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及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全面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挖掘机:岂是一个火爆了得,2019年超预期成为常态1、挖掘机市场持续超预期,2019年挖掘机销量创历史新高工程机械行业上一轮高增长可以追溯至2008年政府“四万亿”的投资刺激,以挖掘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品产销量大幅提升,国内挖掘机年销量一度攀升至2011年的19. 4万台。

2012年,行业需求急速下滑,并随之进入长达连续5年的深度调整期,2015年挖掘机全年销量跌至6. 1万台,仅约为高峰期的30%o 2016年四季度以来,行业筑底回暖趋势确定,挖掘机月销量屡超预期。

2017年,挖掘机实现销量14.0万台,同比增长91. 2%。

2018年,挖掘机共计销售20.3万台,超过2011年19.4万台的极值,刷新历史记录。

2019年,挖掘机销售23.6万台,同比增长15. 9%,再创历史新高。

挖掘机市场自2016年底复苏以来,景气度持续高涨,目前已历经连续三年的快速增长, 虽然存量设备的集中更新换代接近尾声,但房地产、基建和“一带一路”出口等需求的拉动依然不减,挖掘机国四标准即将出台,环保政策愈发趋严,叠加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机器代人经济性显现,预计到2020年挖掘机销量仍将维持高位,但增速或将放缓,预计挖掘机销量增速大概维持在T0%~10‰⅛右,挖掘机市场从高速增长阶段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2、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国产龙头强者恒强2019年以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优势明显,市场逐渐向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靠拢;且各企业产品之间开始相互渗透,竞争程度有加强的趋势。

国际方面,我国部分工程机械企业已经初步具备了成为全球顶级工程机械制造商的核心竞争力,未来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我国企业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2020-2026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国产龙头三一、徐工挖掘机分别销售5.5、3.0万台,分别同比增长28. 2%、40. 4%,销量增速均大幅高于行业增速。

(工程机械产业分析)我国工程建设机械行业分析

(工程机械产业分析)我国工程建设机械行业分析

我国工程建设机械行业分析随着国家相关根底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与之密切相关的工程建设机械行业在2021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土方机械一直保持近几年的快速增长态势。

挖掘机销量持续增长,节能、环保成关注点挖掘机作为工程建设机械最为重要的机种之一,其销售额占到整个工程建设机械销售额的三分之一,中国市场销量已经从1993年的2336台到2021年的45858台(新机),2021年1~10月份中国20家主要挖掘机企业销量已经到达55102台。

比方斗山2021年1~10月就已经实现9872台挖掘机的销售,在2021年4月就实现销售累积4万台。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陈正利秘书长告诉记者,2021年中国挖掘机新机销量将突破6万台,加上进口以及二,总销量将到达10万台。

挖掘机的销量一直快速增长,随着国家相关部委对节能环保越来越重视,工程建设机械领域尤其是挖掘机行业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并且转化为行动。

在2021年举行的第11届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年会上就以“积极推动挖掘机械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倡导绿色制造、开展循环经济,保障中国挖掘机行业持续、稳定开展〞为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商务部、发改委等国家相关部委领导都参加了会议。

由此可见无论在政府部门、协会以及制造厂家等都对挖掘机的节能、环保给予了更高的重视。

挖掘机制造商也更加注重产品的节能和环保,纷纷推出新一代产品。

在9thBICES展会上小松、神钢都充分展示了8系列挖掘机,斗山也展示了EX系列挖机。

玉柴工程机械刚刚下线的YC-8系列新产品也在此次展会上亮相。

玉柴YC-8系列挖掘机包括了YC225-8、YC85-8、YC60-8、YC35-8、YC18-8、YC35SR六个品种,是在YC-7根底上升级换代的新产品。

该系列机型在发动机、泵、阀、马达等关键部件都突出了高效、节能和环保。

在此次展会上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推出的JYL621H混合动力环保型轮式挖掘机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

