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3.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课时){学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2、利用高倍镜观察不同细胞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练;训练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
2、学习: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学习重难点】1. 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2. 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细胞的比较【关键教具】显微镜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准备观察材料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复习与新知(请同学们认真下面材料,结合初中阶段所学知识。
你一定能完成下列问题)复习1:显微镜的构造①②③镜筒④⑤⑥物镜⑦⑧⑨镜臂⑩⑪固定螺丝⑫镜柱⑬复习2:显微镜使用基本步骤(1)安放开镜箱,右握,左托,稍偏左(2)对光低倍物镜、大光圈、用手回转动反光镜,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对光就完成了。
(3)压片压片夹固定在载物台上。
压片时,要使玻片上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心(4)调焦 ①先使用低倍物镜、下降。
②缓慢升高镜筒,低倍下找到标本的图像。
如果物象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③低倍镜下将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心④然后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着通光孔⑤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使模糊的物像清晰。
(5)观察观察时,要用左眼看目镜,右眼也要睁着以便边观察边绘图。
应遵照如下规则:先低倍后高倍,先下降(镜筒)再上升,先粗调后细调。
小练高倍镜的使用方法:(步骤跟要点:一找,二移,三换,四调) ① 转动 使视野明亮。
② 首先用 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 ③ 转动 ,换.高倍镜观察。
④ 并轻轻转动 ,调.整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新知:显微镜目镜与物镜的差别:第二部分:课堂合作探究使用说明:①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同桌交流,用红笔做好标记。
②小组交流,总结本组内的看法和观点,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和点评。
显微镜使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学科生物年级高一时间课题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主备教师学习目标1.显微镜的结构。
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知识填空(自主完成)1、显微镜的结构物镜和目镜比较比较项目有无螺纹镜头长度放大倍数关系物镜目镜2、显微镜的使用取镜与安放→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下仔细观→高倍镜观察方法①找: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②移: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③转: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④调: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适宜。
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习题检测1.(2022 石家庄月考,★)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时,下列哪一组有因果关系 ( ) A 换用低倍物镜--视野范围变大 B.缩小光圈--视野范围变小 C.换用高倍物镜--视野变亮 D.放大光圈--视野变暗2.(2021 江苏淮安期末,★★★)图甲和图乙是显微镜下的两个视野。
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 B.⑤→④→①→② C.⑤→④→③→② D.④ →⑤→③→②比较项目物像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视野范围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高倍镜低倍镜3.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 A .目镜 B .物镜 C .光圈 D .反光镜4.下列关于高倍物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镜观察C.换用高倍镜后,必须选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5.用显微镜来观察血涂片。
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用哪一组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 )6.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图A 、B 、C 、D ,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物镜 载玻片物镜载玻片物镜 载玻片物镜载玻片ABCD3、显微镜的考点①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里的放大倍数指的是______或宽度,而不是_________或________②显微镜成像为__________,若实物为“p”,物像则为“d”。
《用显微镜来观察导学案》

《用显微镜来观察》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学会如何正确应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并能够掌握显微镜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实验材料:1. 显微镜2. 通明载玻片3. 盖玻片4. 水5. 纸巾6. 食盐晶体7. 红细胞悬液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显微镜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调节镜筒高度,使其与眼睛平齐。
