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综述论文

合集下载

服饰皮革面料的运用与设计论文

服饰皮革面料的运用与设计论文

皮革面料是服饰面料的一大分支,在服装和配饰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皮革服饰能够带给人们一种高贵和个性的视觉感受,但是随着人们对皮革服饰差异化需求的发展,二次设计在皮革面料应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皮革面料进行再设计,满足了人们对不同风格皮革服饰的需求,因此,皮革面料二次设计及应用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1]。

1皮革面料的应用现状1.1服装皮革面料应用皮革面料是最早应用在服装上的材料之一,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皮革面料的加工和使用的历史记载,由于其独特的御寒和耐用性能,一直被人们所青睐。

近年来,随着人造皮革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皮革面料在服装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打破了传统高贵和个性风格的局限性,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服饰风格语言。

服装设计中使用皮革面料由来已久,在现代秀场中更是随时可以看到皮革的影迹,如图1所示,是2011年米兰时装周关于面料流行趋势的一套服装展示,在面料流行趋势中,皮革面料历来占有一席之地,从来没有一种面料能够像皮革面料那样经久不衰。

1.2配饰皮革面料应用皮革面料在配饰设计中的应用也很广泛,例如皮包设计、首饰设计以及鞋靴设计等。

国际著名服饰品牌爱马仕就是从做皮具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语言而闻名于世的。

爱马仕皮具主要突出皮革高贵和经典的设计风格,它的皮具设计无论是从整体还是细节,都彰显一种奢侈保守和尊贵,凭借对皮革语言的书写,爱马仕品牌成为誉享全球的法国高档品牌。

爱马仕品牌能从皮具设计在服饰领域很好的横向发展足以说明皮革的魅力所在,如图2所示是爱马仕2011年新品皮包设计。

当然皮革面料在皮革首饰中的应用也很普遍,皮革首饰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鞋靴设计和皮带等设计中,皮革面料更是不可或缺,离开皮革面料,将大大减少这些设计的面料语言。

2皮革面料的二次设计研究2.1皮革面料的加法设计加法设计是服装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设计语言,通常是指通过叠加手段达到设计目的。

皮革面料加法设计的手段有很多,例如通常会使用到刺绣的形式,如图3所示是皮革线带绣。

皮革化学与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皮革化学与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皮革化学与工程毕业论文范文一、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化学脱氮在皮革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思路:皮制革废水富含蛋白质,在好氧处理过程中,经过好氧微生物的脱氨基作用,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被转化成游离氨。

所以对皮革废水而言,经过单级好氧生化处理后,出水的氨氮浓度要比原水高出很多,远远超过了排放标准所规定的排放限值;加上皮革废水二级出水的可生化性较差,生物法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出水效果,因此研究化学脱氮法在皮革废水。

题目:皮革当中六价铬形成机理研究思路: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与化学发光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皮革生产以及成品皮革当中的Cr(Ⅲ)以及Cr(Ⅵ)的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

讨论了皮革在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造成Cr(Ⅵ)含量超标的原因。

另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铝元素对于鲁米诺-过氧化氢- Cr(Ⅲ)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强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研究了采用铝抑。

题目:化学法对皮革化学品可生化性的影响思路:我国皮革工业发展迅速,部分皮革化学品会不可避免地残留在制革废水中产生污染。

皮革化学品可生化性较差,需要预处理来提高其可生化性,降低皮革化学品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含量,提高后续生化处理的效率。

基于皮革化学品的不同生物降解特性,本论文以几类制革生产中普遍使用的化学品的为对象,研究Fenton氧化和微电解法对皮革化。

题目:皮革废水分质脱氮除铬工艺研究思路:目前皮革废水在经过传统的生化处理后,大部分污染指标均可达到《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相关排放标准,唯有NH-N、总铬值难以达标。

皮革生产工序中大量使用氨盐和铬盐,而日制革原料中的动物皮革带有许多NH-N,本论文对此原因进行了分析。

针对皮革废水产生的特点,结合对不同工序,本论文提出了分。

题目:制革工业中含铬污水的处理思路:铬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如果过多摄入铬,对皮肤、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都会产生极大地伤害。

天然皮革研究报告

天然皮革研究报告

天然皮革研究报告
本报告旨在探讨天然皮革的性能特征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天然皮革是指从动物皮肤制成的物质,广泛应用于家具、服装、鞋类、箱包等制品中。

