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非血管介入治疗-新_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介入治疗及护理课件PPT

最新介入治疗及护理课件PPT

栓塞剂
• 1.自体血块和自体组织 优点:取材方便、容易制备、无抗原性、易经导管注入. 缺点:闭塞血管时间较短,(一般6_24小时).
2.明胶海棉 优点:无抗原性、易得、价廉、能消毒、摩擦系数小,可以
制成不同形状或大小的栓塞剂,闭塞时间几天至几周.
3.无水酒精 优点:提取方便、价廉、无菌、永久栓塞,

介入手术室的护理

第四节 急救用药
• 升压药和强心药 • 中枢兴奋药
介入手术室的护理

第五节 抗感染药
介入手术室的护理

第六节 肿瘤治疗药
• 1.常用抗肿瘤药 • 2.常见副作用
介入手术室的护理

第四章 介入手术室护理常规

第一节 血管性介入的基本器械
• 穿刺针 • 导管 • 导丝 • 其他器械 接头开关 扩张管 连接管 导管鞘
介入治疗与护理
• 1 血管性介入
• (1) 血管造影 • (2) 心血管造影及心导管检查 • (3) 药物灌注:如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溶栓药物,止
血剂等 • (4) 血管栓塞:如出血血管,肿瘤血管,动静脉畸形,
动静脉瘘,血管瘤,脾动脉栓塞等治疗. • (5) 血管成形:血管狭窄的球囊扩张,内支架成形及激
3.造影剂不良反应及防治
(1)治疗 (2)预防
介入手术室的护理

第二节 栓塞剂
• 经皮穿刺,插管导管栓塞术是介入治疗中常用技术,它是 将栓塞剂有目的地注入病变器官的供应血管内,使之闭塞, 阻断血供的方法.
• 主要用于控制出血,治疗肿瘤和血管性病变以及消除器官 功能.
• 按材料性质分: 人工材料 自体材料 放射性材料 • 按致血管闭塞的时间分: 短期 中期 长期

肿瘤介入的护理PPT课件

肿瘤介入的护理PPT课件
结肠和直肠癌、肾肿瘤
6
盆腔肿瘤: 膀胱肿瘤、子宫癌、卵巢癌、前列
腺癌
肌肉骨组织肿瘤:四肢及软组织肿瘤、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锥体成行 术
小儿常见疾病: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
7
禁忌症
晚期恶病质的病人,肝肾功能衰竭,近期 接受过静脉全身化疗或放疗,伴有全身感染 和显着低蛋白血症者均不能采用介入治疗, 一般选择的病人预期生存期至少大于2个月 有严重出血倾向的病人
21
在介入治疗24小时后要解除加压包扎,如 有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应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可采取按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用热水袋热 敷以保持肢体温度,注意观察护理效果,症 状是否改善好转,及时根据病情改善治疗及 护理措施
22
血管损伤、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
穿刺部位出血 与病人凝血机制障碍、血小板降低、
出凝血时间延长,反复多次插管、穿刺插 管器械陈旧或过粗、技术操作不熟练、手 术时间延长等原因有关。护士在术中、术 后严密观察出血情况,术前了解患者凝血 机制
2
介入治疗概述及分类
分类
按诊疗技术分类: 血管性介入:分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包括选择性造影
术、经导管栓塞术、药物灌注术、球囊扩张、支架植入、 插管技术等 非血管介入:穿刺技术、引流技术、消化道胆道的支架 植入、射频消融术
3
介入治疗概述及分类
动脉灌注化疗 化疗栓塞术
通过导管选择行将药 物直接注入肿瘤的一支或 多支供血动脉,以达到提 高肿瘤组织药物浓度、增 加抗肿瘤作用的目的。同 时,还可以减少体循环和 正常组织的药物分布,使 全身的副作用降低。
17
按医嘱准备好所需术中药品,主 要为化疗药物、止痛药、止吐药等, 如进行动脉栓塞,需准备栓塞剂。

完整版肿瘤介入及综合治疗PPT

完整版肿瘤介入及综合治疗PPT

血管内介入治疗
01
02
03
04
肿瘤血管栓塞术
通过栓塞肿瘤血管,阻断肿瘤 血供,抑制肿瘤生长。
药物灌注术
将化疗药物直接灌注到肿瘤血 管内,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
,增强抗肿瘤效果。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对于肿瘤压迫导致的血管狭窄性物质直接注入肿瘤血 管,对肿瘤进行内照射治疗。
将放射性磷粒子植入肿瘤 组织,对肿瘤进行内照射 治疗。
放射性金粒子植入
将放射性金粒子植入肿瘤 组织,对肿瘤进行内照射 治疗。
03
肿瘤综合治疗方法
化疗
01
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 死肿瘤细胞的一种方法 ,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给 药。
02
化疗药物可以进入全身 血液循环,到达肿瘤组 织并发挥作用。
03
化疗常用于治疗多种类 型的肿瘤,包括肺癌、 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免疫治疗
01
02
03
04
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免疫系统 来攻击肿瘤细胞的一种方法。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调节免疫 系统,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识
别和攻击能力。
免疫治疗常用于治疗黑色素瘤 、肾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等

