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拉曼光谱仪在食品安全中的使用

拉曼光谱仪在食品安全中的使用

拉曼光谱仪在食品安全中的使用
拉曼光谱仪体积小、操作简单,非专业检测人员能快速掌握操作方法,测定时间短,只需数秒就能完成样品的检测,同时不需复杂的前处理,因此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现场检测。

光谱仪
配合专用拉曼增强剂,可检测食品中所含的多种非法添加物和农兽药残留100余项,如三聚氰胺,苏丹红、孔雀石绿、瘦肉精、毒死蜱等,其中,三聚氰胺方法检测限为0.2mg/L;苏丹红方法检测限为1mg/L;孔雀石绿方法检测限为5μg/L、毒死蜱方法检测限为0.1mg/L。

拉曼光谱仪提供的农、兽药拉曼光谱图谱库,苏州申贝仪器有限公司自行研发采集。

其标准品主要由Dr.Ehrenstorfer(DR)、sigma公司下的Riedel-deHan(RDH)、日本林纯药株式会社三家公司提供,共计642种农药、兽药。

每一种农兽药除标准拉曼光谱图外,还包含其基本信息(包括英文通用名、中文通用名、CASNO.、分子结构式、分子式、标准品购买厂商、货号、纯度、理化性质、用途),每一张拉曼谱图都标出特征峰位置。

传统拉曼技术检测灵敏度低,无法实现物质的痕量检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基于拉曼散射效应,以特定表面增强试剂为基底对一些样品分子进行检测。

这项技术不仅能提供被检测物详细的结构信息,同时将信号强度明显提高,以高出常规拉曼技术104~107的灵敏度,实现对痕量物质的检测。

食品安全检测仪专用软件
食品安全检测拉曼光谱仪配有专用测试软件,可实现已知物的鉴定和未知物的检测,同时具有上百种常见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谱图库,客户还可根据需要自行采集物质的谱图入库,以供后续测。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近年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表征方法,被广泛应用在许多领域中。

本文旨在介绍SERS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一、SERS技术发展现状SERS是拉曼散射(Raman scattering,RS)理论与化学增强效应(Chemical Enhancement Effect)的相互作用,所谓增强效应是指当分子接触到金属或者金属纳米颗粒表面之后,其表面电子的振荡会与分子的振动模式相互耦合,从而使得拉曼信号强度增强了数百倍。

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在SERS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持续发掘,其中包括表面等离子体效应、表面局域化电等效应、表面声子极化效应等等。

在SERS技术的应用上,SERS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纳米技术的发展与突破,现在已经可以合成出各种形状、大小和组成的金属纳米颗粒,例如为SERS提供高灵敏度的银、金纳米颗粒。

与此同时,SERS也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如医疗诊断、环境污染监测、食品安全等。

二、SERS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SERS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分析人体流体样本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如分析血清、口腔分泌物、尿等。

血清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样本,血清中存在着大量复杂混杂的小分子成分,如脂质、代谢产物等等,因此快速而准确地判断血清样本的种类和性质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利用SERS技术,可以通过聚集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占据作用,从混合的血清中筛选出不同成分的分子。

比如Adamczyk等人使用SERS技术分析了血清中的藻血蛋白和网膜素,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三、SERS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SERS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传统的检测方法在检测环境中的有毒化学物质时会受到环境干扰、样品类型、检测费用等等许多限制,而SERS技术可以通过减少杂质对检测的干扰来解决这些问题。

拉曼光谱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拉曼光谱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Lüs e n o n g c h a n p i n伴随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准得到日益提高,对应的需求亦有所提升,农产品便是其中的主要需求之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农业的良好发展。

现如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由于其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唯有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方能有效规避很多不必要情况的出现。

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拉曼光谱技术作出概述,分别研究了该项技术在果蔬、畜禽产品、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以期能够对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一、拉曼光谱技术的基本概述近年来,拉曼光谱技术发展迅速,该项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拉曼光谱技术主要利用拉曼光谱实现物质检测的重要价值。