这种材料有着较好的弹性,可以抵抗光照、水、油、污渍和污垢,并且耐磨性也较高。

除此之外,它的结构和重量轻,可以满足设计师设计的多样性要求。

其次,由于皮革的独特性,它能够有效地反射光线,还可以吸收一些小部分的水分,使得设计的表面更加平滑光滑。

此外,皮革还具备可塑性,可以用来制作复杂的设计,从而使产品具有更加高级的效果。

最后,由于皮革有着良好的耐受性,所以它可以在不同环境、温度、湿度等不同条件下被采用。

此外,由于它的制造成本较低,所以它可以帮助设计师节省大量的采购成本。

总而言之,天然皮革具有许多优点,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设计师的产品设计中。

本报告研究了天然皮革的性能特征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这将有助于消费者、设计师和生产者正确选择皮革产品并制定有效的产品开发计划。

皮革防霉剂的研究综述

皮革防霉剂的研究综述

皮革防霉剂的研究综述简述皮革防霉技术及其发展摘要:介绍了目前皮革鞣制过程中霉变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所使用的皮革防霉剂的主要有效成分,和国内外皮革防霉剂发展状况。

提出了在环保、健康要求更加严格的新形势下绿色皮革防霉剂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关键字:皮革,防霉,防霉剂前言我国是世界皮革加工与贸易中心,据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统计,2000年我国皮革及其制品的出口就达到约1116亿美元,位居轻工业之首,在我国外汇储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很多国际壁垒的出台,使我国皮革工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皮革发霉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制革厂家,随着我国皮革出口量的增加,解决皮革防霉变的极为重要。

添加皮革防霉剂是针对皮革发霉最主要方法[2]。

随着科学技术及化工行业的发展,很多皮革防霉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皮革发霉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很快又滋生出很多新的问题。

随着我国贸易顺差的持续增加,国际上特别是欧盟成员国,针对我国革制品的检验日益严格,贸易摩擦时有发生。

2008年以来,欧洲相继发生我国皮革产品使用DMF防霉剂疑致消费者过敏事件,事件涉及法国、英国、西班牙、瑞典等欧洲国家,涉及的我国出口产品主要为沙发和鞋。

2009年1月29日,欧盟委员会产品安全委员会专家以投票表决方式,通过禁止进口DMF (富马酸二甲酯)的决定,并提请欧盟议会批准。

欧委会已要求欧盟成员国自5月1日起禁止含有富马酸二甲酯(DMF)的产品投入市场,并要求撤回市场上已有的相关产品。

在这种形势下,作为皮革生产、出口大国,我们应积极面对挑战,主动研制和使用绿色环保型防霉剂,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贸易争端和经济损失,而且这也有利于我国皮革工业在绿色环保的要求下长期健康、持续的发展。

1 皮革霉变1.1 皮革霉变原因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一个通俗名称,意即“发霉的真菌”,通常指那些菌丝体比较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

它们往往在潮湿的气候下大量生长繁殖,长出肉眼可见的丝状、绒状或蛛网的菌丝体,有较强的陆生性,在自然条件下,常引起食物、工农业产品的霉变和植物的真菌病害[4]。

皮革工业毕业生论文格式范文

皮革工业毕业生论文格式范文

皮革工业毕业生论文格式范文皮革工业毕业生论文格式范文发展皮革工业,符合我国国情,不但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更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但皮革工业是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业之一,要发展皮革工业,必须解决制革污染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皮革工业毕业生论文,供大家参考。

皮革工业毕业生论文范文一:制革企业节水方式研究摘要:节水是制革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的双重作用,强化责任意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制革企业;节水法浸灰液直接循环应用的结果表明,其方法可靠,工艺过程稳定。

经过对循环过程的检测,节约用水和材料平均为:水40%、硫化钠35%~40%、石灰45%~50%[4]。

铬鞣废液直接循环利用法,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

不仅解决了铬鞣废液的排放问题,还能节约大量的盐和铬,减轻了中性盐和铬对环境的污染[5]。

不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循环利用铬鞣废液都是较好而且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工艺方法[6]。

由海宁皮革研究院牵头,相关单位共同参与建设的国际合作项目《新型循环高效节水与清洁化制革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成果表明,包括废铬液持续回用等3项关键技术的应用,可降低铬排放90%以上,节约总用水量35%~40%[7]。

