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阅读方法

合集下载

议论文阅读技巧范文

议论文阅读技巧范文

议论文阅读技巧范文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掌握好阅读技巧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特别是在大量文献阅读和研究写作中,合理的阅读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提高议论文阅读技巧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读的议论文。

第一,审视标题和摘要。

在开始阅读一篇论文时,首先要仔细审视标题和摘要,它们通常提供了论文的主旨和核心内容,可以帮助读者判断论文是否与自己的研究问题相关,同时也可以指导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加关注和理解重要的部分。

第二,快速阅读全文。

在初次阅读时,可以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不必过于详细地琢磨每个细节。

可以快速浏览全文,了解其整体结构和内容,对论文的主旨、论证方法、结论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第四,了解引用文献。

在阅读论文时,要仔细阅读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

这些文献往往是支撑和论证论文观点的重要依据,通过阅读这些文献,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论文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第五,批判性阅读。

在阅读论文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批判性思维,不仅要了解论文的内容,还要思考其观点是否合理,是否有新的见解,是否存在逻辑漏洞等。

可以对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等进行评估,从而判断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价值。

第六,笔记和总结。

在阅读论文时,可以使用笔记记录重要的观点、数据和论证方法等,以备后续复习和引用。

同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问题,进行总结和思考,了解论文对自己研究的启示和贡献。

第七,查找相关文献。

在阅读论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其他相关的文献,可以借助学术引擎或者文献库进行进一步查找和阅读。

这样可以使阅读更加全面和深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支持。

总之,议论文的阅读需要具备较高的阅读水平和批判性思维。

以上所介绍的一些阅读技巧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读的议论文,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还要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持续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研究水平。

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及解题方法

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及解题方法

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及解题方法在阅读议论文时,我们需要理解作者的观点,同时对其论证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议论文阅读的论证思路,并提供解题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答议论文。

一、理解作者观点在阅读议论文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作者的观点。

作者的观点通常是通过论点来表达的,它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理解:1. 仔细阅读引言部分:引言部分通常包含了作者对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的介绍,通过阅读引言可以初步了解作者的观点。

2. 寻找主题句:在文章的段落中,主题句通常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它可以提供关于作者观点的直接信息。

3. 注意修辞手法和态度词语:作者经常使用修辞手法和态度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使用情感色彩的词语、强调某个观点的重要性等。

二、分析作者论证过程理解作者观点后,我们需要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

作者的论证过程决定了他们的观点是否令人信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分析:1. 识别论证方式:作者可能使用不同的论证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比如举例、比较、对比、归纳、引用权威观点等。

我们需要确定作者使用了哪些方式,并理解其意义和效果。

2. 辨别论据和论点:在作者的论证过程中,他们会提出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我们需要辨别哪些是论据,哪些是论点,并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和逻辑。

3. 评估论证的逻辑和说服力:我们需要评估作者的论证逻辑是否严密,并思考论据是否充分和有效。

同时,考虑论证过程中是否存在偏见或逻辑漏洞。

三、解题方法在解答议论文题目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帮助我们组织和表达答案:1. 揭示论点和主旨:首先,确定题目中议论的主要点和作者的观点,然后在答案中明确表达。

可以使用直接引用方式或用自己的话概括。

2. 分析论据和论证方式:在回答问题时,分析并阐述作者使用的论据和论证方式。

可以列举具体的论据或引用文章中的片段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 探讨论证的逻辑和有效性:对作者的论证逻辑进行评估,并提供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科技论文的阅读方法

科技论文的阅读方法

科技论文的阅读方法一、明确阅读目标:在阅读科技论文之前,我们需要明确阅读的目标。

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论文的关键词、摘要、引言、目录等部分进行初步了解,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深入阅读。

二、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精读是指对论文进行仔细阅读,以深入理解论文的内容和思路。

而略读是指对论文进行大致阅读,了解论文的结构和大致内容。

阅读科技论文时,我们可以先进行略读,对论文的各个部分进行大致了解,再进行精读,对重点部分进行深入阅读。

三、注意论文的结构:科技论文通常由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组成。

了解论文的结构有助于我们快速掌握论文的主要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阅读和理解。

同时,要注意摘要和引言部分,这些部分通常包含论文的关键信息。

五、理解论文中的专业术语和符号:科技论文中常常使用各种专业术语和符号,我们需要充分理解这些术语和符号的含义,才能准确理解论文的内容。

可以通过查询专业词典、参考书籍或向专业人士请教来解决阅读中的困惑。

六、注重理解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七、主动思考和提问:阅读科技论文时,我们要主动思考和提问。

