1. 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述船舶与海洋工程,这可真是个吸引人的专业啊!一提到海洋,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蔚蓝的海水、白色的浪花,还有那种迎风破浪的快感,真是让人心潮澎湃。

不过,别看这个专业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它涉及的内容可丰富了!从设计一艘新船到研究海洋的各种现象,每一步都像是在演绎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

就像打游戏一样,前面有各种关卡等着你去挑战,解决问题的快感简直让人上瘾。

2. 主修课程2.1 船舶设计基础首先,我们得聊聊船舶设计基础。

这门课就像是给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没这个基础,后面可就难以立足了。

老师会教你怎么计算船体的结构,分析水动力学,这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实际上就是让你懂得如何让一艘船在水里“游得”更顺畅。

想象一下,设计出来的船像是海上的“超级英雄”,在风浪中飞驰而过,这种成就感,简直不能更爽了!2.2 海洋工程原理接下来就是海洋工程原理,别小看这门课哦,它可是帮助你理解海洋环境的关键。

老师会带你了解潮汐、波浪、海流等各种现象。

这些自然力量就像是海洋中的“隐形战士”,随时随地影响着船只的航行。

学会这些,你才能像海上指挥官一样,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挑战。

有时候,天气一变,波浪一翻,你得快速做出反应,保证安全,真是如临大敌啊!3. 实践课程3.1 船舶建造实践说到实践课程,船舶建造实践可真是一门不可或缺的课。

这就像是你终于有机会亲自操刀,真正体验一下从纸面到现实的过程。

在船厂里,你会看到一块块钢板如何变成一艘艘巨轮,那种感觉,仿佛自己也是一位匠人,手中正在创造历史。

每当看到自己参与的船下水,心里那种自豪感,真是说不出的美妙!3.2 海洋实验与测量最后,还有海洋实验与测量。

这门课就像是你的海洋探险之旅。

在真实的海域进行实验,感受海洋的脉搏。

你会学会使用各种设备,测量海水温度、盐度和流速,像是成为了海洋的侦探,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每当你捞起海水样本,心中总有种兴奋,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大陆。

《船舶概论》课程学习体会

《船舶概论》课程学习体会

《船舶概论》课程学习体会概要:《船舶概论》这门课程让我对船舶的了解纵深有了很大的提高,使我能够对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都有所涉猎,做到专业知识的丰富化,让我能清楚的明白航运业未来发展的契机,让自己能够置身于发展中,不至于知识学习一些固有的理论知识,让我对知识的学习有了活力和延伸,使我能够站在一些先进的位置上去审视自己,能够很好的得到自我的提升。

正文:这学期学校为我们开设了《船舶概论》这门课程,通过老师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教学,我学习到了许多有关传播的只是,船舶发展史,船舶构造,船舶分类,船舶未来的发展方向等与专业息息相关的船舶知识,让我受益匪浅,接下来就浅谈下我学习这门课程以后的感想和体会。

(转载请注明来自:) 首先,船舶是指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

船舶在国防、国民经济和海洋开发等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和木板船时代,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后,又开始了以钢船为主的时代。

船舶的推进也由19世纪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风力(即撑篙、划桨、摇橹、拉纤和风帆)发展到使用机器驱动。

其次,由于船舶的发展,现代船舶的种类很多,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如按船体材料分,有木船、钢船、水泥船和玻璃钢船等;按航行区域分,有远洋船、近洋船、沿海船和内河船等;按动力装置分,有蒸汽机船、内燃机船、汽轮机船、电动船和核动力船等;按推进方式分,有明轮船、螺旋桨船、平旋推进器船和风帆助航船等;按航行方式分,有自航船和非自航船;按航行状态分,有排水型和非排水型船。