2024年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4年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概述2024年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竞争激烈的一年。

在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本报告将对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规模有所增长,整体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总销售额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

市场规模扩大主要得益于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

三、行业发展趋势1.智能化发展趋势:2024年工程机械行业智能化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智能化技术在挖掘机、起重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工程机械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产品结构升级: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高端设备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中低端设备的市场竞争激烈。

推动产品结构升级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3.绿色节能发展:2024年绿色节能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关注焦点。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工程机械企业加大了对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动工程机械产品绿色节能化。

四、市场竞争形势1.国内市场竞争激烈: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竞争加剧。

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尤其是中低端产品的竞争更加激烈。

国内企业通过不断研发创新和降低成本来提升竞争力。

2.国际市场挑战增加: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面临挑战。

一方面,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的竞争。

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影响了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出口。

五、发展机遇和挑战1.一带一路政策带来机遇: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通过一带一路政策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通过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在国际市场上扩大了销售份额。

2.科技创新带来挑战和机遇: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科技创新的挑战,但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工程机械企业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引领行业发展。

2023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分析:上半年整体亏损

2023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分析:上半年整体亏损

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分析:上半年整体亏损2022年以来,工程机械行业市场遇冷,状况大不如从前,整个行业成扭亏的趋势,以下是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分析:上半年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亏损据机械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8家工程机械及重点零部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00.09亿元,同比2022年上半年的707.44亿元下降了29.31%;18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整体亏损5.9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盈利39.6亿元同比下降114.89%。

有9家处于亏损,行业处于极度低迷状态。

2022年以来,这18家上市公司赚钱力量逐年下降,从单季度来看,2022年、2022年第四季度才消失亏损,但今年第一季度已消失亏损,其次季度只是略有盈利,看起来2022年工程机械全行业亏损已经成为定局。

过去几年工程机械的富强除了市场本身的需求外,分期付款、按揭销售、融资租赁等金融杠杆放大了消费端的购买力,但实际上这些销售模式并没有实现商品产权的彻底转移,本质上增加了企业和社会的存量,表现在企业报表上是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增加。

2022年海伦哲和恒立油缸上市后以来,工程机械行业近4年没有新增上市公司,而且原方案香港上市的徐工机械和三一重工也未能如愿,企业再融资机会也特别小。

在固定资产投资、应收账款、存货等高压之下,企业现金流遭受较大的压力,今年上半年18家A股工程机械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3.88亿元,其中,中联重科一家就占据-41.08亿元。

企业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也在呈现下降趋势。

“工业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体现在规模增大时,单位产值的成本下降。

当规模下降时,费用的削减往往滞后于收入的下降速度。

工程机械下行期也表现出明显的费用比例上升的特征,其中财务费用上升最明显,明显,金融环境对工程机械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融资力量下降,同时体现在融资成本的上升。

”有分析师如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众所周知,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信息化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日趋多样化。

机械行业调研报告(共3篇)

机械行业调研报告(共3篇)

机械行业调研报告(共3篇)第1篇:机械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机械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发展现状到2016年底,全县机械行业企业共有7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5家,主要机械产品年生产能力分别为:机床整机600台,液压件100万件,连杆200万件,轴销和气门800万件,卸扣、索具和铸件3000万件,另外生产少量喷灌机、砖机、铜件和五金件等。

2016年全县规模以上机械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税8000万元。

从产品销售渠道看,我县机械企业产品除机床属整机外,大多数产品给国内汽车、工程车、拖拉机、柴油机、收割机等整机配套,主要销往一汽、二汽、江淮汽车、四川南骏、无柴、北汽福田、重汽、五征、临工集团等车辆厂,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首先,从大的市场形势来看,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汽车、农机等企业面临洗牌。

