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_唐永华

合集下载

多层螺旋CT扫描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扫描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扫描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于安星;周东风;李宏;李小川;窦昭峰【期刊名称】《齐鲁医学杂志》【年(卷),期】2008(23)5【摘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我院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十二直肠和壶腹周围肿瘤除外)的临床资料。

结果19例中小肠腺癌9例,间质瘤5例,恶性淋巴瘤4例,腺瘤1例。

阳性检出构成比为:MSCT,78.9%(15/19);B超,15.8%(3/19);全消化道钡餐造影,42.1%(8/19)。

MS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钡餐造影和B超(χ2=5.40、15.20,P<0.05、0.01)。

结论MSCT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最主要的方法。

【总页数】3页(P418-420)【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肠肿瘤;诊断【作者】于安星;周东风;李宏;李小川;窦昭峰【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2【相关文献】1.多层螺旋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J], 吴长青;柏松2.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与传统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在诊断小肠可疑性肿瘤疾病的价值比较 [J], 杜培南;黄德成3.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J], 廖忠剑4.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联合肠胶囊内镜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J], 刘玉玲;胥金华;董丽5.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与传统CT检查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 吴海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探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探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的检查方法及结果,总结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小肠淋巴瘤和小肠腺癌患者,各1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灶好发部位、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记录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小肠腺癌好发于小肠近端,其发病范围有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环形累及肠壁及小肠腔内软组织结节,病灶的强化模式为“快速上升-平台”,伴肝转移及周围小淋巴结,病变侵袭胰腺,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等,经三维血管成像(CTA)检查可见明显的“肿瘤染色”征象;小肠淋巴瘤好发于小肠远端,其发病范围广,病灶的强化模式为“缓慢上升”,伴肠系膜或后腹膜的淋巴结肿大,经三维血管成像(CTA)检查可见明显的“肿瘤包绕血管”征象;两组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分析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病因及病情发展等情况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并且对于两者在CT及CTA下的特征性改变,可用于临床鉴别诊断。

关键词:小肠淋巴瘤;小肠腺癌;多层螺旋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method and result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the diagnosis of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 and small 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andto summarize its diagnostic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tic value.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2016 year in December were diagnosed as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 and 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 patients,18 cases,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the predilection site,range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record the relevant circumstances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 occurs in the proximal small intestine,the incidence range limitations,mainly involving the intestinal wall and intestinal annular cavity soft tissue nodules lesion enhancement pattern as "rapid rise platform",with liver metastasis and lymph node lesions around the small,pancreatic invasion,intrahepatic and extrahepatic bile duct and pancreas tube expansion,the three-dimensional angiography (CTA) examination showed "signs of tumorstaining";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 occurs in the distal small intestine,the incidence of a wide range of lesion enhancement pattern for "slow rise",with mesentery or swollen lymph nodes after peritoneal,three-dimensional angiography (CTA) examination showed the apparent "tumor blood vessels" phenomenon;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st results of two groups (P < 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A clinical diagnosis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multislice spiral CT scan on cause and condition analysis of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 an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mall intestine development,and for the characteristicsof both in CT and CTA under the change,can be used for clinical diagnosis.[keyword]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small 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multi-slice spiral CT小肠淋巴瘤是常见的小肠肿瘤,约占胃肠淋巴瘤的20%~30%,近年来,小肠淋巴瘤的发病率仅次于小肠腺癌,发病隐匿,无明显的临床特征表现,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肠原发性肿瘤的价值