对于论文中提到的观点、数据和结论,我们要思考是否合理和正确。

同时,我们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并通过阅读其他相关论文或向专业人士请教来解决。

八、做好笔记和总结:在阅读科技论文时,我们可以做好笔记记录重要观点和结论。

同时,阅读完一篇论文后,我们还可以进行总结和归纳,将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整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论文的内容。

总之,阅读科技论文需要耐心和技巧。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科技论文。

希望以上方法能对读者在阅读科技论文方面有所帮助。

议论文阅读方法

议论文阅读方法

议论文阅读方法
1、找准论点: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

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

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

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

2、分析论据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考点:补充一个论据;(要紧扣论点,选取真实典型的事例)
3、明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

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

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考点:分析论证的作用:1.指明所用的论证方法;2.分析该论证方法证明了作者的哪个观点。

(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采用论证方法的前一句)
4、论证结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沦--结论)。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概括性)
6、议论文一般开头由某件事、一则名言、寓言故事等生发议论。

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作为引子,引出论证的话题。

7、议论文常用设问句作过渡,反问句式以示强调。

(1)设问(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去思考,发人深思。

(2)反问(手法)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作者的观点,发人深思。

怎么看论文

怎么看论文

怎么看论文
要想有效地阅读一篇论文,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了解论文的背景:论文的引言和文献综述部分通常会提供该研究领域的背景和相关工作的概述。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部分,你可以对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理清论文的结构:论文一般包含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在阅读论文之前先浏览一下论文的结构,这样可以帮助你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各个部分的内容。

3. 阅读摘要和结论:摘要是论文的一个简短概述,结论则是对论文研究结果的总结和讨论。

通常情况下,阅读摘要和结论可以帮助你更快地掌握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4. 仔细阅读引言和文献综述:这两个部分通常会提供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相关研究的综述。

阅读并理解这些部分可以帮助你对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有更清晰的认识。

5. 略读方法和结果:论文的方法部分会详细介绍作者使用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结果部分则会呈现作者的研究结果。

略读这两个部分可以帮助你对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结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6. 关注讨论:论文的讨论部分通常会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并与相关研究进行比较。

阅读这一部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研究结果和对该研究领域的贡献。

7. 注意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部分是论文引用的其他研究的列表。

注意阅读和理解参考文献可能对你深入了解该研究领域以及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最后,建议对于一篇论文不要急于粗略地浏览,而是要有耐心地仔细阅读和思考。

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议论文阅读技巧

议论文阅读技巧

议论文阅读技巧阅读议论文是提高综合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方法,下面是一些阅读议论文的技巧:1. 阅读前:在阅读之前,先浏览文章的题目、作者和摘要,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致内容,这有助于你对文章的整体框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理清逻辑关系: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分析作者的观点以及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议论文通常会提出观点、论据和结论,要注意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判断它们是否合理和有说服力。

3. 理解作者意图:要试着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目的,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这可以通过仔细阅读论文中的论证和论据来推测。

4. 注意论证方法:作者通常会使用一些论证方法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例如举例、比较、对比、引用权威观点等。

要注意这些论证方法,并分析它们对于作者观点的支持程度。

5. 控制阅读节奏:控制好自己的阅读节奏,不要过于匆忙或过于迟缓。

需要花足够的时间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但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阅读速度,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阅读。

6. 理解并评价观点:阅读过程中,要努力理解作者的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判断力对其进行评价。

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例如观点是否合理、是否有证据支持、是否有其他观点等。

7. 做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笔记,记录关键信息和自己的看法。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还有助于后期复习和整理思路。

8. 加强练习:多做一些阅读议论文的练习,通过实践来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议论文进行阅读,并尝试回答问题或写下个人观点。

总之,阅读议论文需要结合细致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文本背后意图和论证方法的理解。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可以逐渐提高阅读议论文的技巧和能力。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一、确定中心论点的主要方法是:①标题要区分论题和论点②开篇点题③篇末点题(“所以、总之、归根结底、一句话”)④概括论据证明的观点。

方法: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

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二、论据知识的考查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剖析论据。

