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课《雪绒花》|花城版

合集下载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9课歌曲《雪绒花》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9课歌曲《雪绒花》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9课歌曲《雪绒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雪绒花》是一首优美的美国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第9课。

这首歌曲以雪绒花为载体,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惜。

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歌词富有诗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迅速掌握歌曲的基本技巧。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英语歌词的发音和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雪绒花》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2.培养学生对美国乡村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阶和节奏的把握。

2.英语歌词的发音和理解。

3.歌曲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集体教学法,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歌曲的美妙。

2.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3.运用分组教学法,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运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感受歌曲背后的美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雪绒花》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3.准备教学PPT,包括歌曲介绍、歌词、图片等。

4.准备红纸、绿纸等教具,用于歌曲表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雪绒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初步认识歌曲的旋律。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注意纠正英语发音。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第9课歌曲《雪绒花》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第9课歌曲《雪绒花》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第9课歌曲《雪绒花》一. 教材分析《雪绒花》是一首五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花城版。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

本首歌曲以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为基础,经过改编后纳入我国小学音乐教材,更适合小学生的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符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英文歌词演唱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更好地理解和演唱这首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雪绒花》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培养民族自豪感。

4.提高学生的英文演唱水平,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英文歌词演唱。

2.歌曲旋律的掌握。

3.音乐素养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演唱,为学生提供榜样。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借鉴。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演唱。

4.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资料。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雪绒花》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教学示范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辅助教学。

4.分组标志:如小红花、小星星等,用于分组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电影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先行演唱歌曲《雪绒花》,为学生展示完整的歌曲。

演唱过程中,注意感情投入,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适时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针对英文歌词,可以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借鉴。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歌曲《雪绒花》-花城粤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曲《雪绒花》-花城粤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曲《雪绒花》-花城粤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课时设计本教案为五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共计一节课。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歌曲《雪绒花》的歌词,理解歌曲故事背景;2.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雪绒花》;3.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于歌曲《雪绒花》的感受。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歌曲《雪绒花》。

四、教学步骤1.唤醒学生的音乐兴趣,创设情境。

老师可以用一张图片或者短片段来引出本堂课的主题,比如一张雪白的雪景图片即可。

2.引导学生聆听歌曲《雪绒花》。

老师可以在课前把歌曲发给学生或者在课堂上播放歌曲,并引导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手拍或者伴随着歌曲的声音做起来。

3.让学生阅读并学习歌曲《雪绒花》的歌词。

老师可以把歌词发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歌词,并且介绍歌曲的故事背景。

4.教唱歌曲《雪绒花》。

老师可以先把歌曲分成几段,然后逐个段落教唱,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决定是否重点讲解。

5.学生跟唱歌曲《雪绒花》。

学生跟唱的时候,老师可以用手指引导学生节奏和调调,注意让学生跟着唱曲子的节奏和情感唱出。

6.学生自由表达。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自己对于歌曲《雪绒花》的感受,或者用简短的话来体现出歌曲的主旨。

五、教学方法本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情境创设法、听觉训练法、直接教唱法等。

六、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歌曲的故事背景;2.学生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的重点段落。

七、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2.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八、课后作业1.学生可以自己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跟家人或者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对于歌曲《雪绒花》的感受;2.学生可以尝试在自己的专栏或者日记本里面写下自己对于歌曲《雪绒花》的感受。

九、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于歌曲《雪绒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基础的音乐技巧和唱歌技巧。

这对于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和生活中的音乐欣赏都有很大的帮助。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9.6雪绒花 |花城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9.6雪绒花  |花城版

《雪绒花》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节课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性,结合教材影视歌曲的特点,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及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从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节拍,到了解歌曲的内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进而达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并会用竖笛为歌曲伴奏,层层深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雪绒花》。