用纸巾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确保清洁干净。
2. 将一滴水滴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轻轻盖住水滴,形成一层薄膜。
3. 取一小粒食盐晶体放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轻轻压扁。
4.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平台上,用夹子固定好。
5. 调节镜头,将物体调焦到清晰的位置。
6. 观察食盐晶体和红细胞悬液,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三、实验注意事项:1. 应用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2. 调节镜头时要缓缓挪动,避免突然转动。
3. 观察时要保持眼睛与镜头适当距离,调整焦距到清晰位置。
4. 实验完毕后,要将显微镜清洁干净,恢还原样。
四、实验结果分析:1. 观察食盐晶体: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食盐晶体呈现出规则的立方形状,具有明显的棱角和平整的表面。
2. 观察红细胞悬液:红细胞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具有一定的通明度,可以看到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结构。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应用显微镜来观察微小物体,掌握了显微镜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微观世界的奥秘,拓宽我们的科学视野,提高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实验内容,掌握实验技能,不息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显微镜使用学案

显微镜的基础知识【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对显微镜图片的观察,能说出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学生通过对显微镜演示视频的观看,能说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学生通过对显微镜的学习,能够掌握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及相关计算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成像特点和显微镜的相关计算。
难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成像特点及显微镜的相关计算。
【导学流程】了解感知回忆初中所学的显微镜相关知识,掌握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的构造(先记住后再填写)深入学习观察显微镜的使用视频,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显微镜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2)目镜与物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距装片距离越,如 H1。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规律:(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为了防止(4)低倍镜转换高倍镜时,是直接转动转换器吗?此过程需要注意什么事项?提示1.在低倍镜下找准2.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3.转动转换器换4.观察并用调焦(视野暗,可调反光镜或光圈)(二)显微镜的成像特点(1)显微镜下观察的图像是像。
(2)如果观察到的图像在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哪移?玻片向移动。
规律:(三)显微镜的相关计算(1)长度为1cm的线段,放在10×40显微镜下面观察,看到的图像的长度是多长?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提示看到的长度是,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的是(2)显微镜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和细胞大小如何变化?有两种情况:10×10 10×40细胞单行排列 16 4除以细胞均匀分布64 4除以迁移运用2.如图6-4中①、②表示物镜长度,③、④表示目镜长度,⑤、⑥表示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获得最大物像时,正确的组合为()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D、②③⑤3.下面①~⑤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右图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标本A.①→②→③→④ B.⑤→④→②→③C.②→④→⑤→① D.④→①→③→②4.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这是由于( )A.标本切的厚薄不均B.反光镜未调好C.细准焦螺旋未调好D.显微镜损坏。
《用显微镜观察导学案》

《用显微镜观察》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掌握应用显微镜观察样本的方法,并能够正确描述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或微生物形态。
一、实验材料准备:1. 显微镜2. 玻璃载玻片3. 水样本或细胞样本4. 小刀或剪刀5. 水或显微镜液二、实验步骤:1. 将玻璃载玻片清洗干净并晾干。
2. 准备水样本或细胞样本,可以是一滴水、一片叶子、一根头发等。
3. 应用小刀或剪刀将样本切割成适当大小,放在载玻片上。
4. 滴上一滴水或显微镜液,将另一块载玻片轻轻压在样本上,使样本扁平并固定在载玻片上。
5.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夹子固定好。
6. 通过调节镜头和焦距,找到最清晰的视野。
7. 观察样本,记录下观察到的结构或形态。
三、实验问题:1. 你观察到的样本是什么?描述其形态特征。
2. 样本中是否有细胞结构?如果有,请描述其形态和数量。
3. 通过显微镜观察,你还能看到哪些细微的结构或生物体?四、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你对显微镜的应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在观察样本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在今后的进修和科研中,你觉得显微镜会对你有哪些帮助?五、拓展延伸:1. 除了水样本和细胞样本,你还可以观察哪些其他样本?2. 你可以尝试应用不同倍数的镜头观察同一样本,看看会有什么不同。