关于拉曼光谱,其属于分子弹性光谱中的一种,且不具备弹性,可以通过分子运动获取物质的特点和构造,几乎全部的物质均具有自身独特的拉曼光谱,因此实际检测物质时,人们可以通过拉曼光谱针对分子实施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便可以获取更加良好的物质检测质量。

二、果蔬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1、内部品质检测果蔬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副食品。

在水果和蔬菜内部品质的检测中,拉曼光谱技术获取了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国内外已经有很多重要的应用性研究成果。

①通过SERS技术评测西红柿汁的各相关质量参数,使用银胶当作基底,实现了西红柿中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拉曼特征峰的有效检验。

②通过对脐橙果肉硬度与糖度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的创建,可以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对脐橙内部品质加以检验。

这一实验模型实际检测速度较快,模型比较简单,给日后水果和蔬菜的在线检测与适时检测提供了有力保障。

可见,拉曼光谱技术具有一定敏感性,且检测速度较快,可以对果蔬内部品质进行有效检测。

2、外部品质检测最近几年,针对果蔬的外部品质检测,拉曼光谱技术获取了一定发展,同时确保了检测的高效性和精准性。

表面增强拉曼的原理及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的原理及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的原理及应用1. 概述表面增强拉曼(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光谱技术,可用于检测微量物质的存在和分析。

它通过在表面上形成非常小的金属结构,增强了物质的拉曼散射信号,使其变得更容易检测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表面增强拉曼的原理以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2. 原理表面增强拉曼的原理是基于拉曼散射现象以及金属表面等效电荷振荡的效应。

拉曼散射是当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子会与物质中的分子发生能量交换,导致光的频率和强度的微小改变。

而金属表面的等效电荷振荡则可以产生电场增强效应,使得物质的拉曼散射信号被大幅增强。

3. 实现方式为了实现表面增强拉曼效应,需要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些特殊的结构,如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壳等。

这些结构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如溶液合成、电化学沉积、光刻和电子束曝光等。

制备出的结构具有高度的吸收和散射能力,可以增强物质的拉曼散射信号。

4. 应用领域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4.1 化学分析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在化学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由于其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以用于检测和分析微量的有机物、无机物和生物分子。

例如,可以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农药残留检测、水质监测和环境污染分析等。

4.2 生物医学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可以用于细胞分析、蛋白质标记和药物控释等研究。

此外,还可以通过表面增强拉曼技术进行肿瘤诊断和药物疗效监测。

4.3 环境监测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可用于环境监测和污染物分析。

可以通过监测空气中的微量有害气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等,实现对环境污染的快速检测和评估。

4.4 材料科学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性质,例如薄膜、纳米颗粒和涂层材料等。

可以通过分析拉曼光谱,了解材料的成分、晶格缺陷和界面特性。

5. 未来发展趋势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改进空间。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食 品、 医药和 生物 和生 物化学 等开 始得 到应用 。
自S E R S现象 发 现 以来 , 其 增 强 机理 一 直 是该 领
域 中最基 本 的问题 。 目前 , 普 遍认 可 的 S E R S机理 大致
可分 为两 类 : 电磁效应 和化 学效 应 。 电磁效 应 是 由于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2 - 2 1
. I 1 . I , l 最 量基d — 嗣鬣
・ 6 7・
质量参 数 。为 避免 样 品中类 胡萝 卜 素 和荧 光背 景 的干
扰, 测 定 前 将 样 品 离心 , 并用 银胶 增 强 的方 法 检 测 出 番 茄 中碳 水 化 合 物 在 7 3 8 c m~ 、 1 3 3 3 c m 和 2 9 3 0 c m 处 的三 个 峰 ,蛋 白质 的 一 个 峰 也 能 够 被 检 出 , S E R S可 以快速 检测 碳水 化合 物 和蛋 白质 。
基金项 目: 福 建 省 教 育 厅 基 金 项 目( 项 目编 号 : J A O 9 2 4 1 ) 。 作者 简 介 : 马春华 ( 1 9 7 2 一 ) , 女, 汉族 , 讲师 , 主要 研 究 方 向 : 食品安全 。
马春华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质量与安全 检测 中的应用
吡 啶分子 的高质 量拉曼 光谱 。随后 M. G r a n t A l b r e c h t q 等 发现 在银 电极表 面 ,吡 啶 的拉曼 信 号有 显 著增 强 。
比较 常规 的拉 曼光 谱方 法 , 这种 能 够体 现 分子 固有特
征的 S E R S方法 、具 有较 高 光谱 的分辨 率和较 高 的检
关键 词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食品质量与安全; 检测; 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探索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探索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探索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更加精确、快速、可靠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是传统拉曼光谱技术的改进版,通过在质体表面引入特殊的纳米结构,可以显著增强激发光谱的强度,提高其灵敏度和检测能力。