2、学生能创编不同的吹奏方法为歌曲《雪绒花》伴奏,并从吹奏中体会到不同的伴奏形式能使歌曲产生不同的情绪。

3、激发学生对所学歌曲及相关电影《音乐之声》的兴趣,开阔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雪绒花》,并且能用竖笛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1、用准确的音准,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雪绒花》。

教材分析:《雪绒花》是一首抒情的古老的奥地利民歌,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象征着人民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

这首歌是电影<音乐之声>的主题曲,它在片中出现了二次,第一次是在家庭沙龙演唱会上演唱,男主人公借此曲表达对女家庭教师的接纳。

第二次是上校为了不背叛祖国,决定举家逃亡。

在音乐会上,他们家庭合唱团演唱了这首歌曲,以此曲抒发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和希望祖国和平安宁。

这首歌曲在影片中的每一次演唱都有不同寓意。

教学准备:钢琴、教学课件、茉莉花、歌曲挂谱、竖笛、打击乐器、学生自带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玩猜一猜游戏。

1、学生欣赏不同国花的图片,猜一猜是什么花,是哪个国家的国花?(运用猜一猜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2、老师简单介绍四个国家的国花和象征意义。

3、学生欣赏不同的雪绒花图片,听完老师让学生说说雪绒花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图片用《雪绒花》旋律音乐做背景)4、学生说完老师补充介绍雪绒花生长环境和象征意义: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雪绒花确实是小而白,纯又美。

由于它生长在海拔较高的雪山上,常人难以得见其美丽容颜,所以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勇敢者。

(花城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9课 歌曲《雪绒花》

(花城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9课 歌曲《雪绒花》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9课歌曲《雪绒花》一. 教材分析《雪绒花》是一首优美的美国歌曲,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9课选用这首歌曲作为学习内容。

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同时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在学习《雪绒花》这首歌曲时,学生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音乐作品,更好地体会歌曲的魅力。

同时,学生对爱情题材的歌曲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歌曲的主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并欣赏《雪绒花》这首歌曲的美妙旋律和歌词诗意。

2.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歌曲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4.增进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创作和表现音乐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

2.理解并表达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3.学会用正确的气息和发音方法歌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对比法: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音乐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3.情感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歌曲主题,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雪绒花》歌曲的乐谱和教学课件。

2.准备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准备相关背景资料,以便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雪绒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初步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雪绒花》乐谱,讲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让学生了解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为学唱做好准备。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重点指导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雪绒花5|花城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雪绒花5|花城版

歌曲《雪绒花》教学设计【课题概述】《雪绒花》选自家喻户晓的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

它是一首三拍子歌曲,乐曲为一段体,旋律优美抒情,表达了歌唱者的爱国之情。

歌曲为C大调,旋律优美、舒缓、轻柔,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家乡深深的怀念和祝福。

【教学内容】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雪绒花》【教学目标】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及音乐情感。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雪绒花》。

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雪绒花》。

【教学难点】学会打三拍子节奏。

【教具准备】钢琴、CD音乐视频【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师生问好。

问题导入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花儿,那你们能跟老师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花儿吗?生:师:月季花、玫瑰花、杜鹃花……看来同学们喜欢的花还真不少。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朵花儿(播放图片),同学们见过这种花儿吗?(师介绍雪绒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叫《雪绒花》。

聆听欣赏1.播放歌曲《雪绒花》。

师:我们先来一起欣赏这首歌曲,同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朗读歌词,感受歌词的内在含义。

生朗诵,师总结:托物言志,借花儿来赞美祖国。

2.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歌曲,同学们要仔细体会歌曲的节奏特点。

3.接下来老师再给同学们演唱这首歌,同学们可以轻声跟唱,并思考回答歌曲的拍子。

4.师:不同的拍子有不同的强弱规律。

(1)3/4强弱规律:×××▏强弱弱●○○(2)师:想一想我们如何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三拍子呢?师先做示范,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表现强弱规律。

