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辅导】试析作文语言创新
作文语言怎样出“新”

作文语言怎样出“新”
1. 使用词汇的创新:选择一些富有创意和新鲜感的词汇来丰富作文的表达。
可以通过查阅词典、阅读新闻和文学作品等途径,获取一些新词汇以及行业术语,以便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2. 采用新的观点或视角:通过提出新颖的观点或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使作文具有新意。
可以通过进行深入的调研和思考,或者运用逻辑推理和思维导图等方法,以确保文章观点的新颖和创造性。
3. 运用修辞手法的创新:修辞手法是作文中常用的一种技巧,通过使用一些新颖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如比喻、夸张、反问、排比等等,通过巧妙地运用,可以使作文语言更富有情感和表现力。
4. 引用名人名言或文学作品:通过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或者字句,可以为作文增色不少。
这些名言或者文学作品中的独特表达方式和思想深度,能够为作文语言带来新的灵感和思考。
5. 结合多种表达方式:除了文字表达外,还可以结合图表、图片、引用等多种方式来丰富作文的表达。
将不同的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起来,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感受和理解。
作为写作者,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新颖的词汇,运用创新的观点和修辞手法等方法,使作文语言看起来更加“新”颖有趣。
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也能够使作文更具独特性和创造力。
作文语言怎样出“新”

作文语言怎样出“新”作文语言的“新”指的是创新,即在表达方式和内容上做出新的探索和尝试。
在传统写作中,语言往往受到限制,大多数人都沿用着老套的表达方式,容易导致作文乏味,缺乏个性,不能很好地引起读者的兴趣。
如何使作文语言更加新颖,更有活力,成为了当今写作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文语言如何出“新”需要从内容上注重新颖性。
作文的内容是作文语言的基础,内容新颖才能有利于语言的创新。
大家都知道,写作关键在于思想,而新颖的内容往往是与众不同的,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
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真实、感人的故事总是最能吸引读者的。
也可以结合时事热点,展现对当今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观点,能够使作文的内容更具有新颖性。
在内容上做出新的思考和探索,才能激发作者创造性地表达。
作文语言如何出“新”需要从表达方式上注重新颖性。
表达方式是作文语言的衣服,新颖的表达方式能够使作文更加有活力。
有些学生的作文语言比较单调,在表达方式上缺少变化,这样很难体现出作文的魅力。
通过新颖的表达方式来让作文更加有生命力是关键。
有时候可以通过夸张,比喻,引用名言警句等手法来活跃文章氛围,张扬自己的写作风格。
可以通过对词语搭配,句式结构等进行创新,使作文更具有个性。
只有在表达方式上做出新的尝试,作文语言才有可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文语言如何出“新”需要从修辞手法上注重新颖性。
修辞手法是作文语言的点缀,新颖的修辞手法能够让作文更加具有吸引力。
在写作中,运用一些新颖的修辞手法,比如对偶,排比,倒装句等,能够增加文章的艺术感和韵律感,使作文更加生动。
借助一些修辞手法,也能增强文采,使读者的感官得到更好地满足,从而增加作文的吸引力。
在作文中运用新颖的修辞手法,对于作文语言的创新至关重要。
作文语言要出“新”,我们应该从内容、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多个方面加以创新。
只有作文语言创新,才能让作文更有生命力,更有魅力,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作文语言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尝试,只有在不断的练习和实践中,我们才能在作文语言上做出创新。
中考满分作文语言创新技巧:善用修辞

中考满分作文语言创新技巧:善用修辞学而不思则罔,学习想要进步需要一点点积累才能到达效果,以下是为您提供的中考满分作文语言创新技巧,快来学习吧!范文:向挫折微笑挫折对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我们要正确面对挫折,而面对挫折的办法就是--微笑。
纵观古今历史长河,没有一个伟人是没有经历过挫折的。
只有战胜挫折,向挫折微笑的人,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战胜挫折需要坚持,更需要微笑。
两年前,他默默无闻,只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出演一个小角色。
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微笑的心态面对挫折。
两年后,他成为影迷疯狂和着迷的吸血鬼。
他就是凭借电影《暮光之城》一炮走红的英国男演员罗伯特·托马斯·帕丁森。
战胜挫折需要毅力,更需要微笑。
霍金患有肌肉萎缩症,近乎全身瘫痪。
在病魔面前,他以顽强的毅力抵御病魔,微笑着面对生活,成为当今世界最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他的伟大著作--《时间简史》,成为科学的神话。
战胜挫折需要勇气,更需要微笑。
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最伟大的作家。
他的小说对沙俄整个国家机器和官方教会给予了无情的抨击。
为此,他遭到沙俄当局和教会的*,被革除教籍,**。
然而他并没有屈服,而以微笑的心态面对铺天盖地向他袭来的一切,仍然用笔同沙俄政府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名人如此,我们亦然。
心态决定一切。
在学习过程中会面临许多挫折,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微笑着面对每一天。
静水因距离的挫折而形成壮观的瀑布;雄鹰因经历千百次的摔打而翱翔蓝天。
我们要把一切不顺看做是生活组成不可缺少的元素,只有做到事事面前都微笑的人,才能以微笑收获成功。
没有经历过狂风暴雨的洗礼,哪知风平浪静的美好;没有经历过泥泞道路的险阻,哪知晴空万里的可爱;没有经历过挫折的磨砺,哪能知道成功之后的喜悦!我们要在挫折面前微笑,微笑着生活每一天,成功就在眼前!范文精解:1、逆向构思,选材精到。
作文语言创新例谈

