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裂纹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焊缝横向裂纹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焊缝横向裂纹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一、概述在工业生产中,焊接是一种常见的连接方法,它在机械制造、建筑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焊接过程中,随之而来的焊接缺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中,焊缝横向裂纹是一种常见的缺陷,它不仅会影响焊接质量,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了解焊缝横向裂纹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焊缝横向裂纹的原因1. 焊接材料的选择不当在进行焊接时,选用的焊接材料可能会对焊接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选择的焊接材料强度不足或者与母材的化学成分不匹配,就会导致焊接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从而容易产生横向裂纹。
2. 焊接工艺参数不合理焊接工艺参数是影响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参数设置不合理,就会造成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引起焊缝横向裂纹的产生。
3. 材料表面不洁净焊接前需要对要焊接的材料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以保证焊接质量。
如果没有进行彻底的清洁处理,就会导致焊接材料表面附着有杂质,这些杂质会影响焊接的质量,增加裂纹的产生可能性。
4. 焊接残余应力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和热量的不均匀分布,容易产生残余应力。
这些残余应力会导致焊接部位的局部变形,最终导致焊缝横向裂纹的产生。
5. 设计缺陷在一些情况下,焊接工件的设计本身存在缺陷,比如焊缝的设计不合理、板材的厚度悬殊等,都会增加焊缝横向裂纹的发生。
三、焊缝横向裂纹的解决方法1. 优化焊接材料的选择在进行焊接前,需对焊接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确保其与母材的化学成分匹配,且具有足够的强度。
对于使用对焊材料的情况,需要对搭铁焊接材和母材的化学成分及性能进行检测。
2. 合理设置焊接工艺参数合理设置焊接工艺参数是避免焊缝横向裂纹产生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焊接前,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地设置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参数,确保温度的均匀分布和焊接的质量。
3. 加强材料表面清洁处理在进行焊接前,需要对焊接材料表面进行严格的清洁处理。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碳钢焊接裂纹是在碳钢材料焊接过程中产生的裂纹,对焊接结构的完整性和力学性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焊接材料的硬化。
焊接热量导致焊接材料发生晶界脆化,容易形成裂纹。
2. 焊接变形。
焊接过程中,热量引起固态相变,导致焊接接头产生应力集中,容易形成裂纹。
3. 残余应力。
焊接完成后,焊接接头冷却之后会产生残余应力,超过材料的承载能力也容易发生裂纹。
4. 化学成分不合适。
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也会影响裂纹产生,特别是硫、磷等元素的含量过高时,容易引发裂纹。
为了预防碳钢焊接裂纹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合理选择焊接材料。
要选用低硫低磷的焊接材料,以减少裂纹的产生。
2. 控制热输入。
通过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控制焊接热输入,减少焊接接头的变形和残余应力,降低裂纹的产生。
3. 使用预热和后热处理。
通过对焊接接头进行预热和后热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组织结构,提高焊接接头的韧性,减少裂纹的产生。
4. 采用局部加热。
对于焊接件较大的结构,可以采用局部加热的方式,减少热输入,避免焊接接头产生裂纹。
5. 控制焊接变形。
通过采用适当的固定和支撑方法,控制焊接接头的变形,减少残余应力的产生,降低裂纹的发生风险。
碳钢焊接裂纹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焊接材料的硬化、焊接变形、残余应力和化学成分等因素。
为了预防裂纹的产生,应采取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选择适宜的焊接材料,加强预热和后热处理,控制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等措施,以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碳钢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广泛用于机械制造、建筑、船舶制造和其他领域。
