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T .- 不定型耐火材料试样制备方法 第部分 耐火浇注料
不定型耐火材料检测方法

不定型耐火材料检测方法范围本部分规定了致密和隔热耐火浇注料流动性的定义及测试方法,以及试样制备的成型设备、成型方法、养护和烘干条件。
GB/T 17617—1998 耐火原料和不定形耐火材料取样2 术语和定义本部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2.1流动性flowability耐火浇注料加水或其他液体结合剂并搅拌均匀后,在自重(和/或)外力作用下流动性能的度量。
以振动流动值Df表示:Df=(D-100)/100×100% (1)式中:Df——流动值,%;D——浇注料在自重(和/或)外力作用下平均铺展的直径,单位为毫米(mm)。
2.2养护耐火浇注料成型后,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存一定时间以获得强度的过程。
3 原理3.1 流动性试验耐火浇注料在加入不同量的水或其他液体结合剂并搅拌均匀后,在振动台上装入锥形模中,移去锥形模,在一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频率、振幅的作用下,测定其平均铺展直径。
3.2 试样制备耐火浇注料中加入按流动性试验确定的加水(或其他液体结合剂)量,在搅拌机中经过一定的时间搅拌均匀后,在规定的条件下成型、养护和烘干。
4 实验室和设备4.1 实验室实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5℃~25℃,相对湿度不低于50%。
4.2 试样养护箱养护箱应能保持相对湿度不小于90%,温度20℃±1℃。
4.3 搅拌机搅拌机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搅拌桶和搅拌叶片应有足够的强度。
4.3.1 搅拌桶容量5 L~10 L,主要用于流动值测定;容量10 L~30 L,主要用于试样制备。
4.3.2 搅拌叶片叶片的形状应与搅拌桶的内部形状和尺寸相配合。
搅拌叶片能绕A轴(搅拌桶的对称轴)公转,同时绕B轴(搅拌叶片的对称轴)反向自转,转速分别为:自转(r/min) 公转(r/min)Ⅰ档(慢速) 120±5 40±5Ⅱ档(中速) 230±10 70±10Ⅲ档(快速) 420土10 130±10搅拌桶应能升降以调整叶片与搅拌桶之间的间隙。
不定形耐火材料

不定形耐火冶金备件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是由一定级配的耐火骨料状和粉状物料与结合剂、外加剂混合而成,不经成型和烧成工序而直接使用的耐火材料。
冶金备件不定形耐火材料具有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节约能源、成本低廉、使用时整体性好、便于机械化施工等特点。
不定形耐火材料分致密材料和隔热材料两大类。
其命名方法很多,以整个混合料的主要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或)决定混合料特性的骨料性质分类,如高铝质、黏土质、硅质、镁质、尖晶石质、含碳质、碳化硅质等。
冶金备件按其施工方法分类有耐火浇注料,耐火捣打料,耐火可塑料,耐火喷涂料,耐火涂抹料,耐火投射料,耐火压人料,耐火泥浆等。
耐火浇注料耐火浇注料是一种不经锻烧、加水搅拌后具有较好流动性的新型耐火材料,是不定形耐火材料中的一个重要品种。
由耐火骨料、耐火粉料和胶结剂(或另掺外加剂)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料。
可以以散状形式出厂,也可制作成预制件。
1 硅酸盐水泥结合耐火混凝土硅酸盐水泥结合耐火混凝土是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为胶结料,与耐火骨料、粉料配制而成。
其使用温度为700~1200弋,可用于整体承重耐热结构和窑炉内衬,冶金备件特别是在热工设备基础和底板烟道、烟囱内衬以及热贮矿槽等工程中应用较多。
2铝酸盐水泥结合耐火浇注料按胶结剂种类可分为矾土水泥耐火浇注料、低钙铝酸盐水泥浇注料和纯铝酸钙水泥耐火浇注料等。
近年来发展和广泛使用的低水泥系列耐火浇注料,是指铝酸钙木泥加人量低于8%的可浇注耐火材料。
要求浇注料中CaO的质量分数小于2.5%。
其主要品种有低水泥(w( CaO)含童1% ~2.5%)、超低水泥U(CaO)含量小于1%)和无水泥(不大于0.2%)耐火浇注料。
根据其材质品种,可分为硅酸铝质、莫来石质、刚玉质、镁铝质、尖晶石质、含碳与碳化硅质等低水泥系列耐火浇注料。
微粉和超微粉以及外加剂的应用是低水泥系列耐火浇注料的关键技术之一。
凝结.硬化机理是由水泥的水合结合和微粉的凝聚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耐火材料标准汇编》目录

《耐火材料标准汇编》(目录)一、基础标准GB/T 2992-1998(2004)通用耐火砖形状尺寸GB/T 4513-2000(2004)不定形耐火材料分类GB/T 10325-2001(2004)定形耐火制品抽样验收规则GB/T 10326-2001(2004)定形耐火制品尺寸、外观及断面的检查方法GB/T 13794-2008 标准测温锥GB/T 15445.1-2008不定形耐火材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GB/T 16546-1996(2004)定形耐火制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GB/T 16763-1997(2004)定形隔热耐火制品的分类GB/T 17105-2008 铝硅系致密定形耐火制品分类GB/T 17617-1998(2004)耐火原料和不定形耐火材料取样GB/T 17912-1999(2004)回转窑用耐火砖形状尺寸GB/T 18257-2000(2004)回转窑用耐火砖热面标记GB/T 18930-2002(2004)耐火材料术语GB/T 18931-2008 残碳量小于7%的碱性致密定形耐火制品分类GB/T 20511-2006 耐火制品分型规则YB/T 060-2007 炼钢转炉用耐火砖形状尺寸YB/T 2217-1999 电炉用球顶砖形状尺寸YB/T 4014-1991(2006)玻璃熔窑用致密定形耐火制品的分类YB/T 4017-1991(2006)玻璃熔窑用耐火制品形状尺寸硅砖YB/T 5012-1997高炉及热风炉用砖形状及尺寸YB/T 5018-1993炼钢电炉顶用砖形状及尺寸YB/T 5110-1993(2006)浇铸用耐火砖形状尺寸YB/T 5113-1993 盛钢桶内铸钢用耐火砖形状尺寸二、原料标准GB 201-2000 铝酸盐水泥GB/T 2273-2007 烧结镁砂GB/T 2478-2008普通磨料棕刚玉GB/T 2479-2008普通磨料白刚玉GB/T 2480-2008普通磨料碳化硅GB/T 2881-2008工业硅技术条件GB/T 3518-2008鳞片石墨YB/T 101-2005 电炉炉底用MgO-CaO-Fe2O3系合成料YB/T 102-2007 致密电熔刚玉YB/T 104-2005 电熔莫来石YB/T 115-2004 不定形耐火材料用二氧化硅微粉YB/T 131-1997 烧结镁铝尖晶石砂YB/T 132-2007电熔镁铬砂YB/T 4032-1991 蓝晶石硅线石红柱石YB/T 5277-2005铬精矿YB/T 5057-1993 铝土矿石技术条件YB/T 5179-2005 高铝矾土熟料YB/T 5207-2005 硬质粘土熟料YB/T 5265-2007 耐火材料用铬矿石(原ZB D33 001-1990)YB/T 5266-2004 电熔镁砂YB/T 5267-2005 烧结莫来石YB/T 5268-2007硅石(原ZB D5 3001-1990)YB/T 5278-2007 白云石(原ZB D52 002-1990)YB/T 4131-2005 耐火材料用酚醛树脂YS/T 89-1995(2005)煅烧a型氧化铝JB/T 7986-2001 普通磨料铬刚玉三、致密定形耐火制品(一)硅质耐火制品GB/T 2608-2001(2004)硅砖YB/T 133-2005 热风炉用硅砖YB/T 147-2007 玻璃窑用硅砖YB 4076-1991(2005)连铸用熔融石英质耐火制品YB/T 5013-2005 焦炉用硅砖JC/T 616-2003 玻璃窑用优质硅砖(二)粘土质耐火制品YB/T 112-1997(2005)高炉用磷酸浸渍粘土砖YB/T 5050-1993 高炉用粘土砖YB/T 5106-1993 粘土质耐火砖YB/T 5107-2004 热风炉用黏土砖YB/T 5108-1993 玻璃窑用大型粘土质耐火砖JC/T 638-1996 玻璃窑用低气孔率粘土砖JB/T 3649.1-1994 电阻炉用耐火制品粘土质耐火制品(三高)铝质耐火制品GB/T 2988-2004 高铝砖YB/T 4129-2005 塑性相复合刚玉砖YB/T 5015-1993 高炉用高铝砖YB/T 5016-2000 热风炉用高铝砖YB/T 5017-2000 炼钢电炉顶用高铝砖YB/T 5020-2002盛钢桶用高铝砖JC 350-1993 水泥窑用磷酸盐结合高铝质砖JC 494-1992(1996) 玻璃熔窑用熔铸氧化铝耐火制品JB/T 3649.2-1994(2005) 电阻炉用用耐火制品高铝质耐火制品(四碱)性耐火制品GB/T 2275-2007 镁砖和镁铝砖YB/T 4116-2003 镁钙砖YB/T 5011-1997(2005)镁铬砖JC/T 1064-2007水泥窑用硅莫砖JC/T 496-2007 水泥窑用耐碱砖JC 497-1992(1996) 建材工业窑炉用直接结合镁铬砖JC/T 924-2003 玻璃窑用镁砖(MgO≥95%)(五)特种耐火制品YB/T 007-2003 连铸用铝炭质耐火制品YB/T 113-1997 烧成微孔铝炭砖YB/T 