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1 引言

1.1长三角概况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共计16个城市。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总体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从GDP总量来看,长三角地区以仅占全国2%的土地面积、10%的人口,产生了全国GDP总量的近30%;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1.2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199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以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上海、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发展的战略构想,从此拉开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序幕。

然而长三角区域江、浙、沪三部分分属三个独立的省市,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该地区分别形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上海模式”等不同的经济格局,其中上海是当之无愧的“国营龙头老大”。在新的形势背景下,各地各级政府确立新的发展模式,谋求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这必将促进苏浙沪三地范围内资源要素得到充分和合理配置,同时充分利用外部及国际资源要素、市场,进一步拓展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形成长三角地区新的竞争优势,提高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看到,政府经济行政行为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改革开放使得江、浙、沪根据自己的特色,各自在不同的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正是由于此,三省市政府对各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偏爱有加,对自己区域形成的产业结构也是衷心耿耿、不愿释怀。到目前为止,江、浙、沪三地的分工与合作仍然相对封闭,甚至有所排斥。

在中国加入WTO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江、浙、沪三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合作不断增多。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格局的公认程度不断提升,政府部门如何面对发展如此之快的经济格局,及时调整自己的职能,改变自身的行政理念,完善自身的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

1.3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江、浙、沪三省市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将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和增长点,同时也将推动这一地区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然而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各地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采取的种种政府行为,带有明显的地方功利主义和保护主义色彩,而忽视了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互补与协调。比如,长三角出现了诸多类似“倾销式开发区建设”、“区域环境污染”、“经济结构大幅雷同”、“各地争相发展制造业基地”等一系列政府间协调失败的案例。那么,“为什么文化如此丰富、资源禀赋如此相同、历史具有如此的密切联系、经济结构如此互补的地区,却在经济发展中如此四分五裂,形不成一种一体化发展的格局”1?是什么导致了在信息能完全沟通的情况下,其协调搏弈结果仍然达不到帕累托最优而导致博弈失败?

通过对政府这些经济行政行为的实证分析,我们从政府协调博弈的预期得益、博弈成本、博弈对象和信息沟通等方面来研究政府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协调搏弈失败,并由此从政府职能改革方面着手,提出政府如何面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调整、完善自身职能,从而加强博弈的协调功能,构建完善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机制,更好地为市场服务,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服务。

1.4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随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以及加入WTO,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面对国际大市场挑战的不仅仅是企业,更重要的反而是政府。WTO的许多规则恰恰是针对政府而来,这些规则也只有政府才能执行和遵守,不是企业,而是政府成了WTO的首要冲击对象。中国各级政府面对如此机遇和挑战,如何尽快调整自己的行政理念,改革现行行政体制,完善自身行政职能,以及转变行政行为和管

1洪银兴、刘志彪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页

理方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

1.4.1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2000)就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模式方面提出了平衡发展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并对不平衡发展理论提出了四种发展模式:梯度推进、增长极、点轴开发、网络开发[12]。

中国人民大学高洪深等(2000)对区域经济的结构、组织形式、区域空间结构、区际分工与协作、区域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4]。

洪银兴、刘志彪等(2003)在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方面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相似,产业分散开发,经济发展路线接近,发展水平相当,易于形成竞争局面;同时,各地经济结构相近但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为区域分工与合作提供了可能[9]。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方面,陆大道(2001)将其划为四个阶段,即社会经济结构中以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过渡性阶段、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朱传耿等(2001)[23]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刘思华(2002)就各类区域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协调问题与区域发展中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11]。

李文良等(2003)关于政府职能及其转变等方面提出:政府职能的重新配置可以从职责范围和作用层次两个方面确定政府行政管理的目标、内容、过程及其运作方式,以形成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职能体系,为政府科学地进行管理奠定基础。新型的政府行政理念也在不断兴起,如服务行政[10]。其要求:1、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2、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3、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掌舵的人应该看到一切问题的可能性的全貌,并且能对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加以平衡。划桨的人聚精会神于一项使命并且把这件事做好。掌舵型组织机构需要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4、政府行政中引入市场化模式。

我国学者王传宏等(2002)就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方面指出: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各方力量在互相冲突中获得平衡[18]。公共

2[美] 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政府》,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1月,第288页

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公共部门及其人员对公共政策制定有着主要的直接的影响,他们决定公共政策制定的体制形式。

1.4.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尼古拉斯.亨利(2002)就政府间行政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政府间行政指的是为实现具体的政策目标对政府间关系的管理和协调......而政府间关系是指所有拥有不同程度的权威和管辖自治权的政府部门之间建立的一系列金融、法律、政治和行政关系”[8]。

关于博弈论方面的研究则比较丰富,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对微观经济领域,也有涉及宏观经济领域的。

博弈论是一种独特的处于各学科之间的研究人类行为的方法。博弈论是由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创立的。博弈论领域第一本重要著作是诺伊曼与另一个伟大的数理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Oskar Morgenstern)共同写成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The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当然,摩根斯坦把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带入了合作中,但是诺伊曼也同样意识到那些思想并对新古典经济学做出了其他的贡献。而纳什均衡是最经典的现代博弈论范例。20世纪50年代,纳什就提出了著名的纳什均衡(囚徒的困境)。1968年,格雷特?哈丁成功地将“囚徒的困境”和资源耗竭结合起来,提出了“公用地灾难”。哈丁说:“在信奉公用地自由化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追求各自最大的利益。这是灾难所在。......毁灭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2] [13] [15]。

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学教授Russell W.Cooper(2002)则提出了宏观经济学中的协调博弈理论,并提出了政府在解决协调问题中的角色,既可以保持经济的稳定性,又可能导致政策的不确定性,其主要原因是“时间不一致性”,“在一些情况下,私人行为主体与政府之间不同的目标会导致时间一致性问题的出现。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私人行为主体无法将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也会导致时间一致性问题。这些外部性的存在既为政府干预提出了理由也同时成为时间一致性问题的基础”;“从直觉上来说,政府可以选择一个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影响私人行为主体的选择。然而,一旦选择了X,政府就无法影响私人行为主体,所以政府必然想采取一个不同的行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艾里克?拉斯缪森(Eric Rasmusen)(1989)从信息的角度对博弈论提出了对称信息动态博弈、声誉和对称信息重复博弈以及不对称信息动态博弈的理论[15]。