我县机械行业主要是配件生产,依赖性强,与配套厂的合作存在许多诸多不确定因素。

其次,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异常,给企业生产经营增加了风险。

如钢材价格从3000多元急速上涨,最高到达6000多元,目前又下降为4000元左右。

第三,产业链不完整,产品单一雷同,龙头企业少。

我县机械行业主导产品液压油缸和轴类,产品单一,关联性不强,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更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

2016年,规模以上机械企业中还没有过亿元的企业。

第四,经营管理方式依然落后,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

我县机械行业的经理厂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有的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缺乏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和技术的人才。

第五,企业创新不够,产品质量不稳定。

大多数机械制造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少,技术装备落后,缺乏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高、精、尖”的拳头产品,抑制了我县机械制造企业的快速发展。

第六,无序竞争现象仍然存在,影响机械行业整体发展。

我县虽然很早就建立了行业协会,但发挥作用不够,在市场上仍然存在相互压价竞争的现象,严重的影响我县机械企业的效益和形象。

2024全球与中国潜孔钻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2024全球与中国潜孔钻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2024全球与中国潜孔钻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潜孔钻机是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机械设备,主要用于钻取地下水井、石油井、矿井等深度较大的孔洞。

随着全球水资源紧缺和能源需求增加,潜孔钻机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全球潜孔钻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全球各地的工程项目数量日益增加,对潜孔钻机的需求也相应增长。

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更加迫切。

2.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潜孔钻机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新型的潜孔钻机采用先进的液压系统和自动控制技术,提高了钻井效率和稳定性。

3. 市场竞争激烈:潜孔钻机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企业有美国的Caterpillar、德国的Sandvik、中国的山推等。

这些企业通过产品创新、服务优化等方式竞争市场份额。

中国潜孔钻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国是世界上潜孔钻机市场最大的国家之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由于国家对水资源的需求和保护力度加大,潜孔钻机在城市化建设和农田灌溉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技术水平提高:中国潜孔钻机行业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些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技术,不断创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3.出口市场拓展:中国潜孔钻机企业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合作项目,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潜孔钻机的价格相对较低,性价比高,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未来展望:1.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全球水资源紧缺和能源需求增加的趋势持续,潜孔钻机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尤其是在水井、油气井等领域的应用将会继续扩大。

2.技术进一步提升: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潜孔钻机的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新的材料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改善潜孔钻机的效率和可靠性。

3.国际合作加强:全球潜孔钻机行业竞争激烈,国际合作将助推产业发展。

中国潜孔钻机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技术交流等活动,提升核心竞争力。

4.环保需求提升: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对潜孔钻机的环保性能和节能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2023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分析1

2023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分析1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分析装备制造业,尤其是工程机械产业液压马达,是中国国民经济进展的基础,是国家着力打造的战略性产业之一,也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更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近几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特殊是工程机械产业进展突飞猛进,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技术创新力量显着增加,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实力也持续提升。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业大国。

虽然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随着国家稳增长的各项政策实施,今年企业的经营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估计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运行将企稳回升,2022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可增长约8%。

据宇博智业市场讨论中心了解,今年前7月中国工程机械主要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0.88%。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进展的态势是稳健的,尽管其总体销售量和营业收入呈负增长态势,但这绝不是行业在走下坡路,而是正经受从快速增长到平稳增长的一个“阵痛期”。

今后,国家稳增长政策的拉动将会渐渐显现,全行业整体形势将会好转,并呈现稳定可持续进展的态势。

从长远看,将来工程机械行业仍是朝阳产业,而纵观世界工程机械进展史,中国尚处于成长期。

与此同时,业内专家也强调指出,从整体上看中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

伴随着中低端产品加工制造产业重心正加速向东南亚等进展中国家转移,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引发高端制造企业“回流”风潮,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正面临挑战。

据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分析与进展趋势猜测报告》了解到,将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进展路径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进入全球工程机械第一方阵,详细表现为规模的稳定提升、质量绩效的持续提升、产品结构的明显优化,持续进展的潜力显着。