在碳钢焊接过程中,裂纹是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可能产生于焊缝或热影响区。
裂纹的产生不仅会影响焊接件的性能,还可能导致设备事故和生产事故,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将从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1.焊接热应力碳钢在焊接过程中会受到局部加热和冷却的影响,从而产生热应力。
当这种热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焊接件产生裂纹。
热应力是焊接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组织不均匀碳钢在焊接后易产生组织不均匀的现象,特别是焊接缝区域。
这是由于焊接时局部温度变化和冷却速度不均匀导致的。
组织不均匀会导致焊接件内部应力不均匀,从而易产生裂纹。
3.焊接材料不合格碳钢焊接材料质量不合格,如含有过多的杂质和夹杂,或者变质,都会导致焊接后产生裂纹。
4.焊接工艺不当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不当,包括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温度等,都会影响焊接质量,导致裂纹的产生。
5.焊接接头设计不合理焊接接头设计不合理,如焊缝形状、焊接角度和长度不符合要求,也会导致焊接时产生裂纹。
6.焊缝中含有气孔或夹渣焊缝中含有气孔或夹渣是产生焊接裂纹的常见原因之一。
气孔和夹渣会导致焊缝中的应力集中,从而促进裂纹的产生。
以上就是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原因,才能更好地进行预防和控制。
1.合理控制焊接热输入合理控制焊接热输入是减少焊接裂纹的关键。
在焊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和预热温度,以减少焊接热应力的产生。
3.采用预热和后热处理在焊接过程中采用预热和后热处理是减少焊接裂纹的有效方法。
预热可以降低焊接件的温度梯度,减少热应力的产生,后热处理可以缓解焊接后的残余应力,从而减少焊接裂纹的产生。
6.严格检查和清除焊缝中的气孔和夹渣在焊接过程中要严格检查和清除焊缝中的气孔和夹渣,以确保焊接质量,避免裂纹的产生。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碳钢焊接裂纹是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的裂纹,造成焊接接头的强度降低,严重影响焊接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1. 焊接材料不合适:焊接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到焊接接头所需的强度和韧性,如果选择不当,容易导致金属在焊接时发生冷脆现象,增加裂纹的产生机会。
2. 焊接过程中的热应力:焊接过程中,金属受到高温和冷却后的收缩影响,产生热应力。
如果热应力过大或者集中,容易导致焊接接头产生裂纹。
3.焊接参数控制不当:焊接参数的控制包括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等。
如果焊接参数选择不正确或控制不当,容易导致焊接材料热输入不均匀,产生过高的焊接应力,导致裂纹的产生。
4. 板料表面缺陷:板料表面的缺陷,如油污、氧化皮等,会降低焊接接头的材料强度,容易引起焊接裂纹。
1. 合适的焊接材料选择:根据焊接接头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确保焊接接头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2. 控制焊接过程的热应力:通过合理的焊接顺序和过程控制,减少焊接过程中的热应力,降低焊接接头的应力集中,防止裂纹的产生。
可以采用预热、焊后退热等措施来控制焊接过程中的热应力。
碳钢焊接裂纹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焊接材料不合适、焊接过程中的热应力、焊接参数控制不当以及板料表面缺陷等。
为了预防焊接裂纹的产生,需要合适的焊接材料选择、控制焊接过程的热应力、精确控制焊接参数以及清洁和处理板料表面等措施的综合运用。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碳钢焊接是工程行业常见的一种焊接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碳钢焊接裂纹的产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裂纹不仅会影响焊接件的整体质量,还会导致安全隐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碳钢焊接裂纹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碳钢焊接裂纹的产生。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1. 焊接残余应力: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区域产生了残余应力,这些残余应力会使焊缝区域发生形变,从而导致裂纹的产生。
2. 焊接材料内部结构缺陷:碳钢焊接材料本身存在内部结构缺陷,比如夹杂物、气孔等,这些缺陷会成为裂纹的起始点,导致裂纹进一步扩展。
3. 焊接温度过高或过低:焊接温度过高会导致焊接材料过热,从而引发晶界腐蚀和变形;而焊接温度过低则会使焊接材料发生脆化,增加了裂纹的产生风险。
4. 焊接残余氢元素:在焊接过程中,如果残余氢元素过多,会导致焊接区域发生氢脆,进而引发裂纹的产生。