SERS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分析、无需标记、可定量分析等优点,适用于多种材料和环境下的表面分析。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探索:1. 食品成分分析:食品成分是判断食品是否符合标准的重要依据。

利用SERS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和定量检测。

研究人员利用金纳米颗粒制备的SERS基底,成功实现了对食品中多种成分的定量测定,如葡萄糖、胆固醇、氨基酸等。

这为食品质量的评价和食品安全的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方法支持。

2. 食品真实性检测:食品真实性是指食品是否符合其标称的成分和特性。

食品行业中的假冒伪劣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

通过SERS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和防腐剂等进行快速检测,从而判断食品的真实性。

研究人员利用SERS技术成功鉴别了蜂蜜中的添加剂和花生油中的其他油脂成分,为食品真实性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3. 食品质量评价:食品质量评价是通过对食品中各种成分和特性的定量分析,判断食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利用SERS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中微量物质的快速、定量检测。

比如,研究人员利用纳米结构修饰的SERS技术成功检测了奶粉中的微量重金属元素,为食品质量的评价提供了有效手段。

4. 食品安全监测:食品安全监测是指对食品中潜在的有害物质或微生物进行检测,判断食品是否符合健康和安全的标准。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欧普图斯(苏州)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OptoTrace®,光纳科技®)摘要:本文综述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具体介绍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用于快速检测三聚氰胺、苏丹红Ⅰ号、孔雀石绿等违禁添加剂。

利用光纳科技开发的RamTracer®系列便携式激光拉曼光谱仪和拥有专利技术的表面增强试剂以及芯片(NanoDog®),通过简单的样品前处理手段,即可实现对食品中非法添加剂和过量添加剂进行现场实时检测。

其中,三聚氰胺标准品系统检测时间小于1分钟,方法检测限为2mg/L;苏丹红Ⅰ号标准品系统检测时间约为1分钟,方法检测限为10μg/L;孔雀石绿标准品系统检测时间约为2分钟,方法检测限为1μg /L。

因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提供了食品安全领域现场快速检测的应用前景。

概述: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 分析技术是以拉曼效应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子结构表征技术,其谱线位置(位移值)、谱线数目、和谱带强度等直接反映了基于化学分子键的延伸和弯曲的振动模式信息,进而可以了解分子的构成及构象信息。

20世纪60年代随着激光的问世并引入到拉曼光谱仪作为光源之后, 拉曼光谱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拉曼光谱技术,从而应用到许多领域。

光纳科技研发的RamTracer®系列便携式激光拉曼光谱仪体积远小于普通大型激光拉曼光谱仪,便于携带,适应现场检测需求,内置高容量可充电锂电池,可在现场持续工作约5小时以上;光源采用785nm稳频激光,功率可在0-300mW范围内连续调节,能够根据不同检测对象的性质进行实时调整;该系列激光拉曼光谱仪的光谱范围可达100cm-1-3300cm-1,可检测绝大多数常见物质,而6cm-1的高分辨率可解析复杂结构的分子信息,即便是检测含有多成份的混合物,也能得到清晰易辨识的拉曼谱图。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食安PPT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食安PPT