紧缩型工艺节水法即通过合并相关加工工序,实施少浴加工技术,改流水洗为闷水洗等操作方式的节水方法。

脱灰软化工序合并、浸酸鞣制工序合并、染色加脂工序合并等已经成为成熟的制革技术[8];少浴灰碱脱毛、少浴铬鞣技术和水洗方式改进方法,已经在皮革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类方法不增加构筑物,投资费用少;减化了工序,减少了操作时间,缩短了生产周期;大幅度降低了水的使用量,减少了废水排放,降低了污染[9]。

合并工序、减少水洗必须在有高效化工材料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进行;改流水洗为闷水洗应改进进水管网,加快进水速度,使闷水洗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序操作;少浴加工技术也需要对湿加工基本设备转鼓做适当改造[1]。

皮革印花技术综述论文

皮革印花技术综述论文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系)轻化工程专业 2008 届文献综述论文题目皮革印花技术英文题目 Leather Printing Technology学生姓名丁丽兵班级学号 08040513 指导教师张丽平2011年 5 月 3 日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1 皮革印花的概念 (3)2 皮革印花设备 (3)3 皮革印花工艺 (4)3.1 染料印花 (4)3.1.1 染料印花概念 (4)3.1.2 工艺流程 (4)3.1.3 特点 (4)3.2 涂料印花 (4)3.2.1 涂料印花概念 (4)3.2.2 应用 (5)3.2.3 影响印花的主要因素 (5)3.2.4 特点 (5)3.3 转移印花 (5)3.3.1 概念 (5)3.3.2 工艺 (6)3.3.3 影响因素 (6)3.3.4 优势 (6)3.3.5 应用 (6)3.3.6 前景 (6)4 参考文献 (7)皮革印花技术摘要:简单介绍了皮革印花的概念、设备和涂料印花、染料印花和转移印花的三种印花工艺。

关键词:皮革;印花;涂料印花;染料印花;转移印花前言皮革材料用途广泛,不仅可用于服装生产,而且是居家装饰、制造箱包等的高档传统材料。

中国的皮革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门类齐全,品种繁多,质量上乘的出口大户。

利用印花技术,在皮革表面印出美观的图案,这种印花革外观图案丰富多彩,是一种时尚的皮革,可用来制鞋、做包袋和装饰品。

用印花革制作的服装革、箱包革、鞋面革等的印花产品,具有花色美观自然、典雅大方、雍容华贵等特点,同时还具有朝气蓬勃气息,深受女士们的青睐。

1 皮革印花的概念利用染料、涂料或其他化工材料在皮革上形成花型图案的过程,称为皮革印花。

印花后的皮革,称为印花革。

皮革印花的原始构想是从纺织品印花原理延伸而来,经过大约20来年的研究发展,将纺织品印染方面的化工材料、技术与皮革特殊的物理性质有机结合成为一种专业的皮革印染技术。

印花后的皮革,其独特的美感、质感及特性已经成为世界皮革行业发展的主流,它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特殊技术,故此被皮革界誉为皮革的第三代产品。

皮革综述论文

皮革综述论文

目录论文 (3)1前言 (3)2正文 (3)3总结 (6)4参考文献 (7)论文1.前言皮革是指由动物皮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的加工处理所制成的一种坚固、耐用物质,简称革。

一以皮革为原料加工的皮革工业是最古老的工业之一,是轻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加工皮革已超过一亿标准张(折牛皮),皮革产品进出口值达130亿美元; 占世界皮革贸易总额的32%,已经成为世界皮革生产、加工及贸易中心。

但正如大家共同认识到的那样,我国皮革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规模、环境保护的那个综合基础仍相对落后,远称不上皮革强国,只是一个生产大国。

我从目前环境和生态保护要求出发,查阅了皮革的制革工艺、皮革染整、皮革印花和制革生态加工等方面的文献,从各个方面来探究皮革工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正文目前,我国制革生产过程一般分为准备、鞣制、整饰三大工段。

准备工段是将原料皮变为适合鞣制状态的裸皮;鞣制工段是将裸皮变成革,使生皮发生质的变化;整饰工段是使革在外观和性能上达到使用要求。

准备工段是制革的基础,对成革的质量性能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污染最严重的工段。

因此人们一直在改进工艺,寻找减少污染的方法。

1)准备工段的工艺改进准备主要有浸水、脱毛、浸灰膨胀、脱灰等工序。

在脱毛工序中会产生大量废毛,而对这些废毛的处理一般是要用于被服絮棉、毛毡、羊毛床垫等加工,这是一种低价值的回收利用方式。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废旧材料的回收再利用的今天,重新认识废弃粗羊毛良好的利用价值,将其高值转化,提高回收利用的价值,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如何高效利用废毛呢?在处理废羊毛时,由于废羊毛由于富含角蛋白,对其进行碱水解,将水解液初步离心分离和减压浓缩后, 通过与油酰氯的缩合反应可制备一种新型的角蛋白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用于浸水、脱脂、软化等鞣前处理中的都需要使用酶,酶这种生物制剂高效而专一性强; 本身可生物降解; 在皮革工业中应用可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皮革质量,已在生产中不可缺少。