164-1999 铁水预处理用Al2O3-SiC-C砖YB/T 165-1999 树脂结合铝膜炭砖YB/T 4035-2007 高炉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YB/T 4075-2004 锆质定径水口YB/T 4108-2002 循环流化床锅炉用耐磨耐火砖YB/T 4111-2002 铸口砖及座砖YB/T 4128-2005 热风炉陶瓷燃烧器用堇青石砖YB/T 5049-1999 滑板砖JC 493-2001玻璃熔窑用熔铸锆刚玉耐火制品JC 495-1992(1996) 玻璃熔窑用致密锆英石砖JC/T 925-2003 玻璃窑用烧结AZS砖JC/T 926-2003 浮法玻璃窑用锡槽底砖JB/T 3649.6-1994(2005) 电阻炉用用耐火制品抗渗碳质耐火制品四、隔热耐火制品GB/T 3003-2006 耐火材料陶瓷纤维及制品GB/T 3994-2005 粘土质隔热耐火砖GB/T 3995-2006 高铝质隔热耐火砖GB/T 10699-1998 硅酸钙绝热制品YB/T 386-1994(2005)硅质隔热耐火砖JC/T 804-1987(96) 水泥窑用陶粒轻质耐火混凝土砌块JB/T 3649.3-1994(2005) 电阻炉用用耐火制品粘土质隔热耐火制品JB/T 3649.4-1994(2005) 电阻炉用用耐火制品高铝质隔热耐火制品JB/T 3649.5-1994(2005) 电阻炉用用耐火制品氧化铝质隔热耐火制品五、不定形耐火材料GB/T 2994-2008 高铝质耐火泥浆GB/T 14982-2008 粘土质耐火泥浆GB/T 22590-2008轧钢加热炉用耐火浇注料YB/T 114-1997(2005)硅酸铝质隔热耐火泥浆YB/T 134-1998 高温红外辐射涂料YB/T 150-1998 耐火缓冲泥浆YB/T 384-1991(2005)硅质耐火泥浆YB/T 5009-1993 镁质耐火泥YB/T 4121-2004 中间包用碱性涂料YB/T 4133-2005 循环流化床锅炉用耐磨耐火泥浆YB /T 4152-2006 氮化物结合耐火材料用耐火泥浆用耐火泥浆YB /T 4152-2006(2005)耐热钢纤维增强耐火浇注料炉辊YB/T 4109-2002 循环流化床锅炉用耐磨耐火浇注料YB/T 4110-2002 铝尖晶石耐火浇注料YB/T 4120-2004 中间包用挡渣堰YB/T 4126-2005 高炉出铁沟浇注料YB/T 5083-1997(2005)粘土质和高铝质致密耐火浇注料YB/T 5270-1999 铝镁耐火浇注料(原ZB Q 43001-90)JC/T 498-1992(1996) 高强度耐火浇注料JC/T 499-1992(1996) 钢纤维增强耐火浇注料JC 708-1989(1996) 耐碱耐火浇注料JC/T 807-1989(96) 轻质耐碱耐火浇注料耐火可塑料YB/T 4132-2005 循环流化床锅炉用耐磨耐火可塑料YB/T 4153-2006 高炉用非水系压入料YB/T 5115-1993 粘土质和高铝质耐火可塑料《耐火材料标准汇编》目录六、物理试验方法GB/T 2997-2000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GB/T 2998-2001(2004)定形隔热耐火制品体积密度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GB/T 2999-2002(2004)耐火材料颗粒体积密度试验方法GB/T 3000-1999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透气度试验方法GB/T 3001-2007 定形耐火制品常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GB/T 3002-2004 耐火材料高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GB/T 3007-2006 耐火材料含水量试验方法GB/T 5988-2007定形隔热耐火制品重烧线变化试验方法GB/T 5072-2008定形隔热耐火制品常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GB/T 5071-1997(2004)耐火材料真密度试验方法GB/T 5072-2008致密定形耐火制品常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无衬垫仲裁试验GB/T 5072-2008致密定形耐火制品常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第2部分:衬垫试验法GB/T 5073-2005 耐火材料压蠕变试验方法GB/T 5988-2007 耐火材料加热永久线变化试验方法GB/T 5989-2008 耐火材料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示差升温法GB/T 5990-2006 耐火材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热线法)GB/T 7320-2008 耐火材料热膨胀试验方法顶杆法GB/T 7322-2007 耐火材料耐火度试验方法望远镜法GB/T 7321-2004 定形耐火制品试样制备方法GB/T 17732-2008 致密定形含碳耐火制品试验方法GB/T 8931-2007耐火材料抗渣性试验方法GB/T 17732-2008含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试验方法GB/T 14983-2008 耐火材料抗碱性试验方法GB/T 17601-2008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耐硫酸侵蚀性试验方法GB/T 17732-2008致密定形含炭耐火制品试验方法GB/T 1791 1-2006 耐火材料陶瓷纤维制品试验方法GB/T 18301-2001(2004)耐火材料常温耐磨性试验方法GB/T 8931-2007高炉用耐火材料抗渣性试验方法YB/T 118-1997 耐火材料气孔孔径分布试验方法YB/T 172-2000 硅砖定量相分析X射线衍射法YB/T 173-2000(2006)含炭耐火制品常温比电阻试验方法YB/T 185-2001 连铸保护渣粘度试验方法YB/T 186-2001 连铸保护渣熔化温度试验方法YB/T 187-2001 连铸保护渣堆积密度试验方法YB/T 188-2001 连铸保护渣粒度分布试验方法YB/T 189-2001连铸保护渣水分含量(110℃)测定试验方法YB/T 370-1995 耐火制品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非示差-升温法)YB/T 376.1-1995 耐火制品抗热震性试验方法(水急冷法)YB/T 376.2-1995 耐火制品抗热震性试验方法(空气急冷法)YB/T 376.3-2004 耐火制品抗热震性试验方法第3部分:水急冷-裂纹判定法YB/T 2203-1998 耐火浇注料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非示差-升温法)YB/T 2206.1-1998 耐火浇注料抗热震性试验方法(压缩空气流急冷法)YB/T 2206.2-1998 耐火浇注料抗热震性试验方法(水急冷法)YB/T 2208-1998 耐火浇注料高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YB/T 2429-1983 耐火材料用结合粘土可塑性检验方法YB/T 4018-1991 耐火制品抗热震性试验方法YB/T 4023-1991 耐火泥浆热膨胀试验方法YB/T 4024-1991 耐火泥浆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升温法)YB/T 4115-2003 功能耐火材料通气量试验方法YB/T 4117-2003 致密耐火浇注料抗爆裂性试验方法YB/T 4130-2005 耐火材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水流量平板法)YB/T 5116-1993 粘土质和高铝质耐火可塑料试样制备方法YB/T 5117-1993 粘土质和高铝质耐火可塑料线变化率试验方法YB/T 5118-1993 粘土质和高铝质耐火可塑料强度试验方法YB/T 5119-1993 粘土质和高铝质耐火可塑料可塑性指数试验方法YB/T 5121-1993 耐火泥浆稠度试验方法YB/T 5122-1993 耐火泥浆粘结时间试验方法YB/T 5123-1993 耐火泥浆冷态抗折粘结强度试验方法YB/T 5124-1993 耐火泥浆冷态抗剪粘结强度试验方法YB/T 5163-1993 耐火泥浆热态抗折粘结强度试验方法YB/T 5164-1993 耐火泥浆筛分析试验方法YB/T 5165-1993 耐火泥浆线变化率试验方法YB/T 5180-2005硬质粘土与高铝矾土熟料杂质检验方法GB/T 7322-2007耐火材料耐火度试验方法YB/T 5200-1993 致密耐火浇注料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试验方法YB/T 5202.1-2003 不定形耐火材料试样制备方法第1部分:耐火浇注料YB/T 5203-1993 致密耐火浇注料线变化率试验方法YB/T 5204-1993 致密耐火浇注料筛分析试验方法JC/T 639-1996 玻璃熔窑用耐火材料气泡析出率试验方法JC/T 805-1988(1996)玻璃熔窑用耐火材料中玻璃相渗出温度试验方法(原GB/1.203-1988)JC/T 806-1988(1996)玻璃熔窑用耐火材料静态下抗玻璃液侵蚀试验方法(原GB/10204-1988)JC/T 808-1989(1996)硅铝质耐火浇注料耐碱性试验方法(原GB/10696-1989)JB/T 