虽然,从宏观背景看待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无论是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之下,还是如同整个中国政府一样处于WTO的环境氛围中,中外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的主要侧重点有:地方政府作为独立行政体,其在本国经济大背景下应当成为什么样的角色?政府和本行政区企业、本辖区市场的关系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如何共同面对经济问题等。但是,纵观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间政府职能和协调博弈方面的研究,以及引发的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的问题,我们觉得目前还鲜有人问津。在区域范围内地方政府相互间如何面对既独立又统一、既竞争又合作的市场环境、既是独立的行政体又必须互相联合的政治环境、如何调整自己的角色、如何进行公共行政决策、如何协调局部利益和区域利益、如何处理区域利益与区域外部利益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面对区域外市场等问题,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5研究方法及论文的构成

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也成了政府制度创新、协调发展、共谋未来的实验田。但在许多的辉煌背后,我们也看到,在各行政区域政府间的互相协作、协调机制的发展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根据艾里克. 拉斯缪森(Eric Rasmusen)相关博弈理论,“博弈中包括如下必不可少的因素:参与者(players)、行动(actions)、信息(informations)、策略(strategies)、支付(payoffs)、结果(outcome)和均衡(equilibria)”3。这就是说,在区域政府间互相博弈也必然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来获得期望得益,并由此达到协调均衡。同时,协调博弈过程之中,有许多的因素将影响到博弈的成功与失败,如信息沟通、风险回报等。那么,在区域政府间的协调博弈中,政府是以什么样的成本来进行博弈呢?博弈的协调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博弈为何经常出现失败?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又有什么关联?等等。根据目前国内外关于区域政府间协调博弈的研究现状,笔者主要利用协调博弈论的相关理论来对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间相互博弈行为的失败进行研究。我们从实际案例的分析出发探讨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间协调博弈出现失败的问题,试图分析区域政府间协调博弈失败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政府职能

3[美]艾里克·拉斯缪森(Eric Rasmusen);王晖、白金辉等译:《博弈与信息》. (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4页

转变的一些观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长三角的概况、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由此提出了区域政府协调之间的问题所在,并提出采用“协调博弈”的有关方法对其进行研究。随后还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博弈论”有关研究进展及其在政府博弈中的研究情况。

第二章首先提出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在中国的地位与作用,介绍了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现状与特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所在,并提出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与竞争方面存在的协调问题。

第三章给出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间出现的政府协调博弈的数个案例,其中协调失败的案例有“各地大打制造业基地牌”、“‘倾销式’开发区建设”、“洋山港、跨海大桥建设”、“长三角区域环境污染”;协调成功的案例:“长三角高速公路圈建设”等。

第四章也是本文的核心所在。主要从分析协调博弈的各元素出发,来获得长三角区域政府间协调博弈失败的原因。第一节从协调博弈“得益”的角度对“洋山港建设”的案例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博弈失败的可能性存在于政府对期望得益的预期,和为了达到预期采取的不当竞争手段;第二节从协调博弈的“成本”角度出发,对“‘倾销式’开发区建设”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协调博弈失败的原因是政府拥有廉价的博弈成本,并且对这些成本的使用效率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第三节从博弈的对象方面着手,分析了区域政府对共享性的资源方面的博弈往往容易导致协调博弈失败;而对于独占性的、不可共享的公共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容易成功;第四节从协调博弈的信息沟通方面对案例进行了研究,指出在信息沟通的条件下政府间协调仍然失败的原因在于政府的信任度危机、外来干预或压力、以及决策者本身的职业风险等。

第五章分析了区域间政府博弈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协调失败的市场表现。指出了政府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协调博弈所关注的重点不一样,因而形成了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区域共享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以及政府信任危机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几种表现形式。并由此阐述了区域政府职能的弊端所在,进而提出了政府职能转变必须从理念和观念转变、实行真正的制度政府、实行中介制度、增强区域间协调机制的权威性等几个方面着手,打造一个真正的效率政府、透明政府、责任政府。

2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2.1 长三角区域的地理和行政范围

长三角区域主要涉及江浙沪三省市的十六个城市。其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见图2.1。

图2.1 长三角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图

2.2 长三角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长三角区域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国内生产总值来看,在计划经济时代,长三角区域经济不属于我国重点投资区域,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经济迅猛发展。两省一市对全国的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大。

首先,据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报告显示,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GDP 占全国近1/5。报告称,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和隶属江苏、浙江的15个地级以上城市(2002年还不包括浙江的台州——笔者注),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人民生活最富裕的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的"最亮点",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的瞩目。 2002年这一地区以仅占全国2%的土地面积、5.8%的人口,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19105亿元,占全国18.5%;财政收入4046亿元,

占全国22%;出口总额924亿美元,占全国28.4%。报告指出,2002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15个城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5.9:51.8:42.3,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低8.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与全国水平持平,第三产业高于全国8.6个百分点。15个城市中,上海、南京、舟山的产业构成呈三、二、一格局,其中上海市的第三产业比重高达51%。其余12个城市三次产业比重均呈二、三、一格局分布。其中苏州、绍兴两市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8.2%和57.6%4。

其次,从管理制度上来看,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制度创新中心。长三角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分别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无论是国企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外资引进,还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区域法规与政策调整、市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整合,在全国都充当了排头兵的角色[5]。与此同时,由于长三角区域相对与内地和国内其它地区领先的市场经济意识、管理体制与理念,其自然成为了国际经济发展制度在中国生根发芽的基地,成为了市场经济制度与国际接轨和创新的中心。

最后,在技术创新方面,通过改革开放,长三角形成了我国的技术创新中心,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新产品的制造中心;新技术引进与自我开发中心;新材料新能源获取中心;新市场开拓中心。

总体上看,长三角地区在改革开放以后,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先行区域,二、三产业发展迅速。经济龙头地位日益显现,上海业已成为全国金融与服务

中心,乃至向国际金融中心迈进;江苏和浙江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成为我国经济外向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沿区域。

2.3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长江三角洲涉及三个省市,非常有意思的是三个省市基本上独立地形成了自身的市场化发展模式,即众所周知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上海模式。

三种经济模式所具有的特点体现在哪里?他们所能相互依赖和生存的基础又是如何形成?很明显,三地经济发展到今天,其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国企的消退,代之而起的是民营经济(包括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的不断壮大。从一定意义上