免疫治疗药物有多种类型,包 括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查点抑
制剂、细胞因子等。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利用特定的药物来 攻击肿瘤细胞内的特定分子靶
完整版肿瘤介入及综 合治疗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肿瘤介入及综合治疗概述 • 肿瘤介入治疗方法 • 肿瘤综合治疗方法 • 肿瘤介入及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 • 肿瘤介入及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估与展望
01
肿瘤介入及综合治疗概述
肿瘤介入及综合治疗概述

介入放射学幻灯PPT课件

介入放射学幻灯PPT课件

.
16
2.非血管介入技术
2.2 经皮穿刺引流及抽吸技术 2.2.1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2.2.2 经皮尿路引流 2.2.3 囊肿、脓肿经皮抽吸引流 2.3 经皮椎间盘脱出切吸术 2.4 经皮针活检术
.
17
循环系统:目的要求
1.了解心脏大血管的X线检查方法 2.了解心脏大血管的正常X线表现 3.了解心脏各房室增大的X线表现 4. 了解循环系统常见病的X线表现
·螺圈(coil)
·可脱球囊
(detachable. ballon)
6
血管介入技术
经导管栓塞术
1.2.3 栓塞物运送导管 ·血管造影导管 ·球囊导管
1.2.4 插管及栓塞技术
.
7
血管介入技术
经导管栓塞术
1.2.5 临床应用
·控制出血 外伤性出血
·治疗血管性疾病
·治疗肿瘤
·消除病变器官的功能:内科 性脾
1.3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禁忌证
·碘过敏(对碘过敏患者,目前已可用
CO2行DSA造影); ·严重心律紊乱,心功能不全;
·肝、肾功能不全,或凝血机制异常;
·有动脉瘤形成者;
·狭窄段有溃疡或钙化者;
·动脉长段的完全性闭塞;
·大动脉炎活动期。
.
12
1.3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1.3.2.2 操作技术 1.3.2.3 PTA治疗机制 1.3.2.4 疗效 1.3.2.5 再狭窄问题 1.3.2.6 并发症
·PTA术后复发的血管狭窄或闭塞;
·PTA术后引起的夹层动脉瘤、假性动
脉瘤;
·TIPSS。
1.3.3.4 操作技. 术
15
2.非血管介入技术

肿瘤的介入治疗(最新)

肿瘤的介入治疗(最新)

中期效果
01
02
03
肿瘤控制
经过一段时间的介入治疗 后,大部分肿瘤可以得到 有效控制,不再继续增长 或出现转移。
减少并发症
介入治疗可降低肿瘤并发 症的发生率,如出血、感 染等。
提高生活质量
肿瘤得到控制后,患者的 生活质量可得到显著提高。
长期效果
延长生存期
长期坚持介入治疗,患者 的生存期可得到明显延长。
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理念的深入,肿瘤介入治疗不断发展和创新,出现 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如微波消融、射频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等。同时,介入治疗 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也成为了研究热点,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02
肿瘤介入治疗的方法与技术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总结词
VS
详细描述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通常在影像技术的引导 下进行,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到肿瘤组织内 ,通过释放放射线杀灭肿瘤细胞并抑制其 生长。该方法具有局部剂量高、对周围正 常组织损伤小的优点。
03
肿瘤介入治疗的适应症与禁 忌症
肝癌
适应症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或 者患者拒绝手术切除,可以考虑介入 治疗。
特点
微创、安全、有效、针对性强, 能够提高肿瘤治疗的局部控制率 ,降低并发症和毒副作用。
肿瘤介入治疗的重要性
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介入治疗可以针对不同阶段和类型的 肿瘤进行局部强化治疗,提高肿瘤的 局部控制率,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肿瘤引起的疼 痛、梗阻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生存信心。
肿瘤的介入治疗(最新
目录
• 肿瘤介入治疗概述 • 肿瘤介入治疗的方法与技术 • 肿瘤介入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肿瘤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与评价 • 肿瘤介入治疗的挑战与展望