3648.1-1994 电阻炉用耐火制品试验方法《耐火材料标准汇编》目录七、化学分析方法GB/T 3043-2000(2004) 棕刚玉化学分析方法GB/T 3044-1989(2004) 白刚玉、铬刚玉化学分析方法GB/T 3045-2003 普通磨料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GB/T 3521-2008 石墨化学分析方法GB/T 4984-2007 含锆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5069-2007 镁铝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5070-2007 含铬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6609.2-2009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2部分:300℃和1000℃质量损失的测定GB/T 6609.3-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GB/T 6609.4-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邻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含量GB/T 6609.5-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氧化钠含量的测定GB/T 6609.6-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光度法测定氧化钾含量GB/T 6609.7-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含量GB/T 6609.8-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二苯基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铬含量GB/T 6609.9-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新亚铜灵光度法测定氧化铜含量GB/T 6609.10-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苯甲酰苯基羟胺萃取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钒含量GB/T 6609.11-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一氧化锰含量GB/T 6609.1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锌含量GB/T 6609.13-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含量GB/T 6609.14-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镧一茜素络合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氟含量GB/T 6609.15-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硫氰酸铁光度法测定氯含量GB/T 6609.16-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姜黄素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硼含量GB/T 6609.17-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五氧化磷含量GB/T 6609.18-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N,N-二甲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根含量GB/T 6609.19-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锂含量GB/T 6609.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重量法测定灼烧失量GB/T 6609.2-2009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2部分:300℃和1000℃质量损失的测定GB/T 6609.20-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镁含量GB/T 6609.21-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丁基罗丹明B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镓含量GB/T 6609.2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取样GB/T 6609.23-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试样的制备和贮存GB/T 6609.24-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安息角的测定GB/T 6609.25-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松装密度的测定GB/T 6609.26-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有效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GB/T 6609.27-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粒度分析-筛分法GB/T 6609.27-2009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27部分:粒度分析筛分法GB/T 6609.28-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小于60μm的细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湿筛法GB/T 6609.29-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吸附指数的测定GB/T 6609.30-2009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0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含量GB/T 6609.31-2009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1部分:流动角的测定GB/T 6609.32-2009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2部分:a-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测定X-射线衍射法GB/T 6609.33-2009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3部分:磨损指数的测定GB/T 6609.34-2009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4部分:三氧化二铝含量的计算方法GB/T 6609.35-2009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5部分:比表面积的测定氮吸附法GB/T 6609.36-2009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6部分:流动时间的测定GB/T 6609.37-2009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7部分:粒度小于20μm颗粒含量的测定。
耐火浇注料 试样制备

不定型耐火浇注料的试样制备
一、打制模具160mm×40mm×40mm,6套
二、原料的配制与混合
按照配方准确称取各组分的质量,在搅拌机中,加入结合剂混合均匀,保证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
根据YB/T 5205,搅拌速度为公转(40±5)r/min,自转为(120±5)r/min,结合剂加入量精确至0.1g 结合剂100g干料。
1套模具计算共计需要废砖料0.8484Kg,6套需要5.09Kg。
三、试样的成型
将试样模具固定于振动台上,填装试验料至试模一半高度,并分布均匀,振动30s,然后将试模内混合料表面拉毛,在填装试验料超过试模边沿再振30s,从振动台上取下试模,去掉模具,用镘刀除去多余试验料并抹平表面。
四、试样的养护
对于水硬性结合剂,将成型好的试样带模具置于相对湿度不小于90%,温度(20±3)℃的养护箱中养护24h后,脱模再养护24小时。
五、试样的烘干
养护好的试样放入电热干燥箱中,升温至110℃,在(110±5)℃下干燥至恒重。
李廷龙
2013.4.19。
耐火材料检测标准