至于各种大类型下面的小分类,就不一一指出了,我只是写出自己对船舶分类的大体了解。

接着又学习了船舶的构造,一般船舶是由船壳、船体骨架、甲板、船舱和上层建所组成。

而船壳又称船壳板,船的外壳,它包括船侧板和船底板。

船体的几何形状是由船壳板的形状决定的。

船体骨架是由龙骨、旁龙骨、肋骨、龙筋、舭龙骨、船首柱和船尾柱构成,它们共同组成了船舶骨架。

选择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理由

选择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理由

选择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理由说到为什么选择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可能有人会问:“你咋选的这个专业啊?是想当海盗吗?”哈哈,说实话,起初我的选择也没那么“豪气”,不过一想,人生能有几个‘大海航行’的机会,干脆就趁年轻,给自己一个“远航”的机会吧!说白了,选这个专业也有很多无形的吸引力,觉得这不仅是挑战自己,也是对未来充满好奇和期望的选择。

那咱们就聊聊吧,为什么这么多人,包括我,最终都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这个大海里“划船”了。

说实话,海洋这个“大家伙”太吸引人了。

你要知道,大海的浩瀚无垠,绝对是让人心驰神往的。

你看,那些航海的传奇故事,不管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是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每一个都能让人热血沸腾。

那些在海上航行的船只,背后可不单单是机械和技术,更多的是一种浪漫,一种冒险,一种对未知的探索。

每当我看到那些大船在海上行驶的画面,心里总忍不住想,自己能不能也在那样的船上,经历风雨,遨游四海呢?船舶与海洋工程这门学科,背后蕴藏的就是这种探索精神。

这个专业不仅教你如何设计船只,如何让船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安全行驶,还能带你了解海洋的广阔与神秘。

真的是既有挑战,又有激情。

再说,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不仅仅是有“海”的诱惑,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很大的职业市场。

谁能想到,船舶设计、海洋开发这些行业其实已经发展得挺成熟了!你一旦学好这个专业,后面可不是“找工作困难”的问题。

事实上,全球的海洋运输业和海洋能源开发行业都在不断扩展。

你想,全球这么多的货物,基本上都是依赖船舶运输,船只、港口、航道,这些都离不开专门的海洋工程师。

而且现在,随着海洋经济的崛起,像海上风电、深海油气开发这些新兴行业,也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

所以,学这个专业,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尤其是如果你能进入一些国际性的大公司,那收入和待遇,简直是比高铁还快的提升呢!说到收入,嘿,谁不喜欢“钱途”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可真是个“香饽饽”。

如果你在大海上建设油田、设计大型船舶,甚至参与海底资源开发,那个收入水平,真的是让人眼红。

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设计

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设计

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设计船舶与海洋工程是工程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船舶设计、海洋结构、海洋工程建设等多个方面。

在工程专业认证的基础上,设计一门“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对“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进行设计。

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包括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海洋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相关专业技能。

3、提高学生对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的专业发展做准备。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学生将学习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船舶结构、船舶动力系统、船舶设计原理、海洋结构物及海洋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发展趋势学生将学习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前沿技术和行业动态,了解国内外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三、教学方法本门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践和实地考察等。

理论讲授将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PPT、视频、教材等方式讲解课程内容;案例分析将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验实践将安排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加实际操作经验;实地考察将组织学生进行船厂参观、港口实习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实际应用情况。

四、评价体系本门课程的评价将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实验报告、课堂互动和综合评价等。

平时成绩将包括作业、小测验等形式;期末考试将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实验报告将考察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课堂互动将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综合评价将综合考察学生在学期内的学习成绩和课外活动情况。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主要课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优点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主要课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优点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主要课程_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优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有哪些优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有以下一些优点:前景广阔的行业: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一个重要的行业领域,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设、海洋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

随着国际贸易和海洋经济的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生有很多就业机会。

多学科交叉融合: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船舶设计与建造、海洋工程结构、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

毕业生可以获得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跨越多个领域进行工作和研究。

国家利益保障:海洋是国家战略和安全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为国家的海洋事务、安全保障和海洋战略发展做出贡献。

国际化的合作与竞争:航运和海洋工程是国际化的行业,涉及国际贸易、合作与竞争。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能力,有机会参与国际船舶交易、海洋工程项目和国际合作。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历史由来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历史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