4湖州在线新闻网:《国家统计局:2002年长三角实现GDP占全国近1/5》2004年1月18 日,https://www.360docs.net/doc/6712171213.html,/servlet/Node?Node=49566

说,三种经济模式可谓“殊途同归”。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国企的不断“化解”,与此同时,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和趋同化问题也暗潮汹涌。随着历史的前行,三种模式经济发展至今,已经发生了蜕变。最显著的就在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崛起。三种经济模式在改革开放初期,有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涌起,以及中国加入WTO,以往自成体系的经济模式显然到了赋予新内容的时刻——那就是区域联合。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窥视其特点所在。

一、已经初步形成了世界第六大城市圈,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综合性区域经济一体化初具规模[9];

二、作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长三角已经成为制度创新、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的典范;

三、形成了产业结构基本明确、布局基本合理、协作基本到位的较完整的生产体系;

四、交通、物流、通信、金融正逐步形成统一协调的完整的网络化体系;

五、自然资源、人才、环境(整治)的大联合、大合作已经成为共识;

六、政府服务意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效率成为区域政府间共同面对的问题,并正在共同探寻问题的症结所在;

七、政府间合作与发展需要建立长久稳定的协调机制,已得到广泛认同。部分运行协调机制业已形成。

2.4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意义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地域上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说明,中心城市、大都市圈、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和中国加入WTO,世界先进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发达的长三角区域提供了借鉴。再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推进也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实也证明,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形成,在全国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领头雁。我们从2004年度全国百强县(市、

区)排名的前20名看出(表2.1),属于长三角地区的就达17名之多。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一般。

表2.1 全国百强县(市、区)前二十排名表

位次县名综合指数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

1 顺德区99.84 105.93 95.454 75.131

2 昆山市96.676 103.134 99.619 66.458

3 江阴市95.812 102.645 87.090 70.892

4 张家港市95.498 103.383 89.681 64.77

5 常熟市95.28

6 103.04

7 92.593 63.285

6 南海区93.074 98.825 80.940 74.688

7 萧山区85.632 91.068 85.861 61.285

8 武进区84.703 89.213 83.604 64.881

9 吴江市82.098 84.614 98.289 60.991

10 绍兴县81.998 84.668 92.102 63.530

11 南汇区80.139 83.151 82.823 64.474

12 奉贤区79.938 83.106 86.377 61.461

13 鄞州区79.482 81.358 94.138 61.956

14 太仓市78.348 80.394 99.292 56.856

15 宜兴市76.391 78.829 78.320 63.721

16 慈溪市75.437 76.630 88.801 61.673

17 义乌市74.765 76.273 84.264 61.785

18 晋江市73.551 75.436 78.333 61.653

19 余姚市72.580 72.090 94.550 61.795

20 余杭区72.408 74.005 81.435 59.33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根据全国县(市、区)2003年末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测评的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本地区乃至全国经济都有现实的意义。一是能够加快经济的发展,溶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二是快速推进城市化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世界第六大城市产业群;三是能更加合理协调、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理

性健康地发展地区经济;四是有效整合各类区域资源,充分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五是大力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完善与发展,使得政府能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和WTO经济环境。

2.5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协调博弈存在的问题

长三角区域经济的逐步成形,源于市场经济的自身开拓与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有意识的推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是重要作用,但这不可能离开长三角区域本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事实上,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除了各地利益驱动所带来的一些弊端以外,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制度与政府因素。政府在引导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博弈,如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区域协调机制建立、人才和资源共享、区域环境污染整治与保护等等。但政府在这些方面的协调博弈中,协调博弈失败的情形却屡见不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行政区划概念的尖冰难破。虽然区域联合达成共识,而且建立各方面的运作协调机制也在酝酿与逐步建立之中,但在涉及地区利益的情况下,这种行政区划的传统理念还是会表现得异常明显[16]。

二、政府干部的考核与升迁制度难以撼动。这是中国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体系。在长三角区域,虽然在某些方面进行了改革,但该制度的核心仍然没有任何改变。

三、产业结构雷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地域与经济结构相近的三地经济联合而成。区域分工与联合促进了整体利益的提升,但为了本地经济的发展,一些以往具有基础、或者新兴高利润产业,竟相成为长三角区域内政府间追逐的目标,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大幅雷同。

四、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机场、港口、开发区等硬件重复建设已经成为瞩目的热点。税制、论坛等软环境也重重叠叠[33]。

五、“倾销式招商”等现象频频出现。为了争夺某些利益,互相“压价式”的街头叫卖形式也不断在高规格的招商引资活动中出现。

六、区域环境污染等公共灾难难以根治。没有统一协调的治理、互相指责、缺乏自我牺牲精神。

七、资源争夺战硝烟弥漫。长三角区域自然资源匮乏,从早期的“蚕茧大

战”,到近期的“矿产大战”,无不体现了市场资源的争夺,期间地方政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物流资源的争夺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白热化的状态。最典型的莫过于上海洋山港的建设对浙江宁波北仑港造成的冲击。于是,一场物流资源争夺大战在长三角地区遍地开花(详见案例3.1.3:“洋山港、跨海大桥建设”)。而这场大战的始作俑者非政府莫属!

八、政府间协调博弈在信息沟通的情形下,仍然经常性地导致失败。

以上诸多问题反映了长三角区域经济虽然具有了一定的一体化程度,政府间的协调博弈以及协调机制也逐步受到关注,但距离真正的经济一体化还有一段艰辛的历程。

3 长三角区域政府间协调博弈案例描述

长三角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已经越来越体现其龙头地位。就长三角两省一市各自的经济发展表现而言,将之称为中国经济的三条龙并不为过。但进入21世纪,人们对长三角的期望,已不单单是这两省一市各自的单兵突进,而是需要形成一种崭新的、互相协调发展以提升整体效益的区域经济。

但长三角区域各政府已经作好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准备了吗?事实上,长三角区域人员、物资、信息、资金顺畅流动的平台还远远称不上平整,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任重道远。地方政府仍然面临着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协调利益、调整标准、放宽权限、统一规则,边破边立,实行彻底的机制创新,建设良好的制度平台,变经济加法为乘法的最大挑战。

正因为如此,我们热切地关注长三角,关注区域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一举一动。诚然,区域政府为一体化进程开展了许多工作,如人才平台打破禁锢促进流动、职业资格开始互认、观念壁垒逐步冲破、户籍改革正在进行、社会保障逐步完善、物流平台有望消除体制性障碍等,这些政府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不能轻心,如重复建设、过度竞争、产业同构、行政分割、各方利益相争、单赢(而非双赢、多赢)观念等,都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体现了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直观地观察长三角区域政府间协调博弈失败的现象,我们先来关注以下几个案例。

