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经济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正文)

合集下载

番茄种质资源主要生物学性状观察与评价

番茄种质资源主要生物学性状观察与评价

番茄种质资源主要生物学性状观察与评价邓红山;但忠;木万福;袁建明;苏银玲;杨龙【摘要】以41份番茄种质资源为试材,对其生物学性状、品质、抗病性进行鉴定评价,从中选出2份综合性状优良、果实商品性状好,7份种质抗病性较好,5份性状特异的资源,为番茄新品种选育提供借鉴。

%Taking 41 tomato germplasms as materials,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quality, resistance to diseases were observed and evaluated. Among them, two tomato with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and quality, seven tomato with high comprehensive resistance to disease and five tomato with specific traits germplasms have been selected. These finding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omato variety breeding.【期刊名称】《热带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36)006【总页数】4页(P50-53)【关键词】番茄;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作者】邓红山;但忠;木万福;袁建明;苏银玲;杨龙【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楚雄 651300;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楚雄 651300;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楚雄 651300;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楚雄651300;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楚雄 651300;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楚雄 65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1.2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全球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之一。

12种主要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世界分布与保存

12种主要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世界分布与保存
t r o pi c a l c r o ps g e n e t i c r e s o ur c e s
T I A N X i n - mi n ,Z H AN G Z h e n g - w e n , H U A N G J i a n - f e n g , HU Y a n - s h i , L I Q i o n g
20072013热带作物产业在世界热区bhag源种类和类型包括热带水果热带蔬菜热带牧草各国的努力下快速发展种植面积和种类不断扩大热带能源作物热带纤维作物热带油料作物热带香大量优良基因被挖掘培育了许多优良品种并推广辛饮料作物热带经济林木以及热带观赏作物等这尤其一些大宗作物如木薯橡胶等成为热区部分国家些种质资源材料是作物遗传育种和改良的主要基因和地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粮食作物或能源作物在解来源对热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方面起到了用王文泉和刘国道2008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1 1 9 1 . 2 0 1 3 . 1 0 . 1 6 1 8
1 2 种主要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世界分布与保存
田新 民 ,张正文 ,黄建 峰 ,胡彦师 ,李 琼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 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橡胶研究所:海南 儋 州 5 7 1 7 3 7 )
南方 农 业 学 报
J O U RN A L O F S U T HE R N A G RI C U L T UR E 2 0 1 3 . 4 4 ( 1 0) : 1 6 1 8 - 1 6 2 4
I S S N 2 0 95 —1 1 9l :CODEN NNXAAB
中 图分 类 号 : ¥ 5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1 1 9 1 ( 2 0 1 3 ) 1 0 — 1 6 1 8 — 0 7

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

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

1 总论1-1 农作物种质资源基本描述规范和术语1-2 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技术规程1-3 农作物种质资源整理技术规程1-4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2 粮食作物2-1 水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 野生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3 小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4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5 玉米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6 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7 大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8 高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9 谷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0 黍稷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1 燕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2 荞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3 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4 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5 籽粒苋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6 小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7 豌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8 豇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19 绿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0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1 蚕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2 饭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3 木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4 小扁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5 鹰嘴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6 羽扇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7 山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28黑吉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 经济作物3-1 棉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2 亚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3 苎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4 红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5 黄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6 大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7 青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9 花生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0 芝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1 向日葵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2 红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3 蓖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4 苏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5 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6 桑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7 甘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8 甜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19 烟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20 橡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 蔬菜4-1 萝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 胡萝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 大白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4 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5 菜薹和薹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6 叶用和薹(籽)用芥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7 根用和茎用芥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8 结球甘蓝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9 花椰菜和青花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0 芥蓝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1冬瓜和节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2 南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3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4 苦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5 丝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6 瓠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7 西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8 甜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19 番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0 茄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1 辣椒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2 菜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3 韭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4 葱(大葱、分葱、楼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5 洋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6 大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7 菠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28 芹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0 莴苣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1 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2 莲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3 茭白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4 蕹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5 水芹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6 芋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7 荸荠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8 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39 慈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40 芡实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41 蒲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42百合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43 黄花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44山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果蔬5-1 苹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2 梨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3 山楂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4 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5 杏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6 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7 柿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8 核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9 板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0 枣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1 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2 草莓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3 柑橘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4 龙眼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5 枇杷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6 香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7 荔枝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8 弥猴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19 穗醋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20 沙棘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21 扁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22 樱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缺货) 5-23 果梅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24 树莓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25 越橘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26 榛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6 牧草绿肥6-1 牧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6-2 绿肥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6-3 苜蓿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6-4 三叶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6-5 老芒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6-6 冰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6-7 无芒雀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共计129本。