耐火材料检测标准DB21/T 2070-2013硅酸铝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DB21/T 2071-2013镁碳质耐火材料中总碳的测定方法DB21/T 2072-2013硅酸铝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试剂制备试样分解与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的方法DB41/ 669-2011耐火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DL/T 777-2012火力发电厂锅炉耐火材料DL/T 902-2004耐磨耐火材料技术条件与检验方法GB 12441-2005饰面型防火涂料GB 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GB/T 14983-2008耐火材料抗碱性试验方法GB/T 15545-1995不定形耐火材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GB/T 16546-1996定形耐火制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GB/T 16555-2008含碳、碳化硅、氮化物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01-2008耐火材料耐硫酸侵蚀试验方法GB/T 17617-1998耐火原料和不定形耐火材料取样GB/T 17911-2006耐火材料陶瓷纤维制品试验方法GB/T 18257-2000回转窑用耐火砖热面标记GB/T 18301-2012耐火材料常温耐磨性试验方法GB/T 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T 21114-2007耐火材料X射线荧光光谱化学分析-熔铸玻璃片法GB/T 22588-2008闪光法测量热扩散系数或导热系数GB/T 23293-2009氮化物结合耐火制品及其配套耐火泥浆GB/T 23294-2009耐磨耐火材料GB/T 29650-2013耐火材料抗一氧化碳性试验方法GB/T 2999-2002耐火材料颗粒体积密度试验方法GB/T 3000-1999致密定形耐火制品透气度试验方法GB/T 3001-2007耐火材料常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GB/T 3002-2004耐火材料高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GB/T 3003-2006耐火材料陶瓷纤维及制品GB/T 3007-2006耐火材料含水量试验方法GB/T 30758-2014耐火材料动态杨氏模量试验方法(脉冲激振法)GB/T 30873-2014耐火材料抗热震性试验方法GB/T 32177-2015耐火材料中B2O3的测定GB/T 32178-2015分光法测定含铬耐火材料中六价铬分析方法GB/T 32179-2015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湿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的一般要求GB/T 4513-2000不定形耐火材料分类GB/T 4513.1-2015不定形耐火材料第1部分:介绍和分类GB/T 4984-2007含锆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5069-2007镁铝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5069-2015镁铝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5070-2007含铬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5070-2015含铬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5071-2013耐火材料真密度试验方法GB/T 5072-2008耐火材料常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GB/T 5073-2005耐火材料压蠕变试验方法GB/T 5988-2007耐火材料加热永久线变化试验方法GB/T 5989-2008耐火材料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示差升温法GB/T 5990-2006耐火材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热线法)GB/T 6900-2006铝硅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6901-2008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7320-2008耐火材料热膨胀试验方法GB/T 7321-2004定形耐火制品试样制备方法GB/T 7322-2007耐火材料耐火度试验方法GB/T 8931-2007耐火材料抗渣性试验方法GSB 08-3221-2014耐火材料用碳化硅标准样品HG/T 4131-2010工业硅酸钾JC/T 2127-2012建材工业用不定形耐火材料施工及验收规范JC/T 2196-2013水泥回转窑用耐火材料使用规程JC/T 639-2013玻璃熔窑用耐火材料气泡析出率试验方法JC/T 805-2013玻璃熔窑用耐火材料中玻璃相渗出温度试验方法JC/T 806-2013玻璃熔窑用耐火材料静态下抗玻璃液侵蚀试验方法SN/T 3797-2014建筑用耐火材料中氧化锆纤维的筛选方法X射线衍射法YB/T 102-2007耐火材料用电熔刚玉YB/T 118-1997耐火材料气孔孔径分布试验方法YB/T 2429-2009耐火材料用结合粘土可塑性检验方法YB/T 4032-2010蓝晶石红柱石硅线石YB/T 4115-2003功能耐火材料通气量试验方法YB/T 4130-2005耐火材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水流量平板法)YB/T 4131-2014耐火材料用酚醛树脂YB/T 4161-2007耐火材料抗熔融冰晶石电解液侵蚀试验方法YB/T 4239-2010氮化硅铁YB/T 4320-2012炭素焙烧炉用不定形耐火材料YB/T 4449-2014耐火材料用烧结镁橄榄石YB/T 5202.1-2003不定形耐火材料试样制备方法第1部分:耐火浇注料YB/T 5265-2007耐火材料用铬矿石YS/T 63.26-2012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26部分:耐火材料抗冰晶石渗透能力的测定科标橡塑实验室提供化工材料检测服务,专业从事水泥检测、石膏检测、保温材料和耐火材料的检测,检测范围包括性能检测、质量检测、成分鉴定、配方分析等,拥有专业的检测团队,检测设备先进,检测结果精准,出具正规检测报告!。
一种不定形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不定形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83c45568d4d8d15abf234eab.png)
专利名称:一种不定形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胡宏平
申请号:CN201610776072.4
申请日:20160831
公开号:CN106316433A
公开日:
201701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定形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耐火材料组成为:镁橄榄石40%‑60%,氧化钇粉料20%‑30%,氧化锆粉料10%‑20%,结合剂5%‑9%份,增塑剂1‑5%。
以镁橄榄石的质量为100%计,镁橄榄石的粒径等级及相应质量配比为:8‑5 mm 20%‑30%,5‑3 mm
50%‑65%,3‑1 mm 10%‑15%,小于1mm ≤5%。
镁橄榄石在高温下煅烧分解得到氧化镁,对碱性渣和铁渣具有很好的抵抗性,氧化钇能够使耐火材料的机体致密化,防止炉渣对耐火材料层的浸透,抑制炉渣对耐火材料的腐蚀,氧化锆具有很小的热膨胀系数,可以提高耐火材料的抗热震性。
申请人:浙江科屹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313117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山鹰大道17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尉伟敏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分仓”浇注施工方法

后, 模板 的定位 要准 确 , 板 间 接缝 处要 平 整 , 模 衔接 不
能错 位 , 强 度 足够 , 免 在 浇 注 的过 程 中模 板 变 形 且 避
或 移 位 。模 板 支 撑 好 以 后 , 要 在 即 将 浇 注 部 分 的 模 需
板表 面刷油 或粘贴 油毡 纸 , 以方便拆 模 。 第三, 浇注施工 。除炉墙 外 浇 注施 工要 求 间 隔浇 注, 即间隔一块 施工 一块 。不 能将 相邻 的 连续 进行 浇 注 施工 , 否则无 法拆 模 。浇 注过 程需 要 对不 定形 耐 火
由 于 被 分 配 到 小 面 积 的 材 料 上 , 法 形 成 大 的 热 应 力 无