人类自古就开始利用海洋进行航海和贸易,需要建造船舶和开展海洋工程任务。

航海技术和船舶建造的发展推动了各种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技术和专业的产生。

在近代,航海和海洋工程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随着现代化技术和科学的进步,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航运、船舶制造、海洋工程建设、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简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受到较强工程实践和研究能力训练,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建造、检验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毕业生可到沿海地区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制造的大型企业及机关部委从事设计、制造和检验等工作。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签约到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海事局、国内外船级社、船舶公司、船厂、海洋石油单位、高等院校、船舶运输管理、船舶贸易与经营、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部门,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到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就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作者:周卫鹏王庆丰孙剑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21期摘要:《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是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其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搞好本课程教学,能够体现学校立足船舶行业的教学特色,本文通过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就如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分别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谈一谈教学过程的体会,提出了改革方案并实践。

关键词: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是一门与船舶专业相关的非常特殊的课程,涉及船舶相关的专业知识面广,对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来说,这是一门专业知识比较宽泛的专业基础课,而对于其它专业,这又是一门有着大量船舶专业知识的课程。

为了让非船舶专业学生也能初步系统地了解海洋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拓宽其“视野”,为船舶专业培养相关管理类人才,本文重点论述的是该课程在非船舶专业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1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本课程一般为8次课,16个学时,对于船舶专业的老师来说,虽然知识点简单,但要在短短的16节课中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学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讲完整、讲透彻,让非船舶专业的学生愿意学、喜欢学、学的会则并非易事,经过长期对该课程的教学跟踪,笔者发现总体的教学结果并不理想,在存在教、学两方面都存在亟待改进的一些问题。

1.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根据笔者调查,非船舶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学生(例如会计学)认为该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关联性不高,对于其未来的就业和工作帮助不大;(2)该课程学时少、内容广,部分老师对于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导致部分学生将该课程等同于很容易拿到学分的选修课,学习主动性不强;(3)该课程一般由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的老师授课,而教学对象却是其它学院非船舶专业的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基本在课堂授课这段时间,课后交流的机会很少,无形中两者之间产生了距离感和隔阂感;4)由于船舶相关知识例如船舶主尺度概念等的专业性较强,部分文科专业的学生在理解知识点方面比较吃力。

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设计

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设计

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船舶与海洋工程是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分支,涉及海洋工程设计、船舶建造、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

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设计一门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很多高校的工程类专业均设置了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的课程,但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和前沿性。

有必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满足行业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的设计,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学生需求,打造具有工程专业认证的高质量课程体系,为培养优秀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研究课程体系的优势和挑战,为今后的课程改革和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设计的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明确学生在学完课程后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涵盖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前沿技术,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接着,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估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

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1.3 研究意义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一个涵盖面广泛且日益重要的领域,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海洋工程的不断发展,对于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船舶工程研究船舶设计与海洋工程

船舶工程研究船舶设计与海洋工程

船舶工程研究船舶设计与海洋工程船舶设计与海洋工程是船舶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涉及到船舶的设计、建造和维修,以及海洋工程的规划、构造和运营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船舶设计与海洋工程的关系,以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一、船舶设计与海洋工程的关系船舶设计与海洋工程是密不可分的。

船舶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船舶建造标准和要求,对船舶进行结构设计、动力设计、系统设计等工作,从而满足船舶运输、工程施工、科学调查等需求。

而海洋工程则是指在海洋环境下进行的各种工程活动,包括油田开发、海底隧道建设、风力发电等。

在实际应用中,船舶常常作为海洋工程的工具和工作平台。

因此,船舶设计与海洋工程的联系紧密且相互促进。

船舶设计对海洋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设计:船体结构的设计与船舶的载重能力、耐波性和航速密切相关。

在海洋工程中,需根据工程要求对船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工程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2. 系统设计:船舶系统包括发动机、动力系统、电气系统等,这些系统的设计与性能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能力和船员的工作效率。

在海洋工程中,船舶系统的设计需考虑到工程作业的需求,保障作业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3. 动力设计:船舶的动力设计与其航速、耗油量等性能密切相关。

在海洋工程中,动力需求较大,因此需要对船舶的动力系统进行合理设计,以满足作业需求并提高能效。

4. 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工程涉及到各种专业设备,如测量仪器、救生设备等。

船舶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些设备的安装和布局,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效果。

