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CPU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笔记本电脑CPU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笔记本电脑CPU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笔记本电脑的CPU称为移动CPU(Mobile CPU),它统管井协调着笔记本电脑的全部运行工作,是整个笔记本电脑的核心部件。它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笔记本电脑的整体性能和工作效率。

目前。笔记本电脑所使用的CPU主要可以分为Intel公司生产的CPU和AMD公司生产的CPU两种。图3.10所示为笔记本电脑CPU的实物外形。

-要点提示-

内核就是指CPU的核心。如图3-11所示,CPU中心突起的芯片就是CPU的内核。它是采用单晶硅经特殊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CPU的指令接收和敷据运算。处理都是由内核执行。

不同的CPU舍有不同粪型的内核,而不同的内柱由于逻辑姑构和系统构皋的差异,使CPU有着不同的性能特点。

一般说来,新的内核类型往往比老的内核粪型具有要好的-睦能(但在产品更新换代之初也不是绝对的)。例如同额率的Northwood内核Pentium 4 1.8GHz的-睦能就要比Willamette 内植Pentium 4 1.8GHz的性能高。同频率的Dofftan内核Pentium M 1.3GHz的性能兢要比Bahias内核Pentium M 1.3GHz的性能

高。

1.笔记车电脑CPU的结构特点

图3-12为CPU的功能框图。从圈可见,它主要是由总线接口、指令输入接口、指令译码器、控制单元、指令输出和执行单元、运算逻辑单元和高速缓冲存储器等部分构成的。CPU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与外围电路相连,电源供电、复位信号、时钟信号为CPU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电脑启动后。CPU 根据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

CPU能模仿人的思维,具有分析和判断能力,它能够对输入的指令进行识别,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处理的结果进行判断,犹如人的大脑,因而也将CPU比作电脑的“大脑”。

电脑是按照人们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工作的。需要软件和硬件的配合才能完成工作。比如要用电脑绘图,需要在电脑中安装绘网软件,这个软件的程序便被存入硬盘之中。于是用户便可以通过操作鼠标和键盘输入作圈的指令,人工指令经接口送给CPU,CPU经过对指令的译码识别。笈出控制信号。由硬盘中调出绘图程序。硬盘中的程序先进八内存中,然后再一步一步地被读出并且按要求运行。与此同时。CPU将绘图的过程,即执行绘图命令

的每一步和操作的结果作为显示信息,经显卡送到显示器显示出来,以供用户判别是否工作正常。有无错误。是否需要修改或重新制作。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绘图完成。最后将绘图的结果再存入硬盘之中或打印出来。

-信息扩展-

CoreDuo(酷睿)双核CPU和Core2 Duo(酷睿2)双核CPU 并不属于一种产品。采用Yonah内棱的Core Duo双核CPU支特移动32位运算模式。囤3-13为Core Du0鼠橱CPU的内部蛄构示意图。

它是在一个处理器里面植人了两个核心单元,通过SmartCache技术共享二级缓存。根据处理任务的负荷程度,在两个核心处理单元之问进行怫调,然后同时进行指令运算,从而达到更高效的处理能力。

采用新一代Core架构的Core2 Duo双核CPU的最大特色是使用了共享式L2缓存设计,同时加入了更强的分支干预及智能管理功能,功耗大太降低。执行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图3-14为Core2 Duo双柱CPU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它采用

L2缓存共享设计,当数据载入缓存后,L2缓存中的数据可以供两个内核同时使用。这样使得每个内核都可共享更大的L2缓存,在特殊情况下单独一个内核可独占缓存,因此从理论上讲每个内核都有可能获得100%的L2缓存。这在执行单内核优化的程序时优势特别明显。由于不需要使用第二个内核。第二个内核就会自动关闭或降低功耗,而另一个内核则可阻共享双倍于单核L2墟存容量的空间采存放数据。这种设计使得Core2 Du0双棱CPU 的总体执行效率大大提升。

如图3-15所示,在笔记本电脑中经常套看到“迅驰”的标志。

“迅驰”是lntel(因特尔)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移动运算技术(即迅驰移动技术),荚文简称为“Centrino”。“迅驰”秽动技术代表了一整套针对笔记本电脑的移动解决方案,它主要由处理器(CPU)、芯片组和无线网络3部分构成,而绝非单指CPU或芯片组等单一的产品形式。

2.CPU的工作原理

CPU是按照程序进行工作的。这是它与一般电路的不同之处。CPU的工作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如图3一l6所示,CPU工作时。

从存储器(内存)中读取程序指令,该指令通过CPU总线接口送入CPU中。总线接口接收的程序指令进到CPU内部的指令输入接口。其信号流程如图3一l6中的①所示。为了提高CPU的运行速率,程序指令有一部分会先进入高速缓冲存储器,然后经过缓冲目录顺序进入指令输入接口,其信号流程如图3-16中的①所示。

-要点提示一

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比CPU与自身内部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之间敷据交换酌速度要慢许多,固此,高速缓冲存储嚣对于提高CPU的运行速率采说非常重要。

CPU指令输入接口接收到程序指令后会进行暂存,然后再顺次将程序指令送入指令译码器中,其信号流程如图3-16中②所示。指令都是由二进制数字编码的信号构成的·例如“001 10101”这些指令是什么意思。需要对操作对象做怎样的处理,就需要对指令进行解读。即译码。因此,“译码”是指令译码器的任务。

译码后的程序指令会送到指令输出和执行单元,其信号流程如图3-1 6中的③所示,CPU按照指令做哪项工作就是通过这个电路来进行分配的。在执行程序指令的时候,还需要逻辑运算和

逻辑控制,因此,信号通过流程④就被送入了逻辑运算单元。

逻辑运算单元完成控制和运算任务后,通过流程⑤再将信号送回指令输出和执行单元,然后按信号流程⑥送入控制单元,然后通过控制总线(总线信号),按图3-16所示的流程⑦对外部的各种电路和堤各进行控制。

