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交通现状与需求的调查分析 宇宙最强版

合集下载

关于交通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交通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交通情况调查报告交通情况调查报告一、引言交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当下的交通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交通情况调查,并在本报告中总结了我们的调查结果。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交通情况的调查。

首先,我们进行了实地观察,走访了不同地区的交通枢纽,包括火车站、汽车站和机场等。

其次,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交通状况的看法和意见。

最后,我们还分析了交通管理部门的数据和统计报告。

三、城市交通状况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城市交通状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拥堵问题:大多数城市都存在交通拥堵问题。

尤其是高峰时段,道路上的车辆密度非常高,交通流量大大超过道路承载能力。

这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 公共交通发展: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们观察到,城市中的地铁、公交和轻轨等公共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使用。

这些公共交通工具不仅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还能减少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3. 自行车和步行:在一些城市中,自行车和步行也成为了常见的出行方式。

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还有益于人们的健康。

四、乡村交通状况我们的调查还关注了乡村地区的交通状况。

与城市相比,乡村地区的交通情况存在一些不同之处:1. 交通网络不完善:乡村地区的交通网络相对较差,道路状况不理想,交通设施有限。

这给乡村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2. 交通工具选择有限:由于交通条件限制,乡村居民在出行时通常只能选择步行、自行车或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这些交通工具虽然便捷,但受到了出行距离和条件的限制。

3. 交通安全问题:乡村地区的交通安全问题也值得关注。

由于道路条件不佳,加之交通管理相对薄弱,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较高。

五、未来发展趋势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向:1.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缓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交通情况调查报告

交通情况调查报告

交通情况调查报告交通情况调查报告一、引言交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解某城市的交通情况,本次调查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并分析其特点和问题,以提供合理的改善建议。

二、背景介绍本次调查选择了某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和主要道路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

该城市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地区,人口密度高,经济活动频繁,交通压力较大。

三、交通状况分析1. 交通拥堵情况调查数据显示,该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非常突出。

在高峰时段,主要道路上车辆排队等候的现象十分普遍。

交通拥堵不仅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还对经济活动和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2. 公共交通状况本次调查还关注了该城市的公共交通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公共交通设施相对完善,包括地铁、公交和出租车等。

然而,由于交通拥堵问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在高峰时段,地铁和公交车上人满为患,乘客体验不佳。

3. 非机动车和步行情况该城市鼓励非机动车和步行出行,因此调查还关注了这方面的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非机动车和步行者的数量相对较多,尤其是在市中心区域。

这也说明了城市居民对绿色出行的认可和支持。

然而,由于缺乏相关设施和规范,非机动车和步行者在交通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问题分析1. 交通拥堵问题交通拥堵是该城市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车辆数量过多、道路狭窄、交通信号不畅等。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增加道路容量、优化交通信号、鼓励绿色出行等。

2. 公共交通运营效率问题尽管该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相对完善,但在高峰时段运营效率不高。

为了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可以考虑增加运力、优化线路规划、提高服务质量等。

3. 非机动车和步行者安全问题虽然非机动车和步行者在该城市的交通中占据一定比例,但由于缺乏相关设施和规范,其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为了保障非机动车和步行者的安全,可以建设专用车道、设置交通信号灯、加强宣传教育等。

大学生交通报告总结

大学生交通报告总结

大学生交通报告总结引言交通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交通更是他们学习、生活和社交的重要方式。

本报告将对大学生交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交通现状1. 校园内交通大多数大学校园内交通相对便利,校车、自行车和步行成为主要交通方式。

然而,随着大学规模扩大和学生数量增加,校园内交通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高峰时段校车拥挤、自行车乱停乱放等问题。

2. 城市交通大部分大学生所在城市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公交车和出租车。

然而,地铁和公交车的拥挤程度和不可靠性,以及出租车价格的高昂,给大学生的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3. 私家车和共享单车部分大学生选择购买私家车或使用共享单车。