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肠原发性肿瘤的价值
控 并记 录 6次 以上 , 且l 8 : 0 0至 次 日 0 8 : 0 0
之 间至少要人工监控并记录 3 - 4次 。 显而易见在传统人工监 控
记 录的管理模式下 , 对某 些节假 日和 8 h之外没有值班人 员的 科室, 很难真正做到及时监控 、 如实记录 , 这样会使储存 的血液 及关键物料处于失控状态 。 且人工记 录的数据通常只是一 些散
在 的数字 , 很难根据这些数 字长期跟 踪 、 分 析统计冷 链设备 的
运行状 态。在温 度出现异常时 , 很难 区分是人 为还是设备 自身 故障引起 , 很难搞清原 因和次数 , 无法 形成各种有 针对性 的报 表, 从而使血液及关键物料 的质量难 以得到保 障。而使用 了冷
链 设备 温度无线监控 系统后 , 每 日只需要人工记 录 2 次脚 , 使 原
来难以解决 的问题迎 刃而解 ,降低 了工作人员 的劳动强度 , 减
少了人 为引起 的失误 , 提高 了工作效率 。通过 日报 、 月报 、 年报 等报表 可以跟踪分析 冷链设备 工作 状态 , 及人 为开门引起 的假
图 1 冷链设备无线监控 系统示意 图
2 讨论
报警次数 , 有针对性地 制订 出设备 维护 、 保 养方 案及 养成工作 人 员 良好 的工作 习惯 。使 血液及 与血液关系密切的检验试剂 、
异性, 术前正确诊 断较为 困难 。本文 回顾 性分析我 院 2 0 0 7年
的诊断价值 。 方法 对 1 2例疑有 小肠病 变的 患者行螺旋 CT 平
扫及增强检查 。 结合 多平 面重组 ( MP R) , 最大密度投影 ( MI P ) , 容积重建( v R) 技术, 观察 小肠肿瘤性病 变的 C T征 象。 结果 1 2例 患者均经病理 证 实, 其 中腺 癌 3例 。 主要 CT表 现 为肠壁

CT在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

CT在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

CT在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0月入院诊断治疗的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得到确诊。

手术前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将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其中8例肠壁增厚型,CT下可见肠壁不规则增厚,厚度1.4~4.0 cm,部分患者可见病变肠管出现不同程度狭窄;动脉瘤样扩张型7例,CT下未见管腔狭窄,部分患者可见明显的扩张,呈“动脉瘤样”增强扫描下病灶部位肠管、肿大均出现不同程度强化;息肉样肿块型3例,CT下可见息肉状软组织肿块影,形状相对规则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可见病灶部位形态规则或多呈分叶状,增强扫描下可见病灶轻度强化;肠系膜浸润型2例,CT下可见肠系膜增厚,脂肪间隙密度增高。

结论将CT用于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中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CT诊断;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近年来,随着CT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为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以入院诊断治疗的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20例作为对象,探讨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效果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0月入院诊断治疗的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6~81岁,平均(54.57±4.51)岁。

临床表现:腹部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12例,腹部包块2例,消化道出血7例。

恶心呕吐、纳差及体重下降5例,低热2热。

本课题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检查方案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1)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且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得到确诊。

手术前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

①仪器与设备。

采用GE Lightspeed plus 4排螺旋CT机。

多层螺旋CT在诊断原发性小肠淋巴瘤中的应用

多层螺旋CT在诊断原发性小肠淋巴瘤中的应用
淋 巴瘤 , 绝大多数为 以 B细胞为 主的非 霍奇金 淋巴瘤 , 占9 % ~ 5 , T细胞 为主的霍奇金淋 巴瘤少见 , 0 9% 以 占
5% ~1 0% -] 2