CPU在工作时需要同步时钟信号(脉冲)。时钟脉冲是由专门的时钟信号振荡电路提供的,该信号经倍频电路后送给CPU。目前,CPU中都有倍频电路,可以对时钟信号的频率进行加倍。这样可以提高CPU的工作速度。

再者,在CPU的内部设有复位电路。在开始工作之初。由电源加八时进来的复位信号使CPU初始化井处于特机准备状态。还有就是整个CPU在工作的时候有一个稳压电路。由外部电源提供的电源电压在这里经过稳压以后,为CPU内部的各种电路进行供电。

高速缓冲存储嚣是CPU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处理数据和地址信号的,是用来和外部速度不同的器件进行信息交流的。在CPU的内部设有高速缓冲存储器,外部速度比较慢的信号在这里进行缓存,使其适应CPU高速工作的需要。

CPU所能执行的指令有几百种。例如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可以进行两个数的比较,从存储器中读出数据以及往外围设备中送出数据等。

经指令译码单元解读后,指令内容被送给执行单元,执行单元便执行所要求的动作。指令输出和执行单元是CPU的中枢部分,其中包含有移位寄存器,运算逻辑单元(ALU)等部分。

在CPU中。移位寄存器是速度最高的存储器,它是CPU运算时用来寄存运算对象的。对于不同的CPU,其内部移位寄存器的个数是不同的,一般为8~32个。

图3-1 7所示为移位寄存器的工作过程,图中的地址指的是内存中数据存放的位置。而数据指该地址中存储的数据内容。

例如,当前CPU要执行的工作内容是:将内存中第l呻号和第400号地址中的内容相加·然后将相加的结果存^到第300号的地址中。那么,CPU的工作过程如下。

①将地址l00中的数据读^移位寄存器A中。

②将地址400中的数据读入移位寄存器B中。

③移位寄存器A和B中的数据送入运算逻辑单元中。

④在运算逻辑单元中对进人的数据进行相加。

⑤将得到的运算结果再送入移位寄存器A中。

⑥将移位寄存器A的数据存入内存地址300中。

从上述的运算过程可见。CPU所要执行的一条指令是如此简单。但要做一项完整的工作。就需要成千上万条这些简单的指令组合起来。由于CPU的工作速度非常快。很复杂的工作也根容易完成。本文来自:哈尔滨皮肤病医院https://www.360docs.net/doc/6711645838.html,/。

笔记本重要参数

?屏幕尺寸:14英寸1366x768 ?CPU型号:Intel 赛扬双核B815 ?CPU主频:1.6GHz ?内存容量:2GB DDR3 1333MHz ?硬盘容量:500GB 5400转,SATA ?显卡芯片:NVIDIA GeForce GT 610M ?操作系统:DOS ?摄像头:集成30万像素摄像头 ?光驱类型:DVD刻录机支持DVD SuperMulti... ?无线网卡:支持802.11b/g/n无线协议 ?笔记本重量:2.44Kg ?有线网卡:1000Mbps以太网卡 ?笔记本主机 x1 ?电池 x1 ?电源适配器 x1 ?说明书 x1 ?保修卡 x1 ?鼠标 x1 ?保修政策: 全球联保质保期为2年(2年全球联保,1年电池保修(需产品注册)) ?客服电话: 400-600-6655 (24小时电话服务) ?具体内容: 华硕笔记本电脑自用户购买之日起2年内,于正常操作使用状况下主机发生硬件故障可享受免费售后维修服务。搭配的电池自购买之日起6个月内,提供免费保修服务(购买1个月之内完成注册动作,保修期延长至12个月)。当用户提供正规购机发票时,将以发票开具日期开始计算;若用户无法提供正规发票,则产品保修期起算日将以笔记本序列号对应的出厂日期为准。进入官网>>

华硕A43EB815SD-SL(2GB/500GB)详细参数 切换到传统表格版 基本参数 处理器 存储设备 显示屏 显卡

多媒体设备 网络通信 I/O接口 输入设备 电源描述 外观 其他

笔记本附件 保修信息 基本参数?上市时间:2012年02月 ?产品类型:家用 ?产品定位:全能学生本,时尚丽人本?操作系统:DOS ?主板芯片组:Intel HM65 处理器?CPU系列:英特尔赛扬双核 ?CPU型号:Intel 赛扬双核B815 ?CPU主频:1.6GHz ?三级缓存:2MB ?核心类型:Sandy Bridge ?核心/线程数:双核心 ?制程工艺:32nm ?指令集:64bit ?功耗:35W

51单片机CPU内部结构框图

51单片机CPU内部结构框图 2009-07-27 13:40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虚线框内的就是CPU的内部结构了,8位的MCS-51单片机的CPU内部有数术逻辑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累加器A (8位)、寄存器B(8位)、程序状态字PSW(8位)、程序计数器PC(有时也称为指令指针,即IP,16位)、地址寄存器AR(16位)、数据寄存器DR(8位)、指令寄存器IR(8位)、指令译码器ID、控制器等部件组成。 1、运算器(ALU)的主要功能 A)算术和逻辑运算,可对半字节(一个字节是8位,半个字节就是4位)和单字节数据进行操作。 B)加、减、乘、除、加1、减1、比较等算术运算。 C)与、或、异或、求补、循环等逻辑运算。 D)位处理功能(即布尔处理器)。 由于ALU内部没有寄存器,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必须放在累加器A中。累加器A 也用于存放运算结果。 例如:执行指令 ADD A,B 执行这条指令时,累加器A中的内容通过输入口In_1输入ALU,寄存器B通过内部数据总线经输入口In_2输入ALU,A+B的结果通过ALU的输出口Out、内部数据总线,送回到累加器A。 2、程序计数器PC

