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题)《木假山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03杂记木假山记课件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

高中语文03杂记木假山记课件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
词,比。C 项,之:都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D 项,而:连词,表递进关系
“而且”/表修饰,可不译。 【答案】 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以极其复杂的心情来写树木的遭际,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文章字面上是写树木,其实字字句句都在写人。 B.作者叙述家中的木假山的三峰,从侧面衬托出木假山的来之不易,从根 本上说是为了强调“木之生”的恶劣环境。 C.本文蕴涵着作者对人才问题的深沉的感叹与思考。树木的坎坷遭际实际 上是隐喻当时社会上人才遭受到的压抑与摧残。 D.文章多用排比句,而又参差变化错落有致,描绘木假山之状随物赋形, 形象生动,寄慨遥深,耐人寻味。
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蘖而殇
或:有的
B.而其激射啮.食之余 啮:咬
C.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数:气数,非人力所控制的偶然因素
D.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 薪:木柴
【解析】 薪:名词做动词,伐而为薪。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解析】 B 项,分析有误。纵观全文,作者写木之生长不易,是为了隐喻 人才成长的艰难。
【答案】 B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1)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有不幸者焉。

木假山记阅读答案

木假山记阅读答案

木假山记阅读答案【篇一:高三语文文言复习精析精练(二)】txt>(时间:40分钟分值:4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21分)木假山记苏洵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

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而荒江之氵贲,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

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且其蘖而不殇,拱而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

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

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

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第一段1.“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此为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子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其几百年”,“其”,副词,表示________语气。

3.“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所薪”,“所+动词”,相当于一个名词性短语,这里的“薪”应解释为:______________。

5.树木生长过程中会遭遇许多不幸,试概括树木遭遇的最大不幸。

答:第二段6.“予家有三峰”,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出于湍沙之间”为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湍沙之间出”,句子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段写自家的木假山,有什么作用?答:第三段9.“然予之爱之”,“然”,转折连词,解释为:________。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木假山记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木假山记精品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木假山记精品素材【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木假山记精品素材苏洵木之生,或孽①而殇,或拱②而天;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

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而荒江之③,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

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④决无阿附意。

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注:①孽〔niè〕:树木的嫩芽。

②拱〔gǒng〕: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

③〔fén〕:水边.④岌〔ií〕然:高耸的样子。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或孽而殇或:有的B.而其激射啮食之余啮:咬C.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数:命运D.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薪:木柴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强之以为山B.以及于斧斤之斧斤以时人山林州司临门,急于星火C.然予之爱之D.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不幸而为风之所拔不幸的是因为大风拔起了它B.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远离斧砍刀削C.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我看到中间的峰,魁梧奇伟,傲然蹲坐D.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好像有什么办法使它旁边的两座峰倾服似的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以“木假山记〞为题,借欣赏木假山,抒发感慨,阐述事理。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三 第9课 木假山记(自读课) 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三 第9课 木假山记(自读课) 含答案

走近作者苏洵(见《名二子说》)相关背景我国自汉代以来,园林中已造假山,魏晋以后,又有假山清供,置于几案之上,以供赏玩。

到唐宋时期,欣赏假山的风气已经很盛。

但假山之料多是山石,以木为山者,并不多见。

苏洵的木假山,实为审美发现一奇,自此以后,又开创了木假山清供的新领域。

据苏轼《木山并叙》和梅尧臣、苏辙木山诗得知,这木假山是苏洵在家乡时,用“貂裘”从一位“溪叟”那里换来的,木质为楠木,“雨侵藓涩得石瘦”,形成逼真的三山。

苏洵得之,因“为之记与诗”(诗已佚)。

苏家对此木假山一直很珍视。

老苏当年,曾与友人赏玩,由梅尧臣写诗题咏,可以想见当时之盛。

后老苏归乡,木假山藏于眉山老家。

三十年后,苏辙之子千乘又得一五峰木假山,“益奇”。

苏轼、苏辙嘱其带回老家,并把三苏及梅之诗文“并刻之其侧”,珍藏于家。

木之生, 或 蘖 而殇, 或 拱树木的生长,有的还在幼苗时就死了,有的长到两手合 而夭。

围粗细时死了。

⎣⎡ 蘖:树木的嫩芽。

此处名词活用作动词,发芽。

殇:未成年而死。

拱:指树有两手合围那样粗。

⎦⎤此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长成拱形。

幸而至于 任为栋梁 则有幸而长成可以用做栋梁的,也就被砍伐; 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 或破折, 或伐了;不幸被大风拔起来,随流水漂走,有的折断了,有的腐不 腐; 没有腐烂;⎣⎡⎦⎤任:使用。