本组病 例 B细 胞来 源 的 非霍 奇金 淋
巴瘤共 1 8例 , 占总数的 8 % , 2 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
3 讨 论
3 1 PI . SL的病 因及 病 理
P I 病 原 因 目前 尚 不 明 SL致
确, 研究 认 为病 变 与 E B病毒 感染 、 自身 免疫 性疾 病 、
化学物质及高蛋 白、 高脂 肪饮食 等 因素有 关 。P I SL来 源于小肠 肠 壁黏膜 下淋 巴组 织 , 最常见 的小肠恶 性 是 肿瘤 , 按其细胞组成可 以分为霍奇金 淋 巴瘤 、 非霍 奇金
3 2 小肠 肿 瘤 的 诊 断 方 法 目前 对 于 小 肠 肿 瘤 的 诊 .
断方法多为小肠 钡餐 ,T扫 描、 C MR扫 描、 小肠 镜 、 胶囊 镜。小肠钡餐无法观察腔 内病灶 , 只能大致判断小肠病
灶的轮廓 , 具有很 大的局限性 , R扫描 时间较长 , 图 M 其 像容易受 到多种 因素干 扰 , 而小 肠镜 、 胶囊镜检查 时间 较长 , 费用昂贵 , 且患 者不易耐受 。与上述 的检 查方式 相 比, S T具有扫描时 间短、 MC 成像方式 多样化 、 图像清 晰、 花费相对较少 等多种优势 , 在小肠淋 巴瘤 的检测和 整体评估 中具有其独特优势 , 可以帮助显示小肠镜等检 查 所不能发现 的腔外和远处病 变 , 断符合率高 , 诊 其在 小肠肿瘤 中的诊断价值 正 日益受到I 临床的重视 。
广东医学
21 0 2年 1月 第 3 3卷 第 1期

多层螺旋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肿瘤 中间 区域 有 出血 坏 死 ; 2例 边 界 不 清 , 与 周 围肠 管 粘 连 。 增强扫描 : 肿 瘤 实 质 期 明 显 强化 , 且 延 迟 强化 。 3 ) 淋 巴瘤 4例 : 回肠近端 l 例、 回盲 部 2例 、 空肠 1 例。 平 扫表 现 : 肠 壁呈 环形 增 厚 。 肠 壁 不 对 称性 增 厚 2例 , 在 肠 系 膜 形 成分 叶 样肿 块 、 多 节 段 受 累 2例 , 肠 系 膜 及 腹 膜 后 淋 巴 结 多 发 性 肿 大 3例 。增 强 扫 描 : 动 脉 期 和 门脉 期 强 化 不 均 匀 , 肠 系膜 血 管被 肿 瘤 包 绕 2例 , 无 受 压 移 位 。4 ) / J  ̄ 肪瘤 1 例, 位于空肠近端 , 表 现 为 空 肠 内类 圆形 低 密 度 肿 块 , 无 强化 。 结论
吴长青 , 柏 松
( 彭 泽县人 民 医院 a . 普 外科 ; b . C T室 , 江西 彭泽 3 3 2 7 0 0 )
摘 要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 C T ( m u l t i — s l i c e C T 。 M S C T ) 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
年 7月 2 l 例 经 病 理 证 实 的小 肠 原 发 性 肿 瘤 ( 十 二 指 肠 和 壶腹 周 围肿 瘤 除外 ) 的 MS C T表 现 及 临床 资 料, 以提高 MS C T对 小肠 原发性 肿 瘤 的诊 断 能力 。
2 结 果
1 ) 腺癌 l O例 , 其 中空 肠 近端 7例 、 回肠 远 端 3 例 。平 扫表 现为肠 壁不 规则 、 局 限性增 厚 , 形 成 突人 肠 腔 肿块 , 伴 肠腔 狭窄 , 4例合 并 小肠 梗 阻 。小肠 浆 膜 光 滑 3例 , 毛 糙有 索 条影 6例 。增 强 扫 描病 灶 中