5. 焊接速度不均匀:焊接速度不均匀会导致焊接区域产生温度梯度,从而引发焊接残余应力,增加了裂纹的产生风险。
碳钢焊接裂纹的预防措施:1. 合理控制焊接残余应力: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减小焊接残余应力,比如采用低氢电极焊接,采用后继焊接对残余应力进行消除等。
2. 做好焊接材料预处理工作:在焊接前,对焊接材料进行预处理,包括除去氧化膜、清除油污等,以减少内部结构缺陷的存在。
3. 控制焊接温度:采用适当的焊接温度,避免焊接温度过高或过低,减少焊接材料的脆化风险。
4. 降低残余氢含量:采用低氢电极、预热焊接材料、热后处理等措施,降低焊接区域的残余氢含量。
5. 均匀控制焊接速度:控制焊接速度的均匀性,减小温度梯度,避免焊接残余应力的产生。
碳钢焊接裂纹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焊接残余应力、焊接材料内部结构缺陷、焊接温度过高或过低、焊接残余氢元素和焊接速度不均匀等因素。
为了预防碳钢焊接裂纹的产生,我们应该采取合理控制焊接残余应力、做好焊接材料预处理、控制焊接温度、降低残余氢含量和均匀控制焊接速度等措施。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焊接裂纹是焊接过程中最常见的缺陷之一,对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能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碳钢焊接裂纹的产生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焊接应力、合金元素含量和焊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等。
为了预防焊接裂纹的产生,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焊接裂纹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焊接应力: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是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焊接过程中,瞬时的高温会使焊接区域的材料发生热膨胀,然后在冷却过程中产生收缩。
由于冷却速度不均匀,焊接接头中会出现应力集中区域,从而形成裂纹。
2. 合金元素含量:合金元素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焊接裂纹的形成。
焊接不锈钢时,焊接过程中的铬元素会在高温下形成碳化物,从而增加了焊接接头的脆性,容易导致裂纹产生。
3. 操作不当:焊接过程中的一些操作不当也会导致焊接裂纹的产生。
焊机的电流和电压设置不当、焊接速度过快或过慢、焊接溶池过大等,都会使接头产生过高的应力和应变,从而导致裂纹的形成。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来减少或防止焊接裂纹的产生:1. 控制焊接应力:通过合理设置焊接参数、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焊接序列,可以降低焊接区域的应力水平。
采用预热和后热处理可以减少焊接应力的产生,使接头冷却过程均匀。
2. 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针对不同的焊接材料,选择合适的合金元素含量,以降低焊接接头的脆性。
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和焊接工艺,以减少裂纹的产生。
3. 合理的焊接操作: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焊机电流和电压设置正确,并控制焊接速度和焊接溶池的大小。
在焊接过程中还应注意预热温度、热输入量以及冷却速度等参数的控制,以减少焊接应力和应变。
4.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和焊接参数稳定。
定期检查焊接接头的质量,发现裂纹及时修复,避免扩展和蔓延。
针对碳钢焊接裂纹的产生,需要从焊接应力、合金元素含量和焊接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碳钢焊接裂纹是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裂纹,常见于焊接接头或焊缝的位置。
产生焊接裂纹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材料选择不当、焊接工艺不合理、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1. 材料选择不当:选择的焊接材料可能与基材的化学成分不兼容,导致焊接裂纹。
为了避免裂纹的产生,需要选择与基材化学成分相近的焊接材料,确保焊接接头的材料兼容性。
2. 焊接工艺不合理:焊接工艺的选择和执行也会对焊接接头的质量产生影响。
如果焊接过程中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裂纹的产生。
在焊接过程中应根据材料的特性选择适当的焊接工艺参数,确保焊接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3. 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焊接过程中,由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会导致焊接接头产生应力,从而引发裂纹。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通过采用预热和缓慢冷却的方式来减少接头的热应力。