论据替换、论据能否证明类似论点并说明理由,引用这一论据作用等。

②补充论据。

原则:必须真实;要典型;要能证明论点方法:一定要看清楚是让你举什么样的例子,是名人的还是其他的。

A、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B、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答题方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③概括论据的内容(规定字数)。

格式:人物(事物)+主体特征(发生发展结果)④调换论据的顺序、删除等(往往不能调换,论据的前后肯定有相照应的词语和句子)⑤根据论据概括段落的观点、内容。

三、重点考察文章或段落的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举例论证、通过……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观点),使论述更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有力的论证论点道理论证(引证法):引用……名言来证明……(观点),使说理更充分、更深刻,更具有权威性,有力的论证论点比喻论证:用……来比喻……,把……这一深奥的道理,说得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有力的论证论点对比论证:把……和……放在一切比较对照,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显得论证严密,说服力强,给人印象深刻。

议论文阅读技巧15篇

议论文阅读技巧15篇

议论文阅读技巧15篇议论文阅读技巧1阅读议论文,首先要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

只有把握住议论的这些特点,在阅读时才知道从何入手,怎样去读。

一、把握论点。

阅读议论文,最关键的是要找出__的中心论点。

大多数__,标题只是提出了一个论题,中心论点隐含在__的论述中。

有的__,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那么,作为论点的标题,一般是个表判断、表肯定的句子或短语。

也有的__,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还有的__,在行文当中或篇末提出中心论点。

二、弄清论据。

阅读议论文,在抓住论点之后,还要弄清楚文中是用哪些论据来证明论点的。

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

事实必须确凿可靠,有代表性。

道理论据包括革命导师的正确论述和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此外,正确反映自然规律和人类生活经验的名人名言、谚语、格言等,也属于道理论据。

三、搞清论证方法及论证方式。

搞清论证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理解中心论点。

要搞清论证方法,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论证方法。

经常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其次,还要明确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式,即立论和驳论。

立论就是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就是通过反对错误或反动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观点。

在驳论文中,用到的论证方法还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及归谬法等。

四、理清议论文的结构。

阅读议论文,必须理清议论文的结构。

立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也就是引论、本论和结论。

议论文的常见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段落层次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层进式,各部分之间是层进关系,即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总分式,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总分总。

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摆出错误论点、分析错误论点的实质及危害、得出正确的观点。

五、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由于议论文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一种文体,因而它的语言往往有鲜明的个性,或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或剖析事理一针见血,或讽刺社会不良风气毫不留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刊论文的分析技巧与程序一般来讲,好的期刊论文有较多的创意。

虽然读起来较累,但收获较多而深入,因此比较值得花心思去分析。

读论文之前,参考SCI Impact Factor 及学长的意见是必要的。

一篇期刊论文,主要分成四个部分。

(1)Abstract:说明这篇论文的主要贡献、方法特色与主要内容。

最慢硕二上学期必须要学会只看Abstract 和Introduction便可以判断出这篇论文的重点和你的研究有没有直接关连,从而决定要不要把它给读完。

假如你有能力每三十篇论文只根据摘要和简介便能筛选出其中最密切相关的五篇论文,你就比别人的效率高五倍以上。

以后不管是做事或做学术研究,都比别人有能力从更广泛的文献中挑出最值得参考的资料。

(2)Introduction:Introduction 的功能是介绍问题的背景和起源,交代前人在这个题目上已经有过的主要贡献,说清楚前人留下来的未解问题,以及在这个背景下这篇论文的想解决的问题和它的重要性。

对初学的学生而言,从这里可以了解以前研究的概况。

通常我会建议初学的学生,对你的题目不熟时,先把跟你题目可能相关的论文收集个30~40篇,每篇都只读Abstract 和Introductio n,而不要读Main Body(本文),只在必要时稍微参考一下后面的Illustrative examples和Conclusions,直到你能回答下面这三个问题:(2A)在这领域内最常被引述的方法有哪些?(2B)这些方法可以分成哪些主要派别?(2C)每个派别的主要特色(含优点和缺点)是什么?问题是,你怎么去找到这最初的30~40篇论文?有一种期刊论文叫做「review paper」,专门在一个题目下面整理出所有相关的论文,并且做简单的回顾。