(4)师:让我们再次聆听《雪绒花》,用刚才的肢体语言为歌曲加上强弱拍子。

5.学习3/4指挥图示师:我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三拍子的强弱,那怎样为歌曲指挥呢?三拍子可以用数学上常用的什么图形表示?(师出示指挥图)老师指挥,学生练习。

歌曲《雪绒花》教案(音乐课)

歌曲《雪绒花》教案(音乐课)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歌曲《雪绒花》教案(音乐课)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到《雪绒花》这首经典歌曲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会演唱《雪绒花》这首歌曲。

2. 理解歌曲背后的意义,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域的演唱。

2. 歌曲节奏的变化和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资料:《雪绒花》歌曲及相关介绍。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教学用具:钢琴、音响设备、话筒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雪绒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及意义。

2. 学唱歌曲(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情感。

分句教唱,让学生充分体会歌曲的韵律和情感。

3. 歌曲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4. 歌曲展示(5分钟)学生自愿上台展示自己演唱的《雪绒花》,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雪绒花》歌曲所传达的美好情感,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惜美好时光。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雪绒花》,加强对自己音准、节奏的把握。

2. 家长协助孩子,让他们在家庭聚会或亲朋好友面前展示所学歌曲,提高自信心。

3. 学生可以尝试查找其他版本的《雪绒花》,对比学习,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欣赏和学唱过程中,感受歌曲所描绘的美好场景。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演唱、展示等方式,锻炼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及进步情况。

2. 演唱能力:评价学生在学唱过程中,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曲《雪绒花》教案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曲《雪绒花》教案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曲《雪绒花》教案一. 教材分析《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优美动听,富有情感。

歌曲为G大调,2/4拍子,结构简单,旋律优美。

这首歌曲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歌曲的节奏、旋律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英文歌曲的演唱和理解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雪绒花》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英文歌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雪绒花》的英文歌词理解。

2.歌曲旋律的掌握,尤其是高音部分。

3.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对歌曲的节奏、旋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情感引导法:教师通过讲解歌曲背景,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雪绒花》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钢琴:教师伴奏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的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歌曲《雪绒花》。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雪绒花》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重点指导歌曲的高音部分。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唱。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5.拓展(5分钟)教师讲解歌曲《雪绒花》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雪绒花》的情感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绒花》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雪绒花也叫火绒草,是一种原产于欧洲的高山植物。

它的叶面覆盖有白色的绒毛,开花的时候,小花的四周也环绕着白色的苞片,远远看去,就像一层薄薄的雪覆盖着它,所以当地的人们叫它薄雪花、雪绒花,它生长在高山上,只有勇敢的人、坚强的人才能见到它们美丽的身影。

如今雪绒花已经成为奥地利的国花。

《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

曲作家理查德.罗杰斯和剧作家奥斯卡.哈莫斯坦于1959年合作完成。

1965年改编成同名电影,同年获奥斯卡金像奖。

故事描写修女玛利亚活泼好动,与沉闷的修女生活格格不入,院长嬷嬷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遂把她介绍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

上校家共有两男五女七个孩子。

玛利亚以她的善良、体贴,赢得了孩子们的心。

当德国法西斯入侵他们的祖国后,上校一家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机智地摆脱了德国人的严密监视,前往瑞士。

《雪绒花》这首歌曲,在剧中共出现两次。

第一次是上校带了客人到家里做客,玛利亚和孩子用歌声表示欢迎。

优美、抒情的歌声把上校和客人都惊呆了。

孩子们请求父亲也表演一首歌曲,孩子们围坐在父亲周围,上校怀抱吉他,演唱了这首《雪绒花》
德国军队入侵上校的祖国后,上校和马里亚决定带着孩子们逃出魔掌,到自由的国度。

在告别祖国的音乐会上,上校全家深情地再次演唱了这首歌曲。


《雪绒花》这首象征祖国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全场听众的心都沸腾了,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大家都随着高唱起来,使敌人感到恐惧。