种质

种质

种质(Germplasm)是指能界定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植物种质可以是一个植物群落、一株植株、一个器官(如根、茎、叶、花药、种子等)。

微观而言,植物种质包括细胞、染色体即核酸片段。

通常携带植物种质的材料,也就是种质的表现形式是种子或各种无性繁殖用的器官,如球根、插条、接穗、茎尖等。

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即遗传物质的载体,一切具有一定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都可以归入种质资源之内。

包括了所有用于品种改良或具有某种有遗传价值特性的任何原始材料。

常又被人们称为遗传资源(Genetic resources)。

作物种质资源又称为作物遗传资源,包括古老的地方品种、新育成的品种、重要的育成品系和遗传材料,以及作物的野生种和野生近缘植物。

它们具有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基因,是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及植物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

在遗传育种领域内,凡能用于作物育种的生物体都可归入种质资源的范畴。

包括地方品种、改良品种、新选育的品种、引进品种、突变体、野生种、近源植物、人工创造的各种生物类型无性繁殖器官、单个细胞、甚至DNA片段等。

作物种质资源学科的形成作物种质资源学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自发到自觉,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发阶段。

人类定居后驯化野生植物,经漫长岁月的反复选择,逐渐形成栽培植物。

第二阶段是作物育种原始材料阶段。

育种家以作物遗传资源为原始材料,利用优中选优、杂交、诱变、组培等方法培育新的品种。

第三阶段:发展称为独立学科阶段。

遏制作物遗传资源的迅速消失。

1930年苏联成立了全苏植物栽培研究所,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资源研究。

美国的作物遗传资源研究是以国外引种为基础,20世纪40年代,美国建成了全国完整的国外引种体系,并着手建设作物遗传资源长期贮藏设施。

自60年代以来,除苏、美外,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都对本国已有的作物遗传资源机构加强了建设和完善。

国际上陆续成立了一批国际研究机构,设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设在印度的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设在秘鲁的国际马铃薯中心(CIP)等,都结合作物品种改良开展作物遗传资源工作。

中国特色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

中国特色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

中国特色热带植物 种质资源库文/刘永花 李琼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在世界138个热带国家(地区),其中94个属于典型热带国家(地区)。

我国热带植物资源约占我国植物种类的1/3。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整合与共享为整合全国植物种质资源,规范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研究利用,实现植物种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可持续利用,科技部于2003年启动了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建设项目,该项目是一项连续性、需长期积累的基础性工作,其根本出发点就是使全社会获得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从2003年开始立项,此后历经了2003〜2009年的平台建设、2011〜2016年的运行服务阶段两个发展阶段。

经过10多年发展建设,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存量扩大了10倍,鉴定准确率达99%以上,资源信息共享效率提高了23倍,实物共享效率提高了10倍,年有效利用种质资源数提高了12倍,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知识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12月24日,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印发《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实施热带农业“走出去”战略,明确“与沿线国家广泛开展作物种质资源联合收集与共享”;2017年,农业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外交部联合发布《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支持海南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推进并支持农业“走出去”,加强“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主动扩大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培育一批跨国农业企业集团,提高农业对外合作水平。