PC的作用是用来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共16位,可对64K ROM直接寻址,PC低8位经P0口输出,高8位经P2口输出。也就是说,程序执行到什么地方,程序计数器PC就指到哪里,它始终是跟蹿着程序的执行。我们知道,用户程序是存放在内部的ROM中的,我们要执行程序就要从ROM中一个个字节的读出来,然后到CPU中去执行,那么ROM具体执行到哪一条呢?这就需要我们的程序计数器PC来指示。 程序计数器PC具有自动加1的功能,即从存储器中读出一个字节的指令码后,PC自动加1(指向下一个存储单元)。 3、指令寄存器IR 指令寄存器的作用就是用来存放即将执行的指令代码。 在这里我们先简单的了解下CPU执行指令的过程,首先由程序存储器(ROM)中读取指令代码送入到指令寄存器,经译码器译码后再由定时与控制电路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从而完成指令的功能。关于指令在单片机内部的执行过程,我们在后面将会以另一节课来进行详细的讲解。 4、指令译码器ID 用于对送入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进行译码,所谓译码就是把指令转变成执行此指令所需要的电信号。当指令送入译码器后,由译码器对该指令进行译码,根据译码器输出的信号,CPU控制电路定时地产生执行该指令所需的各种控制信号,使单片机正确的执行程序所需要的各种操作。 5、地址寄存器AR(16位) AR的作用是用来存放将要寻址的外部存储器单元的地址信息,指令码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编码,由程序计数器PC产生,而指令中操作数所在的存储单元地址码,由指令的操作数给定。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地址寄存器AR通过地址总线AB与外部存储器相连。 6、数据寄存器DR 用于存放写入外部存储器或I/O端口的数据信息。可见,数据寄存器对输出数据具有锁存功能。数据寄存器与外部数据总线DB直接相连。 7、程序状态字PSW 用于记录运算过程中的状态,如是否溢出、进位等。 例如,累加器A的内容83H,执行: ADD A,#8AH ;累加器A与立即数8AH相加,并把结果存放在A中。 指令后,将产生和的结果为[1]0DH,而累加器A只有8位,只能存放低8位,即0DH,元法存放结果中的最高位B8。为些,在CPU内设置一个进位标志位C,当执行加法运算出现进位时,进位标志位C为1。 8、时序部件 由时钟电路和脉冲分配器组成,用于产生微操作控制部件所需的定时脉冲信号

CPU工作原理经典

CPU的原始工作模式 在了解CPU工作原理之前,我们先简单谈谈CPU是如何生产出来的。CPU是在特别纯净的硅材料上制造的。一个CPU芯片包含上百万个精巧的晶体管。人们在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用化学的方法蚀刻或光刻出晶体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CPU正是由晶体管组合而成的。简单而言,晶体管就是微型电子开关,它们是构建CPU的基石,你可以把一个晶体管当作一个电灯开关,它们有个操作位,分别代表两种状态:ON(开)和OFF(关)。这一开一关就相当于晶体管的连通与断开,而这两种状态正好与二进制中的基础状态“0”和“1”对应!这样,计算机就具备了处理信息的能力。 但你不要以为,只有简单的“0”和“1”两种状态的晶体管的原理很简单,其实它们的发展是经过科学家们多年的辛苦研究得来的。在晶体管之前,计算机依靠速度缓慢、低效率的真空电子管和机械开关来处理信息。后来,科研人员把两个晶体管放置到一个硅晶体中,这样便创作出第一个集成电路,再后来才有了微处理器。 看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晶体管是如何利用“0”和“1”这两种电子信号来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的呢?其实,所有电子设备都有自己的电路和开关,电子在电路中流动或断开,完全由开关来控制,如果你将开关设置为OFF,电子将停止流动,如果你再将其设置为ON,电子又会继续流动。晶体管的这种ON与OFF的切换只由电子信号控制,我们可以将晶体管称之为二进制设备。这样,晶体管的ON状态用“1”来表示,而OFF状态则用“0”来表示,就可以组成最简单的二进制数。众多晶体管产生的多个“1”与“0”的特殊次序和模式能代表不同的情况,将其定义为字母、数字、颜色和图形。举个例子,十进位中的1在二进位模式时也是“1”,2在二进位模式时是“10”,3是“11”,4是“100”,5是“101”,6是“110”等等,依此类推,这就组成了计算机工作采用的二进制语言和数据。成组的晶体管联合起来可以存储数值,也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和数字运算。加上石英时钟的控制,晶体管组就像一部复杂的机器那样同步地执行它们的功能。 CPU的内部结构 现在我们已经大概知道CPU是负责些什么事情,但是具体由哪些部件负责处理数据和执行程序呢? 1.算术逻辑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 ALU是运算器的核心。它是以全加器为基础,辅之以移位寄存器及相应控制逻辑组合而成的电路,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可完成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各种逻辑运算。就像刚才提到的,这里就相当于工厂中的生产线,负责运算数据。 2.寄存器组 RS(Register Set或Registers) RS实质上是CPU中暂时存放数据的地方,里面保存着那些等待处理的数据,或已经处理过的数据,CPU访问寄存器所用的时间要比访问内存的时间短。采用

51单片机CPU的内部结构

51单片机CPU的内部结构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知道了单片机内部有一个8位的CPU,同时知道了CPU 内部包含了运算器,控制器及若干寄存器。在这节课,我们就与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51单片机CPU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虚线框内的就是CPU的内部结构了,8位的MCS-51单片机的CPU内部有数术逻辑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累加器A (8位)、寄存器B(8位)、程序状态字PSW(8位)、程序计数器PC(有时也称为指令指针,即IP,16位)、地址寄存器AR(16位)、数据寄存器DR(8位)、指令寄存器IR(8位)、指令译码器ID、控制器等部件组成。 1、运算器(ALU)的主要功能 A)算术和逻辑运算,可对半字节(一个字节是8位,半个字节就是4位)和单字节数据进行操作。 B)加、减、乘、除、加1、减1、比较等算术运算。 C)与、或、异或、求补、循环等逻辑运算。 D)位处理功能(即布尔处理器)。 由于ALU内部没有寄存器,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必须放在累加器A中。累加器A 也用于存放运算结果。 例如:执行指令 ADD A,B 执行这条指令时,累加器A中的内容通过输入口In_1输入ALU,寄存器B通过内部数据总线经输入口In_2输入ALU,A+B的结果通过ALU的输出口Out、内部

