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结课论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方面的论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方面的论文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问题出现,对计算机的组装以及维修也就成为必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方面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方面的论文篇一《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分析》摘要:在现代社会计算机已经得到十分普遍的应用,并且计算机的应用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极大影响。
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问题出现,对计算机的组装以及维修也就成为必要。
本文就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进行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维修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3)94-0212-02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成为了一项必要任务,也是计算机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
在实际应用中,要对计算机各个零部件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从而对计算机进行合理组装,并且还要掌握计算机常见故障,了解维修方法,对计算机进行科学合理维修,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
1对电脑各部件的识别以及组装在组装电脑的时候要根据下面的步骤来进行:第一,先安装机箱,在将机箱安装完之后,将电源发在机箱内;第二,将主板安装在机箱的主机箱上;第三,将要安装的CPU在主机箱中插入,然后再在主机箱上进行少年热风扇的安装;第四,在主板的内存插槽中插入内存条;第五,以显卡总线为依据对插槽进行选择,之后将显卡插入合适插槽内;第六,安装驱动器、光驱以及硬盘;第七,连接各种数据线以及电源线;第八,对输出以及输入设备也就是鼠标、键盘和显示器进行安装;第九,仔细检查各个接线;第十,给机器接通电源,如果显示器能够进行正常显示,那就是说安装是没有出现错误的,然后就可以进入BIOS内对初始设置系统,这时为止,已经基本完成硬件的安装,但是还不能将电脑运行,还要继续进行;第十一,将硬盘分区并且对其进行格式化;第十二,对操作系统进行安装;第十三,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之后,对驱动程序进行安装。
2 对真假故障进行辨别在计算机的实际应用中,所出现的故障很多都不是真正的故障,只是因为计算机的使用者对系统设置不是特别熟悉以及应用的一些新特性而出现的,这些不过是一些故障假象。
谈论电脑组装与维修论文

谈论电脑组装与维修论文谈论电脑组装与维修论文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美国的宾西法利亚大学面世以来,计算机在发达国家有了飞快的发展,直到九十年代我们国家的IT行业才渐渐的得以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网络的发展,加速了计算机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我们的生活正在被改变:原来必须要走到市场才能买到的产品,现在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就可以实现、原来大量的纸质的照片被电子照片代替、庞大的图书馆将被电子阅览室代替……,种种事例中,计算机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下面本文就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谈几点想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知识准备(一)通过不断关注IT市场,更新自己的硬件知识计算机是一个更新非常快的一个产品,如何能更好的了解计算机,不仅仅是能够掌握一种机型后,就能万事大吉了,不同时代的产品都有自己的特性,只有了解了它的特性,才能更好的驾驭它,才能更好的提供服务。
那么,要如何了解计算机的特性呢,是到书店看书吗?不是,那太慢了,书本上的东西总是没有现实的知识新。
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给我带来的便利,经常关注IT市场的动态,在第一时间了解IT市场的变化情况,了解最新的硬件发展,掌握最新的硬件特性。
经过多年的观察,硬件市场的每两个月就会跟新一次。
尤其是要关注计算机的三大件的最新动态,计算机硬件新知识基本都围绕这三大件展开。
所以我们掌握了它们的变化情况就等于掌握了整个计算机硬件的最新知识。
对于这三大件的知识我们应该了解一下几个参数,作为一个学习计算机的人首先应该学会去看这些参数:1.主板参数:主芯片组和CPU规格、扩展插槽、I/O接口的类型及数量、内存规格、电源接口等参数其中“主芯片组和CPU规格”主要描述的是主板能够支持的CPU的种类,和主板上集成了那些主要芯片,如:显示芯片等,这点很重要,因为在后面软件安装时就能很方便的搜索出相关的驱动程序。
“内存规格”主要是介绍支持的内存的频率范围和最大内存。
2.内存参数:“类型”、“容量”、“工作频率”、“品牌”等参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 结课论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结课论文学院:XXXXX学院专业班级:2011XXXX-X班姓名:XXX学号:XXXXXXX日期:XXXXXXX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结课论文一、多媒体计算机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一)计算机硬件系统: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实体和装置,如:机箱、主板、内存。
