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省提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2018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初步核算,2018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04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4027.21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4226.34亿元,增长7.9%。
三次产业比例为0.3:48.6:51.1。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4.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3%,金融业增长6.9%,房地产业下降1.2%,其他服务业增长14.8%。
民营经济增加值4105.49亿元,增长8.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8939元,增长6.6%,按平均汇率(6.6174)折算为14951美元。
在现代产业中,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2043.77亿元,比上年增长8.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520.62亿元,增长11.0%。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561.00亿元,增长9.1%。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2177.92亿元,增长10.5%。
年末,全市工商登记注册户数114.6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4.6%。
其中,企业工商登记50.22万户,增长21.5%;个体户登记64.40万户,增长9.7%。
私营企业登记户数增长较快,增长22.3%。
从新登记注册情况看,全市工商新登记26.49万户,比上年增长18.7%;新登记企业11.76万家,增长15.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5%。
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2.8%,衣着类上涨2.0%,居住类上涨1.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5.5%,医疗保健类上涨0.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2%。
此外,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2.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0.6%。
全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9.91亿元,增长9.8%。
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5.41亿元,增长14.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3.63亿元,公共安全支出97.11亿元,教育支出155.43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21亿元。
打造现代服务业提升新动能支撑力——河北服务业发展分析研究及建议河北省统计局服务业处课题组

71
2017 年第 4 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问题研究
(三)服务业比重提高,四大行业为全省支柱 从比重变化轨迹看,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六五” 时期以前在 30% 以下;“七五”时期突破 30%;“十二五” 时期,比重逐年增加,由 2011 年的 34.6% 逐年提高到 2014 年的 37.3%,2015 年突破 40%,达 40.2%。2016 年上半年上 升到 41.6%,创历史新高,表明服务业发展水平进入较快提升 时期。 从行业结构看,服务业 14 个行业门类中,交通运输仓储 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 4 个行业为全省 服务业支柱产业。2015 年,全省 4 大支柱行业增加值比重分 别为 19.7%、19.9%、12.4% 和 11.0%,合计占全部服务业增加 值比重为 62.9%。“十二五”时期,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 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四大支柱行业对全省服务 业增加值贡献率居前 4 位,分别为 18.4%、18.1%、13.1% 和 13.1%,合计为 62.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居民服 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贡献率在 10%—5% 之 间;新兴服务业由于处于成长期,贡献率较小,信息传输软件 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 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贡献率分别为 3.8%、2.7%、2.3% 和 1.3%。 (四)对 GDP 贡献呈现三次高峰,四次成为拉动经济增 长首要力量 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看,服务业占 GDP 比重跨上 30% 台阶以来,对经济贡献出现三次高峰。第一次为“八五” 时期,1991 年贡献率达 53%;第二次为“十五”时期,2001 年贡献率为 43.5%;第三次为“十二五”时期,2015 年贡献率 达 59%,比第一、二产业分别高 55.2 和 24.8 个百分点。今年 上半年,贡献率为 54.9%,同比提高 2.5 个百分点,比第二产 业高 14.9 个百分点,已连续 8 个季度在 50% 以上,对支撑全 省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促进贵州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贵州现代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发展现代服务业既事关当前稳增长,又事关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影响。
一、贵州服务业发展阶段特征分析(一)服务业增速较快,但仍属“总量较小、占比较高、层次较低”的工业化初中期阶段近年来,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贵州服务业增加值增速9.5%,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位第四;全省服务业增加值6891.37亿元,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列第25位。
第三产业对贵州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3%,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7.6%,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3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高于工业、农业6.1、36.7个百分点,服务业仍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主力军”。
2018年末贵州省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比较看,人均GDP5000美元时,服务业将逐步起主导作用。
但是,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仍然较小,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列为25位,服务业增加值比四川、湖南、重庆、广西、云南分别低14037.38亿元、11997.28亿元、3764.76亿元、2368.83亿元、1533.45亿元。
贵州产业结构表现为“三、二、一”的形式,由于贵州工业化水平不高,“重工太重、轻工太轻”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产业链条短,研发设计、售后营销等居于产业链两端的服务产业发展严重不足,这种“三、二、一”占比高属于工业化处在初中期阶段、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经济服务化水平低的特征,是一种低层次的“三、二、一”产业结构,在赶超发展过程中仍需要加快工业化进程。
(二)新行业新业态加快发展,但结构层次较低一是旅游业发展持续井喷。
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9.69亿人次、同比增长30.2%,实现旅游总收入9471.03亿元,同比增长33.08%,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增速。
“十二五”期间四川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体系

产\ _
.