针尖增强拉曼 光谱(TERS)
5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简介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将 待测分子吸附到基底材料上,当激光照射时,吸附在基底材料上的 分子的拉曼信号增强的现象。
SERS最早由fleishmann 等人于1974年 发现。他们在研究电化学电池内银 电极上吸附的吡啶分子的拉曼光谱 时发现其谱线强度有明显增强,当 时他们并认识到这种现象有什么不 同寻常,对此解释为电极表面粗糙 化引起电极表面积的增加。直到 1977年,科学人员发现吡啶分子在 粗糙银上的拉曼光谱强度比普通拉 曼光谱的强度高出105~106倍。这种 巨大的增强现象与粗糙表面有关, 被命名为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简 称SERS。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活性基底
SERS强度依赖于分析物与纳米基底表面的相互作用,通过改变粒子的形状, 人们已经合成出多种多样的拉曼基底。 最典型的 SERS 基底是金(Au)、银(Ag)和铜(Cu)。通常情况下,最常 用是 Au 和 Ag,因为Au 和 Ag 在空气中比较稳定,Cu 相对活泼,这三 种材料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覆盖大部分的可见光和近红外波长范围, 所以他们的应用范围更广。
16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三聚氰胺:
如上图所示,将不同浓度三聚氰胺插标牛奶测得的谱图进行比较,710cm1附近的峰为三聚氰胺的特征峰,从图上可以看出空白牛奶在710cm-1 附近基本观测不到拉曼峰,随着浓度逐渐升高,特征峰的强度也逐渐 升高,并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
17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
3
简介-拉曼光谱基本特征
1)强度特征 弱 瑞利散射线强度为入射光强度的10-3; 拉曼光强度为瑞利散射线强度的10-3 ; 还有强杂光干扰。 2)频率特征 拉曼位移不变 同一被测物,入射光频率改变散射光频率也改变,但拉曼位移不会 变,只与被测物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有关。 3)偏振特征 拉曼光谱是偏振光谱,通过偏振性质,可以了解发光分子的基态和 激发态能级结构,也可以获得与样品分子有关对称性的信息。 4)水分子拉曼信号弱 由于水分子的结构不对称,在拉曼光谱上没有伸缩频率振动带,且 变形剪切等振动频率带也很弱,因此可用于水溶液样品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石绍华
(临沂师范学院物理系,山东临沂276005)
[摘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物质检测中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操作简单等优点,本文探讨了奶粉中三聚氰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技术。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三聚氰胺;检测
[中图分类号】TS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09)14-0112∞1
l、引言
拉曼光谱分析是基于拉曼散射效应,拉曼散射效应由印度人拉曼首先发现,并因此获得1930年诺贝尔奖。

拉曼散射现象的实质是入射到待检测物质的电磁场(光)与待检测物质分子的诱导偶极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从待检测物质中出射的散射电磁场(光)的频率发生改变,拉曼光谱的频移对应于待检测物质的分子转动、振动能级跃迁。

m因此可以指纹化的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鉴定,识别准确率极高。

它无需对样品进行特殊准备,可对有机物及无机物进行无损伤的快速分析。

但是拉曼散射与瑞利散射相比强度极低,约为瑞利散射的百万分之一。

嘲但是采用激光作为强入射光源,同时使用表面增强技术采集待测样品的拉曼光谱,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待检测物质的拉曼光谱强度。

吸附在粗糙化金属表面的化合物由于表面局域等离子激元被激发所引起的电磁增强(即物理增强),以及粗糙表面上的原子簇及吸附其一卜的分子构成拉曼增强的活性点(即化学增强),通常认为这两者的作用使被测定化合物的拉曼散射产生极大的增强效应。