作文语言创新例谈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
如果作文的语言苍白,整个文章就会黯然失色。
因此,语言的创新非常重要。
创新语言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变空洞为具体不少同学的文章往往只有空洞的叙述,缺乏具体的描写,读来味同嚼蜡。
请看下面一段文章:考卷发下来,我的语文超过了90分,我非常高兴。
可有几个同学以为我是抄的,在我面前说了不少讽刺话。
这些话对我刺激很大,更增添了我发奋学习的信心。
这段话叙述非常空泛。
同学们怎么讽刺的?对“我”造成了怎样的刺激?“我”心态怎样?毫不具体。
不妨这样改动一下:成绩公布了。
哈,92分,万岁!我想唱想叫,想蹦想跳,想让所有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享我的喜悦。
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准备迎接他们的祝贺。
哪知钻进耳朵的是一串嘲讽——“瞧那得意劲,麻雀变凤凰了!”“哼,抄的分也值得炫耀!”“嘻嘻嘻……”“哈哈哈……”轰!我头皮一炸,眼前暖烘烘的阳光一下变得冷飕飕的。
我想哭,痛痛快快地哭。
不,我不能哭。
我要用更多的90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一定能变成凤凰!改动后的这段文字有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还有环境的点染,不再是空洞的线条,而是有了具体的形象,读起来就生动多了。
变冗繁为精美有些同学文章的语言拉拉扯扯,冗长累赘。
例如:我是男子汉,一定要说话算数!早晨,我跟寝室里的同学一样,一听铃声就起床、铺床、刷牙、洗脸等等,像惊弓之鸟。
晚自习,我读呀写呀,可怎么也不对味。
词汇、语法还有修辞,我都感到生疏。
政治中的一些什么“经济”我越背越乱,还有物理题、数学题……我想,还是打桌球有趣,还是游戏厅、录相厅精彩!这段文字基本通顺,但读起来总觉得繁杂乏味,感受不到语言美。
我们可以这样改一下:早晨铃声一响,我立刻起床刷牙洗脸,像“惊弓之鸟”;晚自习,我读呀写呀算呀。
天啦,那些词汇语法修辞怎么那样生疏?那些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怎么那么拗口?那些力学电学热学有完没完?那些基础题巩固题拔高题有头没头?噢,还是桌球场潇洒,游戏厅浪漫,录相厅精彩!改动后的文字思路清晰,简洁明了,让读者感受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浅谈中学生作文语言的创新方法

浅谈中学生作文语言的创新方法谌春晖摘要:在中学生作文写作中,语言的表达起着极为关键而又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从修辞、名言、幽默、歌词、广告语等五个方面进行了作文语言创新方法的论述,旨在与广大语文教师一同探讨作文写作教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培养学生写作的重要一环。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语言的表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曾经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的。
”可见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确非一朝一夕之功。
不过,在考场上,我们掌握一些有关的语言技巧,也许你的文章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一、运用修辞添魅力修辞是一项富于实效性的语言表达方式,用得好,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贫瘠为丰满,化粗略为细腻的效果。
运用比喻,语言就会更加形象生动;运用拟人,文字会更加亲切活泼;运用排比,语句会更能韵律和谐;运用夸张,内容会更显得幽默、、、、、、这样,文章能平添几分与众不同的笔触。
如一位同学在《关心》一文中,是这样描写地球的:在远古时代,地球就像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绿荫如盖的大地,是她美丽的肌肤;浩瀚无垠的大海,是她美丽的衣裳;交错分布在她周身的江河湖泊,是她奔腾不息的血管。
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既写出了自己对地球的热爱,对环境的关心。
作文时,我们应尽量发挥自身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的特点,学会把修辞手法恰到好处地引入文中。
二、善用名言增文采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经历了历代时空的检验,具有鲜明的表达效果。
我们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写勤奋之类的文章时,可以引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谈思想时,可以引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句;要颂扬人物品质,可以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形容。
在《春》一文中便有这样的话:“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在这里,朱自清先生古为今用,生动地描绘出了春风拂面的柔和、飘逸和清新之感。
【创新作文】中考满分作文语言创新技巧举隅