然而,私家车停车困难和道路拥堵是大城市内常见问题,共享单车管理不善和乱停乱放问题也导致了交通秩序的混乱。

问题分析通过对大学生交通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 校园内交通拥挤问题需要解决。

2. 城市公共交通的拥挤程度和不可靠性需要改善。

3. 私家车的停车问题需要解决,同时减少对道路的负面影响。

4. 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需要解决,以改善城市交通秩序。

改进建议1. 校园内交通改善- 建设更多的步行和骑行道路。

- 增加校车数量,提高校车运行效率。

- 定期开展自行车乱停乱放整治行动。

2. 城市公共交通改善- 增加公共交通运力,特别是高峰时段。

- 加强地铁和公交车的准点率和可靠性。

- 提高公共交通线路覆盖面,满足大学生的出行需求。

3. 私家车管理与共享单车管理- 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增加私家车停车位供给。

- 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管理,鼓励用户遵守停车规定,并加大对乱停乱放行为的处罚力度。

4. 促进可持续出行- 鼓励大学生采用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 提供低碳出行的奖励措施,如免费公交、自行车租赁等。

结论交通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的重要方式,因此改善大学生的交通状况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交通调查报告

交通调查报告

交通调查报告交通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交通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交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鉴于此,我们开展了本次交通调查,旨在了解交通状况,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给出改进建议,为交通优化和城市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某大学校园内的交通状况。

三、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在校园内设立了多个调查站点,对过往的行人和车辆进行问卷调查。

2.实地观察:我们组建了小组,对校园内道路、车流量、交通指示牌等进行了仔细观察。

3.数据分析: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调查结果1.校园内车流量大,交通拥堵现象普遍。

2.行人安全意识普遍较低,往往不遵守交通规则,如乱穿马路、闯红灯等现象时有发生。

3.校园指示牌设置不合理,不够明确,部分指示牌已经老旧、磨损,无法起到引导作用。

4.部分车辆驾驶员驾驶技术不佳,导致随意变道、急刹车等现象时有发生。

五、调查建议1.加强交通管理:加大对车辆和行人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强对交通法规的宣传,树立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意识。

2.改善指示牌设置:针对现有指示牌老旧和不够明确的问题,应该加大投入,更换新的指示牌,同时优化指示牌的设置,提高指示牌的指向性和引导性。

3.完善交通设施:增建大型停车场,限制车辆进出校园的时间,合理分配车位资源,有效缓解校园内车流量大的问题。

4.加强车辆驾驶员的管控:对驾驶技术较差的车辆驾驶员实施驾照和考核制度,保证车辆驾驶员的驾驶技术达标,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六、总结通过本次交通调查活动,我们对校园内交通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为优化交通管理提供了指导意见。

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不可逆的,我们应该坚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意识,推进交通管理,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七、改善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交通状况的改善不仅关系到城市的交通安全,也关乎到城市的发展。

交通 考察 调研报告

交通 考察 调研报告

交通考察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交通状况,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通考察和调研。

本报告将就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交通现状在考察期间,我们对城市的公共交通、道路状况、交通管理等进行了深入了解。

目前,城市交通存在以下问题:1. 交通拥堵:早晚高峰期间,主要干道和交叉路口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效率。

2. 道路状况不佳:部分道路存在路面损坏、排水不畅等问题,影响了行车舒适度和安全。

3. 公共交通设施不足:部分地区公交车站设置不合理,公交车数量不足,导致市民出行不便。

4. 交通管理不完善:部分路口交通信号灯设置不科学,导致交通混乱;违规停车现象也时有发生,影响交通秩序。

三、建议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措施:1. 加强交通疏导:通过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增设停车位等措施,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2. 改善道路状况:加强道路维护和保养,提高道路质量;同时,加强排水系统建设,防止积水影响交通。

3. 优化公共交通设施: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和车站设置,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和便利性;增加公交车数量,提高运力。

4. 加强交通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查违规停车、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