其次阶段是,成为世界工程机械强国,详细表现为规模的平稳进展、质量绩效的整体提升,产品结构的全面优化,持续进展的潜力巨大。

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3

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3

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转瞬已是寒露,工程机械行业在2022年中跌跌撞撞也走过了2/3强的历程。

面对今年照旧低迷的市场行情,行业、企业及其从业者所应当关注的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转变?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如下:前些年,在装备制造领域大显身手,壮怀激荡的工程机械行业好像很有成就感甚至是有些许的自负。

然而时过境迁。

在患病到2022年市场低迷的“重创”后,今年工程机械市场仍旧呈现持续调整的走势。

这从行业内主要上市公司半年报中可以得到清楚的印证。

仍在消化中的库存、应收款的沉重压力、市场需求的低迷,使上市公司股价跌入“地下室”。

海外市场的拓展几乎成为今年行业内惟一值得一书的亮点。

全部这些,使得一度喧闹嘈杂的行业在2022年显得非常安静,企业好像连吵架、斗嘴的劲头都在消退。

假如说,近期山推中止收购马尼托瓦克一案还算值得一议的话,其他也就剩下感慨又有哪家企业退出之类的烦心事了。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两年,相关工程机械展会也较前些年减色不少。

谈到士气,更有企业人士表示,以当下的市场形势而论,大多数企业能做的就是比谁具备更强的耐受力和抗击打力而挺下去了。

果真如此,好像倒是很像马塞马拉大草原那些饱受饥饿之苦的狮子,在期盼着食草动物早些迁徙回归一般。

问题是,挺过了今年,2022年的日子又会怎么样呢?假如信任“朱格拉曲线”的话,那么,2022年或许照旧不会是乐观的。

其实,眼下工程机械行业所经受的,在装备制造领域各分行业中具有普遍性,中国产业好像总是在习惯性复制“大跃进”式的进展模式,而无论经受过多少次有如关公“刮骨疗毒”般的痛楚也在所不惜。

从纺织、白色家电,到汽车,再到眼下的工程机械、风电、光伏产业,大多如此。

尽管,学问界包括政府智库直到现在仍旧在不懈地讨论着中国制造产业更合理的带状布局与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结。

然而现实很残酷。

那么,究竟是不能为,还是不行为呢?眼下,更多的观点都聚焦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及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全面分析报告2006年,全球主要工程机械产品销售量达到180万台,市场规模1550-1600亿美元;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是世界工程机械制造业的聚集地,同时也是全球工程机械的四大市场,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企业数量庞大、制造实力雄厚、产品规格品种基本齐全的重要制造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与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大规模技术引进,到80年代广泛的合资合作,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学习和借鉴中不断壮大。

加入WTO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融入世界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几乎所有的世界工程机械著名企业都进入了中国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工程机械大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的工程机械产品也开始在世界工程机械市场上崭露头角,尤其近几年,出口增长很快,已经成为拉动全行业快速增长的火车头。

2006年,中国向19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50.12亿美元的工程机械产品,比2005年增长70.5%,历史性的首次实现了10.81亿美元的顺差;外贸依存度已上升到23%。

2007年上半年,全行业销售和出口继续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对8个主要机种的抽样统计,产品销售收入比2006年同期增长35%,产品销量增长26%。

2007年上半年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总额60.4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46.8%;其中出口36.9亿美元,同比增长67.3%,贸易顺差13.3亿美元。

与此同时,行业中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开发国际市场的积极性高涨,通过参展宣传、项目投标、寻求代理、建点设厂、兼并收购等各种方式向海外扩张,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在2007年4月德国慕尼黑的展览会上,中国有107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达13158平方米,创造了中国企业境外参展规模的纪录,反映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进军海外的信心。

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即由基本上面对国内市场转向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真正开始参与国际竞争。

