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副伤寒病
禽(鸡、鸭、鸽)副伤寒诊治要点

病雏鸭倒地,两脚做划船动作,呈角弓反张姿势
病鸽精神沉郁,低头闭眼,翅下垂
病鸽出现歪头,头颈扭转等神经症状
病鸽出现歪头,头颈扭转等神经症状
病雏鸡肝脏肿大,呈古铜色,有大量灰白色坏死点
病雏鸡肝脏肿大,表面有针尖状的灰 白色坏死点、呈灰黄色
病雏鸡肝脏肿大,表面有针尖状的灰 白色坏死点、呈灰黄色
3、成年鸡:
(1)、急性型的病理变化为肝、脾及肾充血、肿胀,发生出血或坏死性肠炎、心包炎和腹膜炎。
(2)、有些产蛋鸡可见输卵管发生坏死和增生性病灶,卵巢中有化脓和坏死,进一步发展可以引 起弥漫性的腹膜炎。 (3)、慢性带菌鸡一般不表现病变。
4、鸽: 病变特征是肝脏肿胀、出血、呈铜绿色,上有灰白色、坏死小结节,肠道发生卡他性炎症。
2、饲养者通常从禽开食之日起,在饲料、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一般情况下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 果。从防治实践和细菌的分离、药敏试验结果看,以下药物是比较好的,如氟苯尼考、安普霉素、 洛美沙星、新霉素等,防治禽伤寒有较好的效果。而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对禽副伤寒沙门氏菌 几乎无效。用药物预防应避免长时间使用一种药物,更不要靠加大剂量达到防治目的。应在一定时 间内交换使用有效药物,药物剂量要合理,防治要有一定的疗程。在投药4~5天即可达到预防目的。
二、临床诊断要点:
1、雏鸡:
(1)、雏鸡副伤寒以急性败血症为主,临诊症状与鸡白痢及鸡伤寒很相似,不易区别,往往在孵 出后不久即很快死亡,看不到明显症状。这种病例多通过种蛋传染或在孵化器内感染所致。
(2)、病雏鸡表现精神委顿,怕冷,颤抖,头和翅膀下垂,羽毛松乱,喜欢拥挤在温暖的地方。 (3)、病雏食欲消失,口渴增加。腹泻,排出水样粪便,肛门周围常有稀粪沾污。有些病雏表现 呼吸困难症状。
鸡副伤寒的主要预防措施

鸡副伤寒的主要预防措施
鸡副伤寒的流行特点
该病传播非常迅速呈地方性流行,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卵传染。
此外,鸡舍环境、垫料、粪便、饲料袋、用具、饲料等受到病菌污染均可传染。
雏鸡对副伤寒易感染。
急性爆发时,在孵化器内或孵出后的一天内即发生死亡,且不见症状。
发病和死亡多在10-25日龄。
鸡副伤寒的临床症状
表现精神沉郁,呆立,垂头,闭目,两翅下垂,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消失,饮水量增加,呈水样腹泻,粪便附着于肛门附近,眼流泪,重的引起失明,有时引起关节炎。
种蛋感染或在孵化早期感染时,出壳后数日死亡。
鸡副伤寒的病理变化
雏鸡急性死亡时病变不明显,只见肝脏肿大,胆囊扩张。
病程稍长时可见消瘦。
脱水,卵黄凝固,肝、脾淤血并伴有条纹状出血,有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点,肾脏淤血,心包炎,盲肠膨大,内含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
成年鸡发生副伤寒时,肝、脾、肾肿胀充血,出血性或坏死性肠炎,心包炎及腹膜炎,输卵管坏死性或增生性病变及卵巢坏死性病变。
慢性时病鸡消瘦,肠黏膜有坏死性溃疡呈糠麸样,肝、脾及肾
1。
鸡副伤寒的预防措施

鸡副伤寒的预防措施
在养鸡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很多疾病,鸡副伤寒就是其中一种,它是由门氏菌所致疾病的总称,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生后会导致大批鸡死亡,死亡率极高。
那么对于它该怎么预防呢?一起来看看吧。
1、临床症状
病鸡会表现精神沉郁,呆立,垂头,闭目,两翅下垂,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不进食,对于饮水量增加,还会出现水样腹泻。
眼流泪,重的引起失明,有时引起关节炎,如果种蛋在孵化早期就感染疾病,那么在出壳后后几天内就会死亡。
2、流行特点
该病的传播非常迅速,病鸡和带菌鸡是传播的主要来源,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过卵传,另外鸡舍环境、垫料、粪便以及饲养用具在遭受病菌侵染后也会传播疾病。
雏鸡的抵抗力弱,极易感染副伤寒,在病情急性爆发时,可能在孵化一天内死亡,而且没有什么明显症状。
3、预防措施
首先是蛋壳受病菌污染的不能作为种蛋,装蛋用具应清洁和消毒,保村时蛋与蛋之间要尽量避免接触,贮存温度宜保持在10-15
度为佳,贮存时间不宜超过一周。
在孵化前可以用甲醛蒸汽较好,这样能消灭蛋壳上的病菌。
而为了育雏期发生副伤寒,工作人员需要穿经消毒的衣服鞋帽,不准任何动物进入,为了避免饲喂用具被粪便污染,要定期消毒一次。
以上是鸡副伤寒的预防措施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鸡副伤寒的症状与防治