硬件系统通常由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接口设备五个部分组成。
下面从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入手,谈谈这些硬件的功能及选购。
1.CPU: CPU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
在逻辑运算和控制单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
CPU主要功能:运算器,控制器。
CPU就是通过这些引脚和计算机其他部件进行通信,传递数据,指令。
目前主流的CPU供应商有Intel公司和AMD公司的CPU。
相比之下,AMD的CPU在三维制作、游戏应用、视频处理方面比同档次的Intel处理器有优势,而Intel的CPU则在商业应用多媒体应用、平面设计方面有优势;在性价比方面,AMD的处理器略优于Intel的。
在选购时,要避免买到假的CPU,要注意看封装线、水印字和激光标签是否正规,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购买时最好选择推出一年到半年的CPU产品。
2. 主板:主板是安装在机箱内的一块矩形电路板,上面有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主板上的扩充槽用于插接各种接口卡,扩展计算机的功能,如显卡、网卡等。
选购时,还要观察主板的包装及板材质量:先观察包装是否正规,是否有防静电袋,然后要仔细观察主板体,主板体的厚度一般在3-4mm左右。
在此前提下,选厚着为宜。
注意,主板上芯片的生产日期不宜相差太大否则将影响主板的性能。
3. 内存条:内存条是用来存放计算机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数据或程序。
我们平常据说的动态内存,指的是当我们将数据写入DRAM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据会丢失,因此需要额外设一个电路进行内存刷新操作。
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临时储存器,掉电后数据会消失。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论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论文标题: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重要性及技术要点引言(100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论文旨在探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技术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计算机组装的重要性(200字):1.个性化需求满足:组装计算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和配置硬件组件,满足个人对计算机的要求。
2.经济实惠:相对于购买品牌计算机,组装计算机可以避免支付品牌溢价,更加经济实惠。
3.学习机会增加:通过组装计算机,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提升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计算机维修的重要性(200字):1.故障排除:计算机维修可以帮助识别和解决硬件或软件故障,确保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2.延长使用寿命:定期维修和清洁可以确保硬件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3.数据安全保障:维修包括备份重要数据和修复系统漏洞,能够保护个人和商业隐私。
三、常见的计算机组装技术要点(300字):1.硬件选购: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组件。
2.组装步骤:按照主板说明书上的指示,将硬件组件逐一安装到机箱内,并连接相应的电源线、数据线等。
3.操作系统安装: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并进行安装和激活。
4.硬件测试:启动计算机,检查硬件是否正常工作,并进行一些常规的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
四、常见的计算机维修技术要点(300字):1.故障排除:通过检查硬件和软件,确定故障出在哪个部分,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2.系统维护:定期清理内部和外部计算机部件,更新系统安全补丁,保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数据恢复:当计算机硬盘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时,可以采用数据恢复工具或专业服务来恢复数据。
4.软件优化:对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优化设置,提升计算机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结论(100字):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一个不仅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对个人技能和知识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的领域。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论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论文引言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科技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和维修却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组装和维修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组装和维修技巧。