随着中国工程机械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将面对国际贸易规则、标准和地方法规、技术壁垒、关税、反倾销、代理服务、产品质量、配件供应等诸多问题,企业必须花更多的精力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更多的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尤其要关注竞争对手的情况,学习和借鉴它们的发展经验。

国际工程机械市场的格局虽有变化,但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北美、西欧、中国和日本四大市场仍占据着70%左右的市场份额。

但是,新兴的工程机械市场发展很快,如俄罗斯、印度、中东、南美洲、中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俄罗斯和印度,经济增长较快,工程机械需求量大,市场潜力不可忽视。

世界工程机械市场的总规模综合最新的资料,2006世界工程机械市场销售规模在1550-1600亿美元之间(由于统计的范围、口径不完全统一,数据差距较大),其中:铲土运输机械(包括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铲运机、自卸车、叉装机等)—446亿美元;挖掘机(包括大、小型挖掘机)—309亿美元;工业车辆(包括叉车、堆垛车、运搬车等)—270亿美元;工程起重机(包括越野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等)—67亿美元;压实、路面机械(包括压路机、摊铺机等)—52亿美元;混凝土机械)包括混凝土泵、泵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45亿美元;专用零配件—300亿美元;其它(包括桩工机械、凿岩机械、道路养护机械、高空作业机械等)—80亿美元。

全球工程机械制造业集中地全球工程机械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西欧和中国四个国家和地区,这四个区域占全球80%以上的生产份额。

其它还有韩国、俄罗斯、东欧地区、印度和巴西等有少量生产。

全球有一定规模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有2000家左右,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00家左右。

经过多年的竞争、兼并和重组,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形成了10余家大型跨国公司,它们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潮流。

2006年全球范围的工程机械行业增长较快,其中起重机、矿山机械、高空作业平台等增幅更为突出;另外,公司利润率普遍比较高,平均都在10%左右,最高的达到了18%,在这方面,国内企业有较大差距。

全球工程机械主要机种的销售量2006年,全球工程机械主要机种的销售量为180万台左右,这其中包括工业车辆(内燃、电动叉车及仓储车辆)82.4万台,比上年增长了11%;增长较快的机种有挖掘装载机(10%)、大型挖掘机(21%)、小型挖掘机(14%)、工业车辆(11.7%)和移动式起重机(27%)等。

欧洲是工程机械的主要生产地和市场其中西欧占有绝大多数份额,但东欧地区近年来增速较快,市场潜力较大。

欧洲经济近年来保持平稳小幅增长的态势。

欧洲历史上GDP增幅最高的年份是2000年为3.9%,2006年也是经济发展较好的一年,其中德国、爱尔兰和中东欧情况更好一些。

欧洲2006年固定资产总投资为2.3万亿欧元(中国2006年约为11万亿人民币)。

5年来欧洲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见表4。

2006年,欧盟各国工程机械销量增长7%,产量增长3.7%。

就生产而言,西欧占有96%的份额,东欧仅占4%,但东欧增速较快。

欧洲工程机械总产值2002年为165亿欧元,2006年增至260亿欧元,5年中增长了58%;2007年预计增长5.8%左右,将达到275亿欧元。

2006年欧洲各国工程机械的营业额:德国75亿欧元(占29%);意大利55亿欧元(占21%);英国36亿欧元(占14%);法国26亿欧元(占10%);瑞典21亿欧元(占8%);芬兰16亿欧元(占6%);其它国家31亿欧元(占12%)。

按产品划分的营业额:铲运机械164亿欧元(占62%);混凝土设备34亿欧元(占13%);破碎筛分设备29亿欧元(占11%);路面机械26亿欧元(占10%);塔式起重机10亿欧元(占4%)。

根据欧洲建筑设备委员会(CECE)预测,2007年欧洲工程机械销量将增长10%,2008年增长5%。

另外,近些年欧洲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发展很快,2006年租赁企业达到13900家,21020个营业网点,总营业额215亿欧元。