3.1 协调博弈失败案例

3.1.1各地大打制造业基地牌

2003年8月15日,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第四次市长峰会在南京召开。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以承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快长江三角洲城市联动发展的意见》。这次峰会中,如何解决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严重成为最关注的议题。因为从三地当年的发展规划来看,产业结构趋同化趋势十分明显,犹以制造业为盛。

2003年6月27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上海工业新一轮发展蓝图。“在上海最需要工业作出贡献的时候,上海工业步入了发展的最佳历史时期。”他强调,“制造业在上海未来的发展中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173”计划的推出,让苏浙始料不及。原本江苏和浙江视上海为长三角龙头,意图从各

方面与其展开接轨,但上海在2003年推出了一个新的“经济特区”计划,按照上海官方的说法是“降低商务成本试点区”。由于该园区规划面积包括了嘉定、青浦、松江三个区在内的173平方公里,因此地方官员通俗地称其为“173计划”。上海市政府既要把上海做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又要在传统的制造业上与兄弟省一争高低。根据上海市政府的意图,这个“经济特区”将主要面向世界五百强企业,与江苏和浙江展开吸引外资的竞争。此举被视为在世界制造业基地大转移的背景下,上海图谋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步骤。那么,作为长三角龙头老大的上海,却与江浙展开同层面的招商大战,争取蜗角之利,除了在降低商务成本方面找到丁点理由外,还有什么能够充分显示其政府的区域合作之意呢?

而江苏的沿江开发战略也是酝酿已久。在新一轮规划中,江苏省400多公里的长江岸线和沿线8个城市都被囊括在内,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化工、冶金和现代物流四大产业。

与此同时,浙江的“环杭州湾产业带”更在如火如荼地加紧打造。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2003年环杭州湾六市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浙江产业的优势在制造,构建环杭州湾产业带,实质也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连绵带”。

南京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所对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作出调查统计,就产业结构同构系数而言,上海与江苏为0.82,上海与浙江为0.76,而江苏与浙江则高达0.97。长三角城市“十五”规划中排在前四位的支柱产业分别是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和生物医药,趋同率达70%5。

3.1.2“倾销式”开发区建设

长三角是一个正在世界上兴起的第六大城市群。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从GDP总量来看,长三角地区以仅占全国2%的土地面积、10%的人口,产生了全国GDP总量的近30%;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长三角正以凌厉的发展势头,直超中国经济发展前沿地带的珠三角。

5周扬:《江浙沪猛攻“长三角制造”》,2003年8月5日

https://www.360docs.net/doc/6712171213.html,/DrcNet/Subject/subject_type_more.asp?title=聚焦长三角&Database_name=subject_jjcsj&SubCat=动态长三角

但是,长三角16个城市却分属二省一市,不同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利益之争,在此显得非常激烈。2003年初,苏浙沪三地举行的联合招商引资活动,上演了一场自己人斗自己人的“好戏”。区内城市间展开“倾销式”竞争,争相用“跳楼价”来争夺外资,使得外资“渔翁得利”。一份刚公布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报告显示,2003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拓展投资将呈“兵分三路”的态势:投资方式上将从新建投资转到并购投资,从合资转向独资,从单个项目投资变为产业链投资;投资重点地域将从“珠三角”转向“长三角”;而投资领域重点则会放在生产服务业。种种迹象显示,跨国公司新一轮投资热已经并将进一步集中到长三角。笔者认为,这其中除了地方政府的各种优惠措施,如新投资金的税收优惠外,“倾销式”竞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6。

3.1.3 洋山港、跨海大桥建设

另一个显示长三角政府间博弈的典型案例是上海洋山港、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

2002年年初,宁波就海港规划提出了“以上海为中心,以浙江(宁波)、江苏(太仓)为两翼进行港口组合”的规划。也就是说,北翼的太仓作为与上海港配套的散装杂货港口,南翼的宁波凭水深优势成为上海的深水外港。当浙江人还在为自己拥有了北仑深水良港、并接轨上海港而自喜之时,上海人已经在为自己谋划一幅新的蓝图——建设洋山港。且不说洋山港建设后发展的可行性如何,单就其地点座落在浙江省区域内就可以看出,洋山港的建设绝不是合作,而是“短兵格斗”。由于上海港的天然条件限制和负担的日益沉重,上海市政府始终在谋求近海战略,尽可能大地实现其利益的本地化。上海市政府不可能对宁波北仑港的的低负荷运行不知,也不可能不了解北仑港建设的初衷就是接轨上海港,实现沿海港口物流的大整合。然而,这一切全部因为洋山港的建设出现了新一轮的港口资源整合和经济布局调整[36]。

为了争夺各自物流资源,浙江在海路方面,开始兴建杭州湾跨海大桥,使得江苏成为宁波港货物来源的直接腹地;在公路方面,兴建乍嘉苏高速路,即连接苏州——嘉兴——乍浦的高速公路作为杭州湾大桥的配套工程,通过这条高速路,苏锡常经济圈的货物将可以快速上桥。此外正在翻修的杭州到南京的高速公

6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有关资料整理而成。

路,还可以将安徽中部和苏中地区纳入宁波港的辐射范围;水路方面,浙江投资最大的水运工程项目——杭甬运河改造,2004年年内正式动工,届时从重庆、宜宾、三峡、武汉、九江、南京等内河港口顺流而下的集装箱都可以经过新运河拐往宁波出海。而上海亦在马不停蹄地跟外面谈合作。有消息称,上海港与武汉港已谈妥,上海将投资数千万元,用5年的时间对当地两个码头进行改建,形成有650米长岸线,20万平方米左右陆域面积的集装箱专业码头。并以此为中心,将上海港的腹地扩展到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庆等地区。此外上海港与温州港也在接触,直指宁波港货物的来源地。更为甚者的是2002年8月底,上海港务局旗下上市公司上港集箱将资本大刀挥到宁波港的家门口——在宁波大榭岛经营港口码头,一是参股45%与宁波大榭港务公司合资成立宁波大榭开发区集信物流有限公司;二是开通上海至宁波的集装箱支线,这一举措为上海港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战略目标下了实质性注解的同时,也使得大榭岛与上海港和宁波港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竞争而非合作变得更加明朗和激烈。