一、计算机组装计算机组装是指将各种硬件组件(如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通过合适的接口连接起来,并加上电源等配件,组成一个可运行的计算机系统的过程。
计算机组装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组装的计算机性能稳定、正常运行。
在进行计算机组装前,我们需要明确计算机的用途和需求,从而选择合适的硬件组件。
例如,如果是用于游戏和图形处理的计算机,需要选择性能较高的CPU和显卡;如果是用于日常办公和上网的计算机,可以选择性能适中的硬件组件。
组装计算机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装主板:将主板固定在计算机机箱内,并正确连接电源和数据线。
2.安装CPU:将CPU插入主板的CPU插槽中,并使用散热器来降低CPU的温度。
3.安装内存:将内存插入主板的内存插槽中,并确保插入正确的位置。
4.安装硬盘和光驱:将硬盘和光驱安装在机箱内,并使用数据线连接到主板。
5.安装显卡:将显卡插入主板的显卡插槽中,并连接显示器到显卡。
6.连接电源和显示器:将电源线和显示器线连接到相应的插口上。
以上步骤仅为简略版,实际在组装计算机时还需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选择合适的散热器、安装风扇以保持散热,以及正确连接各种电缆等。
另外,为了确保组装的计算机能正常工作,最好在组装完成后对其进行一次系统性能和稳定性测试。
二、计算机维修计算机维修是指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故障诊断和修复的过程。
随着计算机使用的时间增长,硬件发生故障的概率也相应增加。
因此,计算机维修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
计算机故障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故障包括:系统崩溃、病毒感染、硬件损坏等。
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我们需要先进行故障诊断,确定具体的故障原因,然后再进行相应的修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习总结8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习总结8篇第1篇示例:在进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计算机硬件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我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就来总结一下这段实习经历。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组装一台计算机。
在开始组装之前,我们需要确认所有硬件设备的兼容性,这样才能避免后续出现不兼容的问题。
我们需要按照主板手册的指引,将CPU、内存条、显卡、硬盘等组件逐一安装到主板上,然后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接上电源线、数据线等,最后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
这个过程中需要谨慎操作,一丝不苟,以确保整个计算机的稳定性和性能。
我也学到了如何排除计算机故障。
在实际运行中,计算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比如黑屏、无法开机、蓝屏死机等。
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先进行故障诊断,找出问题所在。
可能是硬件组件连接不良,也可能是驱动程序安装不正确,还有可能是操作系统出现了异常。
通过不断查找、测试,最终定位并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既考验了我们的耐心和细心,也提升了我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学会了如何定期维护计算机。
计算机是一个精密的设备,需要定期维护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我们需要清洁内部灰尘,更新系统补丁,杀毒防护,优化系统配置等。
只有定期维护,才能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提高计算机的性能。
这段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践操作,我不仅学会了更多关于计算机硬件的知识,也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后,我会继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为将来的工作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注:以上内容仅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2篇示例:在大学期间,我有幸参加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习项目,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计算机硬件组装和维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习期间,我收获颇丰,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它更加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篇一浅谈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探索与教学改革摘要:介绍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与改革创新,对教学目标、内容、教材编写、实训环境建设、网站资源建设等环节进行了探索,阐述了创新教育在培育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的途径。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远程维护;网络教学高职应遵循“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区域人才需求状况、就业情况,谈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探索与教学改革。