集 中 , 胀冷 缩 被 大部 分 吸 收 , 而最 大 限度 的 降低 热 从 热应 力对 耐火 材 料 的影 响。这 种 方式 可 以有 效 的 解 决大 面积 的 内衬材 料 因热 胀 冷缩 原 因 引起 的损 坏 、 坍 塌等 问题 。“ 分仓 ” 浇注 方法施 工步 骤 : 第 一 , 板 制 作 。在 施 工 前 , 先 根 据不 定 型 耐 模 应 火材料 的厚度 及 “ 仓 ” 分 的大 小 确定 木 模 的形 状 和长 度, 制作 模板 。通 常分仓 的 大小 控 制在 8 0~10 r 0 20 m a 见方 , 分仓 ” 寸太 小 易造 成 模 板 制 作 量增 大 、 作 “ 尺 工
1 施 工 方 法
所谓 “ 分仓 ” 浇注 , 就是 分块 浇 注 。将 大 面积 的 也 不 定形耐 火材料 在施工 前 分 割成 小 面积 进行 浇 注 , 对 于大 面积 耐火 材料所 产 生 的较 大 的热 胀 冷缩 及 应力 ,
中 图分 类 号 : F 6 T 0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7 5 2 1 ) 6— 3 17 6 9 ( 0 0 0 0
【收藏】耐火材料制品、原料、化学试验方法、物理试验方法标准号大全

【收藏】耐火材料制品、原料、化学试验方法、物理试验方法标准号大全一、基础标准GB/T 2992.1-2011 耐火砖形状尺寸第1部分:通用砖GB/T 4513-2000(2004,) 不定形耐火材料分类GB/T 10325 2012 定形耐火制品验收抽样检验规则GB/T 10326-2001(2004) 定形耐火制品尺寸、外观及断面的检查方法GB 12434-2008 耐火材料企业防尘规程GB/T 13794-2008 标准测温锥GB/T 15545-1995(2004.) 不定形耐火材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GB/T 16546-1996(2004) 定形耐火制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GB/T 16763-2012 定形隔热耐火制品分类GB/T 17105-2008 铝硅系致密定形耐火制品分类GB/T 17617-1998(2004) 耐火原料和不定形耐火材料取样GB/T 17912-2014 回转窑用耐火砖形状尺寸GB/T 18257-2000(2004) 回转窑用耐火砖热面标记GB/T 18930-2002(2004) 耐火材料术语GB/T 18931-2008 残碳量小于7%的碱性致密定形耐火制品分类GB/T 20511-2006 耐火制品分型规则GB/T 30757-2014 残碳量7 9/6~50%的碱性致密定形耐火制品分类GB/T 30870-2014 特种致密定形耐火制品分类YB/T 060-2007 炼钢转炉用耐火砖形状尺寸YB/T 2217-1999 电炉用球顶砖形状尺寸YB/T 4014-1991(2012) 玻璃熔窑用致密定形耐火制品的分类YB/T 4016-1991(2012) 玻璃熔窑用耐火制品抽样和验收方法YB/T 4017-1991(2012) 玻璃熔窑用耐火制品形状尺寸硅砖YB/T 4198-2009 钢包用耐火砖形状尺寸YB/T 5012-2009 高炉及热风炉用耐火砖形状尺寸YB/T 5018-1993(2012) 炼钢电炉顶用砖形状尺寸YB/T 5110-1993(2012) 浇铸用耐火砖形状尺寸YB/T 5113-1993(2009) 盛钢桶内铸钢用耐火砖形状尺寸JC/T 2127-2012 建材工业用不定形耐火材料施工及验收规范JC/T 2196-2013 水泥回转窑用耐火材料使用规程二、原料标准GB 201-2000 铝酸盐水泥GB/T 2273-2007 烧结镁砂GB/T 2478-2008 普通磨料棕刚玉GB/T 2479-2008 普通磨料白刚玉GB/T 2480-2008普通磨料碳化硅GB/T 2881-2008 工业硅GB/T 3518-2008 鳞片石墨GB/T 21236-2007 电炉回收二氧化硅微粉GB/T 26563-2011 电熔氧化锆GB/T 26564-2011 镁铝尖晶石YB/T 101-2005 电炉炉底用MgO-CaO-Fe2O3系合成料YB/T 102-2007 耐火材料用电熔刚玉YB/T 132-2007 电熔镁铬砂YB/T 834-1987 锆英石精矿YB/T 4032-2010 蓝晶石、红柱石硅线石YB/T 4066-1991 铬精矿YB/T 4216-2010 烧结刚玉YB/T 5057-1993 铝土矿石技术条件YB/T 5179-2005 高铝矾土熟料YB/T 5207-2005 硬质粘土熟料YB/T 5265-2007 耐火材料用铬矿石YB/T 5266-2004 电熔镁砂YB/T 5267-2013 莫来石YB/T 5278-2007 白云石YS/T 89-2011 煅烧α型氧化铝JB/T 7986-2001 普通磨料铬刚玉三、致密定形耐火制品硅质耐火制品GB/T 2608-2012 硅砖YB/T 133-2005 热风炉用硅砖YB/T 147-2007 玻璃窑用硅砖YB/T 4076-1991(2012) 连铸用熔融石英质耐火制品YB/T 5013-2005 焦炉用硅砖JC/T 616-2003 玻璃窑用优质硅砖粘土质耐火制品YB/T 112-1997(2012) 高炉用磷酸浸渍粘土砖YB/T 4168-2007 焦炉用黏土砖及半硅砖YB/T 5106-2009 黏土质耐火砖YB/T 5107-2004(2012)热风炉用黏土砖JC/T 496-2007 水泥窑用耐碱砖JC/T 638-2013 玻璃窑用低气孔率粘土砖JB/T 3649.1-1994(2005)电阻炉用耐火制品黏土质耐火制品高铝质耐火制品GB/T 2998-2012 高铝砖YB/T 4129-2005(2012) 塑性相复合刚玉砖YB/T 4134-2005(2012) 微孔刚玉砖YB/T 5015-1993(2005) 高炉用高铝砖YB/T 5017-2000(2006) 炼钢电炉用高铝砖YB/T 5020-2002(2008) 盛钢桶用高铝砖JC/T 350-2013 磷酸盐结合高铝质砖JC/T 494-2013 玻璃熔窑用熔铸氧化铝耐火制品JC/T 1063-2007 水泥窑用抗剥落高铝砖JB/T 3649.2-1994(2005)电阻炉用耐火制品高铝质耐火制品碱性耐火制品GB/T 2275-2007 镁砖和镁铝砖GB/T 22589-2008 镁碳砖YB/T 4116-2003 镁钙砖JC/T 497-2013 建材工业窑炉用直接结合镁铬砖JC/T 924-2003 玻璃窑用镁砖(MgO≥95%)特种耐火制品GB/T 23293-2009 氮化物结合耐火制品及其配套耐火泥浆GB/T 23294-2009 耐磨耐火材料GB/T 30759-2014 高铬砖YB/T 007-2003 连铸用铝炭质耐火制品YB/T 113-1991(2005) 烧成微孔铝质砖YB/T 164-2009 铁水预处理用Al2O3-SiC-C砖YB/T 165-1999(2006) 树脂结合铝镁炭砖YB/T 4075-2013 锆质定径水口YB/T 4111-2002(2008) 铸口砖及座砖YB/T 4118-2003 精炼钢包用透气砖和座砖YB/T 4167-2007 烧成铝碳化硅砖YB/T 4232-2010 球式热风炉用耐火球YB/T 4348-2013 刚玉砖YB/T 4350-2013 铬刚玉砖YB/T 5049-2009 滑板砖JC/T 493-2001 玻璃熔窑用熔铸锆刚玉耐火制品JC/T 495-2013 玻璃熔窑用致密锆英石砖JC/T 925-2003 玻璃窑用烧结AZS砖JC/T 926-2003 浮法玻璃窑用锡槽底砖JC/T 1064-2007 水泥窑用硅莫砖JC/T 2197-2013 水泥窑用硅莫红砖JB/T 3649.6-1994(2005) 电阻炉用耐火制品抗渗碳质耐火制品四、隔热耐火制品GB/T 3003-2006 耐火材料陶瓷纤维及制品GB/T 3994-2013 粘土质隔热耐火砖GB/T 3995 -2014 高铝质隔热耐火砖GB/T 3996-1983 硅藻土隔热制品GB/T 10699-1998 硅酸钙绝热制品YB/T 386-1994(2005)硅质隔热耐火砖JC/T 804-1987(1996) 水泥窑用陶粒轻质耐火混凝土砌块JB/T 3649.3-1994(2005) 电阻炉用耐火制品粘土质隔热耐火制品JB/T 3649.4-1994(2005) 电阻炉用耐火制品高铝质隔热耐火制品JB/T 3649.5-1994(2005) 电阻炉用耐火制品氧化铝质隔热耐火制品五、不定形耐火材料(一)耐火泥浆GB/T 2994-2008 高铝质耐火泥浆GB/T 14982-2008 粘土质耐火泥浆YB/T 114-1997(2012) 硅酸铝质隔热耐火泥浆YB/T 134-1998(2012) 高温红外辐射涂料YB/T 150-1998(2012) 耐火缓冲泥浆YB/T 384-2011 硅质耐火泥浆YB/T 4121-2004 中间包用碱性涂料YB/T 5009-2011 镁质、镁铝质、镁铬质耐火泥浆JC/T 2159-2012 水泥窑系统用特种耐火泥浆(二)耐火浇注料GB/T 22590-2008 轧钢加热炉用耐火浇注料YB/T 116-1997(2012) 耐热钢纤维增强耐火浇注料炉锟YB/T 4110-2009 铝镁耐火浇注料YB/T 4120-2004 中间包用挡渣堰YB/T 4126-2012 高炉出铁沟浇注料YB/T 4193-2009 抗结皮耐火浇注料YB/T 4194-2009 高炉内衬维修用喷涂料YB/T 4195-2009 防爆裂快速烘烤耐火浇注料YB/T 4197-2009 自流耐火浇注料YB/T 4275-2012 混铁炉用耐火浇注料YB/T 4319-2012 高炉基建用炭质捣打料YB/T 4320-2012 碳素焙烧炉用不定形耐火材料YB/T 5083-1997(2005) 粘土质和高铝质致密耐火浇注料JC/T 498-2013 高强度耐火浇注料JC/T 499-2013 钢纤维增强耐火浇注料JC/T 708-2013 耐碱耐火浇注料JC/T 807-2013 轻质耐碱浇注料JC/T 2160-2012 水泥窑用高强莫来石耐火浇注料(三)耐火可塑料YB/T 