你可以在搜寻Compendex 时在keywords 中加一个「review」而筛选出这类论文。

然后从相关的数篇review paper 开始,从中根据title 与Abstract 找出你认为跟你研究题目较相关的30~40篇论文。

通常只要你反复读过该领域内30~40篇论文的Abstract 和Introduction,你就应该可以从Introduction的评论中回答(2A)和(2B)这两个问题。

尤其要记得,当你阅读的目的是要回答(2A)和(2B)这两个问题时,你一定要先挑那些Introduction写得比较有观念的论文念(很多论文的Introduction 写得像流水帐,没有观念,这种论文刚开始时不要去读它)。

假如你读过假如30~40篇论文的Abstract 和Introduction之后,还是回答不了(2C),先做下述的工作。

你先根据(2A)的答案,把这领域内最常被引述的论文找齐,再把他们根据(2B)的答案分成派别,每个派别按日期先后次序排好。

然后,你每次只重新读一派的Abstract 和Introductio n (必要时简略参考内文,但目的只是读懂Introduction内与这派有关的陈述,而不需要真的看懂所有内文),照日期先后读,读的时候只企图回答一个问题:这一派的创意与主要诉求是什么?这样,你逐派逐派地把每一派的Abstract 和Introduction 给读完,总结出这一派主要的诉求、方法特色和优点(每一篇论文都会说出自己的优点,仔细读就不会漏掉)。

其次,你再把这些论文拿出来,但是只读Introduction,认真回答下述问题:「每篇论文对其它派别有什么批评?」然后你把读到的重点逐一记录到各派别的「缺点」栏内。

通过以上程序,你就应该可以掌握到(2A)、(2B)、和(2C)三个问题的答案。

这时你对该领域内主要方法、文献之间的关系算是相当熟捻了,但是你还是只仔细读完Abstract 和Introduction而已,内文则只是笼统读过。

这时候,你已经掌握到这领域主要的论文,你可以用这些论文测试看看你用来搜寻这领域论文的keywords 到底恰不恰当,并且用修正过的keywords 再搜寻一次论文,把这领域的主要文献补齐,也把原来30~40篇论文中后来发现关系较远的论文给筛选掉,只保留大概20篇左右确定跟你关系较近的文献。

如果有把握,可以甚至删除一两个你不想用的派别(要有充分的理由),只保留两、三个派别(也要有充分的理由)继续做完以下工作。

然后你应该利用(2C)的答案,再进一步回答一个问题(2D):「这个领域内大家认为重要的关键问题有哪些?有哪些特性是大家重视的优点?有哪些特性是大家在意的缺点?这些优点与缺点通常在哪些应用场合时会比较被重视?在哪些应用场合时比较不会被重视?」然后,你就可以整理出这个领域(研究题目)主要的应用场合,以及这些应用场合上该注意的事项。

最后,在你真正开始念论文的main body 之前,你应该要先根据(2A)和(2C)的答案,把各派别内的论文整理在同一个档案夹里,并照时间先后次序排好。

然后依照这些派别与你的研究方向的关系远近,一个派别一个派别地逐一把各派一次念完一派的main bodies。

(3)Main body(含simulation and/or experimental examples):在你第一次有系统地念某派别的论文main bodies 时,你只需要念懂:(3A)这篇论文的主要假设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它是有效的),并且评估一下这些假设在现实条件下有多容易(或多难)成立。

愈难成立的假设,愈不好用,参考价值也愈低。

(3B)在这些假设下,这篇论文主要有什么好处。

(3C)这些好处主要表现在哪些公式的哪些项目的简化上。

至于整篇论文详细的推导过程,你不需要懂。

除了三、五个关键的公式(最后在应用上要使用的公式,你可以从这里评估出这个方法使用上的方便程度或计算效率,以及在非理想情境下这些公式使用起来的可靠度或稳定性)之外,其它公式都不懂也没关系,公式之间的恒等式推导过程可以完全略过去。

假如你要看公式,重点是看公式推导过程中引入的假设条件,而不是恒等式的转换。

但是,在你开始根据前述问题念论文之前,你应该先把这派别所有的论文都拿出来,逐篇粗略地浏览过去(不要勉强自己每篇或每行都弄到懂,而是轻松地读,能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从中挑出容易念懂的papers,以及经常被引述的论文。