增强因子甚至可以达到千万量级。

因此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在物质结构分析以及物质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奶粉中三聚氰氨的柃测
2.1常用的三聚氰氨检测技术。

自2007年3月,美国爆出宠物饲料被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以来,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先后提供了可用于三聚氰胺检测的气相色谱一质谱联.Hj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

2008年3月FDA又在
JournalofFoodProtection上发表了传统的免疫法ELISA试剂盒检测法。

针对奶粉中三聚氰氨事件,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年10月7日批准发布了<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国家标准,标准规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一质谱法三种方法为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检测定量限分别为2ppm、0.05ppm和0.Olppm。

标准适用于原料乳、乳制品以及含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定量测定。

虽然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一质谱法、气相色谱一质谱法等检测技术的使用也比较简便,能够对未知样品进行定量检测,确定其物质成分,但是设备造价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并不具有快速推广应用的条件,而长达数小时的检测时间也成为三种主流检测方法推广受限。

鉴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高的灵敏度和操作简单等优点,我们尝试利用表面增强托曼光谱检测奶粉中三聚氰胺。

2.2采用胶态纳米银为表面增强物质对奶粉中的三聚氰氨进行检测。

将含有三聚氰氨的奶粉溶于吡啶,2分钟摇匀,放置2分钟,取上=层清液,按l:l加入制备好的胶态纳米银溶液,摇匀后滴在载波片,自然晾干,待测。

拉曼检测利用类尼绍公司invai型激光拉曼仪,激发光源为波长785nm的激光,光谱采集方式采用背反射模式。

根据事先采集的三聚氰氨固体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图,其在500—1lOOcm.1区域有3条特征峰,分别位于563,670,971cm·l。

我们以最强的670era.1处峰检测奶粉中是否存在三聚氰氨。

对制作好的待测三聚氰氨吡啶溶液进行拉曼光谱采集,与三聚氰氨的固体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相比,670处的拉曼光谱峰稍有红移,这是因为吡啶分子与三聚氰氨相互作用使得三聚氰氨品格常数发生变化造成的。

改变奶粉中的三聚氰氨含量,分别采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三聚氰氨含量分别为900mg瓜g,100mg/kg,54mg/kg(高效液相检测结果),由各自光谱数据图对比可以看出,随着三聚氰氨含量的降低,670处峰强度相心降低。

这说明三聚氰氨的光谱强度与其含量之间具有关联。

规范设计实验检测步骤,通过对已知含量样品的相应数据的统计。

标定三聚氰氨的光谱强度与其含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可以定量检测未知样品中三聚氰氨的含量。

3、总结
通过以上实验表明可以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检测奶粉中三聚氰氨含量。

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3.1由于实验技术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检测下线仍然需要降低。

对于降低检测下限的降低可以考虑以下思路:因为银胶吸收峰位于480hm左右,与激发光波长785nm差别较大,小容易发生共振效应,如采用金胶效果可能会更好。

3.2如果对检测流程进行合理规范,比如,常备纳米银胶以及采用干燥设备制备样品,检测速度还有提高的空间。

【参考文献】
【l】程光熙.拉曼、布里渊散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A.
【2】范康年.谱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上接第106页)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其自我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成人。

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的重复,不再是在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讲授,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开展种种认知性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探讨数学的神奇世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他们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社会和整个教育的文化。

可以说,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的根本任务。

作者简介:石绍华,临沂师范学院物理系。

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
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一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IT"、学会创新,这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参考文献】
【11鲍玉发.数学课程标准【M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安忠.科教文汇。

2000.
 万方数据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石绍华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物理系,山东,临沂,276005
刊名:
华章
英文刊名:HUAZHANG
年,卷(期):2009(14)
被引用次数:1次
1.范康年谱学导论 2005
2.程光熙拉曼、布里渊散射 2003
1.赵宇翔.彭少杰.赵建丰.胡耀铭.喻文娟.韩奕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检测牛奶中的三聚氰胺[期刊论文]-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uaz200914095.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