一、现状与目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各部件也在不断更新,性能日益提高;新技术与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与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和实验环境相矛盾。
为了使教学跟上计算机硬件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为了让学生能在发展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在教材内容、实训环境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就要随之进行课程改革。
结合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硬件发展的信息服务,及时辅导,共同学习,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计算机知识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充实,为就业增添自信的翅膀。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定位与目标不明确该课程在教学中一般都是安排在理论之后的实践式教学,或者是“一体化”式教学,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的组装调试与维修。
可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学生分析解决计算机常见故障能力还是较弱,对计算机硬件的维修知识还是相当缺乏。
教学重点不突出,局限于传统教学。
2.教材与教学内容滞后众所周知,当今世界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是根据摩尔定律而来的,集成电路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18个月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然而该课程的教材从编写到出版需要较长时间,当学生收到教材到学习时,内容却严重滞后,教材与时代发展不同步,如果这样的教材再用上几年,滞后问题会更突出,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计算机组装毕业论文]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毕业论文
![[计算机组装毕业论文]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44d20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0.png)
[计算机组装毕业论文]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毕业论文标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进展及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技术作为计算机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
本论文主要探讨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的最新进展,并从应用的角度进行研究,以期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第一部分: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2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探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的最新进展,评估其应用效果,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方法和建议。
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组装的过程及注意事项、硬件故障排除的方法、软件优化与维护等。
第二部分:计算机组装技术的最新进展2.1计算机组装的过程及注意事项2.1.1零部件选择与搭配2.1.2组装流程及步骤2.1.3组装注意事项与常见错误2.2硬件故障排除的方法2.2.1常见硬件故障及排查方法2.2.2电源故障排除与维修2.2.3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故障处理2.3软件优化与维护2.3.1操作系统优化与调优2.3.2杀毒软件和系统安全工具使用与维护2.3.3软件问题排查和解决方法第三部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的应用研究3.1超级计算机集群的构建与维护3.1.1构建超级计算机集群的基本原理3.1.2高性能计算节点的选择与配置3.1.3超级计算机集群的维护与管理3.2服务器的组装与维护3.2.1服务器硬件的选择与配置3.2.2服务器系统的安装与配置3.2.3服务器的维护和故障排除3.3游戏电脑的组装与优化3.3.1游戏电脑硬件需求与选择3.3.2游戏电脑硬件的组装与配置3.3.3游戏电脑的性能优化与维护第四部分:案例分析与评估4.1超级计算机集群构建案例分析4.2服务器组装与维护效果评估4.3游戏电脑性能优化案例分析4.4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的改进与建议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5.1结论总结5.2存在问题和不足5.3后续研究展望关键词:计算机组装、维护技术、硬件故障排除、软件优化、超级计算机集群、服务器、游戏电脑【1】XXX.XX,XXX.XX,XXX.XX.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研究进展[J].电脑应用,XXXX,XX(X):XXX-XXX.【2】XXX.XX,XXX.XX,XXX.XX.超级计算机集群的构建与维护[J].计算机科学,XXXX,XX(X):XXX-XX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计算机硬件系统: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实体和装置,如:机箱、主板、内存。