资产投 资 4 5 . 171 3亿元 ,同比增长 2 _ 94 %,占全社会 固定资产
投资比重达到 5 . 48 %
开 放 合 作 步 伐 加 快 。 服 务 业 利用 外 资 和 各 种 社 会 资 本 的
■
规模逐步扩大 ,一 批 国内外知名 的大型物 流 、金融保 险 、批 发零售等企业相继落 户四川。 目前 ,全省 已有 4 3家银行业金 融机构 ( 含农村信H 社) 5家非银行业金融机 构 ( 中保 不 j 、5 其
长 速 度 呈 先升 后 降 趋 势 ,2 0 0 5~2 0 0 7年 分 别增 长 1 . 、 06 %
1. 1 %和 1. ,但 2 0 6 35 % 0 8年 相 继 发 的 汶 川 特 大 地 震 和 围际
加值 占地区生产 总值 的比重 为 3 . 48 %
结 构 调 整 初 见 成 效 。 交 通 运 输 、仓 储 和 邮政 业 、批 发 零
稳 中有 升 .发 展 水平 不 断 提 离 ;而 向 民生 的服 务业 领域 不断 拓 展 ,教 育 、文 化 、农 村 服 务业 等 不 断 优化 升 级 ( 罔 1。 ) 图 1 20 0 8年 四川 省 服 务 业 内部 结 构
● 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 政业 ■ 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口 批发和零售业 一 住宿和餐饮业 7 %口 金融业
王 建 平
服 务业 发 展 中 存 在 的 问题
不力 、统 计和考评体 系不完善 部分服 务企业缺乏 市场开拓
服务 业 发展 成 效 显著
总 体 规 模 发 展 壮 大 。 “ 一 五 ” 以 来 , 四 川 服 务 业 规 模 十
能 力币 竞争 意识 .现代经 营理 念薄 弱 ,难 以提供高 效 服务 。 ¨ 对农村消费市 场关注不够 ,农村 服务消费能力长期不足
着力推动向现代服务业强省迈进-2018年浙江省服务业工作要点

特别策划开启服务经济新时代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振兴实体经济、增强经济新动能的主抓手。
全面开启浙江服务经济新时代,要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促进服务经济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首位度”。
要更加注重服务业创新发展,充分掘金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持续深化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的跨界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服务业重点企业,加大服务经济领域研发投入,汇聚形成产业发展、平台载体、体制机制、政策优惠的合力,推动服务业成为浙江经济“主动力产业”。
2018年第07期□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服务业“1+N”工作机制为主线,加快推进服务业“四大经济”创新发展、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增强服务经济新动能,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着力推动向现代服务业强省迈进——2018年浙江省服务业工作要点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形成产业发展、平台载体、体制机制、政策优惠的合力,增强服务经济新动能。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重要部署,坚持发展新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服务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服务业“1+N”工作机制为主线,加快推进服务业“四大经济”创新发展、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增强服务经济新动能,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为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主要目标“四大经济”领域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持续较快增长,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成效明显,服务业强县(市、区)、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等平台载体功能不断完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不同领域之间跨界融合持续深化,服务经济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力争2018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高于GDP 增幅1个百分点——增长8%左右,加快推动浙江向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强省迈进。
2018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I 统计公报2018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2018年,浙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 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坚持稳中 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主线,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扎实推进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持续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I 综合据2018年全省5%。
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 全省常住人口 57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0万人。
其 中,男性人口 2939万人,女性人口 2798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2%和48.8%。
全年出生人口 62.8万人,出生率为11.02%。
;死亡人口 31.8万人,死亡率为5.58%。
;自 然增长率为5.44%。
城镇化率为68.9%。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56197亿元, 比上年增长7.1%o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6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5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724亿元,分别增长1.9%、6.7%和7.8%,第三产业对GDP 增长 的贡献率为56.2%。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3.7:43.0 : 53.3 调整为 3.5 :41.8: 54.7。
人均 GDP 为 98643 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4907美元),增长5.7%.住宿利密0;业4.3%交通运输、仓 储和邮政业 6.8%图2 204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3%,其中 食品类价格上涨2.6%。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农 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3.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7% o—地区生产总值 *比上年増速阖比♦XU图3 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图1 2011-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2019年第3期仇讨制芽为啜践»STAT1STICAL.THEOR Y.1X1)PR.1CTH E表1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情况(上年=100)指标全省城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3102.3102.2其中:食品烟酒102.6102.8101.9其中:食品102.6102.8102.0其中:粮食100.5100.4100.8衣着101.1101.1101.3居住103.4103.3103.8生活用品及服务101.4101.4101.2交通和通信101.0100.9101.4教育文化和娱乐102.2102.2102.3医疗保健102.6103.0101.6其他用品和服务100.2100.0101.2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5.3万人。
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浅析作者:孙华王丰国王帅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31期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现代服务业的涵盖范围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
现代服务业是指有别于传统服务业的新兴服务产业。
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普遍将有“绿色GDP”之称的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先选择,也是有效增加就业、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重大举措。
山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山东的制造业发展迅速,但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直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自2010年以来,山东的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未取得明显成效,第三产业的比重起起落落。
2015年,山东省服务业增加值比全国平均水平仍然低48个百分点,比广东和江苏分别低57和35个百分点。
而且在服务业增加值中,传统服务业可以说是做了大半的贡献,而现代服务业的地位一直较为落后。
可以说,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已经成为山东省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任务。
二、制约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观念滞后。
对现代服务业的概忿认识模糊,许多地方还没有像抓一产、二产那样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或仅仅把三产作为一产、二产的附属物,所摆的位置较低。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