3.1.4长三角区域环境污染

为促成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战略选择上能够尽快协调一致,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张建宇博士透露,美国环保协会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正组织专家和研究人员起草一份报告。

报告认为长三角所在的江浙沪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然而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却面临着地区环境质量下降的压力。“长三角”已成为我国新的生态环境脆弱带,罪魁祸首就是严重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和耕地污染等,包括水利环境、地下水超采引起地面沉降、水质浸染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质量型缺水、大气酸雨、固体污染物堆积等一系列问题,都涉及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协调关系。

京杭运河长三角地区段、太湖、长江下游段、钱塘江段等水资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以太湖最为严重。湖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占长三角总面积的36.9%。沿湖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包含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和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8个大中城市、30个县(市)的太湖流域城市发展圈。可以说,太湖流域城市发展圈是长三角的主力。

太湖大面积污染,水质整体下降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密切相关。尽管针对太湖污染,国家环保总局于1999年组织江浙沪三地实施“零点行动”进行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

《太湖流域2003年1月水质水情状况》: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符合Ⅲ类水质标准,但总氮、总磷污染较重,湖心区污染更重。20个水质监测断面中属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10%和70%。全湖平均为轻度富营养化状态。环湖主要河流及环湖交界水体的80个水质监测断面中,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36.2%。首要污染物为氨氮,氨氮浓度超过Ⅴ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33.7%。太湖污染到了一个十分严峻的地步。

污染在长三角地区也非常严重。江苏南部、上数据显示大气污染特别是SO

2

海和整个浙江都是酸雨的重污染区。长三角15个城市中有14个属于需酸雨控制区,几乎整个长三角都处于酸雨的威胁中,全年平均低雨PH值均低于5.6。

3.2 协调博弈成功案例——长三角编制“半日交通圈”规划

长三角都市圈内中心城市“三小时互通”,所有地区“20分钟上高速”,上海与长三角以外周边地区实现“五小时沟通”,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覆盖长三角的“半日交通圈”。另从上海市公路管理部门获悉,一部由交通部牵头,苏浙沪两省一市联合编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通过交通部专家组评审,这使长三角地区公路水路建设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

《纲要》规定,至2020 年长江三角洲区域公路网总里程将由目前的11.8 万公里增至30万公里,公路密度大体上接近欧洲发达国家水平,同时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作为长三角地区交通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纲要》明确,至2020 年长三角高速公路网作为区域路网的骨架网,里程将由目前的3779 公里达到规划里程1.18 万公里,其中上海850公里、江苏5700 公里、浙江5250 公里,基本连接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主要港口及机场。

目前,一场声势浩大的“路桥运动”已在长三角地区展开,高速公路网络正在加速成型:苏、浙、沪已建、扩建、在建、待建的高速公路有沪宁、宁杭、杭甬、宁太等近二十条。今后,上海与苏、浙的高速公路通道将增至7条和4条。在2010 年前实施重点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国家高速公路辅助线及跨长江和杭州湾通道工程,力争2004 年至2010 年间建成高速公路5700 公里,使高速公路网总里程达到9500 公里。

近期,从上海市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获悉,三年内“长三角”17个城

市能够实现公共交通卡互联互通,一卡通用使“长三角”真正成为“一家门”。2001 年底开通沪杭高速公路公共交通卡收费系统后,公共交通卡在高速公路道口的应用,已拓展到所有与上海联网的高速公路系统,极大方便了出行者。7交通接轨,成为长三角区域政府间紧密合作、协调博弈成功的力作!

从以上几个案例,我们看到了长三角区域政府间协调博弈的失败和成功。作为博弈双方(或多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这样良好的机遇,以及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良好时机,为什么会在一些有利于区域发展的协作问题上出现协调失败?协调失败的背后又反映了政府职能的哪些弊端呢?我们将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以期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7资料来源2004-09-14房地产时报

4 长三角区域政府间协调博弈失败问题研究

随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面对国际大市场挑战的不仅仅是企业,更重要的反而是政府。WTO的许多规则恰恰是针对政府而来,这些规则也只有政府才能执行和遵守,不是企业,而是政府成为了WTO的首要冲击对象。中国各级政府面对如此机遇和挑战,如何尽快调整自己的行政理念,改革现行行政体制,完善自身行政职能,以及转变行政行为和管理方式,成为当务之急。而处于全国区域经济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政府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必须尽快适应WTO规则下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确立自身地位,真正做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而非借“区域”之名,行地方之利。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诸多因素,如产业格局、地理位置、原经济基础、政府导向、政府博弈等。在中国目前的政体下,“政府作用”成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期间,政府间的协调博弈成为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24]。

为了分析区域政府间的协调博弈及其失败的原因,本文结合协调博弈的基本模型,从博弈预期得益、博弈成本、博弈对象、博弈的信息沟通等方面来对长三角区域政府间协调博弈失败的现象进行研究。

4.1 协调博弈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博弈论。博弈论是一种独特的处于各学科之间的研究人类行为的方法,是由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创立的。博弈论认为,在人类的互动行为中,结局依赖于两个或更多的人们所采取的交互式的战略,这些人们具有相反的动机或者最好的组合动机(mixed motives)。在博弈论中常常讨论的问题包括:

1、当结局依赖于其他人所选择的战略以及信息是完全的时候,“理性地”选择战略意味着什么?

2、在允许共同得益或者共同损失的“博弈”中,寻求合作以实现共同得益(或避免共同损失)是否“理性”?或者,采取侵略性的行动以寻求私人利益而

不顾共同得益或共同损失,这是否是“理性”的?

3、如果对2)的回答是“有时候是”,那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侵略是理性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合作是理性的?

4、在特定情况下,正在持续的关系与单方退出这种关系是不同的吗?

5、在理性的自我主义者的行为互动中,合作的道德规则可以自然而然地出现吗?

6、在这些情况下,真正的人类行为与“理性”行为是否相符?

7、如果不符,在那些方面不符?相对于“理性”,人们更倾向于合作?或者更倾向于侵略?抑或二者皆是?