3. 你还可以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细胞或微生物,比较它们的异同。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在操作显微镜时要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2. 在观察样本时,要注意保持显微镜和样本的干净,避免污染。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和整理实验器械,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通过这次实验,置信同砚们对于应用显微镜观察样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的进修和科研打下了基础。
希望大家在实践中不息探索,不息进修,为科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

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导学案:显微镜的使用第一节:显微镜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用透镜或物镜放大物体细节的光学仪器,通常可以放大物体的细微结构和细胞组织。
2.显微镜的主要构成部分有哪些?显微镜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物镜:用于放大目标物体的光学部分。
-目镜:放大物镜所形成的放大图像的光学部分。
-载物台:放置待观察的物体。
-对焦机构:用于调节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实现清晰的观察图像。
-光源:提供光源,使得样品能够被照亮。
3.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学系统中的透镜或物镜放大物体的图像。
当光线通过物镜时,会被折射并放大。
然后,光线进一步通过目镜,最终形成人眼能够观察到的放大图像。
第二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检查显微镜是否正常工作,包括光源、物镜和目镜的状态。
-准备待观察的物体样本。
2.调节对焦:-通过调节载物台的高低、物镜与目镜的距离,使得目视到的图像清晰可见。
-可以使用粗调焦机构进行粗调焦,然后使用细调焦机构进行更精细的调焦操作。
3.观察和记录:-使用目镜通过调整物镜镜片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观察样本并记录所见的细节和结构。
-可以使用显微镜配套的数码相机或摄像机进行图像捕获,以备后续分析和研究。
第三节:显微镜的注意事项1.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对于镜头和目镜,使用干净的纸巾或棉球轻轻擦拭。
-对于物镜和载物台,使用清洁液体或棉花棒进行清洗。
2.避免损坏显微镜:-使用时轻拿轻放,避免撞击和碰撞。
-不要将显微镜暴露在潮湿、灰尘或阳光直射的环境中。
3.定期维护显微镜:-按照显微镜的说明书,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注意更换灯泡和调整光源的亮度。
4.防止过度放大:-对于一般研究和观察,使用适当的放大倍数。
-避免过度放大,以避免图像失真和模糊。
方案总结:显微镜是进行细胞组织和微观结构观察的重要工具。
使用显微镜前,我们需要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在使用显微镜时,要进行准备工作并调节对焦,同时要注意保持显微镜的清洁,避免损坏显微镜,并定期进行维护。
《显微镜导学案》

《显微镜》导学案
一、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看似微小的事物,但通过显微镜的放大,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真实面貌。
今天我们将进修关于显微镜的知识,了解它的原理和应用。
二、目标
1.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2. 掌握显微镜的应用方法。
3. 了解显微镜在生活和科研中的应用。
三、导入活动
1. 观察显微镜的结构,让学生猜测它的用途。
2. 展示显微镜放大的效果,让学生猜测被放大的物体是什么。
3.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显微镜的问题和疑惑。
四、知识讲解
1. 显微镜的结构:包括物镜、目镜、镜筒、支架等部分。
2. 显微镜的原理:利用物镜和目镜的透镜组合放大被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
3. 显微镜的应用方法:调节焦距、调节光源、调节放大倍数等。
4. 显微镜的应用: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五、实践操作
1. 给学生分发显微镜,让他们观察不同的物体,并尝试调节放大倍数。
2. 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蚂蚁腿、纱线等微小物体,体验显微镜的奇异的地方。
3. 让学生自行调节焦距和光源,观察不同效果。
六、拓展应用
1. 让学生思考显微镜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如检查食物中的微生物、观察蚊子的口器等。
2. 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在科研领域的应用,如观察细胞结构、病原体等。
七、总结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掌握了显微镜的应用方法,同时也了解了显微镜在生活和科研中的应用。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
显微镜的认识和使用导学案

显微镜的认识和使用导学案(配合课件使用)实验目的:1.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正确使用显微镜。
2. 使用规范的步骤和做法,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实验用具:显微镜,永久装片,纱布。
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放大倍数放大倍数镜头长度透镜大小10x12.5x物镜高低倍的比较放大倍数镜口率镜筒长度盖玻片厚度目镜与物镜的比较放镜( )放片( )观察收镜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 放镜:握 、托 、放规范的做法:1 、打开显微镜箱,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取出。
2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离实验台边缘不要太近),便于用左眼观察物像,用右眼看着画图 。
3 、让镜筒向前,镜臂向自己,然后安放好目镜和物镜 。
不规范和错误的做法1、一手握镜臂,但另一手没有防护2、一手握镜筒或其他部位3、放置时离实验台边缘过近二、对光:三转一看规范做法1 、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转换器,2 、拇指摁住载物台,食指(或中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遮光器器,3 、双手转动反光镜,同时()眼注视目镜内,直至出现明亮视野。