长期以来,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一直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从产业结构来看,近些年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一直徘徊在占全省经济总产值40%左右的水平上。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平衡。
由于山东省区域经济有显著的空间差距,山东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局面。
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的青岛、济南、烟台和潍坊的产值占全省的一半左右。
因此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对提升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尤为重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29•【字号】晋政发〔2021〕21号•【施行日期】2021.06.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晋政发〔2021〕2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现将《山西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1年6月29日山西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目录一、发展基础与面临的形势(一)发展基础(二)面临的形势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四)空间布局三、围绕转型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一)培育优势,构筑三大生产性服务业新支柱(二)增强后劲,抢占四大未来服务业新高地(三)夯实根基,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新引擎四、聚焦消费升级,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一)锻造长板,加速形成文旅新地标(二)深挖潜能,打造康养新品牌(三)厚植基础,重塑六大生活性服务业新优势五、实施六大工程,提升现代服务业供给质量(一)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二)实施集聚区拓展工程(三)实施服务业数字化工程(四)实施融合发展工程(五)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六)实施平台载体创新工程六、强化支撑保障,推动规划顺利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优化营商环境(三)强化要素保障(四)完善监管体系现代服务业贯通经济活动,促进要素流动,助力创业创新,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的形势“十三五”以来,我省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促进全省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以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优化发展环境,催生新业态,拓展新领域,培育新动能,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全省提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比重实施方案
按照《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有关任务2018年实施方案》,为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高到63%的目标,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到2018年底,全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3%。
二、加快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一)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引导各类金融资源,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服务和支持,协调和引导开发性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各大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盘活存量,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险资入粤”。
建设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防范金融重点领域风险。
(省金融办、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广东证监局、广东保监局)
(二)加快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
等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服务质量和水平。
推进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行动,加快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孵化器提质增效行动方案。
(省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委、知识产权局)(三)实施现代服务业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工程设计、咨询评估、法律、会计审计、信用中介、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高端化。
(省质监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司法厅、财政厅、审计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
(四)加快推广节能技术与装备,引导绿色产品设计开发。
加强环保产业市场监管,健全扶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政策措施,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工商局、知识产权局、环境保护厅、发展改革委)
(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推动建设多式联运公共信息平台,构建“一单制”货运服务链条。
开展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加快平台型物流企业跨界发展。
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促进降本增效。
(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经济和信息化委)
三、着力扩大社会服务有效供给
(一)推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大力发展社会办医,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
加快打造核心竞争力强的医药产业体系,不断壮大现代健康服务业集群,培育健康服务管理新业态。
(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发展改革委)
(二)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
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医养结合试点项目,打造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省民政厅、卫生计生委)
(三)深入推进世界级旅游休闲目的地建设,推广全域旅游,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滨海旅游等。
倡导全民健身,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
(省旅游局、体育局、卫生计生委)
(四)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广播电视户户通、动漫游戏、网络音乐、创意设计、绿色印刷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出版、影视制作、舞台演艺、工艺美术、文化会展等转型升级。
(省文化厅)
四、培育发展“互联网+”等新兴产业
(一)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渗透和创新应用,发展面向制造业的核心技术服务,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业发展,提升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咨询设计、软件开发、集成实施、运行维护和测试验证能力。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二)支持重点企业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向云服务转型,建设综合性云计算公共平台。
鼓励骨干企业发展基础软件、智能仪控、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核心技术,推动信息服务新业态发展。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三)推进服务业数字化。
建设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加快省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
委、科技厅)
(四)实施新数字家庭行动计划,加快基于IPTV、OTT的平台建设和应用创新,推动4K电视、5G通信等技术与应用产业发展。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新闻出版广电局、科技厅)(五)配套国家出台《广东省推进数字商务发展加快培育经济新动能实施方案》,深入推进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提高全产业电子商务水平。
加强电子商务国际合作,加快推进中国(广州)、中国(深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省商务厅、经济和信息化委)
(六)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发展。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广州市国家互联网创业创新示范区,推动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五、组织实施
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做好组织实施,相关部门积极参与配合。
各责任单位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细化政策措施和分工安排,于每季度末后5日内报送落实进展情况、产业发展态势和有关数据。
省统计局要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相关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参照广东省工业统计月报建立我省服务业季度信息发布制度。
省发展改革委于2018年7月10日、2018年10月15日、2019年1月10日前将工作任务落实总体情况报送省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