不破折, 不 腐, 而不为人所 材,没有折断,没有腐烂,却未被人当做材料,以及于 斧斤; 出于湍 沙之间, 而不 为以至于遭受斧头的砍伐;从急流泥沙之中出来,也没有被樵夫野人之所薪, 而后得 至乎此, 则 其 理樵夫、农民当做木柴,然后才能来到这里,那么这里面的理数似 不 偶然 也。

似乎不是偶然的啊。

然 予之爱之, 则非徒 爱其似山,而 又有然而,我喜爱木假山,不只是喜爱它像山,而是还有感 所感焉;慨寄寓其间;⎣⎡ 然:表转折,然而。

第一个“之”,主谓间;第二个“之”,代词,它。

徒:只,仅仅。

所感:所字短语,相当于的⎦⎤字短语。

木假山记作业

木假山记作业

高二语文练习12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蜃.气/桑葚.踊.跃/炫耀.坍圮./枸杞.饯.别/栈.道B.木屐./及笄.眩.晕/漩.涡绀.青/宵旰.僭.越/谮.言C.裹挟./颉.颃扼.要/花萼.巨擘./薜.荔摈.弃/摒.除D.魁梧./侮.蔑褶.皱/覆辙.阴霾./黧.黑发轫./荏.苒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迭宕秘诀绵薄胁从不问共商国是原型毕露B.佳奖脉膊题跋崭露头脚欢呼鹊跃慧质兰心C.亵黩觇视坐落嘻笑怒骂老生常谈功亏一篑D.班驳撕打攻讦平心而论竭泽而渔掎角之势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借助于更远的航程和更长的续航时间,“全球鹰”成为一个更理想的高空________平台。

②俞敏洪将为其塑造这个时代最稀缺的理想主义色彩,办成一所完全非________的大学,一所博雅的出色大学。

③宋丽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上市公司在回答投资者问题时,因为时间比较短,所以反馈的质量水平________。

A.侦察营利参差不齐 B.侦察盈利良莠不齐C.侦查盈利良莠不齐 D.侦查营利参差不齐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大邱市政府18日表示,大邱市最新将推出一款“大邱星星旅游”,配上“炸鸡+啤酒”套餐,以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

B.因为台湾学生不满国会审查的程序,就以违反法律的方式占领立法院议场,使国会运作全面瘫痪,瘫痪了5天,对立法行政等五院运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C.莫言不讳言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他表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道不该是当今国人不应具备的做人的基本准则吗?D.尼泊尔民航局局长萨曼23日称,21日,马来西亚航空一架飞机在降落加德满都时,挡风玻璃被一群鸟撞碎,所幸机上18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安全无恙。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我们嚷嚷了这么多年的国产操作系统,在哪呢?为了国产操作系统投入的那么多的经费,都打了水漂了?到底是怎么打水漂的?每一个纳税人都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2019_2020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8木假山记教案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蚜

2019_2020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8木假山记教案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蚜

木假山记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指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韩魏公名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

早年曾同范仲淹一起防御西夏,推行庆历新政。

新政失败,先后出知扬州、定州、并州。

嘉祐年间还朝,历任枢密使、宰相。

韩琦原唱题为《乙巳重阳》,乙巳是英宗治平二年(1065)。

这年重阳节苏洵参加了韩琦家宴,席间韩琦赋诗,当晚苏洵写了这首和诗,半年后苏洵就病逝了。

【赏析】这首诗的首联从十年来他们的交游,一直写到这天的宴会,语言高度概括,内涵十分丰富。

苏洵于嘉祐元年(1056)持知益州张方平、知雅州雷简夫的推荐信赴京谒见韩琦、欧阳修等名流重臣,从此成了他们的座上客。

时苏洵已四十八岁,年近半百,故“晚岁登门”。

雷简夫称苏洵为“王佐才”“帝王师”,苏洵实际也是以此自居的,而这里却自称“不才”且冠“最”字,并以自己的“萧萧华发”同韩琦宴上的闪闪金罍(酒器)相映衬,看似自谦,实际充满怀才不遇之感。