为禽副伤寒。【症状】雏鸡在胚胎期和出雏器内
感染的,于 4-5 日龄发病;这些病雏的排泄物使 同群的鸡感染,多于 10-12 日龄发病;死亡高峰 在 10-21 日龄。10 天以上的雏鸡发病的无食欲,
与人性的本真;你无惧孤独,也无畏黑暗,人们想方设法逃离的
离群独自站无畏黑暗,人们想方设法逃离的
下痢,排出水样稀粪,有的发生眼炎,失明。成 年鸡有时有轻度腹泻,消瘦,产蛋减少。【剖检】 病程较长的肝、脾、肾淤血肿大,肝脏表面有出
血条纹和灰白色坏死点,胆囊扩张,充满胆汁。
常有心包炎,心包液增多呈黄色,小肠(尤其是 十二指肠)有出血性炎症,肠腔中有时有干酪样 黄色物质堵塞。【诊断要点】(1)雏鸡发病率及
死亡率高,成年鸡则为慢性或隐性传染。(2)下
与人性的本真;你无惧孤独,也无畏黑暗,人们想方设法逃离的
痢、结膜炎、消瘦。(3)肝、脾、肾肿大,肝脏 表面有出血条纹和灰白色坏死点。【防治】防治 本病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卫生消毒,严防
各种动物进入鸡群,防止其粪便污染饲料、饮水
等;二是加强种蛋、孵化、育雏器具的清洁消毒; 三是注意用抗菌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防治。 <--EndEditable-1c06f1ca1 EBET
鸡副伤寒

本病为各种家畜、家禽和人的共患病,对人引起食物中毒,广义称为副伤寒。
(一)病原学在世界范围内,从12种禽中报道的副伤寒病原菌有90个型。
副伤寒群中的细菌都是革兰氏阴性、不产生芽胞及荚膜的细菌,在血清学上具有相关性。
大小一般为0.4~0.6um×1~3um,但偶尔也形成短丝状。
常靠周鞭毛运动,但在自然条件下,也可遇到无鞭毛或有鞭毛而不能运动的变种。
副伤寒沙门氏菌为兼性厌氧菌,在牛肉汁和牛肉浸液琼脂以及肉汤培养基中容易首次分离培养成功(除粪便外的其他样本)。
副伤寒沙门氏菌生长需要简单并能在种类繁多的培养基中生长。
本菌对热及多种消毒剂敏感。
在自然条件下很易生存和繁殖,成为本病易于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垫料、饲料中副伤寒沙门氏菌可生存数月、数年。
(二)流行病学大多数种类的温血和冷血动物都可发生副伤寒感染。
在家禽中,副伤寒感染最常见于鸡和火鸡。
常在4-5d感染发病,6~10d达死亡高峰。
呈地方流行性,病死率从很低到10%~20%不等,严重者高达80%以上。
1月龄以上的家禽有较强的抵抗力,一般不引起死亡。
成年禽往往不表现临诊症状。
火鸡的副伤寒感染,可偶尔经卵巢直接传递,卵感染率低。
鸡经卵巢直接传递并不常见,在产蛋过程中蛋壳被粪便污染或在产出后被污染,对本病的传播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感染鸡的粪便是最常见的病菌来源。
(三)临床症状幼禽:经带菌卵感染或出壳雏禽在孵化器感染病菌,常呈败血症经过,往往不显任何症状迅速死亡。
年龄较大的幼禽则常取亚急性经过。
10d后发病的主要表现如下:嗜眠呆立,垂头闭眼,两翼下垂,羽毛松乱,显著厌食,饮水增加,水泄样下痢,肛门粘有粪便,怕冷而靠近热源处或相互拥挤。
呼吸症状不常见到。
成年禽:在自然情况下,一般为慢性带菌者,常不出现症状。
病菌存在于内脏器官和肠道中。
急性病例罕见,有时可出现水泄样下痢、精神沉郁、倦怠、两翅下垂、羽毛松乱等症状。
(四)病理变化最急性死亡的病雏,完全不见病变。
雏鸡副伤寒的流行、诊断及中西医防治 - 养鸡技术