非血管介入科-肿瘤消融技术

非血管介入科-肿瘤消融技术

三、具体措施和步骤


治疗的全过程一直在影像设备的观察和引导下进行,治疗靶向 性精准、范围清晰、过程容易控制,周围的正常组织得到保护 。 对直径3厘米以下的肿瘤,单次消融治疗就可消除局部肿瘤,达 到和外科手术切除一样的效果; 对大于3厘米的肿瘤,可采用单点或者多点叠加消融治疗的方法 。 可以先对肿瘤进行动脉栓塞,使部分肿瘤坏死后,再采用单针 或者多针多点叠加消融治疗最终把整个肿瘤烧死。 光动力治疗在腔镜监控下进行。
4、冷冻(氩氦刀)



不能耐受手术切除 手术探查不能切除 累及重要结构 原发癌已较好控制或较 为局限的转移性肿瘤 癌肿巨大,可行减瘤负 荷 患者无痛苦,消融范围 可实时显示
二、先进程度、包括与原有项目、技术比较有 何特点


肿瘤消融治疗是一种杀伤肿瘤较多而损害机体较轻的肿瘤微创 切除治疗方法。 实施消融后,坏死的组织部分被人体吸收,这些坏死组织由于 其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而具有瘤苗作用,从此发挥特殊的抗癌 作用,强化患者的免疫功能,使疗效进一步提高。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上述原发性或者转移性晚期肿瘤、不能承 受放疗化疗的实体肿瘤患者,均可接受消融治疗。
肿瘤消融新技术汇报
(射频/光动力/微波/冷冻)
介入医学中心
目录

内容及用途 先进程度、包括与原有项目、技术比较有 何特点 具体措施和步骤 所需条件(注明是否需添加器材)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一、内容及用途
1、射频 2、光动力 3、微波 4、冷冻
1、彻底,安全性高 灭活肿瘤细胞的局部热消融 可单独进行治疗或者与其他如放 射介入TACE、化疗、粒子治疗 等手术联合治疗肿瘤 可应用于肝癌、肺癌、骨癌、前 列腺癌、肾癌、子宫肌瘤等实体 性软组织肿瘤 小病灶最适合,可完全一次消融

介入治疗 PPT课件

介入治疗 PPT课件
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将带有球囊的特制导管 插入置于狭窄部位,通过球囊的机械压力挤压斑块使其碎裂, 病变血管壁组织伸展延长,血管内径增大,血流增加。主要 适应症: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塞等。
CAG(球囊扩张术):除应用于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外,还应 用于解除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的狭窄,使一部分病 人免于手术。
嗜伊红肉芽肿、脓肿。 4. 刷检:包括肺、泌尿道、胆道、胃肠道 5. 肠扭转的压力囊复。 6. 肠套叠的压力整复。
常用器材
1. 穿刺针由针套和针芯组成,有的带闭塞器。针芯端部可有平钝形和尖锐 形。针套略短于针芯,多为钝头,近端有手柄。闭塞器前端钝圆,不损伤 血管,当针进入血管后拔出针芯,插入闭塞器可使针稳定地深入血管。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 PBPV )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 未闭动脉导管封堵术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 房间隔缺损封闭术--房间隔缺损(ASD) 室间隔缺损封闭术--室间隔缺损(VSD)
关于重疾类责任的处理-冠状动脉搭桥术
在重疾类产品中,冠状动脉搭桥术作为一项特定的责任 存在,已是惯例。
介入治疗的范畴
多数学者认为介入学是以医学影像学引导下 的导管诊断和治疗技术为特征,将其分为血管 性介入放射技术和非血管性介入放射技术两大 类。
一 血管性介入放射学治疗
1. 血管疾病方面: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房间隔切 开、溶栓治疗、非血栓性缺血、控制出血(急慢性创 伤、炎症、静脉曲张)、非手术性关闭动脉导管未闭、 血管畸形以及动静脉瘘与血管瘤栓塞治疗、下腔静脉 的人造间隔、血管再建。
5. 其他:连接开关常用二通和三通开头,用于连接导管的尾端,便于冲洗 导管和与高压注射器连接。导管插入鞘用于引导导管顺利地进入血管,同 时也主要用于导管交换。

