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构建和谐社会》课件

《构建和谐社会》课件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和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04
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 与成果
成功案例介绍
社区建设
介绍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社区如 何发挥基层组织作用,通过开展各种 活动增进居民间的了解与信任,实现 社区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环境保护
分享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 ,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措施的推 广,以及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等。
社会保障
分析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如何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减轻生活压力,提高 人民的生活质量。
05
未来展望
持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 产业发展,满足人民 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居 民收入水平
优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 配置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深 化改革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国家安全 和发展利益
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积极参与全球治 理
THANK YOU
和谐社会的意义
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目标
和谐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能够为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基础和 思想基础等方面的保障。
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
和谐社会能够有效地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 益关系,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 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提升幸福感
和谐社会能够提升人们的 幸福感,让人们更加感受 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维护社会稳定
和谐社会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降低社会

和谐社会PPT课件

和谐社会PPT课件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1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清单
.
2
思考并列举我国当今的社会问题?
.
3
1、贫富悬殊; 2、人自身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3、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不协调;
.
4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什么是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
邓小平同志科学阐述了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 系列重大理论观点,也 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 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
.
14
(3)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 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 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 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 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 民生活更加殷实。
.
10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
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 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 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 美国进行共产主义试验,以“新和谐” 命名; 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 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 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 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 谐”。
——《十六大报告》
.
15
(4)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 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 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 话,全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理论。
.
19
艰难的讨薪之路
.
20
我国遭遇严峻的贸易摩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spPPT课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spPPT课件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 什么,也就是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到 底是什么样子的;
3、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也就是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4
首先请同学们谈一谈:
当前社会中存在不和谐的现象和问 题有哪些?
当前校园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和问 题有哪些?
您为社会主义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构 建做了些什么?您打算怎么做?
十位最具“个性”的贪官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城建开发办原主任乔志东 “创新”思路:找情妇帮忙索贿
乔志东任江干区城建办主任的同时,还兼任10 多个重点民生项目工程的法定代表人。碍于情 面,乔志东有时不好直接向老板开口索要财物, 便由中间人甚至情妇出面,有时直接以情妇需 要买房买车为由向老板们索贿。
21
25
8月9日,山东省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党组书记 段义和(副省级),因犯爆炸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 源不明罪,被法院一审判处死刑(据8月10日《检察日 报》)。 26
贪官玩弄女色、包养情妇 就等于玩火自焚
6月3日自杀身亡的 天津市政协主席宋 平顺。现已查明, 宋平顺道德败坏, 包养情妇;滥用手 中权力,为情妇谋 取巨额不正当利益。 日前,中央纪委决 定并报经中共中央 批准,开除宋平顺
7
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 60岁以上人口占13.26%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 日发布。公报显示,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 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 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 1.91个百分点。
23
杜世成,男,1950 年出生于山东, 1972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曾任山东省 委副书记、青岛市 委书记,后因收受 贿赂,包养情妇, 以及利用职务之便 为情妇李薇牟取不 当利益,而被免职。 经调查取证后,杜 世成被判处无期徒 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ppt课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ppt课件
4.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 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曾经出现过和尚未出现过的各种突发事件。当前,非传统安全 因素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显现。在做好传统领域工作的同时,对卫生、信息、能源、粮食 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对防范恐怖主义威胁、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工作,必须切实予以加强。要建立健 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包括信息采集和自动汇总机制、网络应急指挥机制、资源动员机制、社会治安保 障机制等。设立调查制度,公正甄别突发事件的诱因。把应对突发灾难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建 立突发灾难应对基金监管、物资储备、民间援助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的制度。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如下所示:
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4.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总要求) 5.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重点) 6.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着力点) 走共同富裕道路, 7.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同发展。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保证。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PPT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PPT
38
3.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
相互包含 相辅相成
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39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 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 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4
2、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 握的几个问题: (1)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治国理想、治国方略、治国机制、治国结果。 不同于封建的“田园牧歌”、空想社会主义的“乌 托邦”、资本主义的“福利社会”,也不同于未来 的共产主义社会。
35
(2)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 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12
墨子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
13
14
康有为提 出建立 “人人相 亲,人人 平等,天 下为公” 的理想社 会。
15
(2)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西方空想 社会主义者在批判揭露资本主义制度 的基础上就提出过和谐社会的价值理 想。
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
16
2、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
20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式提出
1、 200指2年出,:十当六前大,报中告国第社一会次总提体出上“是社和会谐更的加,和但谐也”是我 们存党在为之不奋少斗影的响一社个会重和要谐目的标矛。盾这和是问我题党。首保次持提清出醒构头建脑和,谐 社深会刻。认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 2、和十谐六的届矛三盾中和全问会题把及完其善产社生会的主原义因市,场更经加济积体极制主,动提地高构建 社正会视主义矛和盾谐、社化会解的矛能盾力,作最为大加限强度党地的增执加政和能谐力因建素设,的最重要 内大容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实现中国长远发展目标 3、的十重六要届保四证中。全会,2004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第11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课件