【关键字】创新作文中考满分作文语言创新技巧举隅(一)考点剖析: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一类卷要求语言准确、流畅,有文采。
本考点“句式灵活”对满足这些要求有着重要的作用。
“句式灵活”,是指在作文时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并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常见句式有:①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②肯定句和否定句;③主动句和被动句;④长句和短句;⑤整句和散句;⑥常式句和变式句。
这些句式恰到好处的运用,对于表情达意大有好处。
特别要掌握疑问句中的设问句和反问句,否定句中的多重否定句,整句中的排比句和对称句,以及常见的变式句。
在作文中,能够运用排比句,无疑会给全文增加不少亮色,而语言素质不高的学生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句式训练可分三步:第一是变换句式,掌握句式的特点及其用处。
第二是仿写句子,模仿创新,学习运用富有艺术表现力的句式。
第三是按规定独立造句,创造性地运用句式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训练句式的目的在于写作时能灵活运用。
写作时灵活运用各种句式有什么作用?以议论文为例,用设问句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用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用长句可以进行缜密的论述,用短句可以表达坚定的信念,用排比句有利于罗列丰富的论据,用对称句有利于形成鲜明的对照等,不一而足。
(二)名题举隅按要求作文。
打开初中语文的一篇课文就是走进一个世界,窥见一段人生,感悟一种智慧,领受一片情感,接受一颗心灵。
请结合初中语文课文,以“感悟语文课文”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感情自然、朴实、真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特别要求:作文题目必须包含课文题目,或课文作者,或课文人物,或课文题目中的词语等,如《背影》、高尔基、小弗朗士、百草园……)——20xx年山西卷一、回顾课文,精心筛选。
初中课文近二百篇,内容和题材相当广泛。
切忌选用熟悉的课文、作者或课文中人物,以避免雷同,千篇一律。
这就需要精心筛选,做到在选材上出新,引人注目。
避开大家印象深刻的《背影》《孔乙己》,尽量不写孔子、鲁迅,可写宋濂、法布尔等。
中考作文语言创新指导

”的释然;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幸福是“安得广厦千万间 , ” 的伟大理想;幸福是 “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自信;
欲穷千里目 幸福是“ , 更上一层楼 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 的追求; 幸福是“ 付出。
语言创新方法之五
.
幽默诙谐增情趣
幽默风趣的文章让人百看不厌,我们在 作文中适时幽他一默,定能使文章呈现亮丽 的风采。一是自我调侃,二是活用词语,三 是巧妙嫁接,四是善于改编。
语言创新方法之四
活用诗文名句,创造妙语佳句,使 语言具有诗意美(善引诗词厚底蕴。古 典诗词,对文章创作有着非凡的效用。 善写文章的人,常直接或间接地引用古 典诗词来表情达意,使文章词采华美, 文蕴十足,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我向往悠闲,我喜欢纯净,我心仪静谧, 我追求祥和。(修改前 )
我向往幽闲,我喜欢清纯,我心仪静谧, 我追寻祥和。我向往“采菊东篱下”的那种 悠闲;我喜欢“濯清涟而不妖”的那般清纯; 我心仪“人迹板桥霜” 的那片静谧;我追寻 “低头弄莲子” 的那般祥和。(修改后)
作文中,长短交错,错落有致
(1)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 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长句) (2)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 个破碗,空的。(短句)
常式句是正常语序的句子,
变式句是句子成分有倒装的句子。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蓊蓊郁郁句式有整散之分。整句指整齐匀称的句 式,往往构成对偶、排比的修辞格;散句指 字数多少不等,参差错落的句式。 示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 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 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梨儿。──朱自 清《春》
中考作文语言创新指导
《课标》中关于语言表达的说明: “运用想象和 联想,丰富表达的内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
作文语言的创新