歌曲为C大调3/4拍,单二部曲式。

歌曲的第一部分,好似在低声诉说着纯洁的雪绒花在窗外盛开的美景;第二部分由“景”转“情”,由对雪绒花的赞美,转向对在德寇侵略占领下的祖国深深的祝福……
2.学情分析
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谱知识和识谱能力,能视唱这首歌曲的旋律。

他们喜欢唱歌,能在老师指导下比较准确地演唱歌曲。

但是他们的合唱能力欠缺,应加强指导。

这首歌曲是外国电影的插曲,因为他们当中大多数孩子没有接触过这部外国影视作品,所以对他们而言体会歌曲中蕴含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们不太容易体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对他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体验电影音乐,增强学生对影、视音乐的兴趣,培育学生自信、合作等人文素养,彰显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功能,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聆听、视唱、分析、比较等手段学习歌曲旋律,感受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

2、学生运用聆听的方法,感受二声部合唱的效果;在合唱过程中运用聆听的手段控制自己的音准。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电影音乐及电影音乐的特点、作用。

2、能视唱歌曲,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3、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做到准确和谐地演唱这首二声部合唱歌曲。

4、培养学生自然、有表情地歌唱的技能,提高合唱能力。

①通过欣赏、学唱、教学重点
了解和掌握歌曲《雪绒花》的演唱情绪的变化及合唱的优美和谐的旋律。

再了解电影音乐艺术中的作用并能声情并茂地演唱电影音乐。

教学难点
唱好二声部及歌曲高潮部分的节奏处理。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阶段目标】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了解雪绒花这种植物。

1、教师播放用萨克斯演奏的《雪绒花》提问:你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么?你感觉乐曲是什么情绪?
估计有学生能说出乐曲的名称,他们能说出乐曲是抒情的情绪。

如果学生不能说出音乐的名称,教师揭示:这首乐曲是用萨克斯演奏的歌曲《雪绒花》的旋律。

2、师:你们见过雪绒花是什么样子吗?下面老师给大家看一下。

(多媒体展示雪绒花的图片)
这种花是雪绒花也叫火绒草,是一种原产于欧洲的高山植物。

它的叶面覆盖有白色的绒毛,开花的时候,小花的四周也环绕着白色的苞片,远远看去,就像一层薄薄的雪覆盖着它,所以当地的人们叫它薄雪花、雪绒花,它生长在高山上,只有勇敢的人、坚强的人才能见到它们美丽的身影。

如今雪绒花已经成为奥地利的国花。

二、简介电影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引起学习歌曲的欲望。

1、简介电影《音乐之声》的获奖情况
教师:《雪绒花》是电影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歌曲。

《音乐之声》是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与剧作家奥斯卡哈默斯坦于1959年合作完成的。

1965年改变成同名影片,同年该影片获奥斯卡金像奖。

2、简介《音乐之声》故事情节
故事描写修女玛利亚活泼好动,与沉闷的修女生活格格不入,院长嬷嬷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遂把她介绍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

上校家共有两男五女七个孩子。

玛利亚以她的善良、体贴,赢得了孩子们的心。

当德国法西斯入侵他们的祖国后,上校一家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机智地摆脱了德国人的严密监视,前往瑞士。

3、介绍《雪绒花》这首歌曲在影片中出现的场景
教师:《雪绒花》这首歌曲,在剧中共出现两次。

第一次是上校带了客人到家里做客,玛利亚和孩子用歌声表示欢迎。

优美、抒情的歌声把上校和客人都惊呆了。

孩子们请求父亲也表演一首歌曲,孩子们围坐在父亲周围,上校怀抱吉他,演唱了这首《雪绒花》
三、学习歌曲
1.播放影片中《雪绒花》视频提问
【阶段目标】感受歌曲的抒情优美的情绪,熟悉旋律。