选择合适的焊接顺序和焊接位置也能够降低焊接接头的温度变化。
4. 材料内部的缺陷:材料内部的缺陷,例如气孔、夹杂物等,会在焊接过程中成为裂纹的起始点。
在焊接前需要对焊接材料进行检测和处理,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1. 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并确保其与基材的化学成分相近。
2. 根据焊接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确保焊接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3. 采用预热和缓慢冷却的方式来减少焊接接头的热应力。
4. 在焊接前对焊接材料进行检测和处理,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5. 合理安排焊接顺序和焊接位置,减少焊接接头的温度变化。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摘要】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残余应力过大、焊接工艺不当和材料选择不当。
为了预防碳钢焊接裂纹的产生,可以采取控制残余应力、优化焊接工艺和选择合适的材料等措施。
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避免裂纹的产生。
碳钢焊接裂纹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只有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避免裂纹的产生。
【关键词】碳钢焊接、裂纹产生原因、预防措施、残余应力、焊接工艺、材料选择、控制、优化、合适材料、综合考虑、预防措施效果、避免裂纹。
1. 引言1.1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碳钢焊接裂纹是在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之一,其产生原因复杂多样。
主要包括残余应力过大、焊接工艺不当、材料选择不当等因素。
在焊接完成后,焊接区域内会有残余应力存在,如果这些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承受范围,就容易导致裂纹的产生。
焊接工艺的选择和执行对于裂纹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如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焊接速度不恰当等都会导致焊接区域受到过大的应力而产生裂纹。
选择不当的材料也会导致碳钢焊接裂纹的产生,例如材料强度不匹配或者选用了易焊接但容易开裂的材料。
为了预防碳钢焊接裂纹的产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是控制残余应力,可以通过热后处理等方法来降低焊接区域的残余应力。
其次是优化焊接工艺,确保焊接参数的选择合理,以及焊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
最后是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材料的强度和焊接性能符合要求,避免出现材料选择不当导致的裂纹问题。
碳钢焊接裂纹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只有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避免裂纹的产生。
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保障碳钢焊接的质量和安全。
2. 正文2.1 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残余应力过大、焊接工艺不当和材料选择不当。
残余应力过大是碳钢焊接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焊接过程中,因为固相变化和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残余应力会导致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焊缝区出现应力集中,最终导致裂纹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焊接裂纹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焊接缺陷是在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产生的金属不连续、不致密或连续不良的现象,焊接缺陷的形成不仅会降低结构的性能,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严重时还将导致脆性破坏,引起重大安全事故。
而焊接裂纹是一种危害性最大的一种常见焊接缺陷,为消除焊接裂纹,保证焊接接头质量,本文对焊接裂纹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字:焊接裂纹缺陷预防措施
焊接裂纹是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焊接过程中或焊接后,焊接接头中局部区域(焊缝或焊接热影响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出现的新界面所产生的缝隙。