然后把这些论文照时间先后次序依序念下去。

记得:你念的时候只要回答(3A)、(3B)、(3C)三个问题就好,不要念太细。

这样念完以后,你应该把这一派的主要发展过程,主要假设、主要理论依据、以及主要的成果做一个完整的整理。

其次,你还要在根据(2D)的答案以及这一派的主要假设,进一步回答下一个问题:(3D)这一派主要的缺点有哪些。

最后,根据(3A)、(3B)、(3C)、(3D)的答案综合整理出:这一派最适合什么时候使用,最不适合什么场合使用。

记住:回答完这些问题时,你还是不应该知道恒等式是怎么导出来的!当你是生手的时候,你要评估一个方法的优缺点时,往往必须要参考它的Examples。

但是,要记得:老练的论文写作高手会故意只present 成功的案例而遮掩失败的案例。

所以,simulatio n examples and/or experiments 很棒不一定表示这方法真的很好。

你必须要回到这个方法的基本假设上去,以及他在应用时所使用的主要公式(resultant equations)去,凭自己的思考能力,并且参考(2C)和(2D)的答案,自己问问看:当某某假设在某些实用场合上无法成立时,这个方法会不会出什么状况?猜一猜,预测一下这个方法应该会在哪些条件下(应用场合)表现优异,又会在哪些条件下(应用场合)出状况?根据这个猜测再检验一次simulation examples and/or experiments,看它的长处与短处是不是确实在这些examples 中充分被检验,且充分表现出来。

那么,你什么时候才需要弄懂一篇论文所有的恒等式推导过程,或者把整篇论文细细读完?NEVER!你只需要把确定会用到的部分给完全搞懂就好,不确定会不会用到的部分,只需要了解它主要的点子就够了。

硕士生和大学生最主要的差别:大学生读什么都必须要从头到尾都懂,硕士生只需要懂他用得着的部分就好了!大学生因为面对的知识是有固定的范围,所以他那样念。

硕士生面对的知识是没有范围的,因此他只需要懂他所需要的细腻度就够了。

硕士生必须学会选择性的阅读,而且必须锻炼出他选择时的准确度以及选择的速度,不要浪费时间在学用不着的细节知识!多吸收「点子」比较重要,而不是细部的知识。

方法与应用场合特性表试着想象说你从上图中论文阅读步骤的第(4)与(5)步骤分别获得以下两张表:譬如,当你的题目是「如何标定fiducial mark 之中心位置」,你就必须要仔细搜寻出文献上所有可能可以用来做这一个工作的方法。

或许你找到的方法一共有四种,依序如下。

譬如(随便乱举例),「方法一」可能表示:「以面积形心标定 fiducial mark 之中心位置」,「方法二」可能表示「以 Hugh transform标定 fiducial mark 之中心位置」,「方法三」可能表示:「以局部弧形 matching 的方法标定fiducial mark 之中心位置」,「方法四」可能表示:「以ring code 标定fiducial mark 之中心位置」。

这些方法各有它的特色(优缺点),譬如(随便乱举例),特性1可能表示「计算速度」(因此,根据上表左边第一个 row,可以发现:方法一的计算速度很快,方法二与方法三的计算速度很慢,而方法四的计算速度普通。

其次,特性2可能代表「光源亮度不稳定时计算位置的误差大小」,特性3可能代表「噪声对计算出的位置干扰多大」,特性4可能代表「图形边缘有破损时计算的可靠度」,特性5可能代表「对象有彼此的遮蔽时方法的适用性」等等。

所以,以上左图中第五个row为例,可以发现:当对象有彼此的遮蔽时,除方法二之外其它三个方法的适用性都很好。

但是,同样一个方法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应用场合,而不同应用场合可能会对适用(或最佳)的方法有不同要求。

所以,让我们来看右边的「问题特性分析表」。

譬如(随便乱举例),应用甲可能是「标定fiducial mark 之中心位置」的方法在「电路插件组装(SMT)」里的应用,应用乙可能是「标定fiducial mark 之中心位置」的方法在「生物检验自动化影像处理」里的应用,而应用丙则可能是「标定fiducial mark 之中心位置」的方法在「巡乂飞弹目标搜寻」里的应用。

这三种应用场合更有其关注的特性。

譬如,根据上面右表第二个 row 的资料,三种应用场合对特性2(光源亮度不稳定时计算位置的误差大小)都很在意。

再譬如,根据上面右表第四个 row 的数据,三种应用场合中除了应用甲(电路插件组装(SMT))之外,其它两种应用场合对特性4(图形边缘有破损时计算的可靠度)都很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