不规范做法1 、用一个手指勾动物镜转动转换器,(考试时扣分)2 、用手指扣住遮光器上的光圈转动遮光器,3 、手眼不协调,顾外不顾内。
三、装片:放、压、对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四、调焦:两转两看1、()针轻缓转动粗准焦螺旋,右侧身低头看物镜缓缓下降。
2、()针轻缓转动粗准焦螺旋,正身用左眼看目镜内,直至找到清晰的物像为止。
五、观察低倍镜观察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眼睛从右侧看着物镜头和标本之间,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逆时针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象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4、看不到物像的重复第2、3两个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走近细胞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主备人:董晖审核人:袁金江【实验目的】知识目标: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初步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难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规范使用显微镜。
【知识链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这将为第三章第二节学习《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打下基础。
【学习过程】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显微镜的使用●基础知识: 1.结构:光学部分:目镜、镜筒、物镜、和(有平面镜和凹面镜)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上有通光孔、压片夹)、镜头转换器、、。
注:目镜无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显微镜的使用(视频播放)(1)一般的使用程序:取镜安放→放置玻片标本→观察→高倍镜观察。
(2)低倍镜的使用方法①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上,用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
②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③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3)高倍镜的使用方法选好目标:在下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换用高倍镜:转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调节亮度:调节,使视野亮度适宜↓调焦:缓慢调节,使物像清晰。
●分析、讨论3.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4.为什么换高倍镜之前要把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5.换上高倍镜后能不能用粗准焦螺旋来调节?●典型例题6. 【A级】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调光和观察时操作者的两眼应()A.左眼注视目镜,右眼闭着B.右眼注视目镜,左眼闭着C.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着D.右眼注视目镜,左眼睁着7. 【A级】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实验,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 cm处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二、呈像原理、放大倍数计算方法●基础知识:8.镜头种类有无螺纹长度放大倍数视野大小、明暗物镜长小而暗小目镜小大而亮短9.显微镜成像特点:与实物相比是倒置的,即显微镜成像。
10.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中实物的运动方向正好。
1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放大倍数= ×,这里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12.污点判断:玻片移,目镜转,物镜换●分析、讨论13.观察写有“上”字的标本.并写下你在视野中看到的图象。
14.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典型例题:15.【A级】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指的是细小物体的()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16.【A级】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B.4个C.16个D.32个17. 【A级】当你开始用低倍物镜观察自制的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换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
这异物可能在()A.反光镜上B.装片上C.物镜上D.目镜上18. 【B级】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个。
问题收集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请写在这里吧!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方法?请赶快动手写下来吧!当堂检测19.【A级】在低倍镜下,如果一个细胞偏向视野的右前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心,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A 左前方B 右前方C 左后方D 右后方20.【A级】说说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1 23 45 67 89 1011 1213 14课后作业21.【C级】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当成像清晰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
若载玻片位置不变,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正确组合是()A.1、3、5B.2、4、6C.2、3、5D.1、4、6课后反思高中生物答题技巧有哪些高中生物答题技巧:选择题做题的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