硬件系统通常由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接口设备五个部分组成。
下面从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入手,谈谈这些硬件的功能及选购。
1.CPU: CPU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
在逻辑运算和控制单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
CPU主要功能:运算器,控制器。
CPU就是通过这些引脚和计算机其他部件进行通信,传递数据,指令。
目前主流的CPU供应商有Intel公司和AMD公司的CPU。
相比之下,AMD的CPU 在三维制作、游戏应用、视频处理方面比同档次的Intel处理器有优势,而Intel的CPU则在商业应用多媒体应用、平面设计方面有优势;在性价比方面,AMD的处理器略优于Intel的。
在选购时,要避免买到假的CPU,要注意看封装线、水印字和激光标签是否正规,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购买时最好选择推出一年到半年的CPU产品。
2. 主板:主板是安装在机箱内的一块矩形电路板,上面有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主板上的扩充槽用于插接各种接口卡,扩展计算机的功能,如显卡、网卡等。
选购时,还要观察主板的包装及板材质量:先观察包装是否正规,是否有防静电袋,然后要仔细观察主板体,主板体的厚度一般在3-4mm左右。
在此前提下,选厚着为宜。
注意,主板上芯片的生产日期不宜相差太大否则将影响主板的性能。
3. 内存条:内存条是用来存放计算机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数据或程序。
我们平常据说的动态内存,指的是当我们将数据写入DRAM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据会丢失,因此需要额外设一个电路进行内存刷新操作。
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临时储存器,掉电后数据会消失。
目前主流内存容量为1-2G,工作频率为800MHZ以上。
内存条的印刷电路板(PCB)最好是6层。
另外,好的内存条表面有比较强的金属光洁度,部件焊接也比较整齐。
选购内存条时也要挑大厂家及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4.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的数据存储中心,我们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和文档数据几乎都是存储在硬盘上,或从硬盘上读取的。
它包括存储盘片及驱动器。
特点是储存量大。
硬盘是计算机中不可缺少的存储设备。
目前硬盘的容量一般为250-320G,缓存一般为2-16M。
选购硬盘时,要注意硬盘接口类型应与本人的计算机相匹配(现在市场的主流接口是SATA接口)。
选购时,注意区分“行货”与“水货”。
辨认“水货”的方法是:首先看防伪标签是否正规;其次看硬盘体和代理保修单上的编号是否一致。
5.光驱、刻录机:此类硬件平时可以插入光盘,用以存放数据。
光驱或刻录机对稳定性及缓存的要求较高,因此,选购这类硬件时优先挑选大厂家(如索尼、明基、三星等)的产品。
选购时还要注意硬盘的接口类型与自己的计算机是否匹配。
6. 显卡:显卡也叫显示卡、图形加速卡等。
主要作用是对图形函数进行加速处理。
显示卡通过系统总线连接CPU和显示器,是CPU和显示器之间的控制设备。
实际上是用来存储要处理的图形的数据信息。
目前主流显卡的显存为512MB以上,接口一般为PCI-EX16型。
显卡生产厂商主要有华硕、技嘉、昂达等。
在选购显卡时,注意显存要与主机性能相匹配(位宽选128 bit以上为宜)。
并且要优先选择大厂家生产的或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7. 网卡:网卡是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输入输出设备。
主要功能是处理计算机上发往网线上的数据,按照特定的网络协议将数据分解成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然后发送到网络上去(目前多是主板集成)。
由于不同类型网卡的实用环境可能不一样,在选购时应明确网卡使用的网络及传输介质类型、与之相连接的网络设备带宽等情况。
优质的网卡均采用喷锡板制作,其裸露部分为白色;而劣质的画金板网卡的裸露部分为黄色。
另外,对网卡的MAC地址(即ID编号)的辨别是了解网卡优劣的最好方式。
正规厂家生产的网卡的MAC地址一般为一组12位的16进制数(前6位为厂商ID,后六位是厂商分配给网卡的唯一ID)。
购买时,如发现商家所给网卡上标注的MAC地址相同,那么,肯定是劣质产品。
最后,还要看产品的做工工艺。
做工工艺的优劣体现在网卡的焊点、金手指及挡板等上:优质网卡的电路板焊点均匀干净,金手指及挡板规则且有光泽,各元件分布合理且紧凑。
8. 声卡:声卡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声音信号并把信号传输给音箱或耳机,使后者发出声音来的硬件。
声卡的选购同网卡、显卡的选购有些相似,都要选大厂家及售后服务好的产品,还要注意接口类型是否与自己的主板相匹配。
显卡的音质是判定一块显卡好坏的标准,其中包括信噪比、采样位数、采样频率、总谐波失真等指标。