数据总线,送回到累加器A。 2、程序计数器PC PC的作用是用来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共16位,可对64K ROM直接寻址,PC低8位经P0口输出,高8位经P2口输出。也就是说,程序执行到什么地方,程序计数器PC就指到哪里,它始终是跟蹿着程序的执行。我们知道,用户程序是存放在内部的ROM中的,我们要执行程序就要从ROM中一个个字节的读出来,然后到CPU中去执行,那么ROM具体执行到哪一条呢?这就需要我们的程序计数器PC来指示。 程序计数器PC具有自动加1的功能,即从存储器中读出一个字节的指令码后,PC自动加1(指向下一个存储单元)。 3、指令寄存器IR 指令寄存器的作用就是用来存放即将执行的指令代码。 在这里我们先简单的了解下CPU执行指令的过程,首先由程序存储器(ROM)中读取指令代码送入到指令寄存器,经译码器译码后再由定时与控制电路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从而完成指令的功能。关于指令在单片机内部的执行过程,我们在后面将会以另一节课来进行详细的讲解。 4、指令译码器ID 用于对送入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进行译码,所谓译码就是把指令转变成执行此指令所需要的电信号。当指令送入译码器后,由译码器对该指令进行译码,根据译码器输出的信号,CPU控制电路定时地产生执行该指令所需的各种控制信号,使单片机正确的执行程序所需要的各种操作。 5、地址寄存器AR(16位) AR的作用是用来存放将要寻址的外部存储器单元的地址信息,指令码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编码,由程序计数器PC产生,而指令中操作数所在的存储单元地址码,由指令的操作数给定。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地址寄存器AR通过地址总线AB与外部存储器相连。 6、数据寄存器DR 用于存放写入外部存储器或I/O端口的数据信息。可见,数据寄存器对输出数据具有锁存功能。数据寄存器与外部数据总线DB直接相连。 7、程序状态字PSW 用于记录运算过程中的状态,如是否溢出、进位等。 例如,累加器A的内容83H,执行: ADD A,#8AH ;累加器A与立即数8AH相加,并把结果存放在A中。 指令后,将产生和的结果为[1]0DH,而累加器A只有8位,只能存放低8位,即0DH,元法存放结果中的最高位B8。为些,在CPU内设置一个进位标志位C,当执行加法运算出现进位时,进位标志位C为1。 8、时序部件 由时钟电路和脉冲分配器组成,用于产生微操作控制部件所需的定时脉冲信号在后面的课程中我们将会安排一节课来讲解这些专用的寄存器。

[论文]CPU的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论文]CPU的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CPU的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1.CPU的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写,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CPU的内部结构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CPU的工作原理就象一个工厂对产品的加工过程:进入工厂的原料(指令),经过物资分配部门(控制单元)的调度分配,被送往生产线(逻辑运算单元),生产出成品(处理后的数据)后,再存储在仓库(存储器)中,最后等着拿到市场上去卖(交由应用程序使用)。 2.CPU的相关技术参数 (1)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以为认为CPU的主频指的是CPU运行的速度,实际上这个认识是很片面的。CPU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而且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 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因此主频仅仅是CPU 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2)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

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B) 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我们谈谈两者的区别。 (3)前端总线(FSB)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由于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带宽)/8。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 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 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4)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 (5)缓存 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度很快。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笔记本参数解读

看参数知“本性”笔记本配置解读 处理器: Intel发布了基于Ivy Bridge架构的第三代智能酷睿i7、i5以及i3处理器,新品采用了最先进的22nm制造工艺。但从目前市场情况来说,旧的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新旧混杂。 命名规则: Ivy Bridge架构处理器只有i7、i5以及i3。以字母“U”结尾的属于超低电压版本,TDP仅为17W,即主流处理器的一半儿功耗,因此性能会相对弱一些。如酷睿i5-3217U处理器; 以字母M结尾的为标准电压处理器,其中四核处理器为“QM”结尾(Quard-Core Mobile),其余均为双核产品,如i7-3610QM是四核处理器,i7-3520M则是双核处理器。 性能差距: 性能方面,我们虽然没有找到IVB酷睿i3处理器的实际性能测试成绩,但从IVB酷睿i5与SNB酷睿i5相比提升不明显的情况来看,i3也应该如此。也就是说,新架构的酷睿i3与i5实际性能差别不是特别明显,后者性能略好一些。 而拥有四核心的酷睿i7在性能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达到了酷睿i5的两倍以上。 酷睿i3、i5、i7的性能差距,并不是像命名中的3:5:7那样简单,而是基本达到了5:6:13,酷睿i7性能尤为突出。 超低电压处理器阵营,当前已基本全部升级至Ivy Bridge架构,从实际表现来看,由于最大睿频接近,新的低压酷睿i7性能表现基本与标压i5相当,低压i5也基本与标压i3持平甚至略有胜出,值得考虑。至于新的低压i3,它的性能虽然在这一批处理器当中属弱者,但拿来上网、看高清、Office文档处理也基本够用。