多层螺旋CT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多层螺旋CT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7 8例 冠 心 病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作 为 观 察
合物 , 被动脉壁的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
细 胞 , 于 血 栓 形 成 , 促 进 动 脉 粥 样 硬 利 并 化 的 发 生 。D —D 为 交 联 纤 维 蛋 白 降 解
组, 7 以 8例正 常健康 患者为对照组 , 用不
肿瘤主要为腺癌 、 肉瘤及类癌 3种 。小肠 良性肿瘤主要发 生于 空肠 , 其次 为 回肠 , 十二指肠 较 少见 。肿瘤 可单 发 或 多 发 。
在 恶 性肿 瘤 中 , 肠 肉瘤 的好 发 部 位 自上 小
腹部 。腹痛初 为钝痛 、 痛或 胀痛 , 后 隐 餐 加重 , 常伴 有肠 呜。随着 病变 发展 , 晚 至
操作说 明进 行检 测 ; 血脂 系列 检测 仪 为 Dm nt nR L全 自动生 化分 析 仪及 原 ie eo X i 装试剂 , 中包括血清胆 固醇 ( C) 高密 其 T 、 度脂蛋 白 ( D H L—C) 甘 油 三酯 ( G) 、 T 及 低密度脂 蛋 白( D L L~C) D一二聚体 ( ; D
张 东 晖
8小时以上 ) 采取肘静脉血 5 l室温放置 m, 3 钟后 以 30 r分离 心 1 0分 00! 5分钟 分 离 血 清 , 置 一2 ℃。 同 型 半 胱 氨 酸 余 0
( C 用 化 学 发 光 免 疫 法 检 测 , 原 装 H Y) 用
450 7 0 1河南 开封 市第一人 民医院
右 , 肠 恶性 肿 瘤 则 更 为 少 见 , 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胃 肠 小 约
腹部肿块 , 大小不一 , 小者有数厘米 , 者 大
有 1 e , 态多 不规 则 , 结节 感 , 0r 形 a 有 轻度

多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常州实用医学 2 0 1 3年第 2 9 卷第 6 期

3 9 3 ・
证实 , 诊断特异性为 1 0 0 %。②本组 1 例由于睾丸血
流未 见 明显减 少 , 而 附睾 血 流 较丰 富彩 超诊 断为 急
刚起床 时 以及 无 明显 诱 因 下 亦 会 发 生 。睾 丸 扭 转 9 0 3 6 0度 不 等 , 扭转后 , 开 始 静 脉 回流 受 阻 , 造 成 充血 水肿 和缺血 , 最后 动脉血 供被 完全 阻 断 , 如不 能
的依 据 。
睾丸扭转主要是由于剧烈运动或暴力损伤阴囊
时, 螺 旋状 附着 于 精 索 上 的提 睾 肌 强 烈 收缩 导 致扭 转所 致 , 亦有 学者 报 导 睾 丸扭 转 在 睡 眠 中或 睡 眠后
多层 螺 旋 C T对小 肠 淋 巴瘤 的诊 断价 值
张 晔
( 常州市第四人 民 医院 C r室, 江苏 常州 2 1 3 0 0 3 )
宽; 腔 内肿 块 多呈 息 肉状 , 可并有 溃疡 , 不 易引起肠梗 阻 , 亦可 形成 突 出于肠 壁 外 的肿 块 ; 增 强扫 描 时强化相 对较 轻 。结论
很 高的诊 断价 值 。
C I ’ 可较好 地显 示小肠 淋 巴瘤 以及肠 外淋 巴结 受 累情 况 , 对 小肠 淋 巴瘤 有
C D F I 探 查疑 似睾 丸扭转 患者 时 , 除应 注意 睾 丸 内有 无血供 外 , 还 应清 楚 睾 丸 内血 供 是 否 为 未被 完 全 阻 断 的动脉 , 结合 阻力指 数作 出正确 判 断。
本组睾丸扭转患者在 随访 中, 5例病侧睾丸实
质 内血流较 健侧 明显 减少 , 仅 见 星点状 血 流 , 手术 复 位后显 示病 侧 睾 丸 与 正 常 睾 丸无 明显 差 别 , 3例 病 侧睾丸 实质 内未 见 明确 血 流 信号 , 复 位后 见 睾 丸 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1.6 9.5±2.8 4.7±1.6 10.8±1.9 8.2±1.8
表 1 各型 P S IL 的 MS CT 表现
肠壁 厚 度(cm) 1.4±0.5 3.8±1.3 1.4±0.5
平扫 CT值(HU) 37.4±5.0 36.8±4.8 44.7±4.0 38.3±3.3 37.8±3.5
Key wor ds: Intestinal neoplasms; Lymphoma;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原 发 性 小 肠 淋 巴 瘤 ( 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 PSIL) 系原发于小肠壁淋巴组织的恶性 肿瘤, 其有别于淋巴瘤侵及肠道所继发的病变。 PSIL 患病率在我国小肠恶性肿瘤发生中约占 20% ~50% , 且 近 年 有 上 升 趋 势 。 随 着 多 层 螺 旋 CT ( MSCT) 应用增多, 其已成为 小 肠 肿 瘤 检 测 的 主 要 手段之一。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分析 32 例 PSIL 患者 的 CT 表现, 探讨 MSCT 对 PSIL 的诊断价 值 , 以 提 高术前诊断的准确度。
[Abstr 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anifestation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 in 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 (PSIL). Methods The MSCT data of 32 operated cases of PSIL diagnosed pathologically and in accordance with Dawson criteri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Of these 32 patients with PSIL, 30 had solitary lesion (23 lesions located in the ileum, 6 in the jejunum, and 1 in the duodenum), and 2 were found in both the ileum and the jejunum. PSIL patients could be categorized into 5 types according to CT manifestation: infiltration type (n= 12), luminal aneurismal dilatation type (n=10), polypoid mass type (n=2), mesentery type (n=3) and mixed type(n=5). The MSCT manifestations were: mucosa of the involved bowel was continous, smooth and intact; irregular thickening of bowel wall mainly involved submucosa and muscular layer; involved bowel still kept some degree of distensibility and fragility. The lesion showed mild to moderate intensification. All five types of PSIL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T value before and after enhancement. MSCT enteroclysis was done in 20 cases, its diagnostic accuracy in localiz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was 100% and 9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MSCT manifestation of PSIL was characteristic; MSCT enteroclysis was of high value for the diagnosis of PSIL before surgical operation.
结果
一、CT 表现 1. 发生部位: 32 例患者中, 30 例为单发, 其中 发生于回肠者 23 例 ( 有 3 例同时累及回盲部) , 空 肠 6 例, 十二指肠 1 例, 2 例为空、回肠同时发生。 2. CT 分型及所见[2]: 根据 PSIL 患者的 CT 表现 特点, 可分为 5 型: 浸润型、肠腔动脉瘤样扩张型、 息肉肿块型、肠系膜型和混合型( 其 CT 分型及表现
图 2 肠腔动脉瘤样扩张型 P S IL
· 44 ·
J Diagn Concepts Pract 2008, Vol.7, No.1
横断面增强后扫描, 箭头示右侧腹部小肠内呈分叶状隆起性病变, 边 缘 较 光 整 , 形 态 较 柔 软 , 累 及 3/4 肠 周 , 致 肠 腔 变 窄 , 病 灶 呈 中 等 不均匀强化