第11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课件

1、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
❖ 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们一直 在追求社会的平等、安定、和谐。
❖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 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 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 社会理想。
❖ 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们追求美好社 会理想的历史。
最新版整理ppt
最新版整理ppt
21
❖ 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最新版整理ppt
19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 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 ❖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最新版整理ppt
20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 ❖ 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 ❖ 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节收 入分配格局。
最新版整理ppt
18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 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
❖ 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 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的运 营和监管
3
中国共产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
❖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邓小平:奠定了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 建设理论的重要基础;
❖ 江泽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最新版整理ppt
4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过程

构建和谐社会_PPT

构建和谐社会_PPT

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 得到充分发扬,依 法治国基本方略得 到切实落实,各方 面积极因素得到广 泛调动
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 利益关系得到妥善 协调,人民内部矛 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得到正确处理,社 会公平和正义得到 切实维护和实现
安定有序

就是社会组织机制 健全,社会管理完 善,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四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来看和谐社会的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天空的和谐,是穿一身 蓝;森林的和谐,是披 一身绿;阳光的和谐, 如钻石般耀眼;落日的 和谐,留下了最后的美 丽;而我所追求的和谐, 是和好友一起去采撷— —每一份友情,每一丝 快乐,每一片希望,每 一线阳光……” 和谐,便是一种幸福的 感觉。
(一)从历史联系和现实根据中 看和谐社会的内涵
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们一 直在追求社会的平等、安宁、和谐。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 就是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历史。

现今社会存在不和谐因素





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不断增加 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 加剧 社会成员分化和流动日趋激烈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因素在不断增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课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课件

•基尼系数就是对角线与劳伦斯曲
线之间的面积与对角线以下的三
M
角形的面积之比
•如果收入是均匀分布的,劳伦斯
NE
曲线就和对角线重合,基尼系数 就是零,如果收入是极端不平均
O
人口百分比
的,比如前99人收入为零,劳伦 斯曲线就和正方形的右边线重合
基尼系数就是1。
பைடு நூலகம்明国际腐败指数(TI)
• 透明国际组织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在德国柏 林。
4、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
• 1、针对性不同。“小康”是相对于“贫穷” 和“富裕”而言的,而“和谐”是相对于 “矛盾”与“冲突”而言的。
• 2、共同点。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目 标。和谐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属性之一。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
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要求 2、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3、减缓缩小我国两极分化现状的必然要求 4、中国共产党完成使命的必然要求 5、总结国际社会经验教训的必然要求 6、应对国际环境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二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内涵和基本特征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必然性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
• 1、和谐的含义 “和”即和睦之意。含有和衷共济、政 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意蕴;“谐”即为 相合之意。强调顺畅、协调,力避抵触、 冲突。因此,“和谐”也就是和睦协调 之意,即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 统一、协调、调和。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
• 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 各方面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公平正义(各方面利 益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得到正确 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 爱(互帮互助,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 (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都得到尊重,创造 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实现,创造成果得到肯 定)、安定有序(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社 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社会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长期实践中,
党不断探索和发展
了具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社会建设 论。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毛泽东在《论十 大关系》、《关于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问题》等著作中, 明确提出要学会用民 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 部矛盾 。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毛泽东:“我们的目
4.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 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 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 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 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 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的条件。”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5.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探索
江泽民:实现经济社会协
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 必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 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要 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 面。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过程和现 实依据
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 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 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 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 畅、生动活泼,那样一 种政治局面”
毛泽东在1957年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 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 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 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 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
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
干不成。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 江泽民根据国内外形 势的发展变化,强调 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 指导方针,必须推进 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 展,使社会更加和谐。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十七大再次强调 了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 性,并对以改善 民生为重点的社 会建设作了全面 部署。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 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 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 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 必然选择。
毕达哥拉斯
赫拉克利特
苏格拉底
柏拉图
开普勒
斯宾诺莎
黑格尔
《国富论》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3.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
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 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 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 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 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 替。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1824年,英国空想社 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 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 义试验,也以 “新和谐” 命名。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 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 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过程
十六大报告明确把 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 个重要目标。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十六届四中全 会进一步提出 了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 任务。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 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全面、深刻地阐明 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 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 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 和重大部署。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有田同耕,有 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 不均匀,无人不饱 暖。”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建立“人人相亲, 人人平等,天下为公” 的理想社会。 ——康有为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2.西方社会也有影响深远的和谐思想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的现实依据:
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 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 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深刻 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 重要意义,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基本原则、需要处理的基本关系和主要举 措。
本章目录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总体思路
本节课前思考题
1、怎样理解和谐社会? 2、结合自身实际思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 与必要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和谐的理论渊源
1.中国具有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
“礼之用,和为贵。先 王之道,斯为美。” ——孔子《论语· 学而》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墨子:“兼相爱”、“爱无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孟子:“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 孟子· 梁惠王上》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礼记· 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 所用,幼有所长,鳏、寡 、孤、独、废、疾者皆有 所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