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网络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建议书模板

合集下载

平台建设项目建议书

平台建设项目建议书

平台建设项目建议书致:平台建设项目建议书尊敬的xxxx:我写信是希望向您提出一个关于平台建设的建议。

我们了解到贵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并准备建设一个新的平台以提高公司的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基于我们对平台建设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我愿意向贵公司提供以下建议,以帮助您成功实施这一项目。

一. 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建设一套完善的平台系统,贵公司将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提升运营效率、增强竞争力。

二. 项目目标1. 提高业务效率:通过优化流程和集成相关系统,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 改善客户体验: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快速的响应速度和个性化的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留存率。

3. 拓展市场份额:通过建设一个功能齐全且易于使用的平台,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4. 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和报告功能,为管理层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推动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 建设内容1. 概览:平台建设包括前后端系统的开发、数据库搭建、服务器搭建、系统测试和上线发布等。

2. 前端系统:前端系统是用户与平台交互的界面,设计要简洁、直观、美观,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同时要确保网页的响应速度,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3. 后端系统:后端系统负责处理用户请求、数据存储和业务逻辑等。

要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4. 数据库搭建:建立一个高效可靠的数据库,能够满足数据存储和查询的需求。

同时,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备份策略。

5. 服务器搭建:根据平台的规模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并进行配置和优化,以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行。

6. 系统测试:在开发完成后,进行系统测试以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符合需求,并进行演示与用户进行交流反馈,逐步完善系统。

7. 上线发布:在测试通过后,将平台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并进行最终的上线发布。

四. 实施计划根据项目的规模和需求,建议贵公司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某集团网络改造方案建议书

某集团网络改造方案建议书

重庆翰华担保集团网络技术建议书年月日目录第1章项目背景 (3)1.1需求分析 (3)1.2网络设计原则 (5)第2章网络结构设计 (8)2.1网络设计 (8)第3章本方案的技术设计 (9)3.1路由协议的设计 (9)3.2VLAN设计 (10)3.3 TRUNK链路的设计 (11)3.4访问控制(ACL)的设计 (11)3.5服务质量(QOS)机制 (12)3.6广播风暴的抑制 (12)3.7防止对DHCP服务器的攻击 (12)3.8防止基于流的攻击特性 (12)第4章具体解决方案 (12)4.1VLAN规划 (12)4.1.1 划分VLAN的必要性 (12)4.1.2 划分VLAN的方法 (14)4.1.3 具体VLAN规划 (16)4.2IP地址分配原则 (17)4.3本次工程IP地址分配 (18)4.4网络设备自身的安全功能 (20)4.4.1 用户严格隔离 (20)4.4.2 有效防范MAC扫描和ARP攻击: (20)4.4.3 DHCP攻击、VLAN “Hopping”攻击的防范: (20)4.4.4 采用SNMP v3杜绝网管攻击: (21)4.4.5 有效抑制广播风暴 (21)4.4.6 防治蠕虫病毒 (21)第5章 H3C设备介绍 (26)5.1核心交换机 (26)5.2防火墙 (31)5.3接入交换机 (37)第6章附录 (44)6.1华三公司介绍 (44)6.2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46)6.2.1 两小时厂家上门服务一年免费维保 (46)6.2.2 服务组织机构 (46)6.2.3 服务及时性保障 (48)6.2.4 服务有效性保障 (49)第1章项目背景1.1 需求分析为满足翰华担保集团现代化办公的需要,需要建立一套现代化网络平台。

重庆翰华担保集团拥有大量的服务器和主机设备,需要局域网络提供高速带宽支持。

这就需要建设一套先进的网络系统,加速实现办公现代化,充分提高工作效率。

平台建设项目建议书

平台建设项目建议书

平台建设项目建议书尊敬的领导:我是某某公司的市场部经理,现就平台建设项目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与指导。

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家新兴的科技公司,我们深知平台建设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决定投资建设一个全新的平台,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升公司竞争力。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公司形象:通过建设一个功能强大且用户友好的平台,提升公司形象,增加用户对我们的信任与好感。

2. 拓展用户群体:借助平台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和使用,扩大用户群体,提升用户粘性。

3. 提升用户体验: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不断优化平台的功能和界面设计,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便捷、高效和愉快的体验。

4. 实现盈利增长:通过在平台上提供有吸引力的优质服务和增值功能,增加收入来源,实现公司盈利增长。

三、项目内容1. 技术支持:建设一个稳定可靠的平台,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高效和持续性。