处理器配套芯片组: 目前笔记本采用的Ivy Bridge架构处理器配套芯片组有HM70,HM75,HM76,HM77,QM77,QS77以及UM77七款。而最常见的则为HM76以及HM77,部分高端商务本上面还可以见到QM77以及QS77芯片组。 商用芯片组: 商用芯片组只有QM77以及QS77两款,持Intel针对商业用户推出的博锐技术、定向虚拟化技术、可信执行技术等等,可让笔记本拥有更高的安全性,更强的可靠性等等。 SRT固态硬盘加速技术: 只有HM77、UM77、QM77、QS77这四款“77”系列芯片组才支持SRT固态硬盘加速技术。目前市面上很多主流价位的超极本都使用了32GB固态硬盘与500GB机械硬盘的双硬盘方案,它们基本都使用这一技术,以达到极速的系统响应以及程序响应。 而对于混合硬盘的超极本,目前除了ZENBOOK以外,您只能选择那些采用“77”系列芯片组的型号。 内存: Ivy Bridge架构处理器整合北桥功能,均支持DDR3-1333以及DDR3-1600内存。内存频率提升了,性能自然也要比以往强一些。目前笔记本基本都使用了普通的内存,没有什么超频可言,时序、延迟,性能表现都基本差不多。 单根4GB为笔者推荐的最小容量,它基本可满足日常使用所需,也可以通过添加第二内存,方便升级至8GB并组建双通道。 显卡: 作为一款集显,Intel HD Graphics 4000核芯显卡性能已经达到了当前低端独显、上一代中低端独显的水平,而GCN架构A卡在笔记本上依旧只有Radeon HD 7970M一款,其余A卡在Kepler架构N卡面前又不值一提,因此A卡在笔记本上几乎全军覆没,在此重点说N 卡。 NVIDIA Kepler架构独显 NVIDIA推出了28nm制造工艺的Kepler架构独立显卡,针对笔记本的型号由GeForce GT 640M一直延伸到GTX 680M(这里面GTX 670M以及GTX 675M除外,编号小于640的N卡也几乎可以无视了),大体规格如下: 从规格上看,NVIDIA GeForce GT 640M LE到GTX 660M均基于GK107核心,384个CUDA 单元。它们的具体区别仅在于核心频率、显存类型、显存频率的不同,性能依次递增。经过测试,GT 640M可在主流画质下流畅运行当前绝大多数3D游戏,而配备GDDR5显存的GT 650M 显卡可以通过适当超频,达到甚至超过GTX 660M的性能(也就是说GTX 660M命名为“GT 655M”更加合适,具体超频文章点此阅读)。此外,它们都采用了板载的形势,不可更换! GeForce GTX 670MX与GTX 675MX是最新推出的两款型号,我们没有进行过具体测试,因此不敢断言。从960个CUDA单元的特性,推测其核心代号应为GK106,且应该属于可插

cpu的内部结构

(转)cpu的内部结构 2009-12-09 21:27 cpu的内部结构 1.算术逻辑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 ALU是运算器的核心。它是以全加器为基础,辅之以移位寄存器及相应控制逻辑组合而成的电路,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可完成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各种逻辑运算。就像刚才提到的,这里就相当于工厂中的生产线,负责运算数据。 2.寄存器组 RS(Register Set或Registers) RS实质上是CPU中暂时存放数据的地方,里面保存着那些等待处理的数据,或已经处理过的数据,CPU访问寄存器所用的时间要比访问内存的时间短。采用寄存器,可以减少CPU 访问内存的次数,从而提高了CPU的工作速度。但因为受到芯片面积和集成度所限,寄存器组的容量不可能很大。寄存器组可分为专用寄存器和通用寄存器。专用寄存器的作用是固定的,分别寄存相应的数据。而通用寄存器用途广泛并可由程序员规定其用途。通用寄存器的数目因微处理器而异。 3.控制单元(Control Unit) 正如工厂的物流分配部门,控制单元是整个CPU的指挥控制中心,由指令寄存器 IR(Instruction Register)、指令译码器ID(Instruction Decoder)和操作控制器 0C(Operation Controller)三个部件组成,对协调整个电脑有序工作极为重要。它根据用

户预先编好的程序,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各条指令,放在指令寄存器IR中,通过指令译码(分析)确定应该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通过操作控制器OC,按确定的时序,向相应的部件发出微操作控制信号。操作控制器OC中主要包括节拍脉冲发生器、控制矩阵、时钟脉冲发生器、复位电路和启停电路等控制逻辑。 4.总线(Bus) 就像工厂中各部位之间的联系渠道,总线实际上是一组导线,是各种公共信号线的集合,用于作为电脑中所有各组成部分传输信息共同使用的“公路”。直接和 CPU相连的总线可称为局部总线。其中包括: 数据总线DB(Data Bus)、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 、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其中,数据总线用来传输数据信息;地址总线用于传送CPU发出的地址信息;控制总线用来传送控制信号、时序信号和状态信息等。 CPU的工作流程 由晶体管组成的CPU是作为处理数据和执行程序的核心,其英文全称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中央处理器。首先,CPU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控制单元,逻辑运算单元和存储单元(包括内部总线及缓冲器)三大部分。CPU的工作原理就像一个工厂对产品的加工过程:进入工厂的原料(程序指令),经过物资分配部门(控制单元)的调度分配,被送往生产线(逻辑运算单元),生产出成品(处理后的数据)后,再存储在仓库(存储单元)中,最后等着拿到市场上去卖(交由应用程序使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从控制单元开