A: 横断面增强后扫描; B: MPVR 重建图像。箭头处病变段肠壁不规 则增厚, 肠腔稍狭窄, 累及段肠管形态尚柔软, 近端肠管无明显扩张
图 1 浸润型 P S IL
( 2) 肠 腔 动 脉 瘤 样 扩 张 型 : 10 例 , 表 现 为 受 累 肠管有明显的肠壁增厚, 但管腔不出现狭窄, 反而 明显扩张, 呈 “动脉瘤样”特征性改变。5 例增强扫描 后见肠腔黏膜中断、不连续, 显示宽大气液平, 病变 相邻肠系膜及肠系膜根部、髂血管旁可见肿大淋巴 结; 1 例肠系膜血管呈“漩涡征”( 见图 2A、2B、2C) 。
基金项目: 上海市卫生局课题( 05-Ⅲ-005-026) 通讯作者: 缪 飞 E-mail: mf11066@rjh.com.cn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收集 2002 年 1 月至 2007 年 10 月在我院手术 治 疗 并 经 病 理 确 诊 且 CT 检 查 资 料 完 整 的 32 例 PSIL 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 Dawson 标准[1], 其中男 24 例, 女 8 例 , 男 女 比 例 为 3∶1, 年 龄 31~81 岁 , 平 均 57 岁。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消化道出血、 发热、消瘦、不完全性肠梗阻等。
· 42 ·
J Diagn Concepts Pract 2008, Vol.7, No.1
·论著·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多层螺旋 CT 诊断
唐永华 a, 陈克敏 a, 钟 捷 b, 吴志远 a, 朱 晖 a, 缪 飞 a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a .放射科;b.消化内科, 上海 200025)
增强 CT值(HU) 72.7±11.2 71.0±17.5 77.7±14.0 68.3±5.4 70.6±12.5
强化幅度
35.4±14.4 34.3±14.1 33.0±13.2 30.0±6.4 32.6±12.5
周围肠段 受侵( n)
并发症
4 急性腹膜炎, 肠穿孔 2 例