皮革工业毕业学术论文范文

皮革工业毕业学术论文范文

皮革工业毕业学术论文范文皮革化工材料是一类品种多、批量小、产品质量要求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大的精细化工产品,是皮革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皮革工业毕业学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皮革工业毕业学术论文范文一:超支化聚合物在铬鞣剂中的运用前景分析摘要:鉴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和节约铬资源的考虑,研发和推广高吸收、少排放的新型高吸收铬鞣剂,成为制革业今后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超支化聚合物;运用前景1858年,Knapp[5]撰文指出,Cr(Ⅲ)具有鞣性,这可能是铬鞣制革的最早文献报道。

但直到1884年,美国的Schuhz发明了二浴铬鞣法[6],铬盐才作为铬鞣材料得到实际应用。

到了1893年,Dennis发明了用碱式氧化铬鞣革的一浴铬鞣法,使铬鞣操作变得更加易于操作和控制,并很好地提高了铬鞣革的性能,极大地促进了铬鞣制革工艺的推广和普及。

铬鞣法迅速占领了鞣革市场的主导地位,制革业也从此跨入现代工业的行列[7]。

当时以及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制革厂一直使用自配铬鞣液来鞣革。

使用铬液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①铬鞣液配制和使用过程的浪费严重,皮对铬的吸收率不高以及相应造成的鞣制废液中Cr2O3含量高,铬资源浪费、污染严重;②自配铬鞣液批与批之间性质很难保持一致,致使蓝革批与批之间、厂与厂之间颜色和质量也存在差异;③需专门的配备设施和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不便于装卸和运输[8]。

针对铬鞣液使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人们一直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1959年Bayer公司的Spahrkas和Schmidt,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粉状铬鞣剂:即ChromosalB铬鞣粉剂,并发明了相应的Chromosal 法进行鞣革。

同使用铬鞣液的传统方法相比,该法不仅鞣制作用缓和,加碱时安全可靠,而且具有粒面细致,铬在革中分布均匀等优点[9]。

虽然ChromosalB铬粉剂的主要成分只是简单的碱式硫酸铬,但与之前工厂传统的自制铬鞣液鞣革相比,在简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皮革产品批与批、厂与厂之间性能的一致性上已取得巨大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论文 (3)1前言 (3)2正文 (3)3总结 (6)4参考文献 (7)论文1.前言皮革是指由动物皮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的加工处理所制成的一种坚固、耐用物质,简称革。

一以皮革为原料加工的皮革工业是最古老的工业之一,是轻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加工皮革已超过一亿标准张(折牛皮),皮革产品进出口值达130亿美元; 占世界皮革贸易总额的32%,已经成为世界皮革生产、加工及贸易中心。

但正如大家共同认识到的那样,我国皮革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规模、环境保护的那个综合基础仍相对落后,远称不上皮革强国,只是一个生产大国。

我从目前环境和生态保护要求出发,查阅了皮革的制革工艺、皮革染整、皮革印花和制革生态加工等方面的文献,从各个方面来探究皮革工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正文目前,我国制革生产过程一般分为准备、鞣制、整饰三大工段。

准备工段是将原料皮变为适合鞣制状态的裸皮;鞣制工段是将裸皮变成革,使生皮发生质的变化;整饰工段是使革在外观和性能上达到使用要求。

准备工段是制革的基础,对成革的质量性能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污染最严重的工段。

因此人们一直在改进工艺,寻找减少污染的方法。

1)准备工段的工艺改进准备主要有浸水、脱毛、浸灰膨胀、脱灰等工序。

在脱毛工序中会产生大量废毛,而对这些废毛的处理一般是要用于被服絮棉、毛毡、羊毛床垫等加工,这是一种低价值的回收利用方式。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废旧材料的回收再利用的今天,重新认识废弃粗羊毛良好的利用价值,将其高值转化,提高回收利用的价值,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如何高效利用废毛呢?在处理废羊毛时,由于废羊毛由于富含角蛋白,对其进行碱水解,将水解液初步离心分离和减压浓缩后, 通过与油酰氯的缩合反应可制备一种新型的角蛋白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用于浸水、脱脂、软化等鞣前处理中的都需要使用酶,酶这种生物制剂高效而专一性强; 本身可生物降解; 在皮革工业中应用可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皮革质量,已在生产中不可缺少。