CPU组成

CPU组成 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亦称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or Unit),由运算器与控制器组成,其内部结构分为控制单元(Control Unit;CU)、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存储单元(Memory Unit;MU)三部分,各部件相互协调,进行分析、判断、运算并控制计算机各组件工作。 一、内核 ●运算器 运算器是计算机的处理中心,主要由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ALU)、浮点运算单元(Floating Point Unit;FPU)、通用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组成。 算术逻辑单元主要完成二进制数据的定点算术运算(加减乘除)、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及各种移位操作。 浮点运算单元主要负责浮点运算和高精度整数运算。 通用寄存器用来保存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和运算的中间结果。 状态寄存器在不同机器中有不同规定,程序中,状态位通常作为转移指令的判断条件。 ●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控制中心,决定了计算机运行过程的自动化。它不仅要保证程序的正确执行,而且要能够处理异常事件。控制器一般包括指令控制器、时序控制器、总线控制器、中断控制器等几个部分。 1)指令控制器完成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操作。 2)时序控制器要为每条指令按时间顺序提供应有的控制信号。 时序控制器包括时钟发生器和倍频定义单元,其中时钟发生器由石英晶体振荡器发出稳定的脉冲信号,即CPU的主频;而倍频定义单元则定义CPU主频是存储器频率(总线频率)的几倍。 一般时钟脉冲就是最基本时序信号,是整个机器的时间基准,称为主频。执行一条指令所需时间叫做一个指令周期,不同指令的周期有可能不同。一般为便于控制,根据指令的操作性质和控制性质不同,会把指令周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就是一个CPU周期。早期,CPU同内存速度差异不大,所以CPU周期通常和存储器存取周期相同。后来,随着CPU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存储器,于是常将CPU周期定义为存储器存取周期的几分之一。 3)总线控制器是为多个功能部件服务的信息通路的控制电路。 就CPU而言一般分为内部总线和CPU对外联系的外部总线,外部总线又叫系统总线、前端总线(FSB)等,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4)中断控制器指计算机由于异常事件,或随机发生需立即外理事件,引起CPU暂时停止当前程序执 行,转向另一服务程序以处理当前事件,处理完成后返回原始程序的过程。 由机器内部产生的中断,称做陷阱(内部中断),由外部设备引起的中断叫外部中断。 二、外核 1.解码器(Decode Unit) x86CPU特有设备,作用是把长度不定的x86指令转换为长度固定的指令,交由内核处理。解码分为硬件解码和微解码,对于简单的x86指令只要硬件解码即可,速度较快,而遇到复杂的x86指令则需要进行微解码,并把它分成若干条简单指令,速度较慢且很复杂。 2.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Cache) 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是为了缓解较快的CPU与较慢的存储器之间的矛盾而产生,一级缓存通常集成在CPU内核,而二级缓存则是以OnDie或OnBoard的方式以较快于存储器的速度运行。对于一些大数据交换量的工作,CPU的Cache显得尤为重要。 三、指令系统 指令系统指的是一个CPU所能够处理的全部指令的集合,是一个CPU的根本属性,因为指令系统决定了一个CPU能够运行什么样的程序。我们常说的CPU都是X86系列及兼容CPU ,所谓X86指令集是美国Intel 公司为其第一块16位CPU(i8086)专门开发的,虽然随着CPU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l陆续研制出更新型的i80386、i80486直到今天的Pentium4系列,但为了保证电脑能继续运行以往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以保护和继承丰富的软件资源(如Windows系列),Intel公司所生产的所有CPU仍然继续使用X86指令集。另外除Intel 公司之外,

笔记本电脑价格及参数

联想Thinkpad E325 129864C 详细参数指导价¥6799 基本参数 上市时间2011下半年 处理器Intel Core i5-2430M(2.4GHz/L3 3M) 核心/线程双核心/四线程 核心架构Sandy Bridge 处理器类型第二代酷睿i5 处理器主频 2.4GHz 加速技术支持Turbo Boost睿频技术,3.0GHz 三级缓存L3 3M 主板芯片组Intel HM65 产品定位商用办公本,轻薄便携本 操作系统Windows 7 Home Basic 存储设备 内存容量2GB 内存类型DDR3 硬盘类型机械硬盘 硬盘参数7200转 硬盘容量320GB 光驱类型无光驱 显示屏 屏幕尺寸13.3英寸 显示屏描述宽屏,LED背光,16:9比例 分辨率1366×768 音频视频 显卡类型独立 显卡芯片AMD Radeon HD 6630M 显存容量1GB 显存位宽128bit

戴尔V3350D-158(V3350D-378) 详细参数指导价¥6199 基本参数 上市时间2011下半年 处理器Intel Core i5-2430M(2.4GHz/L3 3M) 核心/线程双核心/四线程 核心架构Sandy Bridge 处理器类型第二代酷睿i5 处理器主频 2.4GHz 加速技术支持Turbo Boost睿频技术,3.0GHz 三级缓存L3 3M 主板芯片组Intel HM65 产品定位商用办公本 操作系统Windows 7 Home Basic 存储设备 内存容量4GB 内存类型DDR3 1333 最大支持内存最大支持8GB 硬盘类型机械硬盘 硬盘参数7200转 硬盘容量500GB 光驱类型DVD刻录机 光驱描述支持SuperMulti双层刻录 显示屏 屏幕尺寸13.3英寸 显示屏描述宽屏,LED背光,16:9比例 分辨率1366×768 音频视频 显卡类型独立 显卡芯片AMD Radeon HD 6490M

软化水处理器工作原理

一、中央空调软化水设备工作原理: 水的硬度主要是由其中的阳离子:钙(Ca2+)、镁(Mg2+)离子构成的。 当含有硬度离子的原水通过交换器树脂层时,水中的钙、镁离子与树脂内的钠离子发生置换,树脂吸附了钙、镁离子而钠离子进入水中,这样从交换器内 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离子的软化水。 随着交换过程的不断进行,树脂中Na+全部被置出来后就失去了交换功能,此时必须使用Nacl溶液对树脂进行再生,将树脂吸附的Ca2+、Mg2+置换下来,树脂重新吸附了钠离子,恢复了软化交换能力。

二、中央空调软化水设备产品结构: 1. 进口控制阀:阀体材质为高强度轻质耐腐蚀工程塑料、无铅黄铜。 2. 抗腐蚀罐体:罐体材质为玻璃钢(可选用碳钢或不锈钢衬塑罐体),罐体防腐、耐压,使用寿命长。 3. 均匀布水系统:采用射流式布水,树脂有效交换容量得以充分发挥,用盐控制精确,无须盐泵。 4. 进口高性能树脂:选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破损率低,粒度均匀,提高离子交换率。 三、中央空调软化水设备工作程序: 1. 供水:未处理的水通过树脂层,发生交换反应,产生软水。 2. 反洗:水从树脂层下部进入,松动树脂,去除细碎杂物。 3. 进盐水再生:利用较高浓度的盐水(Nacl)流过树脂,将失效树脂重新还原为钠型可用树脂。

4. 冲洗:按照供水时的流程使水通过树脂冲洗掉多余的盐液和再生交换下来 的钙、镁离子。 5. 注水:向盐箱内注水,溶解食盐,以备下次再生所用。 四、中央空调软化水设备性能特点: 1. 高效:软水器整体设计配套合理,使树脂的有效工作交换容量得以充分发挥。 2. 省工:自动化程度高,无需设专人值守。 3. 省水:软水器制水率达98%以上。 4. 省电:采用虹吸再生原理,无需盐泵,耗电量仅相当于手动软水设备的1%。 5. 占地空间小:只需提供树脂罐和盐罐的占地空间,节省管路、盐泵所占空间。 6. 调整方便: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调整再生周期和再生时间。 7. 运行费用低:由于自动化程度高,软水器能适应水量变化,精确地计量产 水量、计量再生剂的用量,避免了再生时再生剂无辜的浪费,同时可节省大量 的人工费。