同时,应注重数据的保护和隐私的尊重,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2. 界面设计:以用户为中心,进行用户体验的设计,确保平台的友好性和可操作性。

采用简洁明了的页面布局和直观的导航方式,提供个性化的设置选项,让用户能够轻松上手和操作。

3. 功能拓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和改进平台的功能,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包括但不限于社交功能、电商功能、知识问答功能等。

同时,与其他应用形成良好的互联互通,提高用户粘性。

4. 内容优化:通过加大对平台内容的投入,提供丰富多样的内容资源,以吸引用户并留住用户。

同时,注重内容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用户获取到真实、有价值的信息。

5. 数据分析:建立一个完善的用户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对用户行为和偏好的分析,为平台提供数据支持。

从而优化平台的运营策略,并精准推送个性化服务。

四、预计投资及效益根据初步的调研和分析,我们预计此次平台建设项目的投资额为XX万元。

平台建设建议书

平台建设建议书

平台建设建议书
尊敬的领导: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平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
要工具。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我建议对我
们公司的数字化平台进行升级和建设。

以下是我的建议:
1. 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当前公司的各个部门往往使用不同
的系统和工具进行管理和沟通,这导致信息孤岛和沟通效率低下。

建议建立一个统一的数字化平台,集成各个部门的管理系统和工具,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

2. 强化数据分析能力,数据是企业的重要资产,通过对数据的
分析可以发现市场趋势、客户需求等重要信息。

建议引入先进的数
据分析工具,提升公司的数据分析能力,为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3. 提升用户体验,数字化平台的用户体验对员工的工作效率和
客户的满意度有重要影响。

建议对现有的数字化平台进行界面优化
和功能升级,提升用户体验,降低使用门槛。

4. 加强安全防护,随着数字化平台的发展,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建议加强数字化平台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数据加密、权限管理、
漏洞修复等,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

5. 强化培训和支持,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
还需要员工的积极配合和有效使用。

建议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支持,提高其对数字化平台的认知和使用能力。

以上是我对公司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建议,希望能够得到您的重
视和支持。

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我们相信公司将能够更好地适
应市场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竞争力。

谢谢!
此致。

敬礼。

平台建设建议书

平台建设建议书

平台建设建议书
尊敬的领导:
我谨向贵公司提出平台建设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公司的发展和运营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意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工具。

通过建立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可以更好地服务客户,提高运营效率,增强竞争力。

因此,我建议公司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平台建设:
1. 建立全方位的线上服务平台,通过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线上服务平台,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这个平台可以包括产品展示、在线购物、订单跟踪、客户咨询等功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2. 强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作为一个互联网平台,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公司需要加强对用户数据的保护,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体系,确保客户的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

3. 提升用户体验,建设一个用户友好的平台界面,提供简洁明了的操作流程和良好的交互体验,让客户能够轻松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完成购物和服务体验。

4. 强化平台运营管理,建立一个高效的平台运营管理系统,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功能,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5. 加强与第三方合作,公司可以考虑与其他企业或平台进行合作,共享资源,拓展业务范围,提高市场影响力。

总之,通过建设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运营效率,增强竞争力。

我希望公司能够重视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

谢谢!。

平台建设建议书

平台建设建议书

平台建设建议书
尊敬的领导: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平台建设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我们特向您提出以下平台建设建议:
一、建立全面的信息化平台。

建议在企业内部建立全面的信息化平台,包括数据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以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和业务流程优化。

二、构建互联网营销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建议在互联网上构建企业的营销平台,包括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以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售。

三、搭建移动办公平台。

移动办公已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建议搭建企业移动办公平台,包括移动办公应用、移动办公设备等,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灵活性。

四、建设大数据分析平台。

建议建设大数据分析平台,以收集、分析和利用海量数据,为
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优化产品和服务。

五、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建议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等,以保护企业重要信息资产的安全。

以上建议仅为初步设想,具体实施还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
调整和完善。

我们相信,通过平台建设,企业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市
场变化,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谨呈。

敬礼。

网络建设项目建议书

网络建设项目建议书

网络建设项目建议书尊敬的xx领导:我本着对公司网络建设的关注和负责任的态度,结合个人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特此提出一份关于网络建设项目的建议书,旨在为公司未来网络建设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优化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系统。

然而,我们公司目前所使用的网络设备已经老化,网络性能逐渐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求,给日常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基于此,我们迫切需要进行网络建设项目,以提升公司整体的网络质量和效率。