四、结语本次交通考察和调研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城市交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交通管理、优化公共交通设施、改善道路状况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市民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并采纳我们的建议,共同推动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

交通拥堵状况调查分析

交通拥堵状况调查分析

交通拥堵状况调查分析一、背景介绍如今,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面临的一大挑战。

随着人口增长和车辆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状况越发严重,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因此,本文对交通拥堵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交通拥堵状况,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

首先,我们进行了交通拥堵数据的搜集,包括道路通行速度、交通事故数量等。

其次,我们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了城市居民对交通拥堵问题的感受和体验。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现场观察,直接观察交通拥堵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1.交通拥堵数据分析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显示,交通拥堵在城市中存在普遍现象。

在高峰期,部分主要道路的平均速度明显下降,甚至降至每小时10公里以下。

而且,由于车辆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数量也有所上升,对交通状况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2.问卷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城市居民对交通拥堵问题感到非常不满。

他们普遍认为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许多人表示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交通拥堵中,这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此外,部分居民还提到了由于交通拥堵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3.现场观察分析我们在调查过程中进行了现场观察,以直接了解交通拥堵的状况。

观察结果显示,在高峰时段,许多交叉口出现了长时间的拥堵现象。

道路狭窄、车流量大、交通信号不顺畅是导致拥堵的主要原因。

此外,不少驾驶员在交通拥堵中采取不当的行为,如闯红灯、占用非机动车道等,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状况。

四、问题分析1.路网设计不合理部分城市的路网设计并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交通流量和道路容量之间的匹配。

导致部分主要道路容易形成瓶颈,交通流无法顺畅通过。

2.车辆保有量快速增长由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保有量快速增长。

但道路建设未能跟上车辆保有量的增长速度,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

3.交通规则意识不强部分驾驶员在交通拥堵时采取不当行为,如闯红灯、占用非机动车道等,导致道路通行速度更慢,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校园交通出行调研分析报告

校园交通出行调研分析报告

校园交通出行调研分析报告校园交通出行调研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大学校园,使得校园交通压力逐渐增大。

为了了解校园交通出行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300份问卷,回收了270份有效问卷。

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性别、年龄、交通方式选择、交通工具满意度等。

三、调研结果分析1.性别分布: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6%,女性占54%,女性稍多于男性。

2.年龄分布:调查对象年龄主要集中在18-22岁,占调查对象的70%。

3.交通方式选择:大部分学生选择步行(40%)和自行车(35%)作为校园出行的交通方式,公共汽车(15%)和电动车(10%)的选择比例相对较少。

4.交通工具满意度:根据回收的问卷,我们了解到步行和自行车的满意度最高,分别占比60%和55%。

而公共汽车和电动车的满意度较低,分别占比20%和15%。

四、问题分析1.交通方式选择:步行和自行车是校园交通出行最主要的方式,主要原因可能是校园交通较为便捷,步行和自行车可以更快到达目的地。

然而,随着校园面积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步行和自行车的瓶颈问题逐渐浮现。

2.交通工具满意度:公共汽车和电动车的满意度较低,可能与校园公共交通的不便捷有关。

由于校园交通拥挤,公共汽车和电动车的发车间隔较长,学生等待的时间较长,不便于上下车。

五、建议1.增加校园交通设施:校园交通设施的增加可以提升学生的出行便利度。

可以建设更多的步行道和自行车停车场,减少步行和骑车的拥挤程度。

2.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校园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可以解决长时间等待车辆的问题。

可以增加更多的班次,缩短发车间隔,提高学生的出行效率。

3.鼓励绿色出行:推广电动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可以提供电动车充电桩等设施,以鼓励学生使用电动车。

4.启动共享交通项目:可以引入共享单车或滴滴出行等共享型交通项目,让学生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出行。

参考范文:学校附近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参考范文:学校附近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学校附近交通状况调查报告学校附近交通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调查与分析,了解学校附近交通安全状况。