雏鸡副伤寒的流行、诊断及中西医防治-养鸡技术肖红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舍利街道办事处,黑龙江哈尔滨150316)作者简介:肖红伟(197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与服务方面工作。
1病原雏鸡副伤寒的病原是沙门氏菌属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不会形成芽孢,一般为(0.4~0.6)um×(1~3)um,有时菌体上会形成短丝。
正常情况下,菌体周围有鞭毛,能够自行运动,但有时也会出现鞭毛且无法运动的变种菌体。
该病菌属于需氧菌或者兼性厌氧菌,适宜在10~42℃生长,其中37℃是其最适生长温度,pH值适宜在6.8~7.8。
该病菌不耐高温,在温度为60℃下经过10~20min就能够被杀死。
但把菌体密封在半固体琼脂中,能够在室温条件下储存40年依旧具有活力。
该菌体能够在普通肉汤或者琼脂上生长,且最佳培养温度也是37℃,例如接种在琼脂培养基上,能够形成边缘光滑、表面闪光、稍隆起的典型圆形菌落,菌落大小为1~2mm,且根据分散的程度有所不同,偶有能够长出表面粗糙的菌落。
2流行病学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雏鸡和带菌鸡,主要是鸡和火鸡容易感染。
另外,其他家禽、家畜、野鸟以及部分野生动物,如昆虫以及鼠类,也能够携带病菌,因而也可作为传染源。
由于该病均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从而导致发病后能够快速蔓延。
大部分禽类在某个生理阶段都能够感染病菌。
该病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其中之一就是经卵传播,可分为穿过蛋壳的间接经卵传播和通过卵巢直接传播。
一般导致幼龄鸡发生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是垫料,既能够使其在同一批鸡群进行传播,还能够传播给下一批。
此外,病鸡排出的粪便是导致成年鸡发生感染的主要污染源。
3临床症状患病雏鸡表现精神极度萎靡,缩脖,闭眼,羽毛逆立,非常怕冷,通常多只挤成堆。
体质消瘦,在胸部触摸没有肉感,往往呈“刀棱状”。
腹围明显增大,透过皮肤就能够看到呈青黑色的腹腔内部。
大部分病鸡还会出现腹泻,且有白色粪便黏附在肛门及周围。
鸡副伤寒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鸡副伤寒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鸡副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败血性传染病。
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病,以产蛋鸡最易感。
本病会造成幼龄鸡的高死亡率,成年鸡慢性带毒,难于根除,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对该病的防制尤为重要。
1 发病原因可分为经卵巢的直接蛋内传播和蛋壳污染并穿入蛋壳引起的经卵传播。
经卵巢的直接蛋内传播可偶见于火鸡,但蛋感染率低,鸡很少见。
至少有些副伤寒沙门氏菌可产生卵巢和腹膜局部感染,因此在蛋壳形成前污染蛋内容物。
虽然蛋内感染率低,但有时可发生真正的蛋传播。
肠炎沙门氏菌偶尔可以经卵传播,但不同菌株之间有差异。
污染的蛋壳、羽绒毛、灰尘和其他孵化的碎屑都是孵化器内感染的来源。
通过气流的作用,孵化器中的沙门氏菌散布到整个孵化室中,并存活几周到几个月,感染随后孵化的一批鸡。
在育雏器中禽副伤寒可通过吸入、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或直接采食病雏的粪便而迅速传播。
本病可从较大的无症状肠道带菌鸡直接传播到幼龄鸡,或通过靴鞋、饲料袋、运输板条箱或育雏设置等污染物而传播。
饲料是禽副伤寒沙门氏菌很常见且很重要的来源。
饲料成分中的鱼粉污染最为常见。
从饲料中分离到的沙门氏菌血清型与从垫料和加工过的家禽胴体中分离到的存在显著相关。
显然,减少饲料污染可以减少胴体污染。
鼠类常带菌,其排泄物可污染饲料和饮水。
野禽也可传播感染。
家畜也可成为家禽的感染源。
人类接触造成感染与饲养员和人类排泄物有关。
感染禽的粪便是成年禽中直接感染最常见的来源。
垫料是幼龄鸡直接传播的主要来源,不仅可造成同一批鸡的传播,而且可传给下一批鸡。
2 临床症状雏鸡患病的表现是全身感染,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与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引起的败血症相同。
急性暴发时,在孵化器内就已出现死亡,或在出壳后几天内死亡,无明显症状。
这种情况通常是经蛋传播或由于早期孵化器内有致病菌感染所致。
大部分啄开或未啄开的蛋中含有死胚。
幼龄鸡感染该病的主要表现为:两翼下垂,嗜眠呆立,羽毛松乱,垂头闭眼,饮水量显著增大,厌食甚至不食,下痢呈水泻样,肛门处黏有粪便。
鸡副伤寒