0 ( 1) 浸润型: 12 例, 肠壁呈不规则增厚, 可有结
节状表现, 肠壁边缘欠光整, 部分肠段可有轻度狭 窄, 受累肠管较长, 病变近端肠管无明显扩张, 邻近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 6 例患者肠段病变呈多发节 段性分布; 5 例肠管浆膜面毛糙; 4 例增强示肠管黏 膜不连续( 见图 1A、1B) 。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 PSIL) 的多层螺旋 CT( MSCT) 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 分析 32 例经手术、病理确诊并符合 Dawson 标准的 PSIL 患者的 MSCT 资料。结果: 32 例 PSIL 病例中, 单发生于回肠 者 23 例 , 空 肠 6 例 , 十 二 指 肠 1 例 , 2 例 同 时 发 生 于 空 、回 肠 。 根 据 PSIL 患 者 的 CT 表 现 , 可 分 为 5 型 : 浸 润 型 ( 12 例) 、肠腔动脉瘤样扩张型( 10 例) 、息肉肿块型( 2 例) 、肠系膜型( 3 例) 、混合型( 5 例) 。MSCT 表现为病变肠管的黏膜 面多连续、较光整, 肠壁不规则增厚, 以黏膜下层和肌层增厚为主, 肠管仍保持一定的扩张度和柔 软 度 , 病 灶 轻-中 度 强化, 且各型 PSIL 病灶增强前后 CT 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 例 PSIL 患者行多层螺旋 CT 小肠造影检查, 其对小 肠淋巴瘤定位、定性与术后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 100%、95%。结论: PSIL 的 MSCT 表现有相对特征性, MSCT 小肠造 影检查对 PSIL 术前诊断有较高价值。
( 3) 息肉肿块型: 2 例, 表现为典型肠腔内较大 的息肉样软组织肿块影, 呈分叶状, 累及 1/3~1/2 肠 周, 致肠腔变窄, 相邻肠管壁增厚, 病灶中央见较低 密度影, 可表现为“牛眼征”( 见图 3) 。
类型

浸润型
12
肠腔动脉瘤样扩张型 10
息肉肿块型

肠系膜型

混合型

病变 直 径(cm)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年第 7 卷第 1 期
· 43 ·
二、MSCT 检查方法 除 2 例并发急性腹膜炎、肠穿孔者仅行 CT 平 扫外, 其余 30 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 扫描采用 GE Lightspeed 16 排及 4 排 CT 机。所有患者检查前 均禁食 8 h, 前 1 天晚上泡番泻叶 9 g 饮用以清洁 肠道; 检查前 30~45 min 分次饮用等渗甘露醇溶液 1 500~2 000 mL 以扩张小肠; 检查前 10 min 肌肉 注射山莨菪碱( 654-2) 10 mg, 减少肠道蠕动。CT扫描 范围从上腹部至盆腔, 层厚和层距均为 7.5 mm, 增 强 扫 描 使 用 300 mg/mL 非 离 子 型 对 比 剂 100 mL, 采 用 经 肘 静 脉 团 注 , 速 率 为 3.0 mL/s, 双 期 动 态 增 强扫描, 注射造影剂后启动扫描时间分别为 20~25 s 及 60~65 s, 双期扫描图像以 1.25 mm 及 2.5 mm 重 建, 在 GE ADW4.0 工作站以最大密度投影( MIP) 和多层面重建( MPVR) 方法行 2D 和 3D 重建, 所有 CT 检查结果均经 2 名放射专科医师独立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