2、增强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意识,鼓励同学们遵守交通规则。

3、培养自己观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博士教育网欢迎您投稿)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 1、调查了解学校周边的交通现状。

2、挖掘出学校周边交通存在的问题。

3、研究讨论出缓解与改善交通的方法。

三、具体实施步骤 1、确定研究主题。

(11月15) 2、调查了解,收集资料。

(11月15—12月15) 3、整理资料,讨论、分析,做好记录。

(12月15-12月20) 4、形成初稿,修改补充成论文。

(12月20-12月25)四、研究成员缙云实验小学五(7)班丁羽琦指导:爸爸妈妈虞老师五、学校附近交通状况每天早上7:50—8:10,实验小学附近的寺后路,槐花街就拥挤不堪,妈妈说:“几乎每天上班都堵车,有一次,竟堵了半个小时,连上班也迟到了。

在学校附近别说停车,连开车都难啊!开车上班不如骑摩托车,摩托车还不如走路。

” 你瞧!多挤呀!调查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道路拥挤实验小学地处老城区,通往实验小学的寺后路,槐花街路面狭窄。

特别是槐花街通往学校的路不仅窄,还都是上坡路。

2、路旁摊点多调查中发现,许多小摊点把烧烤等热食就摆在路边,从实验小学东大门到寺后短短几十米的距离,每天都有十几个摊点。

尤其是槐花街,两边既是老城区最热闹的店铺,又有水果蔬菜市场,每天早上,买菜的,卖菜的更是把道路围个水泄不通。

3、家长接送多实验小学有3000多学生,每天上学放学,接送孩子的家长拥堵在路口接子女,把原本狭窄的道路更是堵住了,严重的扰乱了交通秩序。

车多人也多! 4、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意识不强放学时,学生经常四五人一排在本来就不宽敞的路段上齐头并进,占据大半条道路了,给身后或者是迎面来的路人和车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5、客运车辆无视交通规则三轮车和出租车,随时随地乱停乱放,一见学生招手,马上停车甚至急转弯掉头,给身后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现实意义:方便黄家湖大学城师生出行,优化黄家湖大学城
师生的出行方式,使师生及周边居民出行更安全,更便捷。
Ⅲ.文献综述及评述
一、综述:
1、《蚌埠市大学城公共交通状况调研报告》中提到,大学生出行方式多为公交车,出租车, 自行车,但由于公交车较便宜,多偏向与公交车出行,公交线路单一,车上拥挤情况样子。 且大学城周围交通违规现象严重。 2、刘晓的《关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中表示,城市郊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 道路交通运输设施不满足需求。 3、许国威《关于增设由黄家湖大学城经三环至光谷的公交线路的建议》中表示,大学生 对于公交需求量多,市场容量大,测设新路线会缓减大学城周围交通公交站拥挤状况。 4、吕潇《武汉道路交通状况研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2014(12)中:城市道 路资源不足,道路资源分配不够合理,机动车持有量快速持续增长,公交线路密度上与 一线城市仍存在较大差异。 5、郑安文.ZHENG An-wen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与改善对策》[期刊论文] 《武汉科技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中提到:1985年以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开始恶化, 1990年后尤为明显,在2002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 为773 137次、109 381万人和562 074人,达到历史最高值,而在2003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 状况出现好转: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实际死亡人数及受伤人数均明显下降。 6、黄彬.金岗副 《缓解交通拥堵的对策与建议》[期刊论文] - 杭州 2011(9)中提到, 缓解交通两难的主要理念应以“综合治理”为主,以“政府引导、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基 础突破、公交优先、统筹发展”作为治堵基本的策略。保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公交优先”缓和车与路的矛盾。车和路永远是一对矛盾,只能处于相对的平衡之中,才能 突破“囚徒的困境”。
3.调查黄家湖大学城的交通设施状况
调查大学城的路网建设,各种交通安全设施的现状以及有关 部门的管理情况,以做出反应,提出改善路网以及交通安全设施的 有效措施和管理手段。
4.大学城周边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等对师生健康及生活的影响