因此需要更专一、更高效的酶。

早在1907年Otto Röhm引入胰蛋白酶开始,皮革工业就已经享受到了应用生物技术的好处。

基因修补技术和蛋白质工程设计生产出价廉并具有恒定活力和高纯度、用于不同目的的生物工程酶。

70年代以后,高碱性和强还原性条件下保持高活性蛋白酶的发现,使一度陷于困境的酶脱毛重现生机,出现了生物保毛法,酶的使用,可有效减少化学品如表面活性剂(这对防水革、低雾化皮革十分重要)、脱毛剂、促软助剂(加脂剂等)的使用,更重要的是毛可以不被完全消解,减少了废水中的处理负荷;同时,它也表现在更有效地把制革废弃物变成有价值的新材料方面。

将酶柔后的裸皮浸在硫酸和食盐的混合溶液中。

可使皮纤维开展,鞣料易于透入,因而制成的革比较柔软细致。

一般轻革都须浸酸。

浸酸后多用铬鞣法鞣制。

有时植物鞣前也经浸酸,以达到速鞣的目的。

传统的方法需要添加盐使皮膨胀,但用盐会产生很多废水,目前人们就在无盐浸酸上研究,裸皮的酸膨胀主要是由于氨基在低pH 值下结合质子而带正电荷引起静电排斥所造成, 因此封闭氨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众所周知, 它可以通过用甲醛、酚类、磺酸化合物等物质来处理,目前,硫化碱脱毛和铬鞣仍然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制革方法,绝大多数皮革的生产仍采用灰和硫化碱脱毛,85%以上的皮革使用铬鞣。

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脱毛和铬鞣正逐渐被变化了的方法所取代,在脱毛方面,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冷激光剪毛( 生长素脱毛(澳大利亚)、Montfort活体动物脱毛法(美国)和Darmstadt通过式脱毛法(德国),许多无硫系统也已经出现,并已有生产规模的试验成果,它们主要是采用过氧化氯、过氧化氢的氧化脱毛法,以及以硫酸二甲胺NaOH为基础的变形氧化脱毛法。

人们在浸酸液和铬鞣液中加入加脂剂,阴离子加脂剂不仅对成革的颜色无任何副作用,而且也不妨研铬鞣液的吸收和成键。

由于很少有加脂剂能在浸酸液的强酸性条件下保持稳定,因此人们首先尝试在铬鞭液中进行预加脂,制革鞣制工段,原料皮经过准备工段的加工后,除去了绝大多数对制革无用的组织和成分,剩下的几乎都是由胶原纤维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危险组织变得更为疏松。

天然胶原分子链间原有的一些键和基团被破坏,鞣制就是鞣剂分子向皮内渗透并与胶原分子活性基结合而发生性质改变的过程。

主要的鞣制方法有无机鞣制、有机鞣制和结合鞣制法,占主导的是铬鞣法,从1858年铬鞣法发明至今,其基本方法和原理基本未变现代制革工业已经形成以铬鞣法为基础的一套较完善的制革工艺体系。

传统的鞣制是在常压转鼓中进行,目前人们越来越多的研究真空条件下进行皮革鞣制。

在一定真空度下,因外压的降低,裸皮组织将产生一定的膨松现象,从而有利于鞣剂分子的扩散,进而减轻了无机盐类鞣剂水解配聚形成较大络合物分子时对扩散的不良影响。

鞣剂的快速扩散,还增加了单位时间内其与皮胶原蛋白质化学反应的几率,促进鞣剂在胶原肽链间形成稳定的交联键。

另外,缺氧氛围还减轻了皮蛋白因受氧化作用而削弱其反应性的不良影响。

铬鞣废液可用于浸酸,也可用于铬鞣。

因而使用真空鞣制是一种清洁的制革方法。

Increasing demands on clean technol. and energy saving in leather and textile coloration have led to the need for accelerated fixation, usage of eco-friendly colorants and safe chem. additives. An investigation was undertaken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icrowave heating on the fixation of printing paste contg. natural dye (henna ext.) and/or H-acid in presence of casein and sodium lauryl sulfate on leather and wool.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study included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mode of fixation (microwave and steaming).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dye types (henna ext. and H-acid), dye concns., mordanting and fixation modes (microwave and steaming) on the color strength, CIE-lab colorimetric data as well as the fastness properties of the printed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2)皮革印花印花在皮革上的应用时间并不是很长,皮革印花的原始构想是从纺织品印花原理延伸而来,目前主要有皮革数码印花、丝网印花、转移印花等。