以上博弈的问题重点突出了对局人之间的冲突。而协调博弈则更多的是关心协调的信心和预期,这是协调博弈的两个关键因素。罗素.W.库珀(Russell.W.Cooper,1999),认为博弈中存在着多个非合作均衡,但通过协调,对局双方可以获得更高的期望得益。协调博弈可能出现多个帕累托排列的均衡,同时,对局人具有策略互补性——也就是当对局一方采取某种策略而获得更高得意时,将迫使另一方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期获得高得益[2]。

4.2 基于博弈得益的协调模型的分析

4.2.1模型建立

对于一个协调博弈,只有一方采取某个行动的支付为a或b,不采取行动的支付为0,双方同时采取行动时的支付为(x,y),则当x和y小于a和b时,我们认为协调是成功的,否则,则是失败的。当支付成为得益时,则相反,也即当x和y大于a和b时,我们认为协调是成功的。从3.1.3“洋山港、跨海大桥建设”案例中,我们获得长三角政府间协调博弈的简单模型(图4.1)。在本案例中,为了简便起见,我们设定凡是港口建设的成本是一样的。很显然,在一方建港而另一方不建港时,建设方具有得益,设定为a或b,不建方的得益则为0。这里的得益指的是港口建设后获得的收益与建设港口的成本支出的差。

建设港口得益= 港口建设后获得的收益—建设港口的成本支出。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简述我对“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理解(一)

简述我对“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理解(一) 摘要:长江是中国第一大经济核点,江苏拥有长江最优势的近海三角洲的江颈经济核点地段。人们把长三角看成一个区域经济体,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有着最大的流域面积,包纳着最多的经济养分,使长江三角洲有着更多的机会沉积。 作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教育,应该有何作为和如何作为,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关键字:长三角经济教育商务英语就业 Abstract:TheYangtzeRiveristhebiggesteconomiccenterinChina.JiangsuhasthedominanceoftheYang tzeRiverDeltaeconomicarea.PeoplelooktheYangtzeRiverDeltaasoneregionaleconomicsystem.Asth ebiggestriverinChina,theYangtzeRiverhasthebiggestdrainagebasin,themosteconomicgoodness,sot hisareahasmorechancestodeposit.Abouteducation,oneofthemostimportantfactorsofregionalcom petitiveness,weshoulddowhatandhowtodo,theimportanceisobvious. Keywords:theYangtzeRiverDeltaeconomiceducationbusinessEnglishemployment 一、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 (1)长三角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长三角目前已形成以沪宁、沪杭、杭甬交通沿线为城市密集带,产业集中带和生产力发展主轴线的格局。初步形成沪宁、沪杭甬铁路沿线的产业轴、苏南临江产业轴和苏北沿江产业轴线,这些产业轴线也成为经济的扩散轴线,以沿铁路扩散最为重要。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分布呈“之”字型,恰好与主要交通线的“之”字型分布吻合。位于扩散轴线死角的舟山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南通、泰州和扬州虽然沿江,与上海距离较近,但由于长江阻隔,接受上海辐射少,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三地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浙江与江苏的产业结构更是高度趋同,投资和生产分散,各地区不能发挥比较优势,重复建设导致生产能力闲置和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整体经济效益。目前长三角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增速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总体上说与宏观调控、行业环境、原材料、用工等成本增加有关,但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有效转变,技术投入低、创新步伐慢,产品结构转换和升级滞后。 (2)“十一五”时期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长三角经济圈已处在向工业化中后期发展的阶段,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今后五年,城市化进程将明显加快。未来10年内,长三角必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有可能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经济示范区。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造,一个世界性的新型制造业基地有望在此崛起。 城际间轨道交通、杭州湾跨海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地促进内部各要素流动的通畅性和流通速度。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将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上海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不断迈进,会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区域整体效益的全面提高。江浙两地将依托产业的分工不同,继续完善各自的产业链并加快外向型产业的发展。 通过以上对长三角“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预测之后,本研究认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在“十一五”时期将呈现以下特点:区域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动力继续由内资带动向内外资并举转变;人力资源、技术、知识等的集聚优势进一步凸现;区域内的分工将更加完善合理;苏浙两地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快于上海,上海在长三角的经济比重会进一步弱化;上海依然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服务功能的提升;世博会对长三角的经济产生明显拉动效应;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依然存在。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1、长三角经济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变化研究 经济贸易系 国际经济贸易实务(物流与报关)1班 2009级 09421107 刘杏铃

发展前景:东盟业已形成的国际经济、政治实力;东盟在亚太国际关系中的独特地位;东盟内部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上的改善; 以及东盟艰难跋涉、发展壮大的实践本身等,却为东盟一体化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 障碍:东盟的一体化与欧盟的一体化相比,其进程中还存在着社 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经济结构缺陷等重重障碍. 区域经济一体化被定义为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 状态或过程。也有人将一体化描述为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以及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合作、变化、发展的浅析。

东南亚国家自由贸易区经济学家大英帝国经济一体化

三、正文: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变化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但国内外对经济一体化尚无统一定义。"经济一体化"这个词语的使用是近年出现的。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地理范围。根据经济地理的观点,世界可以分为许多地带,并由各个具有不同经济特色的地区组成。但这些经济地区同国家地区并非总是同一区域。为了调和两种地区之间的关系,主张同一地区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条件,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经济的一体化是一体化组织的基础,一体化组织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一体化的成就固定下来。 经济一体化具有许多经济方面的优点,重要的有: (一).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通过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 (二).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达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水平; (三).国际谈判实力增强有利于得到更好的贸易条件; (四).增强的竞争带来增强的经济效率; (五).技术的提高带来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六).生产要素跨越国境; (七). 货币金融政策的合作; (八).就业、高经济增长和更好的收入分配成为共同的目标。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各国经济的一体化。国际商品和劳务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跨国流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大,跨国公司的活动日益频繁。各国政府政策上的变化,特别是放开以前对外国公司封闭的产业,更强更广泛的区域贸易集团化运动,资金流动限制的取消,以及降低关税壁垒的长期影响,认同并强化了一体化的潮流。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 (二)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三)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 (四)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word版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以下是本站分享的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 【摘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三十多年的发展,使得长三角区域从一个不起眼的区域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之一。但是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增速有所放缓,经济发展中一些问题以及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发展遇到了瓶颈。只有深刻剖析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的动力,才能真正提出相应的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问题;对策 一、长三角区域的基本概况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三角区域是指我国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一片平原区域,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滨,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2008年后,为了适应国家区域发