4153-2006(2012) 高炉用非水系压入料YB/T 4196-2009 高炉用无水炮泥YB/T 5115-1993 粘土质和高铝质耐火可塑料六、物理试验方法GB/T 2997-2000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GB/T 2998-2001(2004)定形隔热耐火制品体积密度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GB/T 2999-2002(2004)耐火材料颗粒体积密度试验方法GB/T 3000-1999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透气度试验方法GB/T 3001-2007 定形耐火制品常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GB/T 3002-2004 耐火材料高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GB/T 3007-2006 耐火材料含水量试验方法GB/T 5988-2007定形隔热耐火制品重烧线变化试验方法GB/T 5072-2008定形隔热耐火制品常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GB/T 5071-1997(2004)耐火材料真密度试验方法GB/T 5072-2008致密定形耐火制品常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无衬垫仲裁试验GB/T 5072-2008致密定形耐火制品常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二)衬垫试验法GB/T 5073-2005 耐火材料压蠕变试验方法GB/T 5988-2007 耐火材料加热永久线变化试验方法GB/T 5989-2008 耐火材料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示差升温法GB/T 5990-2006 耐火材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热线法)GB/T 7320-2008 耐火材料热膨胀试验方法顶杆法GB/T 7322-2007 耐火材料耐火度试验方法望远镜法GB/T 7321-2004 定形耐火制品试样制备方法GB/T 17732-2008 致密定形含碳耐火制品试验方法GB/T 8931-2007耐火材料抗渣性试验方法GB/T 17732-2008含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试验方法GB/T 14983-2008 耐火材料抗碱性试验方法GB/T 17601-2008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耐硫酸侵蚀性试验方法GB/T 17732-2008致密定形含炭耐火制品试验方法GB/T 1791 1-2006 耐火材料陶瓷纤维制品试验方法GB/T 18301-2001(2004)耐火材料常温耐磨性试验方法GB/T 8931-2007高炉用耐火材料抗渣性试验方法YB/T 118-1997 耐火材料气孔孔径分布试验方法YB/T 172-2000 硅砖定量相分析X射线衍射法YB/T 173-2000(2006)含炭耐火制品常温比电阻试验方法YB/T 185-2001 连铸保护渣粘度试验方法YB/T 186-2001 连铸保护渣熔化温度试验方法YB/T 187-2001 连铸保护渣堆积密度试验方法YB/T 188-2001 连铸保护渣粒度分布试验方法YB/T 189-2001连铸保护渣水分含量(110℃)测定试验方法YB/T 370-1995 耐火制品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非示差-升温法) YB/T 376.1-1995 耐火制品抗热震性试验方法(水急冷法)YB/T 376.2-1995 耐火制品抗热震性试验方法(空气急冷法)YB/T 376.3-2004 耐火制品抗热震性试验方法第3部分:水急冷-裂纹判定法YB/T 2203-1998 耐火浇注料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非示差-升温法)YB/T 2206.1-1998 耐火浇注料抗热震性试验方法(压缩空气流急冷法)YB/T 2206.2-1998 耐火浇注料抗热震性试验方法(水急冷法)YB/T 2208-1998 耐火浇注料高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YB/T 2429-1983 耐火材料用结合粘土可塑性检验方法YB/T 4018-1991 耐火制品抗热震性试验方法YB/T 4023-1991 耐火泥浆热膨胀试验方法YB/T 4024-1991 耐火泥浆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升温法)YB/T 4115-2003 功能耐火材料通气量试验方法YB/T 4117-2003 致密耐火浇注料抗爆裂性试验方法YB/T 4130-2005 耐火材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水流量平板法)YB/T 5116-1993 粘土质和高铝质耐火可塑料试样制备方法YB/T 5117-1993 粘土质和高铝质耐火可塑料线变化率试验方法YB/T 5118-1993 粘土质和高铝质耐火可塑料强度试验方法YB/T 5119-1993 粘土质和高铝质耐火可塑料可塑性指数试验方法YB/T 5121-1993 耐火泥浆稠度试验方法YB/T 5122-1993 耐火泥浆粘结时间试验方法YB/T 5123-1993 耐火泥浆冷态抗折粘结强度试验方法YB/T 5124-1993 耐火泥浆冷态抗剪粘结强度试验方法YB/T 5163-1993 耐火泥浆热态抗折粘结强度试验方法YB/T 5164-1993 耐火泥浆筛分析试验方法YB/T 5165-1993 耐火泥浆线变化率试验方法YB/T 5180-2005硬质粘土与高铝矾土熟料杂质检验方法GB/T 7322-2007耐火材料耐火度试验方法YB/T 5200-1993 致密耐火浇注料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试验方法YB/T 5202.1-2003 不定形耐火材料试样制备方法第1部分:耐火浇注料YB/T 5203-1993 致密耐火浇注料线变化率试验方法YB/T 5204-1993 致密耐火浇注料筛分析试验方法JC/T 639-1996 玻璃熔窑用耐火材料气泡析出率试验方法JC/T 805-1988(1996)玻璃熔窑用耐火材料中玻璃相渗出温度试验方法(原GB/1.203-1988)JC/T 806-1988(1996)玻璃熔窑用耐火材料静态下抗玻璃液侵蚀试验方法(原GB/10204-1988)JC/T 808-1989(1996)硅铝质耐火浇注料耐碱性试验方法(原GB/10696-1989)JB/T 3648.1-1994 电阻炉用耐火制品试验方法七、化学分析方法GB/T 3043-2000棕刚玉化学分析方法GB/T 3044-2007白刚玉、铬刚玉化学分析方法GB/T 3045-2003普通磨料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GB/T 3521-2008石墨化学分析方法GB/T 4984-2007含锆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5069-2007镁铝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5070-2007含铬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6609.2-2009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2部分:300℃和1 000℃质量损失的测定GB/T 6609.3-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GB/T 6609.4-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邻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含量GB/T 6609.5-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氧化钠含量的测定GB/T 6609.6-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光度法测定氧化钾含量GB/T 6609.7-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含量GB/T 6609.8-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二苯基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铬含量GB/T 6609.9-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新亚铜灵光度法测定氧化铜含量GB/T 6609.10-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苯甲酰苯基羟胺萃取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钒含量GB/T 6609.11-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一氧化锰含量GB/T 