同年,科技部、财政部对原有国家平台开展了优化调整工作,批复了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牵头实施的国家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66号——《农药常温贮存稳定性试验通则》等83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66号——《农药常温贮存稳定性试验通则》等83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66号——《农药常温贮存稳定性试验通则》等83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11.01•【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66号•【施行日期】2016.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66号《农药常温贮存稳定性试验通则》等83项标准业经专家审定通过,现批准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自2017年4月1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附件:《农药常温贮存稳定性试验通则》等83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录农业部2016年11月1日附件《农药常温贮存稳定性试验通则》等83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录序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号1NY/T 1427-2016农药常温贮存稳定性试验通则NY/T 1427-20072NY/T 2989-2016农药登记产品规格制定规范3NY/T 2990-2016禁限用农药定性定量分析方法4NY/T 2991-2016农机农艺结合生产技术规程甘蔗5NY/T 2992-2016甘薯茎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6NY/T 402-2016脱毒甘薯种薯(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NY/T 402-20007NY/T 2993-2016陆川猪8NY/T 2994-2016苜蓿草田主要虫害防治技术规程9NY/T 2995-2016家畜遗传资源濒危等级评定10NY/T 2996-2016家禽遗传资源濒危等级评定11NY/T 2997-2016草地分类12NY/T 2998-2016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13NY/T 2999-2016羔羊代乳料14NY/T 3000-2016黄颡鱼配合饲料15NY/T 3001-2016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毛细管电泳法16NY/T 3002-2016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显微镜法17NY/T 221-2016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NY/T 221-200618NY/T 245-2016剑麻纤维制品含油率的测定NY/T 245-199519NY/T 362-2016香荚兰种苗NY/T 362-199920NY/T 1037-2016天然胶乳表观黏度的测定旋转黏度计法NY/T 1037-200621NY/T 1476-2016热带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芒果NY/T 1476-200722NY/T2667.5-2016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规范第5部分:咖啡23NY/T2667.6-2016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规范第6部分:芒果24NY/T2667.7-2016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规范第7部分:澳洲坚果25NY/T2668.5-2016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第5部分:咖啡26NY/T2668.6-2016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第6部分:芒果27NY/T2668.7-2016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第7部分:澳洲坚果28NY/T 3003-2016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描述及评价规范胡椒29NY/T 3004-2016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评价规范咖啡30NY/T 3005-2016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木薯细菌性枯萎病31NY/T 3006-2016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规程32NY/T 3007-2016瓜实蝇防治技术规程33NY/T 3008-2016木菠萝栽培技术规程34NY/T 3009-2016天然生胶航空轮胎橡胶加工技术规程35NY/T 3010-2016天然橡胶初加工机械打包机安全技术要求36NY/T 3011-2016芒果等级规格37NY/T 3012-2016咖啡及制品中葫芦巴碱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38NY/T 368-2016种子提升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368-199939NY/T 370-2016种子干燥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370-199940NY/T 377-2016柴油添加剂发动机台架试验方法NY/T 377-199941NY/T 501-2016水田耕整机作业质量NY/T 501-200242NY/T 504-2016秸秆粉碎还田机修理质量NY/T 504-200243NY/T 510-2016葵花籽剥壳机械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510-200244NY/T 610-2016日光温室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610-200245NY/T 3013-2016水稻钵苗栽植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46NY/T 3014-2016甜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47NY/T 3015-2016机动植保机械安全操作规程48NY/T 3016-2016玉米收获机安全操作规程49NY/T 3017-2016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银胶菊50NY/T 3018-2016飞机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51NY/T 3019-2016水葫芦综合防治技术规程52NY/T 3020-201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53NY/T 3021-2016生物质成型燃料原料技术条件54NY/T 3022-2016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质量及安全检测规程55NY/T 3023-2016畜禽粪污处理场建设标准56NY/T 3024-2016日光温室建设标准NYJ/T 07-200557SC/T 1121-2016尼罗罗非鱼亲鱼58SC/T 1122-2016黄鳝亲鱼和苗种59SC/T 1125-2016泥鳅亲鱼和苗种60SC/T 1126-2016班鳢61SC/T 1127-2016刀鲚62SC/T 2028-2016紫贻贝63SC/T 2028-2016大菱鲆亲鱼和苗种64SC/T 2069-2016泥蚶65SC/T 2073-2016真鲷亲鱼和苗种66SC/T 4008-2016刺网最小网目尺寸银鲳SC/T 4008-198367SC/T 4025-2016养殖网箱浮架高密度聚乙烯管68SC/T 4026-2016刺网最小网目尺寸小黄鱼69SC/T 4027-2016渔用聚乙烯编织线70SC/T 4028-2016渔网网线直径和线密度的测定71SC/T 4029-2016东海区虾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72SC/T 4030-2016高密度聚乙烯框架铜合金网衣网箱通用技术条件73SC/T 5017-2016聚丙系裂膜夹钢丝绳SC/T 5017-199774SC/T 5061-2016金龙鱼75SC/T 5704-2016金鱼分级蝶尾76SC/T 5705-2016金鱼分级龙睛77SC/T 8148-2016渔业船舶气胀式救生筏存放筒技术条件78SC/T 9424-2016水生生物增殖流放技术规范许氏平鮋79SC/T 9425-2016海水滩涂贝类增养殖环境特征污染物筛选技术规范80SC/T9426.1-2016重要渔业资源品种可捕规格第1部分:海洋经济鱼类81SC/T 9427-2016河流漂流性鱼卵仔鱼资源评估方法82SC/T 9428-2016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与评审规范83SC/T 0006-2016渔业统计调查规范。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辣椒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辣椒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一、概述农作物的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而种质资源的鉴定是保证农作物品种质量和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辣椒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种质资源的鉴定技术规程对于促进辣椒种植业的发展和提高辣椒生产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辣椒种质资源鉴定的目的1. 确认辣椒种质资源的品种特征,包括植株形态特征、果实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特征等,为辣椒品种鉴别提供依据。