作文语言的创新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意思是说写文章最忌讳的是没新意,人云亦云。
可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束缚了一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他们写起文章来,内容大同小异,语言干瘪,读之无味,其深层原因就是忽视了创新意识的培养。
本文试就作文语言创新谈谈个人的意见。
一、生动形象词语生动形象,富有个性,首先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上。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我们不论要描写什么事物,要把它们表现出来,只有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它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
人们应苦心探索,非要找到这个唯一的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
仅仅找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似词,千万不要以为满足,更不可因为搜索困难随便用一个词来搪塞了事。
”汉语中几千个常用字能组成无穷无尽的语言组合,学生习作往往不善于选择、变化词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词语的灵活搭配常常能把静态的事物写活,把动态的事物写得更加逼真,把平常的事写得形象动人。
如“我是常常去读山的:远远的读其苍茫,近近的读其清幽;粗读其豪放,细读其含蓄。
读青、读绿、读和谐、读静谧。
”这一“读”字就是应超常搭配的需要产生的。
一般来说,“山”是不能用来“读”的,可是用在这里却妙不可言,它有“看,思考,体会,领悟” 等丰富涵义,是其他词语不能代替的。
再看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中的一段话:“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
他毫不气馁。
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和金属梯子。
吃一堑,长一智。
失败一次,前进一步。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由失败堆垒而成。
”这段话把抽象事物“失败”当作具体事物来写,生动地描绘出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时那种失败不馁,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光辉形象。
二、句式灵活句式灵活常常表现为常式句与变式句、整句与散句、白话句式和文言句式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安排。
鲁迅《祝福》有一句话:“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这句话就用了变式句,将定语“空的”倒置在中心语之后,强调祥林嫂讨饭的破碗里什么也没有,突出了人物的悲惨境遇,令人耳目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辅导】试析作文语言创新
1新瓶装旧酒
此法就是对旧的材料进行组装、修饰,作文就在有限的材料中出新出采,显出无限的意蕴。
示例:古代女子的生命是貂禅轻舞的团扇,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是杨玉环抛上树的白绸,是西子坠湖的涟漪,是绿珠溅落的鲜血,是黛玉葬花的悲吟,是窦娥赴刑场的怒火……
简析:文中的历史人物、文学形象,同学们都熟悉,巧妙的语言表达,充满诗请的议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我们不得不佩服其语言驾驭的能力。
2褒词贬用
示例:今日美国已是螃蟹十足了。
今天到中东上思想政治课,明天到东亚办人权学习班,刚在南斯拉夫踢完了热身赛,又跑到印度半岛当裁判。
简析:一个霸气十足的国际警察形象跃然纸上。
3巧借俗语
示例:美国之所以多年来与台湾保持着暧昧关系,全然是为了自己的被窝温暖。
换句话说,如果台湾这只热水袋不能保障美国伸在亚太地区的脚趾暖和,甚至还倒灌冷风,他马上就会把台湾蹬出被窝去。
简析:日常用语在分析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上,极尽揶揄嘲讽之能事,用语巧妙,叫人拍案叫绝。
4旧词新用
示例:小学时,桌上的“三八线”总是一厘米、一毫米量得丝毫不差,常常由于不慎侵入了同桌的“领土”,爆发“自卫反击战”……“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到了初中,同桌就有了两种关系:一种是民族融合式,一种是和平演变式。
简析:旧词新用,格调清新,意蕴深厚。
5古诗词连用整句
在文中适时引用,形成整句,既展示了考生的文化底蕴,又展示了迷人的灵动风采。
示例:如果有人问“春天是什么?”有人会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十”;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6排比式整句
它主要通过修辞的方式来连缀展示。
一是内容上排比,增强了丰富的内涵;二是意义上递进,增强了说服力,喧染了气氛,提高了气势。
示例: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的,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了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
又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两双相同的眼睛。
不同的国度给了我们不同眼睛。
或许大洋彼岸美利坚的阳光正在你眼中折射成永远活泼自信的微笑;或许北欧的冰雪正在你眼中融化为沉静与深邃;或许长江昆仑的清风正在你眼前幻成中国式的内敛与神秘。
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土地,不同的风不同的雨不同的阳光,灌溉出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并在上面牢牢地打上了民族的标签。
7比喻式整句
它是运用一系列比喻、用形象、具体、感性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深邃的内涵的语
段。
示例: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那秦皇岛外滔天白浪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8假设式整句
就是利用假设的句式,利用排比、推理的方式构成相对整齐的句子。
主要通过“退一步,进一步”的方式来完成假设命题的,通过推理、论证,达到自己的目的。
示例:试想,若爱迪生在失败了几次后便轻言放弃,电灯的发明不知将被向后推延多长时间,人类文明又怎能得到如此飞速发展?在工作学习上如此,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难道不也是如此吗?蒲松龄七次赶考均榜上无名,而他并没有给自己唯一的答案,他选择了人生的另一答案,放下功名,铺开笔墨,这样才有了流芳百世的《聊斋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