其中英、德、法、意、西班牙占81%的份额,见表6。

北美地区是世界工程机械最大的生产地和市场北美拥有大小工程机械制造企业500余家,其中有多家全球著名的大企业。

美国工程机械的发展首先缘于其巨大的经济总量。

据介绍,美国的工程建设总量每年大致在11650-11900亿美元之间,确保了数百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市场需求。

北美工程机械市场近几年稳定上升,表7和表8是2002-2006年期间,北美地区16类主要工程机械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额。

北美工程机械租赁市场也很发达,2006年,全地区共有租赁门市部3412个,租赁设备的价值达90.61亿美元。

日本是世界工程机械第二大生产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高速发展,到80年代末,日本工程机械产量增长了12倍,90年代以后,受经济衰退的影响,产量逐年下降,到2001年降到谷底,2002年开始回升,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GDP)发展情况见表9。

日本的基本建设投资,几年来在每年4500-4900亿美元之间,其中,公路、铁路、桥梁等建设占33-39%;私人建筑建设占45-55%。

韩国是上世纪80年代崛起的另一个工程机械生产基地韩国工程机械发展的特点是技术起点比较高,强调规模化生产,注重海外市场,控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

韩国工程机械的销售以出口为主,所以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影响较大;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1年的世界经济衰退,都对韩国工程机械造成很大的冲击。

近几年来,韩国工程机械有了比较稳定的发展。

韩国工程机械的保有量为333465台。

其中挖掘机104960台,占31%;自卸卡车50927台,占15%;混凝土搅拌运输车23396台,占7%;装载机15109台,占5%;起重机8307台,占2.5%;压路机6185台,占1.8%。

综合以上分析和数据,可以对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和市场做出如下总结:1、2002年以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工程建设事业发展的推动下,传统市场稳定增长,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多数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盈利丰厚,发展扩张的欲望强烈。

2、从机种发展看,大型机械中挖掘机还是占据第一位,销售额和增速都名列前茅。

但相比之下,小型多用途机械的发展则更快,这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接近完成,大量的市政、维修、养护、园林工程拉动小型多用途机市场升温,另外,和目前倡导的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也有一定关系。

3、从营销方式看,工程机械租赁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营销手段,大约占到销售额的50%以上,出现了一大批颇具实力的租赁公司。

租赁业的发达,也带动了二手机市场和拍卖市场的发展。

工程机械营销和使用方式的改变,对于降低施工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资源是有积极意义的。

4、在全球范围的工程机械销量较大增长的情况下,预定产品库存和关键零部件短缺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正如所谓“木桶理论”中的一块短板,制约了行业的更快发展。

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全行业的关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应该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这个方向,最终实现动态的平衡。

5、2006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比预期好;在可预见的将来,工程机械行业及市场发展的前景是比较乐观的,这是目前业内一致的看法。

面对世界工程机械的形势,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如何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迎头赶上,真正成为工程机械强国,这里提几点建议:1、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封闭是没有出路的。

对于工程机械这样一种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复杂机械产品来说,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做到高水平,必须在互相借鉴,交流、学习中共同提高。

国际上各大公司合资、兼并、重组,在资金、技术、品牌上互相融合相当普遍,有些产品已经说不清是哪个国家的产品了。

从市场来看,国际市场容量大,总体相对稳定,中国的企业,一定不能仅仅把国际市场当成国内市场的补充,而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重视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摆正位置,端正心态。

中国工程机械虽然发展很快,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但还远远谈不上是工程机械强国。

其表现是在开发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多数企业的经营效益低下,产品的档次、质量不高,缺乏世界品牌等方面。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已经进行了200年,工程机械也拥有100多年的历史,我们必须承认在技术积累、营销理念、质量管理、经济实力等方面与先进国家存在的较大差距,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沾沾自喜,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争取用较短时间迎头赶上。

只有我们的产品在世界工程机械主流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有一批世界范围用户认可的名牌产品时,我们才能称自己是工程机械强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