2. 评价辣椒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包括抗病性、抗逆性、口感、辣味等,为辣椒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

3. 为辣椒种子质量检测提供依据,确保辣椒品种的种子质量。

三、辣椒种质资源鉴定的技术要求1. 实验场地的选择辣椒种质资源鉴定实验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陆地。

应避开农药污染、病虫害流行的地区进行实验。

2. 样品采集应根据辣椒种质资源鉴定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时期采集辣椒种质资源样品。

根据实验需要,可以采集植株、果实、种子等样品。

3. 鉴定指标的选择辣椒种质资源的鉴定指标应包括植株形态特征、果实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特征、抗病性、抗逆性、口感、辣味等。

鉴定指标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辣椒的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

4. 鉴定方法的选择辣椒种质资源的鉴定方法应结合鉴定指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

可以采用田间鉴定、实验室鉴定、生物技术鉴定等方法进行辣椒种质资源的鉴定。

5. 数据分析和鉴定报告对于辣椒种质资源鉴定实验获得的数据,应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出鉴定结论。

并编写鉴定报告,对辣椒种质资源的鉴定结果进行详细描述和总结。

四、辣椒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的意义和作用1. 促进辣椒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辣椒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对辣椒种质资源进行科学鉴定和评价,为辣椒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2. 提高辣椒生产效益辣椒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选育出具有高抗病性、高抗逆性、优质口感、辣味浓郁的新品种,提高辣椒生产的效益。

《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

《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

《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蔬菜》
【年(卷),期】2006(000)B10
【摘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丛书是国内首次出版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考察、收集、整理、鉴定、保存利用的技术手册。

作为该丛书重要组成部分的《蔬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系列包括36分册,即萝卜、胡萝卜、大白菜、不结球白菜、菜薹和薹菜、叶用和薹(籽)用芥菜、根用和茎用芥菜、结球甘蓝、花椰菜和青花菜、芥兰、冬瓜和节瓜、南瓜、黄瓜、苦瓜、丝瓜、瓠瓜、
【总页数】1页(P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2
【相关文献】
1.有机(天然)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2)农作物生产技术规范 [J], 李毅
2.几种主要农作物锌硼肥施用技术规范的研究——Ⅱ、水稻、玉米锌肥施用技术规范的研究 [J], 全国微肥科研协作组
3.几种主要农作物锌、硼肥施用技术规范的研究Ⅲ.棉花、油菜硼肥施用技术规范的研究 [J], 全国微肥科研协作组
4.国家果树种质左家山葡萄圃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山葡萄种质资源子平台[J],
5.国家果树种质左家山葡萄圃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山葡萄种质资源子平台[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则与方法、形态与结构学术语1 原则与方法1.1 原则1.1.1 参考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植物种质资源共性描述规范(试行)。

1.1.2 结合当前需要,以满足热带经济作物描述、评价、鉴定和果树育种需求为主,兼顾生产需要。

1.1.3 优先考虑我国现有的研究基础,兼顾到与国际交流和发展的需要。

1.1.4 参考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IPGRI)和国内发布的有关热带、亚热带果树描述符。

1.2 方法与要求1.2.1 描述符类别分为6类。

1 基本信息2 植物学性状3 农艺性状4 品质性状5 抗逆性状6 抗病虫性状7 分子标记8 细胞学特征1.2.2 描述符代号描述简表中描述符代号由描述符类别加上两位顺序号组成,如“101”、“202”、“301”。

1.2.3 本规范采用国际单位 。

1.2.4 本规范文本中,数量性状描述符所采用的单位在其后的[ ]里,质量性状有评价标准和等级划分,其后有相关解释。

1.2.5 本规范文本中,描述符的代码是有序的,如对持续变化的数量性状的描述,采用从细到粗、从低到高、从少到多的顺序进行描述。

如颜色时从淡到浓,抗性性状的描述则从弱到强等。

1.2.6 “0”作为描述符时,表示没有该项或者该项未获得。

例如:如果一种种质不能形成花,下面花颜色的描述符将记录为 01 白2 黄3 红4 紫1.2.7 特征缺失或具备记录如下:0 缺失1 具备1.2.8 植物学形态描述符有模式图。