6609.12-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锌含量GB/T 6609.13-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含量GB/T 6609.14-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镧一茜素络合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氟含量GB/T 6609.15-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硫氰酸铁光度法测定氯含量GB/T 6609.16-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姜黄素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硼含量GB/T 6609.17-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含量GB/T 6609.18-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N,N一二甲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根含量GB/T 6609.19-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锂含量GB/T 6609.20-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镁含量GB/T 6609.21-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丁基罗丹明B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镓含量样GB/T 6609.23-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试样的制备和贮存GB/T 6609.24-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安息角的测定GB/T 6609.25-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松装密度的测定GB/T 6609.26-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有效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GB/T 6609.27-2009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27部分:粒度分析筛分法GB/T 6609.28-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小于60um的细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湿筛法GB/T 6609.29-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吸附指数的测定GB/T 6609.30-2009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0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含量GB/T 6609.31-2009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1部分:流动角的测定GB/T 6609.32-2009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2部分:a一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测定X一射线衍射法GB/T 6609.33-2009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3部分:磨损指数的测定GB/T 6609.34-2009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4部分:三氧化二铝含量的计算方法GB/T 6609.35-2009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5部分:比表面积的测定氮吸附法GB/T 6609.36-2009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36部分:流动时间的测定37部分:粒度小于20um颗粒含量的测定GB/T 6900-2006铝硅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6901-2008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14849.1-2007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铁含量的测定 1,10一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GB/T 14849.2-2007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铝含量的测定铬天青一S分光光度法GB/T 14849.3-2007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钙含量的测定GB/T 14849.4-2008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元素含量GB/T 16555-2008含碳、碳化硅、氮化物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GB/T 21114-2007耐火材料X射线荧光光谱化学分析熔铸玻璃片法GB/T 24193-2009铬矿石和铬精矿铝、铁、镁和硅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 24220-2009铬矿石分析样品中湿存水的测定重量法GB/T 24221-2009铬矿石钙和镁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GB/T 24222-2009铬矿石交货批水分的测定GB/T 24223-2009铬矿石磷含量的测定还原磷钼酸盐分光光度法GB/T 24224-2009铬矿石硫含量的测定燃烧一中和滴定法、燃烧一碘酸钾滴定法和燃烧一红外线吸收法GB/T 24225-2009铬矿石全铁含量的测定还原滴定法GB/T 24226-2009铬矿石和铬精矿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24227-2009铬矿石和铬精矿硅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和重量法GB/T 24228-2009铬矿石和铬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通则GB/T 24229-2009铬矿石和铬精矿铝含量的测定络合滴定法GB/T 24230-2009铬矿石和铬精矿铬含量的测定滴定法GB/T 24231-2009铬矿石镁、铝、硅、钙、钛、钒、铬、锰、铁和镍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YB/T 190.1-2001连铸保护渣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YB/T 190.2-2001连铸保护渣化学分析方法E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铝含量YB/T 190.3-2001连铸保护渣化学分析方法EGTA滴定法测定氧化钙含量YB/T 190.4-2001连铸保护渣化学分析方法 Cy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镁含量YB/T 190.5-2001连铸保护渣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钾、氧化钠含量YB/T 190.6-2001连铸保护渣化学分析方法燃烧气体容量法和红外线吸收法测定游离碳含量YB/T 190.7-2001连铸保护渣化学分析方法燃烧气体容量法和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碳含量YB/T 190.8 2001连铸保护渣化学分析方法邻菲哕啉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铁含量YB/T 190.9-2001连铸保护渣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锂含量YB/T 190.10-2001连铸保护渣化学分析方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YB/T 190.11-200l 连铸保护渣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锰含量YB/T 4019-2006轻烧氧化镁化学活性测定方法JB/T 7995-1999黑刚玉化学分析方法耐火材料行业标准汇编(第五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BT 5202.1-2003 不定型耐火材料试样制备方法第1部分耐火浇注料5366YB/T 5<#004699'>20<#004699'>2.1-<#004699'>2003前言不定形耐火材料试样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1部分:耐火浇注料;第<#004699'>2部分:耐火可塑料;第3部分:耐火捣打料;第4部分:耐火涂抹料;第5部分:耐火喷射料。