肿瘤学课件:肿瘤介入治疗

肿瘤学课件:肿瘤介入治疗

多种介入治疗技术的综合应用已成为肿瘤介入治疗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肿瘤的血管性介入治疗技术
肿瘤的血管性介入治疗是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 皮穿刺动脉血管,并沿着血管径路将导管选择性地插入肿 瘤靶血管,实施介入治疗的一种技术手段。主要是针对肿 瘤的供血动脉,或将抗癌药物注射到肿瘤区,直接杀死癌 细胞;或栓塞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使肿 瘤体积缩小;或施行双介入,即将抗癌药物和栓塞剂有机 结合在一起注入靶动脉,既阻断供血,同时药物停留于肿 瘤区起到局部化疗,杀死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血管性 介入治疗技术主要包括
刺激和化疗药物的损害使动脉内膜增生,常发生在肝动脉、支气管动脉等。 (2)神经损伤:可发生在脊髓动脉、支气管动脉及脑动脉化疗灌注时,可能与化
疗药物和造影剂直接损伤神经组织或刺激血管造成痉挛有关。发生在脊髓动脉时, 可表现为截瘫或节段性肢体感觉或运动障碍。发生在脑动脉时,可造成视网膜损害, 严重者可有脑水肿甚至脑疝形成导致死亡。 (3)化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肾脏毒性、心脏毒性 等。其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均与灌注所用的化疗药物本身和剂量有关。也因患者 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而不同。
门脉海棉样变性,肝动脉灌注化疗
(一)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术TAI
1. 适应证: TAI目前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全身各处的恶性原发或转移 性肿瘤,常用于肝癌、肺癌、食管癌及盆腔肿瘤等的治疗。
(一)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术TAI
2. 并发症:主要与导管及药物对血管及灌注区域组织刺激有关。 (1)血管狭窄及闭塞:常发生在长期化疗灌注的靶动脉。由于留置导管等的长期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术(TAI)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
Seldinger 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癌MWA治疗效果
• 关于微波治疗肝癌的大样本研究报道陆续出现。 Livraghi对经MWA治疗的736例肝肿瘤患者共 1073个病灶进行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22例 (3.0%)出现严重并发征,54例出现轻微并发 症,无并发症导致死亡病例。Liang等报道1007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MWA治疗后,其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91.2%、72.5%、59.8%。而对 于经MWA治疗的转移性肝癌患者,Pathak等研 究显示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30%、 16%,效果优于姑息性化疗;Bala等研究显示 MWA术后中远期生存率与传统手术治疗无明 显差异。
微波消融技术参数
• 早期
射频消融技术参数
粒子植入器材及方法
粒子植入术后记录表
手术病例
肺癌-微波消融术
肝癌-微波消融术
肝癌-微波消融术
骶骨转移瘤-微波消融+PEI术
肺癌-射频消融
肝癌-射频消融术
肝癌-射频消融术
腹膜后肿瘤-射频消融
肺转移癌、颈部淋巴结-粒子植入术
肝肿瘤-粒子植入术
• 肿瘤非血管治疗技术包括: • 1、肿瘤微波固化术 • 2、肿瘤射频消融术 • 3、肿瘤I125粒子植入术 • 4、肿瘤冷冻消融术 • 5、肿瘤化学消融术
• 微波固化术:微波治疗肿瘤的机制主要是 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和肿瘤不耐热的特点达 到灭活肿瘤的目的。微波是一种频率在 300MHE-30GHE的电磁波,波长极短,能量 高度集中,微波天线周围的水分子和其他 带电离子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振动产 生摩擦热,并向周围传导,在极短时间内 达到60-107度高温。
• 射频消融术:治疗原理 是利用高频电流能 使活体中组织离子随电流变化的方向产生 振动,从而使电极周围又有电流作用的组 织离子相互摩擦产生热量。
• 化学消融术(PEI):机制是无水酒精能使 肝癌细胞脱水固定,蛋白质凝固变性,破 坏肿瘤细胞,同时,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壁 内皮细胞 变性、坏死,继而血栓形成,导 致肿瘤缺血坏死。
我院第一例肺癌微波消融术
多位点消融
CT增强复查
我院第1例肝癌微波消融术
谢谢!
经脏器粒子植入术腹膜后淋巴结来自子植入术盆腔肿瘤粒子植入术
纵膈脂肪肉瘤粒子植入术
冷冻消融术
化学消融术
椎体肿瘤-骨水泥
肿瘤非血管治疗并发症
• 1、出血 • 2、气胸、皮下气肿或血气胸 • 3、反应性胸、腹水 • 4、空腔脏器损伤(肠穿孔、胆囊损伤等) • 5、感染 • 6、疼痛 • 7、放射性损伤 • 8、体内穿刺针等异物残留
适应证与禁忌证
• 参照MWA治疗肝癌实践指南,根治治疗适应 症:①单发病灶且直径≤5cm,或多发病灶 (≤3个)且直径<3cm;②无门静脉癌栓;③ 无肝外转移灶。姑息治疗适应症:①病灶直径 >5cm,或多发病灶;②肝外肿瘤负荷轻者。 姑息性治疗禁忌症:①肝功能衰竭;②严重血 液凝固障碍性疾病;③肝内肿瘤高负荷或肝外 肿瘤高负荷;④体内有急性炎症或活动性感染; ⑤严重慢性肾功能衰竭、肺功能不全或心功能 不全;⑥肿瘤邻近膈肌、胃肠道、胆囊、胰腺、 肝门以及重要的胆管和血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