提问:
(1)上校演唱歌曲时的情感是怎么样的?通过什么来表现?
(2)《雪绒花》是采用几拍子写的,找出歌曲多次重复的旋律和高潮部分。

2.学习曲谱
【阶段目标】通过视唱曲谱,准确把握歌曲旋律。

能背唱第一声部旋律(1)出示歌曲《雪绒花》曲谱,再听教材歌曲范唱
教师提问:
①这首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
②通过看谱例你知道歌曲的拍号和调号么?
预计学生能回答出歌曲是3/4拍,c调。

③请同学说出3/4拍的含义,试着划出指挥图示。

④教师提问:大家还记得C大调do的位置么?
预设:学生能说出C大调音符的唱名位置。

(2)请学生跟着钢琴视唱第一乐段第一声部旋律,教师提出要求:
①请大家注意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时值是几拍?(学生能答出是三拍),我们要唱足三拍。

②在学生唱旋律的时候注意纠正学生唱不准的音(估计学生第一乐句5到2五度音程容易唱不准,可以通过师生接唱5-2两个音来进行强化练习。


③学习第二乐段第一声部
注意第二乐段第一小节的休止符处演唱准确,还要注意做到音断气连。

(3)学习歌词
①请学生朗读歌词,说一说雪绒花有什么特点?
②教师范唱,提问这首歌曲的词曲对位有什么特点?
学生:这首歌曲基本上是一字一音。

③加上歌词演唱并通过情感对比进行分段。

学生:随钢琴演唱这首歌。

(4)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①师生进行合唱训练
【阶段目标】通过亲身参与与老师合唱感受合唱的效果
这首歌曲是一首合唱歌曲,下面老师唱第二声部,请大家唱第一声部,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合唱的效果。

(学生说自己感受的合唱的听觉效果)
②学习第二声部旋律。

③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声部,第一声部唱歌词,第二声部唱旋律分句进行合唱练习。

④加入歌词分声部演唱。

3.歌曲处理
【阶段目标】能够用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合唱这首歌曲时做到声部和谐自然。

①我们知道,一首歌曲,如果从头到尾都用一种感觉,一样的力度来表现是不会有感染力的,歌曲旋律平稳优美,你觉得哪一句是激动的呢?(预计学生能说出第二乐段的第一句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要加强力度。


补充:我们把三拍子的强弱关系唱得明显一点。

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当时上校的心情如何?(激动、开心、欣喜),让我们也带着这种情感将这首歌唱一遍。

德国军队入侵上校的祖国后,上校和马里亚决定带着孩子们逃出魔掌,到自由的国度。

在告别祖国的音乐会上,上校全家深情地地再次演唱了这首歌曲。

当《雪绒花》这首象征祖国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全场听众的心都沸腾了,怀着对祖国
的热爱,大家都随着高唱起来,使敌人感到恐惧。

②教师弹琴和学生共同演唱,同时把两种不同风格演唱《雪绒花》的感情表现出来,唱出对祖国的爱意。

三、拓展
【阶段目标】通过欣赏电影中的其他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在影片《音乐之声中》还有很多经典的歌曲。

比如《哆来咪》,教师投影出示《哆
来咪》剧照和《孤独的牧羊人》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教师投影播放《孤独的牧羊人》视频。

讲述这是上校带着男爵夫人来到家中做客玛利亚和孩子们为父亲和客
人表演木偶剧时演唱的。

提问:你感觉这首孤独的牧羊人是什么情绪的?(学生能说出歌曲的情绪是比较欢快活泼、并带有诙谐幽默的风格)。

在这部经典的电影中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你能说出歌曲的名称和演唱的场景么?
四、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播放萨克斯演奏的《雪绒花》,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雪绒花》大家还记得这是哪部电影中的插曲么?(学生回答《音乐之声》,这是一首英文歌曲,我们的音乐书上有英文的歌词,老师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请大家向英语老师请教学习英文歌词,我们下节课来演唱英文歌词,好么?在音乐声中结束本堂课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