以上是船舶设计对海洋工程的影响,而海洋工程也对船舶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海洋工程对船舶的尺寸、载重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船舶设计不断创新。

此外,海洋工程对船舶的可维修性、抗风浪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推动了船舶设计技术的发展。

二、船舶设计与海洋工程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贸易的繁荣,船舶设计与海洋工程的需求日益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学习小结
首先,我为能够在一所具有船舶特色的学校学习而感到骄傲,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本校特色,开设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这门课。

从字面上理解,这门课分两个部分,船舶和海洋工程。

首先说说船舶,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极大地刺激了国内外的造船市场,自2003年以来,全年造船完工量突破850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达到15%以上。

2004年,中国的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均达历史最好水平。

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船舶出口31.58亿美元,同比增长4.5%;新船承接方面也是全线飘红,截止2004年底,我国手持出口船舶订单2873万载重吨,合同交船期延续到2009年。

其中,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累计承接30万吨超级油船15艘,11万吨成品油船32艘,4250箱集装箱船29艘、17.4万吨新型双壳散货船8艘,其中70%以上为出口船。

出口船舶完工量达561万载重吨,出口金额高达31.6亿美元;订单超过1700万载重吨。

但是2009年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席卷全球,中国以及整个世界的造船市场也因这场危机而迅速降温,甚至可以说给世界造船市场沉重一击。

中国造船也在这次危机中受挫不小,由于任何一艘船的造价都很昂贵,如果加上扩建船台的高额费用,船东弃船毁约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一些中小型船厂倒闭。

根据欧洲造船工业会(CESA)公布的未来世界新船需求的预测结果, 2010年世界新船建造能力将达到3120万修正总吨,而同年世界年平均新船需求只有2400万修正总吨。

CESA认为,今后数年之内世界船舶市场将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很多船厂将很难获得新定单。

但是纵观世界造船业近百年来的发展史,第一个造船王国是英国;接着,世界造船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成就了日本。

有人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发生第三次转移,造船的未来将会在中国。

中国在未来的10年、20年的时间内,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我相信中国不仅会成为世界造船大国,更会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然后说说海洋工程,接手写。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船舶类型、船体几何特征与技术性能、船体结构,到船舶设备与系统、船舶动力装置、船舶电气系统以及船舶制造和海洋环境与开发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为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打下了基础。

作为一名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学生,对船舶和海洋的了解尤为重要。

试想一下,船舶的建造和停泊都离不开港口和码头,而我们将来的工作就是为了船舶能够正常的运行和作业,如果不了解船舶结构尺寸和船舶的性能,港口和码头的设计就不能完成,更别说建造了。

从另外一方面说,船舶中的一种——工程船又是服务于我们专业的,工程船有多种,有打桩船、挖泥船、起重船、驳船、拖船、消防船等等。

在港口和码头的施工中,可以说离不开这些工程船舶,因此,船舶和码头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再有就是海洋环境,码头的建设要考虑到波浪力,海洋水文,泥沙运动等一系列作用,不了解海洋环境也是不行的。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先从理论出发,然后结合实践更形象地为我们讲述了船舶的各项性能和设备,本课的学习观看了《船舶的分类》、《船舶动力装置》、《船舶舵、锚、系泊设备》、《船舶电气设备》等电教片,另外还观看了多国联合打捞俄罗斯的核动力潜艇的记录片,从片中我门可以感觉到目前国际造船技术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最另我印象深刻的是参观了我校的船舶馆,船舶馆所收藏的船型都是以前听说过但没有真正见过的,这次真是打开眼界了。

提及本专业以后工作的初步认识,我认为将来最先开始做的就是技术员,那么技术员应该做写什么呢?我认为大概就是以下工作:放线、提材料计划、写技术交底、进场原材料取样送检、现场质量检查、资料的填写、钢筋下料单的审核、模板尺寸标高的检查等等。

作为工地技术员,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操作是一定要熟练的。

最初在工作岗位上可以不懂某些问题,但是不能装懂,要及时想前辈请教,多学一点技术,这样才能更快的成长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