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长宽比大的特征。
焊接裂纹是最危险的缺陷,除降低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指标外,裂纹末端的缺口易引起应力集中,促使裂纹延伸和扩展,成为结构断裂失效的起源,焊接技术条件中是不允许焊接裂纹存在的。
1.焊接裂纹的产生的机理及形式
焊缝金属从熔化状态到冷却凝固的过程经过热膨胀与冷收缩变化,有较大的冷收缩应力存在,而且显微组织也有从高温到低温的相变过程而产生组织应力,更加上母材非焊接部位处于冷固态状况,与焊接部位存在很大的温差,从而产生热应力等等,这些应力的共同作用一旦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材料将发生塑性变形,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则导致开裂。
裂纹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焊接接头的
强度,并且焊缝裂纹的尖端也成为承载后的应力集中点,成为结构断裂的起源。
按照产生机理焊接裂纹可分为热裂纹、再热裂纹、冷裂纹和层状撕裂裂纹几种。
在焊接过程中,裂纹出现的位置和时间各不相同,裂纹可能出现在焊缝表面、焊缝内部、焊缝位置和热影响区等位置,裂纹的形成可能是在焊接过程中产生,也可能在焊后一段时间出现,后一种情况危害更为严重。
2.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1 热裂纹
热裂纹产生于焊缝形成后的冷却结晶过程中,主要发生在晶界上,也称为沿晶裂纹,其位置多在焊缝金属的中心和电弧焊的起弧与熄弧的弧坑处,呈纵向或横向辐射状,严重时能贯穿到表面和热影响区。
2.1.1 热裂纹产生原因
由于焊接熔池在结晶过程中存在偏析现象,偏析出的物质多为低熔点共晶和杂质。
它在结晶富哦成中以液态层间存在,在结晶时的高温强度极低,在一定条件下,拉伸应力足够大时,会将液态层间拉开或在其凝固过程中被拉断而形成热裂纹。
2.1.2 预防热裂纹的主要措施
预防热裂纹的主要措施主要有五个:一是限制钢材和焊材的低熔点杂质,如s、p含量;
二是控制焊接规范,适当提高焊缝成形系数(即焊道的宽度与计
算厚度之比)枣焊缝成形系数太小,易形成中心线偏析,易产生热裂纹;三是调整焊缝化学成分,避免低熔点共晶物;缩小结晶温度范围,改善焊缝组织,细化焊缝晶粒,提高塑性,减少偏析;四是减少焊接拉应力五是操作上填满弧坑。
2.2 冷裂纹
焊接完成后冷却到低温或室温时出现的裂纹,或者焊接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出现的裂纹(这种冷裂纹称为延迟裂纹,特别是诸如14mnmovg、18mnmonbg、14mnmonbb等合金钢种容易产生此类延迟裂纹,也称之为延迟裂纹敏感性钢)。
冷裂纹多出现在焊道与母材熔合线附近的热影响区中,其取向多与熔合线平行,但也有与焊道轴线呈纵向或横向的冷裂纹。
冷裂纹多为穿晶裂纹(裂纹穿过晶界进入晶粒),其成因与焊道热影响区的低塑性组织承受不了冷却时体积变化及组织转变产生的应力而开裂,或者焊缝中的氢原子相互结合形成分子状态进入金属的细微孔隙中时将造成很大的压应力连同焊接应力的共同作用导致开裂(称为氢脆裂纹),以及焊条(填充金属)或母材中的磷含量过高等因素有关。
2.2.1 冷裂纹产生的原因
根据不同位置的焊接产生冷裂纹原因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焊接接头存在淬硬组织,性能脆化;二是扩散氢含量较高,使接头性能脆化,并聚集在焊接缺陷处形成大量氢分子,造成非常大的局部压力。
(氢是诱发延迟裂纹的最活跃因素,故有人将延迟裂纹又称氢致裂纹);三是存在较大的焊接拉应力。
2.2.2预防冷裂纹的主要措施
冷裂纹预防的主要方法:一是选用碱性焊条,减少焊缝金属中氢含量、提高焊缝金属塑性;二是减少氢来源枣焊材要烘干,接头要清洁(无油、无锈、无水);三是避免产生淬硬组织枣焊前预热、焊后缓冷(可以降低焊后冷却速度);四是降低焊接应力枣采用合理的工艺规范,焊后热处理等;五是焊后立即进行消氢处理(即加热到250℃,保温2~6左右,使焊缝金属中的扩散氢逸出金属表面)。
2.3 再热裂纹
焊接完成后,如果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焊件再次加热(例如为消除焊接应力而采取的热处理或者其他加热过程,以及返修补焊等)时有可能产生的裂纹,多发生在焊结过热区,属于沿晶裂纹,其成因与显微组织变化产生的应变有关。
2.3.1 再热裂纹产生的原因
产生再热裂纹的原因有二:一是与钢中所含碳化物形成元素(cr、mo、v、ti及b等)有关。
如珠光体耐热钢中的v元素,会使应力松弛裂纹敏感性显著增加;二是与加热速度和加热时间有关,不同的钢种存在不同的易产生再热裂纹的敏感温度范围。
2.3.2预防再热裂纹的主要措施
一是控制基本金属及焊缝金属化学成分;二是控制钢的晶粒度,细化晶粒;三是采用低匹配焊接材料;四是改进接头形式,以减小接头刚性和应力集中;五是采用大线能量或高预热温度焊接;六是合理选择消除应力回火温度,以减低回火加热速度,减小温度应力。
2.4 层状撕裂裂纹
层状撕裂是冷裂纹的一种特殊形式。
主要是由于钢板内存在着分层(沿轧制方向)的夹杂物(特别是硫化物),在焊接时产生的垂直于轧制方向(板厚方向)的拉伸应力作用下,在钢板中热影响区或稍远的地方,产生台阶式,与母材轧制表面平行的层状开裂。
产生在t字型、k字型厚板的角焊接接头中。
2.4.1层状撕裂裂纹产生的原因
主要原因为沿钢板轧制方向存在分层夹杂物(如硫化物等),焊接时产生垂直于厚度方向的焊接应力。
2.4.2 防止层状撕裂的措施:
严格控制钢材的含硫量,改进接头形式和坡口形状,与焊缝连接的坡口表面预先堆焊过渡层,选用强度等级较低的低氢型焊接材料,采用低焊接热输入和焊接预热
3.结束语
本文详细分析了焊接裂纹的基本特征、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为焊接过程中消除焊接裂纹缺陷提供可靠支撑,以便于相关专业人员更好进行焊接操作。