二、项目目标1. 提升网络带宽和速度:通过增加网络带宽和升级网络设备,提高数据传输速度,确保企业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行。

2. 提高网络安全性: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防护措施,确保公司关键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防止黑客攻击和重要信息泄露。

3. 扩展网络覆盖范围:增加网点布局,扩展局域网和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方便员工在办公室内外的便捷使用。

三、项目实施方案1. 网络设备升级:对公司现有的网络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替换老化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

2. 带宽升级:与网络运营商合作,升级当前的网络带宽,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快速,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3. 安全防护加固:加强公司网络安全防护措施,配置合适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保障公司数据的安全。

4. 网络管理与监控:引入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对整个网络的实时监控和故障排除,提升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无线网络覆盖:增加无线基站设备,扩展公司办公区域内的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方便员工在任何地点无线接入公司内部网络。

四、项目预算1. 设备与材料采购费用:预计花费xx元,用于购置新的网络设备、光纤等材料。

2. 网络设计与优化费用:预计花费xx元,用于聘请专业的网络工程师进行网络设计和设备布局优化。

3. 带宽升级费用:预计花费xx元,用于与网络运营商升级网络带宽。

集团网络平台发展规划建议书

集团网络平台发展规划建议书

####集团网络平台发展规划建议书目录前言 (3)第1章 ##集团网络现状 (4)1.1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 (4)1.2 对现有网络的分析 (5)第2章现阶段和未来网络应用 (6)2.1 CAD、CAM、PDM、CAPP (6)2.2企业资源管理(ERP) (6)2.3客户关系管理(CRM) (7)2.4办公自动化(OA) (7)2.5视频会议系统 (7)2.6远程监控系统 (8)2.7 IP电话 (8)第3章网络规划发展 (9)3.1网络结构设计 (9)3.1.1核心层 (10)3.1.2分布层 (11)3.1.3 接入层 (11)3.2 核心交换机选型建议 (11)3.2.1交换结构(Switching Fabric) (11)3.2.2阻塞与非阻塞配置 (12)3.2.3采用何种方式实现第3层处理 (13)3.2.4系统容量 (14)3.2.5关键部件冗余设计 (14)3.2.6缓冲技术 (15)3.2.7系统结构的技术寿命 (15)3.3网络层路由设计 (16)3.3.1 IP地址规划 (16)3.3.2虚拟网划分和管理 (17)3.3.3路由协议选择和路由设计 (18)3.4网络管理系统平台 (20)第4章网络安全 (21)4.1##集团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21)4.1.1 物理层安全 (21)4.1.2 网络层安全 (23)4.1.3 操作系统层安全 (23)4.1.4 数据库层安全 (24)4.1.5 应用层安全 (26)4.1.6操作层安全(人和组织) (27)4.2 网络层安全系统设计 (29)4.2.1 网络层安全区域划分 (29)4.2.2 内部网络安全设计 (30)4.2.3互联网关安全设计 (31)4.2.5 防病毒安全系统部署 (32)4.2.6 数据备份安全部署 (33)第5章结束语 (34)前言本发展规划建议书(以下简称建议书)是根据##集团现有的网络平台和网络业务需求编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团网络平台建设方案建议书目录1.数据中心网络的设计 (12)1.1.网络分区的设计 (12)1.1.1.数据中心网络分区 (12)1.1.1.1.业务与分区概述 (12)1.1.1.2.典型的逻辑分区 (15)1.1.1.3.典型的物理分区 (17)1.1.2.核心区的设计 (18)1.1.2.1.物理组网方式 (18)1.1.2.2.可靠性规划 (22)1.1.2.3.安全规划 (23)1.1.3.服务器区的设计 (24)1.1.3.1.EOR/TOR规划 (24)1.1.3.2.