丝网印花是在刮刀的作用下,将色浆(或油墨)挤压通过丝网版中的花样漏印在皮革面上,使皮革表面呈现出色浆(或油墨)的色彩花型。

皮革涂料印花是将有颜色或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非水溶性物质颗粒(如珠光粉、发泡剂、荧光颜料、长余晖夜光颜料等赋予印花产品特殊视觉效果的称为特种印花)借助高分子化合物(即粘合剂)在皮革表面上形成簿膜,把颜料固着在皮革表面上。

在数码印花中,传统铬鞣革不适于直接喷墨印花,并且难以得到理想的配色效果。

为了得到理想的图案,必须考虑至少以下两个因素:第一,传统铬鞣革常带有浅湖兰色,其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图案色差。

因此,为了消除底色的影响,应先对革进行漂白处理。

第二,较厚的皮革会受喷墨印花机喷头高度的限制。

因此,太厚的皮革应先进行剖层并削匀,否则可能刮擦喷嘴,一会损坏喷头,二会出现花纹刮擦现象。

因此,本研究在应用时,先将皮革进行剖层,削匀,漂白,并按白色革的要求进行复鞣、加脂后整理。

在对皮革印花拓宽研究中,人们在猪皮绒面上进行试验,找出着色剂、印花介质、粘合剂和交联剂的配比。

在正面革上印花存在着不少困难,正面革不象绒面服装及绒鞋面革表面有一层可吸收印花浆料的绒毛。

印花后,浆料停留在坯革表面上,图案花型中线条向周围扩散,变得粗大,使图案糊涂成一片,在使用了辊筒机械印花和平型筛网印花之后,用平型筛网印花,其印花浆料必须比绒面革上印花浆料稠些,为不因减少粘合剂、交联剂在浆料中所占比例而引起耐干、湿擦性能降低和减少涂料而减弱色泽,可加入少许增稠剂y,把浆料调厚、调稠;此外,人工刮浆时的力相应地比绒面革上小而均匀,以保证图案花型中线条清晰不扩散为准。

最后,在正面革上印花,还要强调坯革本身的平整性,才能避免图案残缺不全现象出现,为此无论采取哪条工艺路线进行印花整理,在印花前都要通过熨皮机、平板、熨平、熨展。

(3)新技术在皮革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采用高新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加快皮革产业技术改造,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在加工过程中实现大幅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首先是对废水的处理,在国外,制革污水处理通行的办法是分隔治理。

氧化脱硫、石灰沉淀铬盐、生物降解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十分注意微生物种群的驯化和培养,以提高生物曝气和生物降解的质量,其封闭性的生物反应系统效率很高,并结合高效固液分离技术,可减少制革污泥40%。

国内针对皮革行业产生的废水污染物,针对不同工段的废液也有很好的处理及循序技术。

对浸灰脱毛废液,酸化回收法、沉淀法、氧化法和吸附法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其优缺点作过综合比较。

酸化回收法投资费用高,很难在乡镇小型的制革厂推广使用。

沉淀法以硫酸锰为催化剂的空气催化氧化法技术最为成熟,要求废液处理后立即排放或用酸调节pH至蛋白质等电点5左右,使悬浮的蛋白质沉淀,避免硫的可逆反应发生。

吸附法除硫率更高(几乎可达100% ) ,吸附剂的用量少,处理过的废液可作为下个工序用水,处理费用低,具有推广意义。

Chromium salts have been used commonly as a tanning agent due to its excellent tanning property, low cost, easy application and wide supply. Approximately 25% of chrome tanned leathers are discarded based on their weight in the processes like trimming, shaving and buffing (1, 2). As a result a world total of 540.000 tonnes of chrome tanned solid waste is produced each year. This collagen based waste consists of 4.5% three valanced chrome on average.There are some researches related to use of alternative tanning agents and/or modified processes of leather production which is aimed to decrease the amount of solid waste and pollution load.3 结论论文从皮革的制作工艺步骤出发,分别概括了每个工段的技术方法,优缺点及改进,描述了皮革印花这一较新的工艺,并从生态新技术的方面阐述人们对皮革产业的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