展的需要,再考虑到行政区划整体性的内在要求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广义的长江三角洲进一步扩大到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全部,简称“江浙沪二省一市”或“大长三角区域”,其地域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公里。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以及后期2014年12月28日上海自贸区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则更加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使之制度上的优势更加明显。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区域规划出现端倪,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从经济的整体规模、人口数量和质量、城市化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等等方面来分析,长三角区域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 30年来,在上海的带动下,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大中小城市体系齐全,城乡比较协调发展,经济实力强,社会、文化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群。城市群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 (二)科教水平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地理062 06980130 王一龙 长三角指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 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 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而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杨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海安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 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 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 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 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 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 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8年的GDP为53952.91亿人民币。 合7877.1249亿美元。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 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长三角的比较优势有: 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产业园区适应了当代工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需求,适应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大趋势,特别是园区又有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品牌效益,也利于对产品和行业进行整合,已经成为发展工业与高科技产业的主要支撑。作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沿和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必须把园区作为今后制造业发展的中心支撑。产业园区的推进有两点应引起注意,一是由于乡镇工业早期发展的分散性,使得原有乡镇企业延续不下来的多数企业缺少集聚效应,应当用工业园区加以整合。二是农业产业化是今后的方向,而在农业产业化中,必须以工业化思路和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因此,农业产业化也应注重规划和培植农业园区。与产业园区紧密相关的是产业集群战略。产业集群具有区域的集中性、产业的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标签: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相继实施,我国地区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加快,活力加强,趋于协调的良好态势。但受自然、历史及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不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地区发展差距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仅是生产力,也是生产关系范畴,直接关系到区域间和区域内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1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最早源于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由于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自然状况,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加之各地区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或道路,从而必然带来区域间的差距,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理论上讲,它是学术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反思的结果。从实际上看,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为解决区域差异扩大问题提出的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所谓区域协调是指以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联系密切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构建城市问交流,合作和协商等的多层次平台,加强彼此协作,强化各自联系,做到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要求区域内部各地区,区际之间协调发展,而且要求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但是,究竟什么是协调发展,却很少有人进行科学的界定。多数情况下,区域协调发展只是一种模糊的理解。 (1)区域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即各区域都享有发展经济的机会,国家政策在向西部倾斜的同时,也要为中部的崛起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兼顾东部落后区县,做到经济发展中“公平”和“效率”的兼顾。因此“公平”和“效率”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立足点。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和结果的结合上看,是在满足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的同时实现公平,即实现区域利益的“分享式改进”,并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2)区域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GDP提高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往往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经济获得快速增长的区域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长三角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712171213.html, 长三角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盛捷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6期 摘要: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增长最有活力、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极。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造成了长三角区域内生态环境被破坏,土地资源紧张,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问题凸显。相信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进制度建设,加强区域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确立共建共治的体制机制,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将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趋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31-02 加强地区内部整合,形成紧密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对于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三角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缺陷,正视这类问题,找到解决它们的切入点,有利于扬长避短,达到更好发展的目标。 一、长三角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经历了由“政治挂帅”转为“经济增长”的过程,经济指标的高下成了政府、官员优劣评价的直接依据,由此导致不少地方政府只顾辖区利益,对经济运行加以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其主要表现大致如下: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阻滞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的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外移,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经济纠纷时往往偏袒本地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突出表现为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不少地区在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之外,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大打“政策倾销”战。 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但是,在长三角都市圈内,不少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行政区域,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相当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口之间竞争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布置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3.城市产业结构趋同。许多地方政府在规划产业发展时不顾自身客观条件,争相发展高科技产业。产业同构是长三角一直走不出的误区,无论是过去的16城市中12个城市上电信、11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2011-2015年长三角经济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的、产业的和制度的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它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的都市圈相比,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实力还有较大的差距,经济一体化程度低,区域城市间经济联系不紧密,还没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合理布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产业和制度的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产业一体化是核心,制度一体化是保障。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高效地发展。没有区域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区域城市间合理的产业链条,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的制度保障,区域城市就只能是群而散布,无法发挥集聚性的经济能量。 二、现阶段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挑战 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 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挂帅”到“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成了政府绩效、官员政绩评价和奖惩的直接依据,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只顾辖区利益,对经济的运行进行不正当的行政干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不允许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把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向外转移,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在经济管理和执法方面,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纠纷时偏袒本区域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各地区不仅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大打“政策倾销”战。 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 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正由于此,在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地行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群内部竞争十分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这些中心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3、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刘文婷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本文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 效应,回顾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最后分析了长三角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关键字: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区域经济一体化 1.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在国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从关税同盟问题提出的,在比较纯粹的国际贸易领域中, 讨论得较多的是贸易壁垒与贸易利益, 再進而转向生产领域某些方面的联合, 乃至消除各国 经济活动中种种障碍的措施。 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障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清除,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美国学者贝拉.巴拉萨1973年则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状态,认为作为一个过程,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 经济学家利兹·马克鲁普则认为该定义过于狭隘,“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的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参与成员范围内减少与取消歧视性的贸易壁垒以及采用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期消除成员间的差异,促进资源的最佳利用,求得整体最优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其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能获取比单独一个时更大的利益。 1.2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1.2.1关税同盟理论 西方学者将关税同盟当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因此,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与探讨 也就比较广泛而深入。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利益。关税同盟成立后,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化的生产,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从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进口,结果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贸易量。同时,使本该用于该种产品的

长三角区域经济分析

长三角区域经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共计16个城市。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总体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长三角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优越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底蕴是造就长三角辉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长三角是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长江三角洲由位于我国东部,面积占全国1%、人口占全国5.8%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入海口的周边地区,其家族成员: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杭州、宁波、泰州、绍兴、嘉兴、湖州、舟山。 同时,在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平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我们知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该区域的历史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产床。长三角区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长江三角洲形成初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渔猎和农耕。经公元4~6