本次修订主要参考了ASTM 0860-1995,BS 190<#004699'>2. 703-1987,JIS R<#004699'>2553-199<#004699'>2,DIN 51010-1987等标准。
本部分与原标准相比,在以下方面作了修改:—对标准名称作了修改;—对标准适用范围重新作了调整;—采用流动值代替稠度来表述浇注料的流动性;—对搅拌机具和振动台的技术参数作了规定;—对搅拌时间和试样成型方法作了修改;—增加了化学分析和耐火度试样的取样方法;—对试样养护方法作了补充;—对试验报告内容作了补充。
本部分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河南省耕生耐火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利尔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派力固(大连)工业有限公司,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水泥厂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彭西高、毕振勇、毛晓刚、杨永涛、张宇振、赵建立、刘运政。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B <#004699'>2<#004699'>209-1977 《耐火混凝土检验制样规定》;GB/T 893<#004699'>2. 4-1988《致密耐火浇注料稠度测定和试样制备方法》;YB/T 5<#004699'>20<#004699'>2-1993 《致密耐火浇注料稠度测定和试样制备方法》。
.yang64>>YB/T 5<#004699'>20<#004699'>2.1-<#004699'>2003不定形耐火材料试样制备方法第I部分:耐火浇注料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致密和隔热耐火浇注料流动性的定义及测试方法,以及试样制备的成型设备、成型方法、养护和烘干条件。
本部分适用于致密和隔热耐火浇注料的流动值测定和试样制备。
<#004699'>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R/T 17617-1998 耐火原料和不宁形耐火材料取样术语和定义本部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 1流动性 17owability耐火浇注料加水或其他液体结合剂并搅拌均匀后,在自重(和/或)外力作用下流动性能的度量。
以振动流动值D,表示:D,=(D一100)/100 X 100% ·······················????(1)式中 :D;—流动值,%;D - 浇注料在自重(和/或)外力作用下平均铺展的直径,单位为毫米(mm) ,3.<#004699'>2养护 cure耐火浇注料成型后,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存一定时间以获得强度的过程。
原理4.1 流动性试验耐火浇注料在加人不同量的水或其他液体结合剂并搅拌均匀后,在振动台上装人锥形模中,移去锥形模,在一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频率、振幅的作用下,测定其平均铺展直径。
4.<#004699'>2 试样制备耐火浇注料中加人按流动性试验确定的加水(或其他液体结合剂)量,在搅拌机中经过一定的时间搅拌均匀后,在规定的条件下成型、养护和烘干。
5 实验室和设备5.1 实验室实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50C-<#004699'>250C,相对湿度不低于50%e5.<#004699'>2 试样养护箱养护箱应能保持相对湿度不小于90%,温度<#004699'>20℃士10C..yang6>YB/T 5<#004699'>20<#004699'>2.1-<#004699'>20035.3 搅拌机搅拌机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搅拌桶和搅拌叶片应有足够的强度。
5.3. 1 搅拌桶容量5 L---10 L,主要用于流动值测定;容量10 L-30 L,主要用于试样制备。
5.3.<#004699'>2 搅拌叶片叶片的形状应与搅拌桶的内部形状和尺寸相配合。
搅拌叶片能绕A轴(搅拌桶的对称轴)公转,同时绕B轴(搅拌叶片的对称轴)反向自转,转速分别为:自转(r/min) 公转(r/min)1档(慢速) 1<#004699'>20士5 40士5D档(中速) <#004699'>230士10 70士10m档(快速) 4<#004699'>20士10 130士10搅拌桶应能升降以调整叶片与搅拌桶之间的间隙。
5.4 振动台台面必须保持水平,只能作单轴垂直方向振动,振动频率 50 Hz,振幅。
. 75 mm士0. 05 mm。
用于测定流动值时,台面应光洁。
5.5 台秤 <#004699'>25 kg,精度 10 g;5 kg,精度1 g,5.6 天平 1 000 g,精度0. 1 g.5.7 量筒 500 mL,精度10 mL;100 mL,精度1 mL.??醒动装置搅拌捅搅排叶片图1 搅拌机工作原理示意图5.8 锥形模上口内直径为70 mm,下口内直径为100 mm,高为60 mm.5.9 直尺长度30 cm,刻度1 mmo5. 10 游标卡尺长度300 mm.5. 11 秒表。
5. 1<#004699'>2 模具。
5. 13 馒刀。
5. 14 捣固棒。
5. 15 烘箱。
.yang6>YB/T 5<#004699'>20<#004699'>2.1-<#004699'>2003:.{{干燥器。
料铲。
抽样6.1 样品的抽取样品的抽取按GB/T 17617-1998进行。
6.<#004699'>2 样品缩分将样品充分混合,若几种组分分别包装,则每种组分先各自混合均匀,再按比例称取,一起混合均匀,然后用四分法分成两份。
一份作为试验室样品,进行检验。
另一份作为副样,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
6.3 化学分析试样和耐火度试样从试验室样品中按四分法缩分抽取,在规定的条件下粉碎、研磨,制备化学分析试样和耐火度试样。
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常温耐压强度压碎后的残样制取,并在检验报告中注明。
试样规格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应制备不同尺寸的试样,试样尺寸见表1.表 1 用于不同检测项目的试样规格试样型号试样尺寸/mm 检测项目A型 <#004699'>230 X 114X 65 抗热震性、导热系数B型 160X4OX40 耐压强度、抗折强度、加热永久线变化、显气孔率、体积密度、热膨胀G型 $(160^ 180) X (<#004699'>20-<#004699'>25) 导热系数D型此0X50 荷重软化温度E型 0(<#004699'>20^-<#004699'>25) X 100<#004699'>20X<#004699'>20 X 100热膨胀F型 100 X100 X30 耐磨性G型 50 X50 X50 抗爆裂性对于临界粒度大于8 mm的试验料,建议制备A型试样,然后切制成相应的规格尺寸。
8 流动性试验8. 1 试验料的制备8.1.1 从混合均匀的试验室样品中准确称取足够做两次流动值测定的试验料,放进搅拌桶内。
8. 1.<#004699'>2 用量筒量取搅拌用水,水温应接近室温,准确到1 mL。
第一次可按与同类产品相当的加水量,再次测定时酌情增减用水量,每次增减量不大于试验料干重的。
5%。
其他液体结合剂用称量法。
8. 1.3 将试验料慢速干混 1 min,然后快速搅拌,边搅拌边加人水或其他液体结合剂,<#004699'>2 min后稍停,清理粘附在搅拌叶片和桶壁的泥料,再次搅拌<#004699'>2 min,总搅拌时间为5 min.8.<#004699'>2 流动值测定8.<#004699'>2. 1 将锥形模放在振动台上,先加人试验料至锥形模深度的<#004699'>2/3,用捣棒捣实,再继续加人剩余料,并捣实抹平。
8.<#004699'>2.<#004699'>2 取下锥形模,启动振动台,振动15 s.8.<#004699'>2.3 用游标卡尺每间隔450测量试验料四个直径的数值,取其平均值,精确到1 mm.8.<#004699'>2.4按8. <#004699'>2.1-8. <#004699'>2. 3步骤重复测定两次,取两次的平均值作为流动值结果,记录试验料的用水量和流动值。
每次测定不得用已经振动过的料,试样料的制备和两次测定应在10 min内完成。
8.<#004699'>2.5 自流浇注料加料时无需捣实,加满料后无需振动,取下锥形模后停留1 min,按8. <#004699'>2. 3-8. <#004699'>2. 4测定流动值。
.yang6>YB/T 5<#004699'>20<#004699'>2.1-<#004699'>20038.3 加水(或其他液体结合剂)量的确定用不同加水量的试验料分别进行流动性测定,当流动值达到60% ^-90%时,即为合适用水量,并作为试样成型时的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