笔记本电脑参数教学文稿

笔记本电脑参数

笔记本电脑 1、一般电脑主要参数有五大参数,CPU,内存,硬盘,显卡,屏幕。屏幕的大小一眼就能看出来,现在笔记本电脑主要分为,11.6寸、12.5寸、13.3寸、14.1寸、15.6寸。其中14.1寸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14寸,为最常见的尺寸,也是最主要的占比在90%销量尺寸。 NoteBook,俗称笔记本电脑,它的诞生源于人们对移动办公的需求,它的设计目的就是在保持便携性的前提下尽量的提高性能和易用性,以及提供多元化的功能。笔记本电脑诞生至今已经有19年的历史了,它的诞生带动了科技的发展。 CPU品牌 笔记本电脑专用的CPU英文称Mobile CPU(移动CPU),它除了追求性能,也追求低热量和低耗电,最早的笔记本电脑直接使用台式机的CPU,但是随CPU主频的提高, 笔记本电脑狭窄的机箱开始无法迅速的散发热量,笔记本电脑小得可怜的电池也无法负担台式CPU庞大的耗电量, Mobile CPU的制造工艺往往比同时代的台式机CPU更加先进,因为Mobile CPU中会集成台式机CPU中不具备的电源管理技术,而且往往比台式机CPU先采用更高的微米精度。主要生产厂家有Intel、AMD、IBM、VIA等。 CPU的厂商 1.Intel公司 Intel是生产CPU的老大哥,它占有80%多的市场份额,Intel生产的CPU就成了事实上的x86CPU技术规范和标准。最新的酷睿2成为CPU的首选。 2.AMD公司 目前使用的CPU有好几家公司的产品,除了Intel公司外,最有力的挑战的就是AMD公司,最新的Athlon64x2和闪龙具有很好性价比,尤其采用了3DNOW+技术,使其在3D上有很好的表现。 3.IBM和Cyrix

cpu内部结构

有关cpu内部结构 悬赏分:80|解决时间:2009-5-17 11:48|提问者:九溪江南园 请问哪位大侠有cpu的详细资料啊(包含很多内部细节,如控制器,运算器,寄存器,中断处理系统等等)。回答的好有高分!!谢谢!! 最佳答案 楼主真的是个胆大,敢于追求前沿知识的人一般人对这类问题更本就不关心(只知道电脑开机就能运行) 但是常人更本无法回答 只有按照书上的来了哦 只有在网上去COPY了但是控制器,运算器,寄存器,中断处理系统这类是要学习了汇编语言才能解释它们CPU如何调用内存执行指令的单了解硬件是不行的必须要了解汇编语言你才能清楚计算机是怎么实现程序运行程序调用的你可以去下点电子书或者买本书来看看(推荐王爽老师的汇编语言) 呵呵说多了下面是基本架构当然网上COPY的(其实这些在书上都能看到): CPU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它可以被简称做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不过经常被人们直接称为处理器(processor)。不要因为这些简称而忽视它的作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其重要性好比大脑对于人一样,因为它负责处理、运算计算机内部的所有数据,而主板芯片组则更像是心脏,它控制着数据的交换。CPU的种类决定了你使用的操作系统和相应的软件。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等构成,是PC的核心,再配上储存器、输入/输出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为完整的PC。 CPU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参数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等构成。寄存器组用于在指令执行过后存放操作数和中间数据,由运算器完成指令所规定的运算及操作。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有: 1.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或G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处理数据的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Intel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从Intel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强自身主频的发展。像其他的处理器厂家,有人曾经拿过一块1G的全美达处理器来做比较,它的运行效率相当于2G的Intel处理器。 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在Intel的处理器产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 GHz Itanium 芯片能够表现得差不多跟2.66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约跟4

cpu工作原理

简单的说cpu就像是一个大的存放开关的工厂,每个晶体管就是一个开关,关的时候 表示0,开的时候表示1, 晶体管越多,开关也越多,在处理同一个问题的时候走的线路也就越多。这就像是你 以前学初中物理时的并联 电路,之路越多流通的线路也越多。同样,cpu的晶体管越多,单位时间内可以流过的电流的支路也就越多反 映在宏观上就是你在一颗cpu上能同时处理的数据也就越多,机器也就越快。 更现实生活一样,人多力量大 晶体管有的组成CPU内部数字开关,有的组成CPU内部的缓存;人多当然力量大,做的 事情多,速度肯定快 CPU工作原理揭秘 众所周知,CPU是电脑的“心脏”,是整个微机系统的核心,因此,它也往往成了各种档次微机的代名词,如昔日的286、386、486,奔腾、PII、K6到今天的PIII、P4、K7等。回顾 CPU发展历史,CPU在制造技术上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集成的电子元件 越来越多,从开始集成几千个晶体管,到现在的几百万、几千万个晶体管,这么多晶 体管,它们 是如果处理数据的呢? ◆ CPU的原始工作模式在了解CPU工作原理之前,我们先简单谈谈CPU是如何生产出 来的。CPU是在特别纯净的硅材料上制造的。一个CPU芯片包含上百万个精巧的晶体管。人们在一块 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用化学的方法蚀刻或光刻出晶体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CPU正是由晶体管组合而成的。简单而言,晶体管就是微型电子电子开关,它们是构建