颈联尤为历代评论家所称赏。

重阳节历来是人们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好日子,但苏洵却在愁里度过。

“佳”和“愁”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久”字更有丰富的内容。

苏洵在二十七岁以前“游荡不学”,未必怎么“愁”。

但从二十七岁开始,他发奋苦读,希望有用于世,却连科不第;最近十年以来,虽然名动京师,却沉沦下僚,无法一展抱负。

这个“外”字至少包括了三十年的不得志。

现在他已五十七岁,很难再有所作为。

“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感到壮志难酬。

但“傍”“来”二字仍表现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其意气尤不少衰”。

(叶梦得《避暑录话》)而立之年发奋成大器的老苏苏洵,北宋散文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字明允,号老泉。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

欧阳修《菱溪石记》苏洵《木假山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欧阳修《菱溪石记》苏洵《木假山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

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

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

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

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

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

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

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

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节选自宋代欧阳修《菱溪石记》)材料二:木之生,或蘖①而殇,或拱而天;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

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而荒江之潰,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予家有三峰。

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且其孽而不殇,拱而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节选自苏洵《木假山记》)注释:①蘖(niè):树木的嫩芽。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择正确的序号。

()(3分)及其后世A荒堙B零落C至于D子孙E泯没F而无闻G况欲H长有I此石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编民,意思是编入户籍的平民,指刘氏之后已经没落,失去“富贵者”身份。

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三第2课木假山记

语文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三第2课木假山记

一、基础过关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或蘖.(niè)而殇.(shānɡ),或拱.(ɡōnɡ)而夭B.好.(hǎo)事者何可胜数.(shǔ)C.而岌.(jí)然无阿.(ā)附意D.漂沉汩.(ɡǔ)没于湍.(tuān)沙之间解析:选D。

A.拱ɡǒnɡ,B.好hào,C.阿ē。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或蘖.而殇(树木的嫩芽)B.而岌然..无阿附意(高大的样子)C.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沉沦,埋没)D.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气数)解析:选B。

高耸的样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B.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C.为樵夫野人所薪者D.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解析:选A。

B.服,动词的使动用法;C.薪,名词作动词,做柴火;D.斧斤,名词作动词,砍伐。

4.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则为人之所材B.不幸而为风之所拔C.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D.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解析:选D。

D项是省略句,其余各项是被动句。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回答5~8题。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

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

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而荒江之,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或.蘖而殇,或拱而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而荒江之,如此者几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有的(2)任用,担当(3)急流的水(4)水边高地6.下列各句中,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或仿佛于山者B.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C.而有斧斤之患D.不幸而为风之所拔解析: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假山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题
木假山记
苏洵
木之生,或孽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

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

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之生,或孽而殇殇:未成年而死
B、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汩:涌出的泉水
C、而有斧斤之患斧斤:砍伐
D、则非徒爱其似山徒:只是
8、下列前后两个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B、则为人之所材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C、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故木受绳则直
D、而又有所敬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第一段尽述了树木或夭折,或被砍伐的种种不幸遭遇,目的是为了说明最后能被好事者拿去,加工成假山的,是树木中的幸运者。

B、作者在文中咏物抒怀、借题发挥,以不幸中有大幸的木假山为喻,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而又不愿与世浮沉,力图自立的精神境界。

C、作者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正不阿的精神。

D、作者在最后一段里说:我喜欢它们,是因为它们的形状与山相似,特别是它们的魁岸踞肆,意气端重使人佩服。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 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
② 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1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参考答案:
7、B 8、D 9、D
10、①那些有幸生长到能够担当起栋梁之任的,便被砍伐。

(给分点分别是幸为则伐。

幸译成幸运的,为译成动词担当,则伐译成被动句便被砍伐。


②每当想起它们,我就怀疑其中有命运定数。

(给分点分别是之其数。

之译成它们,指三峰,其译成其中,数译成命运的定数。


11、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

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

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

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