服务器多通道接入规划 (25)1.1.3.3.服务器FCoE 接入规划 (26)1.1.3.4.可靠性规划 (28)1.1.3.5.流量模型规划 (30)1.1.3.6.安全规划 (32)1.1.3.7.服务器负载均衡设计 (33)1.1.4.存储区的设计 (38)1.1.4.1.存储区网络架构 (38)1.1.4.2.存储区域基本规划 (38)1.1.4.4.安全规划 (39)1.1.5.互联区的设计 (40)1.1.5.1.物理组网 (40)1.1.5.2.互联网接入分区 (40)1.1.5.3.外联网接入分区 (45)1.1.5.4.内部接入分区 (46)1.1.5.5.分支与远程接入规划 (47)1.1.6.管理区的设计 (50)1.1.6.1.物理组网 (50)1.1.6.2.可靠性规划 (51)1.1.6.3.安全规划 (51)1.1.7.测试区的设计 (52)1.1.7.1.物理组网 (52)1.1.7.2.规划建议 (53)1.2.基础网络协议的规划 (53)1.2.1.VLAN/DNS/QoS的规划 (53)1.2.1.1.VLAN规划 (53)1.2.1.2.DNS 规划 (55)1.2.1.3.QoS规划 (58)1.2.2.IP /DHCP/路由/VPN规划 (60)1.2.2.1.IP规划 (60)1.2.2.3.路由规划 (62)1.2.2.4.VPN规划 (64)1.3.网络安全的规划 (66)1.3.1.数据中心安全概述 (66)1.3.1.1.概述 (66)1.3.1.2.网络安全问题分类 (66)1.3.1.3.数据中心的安全风险 (67)1.3.1.4.安全网络架构 (67)1.3.2.数据中心安全设计原则 (69)1.3.2.1.设计原则 (69)1.3.2.2.功能设计 (69)1.3.2.3.分区安全建议及应对 (69)1.3.3.防火墙 (71)1.3.3.1.防火墙部署的方式 (71)1.3.3.2.防火墙虚拟化 (71)1.4.灾备的规划 (71)1.4.1.灾备概述 (71)1.4.1.1.多中心互联概述 (71)1.4.1.2.容灾概述 (73)1.4.1.3.备份关系概述 (75)1.4.1.4.网络架构概述 (79)1.4.2.1.概述 (81)1.4.2.2.DWDM+SDH互联 (82)1.4.2.3.DWDM+WAN互联 (82)1.4.2.4.WAN互联 (83)1.4.3.数据同步 (83)1.4.3.1.数据备份概述 (83)1.4.3.2.数据复制技术 (84)1.4.3.3.同步网络的规划 (94)1.4.4.三层互联 (99)1.4.4.1.三层互联概述 (99)1.4.4.2.L3VPN 互联 (99)1.4.4.3.路由规划 (100)1.4.4.4.BGP设计 (101)1.4.5.二层互联 (104)1.4.5.1.二层互联概述 (104)1.4.5.2.裸光纤互联 (104)1.4.5.3.VPLS互联 (105)1.4.5.4.L2GRE互联 (106)1.4.6.路径优化 (108)1.4.6.1.智能DNS (108)1.4.6.2.健康路由注入 (110)1.4.7.1.虚机跨中心迁移概述 (111)1.4.7.2.虚机迁移的存储访问 (111)1.4.7.3.虚机迁移的网关优化 (113)1.4.7.4.跨中心服务器HA (120)1.4.8.应用加速 (123)1.4.8.1.应用加速概述 (123)1.4.8.2.应用加速方案 (125)1.4.9.业务规划 (126)1.4.9.1.业务规划概述 (126)1.4.9.2.业务分布规划 (127)1.4.9.3.容灾业务设计 (128)1.4.9.4.容灾业务切换 (130)1.5.网络管理的设计 (132)1.5.1.物理组网 (132)1.5.1.1.网络管理概述 (132)1.5.1.2.带外管理网络的设计 (133)1.5.1.3.带内管理网络的设计 (134)1.5.2.管理方案 (134)1.5.2.1.多种布署架构 (135)1.5.2.2.综合业务管理 (138)1.5.2.3.流量分析管理 (139)1.5.2.4.数据中心管理 (141)1.5.2.5.服务请求管理 (142)1.5.3.故障处理 (143)1.5.3.1.网络设备故障处理 (143)1.5.3.2.服务器故障处理 (144)1.5.4.网络扩容 (146)1.5.4.1.网络扩容概述 (146)1.5.4.2.服务器扩容 (146)1.5.4.3.网络设备扩容 (147)1.5.4.4.链路带宽扩容 (147)2.分支接入网络的规划 (148)2.1.一级行网络的规划 (148)2.1.1.网络拓扑 (148)2.1.2.功能区划分 (148)2.1.2.1.生产上联区 (150)2.1.2.2.生产下联区 (152)2.1.2.3.运行管理区 (155)2.1.2.4.外联区 (157)2.1.2.5.办公区 (159)2.1.2.6.MIS服务区 (162)2.1.2.7.测试区 (163)2.1.2.8.广域区 (164)2.1.3.路由策略设计 (165)2.1.3.1.路由协议的选择 (165)2.1.3.2.路由策略 (166)2.1.4.安全策略设计 (168)2.1.5.QOS策略设计 (169)2.1.5.1.