目前声卡的信噪比大多达到了96db,采样位数为16bit以上,采样频率为44.1kHZ以上(值越高越好)。
理论上44.1kHZ就可达到CD音质。
此外,选购者如果只是普通应用,如看看CD、玩一些简单的游戏等,选购一般廉价的声卡就足够了;如果是用来玩大型的3D游戏,就一定要选购带3D功能的声卡,因为3D音效已经成为游戏发展的潮流,现在所有的游戏都开始支持它了。
9. 电源:电源是对电脑供电的主要配件,是将AC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压的设备。
电源关系到整个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其输出功率不应小于250W。
电源的选购要注意品牌、电源的输出功率、认证、包装等。
(二)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所使用的各种程序的总体。
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共同构成实用的计算机系统,两者相辅相成。
软件系统一般分为操作系统软件、程序设计软件和应用软件三类。
1、操作系统:计算机能完成许多非常复杂的工作,但是他却懂不了人类的语言,要想让计算机完成相关的工作,必须有一个翻译官把人类的语言翻译给计算机。
操作系统软件就是这里的翻译官。
常用的操作系统有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Vista操作系统,以及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等。
2、程序设计软件:程序设计软件是由专门的软件公司编制,用来进行编程的计算机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主要包括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编程语言(C++、Java等)。
3、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以及实现特定功能的程序。
为了普通人能使用计算机,计算机专业人员会根据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需要提前编写好人们常用的工作程序,在用户使用时,只需单击相应的功能按钮即可(如复制、拖动等任务)。
常用的应用软件有MS Office办公软件、WPS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网页制作软件、游戏软件和杀毒软件等。
有了良好的配置当然就少不了安装了。
下面以兼容机为例,简述下多媒体计算机的组装。
二、多媒体计算机的组装:1安装机箱:主要是如何拆开机箱.在机箱的背后拧下右面边上的两颗螺丝(有大有小两种螺丝)就可找开机箱。
2. 安装电源:先将电源装在机箱的固定位置上,注意电源的风扇要对朝机箱的后面,这样才能正确的散热。
之后就用螺丝将电源固定起来。
等安装了主板后把电源线连接到主板上。
3. 安装CPU:将主板上的CPU插槽旁边的把手轻轻向外拨再向上拉起把手到垂直位置,然后对准插入CPU。
注意要很小心的对准后再插入,不然损坏了CPU,之后再把把手压回,把把手固定到原来的位置。
并在CPU上涂上散热硅胶,这是为了与风扇上的散热片更好的贴在一起。
4. 安装风扇:要将风扇安装到主板的CPU上,先把风扇上的挂钩挂在主板CPU插座两端的固定位置上,再将风扇的三孔电源插头插在主板的风扇电源插座上(一般都是在CPU附近)。
5. 安装主板:先把定位螺丝依照主板的螺丝孔固定在机箱,之后把主板的I/O端口对准机箱的后部。
主板上面的定位孔要对准机箱上的主板定们螺丝孔,用螺丝把主板固定在机箱上,注意上螺丝的时候拧到合适的程度就可以了,以防止主板变形。
6.安装内存:先掰开主板上内存插槽两边的把手,把内存条上的缺口对齐主板内存插槽缺口,垂直压下内存,插槽两侧的固定夹自动跳起夹紧内存并发出“咔”的一声,此时内存已被锁紧。
7. 安装硬盘:首先把硬盘用螺丝固定在机箱上。
接下来插上电源线,并在硬盘上联上IDE数据线,再把数据线的另一端和主板的IDE接口连接,注意:不要把数据线接反了。
8. 安装软驱:安装的方法和硬盘差不多。
9.安装显卡:将显卡对准主板上的PCI插槽插下,用螺丝把显卡固定在机箱上。
10. 连接控制线:首先找到机箱面板上的指示灯和按键在主板上的连接位置(依照主板上的英文来连接),然后区分开正负极连接.将机箱面板上的HDD LED(硬盘灯)、PWR SW(开关电源)、Reset(复位)、Speaker(主板喇叭)、Keylock(键盘锁接口)和PowerLED(主板电源灯)等连接在主板上的金属引脚。
11.完成机箱内部的连接后就可以合上机箱盖连接外面的设备了.在机箱后面的主板I/O端口上找到绿色的圆形接口接上鼠标(USB鼠标接在USB口上),同样找到蓝色的圆形接口接上键盘。
接下来在显卡上接上显示器数据线。
12.完成以上项目后就可以接通电源了,观察计算机是否运行正常。
13.接下来做CMOS设置(根据选项用的主板的BIOS而定)。
安装操作系统(以Win XP为例):一.从光盘安装,要把BIOS进行设置,使系统能够从光盘启动。
方法如下:(1)启动计算机,按下键盘上的Del (有的是按F2)键,进入到主板BIOS设置的主界面。
(2)选择Advanced BIOS车进入设置程序。
Features 选项,回选择First Boot Device 选项,然后按键盘上的方向键将该项设置为CD-ROM (光驱启动),这样就把系统改为光盘启动了。
(3)按F10保存以后的提示是(Y)与否(N)选项,选Y退出设置。
(4)然后将光盘放入光驱里,重启电脑,电脑就会自动从光盘运行,并显示安装界面,根据提示一步步进行安装。
驱中取出,否则系统仍会从光盘启动并会循环执行安装程序。
(5)接下来基本上点着下一步就可以往下走了!一直到正常进入XP系统界面为止!二.安装硬件驱动程序,将主板厂商提供的光盘放入光驱内读碟,让其自动运行:(1) 安装主板驱动程序,选中主板芯片组驱动进行安装。
(2) 安装声卡驱动程序,选中声卡驱动进行安装。
(3) 安装网卡驱动程序,选中网卡驱动解压到指定文件夹,并在设备管理器里面进行安装。
(4) 安装显卡驱动程序,放入显卡厂商提供的显卡驱动光盘点击进行安装。
3 .安装应用软件常用的应用软件有办公软件(如WPS)、解压缩软件(如WinZip)、影视播放器软件(如暴风影音)、杀毒软件(如360杀毒软件系列)、下载软件(如迅雷)等,只有安装了这一些应用软件才能算是完成了电脑的组装。
安装好一台电脑后,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这些故障可能是硬件的故障,也可是软件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