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

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 摘要:现如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发展不平衡。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都在转变,所以在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各个区域的经济进行协调发展,使区域经济趋于平衡。一方面要强化各个区域经济,另一方面要提高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关键字:区域经济;现状;发展分析; 国务院在2005年,将我国的经济划分为“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其中在全国范围内按各个省份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分别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东部是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这些省份共同组成;中部是由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这些省份共同组成;西部是由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这些省份共同组成;东北是由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这些省份共同组成。在这样一种划分的前提下,我国的区域经济就很自然的凸显出来了。本文就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一番分析。 一、我国各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东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部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6%,为全国创造了56%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698元,这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平均水平的1.6倍,在我国四大经济板块中排名第一。 东部经济实力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带动了东部沿海的整体经济发展,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2倍;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总比例的1/5;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珠三角地区,其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的1.6倍; 众所周之,上海是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心,它也是东部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第一。今年,我们国家在上海举办了万人瞩目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更加是快速的带动了上海地区以及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加的超过其它各个地区,成为我们国家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 2.中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很明显,我们国家中部的经济实力相对于东部而言要弱些,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2%,为全国创造了23%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223元,还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仅是平均水平的0.78倍。 3.西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于中部而言要弱些,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23%,为全国创造了21%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565元,还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仅是平均水平的0.61倍。贵州省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5100元,在全国最低。只看西部地区的经济,其大西部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要高于大西南经济区,也就是说大西北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大西南地区要稍高。 4.东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北是我国的老的革命根据地,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8.4%,为全国创造了9%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5200元,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稍高一些,在四大板块中排名第二。

长三角概况

1 引言 1.1长三角概况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共计16个城市。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总体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从GDP总量来看,长三角地区以仅占全国2%的土地面积、10%的人口,产生了全国GDP总量的近30%;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1.2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199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以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上海、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发展的战略构想,从此拉开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序幕。 然而长三角区域江、浙、沪三部分分属三个独立的省市,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该地区分别形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上海模式”等不同的经济格局,其中上海是当之无愧的“国营龙头老大”。在新的形势背景下,各地各级政府确立新的发展模式,谋求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这必将促进苏浙沪三地范围内资源要素得到充分和合理配置,同时充分利用外部及国际资源要素、市场,进一步拓展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形成长三角地区新的竞争优势,提高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看到,政府经济行政行为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改革开放使得江、浙、沪根据自己的特色,各自在不同的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正是由于此,三省市政府对各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偏爱有加,对自己区域形成的产业结构也是衷心耿耿、不愿释怀。到目前为止,江、浙、沪三地的分工与合作仍然相对封闭,甚至有所排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

石家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石家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提要] 随着石家庄三年大变样,三年上水平步伐的迈进,各大专业市场、创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规划、新建和发展,簇群现象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从波特的产业簇群模型、我国学者金培等对于竞争力的研究等理论方面给出石家庄地区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然后从石家庄地区产业簇群的实际情况进行描述,进而运用比较法分析近几年全国和石家庄部分工业产业数值,结合2014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给出结论:石家庄主要工业产业簇群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相对竞争力还亟须提高;最后我们从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促进石家庄地区产业竞争力提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簇群;竞争力 项目来源:2013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Q131034) 引言 产业簇群是基于地缘关系、产业技术、价值链等关系,在竞争和合作中共同获得优势的特定领域的企业集合。产业集群是地方经济的特色、优势,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河北省目前尚处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初期,离波特的”簇群”还有很大的距离。 从近年来石家庄欲打造的千亿元生物医药基地、高营国际汽车贸易博览园、河北东恒文化艺术品市场、滹太商贸城、石家庄服务外包产业园等项目,我们可以看到石家庄市委更加关注对”构建高关联度、高集中度的特色产业簇群”观点的应用。基于此,也基于课题的需要,我们把几个月的调研走访进行了分析整理,以作为对石家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产业簇群竞争力的定义 (一)产业簇群。产业簇群是指特定领域内,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公会等)。在这个意义上说,产业簇群(industrial cluster)是当今世界富有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形式之一。由于不同学者研究出发的角度和着眼点的不同,产业簇群也有种种不同的“称谓”。在英文文献中,一般被称为“industrial clusters”,或“local clusters of enterprises”、“local industrial systems”、“(new)industry district”。在我国的相关文献中,则有“企业簇群”、“产业群”、“企业簇”、“产业群簇”、“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地方企业网络”、“专业镇”、“专业产品区”、“特色产业区”、“块状经济”、“新产业区”、“产业集束体”等种种称谓。 (二)产业簇群竞争力。产业簇群竞争力是指整个产业簇群在市场竞争体系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在生产力发达程度上,东南沿海地区超过了全国其他地区,这里最先出现了近代化的商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教育事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发源地。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原有基础和优惠政策相对快速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有利于增强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来不平衡。在秦汉时代,全国经济发展轴位于长安――洛阳――开封一线,关中和山东是当时的经济重心,整体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领先于其它地区。在隋唐之交,南方经济逐渐超过了北方,而成为经济中心,但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仍在开封――洛阳轴线上,呈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相分离的格局。北宋以后,文化中心南移至江南,淮河成为南北文化的分界线,经济重心位于长江下游和南北运河交叉的十字轴线上,并逐步扩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到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中国自然经济遭到极大的冲击,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在生产力发达程度上,东南沿海地区超过了全国其他地区,这里最先出现了近代化的商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教育事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发源地。 1949―1978年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新中国建国之初,《共同纲领》是当时中国工业布局的指导思想,它重点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当时工业布局(以重工业为例)的表现是战乱的、零散的、畸形的。 在1949――1978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是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模式。但在以具体数据和史料来论证这一结论时,已有的文献存在两个不足之处:一是这段时期的分段划分不具体,二是区域数据资料少而笼统。众多文献资料多数以“1978年以前的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平衡式的”来概之,或有的学者仅列举了“一五”、“二五”、“三五”和“四五”计划时期的局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本文的独到之处是将1949――1978年这30年按区域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稳定国家政权和免受战争冲击的需要,本期国家开始粗略地制定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第二阶段是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第三阶段是1958――1962年“二五”计划时期,“大跃进”使区域经济受到极大的损害,平衡战略为“失衡”和“混乱”所打乱:第四阶段是1963――1965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工作也开始恢复;第五阶段是1966――1978年“三线”建设时期,承接前几期的内地经济建设的基础和加强国防工作的冷战思维,国家再一次大规模地实施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平衡发展战略思维模式得到了更加明显的凸现。 1979―1991年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1979―1991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拉大是伴随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与梯度式对外开放而出现的,具有某种各观必然性。这种变化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效应。 1.区域经济差距拉大的积极效应。 首先,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原有基础和优惠政策相对快速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有利于增强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1979年以前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虽然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也形成了投资上均匀分配,投资缺乏配套而效益不佳等问题,

研究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研究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 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 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XX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黑龙江为%,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XX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 786元,黑龙江为10 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 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 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外,大部分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