石 家 庄 工程 职业 学院 病原
禽副伤寒
三、临床症状
• 禽副伤寒在幼禽多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与鸡白 痢相似,而在成年禽多隐型感染,慢性经过。 1、鸡和火鸡 胚胎感染者在孵化器内就出现死亡, 有的出壳几天死亡;如是出壳后感染的雏雏,则 表现嗜睡,呆立,羽毛松乱、怕冷扎堆,食欲减 少、水样下痢,少数病鸡出现结膜炎症状,病程 1-4d 2、鸭 雏鸭发病多急性经过,表现闭眼呆立,翅膀 下垂,怕冷扎堆,饮水增加,水样下痢,喙变紫 蓝色,部分颤抖、喘息、接着共济失调,倒地死 亡,所以又叫“猝倒病”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与防治
禽副伤寒
二、流行病学
• 禽副伤寒常见于鸡、火鸡、鸭、鹅、鸽子等,常 2周内感染发病,6-10日龄雏禽死亡最多,1月龄 以上的家禽有较强的抵抗力,一般不引起死亡, 也不表现临床症状。 • 传染源主要是病禽,带菌禽及其他带菌动物,通 过粪便向外排出病原菌,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 经消化道水平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种蛋水平传 播 • 卫生条件不好、拥挤,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都 有助于本病的发生。
四、病理变化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
禽副伤寒
五、诊断与防治 • 病料取自肝、脾、心血、肺、十二指肠和 盲肠,营养琼脂上划线,37度培养24-48h, 观察结果。首先看菌落的形态与副伤寒沙 门氏菌是否一致,然后进行生化鉴定。 • 对于本病的慢性患禽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方 法能够进行生前诊断 • 本病注意与鸡白痢、大肠杆菌病、鸭病毒 性肝炎、鸭瘟等进行鉴别诊断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来自流行病学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与防治
禽副伤寒
一、病 原
常见的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 鸭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 沙门氏菌等,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最常见。 本菌为一群血清学上相关的革兰氏阴性杆 菌。 禽副伤寒沙门氏菌为兼性厌氧菌,最适生 长温度37度,ph值7.0。本菌抵抗力不强,酸 碱酚类及甲醛等常用消毒剂对其有较好的杀 灭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二十年的时间对这世界说:“你好”。晚饭后,我抚着饱饱的肚皮,手握的
成年鸡感染后,无明显症状,有时出现水样下痢、 消瘦,产蛋减少。
剖检变化雏鸡出壳后不久即死亡的,无明显 病变。大约在 10 日龄以后病死的,可见肝、脾、
肾淤血肿大,肝脏肿大呈黄色大理石样病变是其 主要特征。肝脏表面有条纹状或针尖状出血和灰 白色坏死点,胆囊扩张充满胆汁。心包炎、心包 膜和外膜发生粘连,心包液增多呈黄色。盲肠内
用二十年的时间对这世界说:“你好”。晚饭后,我抚着饱饱的肚皮,手握的
常有淡黄色干酪样物,小肠有出血性炎症。
成鸡慢性副伤寒的主要病变为肠黏膜有溃 疡或坏死灶,肝、脾、肾有地控制鸡副伤 寒的发生。
1.保证鸡群各个生长阶段、生长环节的清洁 卫生,杀虫灭鼠,防止粪便污染饲料、饮水、空
4.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利用生物竞争
用二十年的时间对这世界说:“你好”。晚饭后,我抚着饱饱的肚皮,手握的
排斥的现象预防鸡副伤寒。常用的商品制剂有促 菌生、强力益生素等,具体可按照说明书使用。
1cd0f0ca1 易博亚洲
气、环境等。
用二十年的时间对这世界说:“你好”。晚饭后,我抚着饱饱的肚皮,手握的
2.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提供良好的营养和保 证栏舍良好的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尽量减 少不良刺激。
3.药物预防和:选择敏感药物预防和鸡副伤 寒,防止鸡副伤寒扩散。常用药物有庆大霉素、 氟喹诺酮类、壮观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等。
鸡副伤寒是由雏鸡白痢沙门菌和鸡伤寒沙 门菌以外各种泛嗜性沙门菌所致的疾病的总称。 幼雏多表现为急性热性败血症,与鸡白痢相似; 成鸡一般呈慢性经过或隐染。
临床症状雏鸡感染后表现精神沉郁、闭眼、 嗜睡、翅下垂、羽毛蓬乱、厌食和饮水增加,有 大量的水样下痢并黏着在泄殖腔上。病程 l~4 天。1 月龄以上幼鸡多为慢性经过,很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