(1)读题,标出关键词:如“正确或错误”“可或可能”“一定”“主要”等。
(2)读完所有的选项:一是防止遗漏,一是进一步验证所选答案。
(3)不确定的先随意选一个,做需要做标记:一防涂卡出现错误,二是有时间后可以快速找到不确定的试题重新检查。
(4)做完所有选择题,就转涂好答题卡。
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理综选择21个共126分,若最后涂卡,可能会因为心急造成的紧张导致涂卡出现严重的错误。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图表题1、借助示意图这一截体,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某些生物学原理,同时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识图、分析和综合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1)首先要读懂题干文字,要充分利用题干文字给予的提示和说明;(2)要仔细审读图示中的各个细节部分包括图示标题、计量单位、指示线及标注名称、箭头或连线、题注说明等;(3)严密分析设问,有针对性的从图示中寻找有关信息,并应用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回答问题。
2、表格是标书生物学内容的常用方式,它具有信息密集、比较性和条理性强的特点。
在解答此类是提示要注意一下技巧:(1)弄清楚表格材料的描述对象或范围,包括看清题干的文字说明,看清表格名称,看清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看清有关说明等;(2)筛选信息,就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有选择的注意表格中的相关内容;(3)信息的处理和转换,即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求总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处理频率的高或低的数值等,有时可对表格中数据进行信息转换,如作图等,以便使结果更加清晰。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简答类大题(1)文字信息迁移题:解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针对材料提出的设问认真推敲,把握有效信息,找出真实内涵,揭示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
答题时要紧扣题意,观点准确,要点全面。
(2)曲线信息迁移题:解题时要通过阅读和分析图像,正确识标、明点和析线,理解图像中所表达的生物学内涵,将提取的有效信息转换为可利用的信息,最终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回答问题。
(3)图示信息迁移题:一要认真阅读,弄清图示的内涵和外延;二要挖掘图示中的隐含条件,找出解题所需条件;三要运用已有生物学知识进行辨析,以获得准确答案。
(4)表格信息迁移题:首先要看表格的名称、数据和备注等内容,明确解题所需的知识要点;再通过对表格中列举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最后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分析表格中已存在的文字信息,然后根据所示信息,利用设问中的关键语句,搜索相应的信息,提取问题的答案。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有哪些高中生物答题技巧:选择题做题的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
(1)读题,标出关键词:如“正确或错误”“可或可能”“一定”“主要”等。
(2)读完所有的选项:一是防止遗漏,一是进一步验证所选答案。
(3)不确定的先随意选一个,做需要做标记:一防涂卡出现错误,二是有时间后可以快速找到不确定的试题重新检查。
(4)做完所有选择题,就转涂好答题卡。
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理综选择21个共126分,若最后涂卡,可能会因为心急造成的紧张导致涂卡出现严重的错误。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图表题1、借助示意图这一截体,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某些生物学原理,同时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识图、分析和综合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1)首先要读懂题干文字,要充分利用题干文字给予的提示和说明;(2)要仔细审读图示中的各个细节部分包括图示标题、计量单位、指示线及标注名称、箭头或连线、题注说明等;(3)严密分析设问,有针对性的从图示中寻找有关信息,并应用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回答问题。
2、表格是标书生物学内容的常用方式,它具有信息密集、比较性和条理性强的特点。
在解答此类是提示要注意一下技巧:(1)弄清楚表格材料的描述对象或范围,包括看清题干的文字说明,看清表格名称,看清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看清有关说明等;(2)筛选信息,就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有选择的注意表格中的相关内容;(3)信息的处理和转换,即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求总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处理频率的高或低的数值等,有时可对表格中数据进行信息转换,如作图等,以便使结果更加清晰。
高中生物答题技巧:简答类大题(1)文字信息迁移题:解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针对材料提出的设问认真推敲,把握有效信息,找出真实内涵,揭示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
答题时要紧扣题意,观点准确,要点全面。
(2)曲线信息迁移题:解题时要通过阅读和分析图像,正确识标、明点和析线,理解图像中所表达的生物学内涵,将提取的有效信息转换为可利用的信息,最终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回答问题。
(3)图示信息迁移题:一要认真阅读,弄清图示的内涵和外延;二要挖掘图示中的隐含条件,找出解题所需条件;三要运用已有生物学知识进行辨析,以获得准确答案。
(4)表格信息迁移题:首先要看表格的名称、数据和备注等内容,明确解题所需的知识要点;再通过对表格中列举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最后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分析表格中已存在的文字信息,然后根据所示信息,利用设问中的关键语句,搜索相应的信息,提取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