1.2.9 日期表示为YYYYMMDD格式。

YYYY-----代表年MM-------表示月DD-------表示日1.2.10 经度格式为DDDFF,纬度格式为DDFF,其中D为度,F为分,后面标明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如“12136E”,“3921N”;如果“分”的数据缺失,则缺失数据要用连字符(-)连结,如121-E、39-N。

1.2.11 描述符按照性质分为3类。

M 必选描述符(所有种质必须鉴定评价的描述符)O 可选描述符(可选择鉴定评价的描述符)C 条件描述符(只对特定种质进行鉴定评价的描述符)2 形态与结构学术语2.1 木薯2.2.1木薯茎的内部构造(图1)图11.皮层2.表皮3.木质部4.髓2.2.2 木薯花序(图2)图21.初生苞片2.雄花3.花梗4.雌花5.花序梗6.小苞片7.花序轴2.2.3木薯花(图3)图3A 雄花 B雌花2.2.4 木薯种子(图4)图4: 木薯的种子2.2.5 木薯的根系(图5)图51茎2 薯柄3 根颈4 块根5 吸收根2.3甘蔗2.3.1蔗茎(图6)图61 节2 节间3 芽4芽沟 5 生长带 6 根点 7 叶痕 8 蜡粉带9 木栓裂缝 10 木栓斑块 11 根带 12 生长裂缝 13 起根2.3.2 蔗叶的构造(图7)图71叶片 2叶中脉 3肥厚带 4叶舌 5叶耳6外叶耳7叶鞘 8鞘基 9节面2.3 椰子2.3.1 果实(图8)图81 长圆形2 卵圆形3菱角形4 圆形2.4 咖啡2.4.1 叶子(图9)图91 倒卵形2 卵形3 椭圆形4披针形5其他2.5油棕2.5.1果实(图10)图101. 厚壳种2. 薄壳种3. 无壳种2.5.2果穗(图11)图112.6胡椒2.6.1 果实(图12)2.6.2 花穗图12Ⅰ.果穗 Ⅱ.果实外形 Ⅲ.果实纵剖面1.胚 2.内胚乳 3.外胚乳 4.种子腔 5.种皮 6.果肉 7.外果皮1.花药2.花丝3.花穗4.柱头5.花药6.雄蕊7.子房8.苞片热带经济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1 适用范围1 本规范规定了木薯、经济作物种质资源的描述符及分2 本标准适用于7种热带经济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数据标准和数据控制规范的制定,以及数据库和信息共享网络系统的建立。

2 规范性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而版本。

凡是不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2部分:国家地区代码 前所用名的代码 Coffea arabica ). International Board for Plant Genetic Resouces.3 定义3.1 热除热牧草、热带花卉、热带蔬菜、南药以外的主要经济作物的统称。

主要包括甘蔗、木薯、油棕、咖啡、胡椒、剑麻、椰子等。

本信息:源的基本情况描述信息,主要包括全国统一编号、种质名称、学名、原产资源的主要植物学形态特征,主要包括植株树形、主干、叶片形态及花、甘蔗、椰子、咖啡、胡椒等7种热带级标准。

质量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注日期的引用自然科技资源共性描述规范——植物种质资源共性描述规范ISO 3166-1 国家和他们的地区名的代码表示法 第1部分:地区代码ISO 3166-2 国家和他们的地区名的代码表示法 第ISO 3166-3 国家和他们的地区名的代码表示法 第3部分:国家以GB/T 2260 全国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表 GB/T 12404 单位隶属关系代码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1966, c. 1986. R.H.S. Colour Chart [ed. 1, 2].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London.IPGRI . Descriptors for coffe(IPGRI .Descriptors for Sugrarcane. International Board for Plant Genetic Resouces.IPGRI .Descriptors for Cassava. International Board for Plant Genetic Resouces.IPGRI .Descriptors for oil plam. International Board for Plant Genetic Resouces.IPGRI .Descriptors for coconut. International Board for Plant Genetic Resouces.IPGRI .Descriptors for pepper. International Board for Plant Genetic Resouces.带经济作物:带果树、热带3.2 基热带经济作物种质资地、种质类型、种质主要特性和用途等描述符。