数据流分类和标记 (169)2.1.5.2.QoS控制策略 (171)2.1.5.3.QoS实现 (175)2.1.6.网络管理设计 (176)2.1.6.1.网络运行管理模式 (176)2.1.6.2.设备管理方式 (177)2.2.分行及网点网络的规划 (178)2.2.1.逻辑拓扑 (178)2.2.1.1.二级支行逻辑拓扑 (178)2.2.1.2.网点逻辑拓扑 (179)2.2.2.物理拓扑 (180)2.2.3.分行网点网络拓扑 (180)2.2.4.路由策略设计 (181)2.2.4.1.OSPF总体设计 (181)2.2.4.2.节点Area设计 (182)2.2.4.3.OSPF双线路备份策略设计 (183)2.2.4.4.外联网 (184)2.2.4.5.离行自动设备 (184)2.2.5.安全策略设计 (185)2.2.5.1.网络设备安全 (185)2.2.5.2.ACL部署原则 (185)2.2.6.QOS策略设计 (186)2.2.6.1.QOS服务架构 (186)2.2.6.2.QOS分类设计原则 (186)2.2.7.终端设备接入的设计 (187)2.2.7.1.离行自助设备接入 (187)2.2.7.2.POS接入 (188)2.2.7.3.柜台终端接入 (190)2.2.7.4.网银接入 (190)2.2.7.5.办公业务接入 (191)2.2.7.6.终端接入总结 (192)3.附录 (195)3.1.方案问题的答复 (195)3.1.1.基础网络架构方面的问题 (195)3.1.2.路由架构方面的问题 (196)3.1.3.大二层方面的问题 (197)3.1.4.安全策略方面的问题 (198)3.1.5.数据流走向方面的问题 (199)3.1.6.故障切换方面的问题 (200)3.1.7.运维管理方面的问题 (201)3.1.8.虚拟机切换方面的问题 (202)3.1.9.存储备份方面的问题 (202)3.1.10.外联、网银方面的问题 (205)3.1.11.数据中心迁移方面的问题 (206)3.2.产品建议 (206)3.2.1.交换机路由器产品 (206)3.2.1.1.交换机产品 (206)3.2.1.2.路由器产品 (206)3.2.2.安全产品 (206)3.2.2.1.防火墙 (206)3.2.2.2.IDS/IDP (206)3.2.3.C/DWDM产品 (207)3.2.3.1.友商产品 (207)3.2.3.2.其它产商产品 (207)3.2.4.负载均衡产品 (209)3.2.4.1.深信服AD系列产品 (209)3.2.4.2.云速网络EXbalance (209)3.2.4.3.F5 BIG-IP产品 (209)3.2.4.4.信安世纪 (209)3.3.案例分析 (209)3.3.1.汉口银行 (211)3.3.2.石嘴山银行 (212)3.3.3.大连政务 (215)1.数据中心网络的设计1.1.网络分区的设计1.1.1.数据中心网络分区1.1.1.1.业务与分区概述传统的数据中心网络的建设往往是按照业务、空间或者楼宇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建设,主要是根据需求部署设备,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服务器及存储设备、布线、供电分配、冷却分配都十分混乱,无法有效的进行管控,业务扩展复杂。

当前流行的数据中心网络建设,通常按照业务和安全等级划分少量几个分区,各个分区连接到业务核心。

在分区内部参考模块化POD 设计方法,布局设计参考TIA-942 标准。

TIA-942 标准参考了以往的建设经验,对数据中心的环境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使数据中心更加的标准化。

●分区的定义: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依据业务系统的相关性、安全性、管理、规模等因素,把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进行分区。

●分区组成:分区具备汇聚交换机,以及防火墙、负载均衡等业务设备。

分区上行连接数据中心交换核心区设备。

如下是两种分区的示例,一个分区可由多个POD组成,采用TOR或者EOR的布局方式。

POD (Point of Delivery)是成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POD 既可以是模块化的、也可以是物理的、或者可以是逻辑的数据中心功能模块。

根据企业的需求,每一个POD ,包含机柜、服务器及网络设备、以及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

模块化部署的优点:易扩展,灵活的模块化设计方式,根据业务需求扩展,缩短规划部署周期。

提高投资利用率,降低维护成本。

提高能源利用率,冷热通道分离,符合绿色与节能原则要求。

●数据中心网络分区原则:安全性原则:按照安全等级不同,划分为不同分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