Ⅴ.研究方法
一、理论部分:
1.文献查阅法 3.头脑风暴法 2.归纳总结法 4.批判学习法
Ⅲ.文献综述及评述
7、李俊《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公交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到以下几个方面 : 1)中国公共交通暗疾丛生,一些城市公交车比自行车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 市公交车辆的拥有率低。拥有率就是某个城市中平均拥有一辆公交车的人数,单位为 人每辆,据调查,国外不到1000人就拥有一辆,而中国是1000人拥有0.6辆。中国是 人口大国,公交车又少,公交车经常超负荷运行,再加上交通道路质量差,道路规划 不科学,经常堵车、绕行。而自行车可以走捷径,也不会拥堵,所以一些城市公交车 的速度还赶不上自行车。 2)公交车辆公交线覆盖不均衡,普及率低,车辆换乘不变,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公 交线路重复,而城乡结合区、边缘区公交线路稀少。 3)公共交通技术、管理落后,缺少专业人员,从全国高校看,培养公共交通人才的 专业少、起步晚,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4)公共交通结构形式单一,出行分担率低,投入不足,中国经济起步晚,财政并不 富裕,而土地面积广人口基数大,市场份额大,有限的财力物力与技术不能较好地建 设足够的公共交通。 5)公交站位设置不合理,公交停靠站离交叉路口停车线过近、公交停靠站站牌设置 间隔太小、路段上下行公交站位间距过小。 6)公交服务员服务意识差服务水平低,态度恶劣。
二、实践部分:
为了得到客观真实的资料,我们将采取自填问卷和网络调查的资料收 集方式,调查对象的选取具体表现为简单随机抽样和偶遇抽样。 总结成文: 以客观调查数据为依据,利用SPSS和Excel等相应的数据分析软件进 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结合已有科学的研究成稿成文。
Ⅵ.问卷
一、调查对象:黄家湖大学城的本科,专科学生,教职工
Question and answer
Ⅳ.研究内容
我们通过研究4个方面的内容及评分情况,来系统全面的掌握黄家 湖大学城的师生出行和交通管理运行现状。
研究内容
一、武汉公共交通现状 二、黄家湖周边交通现状 三、大学城师生出行现状 四、完善黄家湖周边交通是否具有必要性
Ⅳ.研究内容
一、武汉公共系统现状
武汉作为一个大城市,近几年来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 多项经济指标创近几年来的最高水平。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100多 亿元,较2006年增长了15.6%。城市交通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全年交通 投资额20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6%。城市道路里程2515公里,道路 面积达477l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9.3平方米;公路通车里程8911公里 ,城区停车泊位21.6万个,公交站点2446个。 武汉公共交通现有陆上公交线路274条,其中专线线路176条,普线线 路7l条,小公共汽车线路2l条。公交车辆6600余台,线路长度约为4937公 里。轮渡客运航线9条,船舶19艘,航线长度49.2公里。轨道交通已建成l 号线一期工程宗关至黄浦路段,全长10.234公里,为全线高架,配备12列 48辆列车。出租车企业83家,车辆12137台。经过50余年来的大力发展,武 汉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已初步形成以公共汽车、电车为主,出租 车、小公共汽车为辅,轨道、轮渡补充的多方式立体交通体系。 2007年,武汉市全年完成公共客运量约19.5亿人次,其中常规公交年 客运量13.9亿人次,占总量的71.2%;轨道交通年客运量925万人次,占 总量的O.47%;小公共汽车年客运量1.37亿人次,占总量的7.0%;出 租车年客运量4.05亿人次,占总量的20.8%;轮渡年客运量1035万人次 ,占总量的0.53%。常规公共交通仍然是武汉市公共交通的主体。
水平,是重要和必要的。交通安全是高效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
代的进步,与交通安全管理一样,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 2.武昌是全国智力密集区之一。辖区内有131所大专院校和以中科院武汉分院为 代表的48所国家、省、市级科研机构,拥有10多万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校大学 生30万余人。
Ⅲ.文献综述及评述
二、评述:
从各种文献,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交通状况一直存在很多问题 ,而大学城交通状况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大学生主要依靠公交车和 地铁来出行,而大学城周围公交线路杂乱,地铁也并不能满足所有 学校大学生的需求。主要问题集中有三: ① 公交车日常空车率高,高峰期车辆不够 ② 节假日超载严重,影响出行安全 ③ 候车时间长,出行拥挤 因此,我们将从大学生对现在周围交通状况的满意度,对其 的建议,有哪些问题,希望怎样改进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去弄 清楚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研究改进目前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二、成员分工:陈泓宇负责文献综述评述;蔡英健负责问卷设计
;王子贝、曹浩奇负责内容设计;主题和结构由大家共同讨论得出 。
三、经费预算:发放问卷100份,网上问卷100份的花费,约100
元;成员外出调查餐饮费约100元。
结论待续...
THANKS
CHQ