3.3 植物学性状:热带经济作物种质果实、种子等器官形态性状。

3.4 农艺性状:热带经济作物种质资源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包括物候期、开花座果习性资源主要商品品质、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性状,包括果实硬度、可食含量等。

44.1 种质编号种质资源的全国统一编号 种质资源在种质库中的编号 种质从国外引入时赋予的编号名称质的汉语拼音名 种质所属的科名 种、产量、丰产性和耐贮性等。

3.5 品质性状热带经济作物种质率、风味、酸甜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总酸含量、Vc 3.6 抗逆性状热带经济作物种质资源对各种非生物胁迫的适应或抵抗能力,包括抗寒、抗旱、耐涝、抗风等抗性性状。

3.7 抗病虫性状热带经济作物种质资源对各种生物胁迫的适应或抵抗能力,主要包括重要的病虫害种类。

基本信息4.2 库编号4.3 圃编号种质资源在种质圃中的编号4.4 采集号种质资源在野外中的编号 4.5 引种号4.6 种质名称 种质的中文名称4.7 种质外文 国外引进种质的外文名或国内种4.8 科名4.9 属名或亚属名种质所属的属名或者亚属名 4.10 学名种质的学名 4.11 种质资源类型 种质资源的类型 4.11.1 野生4.11.2 半野生种 4.11.3 地方种 4.11.4 引进品种 4.11.5 选育品种4.11.7 其他 4.12 主要特性1 高产2 优质3 抗病4 抗虫5 抗逆6 高效7 其它4.13 主要用途4.14 选育品种(系)的血缘关系。

4.15 选育品种(系)的单位名称或个人。

品种(系)培育成功的年份。

种质资源原产国家名称,ISO 国家代码。

种质资源原产省份,GB 行政区代码。

4.19 种质资源原产县、乡、村名称。

格式为DDDFF,其中DDD 为度,FF 为分。

度和分,格式为DDFF,其中DD 为度,FF 为分。

m] 地)名称种有者的名称。

名称和地址。

1 食用 2 药用 3 观赏 4 纤维 5 材用 6 砧木用7 其它系谱选育单位4.16 育成年份4.17 原产国家4.18 原产省份原产地4.20 原产地经度种质资源原产地的经度。

单位为度和分,4.21 原产地纬种质资源原产地的纬度。

单位为度4.22 原产地海拔 [种质原产地的海拔。

4.23 采集地(来源质资源采集地的名称。

包括国家、省(州)、县(市)、乡、所在农场或所在地的名称、采集地所4.24 采集单位名称种质资源采集机构/个人的4.25 采集时间种质资源采集的时间,记载格式为YYYYMMDD。

种质资源采集时的材料类型。

1 种子2 果实3 芽4 芽条5 花粉6 组培材料 4.27 保存单位名称种质提交国家种质资源长期库前的原保存单位名称。

4.28 种质在保存单位的编号种质在原保存单位中的种质编号。

4.30 照 种质资源的图象文件名。

图象格式为.jpg 。

4.31 鉴定评价的机构名称种质资源描述的鉴定和评价单位或个人的名称。

种质资源描述的鉴定和评价的地点。

7 种茎8 苗木 9 其它4.29 保存种质的类型 保存种质资源的类型。

1 植株2 种子3组织培养物 4 花粉 5 标本 6 DNA 7 其它片4.32 鉴定评价的地点5木 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1 植物学性状1.1 植株1.1.1 株型1 紧凑型2 张开型伞型4 圆柱型1.1.2 植株高度(地面到冠顶):用cm 表示1.1.3 主茎高度(cm):自主茎的第一分叉处至地面的高度,收获前选取长势正常的10株,取其平均值。

(见图1)3 5直立木薯图1: 主茎高度1.1.4 主茎粗(cm):收获前选取长势正常的10株,用卡尺测近地面10厘米株高处的直径,取其平均值。

1.1.5 主茎节数密度:收获前选取长势正常的10株,从地面量50厘米中部主茎,数其节数(茎节数/50厘米),取其平均值。

1.1.6 整齐度:在木薯生长的中期和后期,观察植株生长的整齐情况。

2 中等整齐〈以“+”表示〉:株间高度较一致,10%以下的植株间高度差异超过301 整齐(以“++”表示):株间高度差异不超过30厘米。

厘米。

3 不整齐(以“-”表示):植株间高度参差不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