CPU的基石 ,你可以把一个晶体管当作一个电灯开关,它们有个操作位,分别代表两种状态:ON (开)和OFF(关)。这一开一关就相等于晶体管的连通与断开,而这两种状态正好与 二进制中的 基础状态“0”和“1”对应!这样,计算机就具备了处理信息的能力。但你不要以为,只有简单的“0”和“1”两种状态的晶体管的原理很简单,其实它们的发展是经过科 学家们多 年的辛苦研究得来的。在晶体管之前,计算机依靠速度缓慢、低效率的真空电子管和 机械开关来处理信息。后来,科技人员把两个晶体放置到一个硅晶体中,这样便创作 出第一个集 成电路,再后来才有了微处理器。看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晶体管是如何利用“0”和“1”这两种电子信号来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的呢?其实,所有电子设备都有自己的 电路和开 关,电子在电路中流动或断开,完全由开关来控制,如果你将开关设置微OFF,电子将停止流动,如果你再将其设置为ON,电子又会继续流动。晶体管的这种ON与OFF的切换只由电子 信号控制,我们可以将晶体管称之为二进制设备。这样,晶体管的ON状态用“1”来 表示,而OFF状态则用“0”来表示,就可以组成最简单的二进制数。众多晶体管产生 的多个“1” 与“0”的特殊次序和模式能代表不同的情况,将其定义为字母、数字、颜色和图形。 举个例子,十进制位中的1在二进制模式时也是“1”,2在二进制位模式时是“10”,3是“11”

笔记本电脑配置参数

笔记本电脑最大内存是多大 小编的笔记本电脑,配置是2GB内存和集成显卡,安装Vista系统,开启多个程序时感觉速度不够流畅,于是计划升级内存,考虑到笔记本只预留了一个内存插槽,笔者直接将内存升级到4GB,遗憾的是,系统却只能识别3.2GB内存容量,即便是集成显卡用掉了256MB内存,内存容量也不可能只有3.2GB,于是打电话咨询厂商售后人员。 此时才明白一个道理,WinXP或32位Vista系统最大只支持3.2GB内存,多余的内存被禁用了,而在升级最新的WinXP SP3或Vista SP1补丁后,尽管系统能正确识别4GB内存,但实际可用内存仍旧为3.2GB。 目前笔记本最大的内存只有4G。因为XP系统只能理论支持4G内存,实际支持3.25G,vista,win7是64位处理器,虽然支持4G以上,但是别忘了笔记本只有2个内存插槽,而目前单根内存最大只有2G。这一技术还没有突破。目前提高内存效率的办法是增加主频。 如果是4G内存的笔记本电脑,如何把剩余且禁用的800MB内存容量给挖掘出来呢? 使用超级兔子软件可以将多余内存变成虚拟磁盘,之后再将虚拟磁盘设置为虚拟内存,这样可使禁用的内存得到利用,或者将IE缓存、临时目录及要频繁读写的程序设置在虚拟磁盘,以提升笔记本系统的运行速度,在软件主界面点“利用大内存加快系统运行”图标,点“下一步”按钮创建虚拟磁盘,由于只有800MB容量内存没有被识别,因此将虚拟磁盘大小设置为800MB,并将盘体类型设置为“硬盘驱动器”。 单击“下一步”按钮,然后根据需要设置虚拟磁盘,譬如对于每天必须上网的用户,建议将IE缓存大小设置为300MB以上(譬如400MB),以方便提升IE浏览器的运行速度,并点选下面两个选项即可,点击“下一步”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按钮后重新启动系统,如果提示闪存盘装载失败,请确认系统已经停止使用IE缓存,然后再进行虚拟磁盘的设置,成功设置并重新启动系统后,原先被禁用的800MB内存就释放出来了,此时开机速度、浏览器运行效率会有所提升。 小编今天把关于笔记本电脑最大内存的知识记载在这里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对笔记本电脑内存大小知识有个常识性的了解。

笔记本主要参数

重要参数屏幕尺寸:14英寸1366x768 CPU型号:Intel 酷睿i5 3230M CPU主频:2.6GHz 内存容量:4GB(4GB×1)DDR3 1600MHz 硬盘容量:1TB 显卡芯片:NVIDIA GeForce GT 650M+Intel ... 操作系统:预装Windows 8 摄像头:集成摄像头 光驱类型:内置DVD刻录机支持超级DVD刻录 无线网卡:Intel 2200 BGN 笔记本重量:2.2Kg 蓝牙:支持蓝牙功能 标准配件 售后服务联想Y480N-IFI(i5 3230M)详细参数 切换到传统表格版 基本参数上市时间:2013年01月 产品类型:家用 产品定位:游戏影音本,家庭娱乐本 操作系统:预装Windows 8 主板芯片组:Intel HM76 处理器CPU系列:英特尔酷睿i5 3代系列 CPU型号:Intel 酷睿i5 3230M CPU主频:2.6GHz 最高睿频:3200MHz 总线规格:DMI 5 GT/s 三级缓存:3MB 核心架构:Ivy Bridge 核心/线程数:双核心/四线程 制程工艺:22nm 指令集:AVX,64bit 功耗:35W 存储设备内存容量:4GB(4GB×1)

内存类型:DDR3 1600MHz 插槽数量:2xSO-DIMM 最大内存容量:8GB 硬盘容量:1TB 光驱类型:内置DVD刻录机 光驱描述:支持超级DVD刻录 显示屏触控屏:不支持触控 屏幕尺寸:14英寸 显示比例:16:9 屏幕分辨率:1366x768 屏幕技术:LED背光,超薄炫彩屏 显卡显卡类型:双显卡(性能级独立显卡+集成显卡) 显卡芯片:NVIDIA GeForce GT 650M+Intel GMA HD 4000 显存容量:2GB 显存类型:GDDR5 显存位宽:128bit 流处理器数量:384 DirectX:11 多媒体设备摄像头:集成摄像头 音频系统:JBL品牌音响,杜比认证音效 扬声器:内置扬声器 麦克风:内置麦克风 网络通信无线网卡:Intel 2200 BGN 有线网卡:1000Mbps以太网卡 蓝牙:支持蓝牙功能 I/O接口数据接口:2×USB2.0+2×USB3.0 视频接口:VGA,HDMI 音频接口:耳机输出接口,麦克风输入接口 其它接口:RJ45(网络接口),电源接口 读卡器:6合1读卡器(SD,SD-pro,MMC,MS,MS-pro,X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