答 疑
Question and answer
大学城交通现状与需求的调查分析
——————以黄家湖大学城为例
组员:曹浩奇、蔡英健、陈泓宇、 王子贝 时间:2015年11月11日目录I.选题背景II.
III. IV. V. VI.
目的及意义
文献综述与评述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问卷
Ⅰ.选题背景
一、研究背景:
1.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治理隶属公安交管部门的管辖范围,其应在校园出入口位置 和校园周边人车密集区域采取专门的治理措施,如增设红绿灯、增配警力等,改 善交通环境,保障师生安全。对于高校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公安机关的支 持与参与不但可以增强其管理的权威性,而且可以提高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Ⅳ.研究内容
二、黄家湖周边交通现状
经过50余年来的大力发展,武汉公共交通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经济 的更快发展,我们所处的白沙洲大道多段路一直处于维修状态,因此经常 造成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我们将具体研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周边 高校师生和居民造成的影响。
Ⅳ.研究内容
三、大学城师生出行现状
教师平日出行高峰期集中在上午7:00-8:30,下午5:00-6:30。学生周 末、节假日出行高峰期集中在上午7:00-10:00,下午16:00-22:00;平时 出行时间主要集中在18:00-21:00(如图)。在此同时,通过网上查阅资料 ,调查、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总结出大学城师生出行时间特点:
Ⅰ.选题背景
3.黄家湖大学城位于白沙洲大桥南端的洪山区青菱乡黄家湖地区,首期工 程选址7000亩,规划总面积39000亩。入驻人口以学生和老师为主,随着其 发展趋势的看好,越来越多的商家也开始入驻。目前大学城入驻人口九万 余人,其中,武汉科技大学三万余人,湖北中医药大学18000余人,武汉交 通职业学院16200余人,武汉工商学院17000余人。目前大学城的交通主要 以公路交通为主,交通出行方式单一,交通需求量大,公共交通严重短缺 。 4.虽然各种交通的投入使用已经比较广泛,但是因为大学城入驻人员出行 的特点及需求,随着师生出行次数的增多,高校周边的交通便开始逐渐紊 乱。一旦遇到假期,特别是小长假,出行便成了让人头痛的问题,排长龙 、拥堵、超载成了最普遍的情况,现存的一些路线及班次设置,一旦遇到 人流量的稍微变动,就会造成拥挤现象,特别是中长途情况车次安排不充 分或者路线设置不恰当,往往造成等车时间过长,人数聚集增多,拥堵现 象特别明显,便捷成了拥挤,高效成了低效。这种情况不但不利于便捷, 也对交通安全提出了挑战。
Ⅱ.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区域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有效支撑。武昌身为一个大学城,
其交通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大学城聚集人群的特殊性,其 出行特点表现为明显的阶段性。本文在对武昌大学城公共交通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